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

文档序号:194524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3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插座 (Socket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 是由 蔡映峰 诸葛继亮 皮世平 于 2021-07-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插座,属于插座领域。该插座包括基座、插套、转动机构和弹性件;所述插套位于所述基座中;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基座中,且位于所述插套的一侧,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枢接,用于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至第一状态,使所述插套闭合,或转动至第二状态,使所述插套打开;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转动机构相连,用于使所述转动机构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该插座能够方便插头的插拔,并且在插头与插座连接时,能够使插头与插座保持稳定连接,避免插头松脱或是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The disclosure provides a socket, and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ockets. The socket comprises a base, a plug bush, a rotating mechanism and an elastic piece; the plug bush is positioned in the base; the rotating mechanism is positioned in the base and positioned on one side of the plug bush, and is pivoted with the base and used for rotating to a first state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to close the plug bush or rotating to a second state to open the plug bush; the elastic me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mechanism and used for keeping the rotating mechanism in the first state or the second state. This socket can make things convenient for the plug of plug to when plug and socket are connected, can make plug and socket remain stable connection, avoid the plug pine to take off or the condition of contact failure appears.)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插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是一种为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

插座内部具有插套,插头与插座相连时,插头的插脚位于插套中,与插套相接触。在拔出插头时,插头的插脚从插套中抽出,与插套分离。插套通常包括相对的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形成一个夹槽。插座与插头连接时,插头的插脚夹在夹槽中。

插套相对的两部分之间的距离大小会影响插头的连接。如果距离过小,插套对插脚的夹持力较大,可能导致插脚难以从插套中拔出。如果距离过大,可能会导致插脚与插套接触不良,甚至导致插头松脱,插头与插座连接中断。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能够方便插头的插拔,且连接稳定。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基座、插套、转动机构和弹性件;

所述插套位于所述基座中;

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基座中,且位于所述插套的一侧,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枢接,用于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至第一状态,使所述插套闭合,或转动至第二状态,使所述插套打开;

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转动机构相连,用于使所述转动机构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和触发件;

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插套的一侧,包括主体部和推动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基座枢接,所述推动部位于枢接轴线靠近所述插套的一侧,用于推动所述插套闭合或打开;

所述触发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插套内或所述插套的下方,所述触发件与所述转动件相连,用于在插头的推动下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插座包括多个所述插套,多个所述插套中的两个插套沿所述枢接轴线的延伸方向排列;

所述转动件包括两个所述推动部,两个所述推动部沿所述枢接轴线的延伸方向排列,两个所述推动部与所述两个插套一一对应;

所述触发件包括两个触发部,两个所述触发部与所述两个插套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触发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触发部与所述导向杆的侧壁相连,所述导向杆沿所述插套的插接方向布置,且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触发件的一侧具有两个第一凸起,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位于两个所述推动部之间,且位于所述触发部远离所述插套的一侧,并与所述触发部接触,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主体部形成U型槽,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U型槽中。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还包括复位部,所述复位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枢接轴线的延伸方向的一端,所述复位部的中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复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插座包括至少一对插套和两个所述转动机构,每对插套用于连接一个插头,两个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至少一对插套的两侧,且与所述至少一对插套中的两个插套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位于两个所述转动机构之间,且与两个所述转动机构相连。

可选地,所述插座还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位于两个所述转动机构的同侧,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机构转动。

可选地,所述联动件呈板状,所述联动件具有两个缺口,两个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联动件相对的两侧边处,两个所述缺口与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分别形成配合。

可选地,所述联动件远离两个所述转动机构的一面具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两个所述缺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位于所述基座中,且与所述基座相连,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固定部和延伸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与所述插套相连,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侧,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分离。

可选地,所述插套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转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基座相连。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在基座中设置插套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使插套闭合或打开。在插头与插座连接之前,插套处于打开状态,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套后,利用外力使转动机构转动至第一状态,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在第一状态,使得插套闭合,夹紧插头的插脚。在需要拔除插头时,利用外力使转动机构转动至第二状态,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在第二状态,使插套恢复到打开的状态,插脚能够轻松地从插套中拔出。该插座能够方便插头的插拔,并且在插头与插座连接时,能够使插头与插座保持稳定连接,避免插头松脱或是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机构与插套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件与插套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向杆与基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机构与弹性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插座包括基座10、插套20、转动机构30和弹性件40。插套20位于基座10中,转动机构30也位于基座10中。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转动机构30位于插套20的一侧。转动机构30与基座10枢接。图2中示出了转动机构30的枢接轴线m。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中示出了转动机构3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转动机构30用于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至第一状态,即图3中的右图所示的状态,使插套20闭合,或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至第二状态,即图3中的左图所示的状态,使插套20打开。

插套20通常包括相对的两个部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套20时,插脚位于这两个部分之间,并与这两个部分形成接触。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指的闭合和打开为插套20所处的两种状态,插套20闭合时和插套20打开时,插套20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同。插套20闭合时,插套20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间距较小,插套20打开时,插套20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间距较大。

弹性件40与转动机构30相连,用于使转动机构30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通过在基座中设置插套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使插套闭合或打开。在插头与插座连接之前,插套处于打开状态,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套后,利用外力使转动机构转动至第一状态,使得插套闭合,夹紧插头的插脚。在需要拔除插头时,利用外力使转动机构转动至第二状态,插套恢复到打开的状态,使插脚能够轻松地从插套中拔出。该插座能够方便插头的插拔,并且在插头与插座连接时,能够使插头与插座保持稳定连接,避免插头松脱或是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基座10包括插座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为插套20、转动机构30、弹性件40中的至少部分结构提供安装基础。基座10具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与插套20、转动机构30、弹性件40的结构相匹配,以使插套20、转动机构30、弹性件40安装到位之后,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基座10中的安装结构可以根据所需要安装的零部件的结构进行设置,图1中所示的基座10仅作为一种示例。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插座的壳体包括内壳体101和外壳体102。内壳体101用于容纳插套20、转动机构30和弹性件40,基座10至少包括内壳体101的一部分。外壳体102位于内壳体101外,用于容纳内壳体101。外壳体102具有一开口区域102a,用以露出内壳体101上的插孔。

可选地,插座的壳体还包括顶部壳体103,顶部壳体103位于外壳体102的开口区域102a中。顶部壳体103与内壳体101围成一个腔体,该腔体可用于容纳防护门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转动机构30包括转动件31和触发件32。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机构与插套的配合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转动件31位于插套20的一侧。转动件31包括主体部311和推动部312。主体部311与基座10枢接,推动部312位于枢接轴线m靠近插套20的一侧,推动部312用于推动插套20闭合或打开。

触发件32至少部分位于插套20内或插套20的下方。插套20的插接方向,也就是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套20时,插脚相对插套的运动方向,通常是固定的,插头的插脚始终由插套20的同一侧插入插套20。插套20的下方是指在插套20的插接方向上,与插脚插入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

触发件32与转动件31相连,触发件32用于在插头的推动下带动转动件31转动。

由于触发件32至少部分位于插套20内,或者插套20的下方,因此在插头的插脚插入到插套20的过程中,插头的插脚能够推动触发件32,再由触发件32带动转动件31转动。转动件31的主体部311绕枢接轴线m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部312推动插套20,使插套20闭合。在连接插头的过程中,直接利用插头插入插座的作用力使转动机构30转动至第一状态,更加方便了插头的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推动部312通过挤压插套20,使插套20闭合。例如,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件与插套的配合示意图。图中所示出的插套20为一个整体,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相对。推动部312位于第一部分201远离第二部分202的一侧。在转动机构30转动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推动部312向第二部分202靠近,对插套20进行挤压,使插套20形变,带动第一部分201向第二部分202靠近,使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的间距变小,插套20闭合。转动机构30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推动部312向远离第二部分202的方向移动,第一部分201在插套20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向远离第二部分202的方向移动,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的间距变大,插套20打开。

在一些示例中,推动部312与插套20的第一部分201不相连,转动机构30转动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分201通过插套20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远离第二部分202。在另一些示例中,推动部312与插套20的第一部分201相连,这样在转动机构30转动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推动部312向远离第二部分202的方向移动时,会带着第一部分201一起移动,使插套20打开。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插座中,插套20与图7所示的插套20的区别在于,插套20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两个相分离的部分。该插套20包括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相对。第一导电片21与转动机构30相连,第二导电片22与基座10相连。由于第一导电片21与转动机构30中,转动件31的推动部312相连,因此转动机构30转动至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导电片21始终在推动部312的带动下移动。

如图8所示,插座包括多个插套20,多个插套20中的两个插套20沿枢接轴线m的延伸方向排列。

插座具有至少一对插套20,每对插套20用于连接一个插头。本公开实施例中,插座具有两对插套20,能够连接两个插头。这里多个插套20中的两个插套20用于连接不同的插头。此外,该插座还包括一个接地插套23。

结合图5,转动件31包括两个推动部312,两个推动部312沿枢接轴线m的延伸方向排列,两个推动部312与两个插套20一一对应。触发件32包括两个触发部321,两个触发部321与两个插套20一一对应。

通过设置两个推动部312和两个触发部321,在使用任意一对插套20时,都能够通过插头推动触发部321,由触发件32带动转动件31转动,使插套20闭合。

在一些示例中,触发件32与转动件31固定连接。触发件32与转动件3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是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个整体。

在本公开示例中,触发件32与转动件31活动连接。如图5所示,触发件32还包括导向杆322。触发部321与导向杆322的侧壁相连,导向杆322沿插套20的插接方向布置,且导向杆322与基座10活动连接。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向杆与基座的连接示意图。如图9所示,基座10具有导向孔10a,导向杆322插接在导向孔10a中。

导向杆322与基座10活动连接,配合以限制触发件32的活动方向,使触发件32在受到插头的推动时,沿导向杆322的轴线方向移动。触发件32在移动时,推动转动件31,使转动件31绕枢接轴线m转动。

如图5所示,主体部311靠近触发件32的一侧具有两个第一凸起3111。两个第一凸起3111位于两个推动部312之间,且位于触发部321远离插套20的一侧。两个第一凸起3111与触发部321接触。两个第一凸起3111与主体部311形成U型槽311a,导向杆322位于该U型槽311a中。

两个第一凸起3111分别从导向杆322的两侧托住触发件32,使触发件32和转动件31的运动更平稳。在触发件32受到插头的推动时,触发部321下压第一凸起3111,使主体部311发生转动。在转动机构30转动至第二状态时,两个第一凸起3111向靠近插套20的方向推动触发部321,使触发部321推动插头的插脚,将插头的插脚从插套20中顶出,方便插头与插座断开连接。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机构与弹性件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0所示,转动件31还包括复位部313。复位部313位于主体部311在枢接轴线m的延伸方向的一端,复位部313的中部与主体部311相连,复位部313的一端与弹性件40相连。复位部313用于将弹性件40的弹力转化为作用在转动件31的力矩,使转动机构30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转动机构30在第一状态时,弹性件40对转动件31的力矩的方向,与转动机构30在第二状态时,弹性件40对转动件31的力矩的方向相反。

复位部313与弹性件40相连的一端具有第二凸起3131,弹性件40套在该第二凸起3131外,第二凸起3131能够使弹性件40与复位部313保持连接。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弹性件40为弹簧,弹簧的端部套在第二凸起3131外,可以避免弹簧在产生侧向弯曲变形时与复位部313分离。

如图10所示,在复位部313远离主体部311一侧的侧壁具有第三凸起3132,第三凸起3132靠近复位部313远离弹性件40的一端。第三凸起3132能够作为施力点,用来施加作用力,使转动件31转动,将转动机构30转动到第二状态。插头与插座保持连接时,弹性件40的弹力使转动机构30保持在第一状态。在需要断开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时,通过第三凸起3132施加作用力,使转动件31转动。转动件31转动的过程中,弹性件40对转动件31的力矩逐渐变化,直至反向,弹性件40对转动件31的力矩作用使转动机构30转动至第二状态,并保持在第二状态。

如图10所示,每个转动件31包括两个复位部313,两个复位部313分别位于主体部311在枢接轴线m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在两个复位部313处均设置有弹性件40,使得转动件31的转动更加平稳。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插座包括两个转动机构30。两个转动机构30位于一对插套20的两侧,且与该对插套20中的两个插套20一一对应。例如在图11中,两个转动机构30位于一对呈八字型分布的插套20的两侧。

一对插套20中的一个插套20连接火线,另一个插套20连接零线。部分插头有两个插脚,在与插座连接时,两个插脚各与一个插套20连接。部分插头有三个插脚,在于插座连接时,其中两个插脚各与一个插套20连接,另外一个插脚与接地插套23连接。通过在一对插套20的两侧分别布置转动机构30,能够使这一对插套20中的两个插套20都能够闭合或打开,从而使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更加稳定。

通常,在一对插套20中,两个插套20是对称布置的,因此与一对插套20中的两个插套20一一对应的两个转动机构30也是对称布置。

参照图10所示,弹性件40位于两个转动机构30之间,且弹性件40与两个转动机构30相连。使两个转动机构30共用弹性件4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机构30的转动件31的复位部313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两个转动机构30单独设置弹性件40。例如,弹性件40的一端与转动件31的复位部313相连,弹性件40的另一端与基座10相连。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插座还包括联动件50。联动件50位于两个转动机构30的同侧,联动件50用于带动两个转动机构30转动。

联动件50呈板状,联动件50具有两个缺口50a,两个缺口50a位于联动件50相对的两侧边处。联动件50位于两个转动机构30的同侧,两个缺口50a与两个转动机构30分别形成配合,用于带动两个转动机构30转动。

通过联动件50使两个转动机构30能够同步转动。对应于一对插套20的两个转动机构30同步转动,在插拔插头时,该对插头能够同步闭合或打开,从而方便插头的插拔。

如图12所示,两个转动机构30中,转动件31的复位部313的第三凸起3132分别位于两个缺口50a中。在将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插脚推动触发件32就会带动转动件31的转动。即使插头的两个插脚没有同时触碰到触发件32,在其中一个插脚推动触发件32带动转动件31转动时,该转动件31的复位部313也会转动,从而带动联动件50,再由联动件50带动另一个转动机构30的转动件31转动,使两个转动机构30同步转动至第一状态,将插头的两个插脚夹紧。在需要拔出插头时,使用者可以移动联动件50,通过联动件50带动两个转动机构30的转动件31转动,使两个转动机构30都转动到第二状态,以使得一对插套20同时打开。

可选地,联动件50远离两个转动机构30的一面具有凸块501,凸块501位于两个缺口50a之间。通过设置凸块501,方便使用者移动联动件50。使用者在需要拔出插头时,可以通过凸块501推动或拉动联动件50,带动转动机构30转动至第二状态。

参照图1,凸块501位于外壳体102外。转动机构30等结构位于外壳体102内或是位于内壳体101内,由内壳体101和外壳体102提供保护,凸块501位于外壳体102外,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

可选地,联动件50有两个,两个联动件50位于两个转动机构30相反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联动件50,在联动件50与转动机构30之间产生作用力时,转动件31两端的复位部313都能够受到作用力,使得两个转动机构30的转动更加平稳。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插座还包括第一导电件61和第二导电件62。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3和图14,第一导电件61位于基座10中,且第一导电件61与基座10相连。第二导电件62包括固定部621和延伸部622。固定部621与主体部311相连,且固定部621与插套20相连。延伸部622位于第一导电件61的一侧。转动机构30在第一状态下,如图13中的上图所示,延伸部622与第一导电件61接触;转动机构30在第二状态下,如图13中的下图所示,延伸部622与第一导电件61分离。

第一导电件61可以与插座外部的电缆等结构相连,以输送电力。在第二状态下,插套20是打开的,此时插头尚未与插座相连,第二导电件62的延伸部622与第一导电件61也是分离的,插套20不带电,进一步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在插头与插座连接后,插座处在第一状态下,此时第二导电件62的延伸部622与第一导电件61相接触,插套20带电,使得插头能够正常通电。

对应一对插套20中的两个插套20,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件61和第二导电件62。两个第一导电件61中,一个用于连接火线,一个用于连接零线。

作为一种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61位于触发件32远离插套20的一侧,第二导电件62位于主体部311靠近第一导电件61的一面。

对于图7中所示的插套20,第二导电件62与插套20可以为一体结构。对于图13中所示的插套20,第二导电件62与插套20的第一导电片21可以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电件61、第二导电件62、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均为金属片。第二导电件62和插套20通过同一个金属片弯折形成,或者第二导电件62和插套20的第一导电片21通过同一个金属片弯折形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接触环和接触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