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

文档序号:1951981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触控装置 (Touch control device ) 是由 陈玠鸣 简伯儒 于 2021-09-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装置。触控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交错,以定义多个第一交错区。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主干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主干。多个第一主干与多个第二主干交叉,以形成多个第一网格。每一第一触控电极还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第一分支交叉于至少一第一网格的相邻两个第一主干的两段。(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ouch device. The touch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ouch electrodes. The plurality of first touch control electrodes and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touch control electrodes are staggered to define a plurality of first staggered areas. Each first touch electrod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trunks extending in a first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runks extending in a second direction. The plurality of first trunks intersect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trunks to form a plurality of first grids. Each first touch electrode furth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branches, and the first branches are intersected with two sections of two adjacent first trunks of at least one first grid.)

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装置(例如:触控面板)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因此广泛被装设于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黑板等)中。触控装置包括相交错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基于视效考虑,一般而言,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大多设计为透明感测图案。透明感测图案的电阻高,不利于触控装置的电性。因此,利用低电阻材料(例如:金属)制作的网状的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被发展出。

相较于透明感测图案,网状的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更适于被应用在大尺寸的触控装置(例如:电子黑板等)。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可形成边缘感应电场,以检测是否有导电物(例如但不限于:手指、触控笔等)接触或接近触控面。一般而言,在大尺寸的触控装置中,触控面与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的距离较远,使得边缘感应电场的电力线在触控面上的分布密度不足,影响触控装置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佳的触控装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主干、多个第二主干、多个第一分支以及多个第二分支。多个第一主干实质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第二主干实质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错,多个第一主干与多个第二主干交叉,以形成多个第一网格,且每一第一网格由相邻两个第一主干的两段与相邻两个第二主干的两段所定义。多个第一分支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一分支交叉于多个第一网格的至少一第一网格的相邻两个第一主干的两段。多个第二分支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二分支交叉于多个第一网格的至少一第一网格的相邻两个第二主干的两段。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交错,以定义多个第一交错区。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一分支及多个第二分支至少位于多个第一交错区。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虚拟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虚拟电极。每一第一虚拟电极设置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相邻两者之间。每一第二虚拟电极设置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的相邻两者之间。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交错,以定义多个第一交错区。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与多个第二虚拟电极交错,以定义多个第二交错区。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与多个第一虚拟电极交错,以定义多个第三交错区。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主干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主干。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错。多个第一主干与多个第二主干交叉,以形成多个第一网格。每一第一网格由相邻两个第一主干的两段与相邻两个第二主干的两段所定义。多个第一网格在一第二交错区上的数量密度大于在一第一交错区上的数量密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触控装置的俯视图中,每一第一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一分支及多个第二分支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虚拟图案。多个第一虚拟图案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一网格中,且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分离。每一第一虚拟图案包括第一部以及第二部。第一部与对应的第一网格上的两个第二分支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第二部交叉于第一部,与对应的第一网格上的两个第一分支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虚拟图案的第一部与对应的第一网格上的两个第二分支的一个具有第一距离,且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8μ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虚拟图案的第二部与对应的第一网格上的两个第一分支的一个具有一第二距离,且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8μ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主干、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主干、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分支、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分支、第一虚拟图案的第一部及第一虚拟图案的第二部之中的至少一个的线宽小于或等于8μ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分支包括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主干相对两侧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且第一分支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一分支的第二部分的长度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分支包括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主干相对两侧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且第二分支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二分支的第二部分的长度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三主干、多个第四主干、多个第三分支以及多个第四分支。多个第三主干实质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第四主干实质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多个第三主干与多个第四主干交叉,以形成多个第二网格,且每一第二网格由相邻两个第三主干的两段与相邻两个第四主干的两段所定义。多个第三分支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三分支交叉于多个第二网格的至少一第二网格的相邻两个第三主干的两段。多个第四分支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四分支交叉于多个第二网格的至少一第二网格的相邻两个第四主干的两段。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三分支及多个第四分支至少位于多个第一交错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触控装置的俯视图中,每一第二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三分支及多个第四分支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虚拟图案。多个第二虚拟图案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二网格中,且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分离。每一第二虚拟图案包括第三部及第四部。第三部与对应的第二网格上的两个第四分支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第四部交叉于第三部,与对应的第二网格上的两个第三分支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虚拟图案的第三部与对应的第二网格上的两个第四分支的一个具有第三距离,且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8μ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虚拟图案的第四部与对应的第二网格上的两个第三分支的一个具有第四距离,且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8μ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三主干、第二触控电极的第四主干、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三分支、第二触控电极的第四分支、第二虚拟图案的第三部及第二虚拟图案的第四部之中的至少一个的线宽小于或等于8μ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触控装置的俯视图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一主干、多个第一虚拟图案的多个第一部、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三主干及多个第二虚拟图案的多个第三部以一间距排列,间距为P1,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分支的第一部分位于对应的第一主干的一侧,第一分支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为a1,且0.25·P1≤a1≤0.75·P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三主干及多个第四主干。多个第三主干实质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第四主干实质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多个第三主干与多个第四主干交叉,以形成多个第二网格。在同一第一交错区,多个第二网格的数量密度大于多个第一网格的数量密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第一交错区上的多个第一网格的一个的宽度大于在第二交错区上的多个第一网格的另一个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触控电极还包括多个第一分支以及多个第二分支。多个第一分支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一分支交叉于多个第一网格的至少一第一网格的相邻两个第一主干的两段。多个第二分支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二分支交叉于多个第一网格的至少一第一网格的相邻两个第二主干的两段。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一分支及多个第二分支位于多个第一交错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实质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主干以及实质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四主干;多个第三主干与多个第四主干交叉,以形成多个第二网格;每一第二网格由相邻两个第三主干的两段与相邻两个第四主干的两段所定义;多个第二网格在一第三交错区上的数量密度大于在一第一交错区上的数量密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第一交错区上的多个第二网格的一个的宽度大于在第三交错区上的多个第二网格的另一个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触控电极还包括多个第三分支以及多个第四分支。多个第三分支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三分支交叉于多个第二网格的至少一第二网格的相邻两个第三主干的两段。多个第四分支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四分支交叉于多个第二网格的至少一第二网格的相邻两个第四主干的两段。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的多个第三分支及多个第四分支位于多个第一交错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的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图3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的第一导电层。

图5示出图3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的第二导电层。

图6示出图3的触控装置的多个第一虚拟图案、多个第二虚拟图案以及相交错的一个第一触控电极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

图7为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第二比较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第三比较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5示出图14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的第一导电层。

图16示出图14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的第二导电层。

图17示出图14的触控装置的多个第一虚拟图案、多个第二虚拟图案以及相交错的一个第一触控电极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1、10’-2、10’-3:触控装置

10a:触控面

110:第一导电层

112:第一触控电极

112a:第一主干

112as:段

112b:第二主干

112bs:段

112c:第一分支

112c-1、112d-1、132d-1:第一部分

112c-2、112d-2、132d-2:第二部分

112d:第二分支

112h:第一网格

114:第一虚拟电极

116:第一虚拟图案

116a:第一部

116b:第二部

120:第一绝缘层

130:第二导电层

132:第二触控电极

132a:第三主干

132as:段

132b:第四主干

132bs:段

132c:第三分支

132c-1:第一部分

132c-2:第二部分

132d:第四分支

132h:第二网格

134:第二虚拟电极

136:第二虚拟图案

136a:第三部

136b:第四部

140:第二绝缘层

210:第一基板

220:像素阵列层

230:第二基板

230a:外表面

240:显示介质

250:共用电极

300:背光源

410:第一偏光片

420:第二偏光片

A1、A2、B1、B2、C1、C2、D1、D2:宽度

a1、a2、a3、a4、a5、a6、a7、a8:长度

DP:显示元件

DS1:第一距离

DS2:第二距离

DS3:第三距离

DS4:第四距离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K:局部

P1、P2:间距

R1:第一交错区

R2:第二交错区

R3:第三交错区

R4:第四交错区

S1、S2、S3、S4:水平间距

TS:触控元件

W112a、W112b、W112c、W112d、W116a、W116b、W132a、W132b、W132c、W132d、W136a、W136b:线宽

x、y: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或“耦合”可以是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30%、±20%、±10%、±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可依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触控装置10包括触控元件TS。触控元件TS包括第一导电层110、覆盖第一导电层110的第一绝缘层120、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20上的第二导电层130和覆盖第二导电层130的第二绝缘层140。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可选择性地包括显示元件DP。显示元件DP包括第一基板210、设置于第一基板210上的像素阵列层220、设置于第一基板210的对向的第二基板230、共用电极250和设置于第二基板230与像素阵列层220之间的显示介质240,其中共用电极250与像素阵列层220的多个像素电极(未示出)的电位差用以驱动显示介质240。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元件DP的像素阵列层220及共用电极250可选择性地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210及第二基板230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元件DP的像素阵列层220及共用电极250也可设置于同一基板(例如:第一基板2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介质240可选择性地是非自发光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液晶),而显示元件DP可包括背光源300、第一偏光片410及第二偏光片420,其中第一偏光片410及第二偏光片420分别位于显示介质240的相对两侧,且第一偏光片410设置于背光源300与显示介质240之间。然而,本发明不限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介质240也可以是自发光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微型发光二极管等),而显示元件DP也可不包括背光源300。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TS可选择性地形成在显示元件DP的第二基板230的外表面230a上。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TS的第一导电层110、第一绝缘层120、第二导电层130及第二绝缘层140可依序叠堆叠在显示元件DP的第二基板230的外表面230a上。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可以是外嵌式(on-cell)的触控装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元件TS也可选择性地形成在另一基板(未示出)上以形成一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与显示元件DP贴合,而触控装置10也可以是外贴式(out-cell)的触控装置;在又一实施例中,触控元件TS也可选择性地形成在第二基板230与显示介质240之间及/或第一基板210与显示介质240之间,而触控装置10也可以是内嵌式(in-cell)的触控装置。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触控元件TS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触控元件TS的局部K的放大示意图。图3对应图2的局部K。图2省略图3的多个第一虚拟图案116及多个第二虚拟图案136。

图4示出图3的触控装置10的触控元件TS的第一导电层110。

图5示出图3的触控装置10的触控元件TS的第二导电层130。

图6示出图3的触控装置10的多个第一虚拟图案116、多个第二虚拟图案136以及相交错的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2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132。

请参照图1及图2,触控元件TS的第一导电层110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于结构上彼此分离且沿方向y排列。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TS的第一导电层110还包括多个第一虚拟电极114,其中每一第一虚拟电极114设置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相邻两者之间。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及多个第一虚拟电极114沿方向y交替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10的材质可包括金属,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2、图3及图4,此外,需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任一附图中,每一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相邻的第一虚拟电极114的距离(即,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一虚拟电极114的断开处的宽度)仅示用以示意性地表示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一虚拟电极114断开;附图中的每一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相邻的第一虚拟电极114的距离(即,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一虚拟电极114的断开处的宽度)与第一网格112h的大小关系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触控元件TS的第二导电层130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请参照图3及图6,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交错,以定义多个第一交错区R1。请参照图2及图3,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于结构上彼此分离且沿方向x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方向x与方向y可垂直,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及图2,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可作为驱动电极(TX)使用,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可作为接收电极(RX)使用;作为接收电极(RX)使用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可较作为驱动电极(TX)使用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远离显示元件DP;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TS的第二导电层130还包括多个第二虚拟电极134,其中每一第二虚拟电极134设置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相邻两者之间。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及多个第二虚拟电极134沿方向x交替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130的材质可包括金属,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2、图3及图5,此外,需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任一附图中,每一第二触控电极132与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134的距离(即,第二触控电极132与第二虚拟电极134的断开处的宽度)仅示用以示意性地表示第二触控电极132与第二虚拟电极134断开;附图中的每一第二触控电极132与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134的距离(即,第二触控电极132与第二虚拟电极134的断开处的宽度)与第二网格132h的大小关系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3及图4,每一第一触控电极112包括实质上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多个第一主干112a和实质上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的多个第二主干112b,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交错,多个第一主干112a与多个第二主干112b交叉,以形成多个第一网格112h,且每一第一网格112h由相邻两个第一主干112a的两段112as与相邻两个第二主干112b的两段112bs所定义。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触控电极112可为一金属网(metal mesh)。

请参照图4,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第一触控电极112还包括多个第一分支112c及多个第二分支112d。多个第一分支112c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多个第一分支112c交叉于至少一第一网格112h的相邻两个第一主干112a的两段112as。多个第二分支112d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多个第二分支112d交叉于至少一第一网格112h的相邻两个第二主干112b的两段112bs。

请参照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于多个第一交错区R1交错,而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的多个第一分支112c及多个第二分支112d至少位于多个第一交错区R1。详细而言,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更与多个第二虚拟电极134交错,以定义多个第二交错区R2;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更与多个第一虚拟电极114交错,以定义多个第三交错区R3;多个第一虚拟电极114与多个第二虚拟电极134交错,以定义多个第四交错区R4;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的多个第一分支112c及多个第二分支112d除了位于多个第一交错区R1外,还可位于多个第二交错区R2,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于触控装置10的俯视图中,每一第一触控电极112的多个第一分支112c及多个第二分支112d与第二触控电极132分离。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之间可形成边缘感应电场,以检测是否有导电物(例如但不限于:手指、触控笔等)接触或接近触控装置10的触控面10a。请参照图1、图3及图4,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触控电极112具有第一分支112c及第二分支112d,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分支112c或第二分支112d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主干132a或第四主干132b的水平间距S1(标示于图3)小于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主干112a或第二主干112b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主干132a或第四主干132b的水平间距S2;也就是说,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分支112c/或第二分支112d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主干132a或第四主干132b的距离短;因此,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分支112c及/或第二分支112d有助于将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之间的边缘感应电场的电力线往触控面10a推升,进而增加Cm%、提升触控装置10与Cm%相关的性能(例如但不限于:触控灵敏度),其中Cm%=[(Cm-Cm’)/Cm]*100%,其中Cm为触控面10a上未设置导电物(未示出)时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感应电容,且Cm’为触控面10a上设有导电物(未示出)时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感应电容。

请参照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TS的第一导电层110还包括多个第一虚拟图案116,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一网格112h中,且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分离。每一第一虚拟图案116包括第一部116a及第二部116b,其中第一部116a与对应的一第一网格112h上的两个第二分支112d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第二部116b交叉于第一部116a、与对应的第一网格112h上的两个第一分支112c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简言之,第一虚拟图案116可以是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内的交叉状电极。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虚拟图案116的第一部116a与对应的一第一网格112h上的两个第二分支112d的一个具有第一距离DS1,且第一距离DS1小于或等于8μm;每一第一虚拟图案116的第二部116b与对应的第一网格112h上的两个第一分支112c的一个具有第二距离DS2,且第二距离DS2小于或等于8μm。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虚拟图案116与对应的一第一触控电极112之间具有多个断点(即标示DS1、DS2之处),而每一断点的宽度小于或等于8μm。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主干112a、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二主干112b、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分支112c、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二分支112d、第一虚拟图案116的第一部116a及第一虚拟图案116的第二部116b之中的至少一个的线宽小于或等于8μm。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主干112a的线宽W112a、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二主干112b的线宽W112b、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分支112c的线宽W112c、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二分支112d的线宽W112d、第一虚拟图案116的第一部116a的线宽W116a及第一虚拟图案116的第二部116b的线宽W116b皆小于或等于8μm,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3及图5,每一第二触控电极132包括实质上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多个第三主干132a以及实质上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的多个第四主干132b,其中多个第三主干132a与多个第四主干132b交叉,以形成多个第二网格132h,且每一第二网格132h由相邻两个第三主干132a的两段132as与相邻两个第四主干132b的两段132bs所定义。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触控电极132可为一金属网(metal mesh)。

请参照图5,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触控电极132还包括多个第三分支132c及多个第四分支132d。多个第三分支132c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三分支132c交叉于至少一第二网格132h的相邻两个第三主干132a的两段132as。多个第四分支132d于结构上彼此分离,其中多个第四分支132d交叉于至少一第二网格132h的相邻两个第四主干132b的两段132bs。

请参照图3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多个第三分支132c及多个第四分支132d至少位于多个第一交错区R1。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多个第三分支132c及多个第四分支132d除了位于多个第一交错区R1外,还可位于多个第三交错区R3。

请参照图3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于触控装置10的俯视图中,每一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多个第三分支132c及多个第四分支132d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分离。

请参照图1、图3及图5,类似地,由于第二触控电极132具有第三分支132c及第四分支132d,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分支132c或第四分支132d与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主干112a或第二主干112b的水平间距S3(标示于图3)小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主干132a或第四主干132b与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主干112a或第二主干112b的水平间距S4(标示于图3);也就是说,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分支132c/或第四分支132d与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主干112a或第二主干112b的距离短;因此,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分支132c及/或第四分支132d有助于将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之间的边缘感应电场的电力线往触控面10a推升,进而增加Cm%、提升触控装置10与Cm%相关的性能(例如但不限于:触控灵敏度)。

请参照图3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TS的第二导电层130还包括多个第二虚拟图案136,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二网格132h中,且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分离。每一第二虚拟图案136包括第三部136a及第四部136b,其中第三部136a与对应的第二网格132h上的两个第四分支132d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第四部136b交叉于第三部136a、与对应的第二网格132h上的两个第三分支132c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且于结构上彼此分离。简言之,第二虚拟图案136可以是位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二网格132h内的交叉状电极。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虚拟图案136的第三部136a与对应的第二网格132h上的两个第四分支132d的一个具有第三距离DS3,且第三距离DS3小于或等于8μm;每一第二虚拟图案136的第四部136b与对应的第二网格132h上的两个第三分支132c的一个具有第四距离DS4,且第四距离DS4小于或等于8μm。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虚拟图案136与对应的一第二触控电极132之间具有多个断点(即标示DS3、DS4之处),而每一断点的宽度小于或等于8μm。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主干132a、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四主干132b、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分支132c、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四分支132d、第二虚拟图案136的第三部136a及第二虚拟图案136的第四部136b之中的至少一个的线宽小于或等于8μm。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主干132a的线宽W132a、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四主干132b的线宽W132b、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三分支132c的线宽W132c、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四分支132d的线宽W132d、第二虚拟图案136的第三部136a的线宽W136a及第二虚拟图案136的第四部136b的线宽W136b皆小于或等于8μm,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图7为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1的俯视示意图。图7的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1与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1的第一导电层11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2及第一虚拟电极114,但不包括上述触控装置10的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内的第一虚拟图案116;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1的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较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来得小且分布得较密;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1的第一网格112h上未设有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一分支112c及第二分支112d;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1的第二导电层130包括第二触控电极132及第二虚拟电极134,但不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位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二网格132h内的第二虚拟图案136;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1的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二网格132h较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二网格132h来得小且分布得较密;第一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1的第二网格132h上未设有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三分支132c及第四分支132d。

图8为第二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2的俯视示意图。图8的第二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2与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第二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2的第一网格112h上未设有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一分支112c及第二分支112d;第二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2的第一导电层11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2及第一虚拟电极114,但不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二网格112h内的第一虚拟图案116;第二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2的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二网格112h较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来得小且分布得较密;第二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2的第二网格132h上未设有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三分支132c及第四分支132d。

图9为第三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3的俯视示意图。图9的第三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3与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第三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3的第一网格112h上未设有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一分支112c及第二分支112d;第三比较例的触控装置10’-3的的第二网格132h上未设有上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第三分支132c及第四分支132d。

请参照下表一,下表一的数据是指各比较例及实施例的一个感测单元的数据,所述感测单元包括各比较例及实施例在一个第一交错区R1中的所有构件。下表一的Cm是指各比较例及实施例的触控面上未设置导电物时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感应电容。下表一的Cp是指第二触控电极132与共用电极250间的寄生电容。下表一的ΔCm=Cm-Cm’,其中Cm’是指各比较例及实施例的触控面上设有导电物时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感应电容。下表一的Cm%=[(Cm-Cm’)/Cm]*100%,其中Cm为触控面10a上未设置导电物(未示出)时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感应电容,且Cm’为触控面10a上设有导电物(未示出)时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感应电容。

下表一的数据可证,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具有下述效益的至少一个:

一、每一第一虚拟图案116与对应的一第一触控电极112之间的多个断点(即标示DS1、DS2之处)及/或每一第二虚拟图案136与对应的一第二触控电极132之间的多个断点(即标示DS3、DS4之处),能减少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交错处的数量,有效降低整体电容(即Cm+Cp)且提升Cm%;更调整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阻值(例如但不限于:增加膜厚),能使触控装置10的电阻电容负载(RC Loading)下降;

二、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上设置第一分支112c和第二分支112d及/或通过在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二网格132h上设置第三分支132c和第四分支132d,能使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之间的边缘感应电场的电力线向触控面10a推升,进而增加Cm%,提升触控装置10与Cm%相关的性能(例如但不限于:触控灵敏度);

三、无叠纹(Moiré)等视觉效果问题。

[表一]

请参照图3、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于触控装置10的俯视图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的多个第一主干112a、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多个第三主干132a、多个第一虚拟图案116的多个第一部116a及多个第二虚拟图案136的多个第三部136a以一间距P1沿第二方向d2排列,一第一触控电极112的一第一分支112c的第一部分112c-1位于对应的一第一主干112a的一侧,第一分支112c的第一部分112c-1的长度为a1,且0.25·P1≤a1≤0.75·P1。

请参照图3、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于触控装置10的俯视图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2的多个第二主干112b、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多个第四主干132b、多个第一虚拟图案116的多个第二部116b、多个第二虚拟图案136的多个第四部136b以一间距P2沿第一方向d1排列,一第一触控电极112的一第二分支112d的第一部分112d-1位于对应的一第二主干112b的一侧,第二分支112d的第一部分112d-1的长度为a2,且0.25·P2≤a2≤0.75·P2。

请参照下表二,下表二的数据是指第一比较例及实施例的一个感测单元的数据,下表二除了列出第一比较例的一个感测单元的数据外,下表二更列出在各种a1与P1的关系及各种a2与P2的关系下,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一个感测单元的数据。下表二的数据证,0.25·P1≤a1≤0.75·P1及/或0.25·P2≤a2≤0.75·P2,能在没有叠纹(Moiré)等视觉效果问题的情况下,增加Cm%,提升触控装置10与Cm%相关的性能(例如但不限于:触控灵敏度)。

[表二]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述。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A的俯视示意图。图10的触控装置10A与上述的触控装置1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图10的触控装置10A的第二导电层130与上述触控装置10的第二导电层130不同。

请参照图10,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130包括第二触控电极132及第二虚拟电极134,但不包括上述触控装置10的第二虚拟图案136;触控装置10A的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二网格132h较上述触控装置10的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二网格132h来得小且分布得较密;触控装置10A的第二网格132h上未设有触控装置10的第三分支132c及第四分支132d。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B的俯视示意图。图11的触控装置10B与上述的触控装置1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图11的触控装置10B的第一导电层110与上述触控装置10的第一导电层110不同。

请参照图1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1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2及第一虚拟电极114,但不包括上述触控装置10的第一虚拟图案116;触控装置10B的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较上述触控装置10的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来得小且分布得较密;触控装置10B的第一网格112h上未设有触控装置10的第一分支112c及第二分支112d。

值得一提的是,在图11的实施例中,由于触控装置10B的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分布得较密,且属于第一导电层110的第一触控电极112设置于属于第二导电层130的第二触控电极132与显示元件DP之间(可参考图1),因此,触控装置10B的第一触控电极112可提供较佳的屏蔽作用,降低触控元件TS的信号与显示元件DP的信号互相干扰。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C的俯视示意图。图12省略第一虚拟电极及第二虚拟电极。图12的触控装置10C与上述的触控装置1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图12的触控装置10C的第一分支112c及第三分支132c与上述触控装置10的第一分支112c及第三分支132c不同。

请参照图1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C的第一分支112c包括分别位于对应的一第一主干112a相对两侧的一第一部分112c-1及一第二部分112c-2,且第一分支112c的第一部分112c-1的长度a1与第一分支112c的第二部分112c-2的长度a2不同;触控装置10C的第三分支132c包括分别位于对应的一第三主干132a相对两侧的一第一部分132c-1及一第二部分132c-2,且第三分支132c的第一部分132c-1的长度a3与第三分支132c的第二部分132c-2的长度a4不同。换言之,触控装置10C的第一分支112c相对于一第一主干112a呈不对称分布,且触控装置10C的第三分支132c相对于一第三主干132a呈不对称分布。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D的俯视示意图。图13省略第一虚拟电极及第二虚拟电极。图13的触控装置10D与上述的触控装置10C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图13的触控装置10D的第二分支112d及第四分支132d与上述触控装置10C的第二分支112d及第四分支132d不同。

请参照图13,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D的第二分支112d包括分别位于对应的一第二主干112b相对两侧的一第一部分112d-1及一第二部分112d-2,且第二分支112d的第一部分112d-1的长度a5与第二分支112d的第二部分112d-2的长度a6不同;触控装置10D的第四分支132d包括分别位于对应的一第四主干132b相对两侧的一第一部分132d-1及一第二部分132d-2,且第四分支132d的第一部分132d-1的长度a7与第四分支132d的第二部分132d-2的长度a8不同。换言之,在触控装置10D的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分支112c相对于第一主干112a呈不对称分布及第三分支132c相对于第三主干132a呈不对称分布外,第二分支112d也相对于第二主干112b呈不对称分布,第四分支132d也相对于第四主干132b呈不对称分布。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E的俯视示意图。

图15示出图14的触控装置10E的触控元件TS的第一导电层110。

图16示出图14的触控装置10E的触控元件TS的第二导电层130。

图17示出图14的触控装置10E的多个第一虚拟图案116、多个第二虚拟图案136以及相交错的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2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132。

图14至图17的触控装置10E与图3至图6的触控装置1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触控装置10E的第一触控电极112在第二交错区R2的图样与触控装置10的第一触控电极112在第二交错区R2的图样不同;触控装置10E的第二触控电极132在第三交错区R3的图样与触控装置10的第二触控电极132在第三交错区R3的图样不同。

请参照图3及图4,具体而言,在触控装置10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2的多个第一网格112h在第一交错区R1上的数量密度实质上等于在第二交错区R2上的数量密度,且第一触控电极112的多个第一网格112h在第一交错区R1与在第二交错区R2上尺寸及形状皆相同。

请参照图14、图15及图17,具体而言,在触控装置10E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2的多个第一网格112h在一第二交错区R2上的数量密度大于在一第一交错区R1上的数量密度。在触控装置10E的实施例中,在一第一交错区R1上的一个第一网格112h在第一方向d1上宽度C1(标示于图17)大于在一第二交错区R2上的一个第一网格112h在第一方向d1上宽度D1(标示于图17);在一第一交错区R1上的一个第一网格112h在第二方向d2上宽度C2(标示于图17)大于在一第二交错区R2上的一个第一网格112h在第二方向d2上宽度D2(标示于图17);在一第一交错区R1上的一个第一网格112h的面积大于在一第二交错区R2上的一个第一网格112h的面积。

请参照图14、图16及图17,此外,在触控装置10E的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多个第二网格132h在一第三交错区R3上的数量密度大于在一第一交错区R1上的数量密度。在触控装置10E的实施例中,在一第一交错区R1上的一个第二网格132h在第一方向d1上宽度A1(标示于图17)大于在一第三交错区R3上的一个第二网格132h在第一方向d1上宽度B1(标示于图17);在一第一交错区R1上的一个第二网格132h在第二方向d2上宽度A2(标示于图17)大于在一第三交错区R3上的一个第二网格132h在第二方向d2上宽度B2(标示于图17);在一第一交错区R1上的一个第二网格132h的面积大于在一第三交错区R3上的一个第二网格132h的面积。

请参照图14,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2在未与第二触控电极132交错的地方(即第二交错区R2)为密度较高的金属网格且无断点;第二触控电极132在未与第一触控电极112交错的地方(即第三交错区R3)为密度较高的金属网格且无断点。因此,第一触控电极112的阻值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阻值低,有助于降低触控装置10C的电容电阻负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2在未与第二触控电极132交错的地方(即第二交错区R2)为密度较高的金属网格,第一触控电极112在第二交错区R2上且密度较高的第一网格112h与第二触控电极132也会形成边缘感应电场,所述边缘感应电场也有助于提升触控装置10C的Cm%。

请参照下表三,下表三的导电阻值是指各实施例的所有第一触控电极112及所有第二触控电极132的阻值总和,下表三的Cm%=[(Cm-Cm’)/Cm]*100%,其中Cm为触控面10a上未设置导电物(未示出)时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感应电容,且Cm’为触控面10a上设有导电物(未示出)时第一触控电极112与第二触控电极132的感应电容。

下表三示出前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及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E的各项数据,下表三的数据可证,在无叠纹(Moiré)等视觉效果问题的情况下,相较于前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E的导线阻值更低,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触控装置10E的电阻电容负载;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E的Cm%大于前述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的Cm%,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触控装置10E与Cm%相关的性能(例如但不限于:触控灵敏度等)。

[表三]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F的俯视示意图。图18的触控装置10F与图14的触控装置10E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触控装置10F的第二导电层130与触控装置10E的第二导电层130不同。

请参照图18,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130包括第二触控电极132及第二虚拟电极134,但不包括触控装置10E的第二虚拟图案136。此外,触控装置10F的第二触控电极132的第二网格132h在第一交错区R1的数量密度与在第三交错区R3的数量密度实质上相同。另外,在第一交错区R1,触控装置10F的第二网格132h上未设有触控装置10E的第三分支132c及第四分支132d。再者,于同一第一交错区R1,多个第二网格132h的数量密度大于多个第一网格112h的数量密度。

图1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G的俯视示意图。图19的触控装置10G与图14的触控装置10E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触控装置10G的第一导电层110与触控装置10E的第一导电层110不同。

请参照图19,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1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2及第一虚拟电极114,但不包括触控装置10E的第一虚拟图案116。此外,触控装置10G的第一触控电极112的第一网格112h在第一交错区R1的数量密度与在第二交错区R2的数量密度实质上相同。另外,在第一交错区R1,触控装置10G的第一网格112h上未设有触控装置10E的第一分支112c及第二分支112d。

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H的俯视示意图。图20的触控装置10h与图14的触控装置10E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触控装置10H的第一触控电极112与触控装置10E的第一触控电极112不同;触控装置10H的第二触控电极132与触控装置10E的第二触控电极132不同。

请参照图20,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H的第一触控电极112不具第一分支112c及第二分支112d;触控装置10H的第二触控电极132不具有第三分支132c及第四分支132d。

4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触控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