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条板

文档序号:1967059 发布日期:2021-12-14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汇流条板 (Bus bar board ) 是由 稻村卓思 吉田敬 三原弘幸 于 2020-04-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应对电池的层叠数的增加的汇流条板,汇流条板(4)具有多个板单元(16)。各板单元(16)与1个电池(8)或若干电池(8)的集合体对应地配置,各板单元(16)具有使对应的电池(8)所具有的输出端子(14)暴露的端子用开口部(20)以及将相邻的板单元(16)彼此连结的连结机构(22)。连结机构(22)包括配置于相邻的两个板单元(16)中的一者的雄部(24)以及配置于另一者并供雄部(24)嵌合的雌部(26)。雄部(24)和雌部(26)以带有允许所连结的两个板单元(16)向电池(8)的层叠方向(X)进行预定量的位移的间隙的方式嵌合。(In order to provide a bus bar plate capable of coping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tacked batteries, a bus bar plate (4) has a plurality of plate units (16). Each plate unit (16) is disposed so as to correspond to 1 battery (8) or an aggregate of a plurality of batteries (8), and each plate unit (16) has a terminal opening (20) that exposes an output terminal (14) of the corresponding battery (8), and a connecting mechanism (22) that connects adjacent plate units (16) to each other.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22) includes a male portion (24) disposed on one of the two adjacent plate units (16) and a female portion (26) disposed on the other and into which the male portion (24) is fitted. The male portion (24) and the female portion (26) are fitted with a gap that allows the two connected plate units (16) to displace by a predetermined amount in the stacking direction (X) of the battery (8).)

汇流条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汇流条板。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车辆用等的要求较高的输出电压的电源,已知有将多个电池电连接而成的电池组件。通常,在电池组件中,多个电池被层叠,相邻的电池借助汇流条而被电连接。另外,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电池组件具有覆盖电池层叠体的端子配置面并支承汇流条的汇流条板。通过利用汇流条板覆盖电池层叠体的端子配置面,能够确保各输出端子间的爬电距离。另外,汇流条板也能够作为对检测各电池电压的电压检测线进行支承的支承板而发挥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3/16165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电源的高容量化的要求,电源所包含的电池的数量存在增加的倾向。在实现电源的高容量化方面,也考虑增加电池组件的数量,但使1台电池组件所层叠的电池的数量增加在电源的成本方面是更为有效的。即,利用在维持电池组件的数量的同时使各电池组件所层叠的电池的数量增加的方法,能够抑制构成电源的部件的增加,并且能够实现电源的高容量化,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加。若电池的层叠数增加,则当然需要使汇流条板的尺寸变大。然而,若使汇流条板大型化,则特别容易在汇流条板的端部产生翘曲。若汇流条板由于端部产生翘曲而变形,则会产生难以确保各输出端子间的爬电距离、难以支承电压检测线这样的弊端。因此,期望一种即使大型化也不易在端部产生翘曲的汇流条板。

另外,通常,电池具有随着使用而膨胀收缩的倾向。若电池的层叠数增加,则电池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变大,施加于汇流条板的负载变大。若对汇流条板施加过度的负载,则汇流条板有可能破损。因此,期望一种即使电池的层叠数增加也不易破损的汇流条板。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对电池的层叠数的增加的汇流条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汇流条板,其覆盖具有层叠起来的多个电池的电池层叠体的配置有各电池的输出端子的面,并对将输出端子彼此电连接的汇流条进行支承。该汇流条板具有多个板单元。各板单元与多个电池中的1个电池或若干电池的集合体对应地配置,各板单元具有使对应的电池所具有的输出端子暴露的端子用开口部以及将相邻的板单元彼此连结的连结机构。端子用开口部设于各板单元的与电池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连结机构在与电池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于比端子用开口部靠内侧的位置,其包括配置于相邻的第1板单元和第2板单元中的第1板单元的雄部以及配置于第2板单元并供雄部嵌合的雌部。雄部和雌部以带有允许第1板单元和第2板单元向电池的层叠方向进行预定量的位移的间隙的方式嵌合。

此外,对于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将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进行变换后的方案,作为本发明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应对电池的层叠数的增加的汇流条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板的电池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放大表示汇流条板的包括连结机构的区域的立体图。

图3的(A)~图3的(C)是表示电池组件的组装工序的图。

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2的汇流条板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2的汇流条板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3的汇流条板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7的(A)和图7的(B)是表示变形例1的电池组件的组装工序的图。

图8的(A)是从第1板单元侧观察到的变形例2的第2板单元的立体图。图8的(B)是从第2板单元侧观察到的变形例2的第1板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并非限定发明而是例示,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所有特征、其组合未必一定是发明的本质性的特征、组合。设为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易于说明而方便地设定各图所示的各部分的比例尺、形状,并且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并非限定性地进行解释。另外,对于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第1”、“第2”等用语的情况而言,只要没有特别提及,该用语就不表示任何顺序、重要度,而是用于区分某个结构和其他结构。另外,在各附图中,省略在说明实施方式上不重要的构件的一部分并进行表示。

(实施方式1)

图1是具有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板的电池组件的分解立体图。电池组件1具有电池层叠体2、汇流条板4以及多个汇流条6。电池层叠体2具有层叠起来的多个电池8。各电池8例如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能够充电的二次电池。电池8是所谓的方形电池,具有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的外装罐10。在外装罐10的一面设置大致长方形形状的开口(未图示),经由该开口在外装罐10容纳电极体、电解液等。在外装罐10的开口设置将外装罐10密封的封口板12。

在封口板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附近设置正极的输出端子14,在另一端附近设置负极的输出端子14。一对输出端子14分别与构成电极体的正极板、负极板电连接。以下,适当地将正极的输出端子14称为正极端子14a,将负极的输出端子14称为负极端子14b。另外,在不需要对输出端子14的极性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正极端子14a和负极端子14b统称为输出端子14。外装罐10、封口板12以及输出端子14为导电体,例如为金属制。外装罐10的开口和封口板12例如通过激光焊接而被接合。形成于封口板12的贯通孔(未图示)供各输出端子14贯穿。绝缘性的密封构件(未图示)介于各输出端子14与各贯通孔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封口板12设为电池8的上表面,将外装罐10的与封口板12相对的底面设为电池8的下表面。另外,电池8具有将上表面和下表面相连的两个主表面。该主表面是电池8所具有的6个面中面积最大的面。另外,主表面是与上表面的长边以及下表面的长边连接的长侧面。除了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两个主表面之外的其余两个面设为电池8的侧面。该侧面是与上表面的短边以及下表面的短边连接的一对短侧面。

另外,为了方便,在电池层叠体2中,将电池8的上表面侧的面设为电池层叠体2的上表面,将电池8的下表面侧的面设为电池层叠体2的下表面,将电池8的侧面侧的面设为电池层叠体2的侧面。这些方向和位置是为了方便而规定的。因此,例如,在本发明中,被规定为上表面的部分不一定意味着位于比被规定为下表面的部分靠上方的位置。

在封口板12,在一对输出端子14之间设置安全阀(未图示)。安全阀是用于供各电池8喷出电池内部的气体的机构。安全阀构成为能够在外装罐10的内压上升至预定值以上时开阀而释放内部的气体。安全阀例如包括设于封口板12的局部的与其他部分相比厚度较薄的薄壁部以及形成于该薄壁部的表面的线状的槽。

另外,各电池8具有绝缘膜(未图示)。绝缘膜例如为筒状的收缩软管,在外装罐10通过了其内部之后被加热。由此,绝缘膜进行收缩并且将外装罐10的两个主表面、两个侧面以及底面覆盖。能够利用绝缘膜来抑制相邻的电池8之间,或者电池8与端板、约束构件之间的短路。

多个电池8以相邻的电池8的主表面彼此相对的方式以预定的间隔被层叠。此外,“层叠”意为在任意的1个方向上排列多个构件。因此,电池8的层叠也包括将多个电池8沿水平排列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8沿水平层叠。因此,电池8的层叠方向X是沿水平延伸的方向。以下,适当地将水平且与层叠方向X垂直的方向设为水平方向Y,将与层叠方向X以及水平方向Y垂直的方向设为铅垂方向Z。

另外,各电池8被配置为输出端子14朝向相同的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各电池8被配置为输出端子14朝向铅垂方向上方。因此,电池层叠体2的上表面构成配置各电池8的输出端子14的端子配置面2a。另外,在将相邻的电池8串联地连接的情况下,各电池8以一个电池8的正极端子14a和另一个电池8的负极端子14b相邻的方式被层叠。另外,在将相邻的电池8并联地连接的情况下,各电池8以一个电池8的正极端子14a和另一个电池8的正极端子14a相邻的方式被层叠。

电池层叠体2具有多个单体间隔板(未图示)。单体间隔板也被称为绝缘间隔件,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片构成。作为构成单体间隔板的树脂,能够例示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NORYL(注册商标)树脂(改性PPE)等热塑性树脂。单体间隔板配置于相邻的两个电池8之间而使该两个电池8之间电绝缘。

电池层叠体2由一对端板(未图示)夹持。一对端板配置于电池层叠体2的电池8的层叠方向X上的两端。一对端板隔着外端隔板(未图示)与位于层叠方向X上的两端的电池8相邻。外端隔板能够由与单体间隔板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各端板是由铁、不锈钢、铝等金属构成的金属板。外端隔板介于端板与电池8之间,由此使两者绝缘。

电池层叠体2和一对端板由一对约束构件(未图示)约束。一对约束构件也被称为紧固件,其是在电池8的层叠方向X上较长的长条状的构件。一对约束构件在水平方向Y上排列。一对约束构件为金属制,例如由铁、不锈钢构成。

多个电池8和多个单体间隔板交替地排列,该多个电池8和多个单体间隔板隔着外端隔板在层叠方向X上被一对端板夹持。在该状态下,各约束构件的层叠方向X上的两端部和一对端板通过螺纹固定等被固定,由此,多个电池8在层叠方向X上被紧固并被约束。由此,各电池8在层叠方向X上被定位。隔板、端板以及约束构件具有公知的构造,因此省略图示和详细的说明。

在电池层叠体2的端子配置面2a载置汇流条板4。汇流条板4是覆盖端子配置面2a的板状构件。汇流条板4具有针对多个电池8分别配置的多个板单元16。在汇流条板4中,多个板单元16被连结而整体呈板状。

各板单元16例如由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NORYL(注册商标)树脂(改性PPE)等树脂构成。另外,各板单元16具有主体部18、一对端子用开口部20以及连结机构22。

从汇流条板4和电池层叠体2所排列的第1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铅垂方向Z)观察,主体部18与对应的电池8重叠。主体部18具有与电池8的上表面大致匹配的形状。具体而言,主体部18是在水平方向Y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板状的构件。

一对端子用开口部20是使对应的电池8所具有的一对输出端子14暴露的开口。各板单元16在与对应的电池8即载置该板单元16的电池8的一对输出端子14于铅垂方向Z上重叠的位置具有一对端子用开口部20。一对端子用开口部20设于大致长方形形状的主体部18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即,端子用开口部20设于各板单元16的与电池8的层叠方向X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水平方向Y)上的两端。

在各端子用开口部20载置汇流条6。多个汇流条6由汇流条板4支承。各汇流条6是将相邻的电池8的输出端子14彼此电连接的大致带状的金属构件。汇流条6的一端侧与一个电池8的输出端子14电连接,另一端侧与另一个电池8的输出端子14电连接。汇流条6和输出端子14例如通过激光焊接、超声波接合来接合。此外,也存在如下情况:汇流条6将相邻的多个电池8的同极性的输出端子14彼此并联连接而形成电池块进而将电池块彼此串联连接。

连结机构22是将相邻的板单元16彼此连结的机构,其在一对端子用开口部20的排列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水平方向Y)上配置于一对端子用开口部20之间。即,连结机构22在与电池8的层叠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设于比端子用开口部20靠内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连结机构22设于大致长方形形状的主体部18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此外,各板单元16在同电池8的安全阀于铅垂方向Z上重叠的位置具有使安全阀暴露的开口(未图示)。连结机构22设于与该开口不干扰的位置。另外,连结机构22和主体部18一体成形。

图2是放大表示汇流条板4的包括连结机构22的区域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连结机构22包括雄部24和雌部26。雄部24配置于相邻的任意的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中的第1板单元16a,雌部26配置于第2板单元16b。各板单元16在主体部18的一个长侧面具有雄部24,在另一个长侧面具有雌部26。由此,能够将各板单元16和与之相邻的两板单元16连结。

雄部24是从第1板单元16a的主体部18向第2板单元16b侧突出的凸形状的卡合部。雌部26是设于第2板单元16b的主体部18中的靠第1板单元16a侧的面的凹形状的卡合部。雄部24在层叠方向X上突出,雌部26在层叠方向X上凹陷。第1板单元16a的雄部24嵌合于第2板单元16b的雌部26,由此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连结。

本实施方式的雄部24包括向第2板单元16b侧突出的平板部28以及配置于平板部28的顶端的圆柱部30。平板部28被设置为其厚度方向朝向水平方向Y。圆柱部30被设置为其中心轴线朝向铅垂方向Z,其周面与平板部28的朝向第2板单元16b侧的侧面连接。圆柱部30的直径比平板部28的厚度(水平方向Y上的尺寸)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雌部26包括与平板部28对应的平板状空间32以及配置于平板状空间32的顶端并与圆柱部30对应的圆柱状空间34。平板状空间32的厚度(水平方向Y上的尺寸)比圆柱部30的直径小。另外,平板部28、圆柱部30、平板状空间32以及圆柱状空间34分别从主体部18的下端延伸到上端。

若在使雄部24和雌部26对位的状态下,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相互推压,则圆柱部30向平板状空间32被压入。然后,圆柱部30通过平板状空间32进入圆柱状空间34。由此,雄部24嵌合于雌部26。通过收纳于圆柱状空间34的圆柱部30以及划分出比圆柱部30窄的平板状空间32的侧壁相互干扰来抑制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分离的方向上的位移。

雄部24和雌部26以带有允许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向电池8的层叠方向X进行预定量的位移的间隙G的方式嵌合。即,在雄部24嵌合于雌部26的状态下,圆柱部30和圆柱状空间34的周面分离开间隙G。由此,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的相对位移特别是层叠方向X上的位移被允许与间隙G相应的量。

此外,优选的是,在雌部26的水平方向Y上的附近设置缺口36,该缺口36和平板状空间32在水平方向Y上隔开预定间隔且与平板状空间32大致平行地延伸。通过设置缺口36,在雄部24嵌入雌部26时平板状空间32的宽度变得容易扩大,因此能够易于将雄部24嵌入雌部26。此外,缺口36既可以配置于雌部26的两侧,也可以仅配置于一侧。

如图1所示,在多个板单元16中,在端子用开口部20的外侧具有以相互连结的状态排列成一列的槽部3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大致长方形形状的主体部18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槽部38。各槽部38在水平方向Y上位于比端子用开口部20靠外侧的位置,并沿层叠方向X延伸。因此,在汇流条板4的水平方向Y上的两端部设置由各板单元16的槽部38构成并沿层叠方向X延伸的引导槽40。各板单元16具有槽部38,由此,能够使电池组件1的外部与各输出端子14之间的爬电距离延长。

通过将槽部38的位置设为各板单元16的水平方向Y上的两端部,能够更可靠地确保爬电距离。另外,在汇流条板4的水平方向Y上的中央区域设置电压检测线、自各电池8排出的气体的管道构造,因此,难以设置在铅垂方向Z上具有高度的槽部38。与此相对,若是端子用开口部20的外侧的区域,就能够简单地设置槽部38。

引导槽40被利用于电池组件1的组装工序。图3的(A)~图3的(C)是表示电池组件1的组装工序的图。首先,如图3的(A)所示,多个板单元16通过连结机构22而被相互连结,从而组装成汇流条板4。然后,向汇流条板4的一对引导槽40嵌入固定棒42。固定棒42从汇流条板4的层叠方向X上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因此,向多个板单元16的各槽部38嵌入固定棒42。

另一方面,多个电池8和单体间隔板交替地层叠而组装成电池层叠体2。电池层叠体2被一对端板夹持并且被一对约束构件约束。之后,将在引导槽40嵌入有固定棒42的状态下的汇流条板4载置于电池层叠体2的端子配置面2a。

如图3(B)所示,当汇流条板4载置于端子配置面2a时,输出端子14从各板单元16的端子用开口部20暴露。通过将固定棒42嵌入于汇流条板4的引导槽40,能够在将汇流条板4载置于端子配置面2a时,抑制各板单元16相互位移。由此,能够简单地对各板单元16的端子用开口部20和各电池8的输出端子14进行定位。因此,能够简单地将汇流条板4载置于端子配置面2a。在将汇流条板4载置于端子配置面2a之后,将汇流条6载置于各板单元16的端子用开口部20。另外,电压检测线(未图示)也被载置于汇流条板4。因此,汇流条板4也作为电压检测线的支承板而发挥功能。

如图3的(C)所示,各汇流条6与从端子用开口部20暴露的输出端子14电连接。此外,通常,在汇流条6与输出端子14进行连接之前,通过激光焊接等在各汇流条6连接电压检测线。在将各汇流条6固定于输出端子14之后,将固定棒42从引导槽40卸下。由此,能够得到电池组件1。此外,也可以在将固定棒42从引导槽40卸下之后,在汇流条板4的上表面载置盖板(未图示)。通过将盖板载置于汇流条板4,能够抑制冷凝水、灰尘等与电池8的输出端子14、汇流条6、电压检测线等接触。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板4是覆盖具有层叠起来的多个电池8的电池层叠体2的端子配置面2a并对将输出端子14彼此电连接的汇流条6进行支承的构件。汇流条板4具有针对多个电池8分别配置的多个板单元16。各板单元16具有使对应的电池8所具有的一对输出端子14暴露的一对端子用开口部20以及配置于一对端子用开口部20之间并将相邻的板单元16彼此连结的连结机构22。

连结机构22包括配置于相邻的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中的第1板单元16a的雄部24以及配置于第2板单元16b并供雄部24嵌合的雌部26。雄部24和雌部26以带有允许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向电池8的层叠方向X进行预定量的位移的间隙G的方式嵌合。

通过将汇流条板4设为连结多个板单元16而成的构造,即通过将汇流条板4划分为多个部件,与汇流条板由一张板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汇流条板4的端部产生翘曲。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与电池8的层叠数的增加相应地谋求汇流条板4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抑制汇流条板4的端部产生翘曲。

另外,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连结机构22的雄部24和雌部26以带有允许所连结的多个板单元16向层叠方向X位移的间隙G的方式嵌合。即,多个板单元16以带有预定的位置自由度的方式相互连结。由此,能够使汇流条板4的尺寸追随由电池8的膨胀收缩引起的电池层叠体2的尺寸变化。间隙G的大小能够根据电池8的膨胀量、层叠数等,基于设计者的经验性见解或设计者的实验、模拟等适当设定。

因此,即使随着电池8的层叠数的增加而电池层叠体2的尺寸变化变大,也能够避免施加于汇流条板4的负载变得过大。另外,能够通过该构造,来吸收自外部施加于汇流条板4的冲击、振动。因此,能够降低汇流条板4由于电池层叠体2的尺寸变化、自外部施加的冲击等而破损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抑制汇流条板4的破损的位移和冲击吸收构造,因此,能够抑制汇流条板4的构造的复杂化以及与之相伴的汇流条板4的制造工序的复杂化。

另外,在一张板的汇流条板中,若大型化则容易引起尺寸精度的降低。若汇流条板的尺寸与电池层叠体2的尺寸不匹配,则难以将汇流条板安装于电池层叠体2。与此相对,通过设为允许多个板单元16的相对位移的连结构造,能够在预定范围内自由地调整汇流条板4整体的尺寸。另外,由于将汇流条板4划分为多个板单元16,因此,与汇流条板4整体的尺寸相比,各板单元16的尺寸当然变小。因此,能够提高各板单元16的尺寸精度。由此,即使使汇流条板4大型化,也能够避免向电池层叠体2的安装变得困难。

另外,汇流条板4是连结多个板单元16而成的构造,因此,能够通过调整板单元16的数量来简单地改变大小。因此,能够灵活应对电池8的层叠数的变化。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应对电池8的层叠数的增加的汇流条板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各板单元16在端子用开口部20的外侧具有以相互连结的状态排列成一列的槽部38。由此,能够使电池组件1的外部与各输出端子14之间的爬电距离延长。另外,由排列成一列的槽部38构成引导槽40,并在组装电池组件1的过程中将固定棒42嵌入于引导槽40。由此,在将汇流条板4载置于电池层叠体2时,能够限制各板单元16的相对位移。因此,能够实现电池组件1的组装工序的简化。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除了板单元16的形状以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结构。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结构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共通的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或者省略说明。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2的汇流条板4的局部的立体图。图5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2的汇流条板4的局部的立体图。

汇流条板4具有多个板单元16。在相邻的任意的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中,第1板单元16a具有主体部18和第1突出部44。从汇流条板4和电池层叠体2所排列的第1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铅垂方向Z)观察,主体部18是与对应的第1电池8a重叠的大致长方形板状的构件。第1突出部44从主体部18向第2板单元16b侧突出,并从第1方向观察时与第2板单元16b重叠。第1突出部44是在水平方向Y上较长的板状,被配置为其主表面朝向铅垂方向Z。另外,第1突出部44和主体部18一体成形。

通过在第1板单元16a设置第1突出部44,在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相对地进行位移时,能够抑制端子配置面2a从第1板单元16a与第2板单元16b之间的间隙暴露。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持电池组件1的外部与输出端子14之间的爬电距离。

另一方面,第2板单元16b具有主体部18和第2突出部46。主体部18是从第1方向观察时与对应的第2电池8b重叠的大致长方形板状的构件。第2突出部46从主体部18向第1板单元16a侧突出,并从第1方向观察时与第1板单元16a重叠。第2突出部46是在水平方向Y上较长的板状,被配置为其主表面朝向铅垂方向Z。另外,第2突出部46和主体部18一体成形。

通过在第2板单元16b设置第2突出部46,能够更进一步地抑制端子配置面2a的暴露。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持电池组件1的外部与输出端子14之间的爬电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在水平方向Y上隔着连结机构22而配置。另外,第1突出部44以下侧的主表面和主体部18的下侧的主表面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进行对位。并且,第1突出部44向第2板单元16b的主体部18与第2电池8b之间插入。第2突出部46以下侧的主表面和主体部18的下侧的主表面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进行对位。并且,第2突出部46向第1板单元16a的主体部18与第1电池8a之间插入。

因此,相邻的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在水平方向Y上的一端侧的区域以第1板单元16a为下且第2板单元16b为上的方式重合,在水平方向Y上的另一端侧的区域以第1板单元16a为上且第2板单元16b为下的方式重合。由此,能够抑制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在铅垂方向Z上脱出。

另外,第2板单元16b的主体部18在与端子配置面2a相对的下表面具有以远离第2电池8b的方式凹陷的第1凹部48。第1凹部48被配置为从层叠方向X观察时与第1突出部44重叠。另外,第1凹部48与主体部18的朝向第1板单元16a侧的面相连。当第1板单元16a的雄部24嵌入第2板单元16b的雌部26时,第1突出部44插入第1凹部48。在该状态下,第1突出部44的下表面在电池层叠体2侧暴露,构成汇流条板4的下表面的一部分。

另外,第1板单元16a的主体部18在与端子配置面2a相对的下表面具有以远离第1电池8a的方式凹陷的第2凹部50。第2凹部50被配置为从层叠方向X观察时与第2突出部46重叠。另外,第2凹部50与主体部18的朝向第2板单元16b侧的面相连。当第1板单元16a的雄部24嵌入第2板单元16b的雌部26时,第2突出部46插入第2凹部50。在该状态下,第2突出部46的下表面在电池层叠体2侧暴露,构成汇流条板4的下表面的一部分。

通过将第1突出部44容纳于第1凹部48并将第2突出部46容纳于第2凹部50,能够使汇流条板4的朝向电池层叠体2侧的下表面平坦。由此,能够抑制在汇流条板4与端子配置面2a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持电池组件1的外部与各输出端子14之间的爬电距离。

另外,第1板单元16a的主体部18具有向第2板单元16b侧突出的定位用突起52。定位用突起52从铅垂方向Z观察时为三角形形状,其以随着远离主体部18而水平方向Y上的宽度逐渐减小的方式突出。另一方面,第2板单元16b的主体部18在朝向第1板单元16a侧的面具有定位用缺口54。定位用缺口54从铅垂方向Z观察时为三角形形状,其以随着远离第1板单元16a而水平方向Y上的宽度逐渐减小的方式凹陷。定位用突起52和定位用缺口54被配置为从层叠方向X观察时相互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板单元16a所具有的定位用突起52配置于第1突出部44的上表面。

在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连结时,定位用突起52嵌入定位用缺口54。由此,特别是在水平方向Y上,能够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相互定位。

另外,第2板单元16b的主体部18具有向第1板单元16a侧突出的定位用突起52。另一方面,第1板单元16a的主体部18在朝向第2板单元16b侧的面具有定位用缺口54。定位用突起52和定位用缺口54被配置为从层叠方向X观察时相互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板单元16b所具有的定位用突起52配置于第2突出部46的上表面。另外,在各板单元16中,定位用突起52和定位用缺口54在水平方向Y上隔着连结机构22而配置。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对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进行定位。

各板单元16在主体部18的一个长侧面侧具有雄部24、第1突出部44、第2凹部50、定位用突起52以及定位用缺口54,在另一个长侧面侧具有雌部26、第1凹部48、第2突出部46、定位用缺口54以及定位用突起52。由此,能够将各板单元16和与之相邻的两板单元16连结。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除了板单元16的形状以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或2共通的结构。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和2不同的结构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共通的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或者省略说明。图6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3的汇流条板4的局部的立体图。

汇流条板4具有多个板单元16。在相邻的任意的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中,第1板单元16a在与电池8的层叠方向X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水平方向Y)上于端子用开口部20的外侧具有相互嵌合的位置限制用凸部56和位置限制用凹部58中的一者。第1板单元16a在至少一个端子用开口部20的外侧具有上述的一者。另外,第2板单元16b在与电池8的层叠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于端子用开口部20的外侧具有位置限制用凸部56和位置限制用凹部58中的另一者。第2板单元16b在至少一个端子用开口部20的外侧具有上述的另一者。位置限制用凸部56为大致板状,被设置为其主表面朝向铅垂方向Z,并朝向相邻的板单元16突出。位置限制用凹部58具有与位置限制用凸部56的形状对应的凹陷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第1板单元16a在一个端子用开口部20的水平方向Y上的外侧具有位置限制用凸部56,在另一个端子用开口部20的水平方向Y上的外侧具有位置限制用凹部58。第2板单元16b于在层叠方向X上与第1板单元16a的位置限制用凸部56重叠的位置具有位置限制用凹部58,于在层叠方向X上与第1板单元16a的位置限制用凹部58重叠的位置具有位置限制用凸部56。

在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连结时,位置限制用凸部56进入位置限制用凹部58而相互嵌合。通过将位置限制用凸部56和位置限制用凹部58配置于端子用开口部20的外侧,能够有效地抑制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以连结机构22为转动轴而相对地转动。另外,通过将设置位置限制用凸部56和位置限制用凹部58的位置设为各板单元16的水平方向Y上的端部,能够简单地确保位置限制用凸部56和位置限制用凹部58的设置空间。

在各板单元16中,在主体部18的水平方向Y上的一个端部,于一个长侧面侧具有位置限制用凸部56,于另一个长侧面侧具有位置限制用凹部58。另外,在主体部18的水平方向Y上的另一个端部,于一个长侧面侧具有位置限制用凹部58,于另一个长侧面侧具有位置限制用凸部56。由此,能够使各板单元16的位置限制用凸部56和两相邻的板单元16的位置限制用凹部58嵌合,并且能够使各板单元16的位置限制用凹部58和两相邻的板单元16的位置限制用凸部56嵌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限制用凸部56的突出长度L1比雄部24的突出长度L2大。即,位置限制用凸部56的层叠方向X上的尺寸比雄部24的层叠方向X上的尺寸大,位置限制用凸部56的顶端相比于雄部24的顶端向相邻的板单元16侧突出。因此,在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连结时,在雄部24开始进入雌部26之前,位置限制用凸部56开始进入位置限制用凹部58。

因此,位置限制用凸部56和位置限制用凹部58起到在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连结时确定各板单元16的姿势的引导件的作用。由此,能够谋求汇流条板4的组装工序的简化。此外,也能够将位置限制用凸部56以及位置限制用凹部58和槽部38这两者设于各板单元1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结机构22具有两组雄部24和雌部26。具体而言,第1板单元16a在朝向第2板单元16b侧的面具有雄部24和雌部26。另一方面,第2板单元16b在朝向第1板单元16a侧的面具有雌部26和雄部24。第1板单元16a的雄部24和第2板单元16b的雌部26被配置为从层叠方向X观察时重叠。同样地,第1板单元16a的雌部26和第2板单元16b的雄部24被配置为从层叠方向X观察时重叠。

另外,设于第1板单元16a的雄部24和雌部26在水平方向Y上靠近配置。同样地,设于第2板单元16b的雄部24和雌部26在水平方向Y上靠近配置。

若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相互推压,则第1板单元16a的雄部24和第2板单元16b的雌部26相互嵌合。另外,第1板单元16a的雌部26和第2板单元16b的雄部24相互嵌合。由此,能够更牢固地连结多个板单元16。各板单元16在主体部18的两个长侧面具有雄部24和雌部26。由此,能够将各板单元16和与之相邻的两板单元16连结。

本实施方式的板单元16从汇流条板4和电池层叠体2所排列的第1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铅垂方向Z)观察具有二次旋转对称形状。即,各板单元16具有以通过电池8的层叠方向X上的中间点且是与层叠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的中间点并沿第1方向延伸的轴线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对称形状。因此,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具有相同的形状,若使第1板单元16a旋转则成为第2板单元16b。由此,能够抑制汇流条板4乃至电池组件1的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简化。

该旋转对称形状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在各板单元16的电池8的层叠方向X上的两侧的面设置雄部24、雌部26、定位用突起52、定位用缺口54、位置限制用凸部56以及位置限制用凹部58,并且将设于一个面的各构造和设于另一个面的各构造设置在旋转对称的位置,并且,将设于一个面的第1突出部44和设于另一个面的第2突出部46设置在旋转对称的位置,将设于一个面的第2凹部50和设于另一个面的第1凹部48设置在旋转对称的位置。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前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示出了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内容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构成要素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添加了设计变更的新的实施方式兼具所组合的实施方式和变形各自的效果。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关于能够进行这样的设计变更的内容,附有“本实施方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等表述来进行强调,但即使是没有这样的表述的内容,也允许进行设计变更。实施方式所包括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作为本发明的形态也是有效的。在附图的剖面标注的阴影线并非对标注了阴影线的对象的材质进行限定。

(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1中已说明的电池组件1的组装工序中,在分别单独地组装汇流条板4和电池层叠体2之后,将汇流条板4载置于电池层叠体2,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该顺序。图7的(A)和图7的(B)是表示变形例1的电池组件1的组装工序的图。在本变形例中,如图7的(A)所示,在各电池8的上表面固定各板单元16。

然后,如图7的(B)所示,将固定有板单元16的多个电池8和单体间隔板交替地层叠而组装成电池层叠体2。此时,各电池8在层叠方向X上被按压,相邻的板单元16彼此通过连结机构22而被相互连结。由此,与电池层叠体2同时地组装成汇流条板4。之后,将汇流条6载置于各板单元16的端子用开口部20,并与自端子用开口部20暴露的输出端子14电连接。另外,也将电压检测线载置于汇流条板4,并与汇流条6电连接。由此,能够得到电池组件1。

(变形例2)

在实施方式2中,第1突出部44收纳于在第2板单元16b的下表面设置的第1凹部48,第2突出部46收纳于在第1板单元16a的下表面设置的第2凹部50,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该结构。图8的(A)是变形例2的从第1板单元16a侧观察到的第2板单元16b的立体图。图8的(B)是变形例2的从第2板单元16b侧观察到的第1板单元16a的立体图。

本变形例的第2板单元16b具有主体部18以及设于主体部18的朝向第1板单元16a侧的面的第1孔部60。第1孔部60具有从层叠方向X观察时与第1突出部44对应的开口形状。在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连结时,第1板单元16a的第1突出部44插入第1孔部60。在该状态下,第1突出部4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第1孔部60的顶面(内上表面)和底面(内下表面)接触。因此,通过设为将第1突出部44插入第1孔部60的构造,能够进一步延长电池组件1的外部与各电池8的输出端子14之间的爬电距离。

同样地,本变形例的第1板单元16a具有主体部18以及设于主体部18的朝向第2板单元16b侧的面的第2孔部62。第2孔部62具有从层叠方向X观察时与第2突出部46对应的开口形状。在将第1板单元16a和第2板单元16b连结时,第2板单元16b的第2突出部46插入第2孔部62。在该状态下,第2突出部4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第2孔部62的顶面和底面接触。因此,通过设为将第2突出部46插入第2孔部62的构造,能够进一步延长电池组件1的外部与各电池8的输出端子14之间的爬电距离。

(其他)

电池组件1所具有的电池8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包括端板和约束构件的紧固构造在内的电池组件1的各部分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定。电池8也可以是圆筒状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各板单元16和各电池8以1对1的方式相关联,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使若干电池8的集合体与1个板单元16相关联。即,各板单元16既可以针对多个电池8中的每1个电池8进行配置,也可以是,将多个电池8划分成由若干电池8构成的多个集合体,各板单元16针对各集合体进行配置。另外,也可以是,某一板单元16针对1个电池8进行设置,并且其他板单元16针对集合体进行设置。

通过针对电池8的集合体配置板单元16,能够削减构成汇流条板4的板单元16的数量。例如,在针对两个电池8设置实施方式1的第1板单元16a的情况下,第1板单元16a的主体部18的层叠方向X上的尺寸成为两倍。另外,在主体部18的水平方向Y上的两端部,分别在层叠方向X上并列地排列有两个端子用开口部20。

在针对电池8的第1集合体配置第1板单元16a,针对电池8的第2集合体配置第2板单元16b的情况下,第1板单元16a的主体部18和第1集合体重叠,第2板单元16b的主体部18和第2集合体重叠。另外,第1板单元16a的第1突出部44插入于第2板单元16b与第2集合体之间,第2板单元16b的第2突出部46插入于第1板单元16a与第1集合体之间。

实施方式也可以由以下记载的项目来特定。

[项目1]

一种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

该电池组件1具有:

电池层叠体2,其层叠有多个电池8;

汇流条6,其将多个电池8的输出端子14彼此电连接;以及

汇流条板4,其对汇流条6进行支承。

附图标记说明

2、电池层叠体;4、汇流条板;6、汇流条;8、电池;14、输出端子;16、板单元;18、主体部;20、端子用开口部;22、连结机构;24、雄部;26、雌部;38、槽部;44、第1突出部;46、第2突出部;56、位置限制用凸部;58、位置限制用凹部;60、62、孔部。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RFID签条、塑料瓶以及天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