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及其定位方法

文档序号:992896 发布日期:2020-10-23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肺部结节***及其定位方法 (Pulmonary nodule positioner and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 是由 柳林 吴彦馨 柳立军 刘淑贞 于 2020-08-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肺部结节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包括通过定位夹板定位夹持到床板上的竖直固定柱,竖直固定柱上连接设置有用于能够在人体肋骨正上方任意位置进行移动并能够定位到病灶点正上方的病灶点定位机构,病灶点定位机构上连接设置有用于使得穿刺针倾斜刺入人体肋骨之间部位并能够调整入针角度的倾斜入针机构。本发明能够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来计算出入针角度调节结构的调节量大小,并且因调节后倾斜的可伸缩入针管道与病灶点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能够保证穿入的穿刺针精确地刺入到病灶上,并且能够从两人体肋骨之间倾斜刺入。(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lmonary nodule positioner and a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vertical fixing column clamped on a bed board through a positioning splint, wherein a focus point positioning mechanism which can move at any position right above a human body rib and can be positioned right above a focus point is connected and arranged on the vertical fixing column, and an inclined needle inserting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for enabling a puncture needle to be obliquely inserted into a position between human body ribs and can adjust an inserting needle angle is connected and arranged on the focus point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can calculate the adjustment quantity of the needle inlet and outlet angle adjusting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 triangle principle,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inserted puncture needle can be accurately inserted into a focus and can be obliquely inserted between two human ribs because the inclined telescopic needle inlet pipeline and the focus point are always i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after adjustment.)

肺部结节***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肺部结节***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肺结节是指直径<30mm的肺内结节,早期很难确定其性质。肺结节存在一定的恶性概率。早期诊断就是预后的关键,如何鉴别其良恶性是临床诊治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型纤维支气管镜、高分辨率CT、胸腔镜技术,经皮肺活检术的发展为临床上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了帮助。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一种诊断治疗肺结节的有效方法,但是如何做到安全高效方便进行穿刺需要一个先进工具来完成操作。

为了正确诊断病理以便做出正确治疗,需要利用穿刺对病灶进行活检,亦或是通过穿刺进行定向治疗,通常是借助于仪器如CT扫描装置测定出病灶与皮肤定位点的方位和穿刺针的深度。首先在人体的某一横剖层面上测出病灶的位置,在该层面中选择最佳进针位置和进针角度,利用进针层面的角度、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的三维构像决定病灶及穿刺针穿刺的精确位置。

但是,现有的穿刺引导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无法实现对病灶点的精确定位,需要进行多次穿刺尝试,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穿刺效率低。大多数穿刺引导装置仅能够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垂直穿刺,若病灶点位于人体肋骨正下方,直接进行垂直穿刺将刺入到人体肋骨内,将无法对其进行穿刺,导致该装置的适用性较差。

此外,现有的穿刺引导装置都是基于CT扫描装置准确定位再进行穿刺,但是,用于保证CT扫描装置准确定位的CT快速定位标尺纸是直接平铺到人体胸口上的,在进行CT扫描时,因人体胸口并未平整的水平面,导致CT扫描装置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肺部结节***及其定位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穿刺引导装置无法实现对病灶点的精确定位,无法对位于人体肋骨正下方的病灶点进行穿刺的问题,以实现对病灶点的精准穿刺定位,以实现对人体肋骨正下方病灶点的进行穿刺的目的,以增加穿刺调节的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肺部结节***,包括通过定位夹板定位夹持到床板上的竖直固定柱,竖直固定柱上连接设置有用于能够在人体肋骨正上方任意位置进行移动并能够定位到病灶点正上方的病灶点定位机构,病灶点定位机构上连接设置有用于使得穿刺针倾斜刺入人体肋骨之间部位并能够调整入针角度的倾斜入针机构。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病灶点定位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竖直固定柱顶端能够进行水平面上转动的倒L型旋转杆、通过第二定位调节结构可伸缩连接在倒L型旋转杆一端的可伸缩L型圆杆以及竖直转动设置在可伸缩L型圆杆上的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的最底端位于病灶点的正上方,倾斜入针机构设置在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上。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倾斜入针机构包括横向伸缩设置在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上用于调整入针角度并使得穿刺针能够倾斜刺入人体肋骨之间部位的入针角度调节结构以及铰接设置在入针角度调节结构末端用于穿射穿刺针的可伸缩入针管道;所述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入针角度调节结构、可伸缩入针管道与病灶点位于与人体肋骨相垂直的同一竖直平面内。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可伸缩杆和第二可伸缩杆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表示伸缩长度的刻度。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可伸缩入针管道的上部和下部侧壁上分别一体连接有铰接定位座,铰接定位座和铰接座之间通过铰轴连接。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竖直固定柱的中部通过第一定位调节结构定位设置有位于床板正上方的水平板,水平板上水平铺设有CT快速定位标尺纸。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水平板的顶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平板是否处于水平状态以保证CT扫描装置检测精度的水平仪。

肺部结节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肺部结节***进行,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床板上平躺有患者,根据患者的体型和胖瘦程度对水平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将CT快速定位标尺纸放置到水平板上,并使CT快速定位标尺纸的定位线与CT扫描装置的扫描线相符合;

S2、CT扫描装置对人体胸部进行CT扫描,由CT扫描装置获知病灶点的深度及相对于CT快速定位标尺纸的所在位置;

S3、调节可伸缩L型圆杆的伸缩长度,同时旋转倒L型旋转杆,直至将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的竖直转动圆杆调节至病灶点的正上方,再将可伸缩L型圆杆进行定位;

S4、旋转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使得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与可伸缩L型圆杆的横向圆管处于两个相互垂直竖直平面内;

S5、根据病灶点的位置通过入针角度调节结构对可伸缩入针管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S6、根据病灶点位置给定第二可伸缩杆的伸长量,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第一可伸缩杆的伸长量,从而精确定位入针位置和角度。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发明将可伸缩入针管道通过入针角度调节结构铰接设置在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能够进行旋转及横向调节,并使得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入针角度调节结构、可伸缩入针管道与病灶点位于与人体肋骨相垂直的同一竖直平面内,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的最底端位于病灶点的正上方,因此能够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来计算出入针角度调节结构的调节量大小,并且因调节后倾斜的可伸缩入针管道与病灶点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能够保证穿入的穿刺针精确地刺入到病灶上,实现对病灶点的精确定位,并且能够从两人体肋骨之间倾斜刺入,定位十分快速、精确。

本发明水平板通过能够调节水平板高度的第一定位调节结构定位设置在竖直固定柱上,CT快速定位标尺纸水平铺设在水平板上,使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体型和胖瘦程度对水平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

本发明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的竖直转动圆杆旋转至病灶点的正上方时对病灶点进行遮挡,CT扫描装置发出的X射线将不会射入到病灶点上,进而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地了解本装置中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的竖直转动圆杆是否移动到位,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本发明将入针角度调节结构中第二可伸缩杆伸缩到合适的长度,再经过计算可得出需要调节的第一可伸缩杆的伸缩值,因调节后可伸缩入针管道与病灶点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保证了穿刺针入针的准确性,保证了穿入的穿刺针始终能够穿刺到病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可伸缩入针管道穿入穿刺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病灶点的位置发生改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床板,2、定位夹板,3、竖直固定柱,4、第一定位调节结构,41、第一定位锁紧钉,42、调节块,5、水平板,51、水平仪,6、CT快速定位标尺纸,7、倒L型旋转杆,8、可伸缩L型圆杆,9、第二定位调节结构,91、第二定位锁紧钉,10、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1、竖直转动圆杆,102、第一横向套筒,103、第二横向套筒,11、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1、第一可伸缩杆,112、第二可伸缩杆,113、铰接座,114、铰接定位座,115、铰轴,12、可伸缩入针管道,13、穿刺针,14、病灶点,15、人体肋骨,16、第一万向节调节结构,161、第一万向节,162、第一连接杆,163、第二万向节,164、第二连接杆,165、连接套筒,17、第二万向节调节结构,171、第三万向节,172、第三连接杆,173、第四万向节,174、第四连接杆,176、定位螺钉,18、竖直调节柱,19、横向滑动尺,20、竖直滑动尺,21、倾斜滑动尺,22、第一可调节螺母,23、第二可调节螺母,24、滑槽,25、铰接轴,26、入针管道,27、第一调节螺栓,28、第二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肺部结节***,结合图1至图5所示,包括竖直固定柱3、病灶点定位机构和倾斜入针机构。

竖直固定柱3通过定位夹板2定位夹持到床板1头部,本发明中竖直固定柱3为竖直圆管。定位夹板2的一端设置为夹子,另一端设置有延伸板,竖直固定柱3固定设置在延伸板上,夹子能够有效地夹持定位到床板1头部,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此外,本发明中的定位夹板2还可采用工字型钢板,将工字型钢板的槽口卡持到床板1上,再通过螺栓将工字型钢板与床板1进行固定。

病灶点定位机构连接设置在竖直固定柱3上,用于能够在人体肋骨15正上方任意位置进行移动并能够定位到病灶点14正上方。病灶点定位机构包括倒L型旋转杆7、可伸缩L型圆杆8、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和水平板5。

倾斜入针机构连接设置在病灶点定位机构上,用于使得穿刺针13倾斜刺入人体肋骨之间部位并能够调整入针角度。倾斜入针机构包括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可伸缩入针管道12。倾斜入针机构设置在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上。

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可伸缩入针管道12与病灶点位于与人体肋骨相垂直的同一竖直平面内,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的最底端位于病灶点的正上方。本发明针对不同位置的病灶点进行入针前,始终将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的最底端调节至病灶点的正上方,以保证本发明能够实现准确入针。

倒L型旋转杆7转动设置在竖直固定柱3顶端,能够进行水平面上转动。本发明中的倒L型旋转杆7设置为倒L型圆管状,包括竖管和横管。竖管与竖直固定柱3之间通过轴承滚动连接,进而保证了倒L型旋转杆7、可伸缩L型圆杆8、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可伸缩入针管道12能够在水平面上进行转动,使得本发明能够在病灶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同样适用。倒L型旋转杆7的横管设置为中空圆管状,保证了可伸缩L型圆杆8能够***其中。

本发明中人体肋骨15所在位置仅为示意情况,倒L型旋转杆7的横管的实际长度较长,能够保证可伸缩L型圆杆8在人体肋骨正上方进行自由伸缩,实际上的人体肋骨在床板上的位置要靠右些,以保证人体的头部能够枕在床板上。

可伸缩L型圆杆8通过第二定位调节结构9可伸缩连接在倒L型旋转杆7一端。可伸缩L型圆杆8包括横向圆管和竖向圆管,横向圆管***到倒L型旋转杆7的横管内。可伸缩L型圆杆8的横向圆管外壁上设置有刻度,能够表示出可伸缩L型圆杆8的伸出量。

第二定位调节结构9包括第二定位锁紧钉91,倒L型旋转杆7的横管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二定位锁紧钉91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通过旋拧第二定位锁紧钉91可实现对倒L型旋转杆7和可伸缩L型圆杆8之间的定位。

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竖直转动设置在可伸缩L型圆杆8上。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包括竖直转动设置在可伸缩L型圆杆8顶端的竖直转动圆杆101、横向固定设置在竖直转动圆杆101顶端的第一横向套筒102以及横向固定设置在竖直转动圆杆101中部并与竖直转动圆杆101相平行的第二横向套筒103,第二横向套筒103的横向长度小于第一横向套筒102,竖直转动圆杆101位于病灶点的正上方。

可伸缩入针管道12通过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铰接设置在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上,并横向伸缩设置在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上,可伸缩入针管道12为中空管状,用于穿射穿刺针13。

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用于调整入针角度并使得穿刺针13能够倾斜刺入人体肋骨之间部位。

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包括通过第三定位调节结构可伸缩设置在第一横向套筒102上的第一可伸缩杆111、通过第四定位调节结构可伸缩设置在第二横向套筒103上的第二可伸缩杆112,第一可伸缩杆111和第二可伸缩杆112的外端分别固定设置有铰接座113。竖直转动圆杆101、第一横向套筒102、第二横向套筒103、第一可伸缩杆111、第二可伸缩杆112、可伸缩入针管道12与病灶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第一可伸缩杆111和第二可伸缩杆11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表示伸缩长度的刻度。

可伸缩入针管道12的上部和下部侧壁上分别一体连接有铰接定位座114,铰接定位座114和铰接座113之间通过铰轴115连接。

水平板5通过第一定位调节结构4定位设置在竖直固定柱3的中部,位于床板1正上方。CT快速定位标尺纸6水平铺设在水平板5上,用于使得CT扫描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定位病灶位置。本发明中水平板5的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CT快速定位标尺纸6铺设在矩形凹槽内,且矩形凹槽底部的水平板5为薄板状,能够使得穿刺针13穿过。

第一定位调节结构4包括与水平板5一体固定连接的调节块42以及螺纹连接在调节块42上的第一定位锁紧钉41,调节块42套设在竖直固定柱3上,能够沿竖直固定柱3上下滑动,通过旋拧第一定位锁紧钉41能够实现对调节块42的定位。

竖直固定柱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表示CT快速定位标尺纸6至倒L型旋转杆7最底端之间竖直间距的刻度b。

水平板5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水平仪51,用于检测水平板5是否处于水平状态,以保证CT扫描装置检测精度。

本发明在实际进行穿刺针的定位过程如下。

S1、患者平躺在床板1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体型和胖瘦程度对水平板5的位置进行调节。医护人员旋松第一定位锁紧钉41,将水平板5调节至与人体胸部相接触的位置,同时观察水平板5上的水平仪51,根据水平仪51的指示,将水平板5调节至水平位置。再将第一定位锁紧钉41旋紧,使得水平板5定位到竖直固定柱3上,将CT快速定位标尺纸6放置到水平板5上,并使CT快速定位标尺纸6的定位线与CT扫描装置的扫描线相符合。

S2、CT扫描装置对人体胸部进行CT扫描,由CT扫描装置获知病灶点的深度及相对于CT快速定位标尺纸6的所在位置。

S3、调节可伸缩L型圆杆8的伸缩长度,同时旋转倒L型旋转杆7,直至将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的竖直转动圆杆101调节至病灶点的正上方,再通过第二定位锁紧钉91将可伸缩L型圆杆8进行定位。

在此步骤中,当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的竖直转动圆杆101旋转至病灶点的正上方时对病灶点进行遮挡,CT扫描装置发出的X射线将不会射入到病灶点上,进而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地了解本装置中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的竖直转动圆杆101是否移动到位,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S4、旋转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使得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与可伸缩L型圆杆8的横向圆管处于两个相互垂直竖直平面内,此时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可伸缩入针管道12与病灶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S5、根据病灶点的位置通过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对可伸缩入针管道1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通过改变第一可伸缩杆111和第二可伸缩杆112的伸长长度来调节可伸缩入针管道12的倾斜角度。

S6、首先根据病灶点位置给定第二可伸缩杆112的伸长量,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第一可伸缩杆111的伸长量,从而精确定位入针位置和角度。

以病灶点为中心点建立坐标系,以病灶点与竖直转动圆杆101的连线延长线方向为Z轴,以与人体肋骨相垂直的病灶点连线为X轴,以与人体肋骨相平行的病灶点连线为Y轴。设定可旋转入针竖向支架10、入针角度调节结构11、可伸缩入针管道12与病灶点位于的同一竖直平面为Z平面。

结合图3所示,设定病灶点为O点,病灶点与竖直转动圆杆101的连线延长线与第二横向套筒103的连接交点为A点,病灶点与竖直转动圆杆101的连线延长线与第一横向套筒的连接交点为B点,病灶点与可伸缩入针管道的连线延长线与第二可伸缩杆112的连接交点为C点,病灶点与可伸缩入针管道的连线延长线与第一可伸缩杆111的连接交点为D点。

设定病灶点的深度为a,水平板至第一横向套筒的竖直间距为c,水平板至第二横向套筒的竖直间距为d,第一横向套筒的长度为e,第二横向套筒的长度为f。病灶点的深度a可通过CT扫描装置扫描得出,即病灶点的深度a已知,水平板至第一横向套筒的竖直间距c已知,水平板至第二横向套筒的竖直间距d已知,第一横向套筒的长度e已知,第二横向套筒的长度f已知,现将第二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设定为可选值g,即可相应地计算出第一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h。可选值即为根据医护人员实际经验来调节第二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通过第二可伸缩杆上的刻度能够清楚地查看调节后第二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

其中,OA=a+d,OB=a+c,BD=e+h,AC=f+g。AC的长度可根据第二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值进行选定,即根据医护人员的操作经验进行选定,所以AC的长度也为可选值。

△OAC与△OBD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公式如下:

由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h的数值,即h的数值为与第二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值g相关的数值,即根据调节的第一可伸缩杆长度来调节第二可伸缩杆的长度,此计算过程可根据计算机来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显示,医护人员只需查看结果变知在调节第一可伸缩杆长度值后来调节第二可伸缩杆长度值的大小。

在实际操作时,选择将第二可伸缩杆伸缩到合适的长度,再经过上述的计算可得出需要调节的第一可伸缩杆的伸缩值,因调节后可伸缩入针管道与病灶点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保证了穿刺针入针的准确性,保证了穿入的穿刺针始终能够穿刺到病灶。

本发明中第二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需要根据医护人员实际经验来进行操作,为了避免当调节第二可伸缩杆的数值不当时,造成穿刺针刺入到人体肋骨的情况,本发明将竖直转动圆杆的竖直长度设置较长,即OA的竖直长度设置较长,将BD和AC的可调节长度设置较短,进而保证每次可伸缩入针管道的倾斜程度较小,即∠COA的角度较小,进而保证了无论医护人员怎么调节第二可伸缩杆,也不会出现刺入到人体肋骨的情况。

当病灶点位于人体肋骨正下方时,可适当增大∠COA的角度,即适当增加第二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值。当病灶点位于人体两肋骨之间时,可适当减小∠∠COA的角度,即适当减小第二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值。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将病灶点定位机构和倾斜入针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了改变,结合图6和图7所示。

本实施例中病灶点定位机构包括通过第一万向节调节结构16连接设置在竖直固定柱3上的竖直调节柱18,通过调节第一万向节调节结构16即能够实现对竖直调节柱18所在位置的调节,保证竖直调节柱18的位置处于病灶点的正上方。

第一万向节调节结构16包括连接设置在竖直调节柱18侧壁上的第一万向节161、与第一万向节16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62、与第一连接杆162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万向节163以及与第二万向节163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杆164,第二连接杆16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165。竖直调节柱18套设在连接套筒165内,连接套筒165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定位孔,竖直调节柱18和连接套筒165之间通过穿过螺纹定位孔的定位螺钉176进行定位,即当定位螺钉176与竖直调节柱18进行接触定位。

在竖直调节柱18和连接套筒165未进行定位时,竖直调节柱18能够相对于连接套筒16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倾斜入针机构发生转动。同时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万向节161和第二万向节163能够保证连接套筒165和竖直调节柱18在人体肋骨正上方任意位置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倾斜入针机构包括与竖直调节柱18侧壁顶端相固定的横向滑动尺19、锁紧设置在横向滑动尺19上的竖直滑动尺20、中部锁紧设置在横向滑动尺19上且一端与竖直滑动尺20相铰接的倾斜滑动尺21以及设置在倾斜滑动尺21上的入针管道26,横向滑动尺19、竖直滑动尺20以及倾斜滑动尺21上分别开设有滑槽24。

横向滑动尺19、竖直滑动尺20以及倾斜滑动尺21上分别设置有刻度,竖直滑动尺20与竖直调节柱18轴线之间的距离可直接在横向滑动尺19上读出,位于竖直滑动尺20与横向滑动尺19交接处下方的竖直滑动尺20长度可直接由竖直滑动尺20读出。

横向滑动尺19与竖直滑动尺20之间通过第一锁紧定位结构进行定位,第一锁紧定位结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栓27、第一可调节螺母22和第一锁紧螺母。第一调节螺栓27分别穿过横向滑动尺19和竖直滑动尺20上的滑槽。第一锁紧螺母设置在横向滑动尺19的后方,并与第一调节螺栓27锁紧定位,第一锁紧螺母的直径大于滑槽的横向宽度。第一可调节螺母22与第一调节螺栓27螺纹连接,并设置在竖直滑动尺20的前方,第一可调节螺母22的直径大于滑槽的横向宽度。通过调节第一可调节螺母22可实现横向滑动尺19与竖直滑动尺20之间的锁紧与否。

倾斜滑动尺21与横向滑动尺19之间通过第二锁紧定位结构进行定位,第二锁紧定位结构包括第二调节螺栓28、第二可调节螺母23和第二锁紧螺母。第二调节螺栓28分别穿过横向滑动尺19和倾斜滑动尺21上的滑槽。第二锁紧螺母设置在横向滑动尺19的后方,并与第第二调节螺栓28锁紧定位,第二锁紧螺母的直径大于滑槽的横向宽度。第二可调节螺母23与第二调节螺栓28螺纹连接,并设置在倾斜滑动尺21的前方,第二可调节螺母23的直径大于滑槽的横向宽度。通过调节第二可调节螺母23可实现横向滑动尺19与倾斜滑动尺21之间的锁紧与否。

倾斜滑动尺21的底端与竖直滑动尺20的底端之间通过铰接轴25相铰接。

入针管道26设置在倾斜滑动尺21上,入针管道26与倾斜滑动尺21的侧壁相平行,入针管道26内穿设有穿刺针13。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水平板5通过第二万向节调节结构17定位设置在竖直固定柱3的侧壁上,CT快速定位标尺纸6水平铺设在水平板5上,水平板5的顶端面上同样设置有水平仪。

第二万向节调节结构17包括与竖直固定柱3侧壁相连接的第三万向节171、与第三万向节171相连接的第三连接杆172、与第三连接杆172另一端相连接的第四万向节173以及与第四万向节173相连接的第四连接杆174,第四连接杆174的另一端与水平板5上固定。

竖直调节柱18的底端设置有红外线测距仪,能够测出竖直调节柱18的底端与CT快速定位标尺纸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在实际进行穿刺针的定位过程如下。

S1、患者平躺在床板1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体型和胖瘦程度对水平板5的位置进行调节。

S2、CT扫描装置对人体胸部进行CT扫描,由CT扫描装置获知病灶点的深度及相对于CT快速定位标尺纸6的所在位置。

S3、通过第一万向节调节结构16调整竖直调节柱18的所在位置,将竖直调节柱18调节至病灶点的正上方。

S4、结合图7所示,设定病灶点为O点,病灶点与竖直调节柱18的连线延长与横向滑动尺19的中轴线连接点为A点,入针管道26的中轴线与横向滑动尺19的中轴线连接点为D点,竖直滑动尺20的右侧边沿与AD连接点为B点,竖直滑动尺20的右侧边沿与DO连接点为C点。

因A点至竖直调节柱18底端之间的间距为固定值,竖直调节柱18底端至CT快速定位标尺纸之间的间距可由红外线测距仪直接测出,CT快速定位标尺纸至病灶点之间的间距可由CT扫描装置扫描得出,进而AO之间的间距为可以计算出的值,设定AO的长度为a。调节竖直滑动尺20的定位位置,即调节BC和AB的长度,BC和AB的长度可由医护人员的经验而确定,即BC和AB的长度为可以确定的值,设定BC的长度为b,AB的长度为c。在此基础上,入针位置的确定的可以通过调节得出的,设定AD的长度为d,即计算出AD的长度值,按照该值对倾斜滑动尺21进行调节可以保证入针位置穿过病灶点。

△OAD与△CBD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公式如下:

由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d的数值,医护人员可根据d的数值对倾斜滑动尺21进行调节,当倾斜滑动尺21调节至该数值时,可以保证穿刺针能够穿过病灶点。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儿童专用型口腔根尖片投照持片架及其应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