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

文档序号:1081970 发布日期:2020-10-20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 (Heat dissipation damping base for electronic product transportation ) 是由 不公告发明人 于 2020-05-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内部的承接座,以及能与所述承接座耦合的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第三减震机构,其中,在底座本体受到的冲击传递至所述承接座的过程中,所述冲击能够依次被所述第三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和所述第一减震机构所吸收。在底座本体受到冲击时,冲击能够依次被第三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第一减震机构吸收,通过多级减震机制,能够提高减震效果。(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dissipation damping base for electronic product transporta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base body with set up in the inside seat of accepting of base body, and can with accept the first damper, second damper and the third damper of seat coupling, wherein, the impact that receives at base body transmits extremely accept the in-process of seat, the impact can be in proper order by third damper second damper with first damper absorbs. When base body receives the impact, the impact can be absorbed by third damper, second damper and first damper in proper order, through multistage damper, can improve the shock attenuation effect.)

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活中,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普遍,对于电子产品运输安全问题已经显得非常重要,现在的运输装置减震效果差,不能够很好的对电子产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容易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坏,降低了运输装置的实用性,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时常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散热减震底座。例如公开号为CN107218482A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表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顶部通过支板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风扇,固定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该用于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解决了现在的运输装置减震效果差,不能够很好的对电子产品进行有效保护的问题,很好的保证了电子产品的安全,提高了运输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运输电子产品的能力,避免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避免运输给人们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多级减震、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保护、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充分散热的散热减震底座。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内部的承接座,以及能与所述承接座耦合的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第三减震机构,其中,在底座本体受到的冲击传递至所述承接座的过程中,所述冲击能够依次被所述第三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和所述第一减震机构所吸收。在底座本体受到冲击时,冲击能够依次被第三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第一减震机构吸收,通过多级减震机制,能够提高减震效果。

优选的,散热减震底座还包括能与所述第三减震机构耦合的散热机构,在所述第三减震机构对所述冲击进行吸收而改变其自身形态的情况下,所述散热机构能够基于第三减震机构的形态改变所产生的驱动力而工作,使得底座本体内部的气体能够被排出以与所述散热机构进行热交换。现有技术中,往往在底座本体中设置风扇,通过风扇的持续工作以实现对电子产品的降温。风扇需要通过外接电源进行驱动,进而会提高电子产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本申请的散热机构可以通过运输过程中颠簸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驱动,从而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至少包括充气筒和换热部,所述充气筒设置于底座本体的内部,所述换热部设置于底座本体的外部,所述充气筒经进气通道与底座本体的中空型腔连通,所述换热部经排气通道与所述充气筒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能够处于不同时开启的状态。现有技术中,通过风扇对电子产品,在炎热的夏季,风扇吹出的风也是热风,并且风扇也并未将底座本体中的热量排出,进而风扇对电子产品的降温效果不佳。本申请通过充气筒和换热部,使得热交换发生在底座本体之外。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缓冲部,在电子产品放置于所述承接座上的情况下,所述缓冲部能够对所述电子产品进行包覆,其中,所述缓冲部与所述换热部连通,使得经换热部降温后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缓冲部中。充气筒可以将底座本体中的热量排出,经换热部降温后的气体进入缓冲部,会降低缓冲部的温度,由于缓冲部是与电子产品抵靠接触的,因此,缓冲部能够在为电子产品提供保护的同时达到降温的目的。

优选的,在经换热部降温后的气体进入所述缓冲部中以使得缓冲部内部的压强大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缓冲部中的气体能够部分排出以进入所述中空型腔中。

优选的,底座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槽,承接座上设置有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嵌套于所述滑动槽中以使得承接座能够沿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所述第一减震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动槽中,并与所述滑动凸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弹性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承接座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体设置于安装板与承接座的第一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三减震机构至少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各自的一端均能够按照贯穿承接座的第二内壁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其中,在第三减震机构对所述冲击进行吸收以改变其自身形态的情况下,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各自的长度均能够增大或减小。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挤压部,所述挤压部能够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充气筒,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各自的长度均减小的情况下,挤压部能够对充气筒施加外力以使得充气筒的体积减小,或者,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各自的长度均增大的情况下,挤压部能够对充气筒施加外力以使得充气筒的体积增大。

优选的,在充气筒的体积增大时,所述进气通道开启,并且所述排气通道关闭,或者,在充气筒的体积减小时,所述进气通道关闭,并且所述排气通道开启。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能与所述承接座耦合的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第三减震机构,其中,在底座本体受到的冲击传递至所述承接座的过程中,所述冲击能够被所述第一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和所述第三减震机构中的至少一者所吸收。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底座本体受到冲击时,冲击能够依次被第三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第一减震机构吸收,通过多级减震机制,能够提高减震效果。因此,本发明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散热减震底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底座本体1、承接座2、第一减震机构3、第二减震机构4、第三减震机构5、中空型腔6、滑动凸起7、滑动槽8、第一腔体6a、第二腔体6b、第一弹性体4a、安装板4b、第一内壁2a、第二内壁2b、第一伸缩杆5a、第二伸缩杆5b、第一杆体9、第二杆体10、第二弹性体11、密封盖12、散热机构13、充气筒13a、挤压部13b、进气通道13c、排气通道13d、换热部13e、缓冲部13f、温度传感器14、推杆电机15、通孔16、控制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电子产品运输的散热减震底座,至少包括底座本体1和承接座2。底座本体1具有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中空型腔6。承接座2可以设置于中空型腔6中,并且承接座2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能够沿外力的延伸方向运动。具体的,承接座2的两侧上可以设置有滑动凸起7。中空型腔6的两侧上可以设置有滑动槽8。通过将滑动凸起7嵌套于滑动槽8中,便使得承接座2能够沿滑动槽8的延伸方向滑动。通过承接座2可以将中空型腔6分隔为第一腔体6a和第二腔体6b。所需进行运输的电子产品可以按照位于第一腔体6a中的方式设置于承接座2上。

优选的,本申请的散热减震底座还包括第一减震机构3、第二减震机构4和第三减震机构5。第一减震机构3、第二减震机构4和第三减震机构5均能够与承接座2耦合,进而在底座本体1受到的冲击传递至承接座2的过程中,冲击能够被第一减震机构3、第二减震机构4和第三减震机构5中的至少一者部分吸收或完全吸收,最终达到在运输过程中,为电子产品减震的目的。具体的,第一减震机构3可以是压缩弹簧。第一减震机构3设置于滑动槽8中。第一减震机构3的一端与滑动槽8连接,其另一端与滑动凸起7连接。在承接座2沿滑动槽8的延伸方向滑动时,第一减震机构3的长度能够增加或减小。例如,如图1所示,承接座2向下移动时,第一减震机构3的长度增大。承接座2向上移动时,第一减震机构3的长度减小。在承接座2受到冲击时,通过第一减震机构3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优选的,第二减震机构4至少包括若干个第一弹性体4a和安装板4b。第一弹性体4a可以是压缩弹簧。承接座2呈中空状,使得第二减震机构4能够设置于承接座2的内部。具体的,承接座2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内壁2a和第二内壁2b。安装板4b设置于第一内壁2a和第二内壁2b之间。第一弹性体4a设置于第一内壁2a和安装板4b之间。在安装板4b受外力作用时,第一弹性体4a的长度能够增加或减小。例如,如图1所示,安装板4b受到向下的外力作用时,其能够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体4a的长度增加。或者安装板4b受到向上的外力作用时,其能够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体4a的长度减小。在承接座2受到冲击时,通过第二减震机构4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优选的,第三减震机构5至少包括第一伸缩杆5a和第二伸缩杆5b。第一伸缩杆5a和第二伸缩杆5b设置于第二腔体6b中。第一伸缩杆5a和第二伸缩杆5b各自的一个端部能够连接至底座本体1的内壁。第一伸缩杆5a和第二伸缩杆5b各自的另一个端部均能够贯穿承接座2,并与安装板4b连接。具体的,第一伸缩杆5a和第二伸缩杆5b均至少包括第一杆体9、第二杆体10和第二弹性体11。第二杆体10设置于底座本体1的内壁上。第一杆体9嵌套于第二杆体10中,并且第一杆体9能够沿第二杆体10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二弹性体11设置于第二杆体10内部。即,第二弹性体11的一端与第二杆体10的内壁连接,第二弹性体11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体9连接。第二弹性体11可以是压缩弹簧。进而在第一杆体9滑动时,第二弹性体11的长度能够增大或减小。例如,如图1所示,当第一杆体9向下滑动时,第二弹性体11的长度减小。当第一杆体9向上滑动时,第二弹性体11的长度增大。在承接座2受到冲击时,通过第三减震机构5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在第三减震机构5对冲击进行吸收时,其自身形态能够进行改变。即,自身形态的改变是指:第一伸缩杆5a和第二伸缩杆5b各自的长度均增大或减小。例如,第一杆体9向下运动时,第一伸缩杆5a和第二伸缩杆5b各自的长度便减小。第一杆体9向上运动时,第一伸缩杆5a和第二伸缩杆5b各自的长度便增大。

优选的,第一减震机构3的刚度大于第二减震机构4。第二减震机构4的刚度大于第三减震机构5。进而在整个散热减震底座在受到冲击时,第三减震机构5的变形程度能够大于第二减震机构4,并且第二减震机构4的变形程度能够大于第一减震机构3。

为了便于理解,将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第三减震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子产品放置在承接座2上。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面颠簸,散热减震底座的底部(即与运输设备接触的底面)会受到冲击作用。该部分冲击会首先由第二杆体10传递至第二弹性体11。第二弹性体11能够通过长度减小的方式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剩余的冲击会经第一杆体9传递至安装板4b,进而带动安装板4b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弹性体4a能够通过长度减小的方式吸收部分冲击能量。最终剩下的冲击会经承接座2传递至第一减震机构4。第一减震机构4能够通过长度减小的方式对冲击能量进行吸收。通过第三减震机构5、第二减震机构4和第一减震机构3的逐级减震,能够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散热减震底座还包括能够对底座本体1进行封闭的密封盖12。通过密封盖12能够保证电子产品完全位于第一腔体6a中,进而避免外界物品落入第一腔体6a中以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中空型腔6中设置有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降温的散热机构13。散热机构13至少包括充气筒13a、挤压部13b、进气通道13c、排气通道13d、换热部13e和缓冲部13f。充气筒13a设置于第二腔体6b中。挤压部13b能够与第一杆体9连接,进而通过第一杆体9的滑动能够带动挤压部13b进行同步运动,即,在第三减震机构5对冲击进行吸收而改变其自身形态的情况下,散热机构13能够基于第三减震机构5的形态改变所产生的驱动力而工作,使得底座本体1内部的气体能够被排出以与散热机构13进行热交换。例如,如图1所示,当第一杆体9向下运动时,挤压部13b能够向下运动。当第一杆体9向上运动时,挤压部13b能够向上运动。挤压部13b能够与充气筒13a连接。通过挤压部13b的运动能够改变充气筒13a的体积。具体的,充气筒13a可以是呈中空状且具有弹性的囊体。充气气囊13a通过进气通道13c与中空型腔6连通。进而当充气筒13a的体积增大时,进气通道13c能够自动开启,最终使得中空型腔6中的气体通过进气通道13c进入充气筒13a中。换热部13e设置于底座本体1上。充气筒13a通过排气通道13d与换热部13e连通。在充气筒13a的体积减小时,进气通道13c自动关闭,排气通道13d自动开启,使得充气筒13a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通道13d进入换热部13e中。换热部13e用于进行换热处理,以使得经过换热处理后的气体的温度能够降低。缓冲部13f设置于第一腔体6a中。缓冲部13f能够抵靠接触至电子产品。例如,电子产品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缓冲部13f可以呈中空圆柱状。进而电子产品能够嵌套于缓冲部13f中。缓冲部13f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充气气囊。通过缓冲部13f,能够避免电子产品与底座本体1的内壁产生碰撞。换热部13e能够与缓冲部13f连通,使得经换热部13e降温后的气体能够进入缓冲部13f中。进气通道13c和排气通道13d能够处于不同时开启的状态。具体的,排气通道13d和进气通道13c均可以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可以是曝气盘上常用的膜片式单向阀,其能够基于其两侧的压力差而实现自动开启。例如,当充气筒13a受外力压缩时,其内部压强会大于外部压强,此时,排气通道13d的单向阀开启,进气通道13c的单向阀关闭。同理,当充气筒13a受外力拉伸时,其内部压强会小于外部压强,此时,排气通道13d的单向阀关闭,进气通道13c的单向阀开启。

优选的,换热部13e中可以设置冰块等温度降低的物体,进而当气体与冰块接触时,气体的温度便能够降低。可以理解在,冰块可以进行封装处理,以使得在热交换的过程中,气体的湿度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申请的散热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论述。

如图1所示,在路面颠簸时,底座本体1会受到冲击,进而使得第二弹性体11的长度减小,此时充气筒13a将受到挤压部13b的挤压,进而使得充气筒13a的体积减小。最终充气筒13a中的气体便会依次经排气通道13d、换热部13e进入缓冲部13f中。随后,当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和第三减震机构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中,挤压部13b会向上运动,此时充气筒13a也会恢复其初始状态,进而中空型腔6中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通道13c进入第充气筒13a中。通过上述方式,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一者,现有技术中,往往在底座本体1中设置风扇,通过风扇的持续工作以实现对电子产品的降温。风扇需要通过外接电源进行驱动,进而会提高电子产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本申请的散热机构13可以通过运输过程中颠簸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驱动,从而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二者,现有技术中,通过风扇对电子产品,在炎热的夏季,风扇吹出的风也是热风,并且风扇也并未将底座本体1中的热量排出,进而风扇对电子产品的降温效果不佳。本申请通过充气筒13a和换热部13e,使得热交换发生在底座本体1之外,即,充气筒13a可以将底座本体1中的热量排出,经换热部13e降温后的气体进入缓冲部13f,会降低缓冲部13f的温度,由于缓冲部13f是与电子产品抵靠接触的,因此,缓冲部13f能够在为电子产品提供保护的同时达到降温的目的。

优选的,中空型腔6中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通过温度传感器14能够对中空型腔6内的温度进行监测。承接座2上还设置有推杆电机15。挤压部13b上设置有通孔16。推杆电机15的推杆可以嵌套于通孔16中。中空型腔6中还可以设置有控制器17。控制器17通信地耦合至推杆电机15和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采集的温度数据能够传输至控制器17。当该温度数据大于设定的阈值时,表明中空型腔6需要进行降温处理。此时,控制器17能够生成控制命令以驱动推杆电机15进行工作。推杆电机15的推杆能够做往返运动,进而对充气筒13a进行挤压,从而使得中空型腔6中的气体能够被传输至换热部13e中进行换热处理。

优选的,缓冲部13f上可以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孔。排气孔中可以设置有膜片式单向阀。当经换热部13e降温后的气体进入缓冲部13f中以使得缓冲部13f的内部压强大于设定阈值时,排气孔能够开启,使得缓冲部13f中的气体能够进入中空型腔6中,进而达到为中空型腔6降温的目的。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箱式内填充充气薄膜缓冲盒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