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和隔断墙结构

文档序号:1949289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和隔断墙结构 (Partition wall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partition wall structure ) 是由 张晓莉 张茂枝 于 2021-08-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和隔断墙结构的改进和应用;在隔断墙体高边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一个连接组件,同时在隔断墙体的顶端和底端同时设置一个负压吸附组件,使得本发明在施工时,不再向现有技术一样,需要在楼板和天花板上钻孔,然后使用螺钉将隔断墙进行固定。通过负压吸附组件的吸附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实现了快速施工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隔断墙施工时需要破坏建筑结构的缺陷,改善了隔断墙施工工艺。同时的,当本发明被拆解之后,还可以进行二次使用,有效提升的材料的重复利用率,节约了经济成本。(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partition wall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partition wall structure; the two side surfaces of the partition wall in the high edge directio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the top en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partition wall are simultaneously provided with the negative pressure adsorption components, so that during construction, holes are not required to be drilled on a floor slab and a ceiling as in the prior art, and then the partition wall is fixed by using screws. The negative pressure adsorption component is used for adsorbing, so that the purpose of rapid construction is achieved, the defect that the building structure needs to be damaged du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partition wall is overcome, and the partition wall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improved. Meanwhile, after the invention is disassembled,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the second time, thereb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repeated utilization rate of materials and saving the economic cost.)

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和隔断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和隔断墙结构的改进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隔断墙又称高隔间,高隔断,高隔墙,甚至有人叫做办公屏风,主要用于办公场所,也就是这个特点,使隔断墙区别于卫生隔断。隔断墙萌芽于美国发展于五六十年代,由于在这些国家建材商品和构件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的程度很高,所以装修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很成熟。

在对办公场所进行装修时,如何实现对隔断墙的快速拼装一直是装修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隔断墙施工时,常常需要在天花板以及地面上进行钻孔,然后使用膨胀螺栓等固定件将隔断墙进行固定,或者使用胶粘剂将隔断墙粘接在楼板上进而实现对隔断墙进行固定的目的。无论是哪种固定方式,都存在施工时间较长、且隔断墙不能多次使用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和隔断墙结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利用测量仪器在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放样出实际的隔断墙安装线和起始安装位置;

S2、在步骤S1得到的安装位置上放置第一隔断墙结构;

S3、以距离步骤S2放置的第一隔断墙结构最近的承重结构为基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相对于所述承重结构的平行度进行调节,并对调节之后的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进行固定;

S4、在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的一侧沿所述隔断墙安装线依次安装且固定若干第二隔断墙结构。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S2具有如下步骤:

S21、在所述步骤S1得到的安装位置上放置用于固定隔断墙体的第一固定组件,并使得第一固定组件与楼板贴合形成真空负压结构;

S22、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上端安装第二固定组件,并使得第二固定组件与天花板/天花板上的承重梁贴合形成真空负压结构;

S23、让隔断墙的底端与顶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连接形成第一隔断墙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S3具有如下过程:

S31、获得所述承重结构与所述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相交处的第一边线的坐标信息,同时确定所述第一边线的第一中心坐标点信息;

S32、以所述第一中心坐标点信息为坐标原点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

其中,X轴与所述第一边线方向平行,Y轴指向所述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Z轴指向所述承重结构方向;

S33、测量所述承重结构与待施工区域的天花板相交处的第二边线的坐标信息,同时确定所述第二边线的第二中心坐标点信息;

S34、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构建所述第一边线与所述第二边线之间的参考面,同时在所述参考面上将所述第一边线的X点坐标与所述第二边线的X点坐标一一对应;

S35、测量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竖向表面的各坐标点,同时测量各坐标点距离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S36、对S35得到的垂直距离进行比对并判断距离是否相同;

如果距离不相同则进入S37,如果距离相同则进入S38;

S37、对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距离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行调节,并且,按照S35至S36所述的过程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各点距离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之后,进入S38;

S38、对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的底部以及顶部均进行固定并进入S4。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参考面上的各点坐标和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的各点坐标均被换算为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一种隔断墙结构,包括隔断墙体,所述隔断墙体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有一个负压吸附组件,所述负压吸附组件与待施工区域的板面真空负压吸附,两个所述负压吸附组件均与所述隔断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隔断墙体高边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组件,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大小、形状相对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负压吸附组件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隔断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绕所述连接体转动的吸附部件,所述吸附部件吸附在待施工区域的板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负压吸附部件包括与所述连接体铰接的负压板,所述负压板上设置有若干负压吸盘,各所述负压吸盘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

或者,

所述负压吸附部件包括与所述连接体铰接的负压板,所述负压板上设置有若干自动伸缩器,各所述伸缩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负压吸盘,所述负压吸盘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放置有双输出轴伺服电机,所述双输出轴伺服电机的两根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根蜗杆,所述蜗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分别啮合有一个涡轮,所述涡轮与负压板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隔断墙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钩,顶端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钩,所述第二连接钩的钩体方向与第一连接钩的钩体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钩的长度不短于第一连接钩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钩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阻挡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之间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对应的第三连接钩,所述第一连接钩、第二连接钩和第三连接钩同侧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断墙体包括墙本体,所述墙本体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块,底端设置有若干孔洞,各所述孔洞内均设置有一根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孔洞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在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放样出隔断墙安装线以及起始安装位置,然后在起始安装位置放置第一隔断墙结构,并且以距离第一隔断墙结构最近的承重结构为基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隔断墙体相对于承重结构的平行度进行调节,使得本发明实现了对隔断墙进行快速施工的同时有效保证了隔断墙的垂直度,进而提升了整个隔断墙结构的稳定性。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隔断墙结构通过设置隔断墙体,在隔断墙体高边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一个连接组件,同时在隔断墙体的顶端和底端同时设置一个负压吸附组件,使得本发明在施工时,不再向现有技术一样,需要在楼板和天花板上钻孔,然后使用螺钉将隔断墙进行固定。通过负压吸附组件的吸附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实现了快速施工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隔断墙施工时需要破坏建筑结构的缺陷,改善了隔断墙施工工艺。同时的,当本发明被拆解之后,还可以进行二次使用,有效提升的材料的重复利用率,节约了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为图1中的步骤S3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隔断墙结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隔断墙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的负压吸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述的负压吸附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述的隔断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隔断墙体,2-负压吸附组件,3-连接组件,4-连接体, 5-连接槽,6-负压板,7-负压吸盘,8-自动伸缩器,11-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2-蜗杆,13-涡轮,14-固定板,15-第一连接钩,16-第二连接钩,17-阻挡板,18-第三连接钩,19-第一连接块,20-伸缩杆,21-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准确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断墙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利用测量仪器在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放样出实际的隔断墙安装线和起始安装位置;

S2、在步骤S1得到的安装位置上放置第一隔断墙结构;

S3、以距离步骤S2放置的第一隔断墙结构最近的承重结构为基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相对于所述承重结构的平行度进行调节,并对调节之后的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进行固定;

S4、在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的一侧沿所述隔断墙安装线依次安装且固定若干第二隔断墙结构。

首先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待施工区域为商用写字楼等建筑结构的室内区域,并且,在进行步骤S1之前,需要先对待施工区域的建筑废渣等无用的东西进行清除,使得整个待施工区域变得干净整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在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放样出隔断墙安装线以及起始安装位置,然后在起始安装位置放置第一隔断墙结构,并且以距离第一隔断墙结构最近的承重结构为基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隔断墙体1相对于承重结构的平行度进行调节,使得本发明实现了对隔断墙进行快速施工的同时有效保证了隔断墙的垂直度,进而提升了整个隔断墙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的测量仪器为水平测量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或卷尺等。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激光测距仪和卷尺。可以进一步示例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激光测距仪可以但不限于选用如下类型的相位法测距仪:Leica DISTO测距仪、NIKON测距仪。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S2具有如下步骤:

S21、在所述步骤S1得到的安装位置上放置用于固定隔断墙体1的第一固定组件,并使得第一固定组件与楼板贴合形成真空负压结构;

S22、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上端安装第二固定组件,并使得第二固定组件与天花板/天花板上的承重梁贴合形成真空负压结构;

S23、让隔断墙的底端与顶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连接形成第一隔断墙结构。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并且让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分别楼板和天花板进行真空负压贴合,使得技术人员在使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工艺对隔断墙进行安装时,实现了在不破坏楼板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对隔断墙进行快速固定的目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S3具有如下过程:

S31、获得所述承重结构与所述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相交处的第一边线的坐标信息,同时确定所述第一边线的第一中心坐标点信息;

S32、以所述第一中心坐标点信息为坐标原点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

其中,X轴与所述第一边线方向平行,Y轴指向所述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Z轴指向所述承重结构方向;

S33、测量所述承重结构与待施工区域的天花板相交处的第二边线的坐标信息,同时确定所述第二边线的第二中心坐标点信息;

S34、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构建所述第一边线与所述第二边线之间的参考面,同时在所述参考面上将所述第一边线的X点坐标与所述第二边线的X点坐标一一对应;

S35、测量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竖向表面的各坐标点,同时测量各坐标点距离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S36、对S35得到的垂直距离进行比对并判断距离是否相同;

如果距离不相同则进入S37,如果距离相同则进入S38;

S37、对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距离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行调节,并且,按照S35至S36所述的过程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各点距离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之后,进入S38;

S38、对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的底部以及顶部均进行固定并进入S4。

需要特别明确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步骤S31中所述的承重结构为承重柱或承重梁。在进行第一边线的构建时,如果同一区域内有多个承重结构,则先测量并判断承重结构是否处于同一平面,如果处于同一平面,则第一边线是各个均处于同一平面的承重结构与楼板连接处的边线,如果不处于同一平面,则第一边线是与第一隔断墙垂线段的承重结构与楼板连接处的边线。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施工区内的承重结构和楼板为基础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安装的第一隔断墙结构的垂直度进行调节,使得技术人员在使用本发明进行隔断墙安装与施工时不再像现有技术一样只是以楼板为基础对隔断墙的垂直度进行调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对隔断墙进行安装施工时存在的隔断墙安装不够垂直的技术缺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参考面上的各点坐标和所述第一隔断墙结构的各点坐标均被换算为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坐标的换算方法有如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直接以施工区域的楼板为参考平面,简言之,楼板所在面的高程坐标为0。具体过程为:首先,利用测距仪测量距离第一隔断墙结构最近的第一边线的长度a,同时将第一边线的任意一端的起点坐标定义为(0,0,0),第一边线的终点坐标为(0,a,0),根据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可知第一边线的中点坐标(0,a/2,0),利用测距仪在第一边线上测量出a/2的距离并进行标记,然后以标记的中点坐标为基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同时利用天宝TX8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出楼板、承重结构的表面坐标,然后将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扫描的点云坐标均导入数据处理模块中。接下来使用天宝TX8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第一隔断墙结构进行扫描和数据采集,同时将扫描和采集的坐标导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通过所述的过程便实现了对参考面以及第一隔断墙结构上各点坐标的转换和收集。

第二种是以大地坐标系统为基础,利用GPS等设备对施工区域内的第一边线的起点坐标(x1,y1,z1),终点坐标(x2,y2,z2),然后将测得的第一边线的起点坐标(x1,y1,z1)定义为根据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得到第一边线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z1+z2)/2), 以中点坐标为基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天宝TX8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承重结构以及第一隔断墙结构分别进行扫描并获得各自的点云坐标,然后将点云坐标导入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通过所述的过程便实现了对参考面以及第一隔断墙结构上各点坐标的转换和收集。

通过上述方案,在待施工区域的楼板上放样出隔断墙安装线以及起始安装位置,然后在起始安装位置放置第一隔断墙结构,并且以距离第一隔断墙结构最近的承重结构为基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隔断墙体1相对于承重结构的平行度进行调节,使得本发明实现了对隔断墙进行快速施工的同时有效保证了隔断墙的垂直度,进而提升了整个隔断墙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2

作为上述方法的具体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实现上述工艺的实施例,其包括一种隔断墙拼接装置,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3-8所示,一种隔断墙结构,包括隔断墙体1,所述隔断墙体 1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有一个负压吸附组件2,所述负压吸附组件2与待施工区域的板面真空负压吸附,两个所述负压吸附组件2 均与所述隔断墙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隔断墙体1高边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组件3,两组所述连接组件3的大小、形状相对应。

需要特别明确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断墙体处于竖直状态时,其墙的高度方向即为其墙高所指的方向,宽度方向为其墙厚所指的方向,长度方向即为墙体延长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断墙体1,在隔断墙体1高边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一个连接组件3,同时在隔断墙体1的顶端和底端同时设置一个负压吸附组件2,使得本发明在施工时,不再向现有技术一样,需要在楼板和天花板上钻孔,然后使用螺钉将隔断墙进行固定。通过负压吸附组件2的吸附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实现了快速施工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隔断墙施工时需要破坏建筑结构的缺陷,改善了隔断墙施工工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负压吸附组件2包括连接体4,所述连接体4上设置有连接槽5,所述连接槽5与所述隔断墙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绕所述连接体4转动的吸附部件,所述吸附部件吸附在待施工区域的板面上。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体4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吸附部件,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对吸附部件的转动能够实现让吸附组件吸附在不同形状的表面上。可以示例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同形状的表面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类型:平整的天花板,天花板上的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负压吸附部件包括与所述连接体 4铰接的负压板6,所述负压板6上设置有若干负压吸盘7,各所述负压吸盘7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负压板6 上设置负压吸盘7,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设置吸盘快速吸附在天花板或者楼板上,进而使得本发明实现了快速固定的目的。

所述负压吸附部件包括与所述连接体4铰接的负压板6,所述负压板6上设置有若干自动伸缩器8,各所述伸缩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负压吸盘7,所述负压吸盘7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

作为改进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负压部件通过设置伸缩器,通过对伸缩器的调节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对负压吸盘7与板面之间的平行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得本发明能够更好的和天花板或楼板进行贴合,最终提升了吸附部件的稳定性。

需要特别明确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器为液压杆、气缸、电推缸中的一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体4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放置有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1,所述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1的两根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根蜗杆12,所述蜗杆12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分别啮合有一个涡轮13,所述涡轮13与负压板6固定。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对吸附部件进行自动旋转的目的。同时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蜗杆12 和涡轮13结构,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对吸附部件进行自锁,进而提升了本发明的安全性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与所述隔断墙体 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顶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钩15,顶端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钩16,所述第二连接钩16的钩体方向与第一连接钩15的钩体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钩16的长度不短于第一连接钩15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钩16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阻挡板17,所述固定板14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钩15和第二连接钩16之间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对应的第三连接钩18,所述第一连接钩15、第二连接钩16和第三连接钩18同侧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4上。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隔断墙结构的安装时,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3,使得本发明实现了将两个相邻隔断墙结构进行连接的目的,有效提升了整个隔断墙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断墙体1包括墙本体,所述墙本体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5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块19,底端设置有若干孔洞,各所述孔洞内均设置有一根伸缩杆20,所述伸缩杆20远离所述孔洞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5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块21。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将隔断墙体1和连接组件3进行连接之后,通过设置的伸缩杆20产生推力,使得连接组件3能够更好的与楼板以及天花板贴合,进而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所述隔断墙体1的安装流程为:首先,安装底部连接组件3,并让底部连接组件3与楼板贴合,然后在底部连接组件3正上方的天花板上安装顶部的连接组件3,然后安装隔断墙体1,当隔断墙体1与两个连接组件3均连接之后,便使用实施例1的过程进行调节,完成调节之后,利用伸缩杆20将第二连接块21推出并使得底部的连接组件3与楼板完全贴合。

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顶部的连接组件3与天花板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直接贴合在天花板上,那么,吸附部件便在蜗杆12 的驱动下变化为直线状态便可实现。

另一种类型是:贴合在梁上,那么吸附部件便需要在蜗杆12的驱动下变换为U型的结构,其中,吸盘位于U型的槽内。

通过上述方案,在隔断墙体1高边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一个连接组件3,同时在隔断墙体1的顶端和底端同时设置一个负压吸附组件 2,使得本发明在施工时,不再向现有技术一样,需要在楼板和天花板上钻孔,然后使用螺钉将隔断墙进行固定。通过负压吸附组件2的吸附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实现了快速施工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隔断墙施工时需要破坏建筑结构的缺陷,改善了隔断墙施工工艺。同时的,当本发明被拆解之后,还可以进行二次使用,有效提升的材料的重复利用率,节约了经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高适应性的室内建筑用多形态钢网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