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专性引诱剂

文档序号:1943241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用于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专性引诱剂 (Special attractant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insect gall thrips on ficus plants ) 是由 黄鹏 余德亿 姚锦爱 于 2021-09-0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专性引诱剂,引诱剂的主要成分包括:β-环柠檬醛、β-马榄烯和β-古巴烯;该引诱剂引诱效果较好,为后续其他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虫瘿蓟马的精准监测与绿色、高效防控提供支撑。(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attractant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insect gall thrips on ficus plant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main components: beta-cyclocitral, beta-element and beta-copaene; the attractant has a good attracting effect, and provides support for making other follow-up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educing the using amount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realizing accurate monitoring and green and effici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sect gall thrips.)

一种用于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专性引诱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专性引诱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的总称,造形后可用于盆栽制作。盆栽榕属植物品种主要包括人参榕、垂叶榕和印度榕等。近年,随着盆栽榕属植物出口量的增长、工厂化密集生产规模的扩大及害虫抗药性的增强,虫瘿蓟马的发生呈加重之势,已成为盆栽榕属植物种植过程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营隐匿性生活,发生初期不易发现;造瘿能力强,可使受害叶片在短时间内形成饺子状或疙瘩状虫瘿;繁殖力强和世代周期短,易造成大面积暴发;还能传播各种病害,防治十分困难。目前,该虫已被欧盟、美国、斯洛伐克、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检疫性害虫,对盆栽榕属植物出口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如何有效监测、防控该虫成为盆栽榕属植物出口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盆栽榕属植物生产过程依然缺乏针对虫瘿蓟马的有效监测和防控手段,一旦发现该虫时,叶片已开始形成虫瘿,防控措施往往滞后,防控成本加大;且造成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不利于生态环境安全。植物挥发物是植物通过次生代谢途径产生的一些低沸点、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是植食性昆虫搜索寄主植物的化学线索;由于植物挥发物源于天然,相对安全,且不会产生残留和抗药性,因此利用寄主挥发物开发害虫引诱剂已成为害虫治理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急需研发一种用于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专性引诱剂,及时监测和控制该虫的发生和为害,为其他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虫瘿蓟马的精准监测与绿色、高效防控提供支撑。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专性引诱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引诱剂,对虫瘿蓟马的引诱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控榕属植物上虫瘿蓟马的专性引诱剂,所述引诱剂的主要成分包括:β-环柠檬醛(beta-Cyclocitral)、β-马榄烯(beta-Maaliene)和β-古巴烯(beta-Copaene);且所述β-环柠檬醛、β-马榄烯和β-古巴烯的质量比为:5-10:0.3-1.2:0.2-0.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β-环柠檬醛、β-马榄烯和β-古巴烯的质量比为:5:0.6:0.4、10:0.3:0.4或10:1.2:0.2。

上述专性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为:先按照质量比称取β-环柠檬醛、β-马榄烯和β-古巴烯,然后将称取得到的原料一起溶入缓释溶剂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释溶剂包括柠檬酸三乙酯(Triethylcitrate)。

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专性引诱剂在防治虫瘿蓟马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不同榕树植物对虫瘿蓟马的诱集量结果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不同配比的引诱剂引诱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3种不同抗蓟马水平榕属植物挥发物对虫瘿蓟马的诱集量,包括下述步骤:

材料与方法

(1)供试植物:从福建省漳州市沙西镇选取2个月树龄、平均株高20-22cm的蓟马高感品种垂叶榕、低感品种人参榕和高抗品种印度榕盆栽植株,用泥炭土移裁至12cm(口径)×10cm(高)×8cm(底径)的育苗盆中,恢复生长15d备用。虫瘿蓟马:从上述基地采集虫瘿蓟马,于室温25-28℃、相对湿度50%-60%、光周期12L:12D条件下,在养虫笼中用盆栽垂叶榕饲养繁殖,取次代中羽化3d的成虫,饥饿12h备用。

(2)试验方法:在室温25-28℃、黑暗密闭条件下,采用Y型嗅觉仪系统测定、分析3种榕属植物挥发物对虫瘿蓟马的诱集量。试验设6组处理:①垂叶榕vs空气,②人参榕vs空气,③印度榕vs空气,④印度榕vs垂叶榕,⑤人参榕vs印度榕,⑥垂叶榕vs人参榕;每处理的榕属植物各1株,重复3次;每组处理观察60头蓟马,以5min内蓟马爬至超过Y型嗅觉仪两臂1/3并持续30s以上,计为有效选择;每头虫瘿蓟马在试验中只使用1次,每观察5头更换1次Y型嗅觉仪;用t检验法比较各处理中对虫瘿蓟马诱集量的差异性。

结果与分析

3种榕属植物挥发物对虫瘿蓟马的诱集量明显不同;其中垂叶榕对蓟马的诱集量均最多,达达31.67-45.67头,显著多于空气、人参榕和印度榕;人参榕对蓟马的诱集量位居其次,为25.33-35.00头,极显著多于空气、印度榕;印度榕对蓟马的诱集量最少,仅6.67-15.00头,甚至低于空气诱集量,见图1。可见,3种榕属植物挥发物对虫瘿蓟马的诱集量,以高感品种——垂叶榕最多,低感品种——人参榕位居其次,高抗品种——印度榕最少。

实施例2

榕属植物挥发物含量与虫瘿蓟马诱集量的关系,包括下述步骤:

材料与方法

取3种榕属植物各3株(即3次重复),迅速剪取每株所有叶片,并立刻投入液氮中固定15min,防止产生创伤诱导的挥发物;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GC-MS提取、检测3种榕属植物的挥发物。GC-MS色谱柱: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um);进样口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80℃,四级杆温度28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5min,后以3.5℃min-1的速度升至100℃保持5min,再以8.0℃·min-1的速度升至200℃保持5min,后以150℃min-1的速度升至280℃保持15min;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电子能量为70eV,质量范围为35-350amu。用Pearson相关分析挥发物相对含量与蓟马诱集量的相关性。

结果与分析

3种榕属植物间各个挥发物的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beta-Cyclocit ral、beta-Maaliene和beta-Copaene的相对含量虽然不高,但与虫瘿蓟马的诱集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9960,p<0.05)(表1)。可见,这3种挥发物对虫瘿蓟马诱集量的影响较大,是榕属植物吸引虫瘿蓟马的关键挥发物。

表1榕属植物挥发物含量与虫瘿蓟马诱集量的关系

实施例3

榕属植物挥发物合成品对虫瘿蓟马的引诱效果,包括下述步骤:

材料与方法

在实例1和实例2的基础上,购买beta-Cyclocitral、beta-Maaliene和beta-Copaene的标准品(纯度97-99%),先将每种挥发物用缓释溶剂Triethyl citrate溶解稀释成不同浓度备用,其中beta-Cyclocitral设0.50、1.00、2.00、4.00和8.00μg/100μL,beta-Maaliene设0.05、0.10、0.20、0.40和0.80μg/100μL,beta-Copaene设0.02、0.04、0.08、0.16和0.32μg/100μL,各处理均以新鲜空气作为空白对照。接着分别吸取每种单一挥发物各处理浓度的悬浮溶液1ml,滴在1块小棉花上;接着将小棉花置于敞开的玻璃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置于集气罐中,后续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观测各处理对虫瘿蓟马的引诱效果;每组处理观察60头蓟马,重复3次。之后用t检验法比较各处理中对虫瘿蓟马引诱效果的差异性。

结果与分析

3种挥发物对虫瘿蓟马的引诱效果受浓度影响较大,总体上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beta-Cyclocitral中,除0.50μg/100μL外,其他4个浓度的引诱效果均显著多于对照;在beta-Maaliene中,除0.05和0.10μg/100μL外,其他3个浓度的引诱效果均显著多于对照;在beta-Copaene中,5个浓度的引诱效果均显著多于对照(表2)。可见,3种挥发物均能有效引诱虫瘿蓟马。

表2榕属植物挥发物合成品对虫瘿蓟马的引诱效果

实施例4

不同配比挥发物对虫瘿蓟马的引诱效果,包括下述步骤:

材料与方法

在实例1、实例2和实施3的基础上,取beta-Cyclocitral、beta-Maaliene和beta-Copaene标准品均设3个浓度(表3),利用正交表L9(34)衍生出的L9(33)设计出9种配比(表4),分别溶于缓释溶剂Triethyl citrate制成引诱剂。分别吸取每种引诱剂1ml,滴在1块小棉花上,接着将小棉花置于敞开的玻璃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置于集气罐中,后模拟田间场景以蓟马高感品种——垂叶榕作为对照;按照实例1的方法观测每种引诱剂对虫瘿蓟马的引诱效果;每组处理观察60头蓟马,重复3次。用t检验法比较各组处理中虫瘿蓟马引诱效果的差异性。

表3 3种挥发物3水平浓度设计(μg/100μL)

因素水平 beta-Cyclocital beta-Maaliene beta-Copaene
1 2.5 0.3 0.1
2 5 0.6 0.2
3 10 1.2 0.4

表4挥发物浓度L9(33)正交设计配比(μg/100μL)

挥发物配比 beta-Cyclocitral beta-Maaliene beta-Copaene
1 2.5 0.3 0.1
2 2.5 0.6 0.2
3 2.5 1.2 0.4
4 5 0.3 0.2
5 5 0.6 0.4
6 5 1.2 0.1
7 10 0.3 0.4
8 10 0.6 0.1
9 10 1.2 0.2

结果与分析

9种配比引诱剂对虫瘿蓟马的引诱效果明显不同。配比5、7和9引诱剂的引诱效果较高,达62.78~70.56%,显著高于垂叶榕;配比2、3、4、6和8的引诱效果相对较低,与垂叶榕的差异均不显著;配比1的引诱效果最低,显著低于垂叶榕(图2)。综合评价各配比的引诱效果,可以看出引诱成分beta-Cyclocitral、beta-Maaliene和beta-Copaene质量分数为5-10:0.6-1.2:0.2-0.4时是配制虫瘿蓟马专性引诱剂的适宜配比,其中优选配比依次为10:0.3:0.4(配比7,最优)、10:1.2:0.2(配比9)和5:0.6:0.4(配比5),这3个优选配比相对于单个挥发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高效诱集该虫,及时监测和控制其发生和为害,为后续其他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虫瘿蓟马的精准监测与绿色、高效防控提供支撑。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辣椒素微胶囊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