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

文档序号:981056 发布日期:2020-11-06 浏览: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平衡车 (Balance car ) 是由 臧传美 于 2020-08-0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第一车体包括第一上壳、第一下壳和第一踏板,第二车体包括第二上壳、第二下壳和第二踏板;第二车体还包括中壳,所述中壳设置在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之间;所述第一踏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壳上;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或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所述中壳上。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第二踏板安装灵活,与中壳连接更紧密。(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lance ca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ar body and a second car body, wherein the first car body comprises a first upper shell, a first lower shell and a first pedal, and the second car body comprises a second upper shell, a second lower shell and a second pedal; the second vehicle body further includes a middle shell disposed between the second upper shell and the second lower shell; the first pedal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upper shell; the second pedal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upper shell or the second pedal is arranged on the middle shell. The advantages are that: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to operate, the installation of second footboard is nimble, is connected inseparabler with the mesochite.)

一种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电动平衡车主要包括独轮和两轮两种类型,其中,双轮平衡车的安全系数较高,更适合代步出行。而一般的双轮平衡车采用左右两侧车体的结构,两个车体上均设有踏板供人踩踏,踏板的安装对于整个平衡车的使用和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安装更合理,使用感受和控制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平衡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第一车体包括第一上壳、第一下壳和第一踏板,第二车体包括第二上壳、第二下壳和第二踏板;

第二车体还包括中壳,所述中壳设置在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之间;所述第一踏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壳上;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或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所述中壳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上壳上设置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踏板通过所述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壳上;

所述第一上壳上设置第一踏板安装孔,所述第一踏板通过所述第一踏板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壳上;对应所述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位置,所述中壳上设置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踏板通过所述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活动固定在所述第二上壳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上壳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二踏板穿过所述通孔直接设置在所述中壳上。

优选地,所述中壳上设置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踏板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活动固定在所述中壳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踏板包括活动连接固定柱;

所述活动连接固定柱与所述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踏板活动固定在所述第二上壳上;或

所述活动连接固定柱与所述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踏板活动固定在所述第二上壳上;或

所述活动连接固定柱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踏板活动固定在所述中壳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踏板的结构如下:一体踏板,或包括踏皮和踏垫组成;所述第二踏板的结构如下:一体踏板,或包括踏皮和踏垫组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踏板包括第二触点,所述中壳上设置第二触点贯穿孔;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时,所述第二上壳上设置触点孔,所述第二触点贯穿孔与所述触点孔、以及所述第二触点相对应;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中壳上时,所述第二触点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触点相对应;所述第二触点贯穿孔中设置弹簧,使得所述第二踏板可以回弹。

优选地,第一车体还包括第一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壳上,位于所述第一踏板下方;所述第一踏板包括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的位置相对应;和/或

第二车体还包括第二光电开关,当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所述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壳上,位于所述第二踏板下方;所述第二踏板包括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第二车体还包括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中壳上,当第二踏板设置在中壳上时,第二光电开关位于所述第二踏板下方,所述第二踏板包括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的位置相对应;当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时,第二上壳上设有触点孔,所述第二踏板包括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触点孔的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壳上设有第一活动安装孔,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孔中设置弹簧,使得所述第一踏板可以回弹;当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壳上时,所述第二上壳上设有第二活动安装孔,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孔中设置弹簧,使得所述第二踏板可以回弹;当第二踏板设置在中壳上且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中壳上时,所述中壳上设有第二活动安装孔,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孔中设置弹簧,使得所述第二踏板可以回弹。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平衡车将第一踏板设置在第一上壳上,方便第一踏板安装,也方便第一踏板与第一车体内的部件互动关联;将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安装较为方便,也可以通过中壳加强第二踏板的安装稳定性;将第二踏板设置在中壳上,使第二踏板与第二车体内的部件更为接近,更方便控制,踩踏感应也更灵敏,有利于提高平衡车的整体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二踏板设置在中壳上的实施方式,还显示了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中壳下方的第二控制板上的实施方式;

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的实施方式,还显示了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中壳下方的第二控制板上的实施方式;

图4为图3中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一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一上壳上的实施方式,还显示了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中壳上的实施方式;

图6为图5中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一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一上壳上的实施方式,还显示了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二上壳上的实施方式;

图8为图7中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实施例的中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的实施方式;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踏板设置在中壳上时第二上壳的结构;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时第二上壳的结构;

图14为图13中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一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一上壳上时第一上壳的结构;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中壳上时中壳的结构;

图17为图16中实施例的中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车体;2、第二车体;3、转动机构;4、第一控制板;5、第二控制板;6、第一踏板;61、第一活动柱;62、第一触点;7、第二踏板;71、活动连接固定柱;72、第二触点;10、第一上壳;101、第一踏板安装孔;102、第一活动安装孔;103、第一触点贯穿孔;20、第一下壳;30、第二上壳;301、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302、通孔;303、触点孔;304、第二活动安装孔;40、第二下壳;50、中壳;501、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2、第二触点贯穿孔;503、第二活动安装孔;504、通槽;60、第一光电开关;601、第二光电开关;602、触点柱;603、安装槽;6031、第一过线孔;6032、第二过线孔;6033、第三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 “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 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至附图17所示,本发明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第一车体1包括第一上壳10、第一下壳20和第一踏板6,第二车体2包括第二上壳30、第二下壳40和第二踏板7;

第二车体还包括中壳,所述中壳设置在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之间;所述第一踏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壳上;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或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所述中壳上。

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相对设置,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可以相对静止,也可以通过转动机构3相对转动。第一车体1可以为平衡车中的左车体,对应的,第二车体2为平衡车中的右车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体1可以为平衡车中的右车体,对应的,第二车体2为平衡车中的左车体。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的位置对其结构无实质影响,可正常使用即可。

对于第一踏板6和第二踏板7的具体结构:第一踏板6为一体式踏板,方便加工和安装,或,包括踏皮和踏垫,以增强踩踏的脚感;第二踏板7为一体式踏板,方便加工和安装,或,包括踏皮和踏垫,以增强踩踏的脚感。

为方便控制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第一踏板6和第二踏板7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相对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移动,从而触发光电开关,使平衡车开始工作。更具体地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踏板6活动设置在第一上壳10上,第一踏板6的下方设有第一光电开关60,在第一踏板6承重后下移,触发第一光电开关60,第一控制板4控制第一车体1工作,此时,第一光电开关60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一控制板4上,也可以独立设置在第一上壳10上,其具体的设置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描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踏板7活动设置在第二上壳30上,第二踏板7的下方设有第二光电开关601,在第二踏板7承重后下移,触发第二光电开关601,第二控制板5控制第二车体2工作,此时,第二光电开关601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控制板5上,也可以独立设置在第二上壳30上,其具体的设置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描述。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踏板6和第二踏板7均可以活动,同时控制平衡车,将上述实施例进行组合即可。

针对第一踏板6活动设置在第一上壳10上的实施例,更具体地说,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第一上壳10上设有第一踏板安装孔101,第一踏板6通过第一踏板安装孔101设置在第一上壳10上,第一踏板6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活动柱61,第一活动柱61穿过第一踏板安装孔101之后与第一上壳10的下表面活动卡接,避免第一踏板6脱离第一上壳10,且第一活动柱61的长度大于第一踏板安装孔101的厚度,使第一活动柱61可在第一踏板安装孔101中穿梭,从而使第一踏板6可以相对第一上壳10上下移动。

优选地,第一活动柱61包括引导部和卡接部,引导部与第一踏板安装孔101相适配,并可在第一踏板安装孔101中上下移动,卡接部用于与第一上壳10的下表面活动卡接。引导部和卡接部的结构有多种,引导部的长度决定了第一踏板6相对于第一上壳10的活动范围,更具体地说,第一踏板6活动的范围可以限定在1mm~10mm。

针对第二踏板7活动设置在第二上壳30上的实施例,第二车体2中设置有中壳50,因此,第二踏板7的安装结构有多种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第二上壳30上设置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301,第二踏板7包括活动连接固定柱71,活动连接固定柱71与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301配合连接,对应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301位置,中壳50上设置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1;活动连接固定柱71与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301和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1配合,使得第二踏板7活动固定在第二上壳30上。优选地,活动连接固定柱71包括引导部和卡接部,引导部与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301和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1相适配,并可在第二踏板第一安装孔301和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1中上下移动,卡接部用于与中壳50的下表面活动卡接。引导部和卡接部的结构有多种,引导部的长度决定了第二踏板7相对于第二上壳30的活动范围,更具体地说,第二踏板7活动的范围可以限定在1mm~10mm。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第二上壳30上设有第二踏板7,第二上壳30与第二踏板7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302,第二踏板7穿过通孔302与中壳50连接,在第二上壳30上设置通孔302,不仅使第二踏板7可以直接与中壳50连接,装配工艺更简单;还可节省第二上壳30的材料,降低成本。更具体地说,中壳50上设置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1,第二踏板7包括活动连接固定柱71;活动连接固定柱71穿过通孔302并与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1配合,使得第二踏板7活动固定在中壳50上。优选地,活动连接固定柱71包括引导部和卡接部,引导部与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1相适配,并可在第二踏板第二安装孔501中上下移动,卡接部用于与中壳50的下表面活动卡接。引导部和卡接部的结构有多种,引导部的长度决定了第二踏板7相对于第二上壳30的活动范围,更具体地说,第二踏板7活动的范围可以限定在1mm~10mm。优选地,设置中壳50的厚度大于第二上壳30的厚度,由于第二踏板7直接与中壳50活动连接,当人踩在第二踏板7上时,力可以直接传递到中壳50上,中壳50的壳体厚度大于第二上壳30,因此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可以承受更高的重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第一踏板6活动设置在第一上壳10上时,第一部件组包括第一光电开关60,第一踏板6的下表面与第一光电开关60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触点62,第一踏板6承重下移后,第一触点62触发第一光电开关60,从而控制平衡车的工作。针对第一光电开关60的不同设置位置,第一踏板6和第一上壳10具有多种结构,以下将一一举例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第一光电开关60设置在第一控制板4上,第一控制板4位于第一上壳10的下方,第一触点62设置在第一踏板6下表面的触点柱602上,第一上壳10上设有第一触点贯穿孔103,第一触点贯穿孔103中设有弹簧,弹簧可套设在触点柱602上,并与第一触点贯穿孔103的底部凸沿相抵,实现第一踏板6的复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附图5至附图7所示,第一光电开关60独立设置在第一上壳10上,位于第一踏板6的下方,第一光电开关60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控制板4电连接,传递电信号,第一触点62设置在第一踏板6的下表面,当第一踏板6上站人或受力时,第一踏板6下压即可触发第一光电开关60,并将信号传送至第一上壳10下方的第一控制板4,控制平衡车开始工作。更具体地说,为固定第一光电开关60,第一上壳10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光电开关60的安装槽603,第一光电开关60置于安装槽603中。优选地,安装槽603的深度大于等于第一光电开关60的高度,避免第一踏板6在相对第一上壳10移动时挤压、损坏第一光电开关60,安装槽603中或安装槽603的侧边设有第一过线孔6031,用于供连接件穿过。与此同时,为了方便第一踏板6下压后复位,第一踏板6上设有安装弹簧的活动安装柱,第一上壳10上设有第一活动安装孔102,活动安装柱与第一活动安装孔相适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安装柱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安装孔连接,以实现第一踏板6的回弹。活动安装柱位于第一踏板6的下表面,同时,弹簧环绕活动安装柱设置在第一活动安装孔,第一活动安装孔为非贯通孔,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活动安装孔的底壁相抵。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安装孔可以为贯通孔,第一活动安装孔的底部设有与弹簧相抵的凸沿,使弹簧可在凸沿和第一踏板6之间伸缩,活动安装孔中的贯通孔可具有其他功能,比如方便第一上壳10内的部件维修或供其他光电开关的触点通过等。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第二踏板7活动设置在第二上壳30上时,第二部件组包括第二光电开关601,第二踏板7的下表面与第二光电开关60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点72,第二踏板7承重下移后,第二触点72触发第二光电开关601,从而控制平衡车的工作。针对第二光电开关601的不同设置位置,第二踏板7、中壳50和第二上壳30具有多种结构,以下将一一举例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第二踏板7设置在第二上壳30上,第二光电开关601设置在第二控制板5上,第二控制板5位于中壳50的下方,第二触点72设置在第二踏板7下表面的触点柱602上,第二上壳30上设有触点孔303,中壳50上设有第二触点贯穿孔502,第二触点贯穿孔502与触点孔303和触点对应,触点与第二光电开关601位置对应,触点依次穿过触点孔303和第二触点贯穿孔502触发第二光电开关601。为使第二踏板7可相对第二上壳30和中壳50上下移动,第二触点贯穿孔502的底部设有凸沿,凸沿上方设有弹簧,弹簧置于第二触点贯穿孔502中,一端与凸沿相抵,另一端与踏板上的触点柱602相连接,用于第二踏板7的复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附图7和附图8所示,第二踏板7设置在第二上壳30,第二光电开关601独立设置在第二上壳30上,位于第二踏板7的下方,第二控制板5位于中壳50的下方,第二光电开关601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控制板5电连接,传递电信号,第二触点72设置在第二踏板7的下表面,当第二踏板7上站人或受力时,第二踏板7下压即可触发第二光电开关601,并将信号传送至中壳50下方的第二控制板5,控制平衡车开始工作。更具体地说,为固定第二光电开关601,第二上壳30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光电开关601的安装槽603,第二光电开关601置于安装槽603中。优选地,安装槽603的深度大于等于第二光电开关601的高度,避免第二踏板7在相对第二上壳30移动时挤压、损坏第二光电开关601。此时,安装槽603中或安装槽603的侧边设有第二过线孔6032,中壳50上设有通槽504,连接件可依次穿过第二过线孔6032和通槽504与第二控制板5连接。

如附图7所示,为了方便第二踏板6下压后复位,第二踏板6上设有安装弹簧的活动安装柱,第二上壳30上设有触点孔303,中壳位于第二上壳的下方,设有第二活动安装孔,活动安装柱与触点孔303和第二活动安装孔相适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安装柱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安装孔连接,以实现第二踏板6的回弹。活动安装柱位于第二踏板的下表面,同时,弹簧环绕活动安装柱设置在第二活动安装孔,第二活动安装孔为非贯通孔,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活动安装孔的底壁相抵。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安装孔可以为贯通孔第二活动安装孔的底部设有与弹簧相抵的凸沿,使弹簧可在凸沿和第二踏板6之间伸缩,第二活动安装孔中的贯通孔可具有其他功能,比如方便第二上壳内的部件维修或供其他光电开关的触点通过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第二踏板7设置在中壳50上,第二光电开关601设置在第二控制板5上,第二控制板5位于中壳50的下方,第二触点72设置在第二踏板7下表面的触点柱602上,如附图9和附图10所示,中壳50上设有第二触点贯穿孔502,第二触点72与第二光电开关601位置对应,第二触点72穿过第二触点贯穿孔502触发第二光电开关601。为使第二踏板7可相对第二上壳30和中壳50上下移动,第二触点贯穿孔502的底部设有凸沿,凸沿上方设有弹簧,弹簧置于第二触点贯穿孔502中,一端与凸沿相抵,另一端与踏板上的触点柱602相连接,用于第二踏板7的复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第二踏板7设置在中壳50上,第二光电开关601独立设置在中壳50上,位于第二踏板7的下方,第二光电开关601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控制板5电连接,传递电信号,第二控制板5位于中壳50下方,第二触点72设置在第二踏板7的下表面,当第二踏板7上站人或受力时,第二踏板7下压即可触发第二光电开关601,并将信号传送至中壳50下方的第二控制板5,控制平衡车开始工作。更具体地说,为固定第二光电开关601,中壳50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光电开关601的安装槽603,第二光电开关601置于安装槽603中。优选地,安装槽603的深度大于等于第二光电开关601的高度,避免第二踏板7在相对第二上壳30移动时挤压、损坏第二光电开关601;安装槽603中或安装槽603的侧边设有第三过线孔6033,连接件穿过第三过线孔6033与第二控制板5连接。与此同时,为了方便第二踏板7下压后复位,第二踏板7上设有安装弹簧的活动安装柱,如附图16和附图17所示,中壳50上设有第二活动安装孔503,第二上壳30上设有供第二踏板7穿过的通孔302,活动安装柱与第二活动安装孔503相适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安装柱连接或相抵,另一端与第二活动安装孔503连接或相抵,以实现第二踏板7的回弹,活动安装柱穿过触点孔303,在第二活动安装孔503中上下移动,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踏板7复位。活动安装柱位于第二踏板7的下表面,同时,弹簧环绕活动安装柱设置在第二活动安装孔503。活动安装孔为非贯通孔,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安装孔的底壁相抵。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安装孔503可以为贯通孔,第二活动安装孔503的底部设有与弹簧相抵的凸沿,使弹簧可在凸沿和第二踏板7之间伸缩,第二活动安装孔503中的贯通孔可具有其他功能,比如方便中壳50内的部件维修或供其他光电开关的触点通过等。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平衡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