数据更新、数据释放的方法和装置

文档序号:1936977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数据更新、数据释放的方法和装置 (Data updating and data releasing method and device ) 是由 于洋 温程 于 2020-07-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数据更新、数据释放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实现方案为: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该方案实现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分布式锁的加锁数据更新方法。(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updating and releasing data,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cheme is as follows: acquiring locking data of the thread in response to receiving a locking request of the thread; judging whether locked data exist in the cluster memory; respon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locked data in the cluster memory, acquiring the overtime moment of the locked data to obtain a first moment, and judging whether the locked data is overtime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moment; responding to the overtime of the locked data, acquiring the overtime moment of the current locked data, acquiring a second moment, and judging whether the thread meets the lock occupying condition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moment, the second moment and the thread judging method; and responding to the condition that the thread is in lock occupation, and updating the locked data according to the locked data of the thread. The scheme realizes the locking data updating method of the distributed lock with low cost and high reliability.)

数据更新、数据释放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更新、数据释放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领域中,当单机(服务器)多个线程同时访问某个共享资源时,我们可以通过加锁机制来实现资源隔离使用,即当某个线程获取到这个资源后,就立即对这个资源进行加锁,当使用完资源之后,再释放,其它线程就可以接着使用了,从而保障系统整体上执行有序。但到了分布式系统时代,这种线程之间的锁机制,就无法起作用了。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般会有多份资源并且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这些资源已经不是在线程之间共享了,而是属于进程(多线程)之间的资源共享,例如同处于10层的B单位同事B1在看见A1正在使用打印机时因为互相不认识就强行开门进去使用打印机,这种情况下整体的执行就会变得无序从而引发各种并发问题。基于以上场景,一种在分布式场景中使用的锁机制就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分布式场景中使用的锁机制包括:Zookeeper分布式锁和远程字典服务Redis分布式系统中Redlock分布式锁。其中,Zookeeper分布式锁基于文件系统实现,频繁地删除/创建文件节点,高并发下存在性能瓶颈;远程字典服务Redis分布式系统中Redlock分布式锁部署繁复,维护成本高,并且严重依赖系统时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更新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及一种数据释放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更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其中,已加锁数据用于表征与加锁数据访问相同资源的不同线程的加锁数据;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其中,占锁条件用于表征线程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之间间隔时长最短且全部线程均已执行完成;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包括: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依次执行以下过程:初始化线程计数器,将线程计数器自增,根据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对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进行更新,将线程计数器自减;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和线程计数器,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和线程计数器,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包括:判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否相等;响应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相等,判断线程计数器是否为初始值和线程的等待时长是否已达到预设阈值;若线程计数器为初始值或线程的等待时长已达到预设阈值,则线程符合占锁条件;若线程计数器不为初始值或线程的等待时长未达到预设阈值,则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不相等,停止数据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之前或在判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否相等之前,还包括:判断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为空,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不为空,继续向下执行;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为空,停止数据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集群内存中不存在已加锁数据,将线程的加锁数据存入内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已加锁数据未超时,停止数据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跳转至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释放的方法,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释放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判断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响应于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已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将线程的加锁数据从内存中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集群内存中不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或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未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停止数据释放。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更新的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第一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其中,已加锁数据用于表征与加锁数据访问相同资源的不同线程的加锁数据;第二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第三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其中,占锁条件用于表征线程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之间间隔时长最短且全部线程均已执行完成;更新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判断单元,包括:执行模块,被配置成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依次执行以下过程:初始化线程计数器,将线程计数器自增,根据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对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进行更新,将线程计数器自减;判断模块,被配置成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和线程计数器,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判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否相等;响应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相等,判断线程计数器是否为初始值和线程的等待时长是否已达到预设阈值;若线程计数器为初始值或线程的等待时长已达到预设阈值,则线程符合占锁条件;若线程计数器不为初始值或线程的等待时长未达到预设阈值,则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响应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不相等,停止数据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判断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为空,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不为空,继续向下执行;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为空,停止数据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集群内存中不存在已加锁数据,将线程的加锁数据存入内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停止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已加锁数据未超时,停止数据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跳转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跳转至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释放的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释放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第一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第二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判断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删除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已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将线程的加锁数据从内存中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停止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集群内存中不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或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未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停止数据释放。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采用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其中,占锁条件用于表征线程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之间间隔时长最短且全部线程均已执行完成,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解决了Zookeeper分布式锁基于文件系统实现而频繁地删除/创建文件节点,使得高并发下存在性能瓶颈的问题,解决了远程字典服务Redis的分布式系统中Redlock分布式锁部署繁复,成本高,且严重依赖系统时钟的问题,克服了现有分布式系统中的无序问题,实现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分布式锁的加锁数据更新方法;在现有的分布式内存系统中可无缝引入,易迁移和使用,利用已加锁数据超时情况下的精细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更新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更新的方法的场景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更新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释放的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更新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释放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更新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数据更新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100。该数据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例如执行服务器)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对加锁请求进行内容解析,得到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该线程的超时时刻,超时时刻用于表征允许执行该线程的最终时刻。例如,加锁数据表示为<A,10:00>,其中A为线程标识,10:00为允许执行该线程的最终时刻。

步骤102,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在集群内存中查找以判定是否存在其他线程的已加锁数据。已加锁数据用于表征与加锁数据访问相同资源的不同线程的加锁数据。

步骤103,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确定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内容解析,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将得到的第一时刻与当前时刻进行比较,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会被不同线程的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替换。

步骤104,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判定已加锁数据已超时,对当前的已加锁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对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进行对比分析,再根据线程判定方法,判断该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占锁条件用于表征线程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之间间隔时长最短且全部线程均已执行完成。因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会被不同线程的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替换,所以第二时刻即可以与第一时刻相同,也可与第一时刻不同。线程判定方法为判定全部线程是否已执行完成的方法。

步骤105,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判定线程符合占锁条件,将集群内存中的已加锁数据替换为该线程的加锁数据,实现线程的加锁数据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解析和更新是目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数据更新的方法200运行于电子设备201中。当电子设备201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后,电子设备201首先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202,然后电子设备201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203,当电子设备201确定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204,当电子设备201判定已加锁数据超时后,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作为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205,当电子设备201判定线程符合占锁条件,则根据该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206。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更新的方法采用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其中,占锁条件用于表征线程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之间间隔时长最短且全部线程均已执行完成,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解决了Zookeeper分布式锁基于文件系统实现而频繁地删除/创建文件节点,使得高并发下存在性能瓶颈的问题,解决了远程字典服务Redis的分布式系统中Redlock分布式锁部署繁复,成本高,且严重依赖系统时钟的问题,克服了现有分布式系统中的无序问题,实现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分布式锁的加锁数据更新方法;在现有的分布式内存系统中可无缝引入,易迁移和使用,利用已加锁数据超时情况下的精细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进一步参考图3,其示出了数据更新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300。该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

步骤302,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集群内存中不存在已加锁数据,将线程的加锁数据存入内存。该过程需保证操作的原子性。当线程中没有不释放的锁时,进行加锁数据的快速存储,进一步实现该线程对资源的快速占用。

步骤303,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之前,还包括:判断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为空,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不为空,继续向下执行;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为空,停止数据更新。对已加锁数据进行验证,确定加锁数据是否已被释放,实现全面而高效地数据更新过程。

步骤304,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初始化线程计数器,将线程计数器自增。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判定已加锁数据已超时,解析当前内存中的已加锁数据,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同时初始化线程计数器,并将线程计数器赋值后自增1。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已加锁数据未超时,停止数据更新。立刻停止此次更新并重新开启新的数据更新过程,提高了系统效率。

步骤305,根据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对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进行更新,将线程计数器自减。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之前获得的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对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进行替换,替换完成后将线程计数器自减1。

步骤306,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和线程计数器,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判断该线程是否满足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的时长为最短,对线程计数器进行分析判断全部线程是否已执行完成,根据该线程是否满足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的时长为最短的判定结果结合全部线程是否已执行完成的判定结果,判断该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当线程满足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的时长为最短并且判定全部线程已执行完成,则判定该线程符合占锁条件,否则该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和线程计数器,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包括:判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否相等;响应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相等,判断线程计数器是否为初始值和线程的等待时长是否已达到预设阈值;若线程计数器为初始值或线程的等待时长已达到预设阈值,则线程符合占锁条件;若线程计数器不为初始值或线程的等待时长未达到预设阈值,则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通过判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否相等,确定第一时刻是否已被其他线程篡改,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相等(即两线程之前没有其他线程对第一时刻进行更新),则表征该线程是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之间间隔时长最短的线程,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不相等(即两线程之前已经有更早的线程对第一时刻进行了更新),则表征该线程不是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的之间间隔时长最短的线程。再判断线程计数器是否为初始值以及线程的等待时长是否已达到预设阈值,实现了对过程的精细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线程的等待时长是否已达到预设阈值进行判断,保障了因异常引起的线程长期占用锁而不释放的场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不相等,停止数据更新。立刻停止此次更新并重新开启新的数据更新过程,提高了系统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判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否相等之前,还包括:判断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为空,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不为空,继续向下执行;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为空,停止数据更新。对已加锁数据进行验证,确定加锁数据是否已被释放,实现全面而高效地数据更新过程。

步骤307,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

进一步举例说明,目前线程甲持有内存中的锁且不释放(加锁数据为:<甲,10:00>),现在乙(加锁数据为:<乙,10:05>)和丙(加锁数据为:<丙,10:10>)在10:01分同时来竞争这个锁。内存中设置一个线程计数器,初始化线程计数器num,使num=0。在10:01分,乙先获取当前内存中已加锁数据(甲的加锁数据)的超时时间a(10:00),且num加1,目前num=1,同时在10:01分,丙也获取当前内存中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间a(10:00),且num加1,目前num=2,当每次线程把自己的加锁数据存入内存后执行num减1。在10:02分,乙在判断a已经超时的前提下再次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间b(10:00)并把自己的已加锁数据<乙,10:05>存入内存,且num减1,目前num=1,同时在10:02分,丙因为网络线程阻塞等原因此时未执行。在10:03分,乙判断a=b,因为此时num不等于0,线程乙保持等待状态,一直等到num=0为止,同时在10:03分,丙线程突然网络好了可以继续执行了,丙在判断a已经超时的前提下再次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间b(10:05)并把自己的加锁数据<丙,10:10>存入内存,且num减1,目前num=0。在10:04分,乙突然得知num=0了(说明其他线程的“塞内存”步骤都执行完了),符合占锁条件,但因为自己的超时时间10:05已经被丙线程覆盖为10:10了,故再将自己的10:05存入内存中覆盖掉10:10,确保内存中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间一定为10:05,返回占锁成功信息。同时在10:04分,丙判断a(10:00)不等于b(10:05)即不符合占锁条件,返回占锁失败信息。最终,乙锁占锁成功,丙锁占锁失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跳转至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基于快速跳转的过程,提高了系统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1~303和307的具体操作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1~103和105的操作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数据更新的方法的示意图300采用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初始化线程计数器,将线程计数器自增,根据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对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进行更新,将线程计数器自减,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和线程计数器,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基于两次的数据更新,实现了超时时间的篡改恢复;整个过程实现多个线程同时申请集群锁时,仅一个线程持有锁且不会被其他线程抢夺锁,提高了加锁数据更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申请锁更为有序。

进一步参考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释放的方法,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数据释放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400。该数据释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释放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例如执行服务器)接收到线程的释放请求,对释放请求进行内容解析,得到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该线程的超时时刻。

步骤402,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在集群内存中查找以判定是否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

步骤403,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判断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确定集群内存中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判断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集群内存中不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或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未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停止数据释放,提高了系统效率。

步骤404,响应于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已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将线程的加锁数据从内存中删除。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判定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已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将线程的加锁数据从内存中删除,以完成锁数据释放。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释放的方法采用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释放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判断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响应于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已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将线程的加锁数据从内存中删除,确保只有锁持有者能够删除加锁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效率。

进一步参考图5,作为对上述图1~3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更新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更新的装置500包括:获取单元501、第一判断单元502、第二判断单元503、第三判断单元504和更新单元505,其中,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第一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其中,已加锁数据用于表征与加锁数据访问相同资源的不同线程的加锁数据;第二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第三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其中,占锁条件用于表征线程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之间间隔时长最短且全部线程均已执行完成;更新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更新的装置500的获取单元501、第一判断单元502、第二判断单元503、第三判断单元504和更新单元505的具体处理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分别参考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到步骤105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判断单元,包括:执行模块,被配置成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依次执行以下过程:初始化线程计数器,将线程计数器自增,根据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对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进行更新,将线程计数器自减;判断模块,被配置成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和线程计数器,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判断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判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否相等;响应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相等,判断线程计数器是否为初始值和线程的等待时长是否已达到预设阈值;若线程计数器为初始值或线程的等待时长已达到预设阈值,则线程符合占锁条件;若线程计数器不为初始值或线程的等待时长未达到预设阈值,则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响应于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不相等,停止数据更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判断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为空,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不为空,继续向下执行;响应于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为空,停止数据更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集群内存中不存在已加锁数据,将线程的加锁数据存入内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停止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已加锁数据未超时,停止数据更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跳转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线程不符合占锁条件,跳转至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

进一步参考图6,作为对上述图4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释放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释放的装置600包括:获取单元601、第一判断单元602、第二判断单元603和删除单元604,其中,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释放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第一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第二判断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判断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是否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删除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已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将线程的加锁数据从内存中删除。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释放的装置600的获取单元601、第一判断单元602、第二判断单元603和删除单元604的具体处理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分别参考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401到步骤404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停止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集群内存中不存在线程的加锁数据或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未达到预设的释放时刻,停止数据释放。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7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更新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701为例。

存储器7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更新的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更新的方法。

存储器7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更新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5所示的获取单元501、第一判断单元502、第二判断单元503、第三判断单元504和更新单元505)。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更新的方法。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数据更新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数据更新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数据更新的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703和输出装置704。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装置703和输出装置7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7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数据更新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7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响应于接收到线程的加锁请求,获取线程的加锁数据,其中,加锁数据包括超时时刻,判断集群内存中是否存在已加锁数据,响应于集群内存中存在已加锁数据,获取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判断已加锁数据是否超时,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得到第二时刻,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和线程判定方法,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其中,占锁条件用于表征线程与已加锁数据对应的线程之间间隔时长最短且全部线程均已执行完成,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解决了Zookeeper分布式锁基于文件系统实现而频繁地删除/创建文件节点,使得高并发下存在性能瓶颈的问题,解决了远程字典服务Redis的分布式系统中Redlock分布式锁部署繁复,成本高,且严重依赖系统时钟的问题,克服了现有分布式系统中的无序问题,实现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分布式锁的加锁数据更新方法;在现有的分布式内存系统中可无缝引入,易迁移和使用,利用已加锁数据超时情况下的精细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响应于已加锁数据超时,获取当前的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初始化线程计数器,将线程计数器自增,根据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对已加锁数据的超时时刻进行更新,将线程计数器自减,根据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比对结果和线程计数器,判断线程是否符合占锁条件,响应于线程符合占锁条件,根据线程的加锁数据,对已加锁数据进行更新,基于两次的数据更新,实现了超时时间的篡改恢复;整个过程实现多个线程同时申请集群锁时,仅一个线程持有锁且不会被其他线程抢夺锁,提高了加锁数据更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申请锁更为有序。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