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装置以及辊输送装置

文档序号:919235 发布日期:2021-03-02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导电装置以及辊输送装置 (Conductive device and roller conveying device ) 是由 广田雅治 羽方满之 于 2020-07-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出一种在将电接地作为目的而安装在辊轴的导电装置以及辊输送装置中,容易组装的结构。本发明的导电装置包括:壳体(100),具有卡合在辊轴的端部的卡合部位(11);轴构件(4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经由设置在壳体的开口而自壳体的内部朝外部突出;轴承(50),在壳体内,相对于壳体旋转自如地支撑轴构件;以及导电部(20、30),与轴构件弹性地抵接,将轴构件与壳体电连接。壳体包含:本体部(10),具有可收容轴承及导电部的内部空间;以及盖部(60),与本体部卡合来堵塞内部空间,由此将轴承及导电部密封在内部空间中;本体部与盖部通过相互进行螺合来一体化,而形成壳体。(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ructure which is easy to assemble in a conductive device and a roller conveying device which are installed on a roller shaft for the purpose of electric grounding. The conductive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housing (100) having an engagement portion (11) engaged with an end portion of the roller shaft; a shaft member (40) which is formed of a conductive material and protrudes from the inside of the housing to the outside through an opening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a bearing (50) which is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and rotatably supports the shaft member relative to the housing; and conductive parts (20, 30) which elastically abut against the shaft member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 the shaft member and the housing. The housing includes: a main body (10) having an internal space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the bearing and the conductive part; and a cover (60) which is engaged with the main body to close the internal space, thereby sealing the bearing and the conductive portion in the internal space; the body portion and the lid portion are integrated by being screwed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housing.)

导电装置以及辊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辊输送装置的辊轴电接地的导电装置以及包括其的辊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对显示装置用的玻璃基板或电子电路基板等各种基板进行处理来制造元件的处理过程中,通常进行利用辊输送装置搬送基板。因辊输送装置的辊轴的旋转、或辊与基板的摩擦而产生静电,由此存在使基板或形成在基板上的元件劣化或破损的担忧。作为针对所述问题的应对方案,可考虑在基板的搬送路径设置用于消除静电的电离器、或将辊轴例如电接地。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涉及一种接地装置,其安装在辊轴的端部,用于将辊轴经由接地线而接地。在所述装置中,相对于可安装在辊轴的端部的壳体,旋转自如地设置有导电轴,在导电轴连接接地线。通过此种结构,壳体伴随辊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但成为接地线的扭曲的原因的导电轴的旋转得到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第10-1401025号公报(例如,图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接地装置具有如下的问题:零件数多且结构复杂,组装需要大的工夫。尤其,如下的作业非常困难、且需要长时间,所述作业是在将包含施力用的弹簧的各零件组装在壳体内并利用螺丝进行固定时,一面按住因弹簧的复原力而将要飞出的零件,一面使用工具进行螺固的作业。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成,其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将电接地作为目的而安装在辊轴的装置中,容易组装的结构。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将辊轴接地来防止静电对于基板的损害的辊输送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一种导电装置,其用于将辊输送装置的辊轴与接地线电连接,为了达成第一目的,所述导电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卡合在所述辊轴的端部的卡合部位;轴构件,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经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而自所述壳体的内部朝外部突出;轴承,在所述壳体内,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轴构件;以及导电部,与所述轴构件弹性地抵接,将所述轴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电连接来形成导电路径。

而且,所述壳体包含:本体部,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具有可收容所述轴承及所述导电部的内部空间;以及盖部,设置有成为所述开口的贯穿孔,并且与所述本体部卡合来堵塞所述内部空间,由此将所述轴承及所述导电部密封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盖部通过设置在两者的螺丝部位相互进行螺合来一体化,而构成所述壳体。

在如此构成的发明中,在将支撑轴构件的轴承及导电部收容在构成壳体的本体部的内部空间中的状态下,将盖部盖在本体部上并拧入盖紧,由此零件的组装完成。因此,与所述现有技术相比格外容易组装。另外,轴构件相对于壳体旋转自如,因此通过将接地线与轴构件连接,即便在壳体与辊轴一体旋转时,也可以抑制接地线的扭曲。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一种辊输送装置,为了达成所述第二目的,所述辊输送装置包括:辊轴,环绕中心轴进行旋转;辊,安装在所述辊轴,与所述辊轴一体地旋转来朝规定的搬送方向搬送被搬送物;所述结构的导电装置,安装在所述辊轴的端部;以及接地线,与所述导电装置连接。

在如此构成的发明中,可在将辊轴电接地的状态下搬送基板,因此可将静电对于基板的损害防止于未然。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构成一种可简单地组装、且可将辊轴确实地接地的导电装置。另外,通过将此种导电装置安装在辊输送装置,可防止对于被搬送的基板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表示构成导电装置的各零件的内部结构的分解剖面图。

图3是表示导电装置的组装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导电装置的组装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图。

[符号的说明]

1、2、3、4:导电装置

9:辊输送装置

10、210、310、410:壳体本体(本体部、壳体)

11:外螺纹(卡合部位)

13、213:内螺纹

20、320:弹簧(施力构件、导电部)

30、330:导电块(抵接构件、导电部)

31:圆板状部位

32:圆柱状部位

33:凹部

40、340:轴构件

41:下部(扩径部位)

42:下端面

43:上端部

44:内螺纹(连接部位)

50:轴承

51:外圈

52:内圈

53:转动体

60、260、360:盖部(壳体)

61、261:外螺纹

62:筒状部位

63:上端

70:地线(接地线)

71:端子接头

80:固定螺丝

90:垫圈

100、200、300、400:壳体

363:盖部上端

420:板弹簧(弹性体)

910:框架

920:辊轴

921:其中一个端部

930:搬送辊(辊)

F:施加力

SP:内部空间

S101~S107: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更具体而言,图1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的图。另外,图1的(b)是表示配备有所述导电装置的辊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外观的图。如图1的(a)所示,导电装置1具有在大致圆柱状的壳体100的中心轴上突出地设置有轴构件40的结构。

轴构件40相对于壳体100,环绕与壳体100的中心轴大致一致的旋转轴自由旋转。在自壳体100朝外部突出的轴构件40的前端,经由端子接头71而连接地线70。在与设置有轴构件40之侧相反侧的壳体100的端部,与壳体100的中心轴同轴地形成有外螺纹11。

如图1的(b)所示,导电装置1安装在辊输送装置9。更具体而言,辊输送装置9包括:平行地配置的一对框架910、910;以轴旋转自如的方式由所述框架910、910支撑两端的多个辊轴920;以及在各辊轴920分别设置有多个的搬送辊930。通过辊轴920进行旋转,而朝规定的搬送方向搬送由搬送辊930来支撑下表面的未图示的基板。辊轴920是具有导电性的例如金属制,搬送辊930是具有导电性的例如树脂制。

导电装置1分别安装在各辊轴920的其中一个端部921。即,在各辊轴920的其中一个端部921形成有未图示的内螺纹,将导电装置1的外螺纹11与所述内螺纹螺合,由此将导电装置1安装在辊轴920的端部,并且与辊轴920电连接。分别安装在多个辊轴920的导电装置1经由地线70而相互电连接,最终与规定的接地电极连接而接地。

由此,防止在基板搬送的过程中在辊轴920产生静电而对基板造成损害。当利用搬送辊930来搬送例如玻璃基板时,因玻璃基板与搬送辊930的摩擦,而使玻璃基板、辊轴920及搬送辊930带静电。若无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导电装置,则有时产生所带的静电自搬送辊930或辊轴920朝基板放电的所谓的火花(spark)。通过导电装置1来管理辊轴920的电位,例如进行电接地,由此可防止此种火花。

通过辊轴920进行旋转,导电装置1的壳体100与辊轴920一体地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地线70安装在轴构件40,轴构件40相对于壳体100,环绕与壳体100的中心轴同轴的旋转轴自由旋转。因此,在安装有地线70的状态下轴构件40不进行旋转,避免伴随辊轴920的旋转而在地线70产生扭曲。

以下,参照图2至图4,对导电装置1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构成导电装置的各零件的内部结构的分解剖面图,图4是导电装置的组装剖面图。另外,图3是表示导电装置的组装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导电装置1包括:壳体本体10、弹簧20、导电块30、轴构件40、轴承50、盖部60、地线70、固定螺丝80、以及垫圈90。地线70以外的各构件的形状大体上具有轴对称性,如图1以及图2所示,通过将这些构件呈同轴状地组装来构成导电装置1。

壳体本体10是利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黄铜、铝等金属材料来一体地构成的零件,自大致圆柱状的构件的上端中央部至规定的深度为止被打穿,具有上端开口且下端密闭的筒型形状。由此,在壳体本体10内形成用于收容后述的各零件的内部空间SP。在壳体本体10的上端开口部的边缘形成有内螺纹13。

弹簧20是由具有导电性及弹性的材料,例如金属线所形成的螺旋弹簧。弹簧20的外径变成限制在壳体本体10的内部空间SP中的尺寸。

导电块30是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金属、碳(石墨)所形成的零件,具有如下的结构:在具有比弹簧20的内径大的直径的圆板状部位31的下部,连接有具有比弹簧20的内径小的直径的圆柱状部位32。另外,在圆板状部位31的上表面中央部设置有凹部33。导电块30使圆柱状部位32向下,处于被收容在壳体本体10内的弹簧20的上方。于是,导电块30以圆柱状部位32插通在弹簧20的内部的形态由弹簧20弹性地支撑。

轴构件40是包含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黄铜、铝等金属材料的棒状的零件,其下部41被部分地扩径,并且下端面42形成为倒圆锥形状。另外,在上端部43形成有内螺纹44。

轴承50是径向滚动轴承,例如可使用市售的滚珠轴承。轴构件40的外径以如下方式设定:相对于轴承50的内径应用适宜的配合公差,而使两者之间变成间隙配合的状态。由此,例如可相对于轴承50的内圈,能够以轻微的力插通轴构件40。

盖部60是在其周围设置有外螺纹61的筒状的零件。外螺纹61变成与壳体本体10的内螺纹13进行螺合的形状,这些螺纹进行螺合来使壳体本体10与盖部60一体化,由此构成壳体100。盖部60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与壳体本体10相同的材料。盖部60的筒状部位62的内径以如下方式设定:相对于轴承50的外径应用适宜的配合公差,而使两者之间变成间隙配合的状态。由此,例如可相对于盖部60,能够以轻微的力插通轴承50。

另一方面,盖部60的上端63的开口直径略小于轴承50的外径。即,筒状部位62的侧壁面变成在其上端朝内侧(中心轴侧)突出的结构。由此,防止被收容在筒状部位62的内部的轴承50朝比盖部60更上方飞出。即,盖部60具有将弹簧20、导电块30、轴构件40及轴承50密封在壳体100内的功能。而且,相对于壳体100旋转自如的轴构件40的上端自设置在盖部60的上端63的开口突出。

在所述轴构件40的上端连接地线70。具体而言,固定螺丝80与形成在轴构件40的上端部43的内螺纹44进行螺合。隔着安装在地线70的一端的端子接头71及垫圈90来将固定螺丝80与内螺纹44螺合,由此将端子接头71机械式地与轴构件40结合,由此将地线70与轴构件40电连接。

将这些构件组装来制造导电装置1时的步骤的一例如图3所示。首先,优选在使壳体本体10的开口部向上的状态下,将弹簧20及导电块30以此顺序收容在壳体本体10的内部空间SP中(步骤S101、步骤S102)。另外,也可以在将弹簧20与导电块30组合的状态下收容在壳体本体10内。

其次,在使轴构件40插通在轴承50中的状态下,将它们一体地收容在壳体本体10内(步骤S103)。而且,将盖部60盖在轴承50上,一面抵抗由弹簧20产生的施加力来压入盖部60,一面与壳体本体10进行螺合(步骤S104)。

图4的(a)左图表示此时的状态。在将盖部60盖在轴承50上的时间点,抑制被收容在壳体本体10内的各零件朝外部飞出。尤其,轴构件40的下端尖,在承受其的导电块30的上部设置有凹部33,因此也避免轴构件40在导电块30上朝横向滑动而导致位置偏离。因此,将盖部60与壳体本体10螺合的作业自身兼作将各零件安装在正规的位置的作业。另外,到此为止的组装作业不特别需要治具与工具。如此,在所述导电装置1中,用于将各零件一体化的组装作业极其简单。

回到图3,将如此组装的导电装置1与地线连接(步骤S106、步骤S107),在此之前,也可以将导电装置1卡合在辊轴920(步骤S105)。即,可存在将导电装置1本体卡合在辊轴920后连接地线70的方法、及将至地线70已完成安装的状态下的导电装置1卡合在辊轴920的方法(在此情况下,步骤S105在步骤S107之后执行)。这些方法可对应于现场的作业性是否良好而适宜选择。

地线70的连接能够以如下方式来进行。将垫圈90插通在固定螺丝80中(步骤S106),使固定螺丝80穿过安装在地线70的端部的端子接头71的安装孔而紧固在轴构件40的内螺纹44(步骤S107),由此将地线70与导电装置1连接。此时,固定螺丝80的紧固例如使用如螺丝刀那样的工具,但作为安装对象物的轴构件40为固定在更大的导电装置1或辊轴920的状态,因此其支撑比较容易。

图4的(a)右图表示此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在壳体100的内部空间SP中,导电块30经由弹簧20而与壳体本体10电连接,并且由已被压入的弹簧20的复原力向上施力。轴构件40按压在导电块30的上表面,因此轴构件40也被向上施力。

轴构件40插通在轴承50中。轴构件40的扩径部位41碰触轴承50的下表面,由此限制轴构件40相对于轴承50的向上的移动。换言之,当轴构件40将要向上位移时,轴承50也一体地位移。

作为结果,弹簧20对导电块30、轴构件40及轴承50赋予向上的施加力。轴承50的上端由盖部60的上端63来限制位移,因此变成轴承50被盖部60按压的状态。由此,各零件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得到固定,防止各零件在壳体100内大幅度晃动。

图4的(b)是更详细地表示轴构件40、轴承50及盖部60的抵接状态的部分剖面图。轴承50例如为滚珠轴承,包括外圈51、内圈52及转动体53作为其主要构成。转动体53在外圈51与内圈52之间转动,由此在外圈51与内圈52之间实现相对的旋转运动。

此处,轴构件40的扩径部位41抵接在轴承50的内圈52,未抵接在外圈51。换言之,扩径部位41的外径以满足所述关系的方式设定。另一方面,盖部60的上端63抵接在轴承50的外圈51,未抵接在内圈52。换言之,盖部60的上端63的开口直径以满足所述关系的方式设定。

因此,由空心箭头表示的弹簧20的向上的施加力F具有如下的作用:将轴构件40按压在轴承50的内圈52,由此在轴构件40与内圈52之间不产生位移,将盖部60按压在轴承50的外圈51,由此在盖部60与外圈51之间不产生位移。另一方面,外圈51与内圈52之间顺利地进行旋转。其结果,实现轴构件40相对于壳体100的自由的旋转。

轴构件40相对于壳体100进行旋转,由此轴构件40的前端以碰触导电块30的状态进行滑动。因此,对于导电块30要求如下的性质:导电性良好、摩擦系数低、且耐热性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适合于此种目的的导电块,使用碳(石墨)块。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装置1具有将辊输送装置9的辊轴920电接地的功能。具体而言,形成经由各自包含导电性材料的壳体本体10、弹簧20、导电块30、轴构件40及地线70而到达未图示的接地电极的导电路径,去除在辊轴920产生的静电。由此,避免因静电而使被搬送的基板或形成在其表面的元件破损或使特性劣化的问题。

导电装置1可通过在将主要零件收容在壳体本体10内后,盖上盖部60并拧入这一简单的作业来组装。因此,不使用特别的治具与工具,另外,能够以少的工时进行组装。

以下,对本发明的导电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一部分的结构不同,但大部分的构成相同。因此,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功能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电装置2中,壳体的结构的一部分不同,除此点以外的结构相同。具体而言,在构成壳体200的壳体本体210与盖部260中,在壳体本体210侧形成内螺纹213,在盖部260侧形成外螺纹261,两者相互进行螺合。即便是此种结构,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获得如下的效果:组装简单,可将辊轴确实地接地。

另外,在此结构中,可使壳体本体210的上部的内径例如与轴承50的外径一致。若如此设定,则在组装步骤中的将轴承50收容在壳体本体210内的步骤(步骤S103)中,可抑制轴承50在横向上的晃动,更顺利地盖上盖部260。由此,组装时的作业性进一步提升。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图。更具体而言,图6的(a)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图6的(b)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在图6的(a)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电装置3中,弹簧320配置在轴承50的上方。更具体而言,在此实施方式中,在壳体本体310的内部空间SP的底部配置碳制的导电块330,并以抵接在导电块330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轴构件340。轴构件340以插通在轴承50中的状态收容在壳体本体310内。

其后,将弹簧320装载在轴承50并盖上盖部360。盖部上端363的开口直径比弹簧320的外径小,由此防止弹簧320的飞出。将盖部360与壳体本体310螺合,由此弹簧320收缩,其复原力向下对轴承50施力。由此,轴构件340以被导电块330按压的状态进行旋转。

在此情况下,在轴构件340与导电块330之间、及导电块330与壳体本体310之间分别可取得导通,因此弹簧320不需要导电性。另外,只要在耐磨耗性方面不产生问题,则也可以设为轴构件340不经由导电块而抵接在壳体本体310的构成。

另外,在此结构中,例如将壳体本体310的内径设为对应于轴承50的外径的内径,由此可使将轴承50收容在壳体本体310内时的朝横向的晃动减少至实用上无问题的程度为止。因此,进而装载弹簧320并盖紧盖部360,由此可组装导电装置3,组装作业变得更容易。

另外,在此结构中,为了将弹簧320位置精度良好地配置在壳体本体310内而使其后的盖部360的安装变得容易,如图示那样,优选在壳体本体310设置外螺纹,在盖部360设置内螺纹。

另外,在图6的(b)中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电装置4中,代替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电装置1的弹簧20及导电块30,将由具有导电性及弹性的材料,例如磷青铜所形成的板弹簧420设置在壳体400内。板弹簧420利用其复原力来向上对轴构件40施力,由此将轴构件40按压在轴承50,且将轴承50按压在盖部60的上端63。另外,通过分别抵接在壳体本体410与轴构件40来将它们电连接。即,板弹簧420将轴构件40与壳体本体410弹性地电连接。由此,可谋求零件数的进一步削减。

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导电装置3、导电装置4中,也可以经由所述导电装置来将辊轴电接地。另外,将主要零件收容在壳体本体内并利用盖部盖紧的组装步骤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可容易地进行导电装置的组装。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壳体本体10及盖部60分别作为本发明的“本体部”及“盖部”发挥功能,它们一体地作为本发明的“壳体”发挥功能。另外,轴构件40及轴承50分别作为本发明的“轴构件”及“轴承”而各自发挥功能。另外,弹簧20作为本发明的“施力构件”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导电块30作为本发明的“抵接构件”发挥功能,它们一体地作为本发明的“导电部”发挥功能。另外,设置在壳体本体10的外螺纹11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部位”,另一方面,设置在轴构件40的内螺纹44相当于本发明的“连接部位”。另外,地线70相当于本发明的“接地线”。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弹簧320作为本发明的“施力构件”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导电块330作为本发明的“抵接构件”发挥功能,它们一体地作为本发明的“导电部”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板弹簧420作为本发明的“弹性体”发挥功能。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则除所述实施方式以外,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经由设置在壳体本体10的外螺纹11来将导电装置1与辊轴920连接。但是,用于将导电装置卡合在辊轴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可适宜使用其他结构。

另外,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加力的产生源,使用螺旋弹簧,但作为替代,也可以使用如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板弹簧、或导电性树脂材料来产生施加力。

另外,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产生施加力的弹簧20来确保导电块30与壳体本体10的导通,但用于产生施加力的构成与用于确保导通的构成无需为相同的构成,它们也可以由不同的构件来实现。

另外,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零件间的装卸变得容易,将轴构件40与轴承50的内圈52之间、及盖部60与轴承50的外圈51之间均设为间隙配合的状态。作为替代,也可以将任一者设为中间配合或紧配合的状态。例如当将轴构件与轴承之间设为紧配合时,轴构件与内圈之间在组装时被固定,因此并非必须在轴构件设置扩径部位。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壳体本体10等的整体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金属)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确保将辊轴与导电部(弹簧及导电块)连接的导电路径便足够,不参与所述导电路径的部分也可以不具有导电性。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甚至将地线70、固定螺丝80及垫圈90都包含在导电装置的构成的一部分中,但在将所述导电装置作为制品来流通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这些零件(特别是地线)作为不包含在导电装置中的外部零件来处理。

以上,如例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说明那样,在本发明的导电装置中,例如导电部可为如下的构成: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具有抵接在轴构件并与壳体电连接的抵接构件,以及朝接近方向对轴构件与抵接构件之间施力来赋予按压力的施力构件。根据此种构成,在伴随轴构件的旋转而与抵接构件之间产生的滑动中,也可以稳定地确保电导通。

在此情况下,例如施力构件可为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介于抵接构件与壳体之间的弹性体。根据此种构成,施力构件兼具对抵接构件赋予施加力的功能与确保导通的功能,可减少零件数。

另外,例如导电部可为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介于轴构件与壳体之间的弹性体。根据此种构成,通过导电部来将轴构件与壳体之间弹性地电连接,与所述相同,可兼具对轴构件赋予施加力的功能与确保导通的功能。

另外,例如轴承是内圈与外圈相对地环绕一个旋转轴自由旋转的径向轴承,外圈抵接在壳体,轴构件可具有将具有内圈的内径以下的直径的棒状构件的一端部与内圈的内径相比扩径的形状,并以使一端部位于壳体内,使与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位于壳体外的状态插通在内圈中。根据此种构成,通过壳体及轴构件抵接在轴承来规定各零件的位置关系,而且可使轴构件相对于壳体顺利地进行旋转。

另外,例如可在轴构件中的朝壳体外露出的部分,设置用于连接接地线的连接部位。根据此种构成,即便壳体伴随辊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也可以避免连接有接地线的轴构件的旋转,因此不存在接地线扭曲、或因接地线的连接而阻碍辊轴的旋转的情况。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适宜地应用于构成搬送玻璃基板、电子电路基板等各种基板的辊输送装置的用途。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带阻尼无动力辊子机及其使用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