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及中药组合物

文档序号:960403 发布日期:2020-11-03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及中药组合物 (Wound treating plaster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hronic bone injury ) 是由 闵扬一 于 2020-08-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及中药组合物,其包括依次设置的膏药支撑层、中药膏层和中药粉层,中药膏层涂覆于膏药支撑层上,中药粉层均匀分布在中药膏层上。中药膏层和中药粉层由以下中药材的混合物制备而来:按重量份计,红花5-15份、宣木瓜4-8份、防风3-9份、制乳香5-15份、制没药5-15份、炮甲片1-5份、檀香木3-10份、骨碎补5-15份、煅自然铜5-15份、人工麝香1-6份、公丁香3-12份。本发明的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及中药组合物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对陈旧骨伤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ound treating plaster and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hronic bone injury, which comprise a plaster supporting layer,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ster layer and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wder layer which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where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ster layer is coated on the plaster supporting layer,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wder layer 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ster layer. The Chinese medicinal ointment layer and the Chinese medicinal powder layer are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portion, 5-15 portions of safflower, 4-8 portions of chaenomeles speciosa, 3-9 portions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 5-15 portions of prepared frankincense, 5-15 portions of prepared myrrh, 1-5 portions of stir-baked squama manitis, 3-10 portions of sandalwood, 5-15 portions of drynaria rhizome, 5-15 portions of calcined native copper, 1-6 portions of artificial musk and 3-12 portions of flos caryophyllata. The plaster for treating chronic bone injury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in of patients and have good treatment effect on old bone injury.)

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及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以及一种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膏药更是中医药疗法的传统剂型之一,被列入中医五大剂型之首,属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利用膏药贴治疾病,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疗效。

虽然西医在骨科手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西医对于创后的愈合及术后功能恢复,尤其是创后陈旧骨伤,骨迟缓愈合的疗效不显著,此外,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久坐于电脑前带来的颈椎、腰椎等一系列的慢性疾病都是慢性骨伤的诱因。而利用膏药进行骨伤的治疗却能带来良后的治疗效果。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也逐渐发展出多个伤科流派,其中,初创于清嘉庆、同治年间的闵氏伤科是吴门医派伤科界的重要流派。世代传承的中药膏方虽能取得良好的骨伤治疗的效果,然而,时过境迁,旧时的膏方已无法完全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且按照传统的膏药制备方法的制备工序过于复杂,制备周期过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及中药组合物,其是在闵氏伤科的祖传膏方的基础上结合发明人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研发而来,对于慢性骨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包括依次设置的膏药支撑层、中药膏层和中药粉层,所述中药膏层涂覆于所述膏药支撑层上,所述中药粉层均匀分布在所述中药膏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膏层和所述中药粉层由以下中药材的混合物制备而来:红花、宣木瓜、防风、制乳香、制没药、炮甲片、檀香木、骨碎补、煅自然铜、人工麝香、公丁香。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药膏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来:

(1)将中药材中的人工麝香和公丁香与其他中药材分离,按照麻油:中药材的质量比为0.5-1:1将麻油淋于中药材的表面,充分搅拌,使中药材的表面包覆麻油;

(2)对人工麝香和公丁香的混合物以及其他中药材分别粉碎后并过20-80目筛;

(3)将步骤(2)得到的经粉碎后的中药材按芝麻油:中药材的质量比为6-10:1,在1-10MPa压力下中药材进行浸泡6-8h,人工麝香和公丁香的粉碎混合物与其他中药材的粉碎混合物单独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除人工麝香和公丁香的中药材混合物用文火煎炸,并不断搅拌至油的表面冒烟,停火下黄丹,将黄丹与除人工麝香和公丁香以外的中药材按0.3-0.8:1的添加比例加入,调小火继续熬制,出料前加入步骤(3)得到的经芝麻油浸泡处理的人工麝香和公丁香的混合物,熬制至合适的粘稠度,即可出料。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粉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来:将各个中药材分别粉碎并第一次过筛后,将各个过筛后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第二次过筛,第二次过筛的目数不大于第一次过筛的目数,备用。

更进一步的,各个中药材的添加重量份为:红花5-15份、宣木瓜4-8份、防风3-9份、制乳香5-15份、制没药5-15份、炮甲片1-5份、檀香木3-10份、骨碎补5-15份、煅自然铜5-15份、人工麝香1-6份、公丁香3-1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红花5-15份、宣木瓜4-8份、防风3-9份、制乳香5-15份、制没药5-15份、炮甲片1-5份、檀香木3-10份、骨碎补5-15份、煅自然铜5-15份、人工麝香1-6份、公丁香3-12份。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传统的治伤膏方的基础上,结合发明人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对膏方进行合理化的配伍,并对膏剂的温凉剂型进行调整,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因而对陈旧骨伤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本发明对传统膏药的制备工艺进行调整,在确保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治伤膏的加工效率并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膏药支撑层;2、中药膏层;3、中药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红花5-15份、宣木瓜4-8份、防风3-9份、制乳香5-15份、制没药5-15份、炮甲片1-5份、檀香木3-10份、骨碎补5-15份、煅自然铜5-15份、人工麝香1-6份、公丁香3-12份。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优选为红花7-12份、宣木瓜5-7份、防风5-8份、制乳香7-11份、制没药7-11份、炮甲片2-4份、檀香木5-8份、骨碎补8-12份、煅自然铜8-12份、人工麝香1-4份、公丁香4-8份。

本实施例所用的各个中药材的药理作用为:

红花: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宣木瓜:具有平肝和胃、祛风去湿、活血通络、滋脾益肺等功效;

防风: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

制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制没药: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炮甲片:功效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治血瘀经闭;癥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檀香木:用于呃逆,呕吐,胃脘痛,腰痛;

骨碎补: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续筋、治牙疼、腰疼、久泻等功效;

煅自然铜:散瘀止痛,续筋接骨。

人工麝香:有开窍,活血,散结,止痛,兴奋神经等功效;

公丁香:具抑菌及驱虫作用,用作芳香,镇痉驱风剂,治疗胃病,腹痛、呕吐、神经痛、牙痛等疾病。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散瘀,祛风塞湿痹,强筋健骨,通络止痛的功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用于陈旧宿伤及创伤后遗等疑难骨伤杂病,主治跌打损伤,骨折与软组织肌筋损伤,治疗新鲜陈旧肌筋膜炎、骨折、骨不连、坐骨神经痛。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慢性骨伤治疗的治伤膏药包括依次设置的膏药支撑层1、中药膏层2和中药粉层3,中药膏层2涂覆于膏药支撑层11上,中药粉层3均匀分布在中药膏层2上。在本实施例的膏药支撑层1的边缘设置有胶黏层3,本实施例的膏药支撑层1可以为基布层或凝胶层或二者的混合层,在为基布层时,可由多层基布逐层贴合而成。

本实施例的中药膏层和中药粉层均由实施例一的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来。

本实施例的中药膏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来:

(1)将中药材中的人工麝香和公丁香与其他中药材分离,按照麻油:中药材的质量比为0.5-1:1将麻油淋于中药材的表面,充分搅拌,使中药材的表面包覆麻油;

(2)对人工麝香和公丁香的混合物以及其他中药材分别粉碎后并过20-80筛;

(3)将步骤(2)得到的经粉碎后的中药材按芝麻油:中药材的质量比为6-10:1,在1-10MPa压力下中药材进行浸泡6-8h,人工麝香和公丁香的粉碎混合物与其他中药材的粉碎混合物单独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除人工麝香和公丁香的中药材混合物用文火煎炸,并不断搅拌至油的表面冒烟,停火下黄丹,将黄丹与除人工麝香和公丁香以外的中药材按0.3-0.8:1的添加比例加入,调小火继续熬制,出料前加入步骤(3)得到的经芝麻油浸泡处理的人工麝香和公丁香的混合物,熬制至合适的粘稠度,即可出料。中药膏的老嫩度可根据季节进行调整,夏季需要老一点,冬季需要嫩一点,以确保中药膏保持足够的老嫩度,以略有流变性的膏状为宜。

本实施的中药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来:将各个中药材分别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将各个过筛后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再次过筛,第二次过筛的目数为80目,由此得到粉碎的且混合均匀的中药粉。

下面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对本实施例的治伤膏药的用法及治疗效果予以说明:

病例1:

周某,男,58岁,浙江平湖人,初诊2016年6月5日。

主诉:车祸跌伤致左胸肋疼痛逾一月。

病史:一月前骑车不慎跌倒,当即感左胸背部疼痛,活动不利,当时未就诊,后疼痛加剧后赴医院急诊,经查为左第4-6肋骨骨折,第5、6肋骨部分错位,经治疗后仍有疼痛。

诊查:左胸壁第4-6肋腋中、前线压痛阳性,张开未合,骨擦音少许,胸廓挤压阳性。

诊断:多发性陈旧肋骨骨折

治法:宜活血止痛,理气通络,补肾健骨法。取用本实施的治伤膏药经加热后敷贴胸壁骨折处,贴5天停1天,续贴二周,胸壁仍用胸肋带制动。

二诊:2016年6月19日,患诉疼痛已明显好转,二上肢已能上举活动,但咳嗽时仍有疼痛感,胸肋骨折处压痛阴性,骨擦音不明显,按前法续贴二周。

三诊:2016年7月4日,患诉胸部疼痛已消除,活动已利,咳嗽时无疼痛感,已上班轻工作,胸部挤压试验阴性。

病例2:

尤某,女,50岁,苏州相城区人,初诊2017年2月5日。

主诉:左腰疼痛伴左足麻木,活动受限三周。

病史:起病时腰臀部疼痛,二周时左腿麻木,行动不利,卧床时减轻,经医院CT检测,腰椎间盘突出,曾服用追风透骨丸、地奥司明等药物,效果不显著。

诊查:脊柱腰段侧弯,活动受限,腰及左臀部环跳穴有压痛,左下肢直腰抬高60°(+),背前外侧皮肤痛觉减弱,左脚伸肌力减弱。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痹症。

治法:宜温肾通络,活血止痛,理气去痹法。采用本实施例的治伤膏药经加热后敷贴,下腰锥偏左旁及右臀环跳穴,贴5天,停1-2天,续贴二周,嘱卧硬床板并休息。

二诊:2月19日,腰腿痛已明显缓解,腿部麻木减轻,直腿抬高70°(+),续贴伤膏二周,贴日,停1天。

三诊:3月4日患者诉,腰腿痛已消失,行走已利,但腿麻木虽减轻仍时有时无,脊柱侧弯已消除,第五腰椎处压痛不明显,直腿抬高70°(-),嘱按前法续贴伤膏二周,适当作功能康复锻炼,直至康复。

由上述两例病例可知,本发明的治伤膏对于陈旧骨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治疗下肢麻木无力的中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