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任务模式近地告警方法

文档序号:1963996 发布日期:2021-12-14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任务模式近地告警方法 (Multi-task mode ground proximity warning method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 是由 张恒 祁鸣东 彭旭飞 雷雨 曹植 祖肇梓 于 2021-09-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任务模式近地告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数字地形图,所述数字地形图包括海拔高度;根据基本飞行参数构建飞机反应模型,根据所述飞机反应模型获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根据飞机初始高度和下降高度ΔH,计算飞机拉起后最低高度;比较海拔高度和飞机拉起后最低高度,判断飞机是否触地,并生成训练数据;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输出近地告警信号。(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ultitask mode ground proximity warning method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constructing a digital terrain map, the digital terrain map comprising an altitude; constructing an airplane reaction model according to basic flight parameters, and obtaining a descending height delta H in the pulling-up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airplane reaction model; calculating the lowest height of the pulled airplane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height and the descending height delta H of the airplane; comparing the altitude with the lowest altitude of the plane after being pulled up, judging whether the plane touches the ground or not, and generating training data; constructing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and training th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and outputting a ground proximity warning signal by using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任务模式近地告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地告警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任务模式近地告警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地告警系统中,包线的设计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特定地形条件下,如何在保证飞机的安全性的情况下,提升不同飞行状况的适应能力,传统的方法是手动修改包线的阈值,效率低下,。本方案结合飞机真实性能状态、真实地形图和仿真地形图,对飞机飞行参数进行模拟,用模拟数据训练通用的近地告警机器学习告警模型。达到了根据不同地形、法向过载等环境信息和飞机信息,输出不同的近地告警信号的目的。在精确建模保证准确率的基础上,针对多种任务模式可设计不同环境信息、飞机信息参数,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训练模型,提高了近地告警方案的生成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任务模式近地告警方法,能够提高告警的效率和准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任务模式近地告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数字地形图,所述数字地形图包括海拔高度;

根据基本飞行参数构建飞机反应模型,根据所述飞机反应模型获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

根据飞机初始高度和下降高度ΔH,计算飞机拉起后最低高度;比较海拔高度和飞机拉起后最低高度,判断飞机是否触地,并生成训练数据;

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

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输出近地告警信号。

优选的,根据基本飞行参数构建飞机反应模型,根据所述飞机反应模型获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具体包括:

根据告警模式,构建飞机反应模型;

对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拉起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获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

设置基本飞行参数。

优选的,基本飞行参数包括飞行员的操作响应时间tdelay、飞机航迹倾斜角μ、法向过载n、初始高度L0、初始下降率Vdown0、初始航迹角μ0

优选的,对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拉起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获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具体包括:

计算推力FN、阻力D、飞机法向过载n;

根据阻力D、推力FN、和法向过载n,利用公式计算飞机速度V和航迹倾斜角μ;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m为飞机质量,;

根据飞机速度V和航迹倾斜角μ,利用公式计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其中,t0为发生告警的时间,Δt为拉起阶段时间。

优选的,根据飞机初始高度和下降高度ΔH,计算飞机拉起后最低高度;比较海拔高度和飞机拉起后最低高度,判断飞机是否触地,并生成训练数据,具体包括:

利用飞机反应模型对飞机进行多次飞行模拟,并获得飞机是否触地的模拟数据;

根据模拟数据生成对应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告警和不告警;

根据告警和不告警的临界点数据,多次采样,以便获得均衡的训练数据,根据训练数据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

优选的,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具体包括:

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为下降速率、水平速率、无线电高度、水平速度、地形接近率、起落架状态、ILS状态,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出包括不告警模式和告警模式;

利用训练集,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

利用测试集,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测试。

优选的,机器学习模型包括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模型、支持向量机、贝叶斯模型和随机森林。

优选的,操作响应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伽马分布G(4,1);

航迹角变化率的取值范围为伽马分布G(7,0.3);

触地时间的取值范围为均匀分布U(20,35);

起落架状态的取值范围为二项分布(0,1);

ILS状态的取值范围为二项分布(0,1,2)。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任务模式近地告警方法,通过对结合飞机真实性能状态、真实地形图和仿真地形图,对飞机飞行参数进行模拟,用模拟数据训练通用的近地告警机器学习告警模型。达到了根据不同地形、法向过载,输出不同的近地告警信号的目的,可根据不同的参数设置,自动输出对应工况下的特定告警信号,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相较于以往参数化仿真的方法,解决了手动拟合包线、调节告警阈值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近地告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告警信号发生后的飞机运动阶段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4为一种推力曲线图。

图5为一种飞机升阻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对非线性数据进行拟合,满足不同地形下的告警包线设计要求。本专利通过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地形,针对特定的训练任务,产生不同的告警机制,从而提升飞机性能,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步骤1:构建数字地形图,所述数字地形图包括海拔高度;

具体的,收集实际的数字地形高程图,建立多种数字地形高程图环境。分别收集城市、平原、山区、海洋等多种数字地形高程图数据,将其作为测试场景。同时采用马尔可夫方法,生成仿真地形图。

步骤2:根据基本飞行参数构建飞机反应模型,根据所述飞机反应模型获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

步骤2-1:根据告警模式,构建飞机反应模型;

其中,常见的告警模式包括六种,分别是模式1:下降率过大告警,模式2为地形接近率过大告警,分为2A和2B模式,模式3为起飞或复飞掉高告警,模式4为非着陆形态下净空高度不足,根据起落架状态和飞行阶段分为4A,4B,4C,其中4A又根据空速分为地形和起落架告警,4B分为地形和襟翼告警。模式5为下滑道偏离告警,模式6为侧倾角过大告警。

此处以模式1为例,进行研究:

如图2所示,飞机反应模型包括三个阶段:反应阶段、拉起阶段、稳定保持阶段。

其中,在反应阶段,已经产生告警,但是飞机运动状态未发生变化,这个时间定义为反应时间。拉起阶段是从飞机状态开始变化,产生拉起动作,到稳定保持拉起的角度。稳定保持阶段是指航迹角不变的飞行。

步骤2-2:对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拉起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获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

具体的,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包括:

步骤2-2-1:计算推力FN、阻力D、飞机法向过载n;

具体的,推力FN可根据当前马赫数M,高度H,查询推力曲线得到,参见图4。

具体的,法向过载n,可通过机载仪表获取。

具体的,飞机当前所受阻力D,通过飞机的阻力系数CD得到。

D=1/(2CDρV2SW)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密度ρ=f(h)可参照标准大气表,V为飞机当前空速,Sw为机翼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升力系数CL和飞机仪表获取的飞机当前马赫数M,通过查询飞机升阻级曲线得到飞机阻力系数CD。参见图5。

需要说明的是,升力系数CL计算方法为:

升力系数CL=(2L)/(ρV2SW)

式中空气密度ρ=f(h)可参照标准大气表,V为飞机当前空速,Sw为机翼面积。L为飞机升力。

需要说明的是,飞机升力L,其计算方法为:根据重力G和飞机法向过载n,利用公式n=L/G,计算得到飞机升力L;式中重力G=mg,m为飞机质量,g为飞机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n为法向过载,可通过机载仪表获取。

步骤2-2-2:根据阻力D、推力FN、和法向过载n,利用公式计算飞机速度V变化率和航迹倾斜角μ变化率;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m为飞机质量。

步骤2-2-3:根据飞机速度V和航迹倾斜角μ,利用公式计算拉起过程中的下降高度ΔH,其中,t0为发生告警的时间,Δt为拉起阶段时间。

步骤2-3、设置基本飞行参数。

其中,基本飞行参数包括飞行员的操作响应时间tdelay、飞机航迹倾斜角μ、法向过载n、初始高度L0、初始下降率Vdown0、初始航迹角μ0、法向过载n0参数均为随机数。基本飞行参数取值范围如下:

变量意义 变量符号 分布状态 模型参数
巡航速度 V<sub>t</sub> 均匀分布 V<sub>min</sub>-V<sub>max</sub>
操作响应时间 t<sub>delay</sub> 伽马分布 G(4,1)
航迹角变化率 μ 伽马分布 G(7,0.3)
初始下降率 V<sub>down0</sub> 均匀分布 V<sub>downmin</sub>,V<sub>downmax</sub>
触地时间 T 均匀分布 (20,35)
起落架状态 gear 二项分布 0,1
ILS状态 ILS 二项分布 0,1,2
无线电高度 AGL 均匀分布 AGL<sub>max</sub>-AGL<sub>min</sub>

步骤3:根据飞机初始高度和下降高度ΔH,计算飞机拉起后最低高度;比较海拔高度和飞机拉起后最低高度,判断飞机是否触地,并生成训练数据;

步骤3-1、利用飞机反应模型对飞机进行多次飞行模拟,并获得飞机是否触地的模拟数据;

实际应用中,根据数据规定的空间范围内,生成随机数,然后计算不同阈值下,飞机从告警到撞地的时间。

步骤3-1-1、计算无告警模式下的运动轨迹及触地时间。

随机生成无线电高度,随机生成下降率,随机生成地形,随机生成触地时间T,计算无告警模式下的正常轨迹,根据地形高度与拉起掉高与地形高度是否接触,记录T秒内是否触地。

步骤3-1-2、计算告警模式下的轨迹,记录T秒内是否触地。

随机生成操作相应时间tdelay,随机生成法向过载n,同过查询对应飞机模型参数信息,根据步骤2-2计算ΔH。

步骤3-1-3、进行循环多次,分别统计告警和不告警时的触地状态。

步骤3-2、根据模拟数据生成对应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告警和不告警;

情况1 情况2 情况3 情况4
无告警 触地 触地 不触地 不触地
告警 触地 不触地 触地 不触地
标签 告警 告警 不告警 不告警

同理,对其他模式的模拟数据模拟并生成标签。

步骤3-3、根据告警和不告警的临界点数据,多次采样,以便获得均衡的训练数据,根据训练数据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

对告警样本和不告警样本进行随机采样,得到与正反样本数量相同的规模样本。同时,按照训练集:测试集为7:3的比例对样本进行抽取,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

步骤4、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

其中,机器学习模型包括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模型,。

步骤4-1、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为下降速率、水平速率、无线电高度、水平速度、地形接近率、起落架状态、ILS状态,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出包括不告警模式和告警模式;

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输出设置为:

实际应用中,告警模式1为下降率过大告警,模式2为地形接近率过大告警,分为2A和2B模式,模式3为起飞或复飞掉高告警,模式4为非着陆形态下净空高度不足,根据起落架状态和飞行阶段分为4A,4B,4C,其中4A又根据空速分为地形和起落架告警,4B分为地形和襟翼告警。模式5为下滑道偏离告警,模式6为侧倾角过大告警。

以DNN模型为例,机器学习模型为:

步骤4-2、利用训练集,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

根据以上网络架构,采用adam优化器,学习率为0.01,设置droupout比率为0.3,开展训练。采用早停策略,当测试误差增大,停止训练。

步骤4-3、利用测试集,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测试。

将训练完成的模型,输入测试数据用于实验,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模型超参数调优,跳转至4-1,直到性能满足要求。

步骤5、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输出近地告警信号。

步骤6、样本更新策略。

当存在新的地形数据模型输入时,或者输入数据取值范围发生变化时,随机选取相关参数,计算得到新样本,加入到样本库中,执行步骤3和步骤4。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综合探测视界和噪声屏蔽效果的声学隔离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