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文档序号:788592 发布日期:2021-04-09 浏览:3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Elevator car door device ) 是由 北泽昌也 菅原正行 伊藤直俊 于 2018-09-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在电梯的轿厢门装置中,锁定部件以能够在上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与门刀机构联动地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轿厢门。门刀机构具有:联动部件,其与杆联动地旋转;以及第一和第二门刀,它们与联动部件连接,并与门连结部件接触。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门马达使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锁定部件位于解锁位置,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欲通过门马达使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锁定部件位于上锁位置。(In a car door device of an elevator, a lock member is provided to a car door so as to be rotatable in conjunction with a door vane mechanism between a locked position and an unlocked position. The door knife mechanism comprises: an interlocking member that rotates in interlocking relation with the lever; and first and second vanes connected to the link member and contacting the door coupling member. When the car stops at a landing floor, the locking member is positioned at the unlocking position when the car door is to be moved in the opening direction by the door motor, and when the car is positioned between floors, the locking member is positioned at the locking position when the car door is to be moved in the opening direction by the door motor.)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层站门与轿厢门联动的门刀机构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中,在轿厢固定有固定闩锁,在轿厢门设置有能够旋转的可动闩锁。当轿厢位于停层位置之外的位置时,若要手动使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则可动闩锁挂住固定闩锁,从而轿厢门的移动被限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公告第20294496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以往的轿厢门装置中,当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通过手动进行的轿厢门的移动被限制,但可能由于门马达的误动作,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的移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具备:轿厢门;门马达,其产生使轿厢门进行开闭动作的驱动力;门刀机构,其设置于轿厢门,与设置于层站门的门连结部件接触,从而使层站门与轿厢门联动;杆,其以能够以杆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轿厢门,在轿厢门进行开闭动作时杆被传递门马达的驱动力,从而使门刀机构与门连结部件接触,并且在轿厢门为全闭状态时杆解除门刀机构与门连结部件的接触;以及锁定部件,其以能够在上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与门刀机构联动地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轿厢门,在该上锁位置,锁定部件挂于闩锁而限制轿厢门的打开动作,在该解锁位置,锁定部件允许轿厢门的打开动作,门刀机构具有:联动部件,其以能够以杆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轿厢门,并与杆联动地旋转;以及第一和第二门刀,它们与联动部件连接,并与门连结部件接触,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门马达使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锁定部件位于解锁位置,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欲通过门马达使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锁定部件位于上锁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层站门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第一和第二轿厢门为全闭状态时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4是省略图3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5是将图3的联动部件放大并示出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图3的轿厢门装置的开门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省略图6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手动使第一和第二层站门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9是省略图8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手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1是省略图10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在轿厢停止于楼层之间时,欲通过手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3是省略图12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14是示出在轿厢停止于楼层之间时,欲通过门马达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5是省略图14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视图,是从层站侧观察轿厢门装置的图。

在图中,轿厢出入口1通过第一轿厢门2和第二轿厢门3进行开闭。第一轿厢门2具有第一轿厢门板4和第一轿厢门吊架5。第一轿厢门吊架5固定于第一轿厢门板4的上部。

在第一轿厢门吊架5设置有一对第一轿厢门辊6和一对第一轿厢门上推辊7。一对第一轿厢门上推辊7配置于一对第一轿厢门辊6的下方。

第二轿厢门3具有第二轿厢门板8和第二轿厢门吊架9。第二轿厢门吊架9固定于第二轿厢门板8的上部。

在第二轿厢门吊架9设置有一对第二轿厢门辊10和一对第二轿厢门上推辊11。一对第二轿厢门上推辊11配置于一对第二轿厢门辊10的下方。

轿厢门梁13在轿厢出入口1的上方固定于轿厢室。在轿厢门梁13设置有轿厢门轨道14。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从轿厢门轨道14悬吊。

在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进行开闭动作时,第一和第二轿厢门辊6、10在轿厢门轨道14上滚动着移动。第一和第二轿厢门上推辊7、11防止第一和第二轿厢门辊6、10从轿厢门轨道14脱落。

在轿厢门梁13固定有门马达15。门马达15产生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进行开闭动作的驱动力。而且,门马达15配置于轿厢出入口1的宽度方向上的轿厢门梁13的一端部。而且,门马达15配置于轿厢门轨道14的上方。门马达15的旋转轴与轿厢的进深方向平行,并且是水平的。

在门马达15的旋转轴固定有马达带轮16。在轿厢出入口1的宽度方向上的轿厢门梁13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联动带轮17。联动带轮17配置于轿厢门轨道14的上方。联动带轮17的旋转轴与门马达15的旋转轴平行。

在马达带轮16与联动带轮17之间卷绕有环状的传递体18。作为传递体18,例如使用传递带。传递体18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与轿厢出入口1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张紧。

在第一轿厢门2设置有门刀机构19。在传递体18设置有把持部件20。把持部件20把持传递体18的下侧部分。传递体18的运动经由把持部件20传递到第一轿厢门2。传递体18通过门马达15进行循环动作,从而将门马达15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轿厢门2。从传递体18向门刀机构19和第一轿厢门2传递力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第一轿厢门2的开闭动作经由轿厢门联动机构21传递到第二轿厢门3。门马达15由门控制装置22控制。门控制装置22具有微计算机。

实施方式1的轿厢门装置为单开式。即,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在开闭动作时向相同方向移动。

作为高速门的第一轿厢门2在轿厢出入口1全闭时配置于远离门套的一侧。作为低速门的第二轿厢门3在轿厢出入口1全闭时配置于接近门套的一侧。门套为图1的第二轿厢门3的左侧。在开闭动作时,第一轿厢门2比第二轿厢门3更高速地移动。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层站门装置的主视图,是从井道侧观察层站门装置的图。

层站出入口31通过第一层站门32和第二层站门33进行开闭。第一层站门32具有第一层站门板34和第一层站门吊架35。第一层站门吊架35固定于第一层站门板34的上部。

在第一层站门吊架35设置有一对第一层站门辊36和一对第一层站门上推辊37。一对第一层站门上推辊37配置于一对第一层站门辊36的下方。

第二层站门33具有第二层站门板38和第二层站门吊架39。第二层站门吊架39固定于第二层站门板38的上部。

在第二层站门吊架39设置有一对第二层站门辊40和一对第二层站门上推辊41。一对第二层站门上推辊41配置于一对第二层站门辊40的下方。

层站门梁43配置于层站出入口31的上方。在层站门梁43设置有层站门轨道44。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从层站门轨道44悬吊。

在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进行开闭动作时,第一和第二层站门辊36、40在层站门轨道44上滚动着移动。第一和第二层站门上推辊37、41防止第一和第二层站门辊36、40从层站门轨道44脱落。

在第二层站门33设置有作为门连结部件的一对连结辊45,即固定侧联锁辊和可动侧联锁辊。

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并且第一轿厢门2进行打开动作时,连结辊45被门刀机构19夹持。由此,可动侧联锁辊以固定侧联锁辊为中心公转,从而未图示的锁装置被解锁。而且,门刀机构19与连结辊45接触并夹持连结辊45,由此使第二层站门33与第一轿厢门2的开闭动作联动。

在层站门梁43设置有层站门联动机构46。第二层站门33的开闭动作经由层站门联动机构46传递到第一层站门32。

图3是示出图1的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为全闭状态时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而且,图4是省略图3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在第一轿厢门2设置有杆轴51和杆52。杆轴51与轿厢的进深方向平行、并且水平地固定于第一轿厢门2。

杆52能够以杆轴51为中心旋转。而且,在杆52的上端部连接有把持部件20。把持部件20能够以与杆轴51平行的轴为中心相对于杆52旋转。

而且,在第一轿厢门2进行开闭动作时,杆52使门刀机构19与连结辊45接触,并通过门刀机构19夹持连结辊45。而且,在第一轿厢门2为全闭状态时,杆52使门刀机构19与连结辊45的接触解除,从而使门刀机构19对连结辊45的夹持解除。

门刀机构19具有联动部件54、连结部件轴55、门刀连结部件56、第一门刀57以及第二门刀58。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彼此平行、并且铅直地配置。而且,在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进行开闭动作时,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与连结辊45接触并夹持连结辊45。

第一门刀57相对于第二门刀58配置于门套的相反侧。第二门刀58相对于第一门刀57配置于门套侧。

联动部件54以能够以杆轴5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轿厢门2。而且,联动部件5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连结。

在联动部件54设置有滑动孔54a。在杆52设置有作用轴52a。作用轴52a的轴方向与杆轴51平行,并且作用轴52a被插入于滑动孔54a。由此,联动部件54与杆52联动地旋转。

而且,滑动孔54a的直径比作用轴52a的直径大。即,在滑动孔54a与作用轴52a之间设置有某种程度的余量。由此,作用轴52a能够在滑动孔54a内在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即,联动部件54相对于杆52被连结成能够在设定范围内相对旋转。

在第一轿厢门2为全闭状态时,作用轴52a位于第一位置。而且,在第一轿厢门2进行开闭动作时,作用轴52a移动到第二位置。

连结部件轴55在杆轴51的正下方固定于第一轿厢门2。而且,连结部件轴55与杆轴51平行。门刀连结部件56以能够以连结部件轴55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轿厢门2。而且,门刀连结部件5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连结。

联动部件54和门刀连结部件56作为连结第一门刀57与第二门刀58的平行连杆而发挥功能。而且,联动部件54使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与杆52联动。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经由杆轴51、联动部件54、连结部件轴55以及门刀连结部件56被第一轿厢门2支承。

在轿厢门梁13设置有闩锁61。闩锁61在第一轿厢门2的外侧设置于轿厢。在该例中,闩锁61相对于第一门刀57在门套的相反侧固定于轿厢门梁13。

在第一轿厢门2设置有锁定部件轴62和锁定部件63。锁定部件轴62在杆轴51的斜下方固定于第一轿厢门2。而且,锁定部件轴62相对于杆轴51配置于门套的相反侧。而且,锁定部件轴62与杆轴51平行。

锁定部件63以能够以锁定部件轴62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轿厢门2。而且,锁定部件63能够与门刀机构19联动地在图3所示的上锁位置与图6所示的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上锁位置是锁定部件63挂于闩锁61从而限制第一轿厢门2的打开动作的位置。而且,解锁位置是锁定部件63远离闩锁61从而允许第一轿厢门2的打开动作的位置。

在联动部件54的下部设置有与门刀机构19的动作联动地使锁定部件63旋转的凸轮部54b。

在锁定部件63设置有销63a。销63a是与凸轮部54b接触的接触部。

图5是将图3的联动部件54放大并示出的主视图。凸轮部54b具有第一凸部54c、第一凹部54d、第二凸部54e以及第二凹部54f。第一凹部54d设置于第一凸部54c与第二凸部54e之间。第二凸部54e设置于第一凹部54d与第二凹部54f之间。而且,第一和第二凸部54c、54e朝向下方突出。

在第一轿厢门2为全闭状态时,销63a与第一凹部54d的底面接触。

在联动部件54与作用轴52a之间设置有作为保持部件的保持弹簧64。保持弹簧64产生将作用轴52a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力。即,在联动部件54与杆52之间施加有将作用轴52a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力。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当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并且从图3的状态开始,把持部件20通过门马达15向图3的左方向移动时,杆52以杆轴51为中心向图3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联动部件54也以杆轴51为中心向图3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联动部件54的旋转,第一门刀57向上方移动,同时第二门刀58向下方移动,并且第一门刀57与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变窄。

图6是示出图3的轿厢门装置的开门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主视图。而且,图7是省略图6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在图6和图7的状态中,连结辊45夹在第一门刀57与第二门刀58之间。而且,作用轴52a抵抗保持弹簧64而在滑动孔54a内移动到第二位置。而且,销63a被凸轮部54b按压,从而锁定部件63以锁定部件轴62为中心旋转,并移动到解锁位置。

这时,销63a与凸轮部54b的第二凸部54e接触。即,第二凸部54e是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针对通过门马达15实现的开门动作,使锁定部件63向解锁位置移动的部分。

在这里,设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为全闭状态时的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的位置为通常位置。而且,设第一和第二门刀与连结辊45接触从而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与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联动时的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的位置为联动位置。锁定部件63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从通常位置向联动位置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从上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

而且,锁定部件63与第一门刀57和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从比夹持连结辊45时的间隔大的状态缩小的动作联动地,从上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

当从图6的状态开始,把持部件20进一步向图6的左方向移动时,在通过门刀机构19把持连结辊45的状态下,第一轿厢门2开始进行打开动作。这时,锁定部件63位于解锁位置,因此允许第一轿厢门2的打开动作。

接着,图8是示出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手动使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而且,图9是省略图8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当从图3的状态开始,由维护人员解锁层站门装置的锁装置,并手动使第二层站门33向打开方向移动时,第二门刀58通过连结辊45被向图3的左方向按压。由此,第一门刀57与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扩大,并且联动部件54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作用轴52a抵抗保持弹簧64而在滑动孔54a内移动到第二位置。

然后,销63a被凸轮部54b按压,从而锁定部件63以锁定部件轴62为中心旋转,并移动到解锁位置。

这时,销63a与凸轮部54b的第一凸部54c接触。即,第一凸部54c是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针对通过手动实现的开门动作,使锁定部件63向解锁位置移动的部分。

从该状态起,使第二层站门33进一步向打开方向移动,由此能够通过手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以及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进行打开动作。

接着,图10是示出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手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而且,图11是省略图10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当从图3的状态开始,手动使第一轿厢门2向打开方向移动时,连结辊45与第一门刀57接触,从而第一门刀57与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变大,并且联动部件54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作用轴52a抵抗保持弹簧64而在滑动孔54a内移动到第二位置。

然后,销63a被凸轮部54b按压,从而锁定部件63以锁定部件轴62为中心旋转,并移动到解锁位置。而且,层站门装置的锁装置也被解锁。这时,销63a与凸轮部54b的第一凸部54c接触。

从该状态起,使第一轿厢门2进一步向打开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手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以及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进行打开动作。

接着,图12是示出在轿厢停止于楼层之间时,欲通过手动使第一或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而且,图13是省略图12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轿厢从停层位置偏离的状态下,连结辊45不存在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之间。因此,锁定部件63保持位于上锁位置的状态,通过锁定部件63挂于闩锁61,第一门刀57向打开方向的移动被阻止。

这时,销63a保持与第一凹部54d接触的状态。即,第一凹部54d是在轿厢停止于楼层之间时,针对手动的开门动作,将锁定部件63保持在上锁位置的部分。

接着,图14是示出在轿厢停止于楼层之间时,欲通过门马达15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轿厢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而且,图15是省略图14的一部分部件而示出的主视图。

在该情况下,在连结辊45未存在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之间的状态下,把持部件20通过门马达15的驱动而向图14的左方向移动。然后,联动部件54向图1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第一门刀57与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变窄。

但是,由于不存在连结辊45,因此第一门刀57与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比夹持连结辊45时的间隔窄。而且,作用轴52a在滑动孔54a内位于第一位置。

通过联动部件54旋转,销63a与第二凸部54e接触,锁定部件63向解锁位置旋转。但是,通过联动部件54进一步旋转,销63a通过第二凸部54e并与第二凹部54f接触。由此,锁定部件63再次向上锁位置旋转。即,第二凹部54f是在轿厢停止于楼层之间时,针对通过门马达15实现的开门动作,将锁定部件63保持在上锁位置的部分。

这样,锁定部件63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从联动位置向通常位置的相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从解锁位置向上锁位置旋转。而且,锁定部件63与第一门刀57和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变得比夹持连结辊45时的间隔小的动作联动地,从解锁位置向上锁位置旋转。

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中,锁定部件63与门刀机构19联动地在上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而且,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门马达15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锁定部件63位于解锁位置。而且,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欲通过门马达15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锁定部件63位于上锁位置。

因此,能够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更可靠地抑制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的移动。

而且,锁定部件63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从通常位置向联动位置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从上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而且,锁定部件63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从联动位置向通常位置的相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从解锁位置向上锁位置旋转。

因此,能够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允许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的移动,并且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更可靠地抑制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的移动。

而且,锁定部件63与第一门刀57和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从比夹持连结辊45时的间隔大的状态变小的动作联动地,从上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而且,锁定部件63与第一门刀57和第二门刀58之间的间隔变得比夹持连结辊45时的间隔小的动作联动地,从解锁位置向上锁位置旋转。

因此,能够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允许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的移动,并且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更可靠地抑制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的移动。

而且,锁定部件63与第一和第二门刀57、58中的任意一方在接触连结辊45的状态下从通常位置向联动位置的相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从上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

因此,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手动使第一轿厢门2、第二轿厢门3、第一层站门32以及第二层站门33中的任意一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锁定部件63向解锁位置旋转。

而且,在门刀机构19设置有与门刀机构19联动地使锁定部件63旋转的凸轮部54b。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锁定部件63与门刀机构19联动地旋转。

而且,将凸轮部54b设置于联动部件54,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锁定部件63与门刀机构19联动地旋转。

而且,在联动部件54与锁定部件63之间不需要调整机构。而且,通过高精度地加工凸轮部54b和锁定部件63,能够在更适当的时机使锁定部件63在上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而且,在第一轿厢门2为全闭状态时,作用轴52a位于第一位置。而且,在联动部件54与杆52之间施加有将作用轴52a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力。

因此,在轿厢行进时,能够更可靠地将锁定部件63保持在上锁位置。而且,在轿厢位于楼层之间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的移动。而且,在轿厢行进时,能够抑制门刀机构19的振动。

而且,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门马达15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作用轴52a被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与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联动。

而且,在轿厢停靠于层站楼层时,欲通过手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中的任意一方、或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中的任意一方向打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作用轴52a被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第一和第二轿厢门2、3与第一和第二层站门32、33联动。

另外,凸轮部也可以设置于门刀机构的联动部件以外的部件。

而且,使锁定部件在上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机构不限定于凸轮部。

而且,作为将作用轴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力,也可以利用重力。

而且,也可以将作用轴设置于联动部件,将滑动孔设置于杆。

而且,轿厢门装置的类型不限定于图1的类型,也可以是中央打开式的轿厢门装置。在该情况下,闩锁设置于向相反侧进行打开动作的轿厢门即可。而且,轿厢门的数量也不限定于两个。

而且,在上述例子中,示出了利用第一和第二门刀夹持门连结部件的类型的门刀机构。与此相对,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通过第一和第二门刀使设置于层站门的一对门连结部件的间隔从一对门连结部件之间扩大的类型的门刀机构。

在该情况下,锁定部件与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之间的间隔变得比使一对门连结部件的间隔扩大时的间隔大的动作联动地,从解锁位置向上锁位置旋转。而且,锁定部件与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之间的间隔变得比第一和第二门刀位于通常位置时的间隔小的动作联动地,从上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

而且,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有机房的电梯、无机房电梯、双层电梯、单井道多轿厢式的电梯等各种类型的电梯。单井道多轿厢式是上轿厢和配置于上轿厢的正下方的下轿厢各自独立地在共用的井道内升降的方式。

标号说明

2:第一轿厢门;15:门马达;19:门刀机构;33:第二层站门;45:连结辊(门连结部件);51:杆轴;52:杆;52a:作用轴;54:联动部件;54a:滑动孔;54b:凸轮部;57:第一门刀;58:第二门刀;61:闩锁;63:锁定部件。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转子叶片夹持工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