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以及铅蓄电池

文档序号:600925 发布日期:2021-05-04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以及铅蓄电池 (Liquid tap for lead storage battery and lead storage battery ) 是由 武藤诚 于 2020-10-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被改进的浮子式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具备筒状部与浮子,该浮子具有位于筒状部的筒轴方向的一方的开口侧的浮子主体、及与浮子主体的筒轴方向的移动连动,并在筒状部的筒轴方向的另一方的开口侧位移的连动部。铅蓄电池用液口栓构成为进一步具备:盖体,其能够对筒状部的另一方的开口进行开闭;盖体用密封部,其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配置于筒状部的另一方的开口与盖体之间;以及过滤器,其配置于在筒状部的侧壁以及盖体的至少一方形成的贯通孔,或者铅蓄电池用液口栓构成为具备从筒状部的一方的开口突出并且介于一方的开口与浮子主体之间的板状的突出体,并在突出体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突出体的第一贯通路。(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mproved float-type liquid port bolt for a lead storage battery. The liquid tap for lead-acid battery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part and a float, wherein the float has a float body positioned at one opening side of the cylindrical part in the cylinder axis direction, and an interlocking part interlocked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float body in the cylinder axis direction and displaced at the other opening side of the cylindrical part in the cylinder axis direction. The lead-acid battery liquid port plug is further provided with: a lid body capable of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other opening of the cylindrical portion; a lid sealing portion disposed between the other opening of the cylindrical portion and the lid in a state where the lid is closed; and a filter disposed in a through hole formed in at least one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rical portion and the lid, or a liquid vent plug for a lead-acid battery includes a plate-like protrusion protruding from one opening of the cylindrical portion and interposed between the one opening and the float main body, and a first through-passage penetrating the protrusion is formed in a part of the protrusion.)

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以及铅蓄电池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用液口栓。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例如搭载于汽车等电动车辆,并用作电动车辆的动力源、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子部件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源。在这样的铅蓄电池中,往往设置有用于补充电解液的浮子式的液口栓。

该浮子式的液口栓具备筒状部与浮子。筒状部形成有用于补充电解液的注入孔,并安装于在铅蓄电池的壳体形成的安装孔。浮子具有位于壳体内的浮子主体、及与该浮子主体的移动连动并能够从筒状部的上端开口侧突出的连动部。若壳体内的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发生变化,则浮子主体上下移动,从而筒状部的上端开口侧的连动部的突出长度会与之连动地发生变化。因此,根据该连动部的突出长度,能够掌握壳体内的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2-59224号公报

以往,没有对浮子式的液口栓充分地进行研究,尚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能够提供被改进的浮子式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的技术。

本说明书公开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具备:筒状部;浮子,其具有位于上述筒状部的筒轴方向的一方的开口侧的浮子主体、及与上述浮子主体的上述筒轴方向的移动连动,并在上述筒状部的上述筒轴方向的另一方的开口侧位移的连动部;盖体,其能够对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进行开闭;盖体用密封部,其在上述盖体关闭的状态下配置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与上述盖体之间;以及过滤器,其配置于在上述筒状部的侧壁以及上述盖体的至少一方形成的贯通孔。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具备:筒状部;浮子,其具有位于上述筒状部的筒轴方向的一方的开口侧的浮子主体、及与上述浮子主体的上述筒轴方向的移动连动,并在上述筒状部的上述筒轴方向的另一方的开口侧位移的连动部;以及板状的突出体,其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一方的开口突出,并且介于上述一方的开口与上述浮子主体之间,在上述突出体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上述突出体的第一贯通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铅蓄电池1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II-II位置的铅蓄电池100的XZ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液口栓2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关闭姿态)。

图4是表示液口栓2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打开姿态)。

图5是表示图4的V-V位置的铅蓄电池100的XY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液口栓200的YZ平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一体填密件25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液口栓200的内压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铅蓄电池;101…壳体;102…电解槽;104…极板组;106…盖;106A、530…安装孔;107…下表面;110N…负极板;110P…正极板;112P…集电部件;120…隔离件;150N、150P…端子部;200、200a…液口栓;210…筒状部;211…注入孔;212…外侧筒壁部分;214…内侧筒壁部分;216…第二卡合凸部;220…支承部;222…插通孔;224…卡止突起;226…贯通孔;228…侧狭缝;230…盖体;230A…把手部;230B…盖体凸部;232…周壁部;234…上壁部;236…第一卡合凸部;240…浮子;242…浮子主体;244…棒状部;244A…标记;246…突起部;250…一体填密件;252…盖体用填密件;252A…槽;254…过滤器用填密件;255…开口部;256…过滤器用槽;257、258…接触凸条;259…卡合凸条;260…密封部件;270、270a…突出体;272…狭缝;280…过滤器;282…过滤器凸条;290…阀机构;500…测定用壳体;502、S…内部空间;510…导入孔;520…排出孔;600…压力计;G…气体;H…空洞;P1、P2…上端;U…电解液;Y1…旋转轴;Z1…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1)以往,未针对相对于浮子式的液口栓设置过滤器的情况充分地进行研究,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能够提供具备过滤器的浮子式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的技术。该技术能够作为以下的形态而实现。

(1-1)本说明书公开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具备:筒状部;浮子,其具有位于上述筒状部的筒轴方向的一方的开口侧的浮子主体、及与上述浮子主体的上述筒轴方向的移动连动,并在上述筒状部的上述筒轴方向的另一方的开口侧位移的连动部;盖体,其能够对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进行开闭;盖体用密封部,其在上述盖体关闭的状态下配置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与上述盖体之间;以及过滤器,其配置于在上述筒状部的侧壁以及上述盖体的至少一方形成的贯通孔。在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若关闭盖体,则通过盖体用密封部来确保筒状部的开口与盖体之间的密闭性。另外,过滤器配置于在筒状部的侧壁或盖体形成的贯通孔。因此,若将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安装于铅蓄电池的壳体,则能够将在铅蓄电池的壳体内因析气等而产生的气体经由过滤器排出到外部。

(1-2)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盖体具有在关闭的状态下向上述筒轴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突出,并且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凸部,上述浮子的上述连动部能够突出到关闭的上述盖体的上述凸部内,配置了上述过滤器的上述贯通孔形成于上述筒状部的侧壁以及上述盖体中的与上述凸部不同的位置。在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在盖体的供浮子突出的凸部以外的位置配置有过滤器。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能够确保浮子的可视性,并且获得过滤器所起的效果。

(1-3)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贯通孔形成于上述筒状部的侧壁。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过滤器配置于在筒状部的侧壁形成的贯通孔。由此,能够抑制因析气等而进入筒状部内的电解液直接作用于过滤器而导致过滤器功能降低。

(1-4)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备配置于上述贯通孔与上述过滤器之间的环状的过滤器用密封部。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能够使贯通孔与过滤器的密闭性提高。

(1-5)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贯通孔呈在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另一侧开口的切口状。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来自已关闭的盖体的按压力经由盖体用密封部施加于过滤器用密封部,由此能够使贯通孔与过滤器之间的密闭性提高。

(1-6)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盖体用密封部与上述过滤器用密封部一体地形成。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能够减少铅蓄电池用液口栓的构件件数,并且相比盖体用密封部与过滤器用密封部为分体的结构,能够抑制盖体用密封部与过滤器用密封部的位置偏移等而导致的密闭性的降低。

(1-7)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盖体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可开闭地设置于上述筒状部,并且具有与上述筒状部卡合的卡合部,在从上述旋转轴方向观察时,上述贯通孔位于上述旋转轴与上述卡合部之间。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在盖体被轴支承的位置与卡合的位置之间配置有贯通孔(过滤器用密封部以及过滤器),由此来自盖体的牢固的按压力施加于过滤器用密封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贯通孔与过滤器之间的密闭性。

(1-8)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备连通部,该连通部以在上述盖体关闭的状态下上述筒状部的内压成为基准值以上为条件,使上述筒状部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当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筒状部的内压成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筒状部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因此能够抑制筒状部的内压过度上升。

(1-9)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连通部是以上述筒状部与上述盖体卡合,并且上述筒状部的内压成为上述基准值以上为条件,解除上述筒状部与上述盖体的卡合的结构。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通过调整筒状部与上述盖体的卡合程度,能够容易地构成连通部。

(1-10)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连通部是配置于上述筒状部与上述盖体的至少一方,并以上述筒状部的内压成为上述基准值以上为条件而进行敞开的结构。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在筒状部与盖体的至少一方设置向外部敞开的机构,由此能够抑制筒状部的内压过度上升。

(1-11)在上述铅蓄电池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形成有安装孔的壳体、安装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安装孔的上述(1-1)至(1-10)中任一个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以及收容于上述壳体内的正极及负极。

(2)为了防止补水液直接作用于浮子主体,现有的浮子式的液口栓具备介于筒状部的下侧开口与浮子主体之间的突出体。在具备浮子与突出体的现有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容易产生因析气(电解液的水因过充电而电解,从而产生气泡(气体:氧、氢)的状态)而引起的电解液的溢出。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的溢出的浮子式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的技术。该技术能够作为以下的形态而实现。

(2-1)本说明书公开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具备:筒状部;浮子,其具有位于上述筒状部的筒轴方向的一方的开口侧的浮子主体、及与上述浮子主体的上述筒轴方向的移动连动,并在上述筒状部的上述筒轴方向的另一方的开口侧位移的连动部;以及板状的突出体,其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一方的开口突出,并且介于上述一方的开口与上述浮子主体之间,在上述突出体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上述突出体的第一贯通路。在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在突出体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该突出体的第一贯通路,因此在突出体的背面侧也确保有朝向筒状部的开口的气体路径。由此,能够抑制补水液直接作用于浮子主体,并且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的溢出。

(2-2)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贯通路是在上述突出体的周缘开口的狭缝。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由于形成有在突出体的周缘开口的狭缝,所以能够抑制在筒状部的开口(准确地,由筒状部的开口周缘的一部分与突出体的周缘形成的开口)形成液膜,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的溢出。

(2-3)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贯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筒轴方向上位于上述筒状部内。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与第一贯通路在筒轴方向上不位于筒状部内的结构相比,在突出体的背面侧产生的气体容易向筒状部的开口侧排出,与之相应地,能够抑制在突出体的表面侧产生气体,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的溢出。

(2-4)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筒状部的上述一侧形成有贯通上述筒状部的第二贯通路。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与在筒状部不形成第二贯通路的结构相比,能够确保从筒状部的周围向筒状部的开口的气体路径,与之相应地,能够抑制在突出体的表面侧产生气体,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的溢出。

(2-5)在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贯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筒轴方向上,位于比供上述铅蓄电池用液口栓安装的铅蓄电池的壳体的内壁面靠上述筒轴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位置。根据本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与第二贯通路不位于比铅蓄电池的壳体的内壁面靠筒轴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的结构相比,在筒状部的周围产生的气体容易向筒状部的开口侧排出,与之相应地,能够抑制在突出体的表面侧产生气体,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的溢出。

(2-6)在上述铅蓄电池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形成有安装孔的壳体、安装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安装孔的上述(2-1)至(2-5)中任一个的铅蓄电池用液口栓、以及收容于上述壳体内的正极及负极。

A.实施方式:

A-1.整体结构:

(铅蓄电池100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铅蓄电池1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在图1中,为了方便起见,将铅蓄电池100具备的后述的壳体101的一部分进行剖切,而示出了内部构造。图1示出了用于特定方向的相互正交的XYZ轴。在本说明书中,方便起见,将Z轴正方向称为“上方向”,将Z轴负方向称为“下方向”,但铅蓄电池100实际上也可以以与这样的朝向不同的朝向进行设置。图2及之后的附图也同样。以下,对正极侧的结构要素的附图标记的末尾附加“P”,对负极侧的结构要素的附图标记的末尾附加“N”。上下方向(Z轴方向)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筒轴方向的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铅蓄电池100具备壳体101与极板组104。壳体101包括电解槽102与盖106。电解槽102是上表面敞开的大致长方体的容器,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在壳体101的内部空间S收容有电解液U(在图1中未图示)与极板组104。电解液U例如是稀硫酸。

(极板组104的结构)

极板组104具备多个平板状的正极板110P、多个平板状的负极板110N以及配置于正极板110P与负极板110N之间的多个隔离件120。具体而言,多个正极板110P与多个负极板110N一张一张地隔着隔离件120交替配置。由此,具有隔着隔离件120相互对置的一个正极板110P与一个负极板110N的电池单元成为在规定方向(X轴方向)上排列多个的结构。以下,将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称为“电池单元排列方向”。各极板110P、110N是在格栅体中填充活性物质的导电性部件。多个正极板110P通过正极侧的集电部件112P连结,多个负极板110N通过负极侧的集电部件(未图示)连结。

(盖106的结构)

盖106是下表面敞开的大致矩形的部件,具有与电解槽102的上端开口部对应的尺寸,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盖106嵌入电解槽102的上端开口部,通过将盖106与电解槽102例如热熔敷,由此壳体101的内部空间S成为密闭状态。

在盖106设置有正极侧的端子部150P与负极侧的端子部150N。正极侧的端子部150P与负极侧的端子部150N分别配置于电池单元排列方向(X轴方向)的两端附近。正极侧的端子部150P的下端部经由正极侧的集电部件112P与多个正极板110P电连接。负极侧的端子部150N经由上述负极侧的集电部件与多个负极板110N电连接。

在盖106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盖106的安装孔106A(参照后述的图2)。具体而言,安装孔106A形成于盖106中的、正极侧的端子部150P与负极侧的端子部150N之间。在安装孔106A安装有液口栓200。

(液口栓200的结构)

液口栓200具备筒状部210、盖体230以及浮子240。图2是表示图1的II-II位置的铅蓄电池100的XZ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图2示出了铅蓄电池100的液口栓200的周边部分的结构。图3以及图4是表示液口栓2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后述的盖体230为关闭姿态时的液口栓200,图4示出了盖体230为打开姿态时的液口栓200。在图3以及图4中,省略了浮子240。

如图2所示,筒状部210是整体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进行贯通的注入孔211的筒状的部件,并安装于盖106(壳体101)的安装孔106A。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4所示,筒状部210具备外侧筒壁部分212与内侧筒壁部分214。

外侧筒壁部分212是筒状部210中的配置于壳体101的外部的部分,内侧筒壁部分214是筒状部210中的配置于壳体101的内部的部分。外侧筒壁部分212的外径比盖106的安装孔106A的直径大,内侧筒壁部分214的外径比安装孔106A的直径小。在外侧筒壁部分212与内侧筒壁部分214的阶梯部嵌合有环状的密封部件260(例如O型圈)(参照图2)。在内侧筒壁部分214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卡止突起224(参照图3以及图4)。各卡止突起224卡止于盖106的下表面107。由此,液口栓200被安装于壳体101,并且筒状部210的外周与盖106的形成安装孔106A的内周壁之间被密封部件260密闭。

筒状部210具有将浮子240支承为可上下移动的支承部220。支承部220配置于筒状部210的内周侧。具体而言,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支承部220配置于偏离筒状部210的注入孔211的中心轴Z1的位置(参照图2以及后述的图5)。支承部220是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进行贯通的插通孔222的管状体,与筒状部210的内周壁一体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220在上下方向上遍及筒状部210(外侧筒壁部分212以及内侧筒壁部分214)的大致全长地延伸。

盖体230设置为能够对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进行开闭。具体而言,盖体230整体为圆盘状。盖体230以规定的旋转轴Y1(参照图2)为中心,能够向对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侧进行封闭的关闭姿态(参照图3)与对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侧进行敞开的打开姿态(参照图4)之间位移地支承于筒状部210。盖体230整体由透明材料(例如透明的塑料)形成。因此,能够透过关闭姿态的盖体230视觉辨认筒状部210的内部。此外,在盖体230的与旋转轴Y1相反的一侧以突出的方式形成有把手部230A。使用者通过把持该把手部230A,能够容易地进行盖体230的开闭操作。

盖体230具有环状的周壁部232与封闭周壁部232的上端的上壁部234。周壁部232的内径比筒状部210的外侧筒壁部分212的外径大。因此,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盖体230为关闭姿态时,周壁部232配置为包围外侧筒壁部分212的上端部(以及后述的一体填密件250)的外周。如图4所示,在周壁部232的内周侧形成有多个第一卡合凸部236。在外侧筒壁部分212的外周侧形成有能够与多个第一卡合凸部236的每一个卡合的第二卡合凸部216。在盖体230为关闭姿态时,多个第一卡合凸部236分别与第二卡合凸部216卡合,由此牢固地维持盖体230的关闭姿态。第一卡合凸部236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卡合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2所示,关闭姿态的盖体230的上壁部234具有局部向上侧突出的盖体凸部230B。盖体凸部230B的内部成为下方开口的空洞H。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盖体凸部230B(空洞H)与浮子240的后述的棒状部244重叠。因此,棒状部244的上端部能够进入盖体凸部230B的空洞H内。盖体凸部230B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凸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2所示,浮子240具有浮子主体242与棒状部244。浮子主体242是内部为密闭的空洞的中空体,位于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侧。浮子主体242的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外形是无法插入支承部220的插通孔222的形状。具体而言,浮子主体242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至少一个方向的宽度比支承部220的插通孔222的内径大。棒状部244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体,可上下移动地插入支承部220的插通孔222内。具体而言,棒状部244的外径比支承部220的注入孔211的内径小,棒状部244的全长比插通孔222的全长长。浮子主体242设置于棒状部244的下端。在棒状部244的上端部形成有与支承部220的上端开口部卡止的突起部246。通过该突起部246,能够防止浮子240(棒状部244)从插通孔222向下方脱落。此外,在棒状部244设置有标记244A。棒状部244的上端部是权利要求书中的连动部的一个例子。

通过以上的结构,棒状部244的上端部与浮子主体242的上下移动连动,能够从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侧突出。在盖体230为关闭姿态的状态下,棒状部244的上端部能够突出到盖体230的盖体凸部230B内。由此,棒状部244的上端部起到标示壳体101内的电解液U的液面高度的功能(称为“液面标示功能”)。以下,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所示,在浮子240的浮子主体242浸没到壳体101内的电解液U内时,浮子240被作用于浮子主体242的浮力向上方向推起。因此,浮子240随着壳体101内的电解液U的液面高度上下移动。例如,在向壳体101内放入足够量的电解液U,而使电解液U的液面高度为适当位置的情况下,在盖体230为打开姿态的状态下,浮子240的棒状部244的上端部从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部突出到标记244A位于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部附近的程度。在该状态下,若使盖体230成为关闭姿态,则棒状部244的上端部与盖体230的盖体凸部230B的内周面抵接,从而浮子240克服电解液U的浮力而被向下方按压(参照图2)。此时,棒状部244的上端部位于盖体凸部230B的空洞H内,从而能够从盖体凸部230B的侧面视觉辨认。

例如,若铅蓄电池100被长时间使用,电解液U减少,由此壳体101内的电解液U的液面高度下降,则伴随于此,浮子240也下降。浮子240下降到无法从盖体凸部230B的侧面视觉辨认棒状部244的上端部的程度意味着需要补充补水液(电解液U、水)。在这种情况下,使盖体230从关闭姿态成为打开姿态,从筒状部210的注入孔211补充补水液。此外,在补充补水液时,标记244A位于比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部高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意味着向筒状部210内补充了过量的补水液。

A-2.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的对策:

(具体的结构)

液口栓200具备用于抑制因析气(因过充电而使电解液的水电解,产生气泡(气体:氧、氢)的状态)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的结构。图5是表示图4的V-V位置的铅蓄电池100的XY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在图5中,在液口栓200中,省略了盖体230与浮子240。图6是表示液口栓200的YZ平面结构的说明图。在图6中,在液口栓200中,主要图示了筒状部210的内侧筒壁部分214,省略了浮子240。

如图2至图6所示,筒状部210具备板状的突出体270。突出体270是大致半圆状的板状体,从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突出,并且介于该下端开口与浮子主体242之间。突出体270的基端与支承部220的下端侧接合,突出体270以越接近前端与浮子240的距离越长的方式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5所示,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突出体270延伸到前端超过中心轴Z1的位置。

这里,在突出体270形成有狭缝272。狭缝272贯通突出体270,并且在突出体270的周缘开口。即,狭缝272延伸到突出体270的周缘。具体而言,如图5以及图6所示,狭缝272延伸到突出体270的最前端(在图2中为离电解液U的液面最近的最下端)。另外,狭缝272与突出体270的突出方向大致平行地呈直线状延伸。另外,狭缝272在突出体270中形成于左右方向(Y轴方向,与筒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大致中央。另外,狭缝272的上端P1(封闭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筒状部210内。换言之,狭缝272的上端P1位于比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靠上侧的位置。此外,狭缝272的横宽优选为1.5mm以上,另外,优选为不足2mm。狭缝272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贯通路的一个例子。

在筒状部210中的位于壳体101内的部分(内侧筒壁部分214)形成有侧狭缝228。侧狭缝228贯通内侧筒壁部分214,并且在内侧筒壁部分214的下端开口。另外,侧狭缝228沿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侧狭缝228位于突出体270的表面(与浮子240相反一侧的表面)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以及图6所示,侧狭缝228形成于内侧筒壁部分214中的与突出体270的表面对置的位置。另外,如图2至图4所示,侧狭缝228分别形成于内侧筒壁部分214中的突出体270的两侧的位置。另外,各侧狭缝228的上端P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到比盖106的下表面107靠上侧的位置。侧狭缝228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贯通路的一个例子。

(作用效果)

假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210不具备突出体270的结构中,在补充电解液U时,从筒状部210的注入孔211被补充的补水液直接作用于浮子主体242。于是,浮子240(棒状部244的上端部)不会随着壳体101内的电解液U的液面高度正常地上下移动,因此无法发挥液面标示功能。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口栓200中,突出体270介于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与浮子主体242之间。因此,能够防止所补充的补水液直接作用于浮子主体242,其结果,浮子240能够正常地发挥液面标示功能。

这里,假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突出体270不形成有狭缝272的结构(以下,称为“比较例的液口栓200a”)中,容易产生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的作用的说明图。图8的(A)示意性地示出比较例的液口栓200a的作用,图8的(B)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口栓200的作用。在图8中,仅示出了各液口栓200、200a的一部分,省略了浮子240、壳体101。图8中的“气体G”是指因析气而在电解液U中产生的气体(气泡)。

这里,考虑为若发生析气,则起泡的电解液U附着于液口栓200、200a的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侧而形成液膜,该液膜被气体G经由筒状部210挤到壳体101的外部,由此产生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如图8的(A)所示,比较例的液口栓200a具备朝向壳体101内的电解液U突出的突出体270a。因此,在突出体270a的前端与电解液U的液面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在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准确地,由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周缘的一部分与突出体270a的周缘形成的开口)容易形成液膜。另外,在比较例中,在突出体270a不形成有狭缝、孔。因此,在突出体270a的背面侧(浮子主体242侧),气体G的朝向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的路径被突出体270a限制,因此产生的气体G难以被排出到壳体101的外部。另一方面,在突出体270a的表面侧(与浮子主体242相反的一侧),气体G的朝向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的路径(图8的(A)的空心箭头)未被限制,因此与突出体270a的背面侧相比,气体G活跃且集中产生。由此,考虑为在比较例中容易产生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

与此相对,如图8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口栓200也具备突出体270,因此在突出体270的前端与电解液U的液面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在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容易形成液膜。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突出体270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该突出体270的狭缝272,因此在突出体270的背面侧,也确保了气体G的朝向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的路径(图8的(B)的空心箭头)。由此,能够抑制补水液直接作用于浮子主体242,并且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272在突出体270的周缘开口(参照图2至图6)。由于该狭缝272的开口的存在,能够抑制在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侧形成液膜,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272的上端P1(封闭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筒状部210内(参照图2)。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狭缝272不位于筒状部210内的结构相比,在突出体270的背面侧产生的气体G容易向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侧排出,与之相应地,能够抑制在突出体270的表面侧产生气体G。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210的内侧筒壁部分214形成有侧狭缝228(参照图2至图4以及图6)。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在筒状部210不形成有侧狭缝228的结构相比,能够确保气体G的从筒状部210的周围向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的路径,与之相应地,能够抑制在突出体270的表面侧产生气体G。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另外,侧狭缝228在筒状部210(内侧筒壁部分214)的下端开口。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形成液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狭缝228的上端P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到比盖106的下表面107靠上侧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侧狭缝228位于比盖106的下表面107靠下侧的位置的结构相比,在筒状部210的周围产生的气体G容易向筒状部210的下端开口侧排出,与之相应地,能够抑制在突出体270的表面侧产生气体G。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

A-3.密闭以及气体排出对策:

(具体的结构)

液口栓200具备能够确保筒状部210与盖体230的密闭性,并且将因析气等而产生的气体G排出到外部的结构。具体而言,液口栓200进一步具备一体填密件250与过滤器280。图7是表示一体填密件25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一体填密件250将盖体用填密件252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形成为一体。即,一体填密件250利用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成型)盖体用填密件252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而成。一体填密件250例如由橡胶等密封材料形成。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盖体用填密件252的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是与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对应的环状的形状。盖体用填密件252配置于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与关闭姿态时的盖体230之间。此外,在盖体用填密件252的下表面形成有槽252A,在该槽252A内插入有筒状部210的上端部(参照图5)。由此,盖体用填密件252与筒状部210之间的密闭性提高。在盖体用填密件252中的与关闭姿态时的盖体230对置的上表面遍及全长形成有两根接触凸条257(参照图4以及图7)。两根接触凸条257与关闭姿态时的盖体230的下表面接触。由此,盖体用填密件252与盖体230之间的密闭性提高。盖体用填密件252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盖体用密封部的一个例子。

过滤器280例如是防止从筒状部210的注入孔211排出的氢气引燃,壳体101内的氢气引燃而爆炸的防爆过滤器。如图3以及图4所示,过滤器280的形状例如是矩形状,遍及外周面的全长形成有过滤器凸条282。

如图3、图4以及图7所示,过滤器用填密件254的形状为矩形环状,在形成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的开口部255配置有过滤器280。此外,在过滤器用填密件254中的形成开口部255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形成有过滤器用槽256,在该过滤器用槽256内插入有形成于过滤器280的过滤器凸条282。由此,一体填密件250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的密闭性提高。过滤器用填密件254的上端与盖体用填密件252的下表面一体地结合。在过滤器用填密件254的外周面遍及全长形成有两根接触凸条258(在图7中仅图示了一个接触凸条258)。另外,在该两条接触凸条258之间遍及全长形成有突出长度比该接触凸条258长的卡合凸条259。过滤器用填密件254是权利要求书中的过滤器用密封部的一个例子。

在筒状部210的外侧筒壁部分212形成有供过滤器280配置的贯通孔226。具体而言,贯通孔226为矩形状,在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另外,在从与上述旋转轴Y1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贯通孔226位于该旋转轴Y1与第二卡合凸部216(盖体230与筒状部210的卡合位置)之间(参照图5)。在贯通孔226内配置有过滤器用填密件254。此外,在外侧筒壁部分212中的构成贯通孔226的内周面遍及全长形成有卡合槽(未图示),在该卡合槽内插入有形成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的卡合凸条259。另外,形成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的两根接触凸条258夹持卡合凸条259,并与构成贯通孔226的内周面接触。由此,过滤器用填密件254与筒状部210之间的密闭性提高。筒状部210的外侧筒壁部分212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筒状部的侧壁的一个例子。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筒状部210的外侧筒壁部分212配置有阀机构290。具体而言,在形成于外侧筒壁部分212的贯通孔配置有阀机构290。阀机构290具有能够在使筒状部21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敞开状态与封闭的封闭状态之间位移的阀,以在盖体230为关闭状态下筒状部210的内压成为基准值以上为条件,使筒状部21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此外,例如在过滤器280的通气面积为314mm2以上的情况下,基准值优选为206Pa,在过滤器280的通气面积不足314mm2的情况下,基准值优选为441Pa。此外,在液口栓200不具备过滤器280,且贯通孔226被堵塞的结构中,基准值优选为441P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筒状部210的内压成为基准值以上,盖体230也维持关闭姿态。阀机构29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连通部的一个例子。

此外,阀机构290从封闭状态成为敞开状态时的筒状部210的内压(以下,称为“敞开压力”)能够如下测定。图9是表示液口栓200的内压(敞开压力)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如图9所示,测定用壳体500具备供空气进入的导入孔510、将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孔520、以及供液口栓200在密闭状态下安装的安装孔530。在排出孔520安装有压力计600。在盖体230为关闭姿态的状态下,将空气从导入孔510导入测定用壳体500的内部空间502。伴随着空气的导入,液口栓200的内压上升,在盖体230成为打开姿态时由压力计600测定出的压力为敞开压力。

(作用效果)

假设,若欲在筒状部210的内周侧配置过滤器280,则因过滤器280的存在,使从盖体230侧观察的浮子240(棒状部244的上端部)的位移的可视性降低,而无法利用浮子240进行液面高度的确认。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在筒状部210的内周侧以确保能够视觉辨认浮子240的空间并且避开该空间的方式配置过滤器280的结构。但是,在该结构中,产生的气体G的一部分不经由过滤器而从筒状部210向壳体101的外部排出,因此无法获得过滤器280所起的效果。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盖体用填密件252确保筒状部210的开口与盖体230之间的密闭性。另外,过滤器280配置于在筒状部210的侧壁或盖体230形成的贯通孔226。因此,若将液口栓200安装于铅蓄电池100的壳体101,则能够将在铅蓄电池100的壳体101内因析气等而产生的气体G经由过滤器280排出到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浮子240突出的盖体230的盖体凸部230B以外的位置配置过滤器280。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浮子240的可视性,并且获得过滤器280所起的效果。具体而言,在筒状部210的外侧筒壁部分212形成有供过滤器280配置的贯通孔226。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因析气等而进入筒状部210内的电解液U直接作用于过滤器280而导致的过滤器功能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配置于在筒状部210形成的贯通孔226与过滤器280之间,因此能够使贯通孔226与过滤器280的密闭性提高。另外,形成于筒状部210的贯通孔226在筒状部210的上端开口。因此,关闭姿态的盖体230的按压力经由盖体用填密件252施加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由此能够使贯通孔226与过滤器280之间的密闭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用填密件252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一体形成。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液口栓200的构件件数。另外,相比盖体用填密件252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为分体的结构,例如能够抑制盖体用填密件252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伴随着盖体230的开闭产生的位置偏移等而导致的密闭性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体230被轴支承的位置与卡合的位置之间配置有贯通孔226(过滤器用填密件254以及过滤器280)。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来自盖体230的牢固的按压力施加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贯通孔226与过滤器280之间的密闭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盖体230为关闭状态下且在筒状部210的内压成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筒状部21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因此能够抑制筒状部210的内压过度上升。

B.变形例: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变形为各种形态,例如也能够进行如下的变形。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铅蓄电池100以及液口栓200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壳体101也可以构成为内部空间S被分隔为多个电池单元室,在各电池单元室中收容有电解液U与极板组10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正极以及负极,例示了平板状的正极板110P以及负极板110N,但也可以是平板以外的形状。例如,正极也可以是排列有多根编织式管的形态。

盖体230也可以不支承于筒状部210,而从筒状部210完全脱离。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闭姿态的盖体230由第一卡合凸部236等的卡合机构保持于筒状部210,但例如盖体230也可以由旋合机构等保持于筒状部21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凸部236也可以是与设置于筒状部210侧的凸部卡合的凹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盖体230的一部分(例如盖体凸部230B)由透明材料形成。盖体230也可以不具有盖体凸部230B。在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的对策中,液口栓200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盖体230、盖体用填密件25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浮子240(棒状部244、支承部220)配置于筒状部210的内周侧,但在因析气而引起的电解液U的溢出的对策中,也可以配置于筒状部210的外周侧。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连动部,例示了棒状部244的上端部,但也可以是棒状以外的形状,总之,只要是与浮子主体的移动连动,在筒状部的开口侧进行位移的结构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于突出体270的第一贯通路(贯通路),例示了狭缝272,但例如也可以是未到达突出体270的周缘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孔。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狭缝272在突出体270的前端侧(下端侧)开口,但例如也可以是在突出体270的侧面一侧开口的结构。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狭缝272的开口形状并不局限于直线状,例如也可以是曲线状等。另外,狭缝272也可以形成于突出体270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以外的位置。另外,狭缝272的上端P1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筒状部210靠下侧的位置。总之,贯通路只要是形成于突出体270的一部分的贯通路即可。此外,贯通路的开口面积(在具有多条贯通路的情况下,为总开口面积)优选为突出体的面积的1/2以下,更优选为突出体的面积的1/4以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密闭以及气体排出对策中,也可以是在突出体270不形成有狭缝272的结构、不具备突出体270本身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于筒状部210的第二贯通路(贯通路),例示了侧狭缝228,但例如也可以是不到达筒状部210的下端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孔。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狭缝228的开口形状并不局限于直线状,例如也可以是曲线状等,总之,贯通路只要是形成于筒状部210的贯通路即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筒状部210不形成有侧狭缝228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体用填密件252与过滤器用填密件254也可以分体。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体用填密件252的形状为圆环状,但也可以是圆环状以外的环状(例如矩形环状)。另外,盖体用填密件252的形状也可以是环状以外的形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不具备过滤器用填密件254,而例如将过滤器280压入到形成于筒状部210的贯通孔226的结构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筒状部210的贯通孔226也可以是不在筒状部210的上端侧开口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过滤器280并不局限于防爆过滤器,也可以是具有其他功能的过滤器(例如吸收气体G的规定成分的过滤器等)。另外,过滤器28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矩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状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过滤器280例如也可以配置于盖体230。在该情况下,在关闭了盖体230的状态下,过滤器280配置于能够视觉辨认浮子240的位移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连通部,例示了阀机构290,但例如也可以是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具有可开闭地设置的门,在盖体230为关闭的状态下且筒状部210的内压成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使门从关闭姿态成为打开姿态。另外,连通部也可以是在盖体230为关闭的状态下且筒状部210的内压成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解除盖体230的第一卡合凸部236与筒状部210的第二卡合凸部216的卡合的结构。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不具备连通部(阀机构290)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壳体101而言,也可以将电解槽102与盖106一体形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筒状部210并不局限于圆筒状,例如也可以是棱筒状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体用填密件252是与盖体230以及筒状部210分开的部件,但也可以与盖体230或筒状部210形成一体。具体而言,也可以将盖体230中的与筒状部210接触的部分形成公知的密封构造(例如,与盖体230接合的密封材料、或者由与盖体230相同的材料与盖体230一体形成的密封部)。另外,也可以将筒状部210中的与盖体230接触的部分形成公知的密封构造(与筒状部210接合的密封材料、或者由与筒状部210相同的材料与筒状部210一体形成的密封部)。在该情况下,公知的密封构造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盖体用密封部的一个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视觉辨认浮子240的透明的部分形成于盖体230,但也可以形成于筒状部210。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铅蓄电池100以及液口栓200的各结构要素的形成材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方形电池化成钉的自动插钉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