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压茶机及自动制茶系统

文档序号:1089906 发布日期:2020-09-25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自动压茶机及自动制茶系统 (Automatic tea pressing machine and automatic tea making system ) 是由 牛建军 于 2020-07-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压茶机及自动制茶系统。包括挤压装置、压茶磨具、压茶磨具支撑件、茶叶推出部、磨具顶出部、压茶磨具支撑件驱动部和控制器;所述挤压装置设置在压茶磨具的上方;压茶磨具设置在压茶磨具支撑件上;磨具顶出部设置在完成压制的压茶磨具的行走路径上;茶叶推出部设置在磨具顶出部上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制茶机结构复杂,无法实现茶叶自动脱模,在脱模过程中易损坏茶叶的技术问题。结构更加简单,制茶效率更高,设备运行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novel automatic tea pressing machine and an automatic tea making system. Comprises an extrusion device, a tea pressing grinding tool support piece, a tea push-out part, a grinding tool push-out part, a tea pressing grinding tool support piece driving part and a controller; the squeezing device is arranged above the tea pressing grinding tool; the tea pressing grinding tool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piece of the tea pressing grinding tool; the grinding tool ejection part is arranged on a traveling path of the tea pressing grinding tool after pressing is completed; the tea push-out part is arranged above the ejector part of the grinding tool.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an automatic tea making machine in the prior art is complex in structure, cannot realize automatic tea demoulding and is easy to damage tea in the demoulding process are solv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r, and system tea efficiency is higher, and equipment operation is more stable, and life is longer.)

一种自动压茶机及自动制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压茶机及自动制茶系统。

背景技术

茶饼: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凤团”,后又作龙团。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龙团凤饼作为宫廷贡茶,一直沿用至明朝。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现在仍然采用饼茶生产技术的主要就是伏茶、普洱茶、六堡茶,这样更能发挥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色风味。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压茶机及自动制茶设备,在茶叶完成压制后无法实现自动脱模,基本还依赖于人工手动来实现茶叶的脱模,自动化程度仍旧较低。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部分自动制茶设备但是在茶叶的自动脱模方面,结构非常复杂繁琐,需要依赖大量的自动化控制程序才能实现,生产效率较低;同时压茶设备与磨具配合精度不够易破坏磨具;同时茶叶在脱模过程中由于顶出部是硬性的易造成茶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压茶机及自动制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制茶机结构复杂,无法实现茶叶自动脱模,在脱模过程中易损坏茶叶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压茶机,包括挤压装置、压茶磨具、压茶磨具支撑件、茶叶推出部、磨具顶出部、压茶磨具支撑件驱动部和控制器;所述挤压装置设置在压茶磨具的上方;压茶磨具设置在压茶磨具支撑件上;磨具顶出部设置在完成压制的压茶磨具的行走路径上;茶叶推出部设置在磨具顶出部上方;挤压装置为液压机,压茶磨具支撑件为转盘;压茶磨具支撑件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液压缸;液压缸通过转轴和第一转动齿轮连接转盘;电机通过第二转动齿轮与液压缸上的第一转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上下错位设置;在液压缸顶出时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齿合;在液压缸收缩时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分离;压茶磨具通过外凸的固定板卡在转盘面板上,再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茶叶输出端底部设置一向上凸出的磨具顶出部,用于在转盘下落过程中将模壳顶出,保持茶叶与桶体上边沿平行;茶叶推出部为液压推杆,相对转盘水平设置,用于将茶叶从磨具上放推出;压茶磨具包括桶体、模壳、盖板和设置在模壳内部的盖板底部的弹簧;所述桶体穿过转盘设置,桶体内壁底部位置设置限位凸台;模壳下部直径小于限位凸台内径,模壳上部设置直径大于限位凸台内径小于桶体内径的卡棱;模壳下部伸入限位凸台内,上部卡在限位凸台上;盖板直径小于或等于模壳内径;在茶叶放置到盖板上不受外力时盖板上端面与模壳上端面平行。

进一步的,限位凸台底部内侧面设置倒锥面.

进一步的,模壳内侧底部还设置有弹簧限位轴。

进一步的,限位凸台的底部内设置倒锥面;磨具顶出部上端面边缘为弧形。

进一步的,压茶磨具为2-10个。

进一步的,桶体的高度等于压茶磨具与磨具顶出部高度之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制茶系统,包括称重机、自动蒸茶机、自动压茶机和控制器;所述称重机后连接自动蒸茶机,自动蒸茶机的出口连接自动压茶机的压茶磨具;控制器分别连接称重机、自动蒸茶机、自动压茶机。

进一步的,自动压茶机的出茶端还设置有传送带。

本发明实施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效率更高。通过压茶磨具结构的设计从而使茶叶压制效率更高,更加容易的实现了茶叶的脱模,有效的保护了茶叶在脱模过程中的完整性,更加不易破损;通过在转盘上部设置一磨具顶出部,从而不仅实现了转盘在下降过程中茶叶的顶出,而且实现了转盘的精准停靠定位,同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磨具停靠无法精准定位,导致磨具容易被挤压的技术问题,安全系数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压茶磨具支撑件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压茶磨具支撑件下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A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液压机;1.1、液压头;1.2、液压泵;2、茶叶推出部;2.1、液压推杆;2.2、推出头;3、转盘;4、压茶磨具; 4.1、桶体;4.2、模壳;4.2.1、卡棱;4.3、固定板;4.4、固定螺钉; 4.5、限位凸台;4.6、倒锥面;4.7、弹簧;4.8、弹簧限位轴;4.9、排水孔洞;4.10、盖板;5、液压缸;5.1、第一转动齿轮;5.2、转轴; 6、驱动电机;6.1、第二转动齿轮;7、磨具顶出部;8、传送带;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参数集合和第二参数集合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参数集合,而不是用于描述参数集合的特定顺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元件是指两个元件或两个以上元件。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显示面板和/或背光,可以表示:单独存在显示面板,同时存在显示面板和背光,单独存在背光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输入/输出表示输入或者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压茶机,包括挤压装置、压茶磨具、压茶磨具支撑件、茶叶推出部、磨具顶出部、压茶磨具支撑件驱动部和控制器;所述挤压装置设置在压茶磨具的上方;压茶磨具设置在压茶磨具支撑件上;磨具顶出部设置在完成压制的压茶磨具的行走路径上;茶叶推出部设置在磨具顶出部上方;挤压装置为液压机,压茶磨具支撑件为转盘;压茶磨具支撑件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液压缸;液压缸通过转轴和第一转动齿轮连接转盘;电机通过第二转动齿轮与液压缸上的第一转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上下错位设置;在液压缸顶出时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齿合;在液压缸收缩时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分离;压茶磨具通过外凸的固定板卡在转盘面板上,再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茶叶输出端底部设置一向上凸出的磨具顶出部,用于在转盘下落过程中将模壳顶出,保持茶叶与桶体上边沿平行;茶叶推出部为液压推杆,相对转盘水平设置,用于将茶叶从磨具上放推出;压茶磨具包括桶体、模壳、盖板和设置在模壳内部的盖板底部的弹簧;所述桶体穿过转盘设置,桶体内壁底部位置设置限位凸台;模壳下部直径小于限位凸台内径,模壳上部设置直径大于限位凸台内径小于桶体内径的卡棱;模壳底部设置排水孔洞;模壳下部伸入限位凸台内,上部卡在限位凸台上;盖板直径小于或等于模壳内径;在茶叶放置到盖板上不受外力时盖板上端面与模壳上端面平行。

工作过程中,通过将已经蒸熟的茶叶送入到,其磨具顶出部之后的一个压茶磨具中,控制器启动液压泵、驱动电机和液压缸;液压缸工作,将转盘向上顶出,此时第一转动齿轮与第二转动齿轮齿合,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转盘转动,在转动一个压茶磨具间隔后,液压缸收缩,控制转盘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磨具顶出部,顶入桶体的底部,将压茶磨具上顶,同时通过磨具顶出部***桶体,从而形成对转盘的准确定位,确保液压头在下落过程中可以准确的压入压茶磨具内;随后液压机启动液压头下落,压入压茶磨具内,将茶叶压成需要的形状;然后收缩;收缩后液压缸再次启动,上顶,驱动电机也再次控制转盘转动,当再转动到下一个压茶磨具后,重复上述步骤,此时磨具顶出部进入到压茶磨具内后,将模壳连同茶叶顶起,直至将茶叶顶出桶体,茶叶底部保持与筒体边缘平行,此时液压推杆启动,带动推出头伸出,将茶叶从压茶磨具及桶体上部推出至传送带,或者其它接茶装置上。

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制茶机结构复杂,无法实现茶叶自动脱模,在脱模过程中易损坏茶叶的技术问题。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效率更高。通过压茶磨具结构的设计从而使茶叶压制效率更高,更加容易的实现了茶叶的脱模,有效的保护了茶叶在脱模过程中的完整性,更加不易破损;通过在转盘上部设置一磨具顶出部,从而不仅实现了转盘在下降过程中茶叶的顶出,而且实现了转盘的精准停靠定位,同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磨具停靠无法精准定位,导致磨具容易被压迫的技术问题,安全系数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实施例做具体描述:一种自动压茶机,包括液压机1、转盘3、驱动电机6、液压缸5、压茶磨具4、茶叶推出部2和传送带8。液压机1通过其上的液压泵1.2提供液压力,然后通过输出端的液压头1.1的下压来挤压茶叶。液压机1的液压头1.1 设置在转盘3上部,其在转盘转动后,下落过程中可以刚好进入到压茶磨具4内实现对茶叶的挤压;转盘3为金属圆盘,中心与液压缸5 上的转轴5.2的上端固定连接,5个压茶磨具4固定在转盘3的盘面上。所述转盘3的茶叶输出端,也就出茶的一端底部设置一向上凸出的磨具顶出部7,磨具顶出部7为金属材质,焊接在转盘上端面,用于在转盘下落过程中将模壳4.2顶出,同时保持茶叶与桶体4.1上边沿平行。液压缸5通过转轴3和第一转动齿轮5.1连接转盘3的中心;驱动电机6通过第二转动齿轮6.1与液压缸5上的第一转动齿轮5.1 齿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轮5.1和第二转动齿轮5.2在液压缸5收缩时,上下错位设置;在液压缸5顶出时,第一转动齿轮5.1和第二转动齿轮6.1齿合;在液压缸5收缩时第一转动齿轮5.1和第二转动齿轮6.1分离;压茶磨具4通过外凸的固定板4.3卡在转盘3面板上,再通过固定螺钉4.4固定连接。

所述压茶磨具4包括桶体4.1、模壳4.2、盖板4.10和设置在模壳内部的盖板底部的弹簧4.7;所述桶体4..1穿过转盘3设置,桶体 4.1内壁底部位置设置限位凸台4.5;模壳4.2下部直径小于限位凸台4.5内径,模壳4.2上部设置直径大于限位凸台4.5内径小于桶体4.1内径的卡棱4.2.1;模壳4.2底部设置排水孔洞4.9;模壳4.2下部伸入限位凸台4.5内,上部卡在限位凸台4.5上;盖板4.10直径小于模壳4.2内径;在茶叶放置到盖板4.10上不受外力时盖板4.10上端面与模壳4.2上端面平行。限位凸台4.5优选的与桶体4.1一体制成。

所述液压头1.1、桶体4.1、模壳4.2、盖板4.10都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矩形、棱形中的任一种形状。可以根据常规需要来制定。

模壳4.2放置在桶体4.1内,桶体4.1下部深入到转盘3上的孔洞内,然后通过固定板4.3与固定螺钉4.4连接在转盘3上。模壳4.2 下部在不受外力时深入到桶体4.1内的限位凸台4.5内,卡棱4.2.1卡在限位凸台4.5上边缘。弹簧4.7放置在模壳4.2内,盖板4.10放置在弹簧4.7上部。优选的在模壳4.2底部还设置有弹簧限位轴4.8,用于固定限位弹簧4.7。所述弹簧4.7的长度以及弹力,根据茶叶的密实度,水份要求等综合选择。当桶体4.1内放置所需压制的茶叶后,液压头1.1在液压机1的工作下,向下运动,然后进入到桶体4.1内,茶叶被挤压,在受到挤压过程中,茶叶随着盖板4.10向下运动,进入到模壳4.2内,然后压制完成,液压头回缩。此时被压制成饼,或者砖的茶叶,在弹簧4.7的弹力及盖板4.10的共同作用下,向上运动,完成初次脱模,在下一次压制过程中,转盘3下落,然后磨具顶出部 7进入到桶体4.1底部,将模壳4.2向上顶出,直至转盘3落下,茶叶被顶出桶体4.1,茶叶底部保持与桶体4.1上端平行,然后控制器9 控制茶叶推出部2工作,将茶叶向传送带8推出,被推出的茶叶沿着传送带被带走包装成型。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桶体4.1的高度等于压茶磨具4与磨具顶出部7高度之和。

示例性的,茶叶推出部2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液压机1的上部,所述茶叶推出部2包括固定支架、液压推杆2.1和推出头2.2,固定支架上端固定在液压机1的上部,下端固定液压推杆2.1,从而使液压推杆2.1保持与转盘3平行,同时保持在茶叶出口端的压茶磨具4 的上端,在茶叶脱模后,控制器9控制液压推杆2.1推出,液压推杆 2.1带动推出头2.2将茶叶平行向传送带8位置推出,从而完成茶叶的推送。

优先的推出头2.2为橡胶材质。

为了更好的使磨具顶出部7可以精准顺利的进入到桶体4.1内,对转盘3形成精准定位,从而保证液压头1.1在下落过程中,可以精准进入到桶体4.1上部,进一步的,限位凸台4.5底部内侧面设置倒锥面4.6。

为了更好的使磨具顶出部7可以导入桶体4.1内,进一步的,限位凸台4.5的底部内设置倒锥面4.6;磨具顶出部7上端面边缘为向外倾斜的弧形结构。

示例性的,压茶磨具为2个、5个、8个或10个。

优选的,压茶磨具为5个,从而在减少设备占用空间的情况下,既满足蒸茶装置的蒸茶时间周期要求,又能显著提高压茶效率,使压茶生产效率达到最高。

示例性的,所述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

为了更好的使压茶磨具4在压制完成茶叶后多余的水份顺利排出,进一步的,在模壳4.2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孔洞4.9。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制茶系统,包括称重机、自动蒸茶机、自动压茶机和控制器;所述自动称重机后连接自动蒸茶机,自动蒸茶机的出口连接自动压茶机的压茶磨具;控制器分别连接称重机、自动蒸茶机、自动压茶机。

称重机选用珠海大航的DHCW-D01称重机,从而实现对茶叶的自动称重。

自动蒸茶机,选用益阳胜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转盘式蒸茶机,从而在称重机完成称重后,茶叶自动进入到转盘式蒸茶机内,在蒸茶完成后,蒸熟的茶会从出口排出,自动蒸茶机的茶叶排出口设置在自动压茶机的压茶磨具4的上方,从而在茶叶蒸熟后,会自动进入到自动压茶机的压茶磨具4内。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压茶机实现对茶叶的压制,自动脱模以及输送运输。

控制器选用可编程PLC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来分别实现对称重机、传送机构、自动蒸茶机、自动压茶机和产送带的控制。从而从整体上实现伏茶全自动生产,结构更加简单,控制精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有效替代人工。

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中提前编程设置好控制器对各个设备的控制开关及运行时间。然后输送装置输送已经筛分、清洗、干燥后的原料茶,然后将称重好的原料茶输送给自动蒸茶机,自动蒸茶机对对进入的固定重量的茶叶进行蒸熟,然后随着转盘式蒸茶机的转动,到达出口后,从出口排出,进入到自动压茶机的压茶磨具4内,自动压茶机启动开始工作,液压泵开启,整个液压机开始运动,带动液压头上下伸缩运动,液压缸5启动,开始上推转盘3,在上推完成后转盘3摆脱磨具顶出部7的束缚,同时第一转动齿轮5.1与第二转动齿轮6.1齿合,驱动电机6转动,从而驱动转盘3转动两个压茶磨具4之间的角度,比如5个磨具就转动72°,转动完成后,正好保证下一个压茶磨具4刚好又放置在了液压头1.1下方,并且准确对准。然后驱动电机6停止转动,液压缸5缩回,同时磨具顶出部7进入到桶体4.1底部,再将模壳4.2顶出,实现自动脱模的同时,实现转盘 3的准确定位,有效放置定位不准确,导致的液压头1.1会压到压茶磨具4造成磨具损坏和设备损坏的技术问题。重复上述动作,当桶体 4.1内放置所需压制的茶叶后,液压头1.1在液压机1的工作下,向下运动,然后进入到桶体4.1内,茶叶被挤压,在受到挤压过程中,茶叶随着盖板4.10向下运动,进入到模壳4.2内,然后压制完成,液压头回缩。此时被压制成饼,或者砖的茶叶,在弹簧4.7的弹力及盖板4.10的共同作用下,向上运动,完成初次脱模,在下一次压制过程中,转盘3下落,然后磨具顶出部7进入到桶体4.1底部,将模壳 4.2向上顶出,直至转盘3落下,茶叶被顶出桶体4.1,茶叶底部保持与桶体4.1上端平行,然后控制器9控制茶叶推出部2工作,将茶叶向传送带8推出,被推出的茶叶沿着传送带被带走包装成型。

转盘式的压茶磨具支撑件的设计,从而使整个装置更加节约空间,且更加容易满足液压机的压力,液压机在下压过程中,转盘落到了液压缸底部,通过转轴与箱体的共同形成了有效支撑。

通过压茶磨具的设置,一方面有效解决了茶叶在压制后无法实现自动脱模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减少了在脱模过程中茶叶的损坏率。通过将盖板设置成弹性的,从而在压制完成后,通过弹簧的作用力,从而自动实现一级脱模,由于弹簧弹力与液压机的压力是共存的,因此在液压力消失时弹簧也失去对茶叶的施力,从而给与茶叶脱模一个渐变力,使茶叶可以在渐变力中实现一级脱模,在弹簧的弹力下使茶叶从膜壳内弹出。然后在磨具顶出部的作用下形成二级脱模,由于一级脱模基本已经使茶叶摆脱了磨具的限制,二级脱模基本仅是一个上升的过程,因此在收到均力的情况下,其仍旧可以有效避免茶叶的损坏。同时通过排水孔洞的设计更加有效的解决了磨具积水问题。

通过驱动电机和液压缸的配合更加高效的实现了转盘的转动控制,茶叶的自动脱模,以及茶叶磨具的茶叶装入,自动压制,压制完成后茶叶的自动输送,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压茶效率更高,脱模破损率更低,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通过磨具顶出部的设计,一方面更好的实现了转盘下落后的准确定位,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磨具定位准确性差,易被液压机损坏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实现了茶叶的无损自动脱模。安全系数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自动压制机,只是示例性的举例了自动压制结构及工作原理,但发明所述自动压制机,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其转盘也可修改成底部具有支撑结构的硬性传送带,硬性传送带围绕液压机成一圈,硬性传送带上设置有压茶磨具孔洞,压茶磨具固定安装在硬性传送带的孔洞上,然后将茶叶顶出部修改成一液压杆,设置在液压机的后端的压茶磨具经过的点上,在茶叶压制完成后,茶叶磨具经过磨具顶出部后,液压杆启动,向上推出,从而将茶叶从桶体内推出到上部,然后在此位置上也设置一茶叶推出部,茶叶推出部启动后将其推送到传送带上,该结构相比只要能够通过传感器,精确控制硬性传送带在液压机在下压时的停靠位置,那其也是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虽然其与本申请技术方案有区别,但是该结构也能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只是由于其压茶磨具支撑件结构复杂,相比本申请转盘式结构过于复杂,占用空间也较大。但其也应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常规变形,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花香卷曲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