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

文档序号:79538 发布日期:2021-10-08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 (Construction site buried type construction waste transfer station ) 是由 罗志海 鲁官友 李阳 卢芳龙 关军 董润萍 油新华 石敬斌 耿冬青 平洋 吴文伶 于 2021-05-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包括:下沉坑井;垃圾暂存房,垃圾暂存房置于下沉坑井上方,垃圾暂存房内部顶部设有垃圾收集箱吊车。当垃圾收集箱收集建筑垃圾后,通过垃圾收集箱吊车将垃圾收集箱吊至垃圾暂存房内的下沉井内暂存,当转运时,直接将垃圾收集箱吊出通过垃圾车进行转运即可。因此,本发明的垃圾转运站,可减少将建筑垃圾暴露于室外环境,或者堆存于地面导致的环境污染,且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实现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转运过程中垃圾不落地,提高了垃圾收运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site buried type construction waste transfer station, which comprises: sinking the pit well; the garbage temporary storage room is arranged above the sinking pit well, and a garbage collection box cran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inside the garbage temporary storage room. After the construction waste is collected by the waste collection box, the waste collection box is hung to a sinking well in the waste temporary storage room through the waste collection box crane for temporary storage, and when in transportation, the waste collection box is directly hung out and transported through a garbage truck. Therefore, the garbage transfer station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exposing the construction garbage to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or piling the construction garbage on the ground, avoi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realize that the garbage does not fall to the ground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garbage transfer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garbag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处理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常常无序堆放,成为城市扬尘来源之一的同时还会导致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潜在安全隐患,且不便于收集外运的操作效率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而通过优化建筑垃圾暂存设施设计,减少垃圾曝露来提升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暂存设施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在施工企业中具有现实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减少将建筑垃圾暴露于室外环境,或者堆存于地面导致的环境污染,且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实现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转运过程中垃圾不落地,提高垃圾收运效率的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减少将建筑垃圾暴露于室外环境,或者堆存于地面导致的环境污染,且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实现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转运过程中垃圾不落地,提高垃圾收运效率的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包括:

下沉坑井;

垃圾暂存房,所述垃圾暂存房置于所述下沉坑井上方,所述垃圾暂存房内部顶部设有垃圾收集箱吊车。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可减少将建筑垃圾暴露于室外环境,垃圾收集箱收集建筑垃圾后,通过垃圾收集箱吊车将垃圾收集箱吊至垃圾暂存房内的下沉井内暂存,当转运时,直接将垃圾收集箱吊出通过垃圾车进行转运即可。因此,本发明的垃圾转运站,可减少将建筑垃圾暴露于室外环境,或者堆存于地面导致的环境污染,且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实现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转运过程中垃圾不落地,提高了垃圾收运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暂存房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放置在所述下沉坑井的井口处,其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沉坑井的井口位置对应的垃圾投放口;

支撑围墙,所述支撑围墙底端与所述底板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围墙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卷帘门和钢制大门,所述支撑围墙的前侧或/和后侧悬挂有均与所述垃圾收集箱吊车和所述卷帘门电连接的控制开关;

顶棚,所述顶棚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围墙顶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暂存房为可拆卸装配,易于运输和现场安装,使用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围墙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底端与所述底板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板,所述支撑框架的前、后侧分别设有所述卷帘门和所述钢制大门;

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为两个,且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前、后侧;

承重横梁,所述承重横梁为两个,且分别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所述承重框架的顶端;

导轨跨梁,所述导轨跨梁为两个,且均横跨所述下沉坑井设置,每个所述导轨跨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重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垃圾收集箱吊车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跨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承重框架和承重横梁能够对垃圾收集箱吊车进行稳定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的边角设有角柱,所述角柱与所述侧板的端部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侧板与角柱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为多个首位端相互插接的侧板单体构成。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侧板单体的首端具有插接凸耳,其尾端具有插接耳槽,所述插接凸耳与其相邻的所述插接耳槽插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侧板的组装和拆卸更加简单、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单体和所述顶棚上的钢板均为彩钢岩棉芯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钢板轻质、易于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卷帘门和/或靠近所述钢制大门的位置设有停车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车辆停车且停车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大门上设有门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顶端位于所述卷帘门的上方位置设有“建筑垃圾转运站”标识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的前侧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的后侧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角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多个侧板单体首位端相互插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附图为图5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地埋式建筑垃圾转运站,包括:

下沉坑井1,其为5.7米×2.5米×2.2米(长宽高)的地坑;

垃圾暂存房2,垃圾暂存房2置于下沉坑井1上方,垃圾暂存房2内部顶部设有30吨的垃圾收集箱吊车3,垃圾收集箱参数为5.6米×2.4米×2.2米。

垃圾暂存房2包括:

底板21,底板21放置在下沉坑井1的井口处,其上开设有与下沉坑井1的井口位置对应的垃圾投放口;

支撑围墙22,支撑围墙22底端与底板21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支撑围墙22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卷帘门23和钢制大门24,支撑围墙22的前侧或/和后侧悬挂有均与垃圾收集箱吊车3和卷帘门23电连接的控制开关25,其中,卷帘门23为塑胶材质的卷帘门,在防止扬尘同时轻量化,节约能源,透明可视便于观察工作状态;

顶棚26,顶棚26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支撑围墙22顶端。

支撑围墙22包括:

支撑框架221,支撑框架221底端与底板21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框架2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板222,支撑框架221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卷帘门23和钢制大门24;

承重框架223,承重框架223为两个,且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或焊接安装在支撑框架221的前、后侧;

承重横梁224,承重横梁224为两个,且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承重框架223的顶端;

导轨跨梁225,导轨跨梁225为两个,且均横跨下沉坑井1设置,每个导轨跨梁2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重横梁224固定连接,垃圾收集箱吊车3设置在两个导轨跨梁225上。

支撑框架221的边角设有角柱2211,角柱2211与侧板222的端部通过连接板4和螺栓连接。

侧板222为多个首位端相互插接的侧板单体2221构成。

每个侧板单体2221的首端具有插接凸耳22211,其尾端具有插接耳槽22212,插接凸耳22211与其相邻的插接耳槽22212插接固定。

侧板单体2221和顶棚26上的钢板261均为彩钢岩棉芯板。

底板21上靠近卷帘门23和/或靠近钢制大门24的位置设有停车挡块5。

钢制大门24上设有门锁6。

支撑框架221顶端位于卷帘门23的上方位置设有“建筑垃圾转运站”标识板7。

该垃圾转运站,可通过垃圾收集箱吊车将垃圾收集箱吊至垃圾暂存房内的下沉井内暂存,当转运时,直接将垃圾收集箱吊出通过垃圾车进行转运即可。因此,本发明的垃圾转运站,可减少将建筑垃圾暴露于室外环境,或者堆存于地面导致的环境污染,且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实现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转运过程中垃圾不落地,提高了垃圾收运效率。

除了将垃圾收集箱投放到下沉坑井内,便于垃圾转运外,还可以直接在下沉坑井投放建筑垃圾,作为垃圾存放处使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称重货架的模块化层及货架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