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极补偿的运算放大器

文档序号:453522 发布日期:2021-12-28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输出极补偿的运算放大器 (Operational amplifier with output pole compensation ) 是由 A·罗伊 S·潘迪 于 2020-06-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电路包含具有输出的第一跨导级(504)。所述电路进一步包含输出跨导级(408),及具有第一控制输入及第一电流端子和第二电流端子的第一源极退化的晶体管(M3A,RDA)。所述第一控制输入耦合到所述第一跨导级(504)的所述输出。所述电路还包含具有第二控制输入及第三电流端子和第四电流端子的第二晶体管(M4A)。所述第三电流端子耦合到所述第二电流端子且耦合到所述输出跨导级(408)。(A circuit includes a first transconductance stage (504) having an output. The circuit further includes an output transconductance stage (408), and a first source degeneration transistor (M3A, RDA) having a first control input and first and second current terminals. The first control input is coupled to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transconductance stage (504). The circuit also includes a second transistor (M4A) having a second control input and third and fourth current terminals. The third current terminal is coupled to the second current terminal and to the output transconductance stage (408).)

输出极补偿的运算放大器

背景技术

运算放大器(op amp)用于多种目的。一个此类目的是作为缓冲器以向模数转换器(ADC)提供参考电压。较大电容器可耦合到op amp,且此类op amp通常出于稳定性而经输出极补偿(即,减少缓冲器的输出节点上的振铃)。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例中,一种电路包含耦合到输入节点的第一跨导级。所述电路还包含输出跨导级和耦合于第一跨导级与输出跨导级之间的第二跨导级。所述第二跨导级包含第一源极退化的晶体管。

附图说明

为了详细描述各种实例,现在将参考随附图式,其中:

图1说明由于稳定性问题而具有有限的输出电流范围的op amp的实例。

图2说明解决图1的稳定性问题的op amp的另一实例。

图3展示图2的实例的更详细示意图。

图4说明由于稳定性问题而具有有限的输出电流范围的op amp的另一实例。

图5说明解决图4的稳定性问题的op amp。

图6展示图4的实例的更详细示意图。

图7说明具有AB类输出级的op amp的另一实例,所述op amp由于稳定性问题而具有有限的输出电流范围。

图8展示说明解决图7的稳定性问题的op amp。

图9展示图8的实例的更详细示意图。

图10说明具有AB类输出级的op amp的另一实例,所述op amp由于稳定性问题而具有有限的输出电流范围。

图11展示说明解决图10的稳定性问题的op amp。

图12展示图11的实例的更详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些op amp不仅具有如上文所提及的较大电容器,而且还支持用于A或AB类输出级的较大直流(DC)电流。op amp的输出级的跨导可随流入/流出负载的电流而变化。图1展示op amp 100的至少一部分的实例。在此实例中,op amp 100包含三个级—输入跨导级102,输出跨导级106,和耦合于输入跨导级102与输出跨导级106之间的跨导级104。输入跨导级102包含跨导(GM)放大器GM1(GM1还指代放大器的跨导的值)、电阻器R1及电容器C1。跨导级104包含GM放大器GM2(GM2还指代放大器的跨导的值)、电阻器R2及电容器C2。输出跨导级106包含晶体管M1和M2。M1的跨导是GMOUT。

GM放大器GM1是具有正(+)及负(-)输入以及正及负输出的差分放大器。电阻器R1及电容器C1在GM放大器GM1的正输出与负输出之间且横跨GM放大器GM2的正及负输入并联耦合。GM放大器GM2还具有正及负输入以及耦合到如所展示的电阻器R2和电容器C2的单个输出。电阻器R2及电容器C2在GM放大器GM2的输出与接地之间并联耦合。GM放大器GM2的输出还耦合到晶体管M1的控制输入。在此实例中,晶体管M1是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2是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晶体管)。晶体管M1的控制输入是M1的栅极,其耦合到GM放大器GM2、电阻器R2和电阻器C2的输出。M2的栅极在经标记为NBIAS的电压下偏置,所述电压足以开启晶体管M2且在饱和区中操作所述晶体管。晶体管M1和M2的漏极在提供op amp 100的输出电压的节点110处连接在一起。电容器CL在op amp 100外部,即,电容器CL经设置成与包括GM放大器GM1、GM放大器GM2、电阻器R1、电阻器R2、电容器C1、电容器C2、晶体管M1和晶体管M2的半导体裸片分离。电流源IDC表示到负载的DC电流。在此实例中,负载电流是“源”电流,这是因为所述电流从供应电压节点VDDA流动通过晶体管M1且通过负载到接地。

op amp 100的带宽通过下式给出:

BW=GM1*R1*GM2*R2*GMOUT/CL (1)

其中BW是op amp的带宽。M1(GMOUT)的跨导随DC负载电流(IDC)而变。因此,GMOUT随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此外,根据等式(1),随着GMOUT增加,op amp 100的带宽(BW)也增加。由此,op amp的带宽与负载电流成正比。op amp的传递函数的非主导极位于通过1/(R1*C1)且通过1/(R2*C2)给出的频率处。尽管op amp的带宽随着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但非主导极不会随着负载电流而按比例缩放且因此保持在1/(R1*C1)及1/(R2*C2)处。由此,当负载电流增加时,op amp的相位裕度会降低,且随着相位裕度变低(例如,15度),输出电压将发生振荡。在图1的实例中,相位裕度随着负载电流增加而降低因此对到负载的DC电流施加了上限以避免不稳定性。

图2展示解决图1的op amp 100的不稳定性问题的op amp 200的至少一部分的实例。在此实例中,op amp 200包含四个级—输入跨导级202,输出跨导级208,及耦合于输入跨导级202与输出跨导级208之间的跨导级204及206。输入跨导级202包含GM放大器GM1、电阻器R1及电容器C1。跨导级204包含GM放大器GM2、电阻器R2及电容器C2。输出跨导级208包含晶体管M1和M2。

与图1的实例的状况一样,GM放大器GM1是具有正(+)及负(-)输入和正及负输出的差分放大器。电阻器R1及电容器C1在GM放大器GM1的正输出与负输出之间且横跨GM放大器GM2的正及负输入并联耦合。GM放大器GM2还具有正及负输入以及耦合到如所展示的电阻器R2和电容器C2的单个输出。电阻器R2及电容器C2在GM2的输出与接地之间并联耦合。

跨导级206包含晶体管M3及M4以及电阻器RD。在此实例中,晶体管M3是N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4是PMOS晶体管。晶体管M4的源极耦合到供应电压节点VDDA。晶体管M3和M4的漏极连接在一起。晶体管M3的源极连接到电阻器RD。电阻器RD耦合于晶体管M3与接地之间。包含连接到晶体管M3的源极的电阻器RD意味着晶体管M3是“源极退化的”。由此,跨导级206包含源极退化的晶体管。GM放大器GM2的输出耦合到晶体管M3的栅极。晶体管M3的跨导是GM3,且晶体管M4的跨导是GM4。

输出跨导级包含晶体管M1和M2。晶体管M1是P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2是NMOS晶体管。晶体管M1的跨导是GMOUT。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到晶体管M4的栅极。晶体管M1和M4的栅极连接到晶体管M4的漏极。晶体管M1和M4经配置为电流镜,使得通过晶体管M4的漏极电流与通过晶体管M1的漏极电流成比例。晶体管M1和M2的漏极在提供op amp 200的输出电压的节点210处连接在一起。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到接地。外部电容器CL连接到节点210。

op amp 200的带宽通过下式给出:

其中GM3D是源极退化的晶体管M3的跨导,且经给定为:

GM3D=GM3/(1+GM3*RD) (3)

如上文所解释,GMOUT随着DC负载电流而按比例缩放,且因此随着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然而,由于晶体管M1和M4的电流镜配置,op amp 200的带宽同GMOUT与GM4的比率成比例,如可从以上等式2看出。此外,随着负载电流增加,通过晶体管M4的漏极电流由于晶体管M1和M4的电流镜配置也增加,且因此,GMOUT与GM4的比率不改变。增加通过晶体管M4的漏极电流会使得通过晶体管M3的漏极电流增加。由此,漏极电流晶体管M3与DC负载电流成比例。op amp 200的带宽部分地随GM3D而变。从等式(3)可看出,GM3D随着GM3变大而接近1/RD。即,GM3D随着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但由于晶体管M3为源极退化的而在1/RD下饱和。总之,包含源极退化的晶体管M3的效应为op amp 200的带宽几乎不会像图1的op amp 100的状况那样随着DC负载电流的改变而显著地改变。因此,op amp 200在DC负载电流的较大范围内比op amp 100更稳定(具有更大相位裕度)。

图3展示图2的op amp 200的更详细示意图。针对GM放大器GM1和GM2展示额外细节。在此实例中,GM放大器GM1包含NMOS晶体管M5、M6及M9以及PMOS晶体管M7及M8。晶体管M7和M8的源极连接到供应电压节点VDDA。晶体管M5和M7的漏极在节点310处连接在一起,且晶体管M6和M8的漏极在节点320处连接在一起。来自图2的电阻器R1在图3的实例中实施为在节点310与320之间串联连接的两个电阻器R1A和R1B。串联连接的电阻器R1A和R1B的中间连接点325连接到晶体管M7和M8的栅极。晶体管M5和M6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M9的漏极。晶体管M9的源极连接到负供应电压节点VSSA。晶体管M9的栅极经由偏置电压BIAS1偏置,以使得尾电流流动通过晶体管对M7和M5,或流动通过晶体管对M8和M6,这取决于晶体管M5和M6的栅极上的输入电压的相对大小。晶体管M6的栅极上的输入电压是参考电压VREF,且晶体管M5的栅极上的输入电压是来自节点210的输出电压。在一个实例中,来自图2的电容器C1是节点310和320上的寄生电容。节点310上的寄生电容是晶体管M10的栅极寄生电容、晶体管M5的漏极寄生电容和晶体管M7的漏极寄生电容的总和。节点320上的寄生电容是晶体管M11的栅极寄生电容、晶体管M8的漏极寄生电容和晶体管M6的漏极寄生电容的总和。

来自跨导级202的输出横跨如所展示的节点310和320而获取。跨导级204包含晶体管M10到M18。在此实例中,晶体管M10、M11、M12、M17和M18是N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13、M14、M15和M16是PMOS晶体管。节点310连接到晶体管M10的栅极,且节点320连接到晶体管M11的栅极。晶体管M10和M11包括跨导级204的输入晶体管。晶体管M10和M11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晶体管M12的漏极。晶体管M12的栅极在偏置电压BIAS2下偏置以使得尾电流流动通过晶体管M10或流动通过晶体管M11,这取决于晶体管M10和M11的栅极上的跨导级204输入电压的相对大小。

晶体管M13和M14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供应电压节点VDDA。晶体管M13和M14的栅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偏置电压BIAS3。晶体管M13的漏极连接到晶体管M15的源极,且晶体管M14的漏极连接到晶体管M16的源极。晶体管M15和M16的栅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偏置电压BIAS4。晶体管M15和M17的漏极在节点330处连接在一起。晶体管M16和M18的漏极在节点340处连接在一起。来自图2的电阻器R2连接于如所展示的节点330与340之间。晶体管M17的漏极和源极连接在一起,以及连接到晶体管M18的栅极。晶体管M12、M17和M18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负供应电压节点VSSA。节点340连接到晶体管M3的栅极。电容器C2是晶体管M3的寄生电容、晶体管M16的漏极寄生电容和晶体管M18的漏极寄生电容的总和。

图4展示实例op amp 400,其类似于图1的op amp但具有包括PMOS晶体管M20和NMOS晶体管M21的输出跨导级408。跨导级102和504分别地与图1的级102和104相同或类似。晶体管M20的源极连接到供应电压节点VDDA,且其漏极在输出节点410处连接到晶体管M21的漏极且连接到如所展示的电容器CL。晶体管M21的源极连接到接地。在此实例中,负载电流是“渗入”电流,这是因为电流从供应电压节点VDDA流动通过负载且流动通过晶体管M21到接地。op amp 400的带宽是由以上等式(1)决定,且因此op amp 400遭受与op amp 100相同的稳定性问题(由于DC负载电流IDC增加而引起的不稳定性)。

图5是op amp 500的实例,其以与上文关于图3所描述大致相同的方式来解决图4的op amp 400的稳定性问题。即,中间跨导级406包含于跨导级504与输出跨导级408之间。跨导级406包含晶体管M3A、M4A和电阻器RDA。在此实例中,晶体管M4A是N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3A是PMOS晶体管。晶体管M4A的源极连接到接地,且晶体管M4A和M3A的漏极连接在一起。晶体管M4A和M21的栅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晶体管M4A的漏极。晶体管M4A和M21的源极连接在一起。由此,晶体管M4A和M21经配置为电流镜,如同图2的实例中的晶体管M1和M4的状况。

电阻器RDA经连接于晶体管M3A的源极与供应电压节点VDDA之间,进而将晶体管M3A配置为源极退化的晶体管,如同图2中的源极退化的晶体管M3的状况。op amp 400的带宽是由等式(2)和(3)决定。因此,包含源极退化的晶体管M3A的效应是op amp 500的带宽几乎不会像图4的op amp 400的状况那样随着DC负载电流的改变而显著地改变。由此,op amp500在DC负载电流的更大范围内比op amp 400更稳定(具有更大相位裕度)。

图6展示图2的op amp 500的更详细示意图。针对图5的跨导级102和504展示额外细节。图6中的输入跨导级102具有晶体管M5到M8,且与图3的输入跨导级102配置于相同的电路架构中。图6中的跨导级504包含晶体管M22到M25和电阻器R2。晶体管M22、M23和M26是N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24和M25是PMOS晶体管。晶体管M24和M25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供应电压节点VDDA。晶体管M24和M22的漏极在节点610处连接在一起,且晶体管M25和M23的漏极在节点620处连接在一起。电阻器R2在节点610与620之间连接,且节点610还连接到晶体管M24和M25的栅极。晶体管M22和M23的源极连接到晶体管M26的漏极。晶体管M26的源极连接到VSSA。晶体管M26的栅极经由BIAS2偏置。节点620连接到晶体管M3A的栅极。

图1到6的实例包含op amp的实例,所述op amp具有A类输出级,即,仅提供(或吸收)电流的输出级。举例来说,在图1到3中,op amp的输出跨导级将电流提供到负载,而在图4到6的实例中,op amp的输出跨导级吸收来自负载的电流。图7展示op amp 700的实例,其中输出跨导级706包含连接到NMOS晶体管M31的PMOS晶体管M30。在一个方向上,电流从VDDA流动通过晶体管M30、流动通过负载且流动通过电容器CL。在相反方向上,电流从负载流动通过晶体管M31到接地。晶体管M30的跨导是GMPOUT,且晶体管M31的跨导是GMNOUT。

op amp 700包含(上文所描述的)输入跨导级102以及跨导级702。跨导级702包含跨导放大器GM2、电阻器R3A及R3B,以及晶体管M32及M33。R3A的电阻与R3B的电阻相同。晶体管M32的跨导是GM5,且晶体管M33的跨导是GM6。op amp 700的带宽

其中R3是R3A和R3B的电阻。与图1中的op amp 100和图4中的op amp 400的状况一样,相同的不稳定性问题存在于op amp 700中。即,随着op amp 700的负载电流增加,晶体管M30的GMPOUT或晶体管M31的GMNOUT会增加且因此带宽会增加,从而使得非主导极处于opamp的带宽内的频率下。

图8展示解决图7的op amp 700的不稳定性问题的op amp 800。op amp 800包含输入跨导级202、跨导级802、跨导级804和输出跨导级706。跨导级802和804耦合于输入跨导级202与输出跨导级706之间。跨导级802类似于图7的跨导级702,但电阻器RDP1连接于晶体管M32的源极与VDDA之间。由此,晶体管M32是源极退化的。

跨导级804包含晶体管M34到M37和电阻器RDP2。电阻器RDP2连接在晶体管M34的源极与VDDA之间,且因此将晶体管M34配置为源极退化的晶体管。晶体管M34的漏极连接到晶体管M36的漏极且连接到晶体管M36和M37的栅极。晶体管M35和M37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晶体管M35和M30的栅极。晶体管M35和M30的源极在供应电压节点VDDA处连接在一起。晶体管M36和M37的源极连接到接地。晶体管M35和M30经配置为电流镜。晶体管M36和M37还经配置为电流镜。

晶体管M34、M35、M36和M37的跨导分别是GM7、GM8、GM9和GM10。电阻器RDP1使晶体管M32的有效跨导退化且限制所述有效跨导,且类似地,电阻器RDP2使晶体管M34的有效跨导退化且限制所述有效跨导。跨导级804促进晶体管M34的退化,且是相对较低增益的高带宽级。op amp 800的带宽在以下等式(5)中提供:

负载电流的改变引起如上文所解释的GMPOUT的对应的改变。因为晶体管M30和M35经配置为电流镜,所以通过晶体管M35的漏极电流跟踪通过晶体管M30的漏极电流,且因此晶体管M35的GM8的改变还与GMPOUT的改变成比例。如可从等式(5)观察到,op amp 800的带宽随GMPOUT与GM8的比率而变。由此,引起GMPOUT的改变的负载电流的改变基本上不改变opamp的带宽。带宽还随GM7与1+(GM7)(RDP2)的比率而变。GM7可随负载电流改变而改变,但当GM7增加时,GM7与1+(GM7)(RDP2)的比率接近1/GM7。所述带宽进一步随GM5与1+(GM5)(RDP1)的比率而变。GM5可随负载电流改变而改变,但当GM5增加时,GM5与1+(GM5)(RDP1)的比率接近限制1/GM5。

图9还说明op amp 800,但其具有额外细节。输入跨导级202的实施方式与图3中所展示且上文所描述相同。图9中的跨导级802包含晶体管M33及M38到M42以及电阻器RDP1。晶体管M38、M39和M42是N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40和M41是PMOS晶体管。晶体管M40和M41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供应电压节点VDDA。晶体管M40和M38的漏极在节点810处连接在一起,且晶体管M41和M39的漏极在节点820处连接在一起。电阻器R3A和R3B串联连接在节点810与820之间,且电阻器R3A与R3B之间的节点连接到晶体管M40和M41的栅极。晶体管M38和M39的源极连接到晶体管M42的漏极。晶体管M46的源极连接到VSSA。晶体管M42的栅极经由BIAS2偏置。节点820连接到晶体管M34的栅极。

如同图7中的op amp 700的状况,图10展示具有AB类输出跨导级706的op amp1000的实例。op amp 1000的输入跨导级102还与图7中的op amp 700的输入跨导级102相同。中间跨导级1002包含跨导放大器GM2、电阻器R4A和R4B,及晶体管M45和M46。晶体管M45的跨导是GM11,且晶体管M46的跨导是GM12。晶体管M45是P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46是NMOS晶体管。晶体管M45和M46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晶体管M45和M30的栅极。跨导放大器GM2驱动晶体管M46和M31的栅极。op amp 1000遭受与op amp 700相同的不稳定性问题。

图11展示解决图10的op amp 1000的不稳定性问题的op amp 1100。op amp 1100包含输入跨导级202、跨导级1102、跨导级1104及输出跨导级706。跨导级1102和1104耦合于输入跨导级202与输出跨导级706之间。跨导级1102类似于图10的跨导级1002,但电阻器RDN1连接于晶体管M46的源极与接地之间。由此,晶体管M46是源极退化的。

跨导级1104包含晶体管M47到M50和电阻器RDN2。电阻器RDN2连接在晶体管M47的源极与接地之间,且因此将晶体管M47配置为源极退化的晶体管。晶体管M47的漏极连接到晶体管M49的漏极且连接到晶体管M49和M50的栅极。晶体管M48和M50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晶体管M48和M31的栅极。晶体管M48和M31的源极在接地节点处连接在一起。晶体管M36和M37的源极连接到接地。晶体管M48和M31经配置为电流镜。晶体管M49和M50还经配置为电流镜。

op amp 1100的带宽通过等式(6)给出。

负载电流的改变引起GMNOUT的对应的改变。因为晶体管M31和M48经配置为电流镜,所以通过晶体管M48的漏极电流跟踪通过晶体管M31的漏极电流,且因此晶体管M48的GM16的改变还与GMNOUT的改变成比例。如可从等式(6)观察到,op amp1100的带宽随GMNOUT与GM16的比率而变。由此,引起GMNOUT的改变的负载电流的改变基本上不会改变op amp1100的带宽。带宽还随GM15与1+(GM15)(RDN2)的比率而变。GM15可随负载电流改变而改变,但当GM15增加时,GM15与1+(GM15)(RDN2)的比率接近1/GM15。所述带宽进一步随GM12与1+(GM12)(RDN1)的比率而变。GM12可随负载电流改变而改变,但当GM12增加时,GM12与1+(GM12)(RDN1)的比率接近1/GM12。通过使晶体管M46和M47的源极退化且包含电流镜M48/M31及M49/M50,op amp 1100的带宽几乎不会像图10的op amp 1000的状况那样随DC负载电流的改变而显著地改变。由此,op amp 1100在DC负载电流的更大范围内比op amp 1000更稳定(具有更大相位裕度)。

图12还说明op amp 1100,但其具有额外细节。输入跨导级202的实施方式与图3中所展示且上文所描述相同。图12中的跨导级1102包含晶体管M51到M59和电阻器RDN1。晶体管M57和M58包括输入晶体管对,且晶体管M59通过电压BIAS2偏置。晶体管M51和M52是NMOS晶体管,且晶体管M53到M56是PMOS晶体管。晶体管M55和M56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到供应电压节点VDDA。晶体管M55和M56的栅极通过BIAS5偏置。晶体管M55的漏极连接到晶体管M53的源极且连接到晶体管M57的漏极,且晶体管M56的漏极连接到晶体管M54的源极且连接到晶体管M58的漏极。晶体管M53和M54的栅极通过BIAS6偏置。晶体管M53和M51的漏极在节点1110处连接在一起,且晶体管M54和M52的漏极在节点1120处连接在一起。电阻器R4A和RBB串联连接在节点1110与1120之间,且电阻器R4A与R4B之间的节点连接到晶体管M51和M52的栅极。晶体管M51和M52的源极连接到VSSA。节点1110连接到晶体管M47的栅极,且节点1120连接到晶体管M46的栅极。

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对所描述实例的修改是可能的且其它实例是可能的。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半导体继电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