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膜

文档序号:66978 发布日期:2021-10-01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保护膜 (Protective film ) 是由 赵文炎 于 2021-06-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膜,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分立的粘性材料,分立的粘性材料能够阻断静电传导的路径,避免撕膜时保护膜与显示面板之间产生静电积累,从而减少进入显示面板的静电,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均,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rotection film, including the basement, top surface one side of basement is provided with discrete viscous material, and discrete viscous material can block the route of static conduction, produces the static accumulation between protection film and the display panel when avoiding tearing the membrane to reduce the static that gets into display panel, improve display panel&#39;s the uneven display brightness, improve display panel&#39;s demonstration homogeneity.)

一种保护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大量的薄膜材料中,相关的多为保护膜,传统保护膜结构其结构一般为两层,包括基材和附着于基材上的胶层,其中基材的材质主要为PET等薄膜,贴附方式为整面贴附。

OLED产品屏体工艺制程通常为在玻璃基板上沉积阵列膜层,激光剥离玻璃基板后在衬底背面贴合保护膜来支撑柔性屏体,切割成显示面板后撕除保护膜然后贴合支撑膜。但是,所述的保护膜不适宜用于显示面板撕膜过程中的静电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膜膜贴附于物体表面后无法释放静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护膜,可以将静电积累和传导。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膜,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分立的粘性材料。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有粘性材料;其中,所述粘性材料远离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基底的顶面齐平。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沿与所述基底顶面平行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基底的至少一个侧面。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沿与所述基底顶面平行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顶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所述粘性材料,所述粘性材料远离所述第二凹槽底面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基底顶面齐平。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面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开口在所述基底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为所述基底顶面面积的50%-70%。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酯、聚醚酯、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性材料为丙烯酸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环氧树脂、胺基树脂、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醚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基底顶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基底厚度的1/2-2/3;优选地,沿远离所述基底顶面的方向,所述基底的厚度为200μm。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顶面形成分立的粘附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膜,该保护膜使用时可通过保护膜中的粘性材料将保护膜贴附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利于在进行其他工艺操作时对显示面板起到支撑作用,当去除该保护膜时,还可以利用保护膜中分立的粘性材料的阻断作用,阻断撕膜过程中的电荷积累,避免静电对显示面板的影响。进一步地,不但可以降低撕膜产生的静电量,还可以减少保护膜末端的静电积累,从而进一步降低静电向显示面板内部的扩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保护膜的俯视示意图;

图2本申请图1所示的保护膜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保护膜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图3所示的保护膜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保护膜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图5所示的保护膜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文中,空间相关的术语如“上部”和“下部”是参照附图定义的。因此,将理解“上部”和“下部”可互换地使用。将理解,当层被称为在另一个层“上”时,其可直接地形成在其他层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层。因此,将理解,当层被称为是“直接在”另一个层“上”时,没有中间层插入在其中间。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说明,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层或基底“上”时,该层或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层或基底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层。另外,还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作“在”两个层“之间”时,该层可以是所述两个层之间的唯一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另外,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尽管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必须限于上面的术语。上面的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还将理解的是,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包含复数的表达,除非单数形式的表达在上下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此外,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还将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术语“包含”和/或“具有”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或组件。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当层、区域或元件被“连接”时,可以解释为所述层、区域或元件不仅被直接连接还通过置于其间的其他组成元件被连接。例如,当层、区域、元件等被描述为被连接或电连接时,所述层、区域、元件等不仅可以被直接连接或被直接电连接,还可以通过置于其间的另一层、区域、元件等被连接或被电连接。

申请文件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当诸如“……中的至少一种(个)(者)”的表述位于一列元件(元素)之后时,修饰整列元件(元素),而不是修饰该列中的个别元件(元素)。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撕除传统的显示面板的保护膜时,会产生大量的撕膜静电。撕膜静电也即接触分离静电,其产生的原理为当两种物质接触界面距离小于时,界面发生静电荷转移,界面一侧带正电,一侧带负电,界面分离后两侧均带电。对显示面板而言,传统保护膜在撕膜瞬间电荷同时溢入柔性衬底及下保护膜胶内,柔性衬底及柔性衬底上的阻挡层不能完全阻挡静电荷,在注入电荷量较大情况下,部分电荷漂移至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背沟道,导致TFT特性偏移,且偏移程度不一致,从而导致了显示亮度差异,宏观表现为显示亮度不均现象,因此为改善显示亮度不均问题,需降低撕膜瞬间产生的静电。更进一步地,由于静电在撕膜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除了部分扩散至显示面板内部,一部分残留在表面,随着撕膜过程的进行,静电会不断积累在保护膜的末端,因此越靠近保护膜末端,静电积累量越大,TFT特性偏移也越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保护膜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图1所示的保护膜的左视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膜1,包括基底11,基底11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分立的粘性材料12。可以理解的是,分立的粘性材料12指的是粘性材料12之间具有间隔,具体可以为多个相互间隔或至少部分连接的条状粘性材料12,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块状粘性材料1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

本申请的保护膜1通过在基底11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分立的粘性材料12,如此设置,在撕除贴附在显示面板上的保护膜1时,分立的粘性材料12能够阻断静电传导的路径,避免撕膜时保护膜与显示面板之间产生静电积累,从而减少进入显示面板的静电,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均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保护膜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图4所示的保护膜在A-A方向的剖面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膜1,包括基底11,基底11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中填充有粘性材料12。其中,粘性材料12远离第一凹槽13底面一侧的表面与基底11的顶面齐平。

本申请的保护膜1通过在基底11上设置第一凹槽13,并在第一凹槽13中填充粘性材料12,如此设置,既能够保证保护膜1对显示面板的支撑作用,同时在撕除贴附在显示面板上的保护膜1时,分立的粘性材料12能够阻断静电传导的路径,避免撕膜时保护膜与显示面板之间产生静电积累,从而减少进入显示面板的静电,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均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保护膜的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图5所示的保护膜的左视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沿与基底11顶面平行的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可以为图5中的Y方向,第一凹槽13贯穿基底11的至少一个侧面,如此设置,一方面第一凹槽13贯穿基底11的侧面能够尽可能的阻断静电沿保护膜表面传导的路径,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静电沿基底13的侧面传导出去,避免撕膜时保护膜与显示面板之间产生静电积累,从而减少进入显示面板的静电,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均,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凹槽13沿与基底11顶面平行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二方向可以为图5中的X方向,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3能够阻断静电沿保护膜表面传导的路径,避免撕膜时保护膜与显示面板之间产生静电积累,从而减少进入显示面板的静电,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均,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具体地,保护膜1的形状为矩形,上述第一方向可以为与保护膜1其中一条对角线垂直的方向,上述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撕除保护膜时,通常从保护膜的对角线的一端开始撕,撕膜的方向与对角线的方向平行,因此如此设置第一凹槽13能够提高阻断静电传导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基底11顶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凹槽13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为平行于基底11顶面的延伸方向。具体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13相交从而在基底11顶面形成网状凹槽,进而能够进一步阻断静电传导的路径,避免撕膜时保护膜与显示面板之间产生静电积累,从而减少进入显示面板的静电,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均,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也可以不相交,即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相交,但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之间相互独立不导通。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3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凹槽13底面的面积,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粘性材料12固定在第一凹槽13内,从而能够避免在撕膜时粘性材料12脱离第一凹槽13而粘附在显示面板上,从而避免在显示面板表面产生颗粒,有利于后续其他膜层的设置。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3的开口在基底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为基底11顶面面积的50%-70%,即粘性材料12远离第一凹槽13底面的一侧表面的面积之和为基底顶面面积的50%-70%,如此设置,在保证保护膜1与显示面板之间粘结力的同时,也能够阻断静电传导的路径,避免撕膜时保护膜与显示面板之间产生静电积累。

优选地,第一凹槽13的开口在基底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为基底11顶面面积的55%-65%,此时保护膜1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粘结力适中,方便撕膜,也不容易自然掉落。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基底11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酯、聚醚酯、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粘性材料可以采用压敏胶,压敏胶在一定范围内粘性与压力成正比,后期贴合过程中,可以增强保护膜1与显示面板的粘附力,使其不易变形脱落。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粘性材料12为丙烯酸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环氧树脂、胺基树脂、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醚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材料均为树脂型压敏胶,一方面,树脂型压敏胶在一定范围内粘性与压力成正比,后期贴合过程中,可以增强与显示面板的粘附力不易变形脱落,另一方面,树脂型压敏胶硬度相对高,能够对显示面板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沿远离基底11顶面的方向,第一凹槽13的深度为基底11厚度的1/2-2/3,如此设置,一方面能保证保护膜1的强度,避免撕膜时保护膜破裂;另一方面第一凹槽13的深度足够深,能够较好地阻断静电传导的路径,避免撕膜时保护膜1与显示面板之间产生静电积累。

优选地,沿远离基底11顶面的方向,基底11的厚度为200μm,第一凹槽13的深度为100μm,此时保护膜1的强度和防静电能力最佳。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基底顶面形成分立的粘性材料。具体地,分立的粘性材料可通过在基底顶面涂布形成整面的粘性材料后,采用软滑刀将整面的粘性材料分割成分立的多个区域。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基底通过熔融聚合反应制备,待基底硬化后,采用等离子体气态切割在基底顶面形成第一凹槽。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刻蚀的方式形成第一凹槽。在形成第一凹槽后,再往第一凹槽中填充粘性材料,从而形成分立的粘性材料。

可选地,在形成第一凹槽后,采用等离子体气态切割在基底顶面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相交。在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后,再往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填充粘性材料,从而形成分立的粘性材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超透镜及具有其的光学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