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

文档序号:1101780 发布日期:2020-09-25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加热装置 (Heating device ) 是由 董文利 于 2020-06-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绝缘层、加热组件、硬质保温层、软质保温层,保温外壳,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绝缘层、加热组件、硬质保温层、软质保温层、保温外壳,加热组件位于绝缘层上并列排放绝缘层平面上,保温层位于加热组件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所述保温外壳位于保温层上并覆盖保温层。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用于工业类的加热,如挤出机的沥青机、熔铅机、浆纸电加热板、工业方管道、方形平面箱体加热等。(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layer, a heating assembly, a hard insulating layer, a soft insulating layer and an insulating shell, wherein the insulating layer, the heating assembly, the hard insulating layer, the soft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insulating shell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the inner layer to the outer layer of the heating device, the heating assembly is position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the insulat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in parallel, the heat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heating assembly in parallel, and the insulating shell is position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and covers the insulating layer. The heating device has a good energy-saving effect, and is used for heating industries, such as an asphalt machine of an extruder, a lead melting machine, a pulp paper electric heating plate, an industrial square pipeline, a square plane box body and the like.)

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涉及工业类的加热,如浆纸电加热板、方形箱体水池电加热,工业方形及长方形管道类和一切不规则型平面待加热物体表面。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沥青机、熔铅机仍然采用电阻式电热管,电阻式电热管是基于电流热效应来产生热量,即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而电流要克服导体的阻力要做功,也就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传导的方式进行传递,故需将加热管的内壁与箱体的外壁可靠接触才能将热能传递到箱体上,而加热管外壁的热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热效率下降,环境温度上升,造成能耗较高。电阻丝与箱体的温度梯度大,加热圈表面温度高,容易发生烫伤事。另外,电阻式加热管由于电阻丝发热,发热功率较小,其加热温度可至300℃左右,如需要更高的温度时,则需将表面功率密度加大,这样就会使电阻丝在高温下快速老化而烧断,所以电阻式加热管需要不定期的更换,使用寿命较低,大约为6个月。

因此,传统式的加热装置中电阻丝加热方式的缺点:

(1)热损失大,现有沥青机机采用的加热是由电阻丝制,圈的内外双面发热,其内面(紧贴料筒部分)的热传导到料筒上,而外面的热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电能的损失浪费;

(2)环境温度上升:由于热量大量散失,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尤其是夏季对生产环境影响很大,现场工作温度超过了45℃,有些企业不得不采用空调降低温度,这又造成能源二次浪费;

(3)使用寿命短,维修量大:由于采用电阻丝发热,加热温度高达300℃左右,电阻丝易因高温老化变形而烧断,烧坏后不易更换,常用电热圈使用寿命约在半年左右,经常影响生产,因此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大;

(4)功率密度低,在一些需要较高温度的场合无法适应;

(5)造成温控精度降低,温度容易过冲10℃以上,温控不准确。

另外一种改进型的为电磁感应加热,其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加热是利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进行工作。将输入工频50Hz/220V交流电通过整流电路变成 315V的直流电,再通过控制电路转换成频率为20~35kHz的高频电流,高频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金属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于注塑机料筒加热的电磁感应装置通常由隔热保温材料、电磁线圈、护罩等组成,如图1所示。

电磁感应加热圈本体并不发热,且实际使用中会在料筒外部包裹一定厚度的保温材料,电磁感应加热圈的表面温度在60℃以下,料筒内部的热量只有微量辐射到空气中,这样热能损失会大大降低,提高了热效率,因此节能效果显著。但是由高频电流通过线圈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强度到达一定量时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危害。例如将一台沥青机为测试样机,该机配置三区电磁感应加热圈,每段额定功率为2.25kW,根据EN62233-2008电磁场的测量方法,使用电磁场分析仪ELT-400逐段通电进行测试,测试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某电磁感应加热圈磁通量值

分析表1的检测数据可知:当分别将各段电磁加热圈逐个通电时,测出磁通量密度还较小,而如果同时对两段以上的加热圈通电后,我们发现磁通量密度会显著增大,加权值W达到1.804,而根据欧盟EN62233标准中规定此值需小于1,故可认为是不符合此标准的。但目前国内仅对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电磁设备作了具体的规定,并没有适用于工业用途而设计的电磁设备的相关标准。电磁感应加热圈的厂商也只根据欧盟标准,对单个加热圈的四周进行EMF 测试,但在实际工况下进行检测,电磁加热圈的电磁辐射强度仍然较大,存在不确定的危险性。

电磁感应加热圈由于采用了电子整流装置与大功率的IGBT,会产生高次谐波,对电网存在谐波污染,使电网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造成电网的功率损耗增加、设备寿命缩短和不安全运行。另外对周边的精密仪器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测温热电偶、位移传感器、注塑机控制器,则会出现温度波动、位置跳动、控制器失控等现象。电磁感应加热圈特点就是只在被感应的金属内部才产生高温,而加热圈本体的温度很低,自身的电损耗很小,所以即使发热功率很大时也不会影响加热圈的使用寿命,但由于沥青机机的箱体都有多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都分别配置加热圈和电磁感应控制器,故箱体上缠绕着多个电磁线圈,当流过电磁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变化的磁通量会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也就是自感电动势,且相邻的两个电磁线圈之间也存在互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与互感电动势的存在,直接造成控制器的同步电路紊乱,电磁感应控制器经常烧坏,使用寿命一般在1年左右。电磁感应加热圈是利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被加热的料筒通过自身的电流发热,热量由箱体整体产生,加热迅速,料筒的内外温度基本一致,温度控制实时准确。但如果在200 度以上的系统中使用,温度容易过冲15℃以上,故对温度敏感的塑料是不适用的。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阻式电热圈的加热装置能耗较高,温控精度差,使用寿命较低,而电磁感应加热的加热装置尽管存在较好的节能效果,但是其也存在较多缺点:1)电磁加热的电磁辐射强度仍然较大,可能会危机人体健康; 2)对电网存在谐波污染,使电网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造成电网的功率损耗增加、设备寿命缩短和不安全运行;3)使用寿命短。为此,需要研发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好节能效果的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绝缘层、加热组件、硬质保温层、软质保温层,保温外壳,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绝缘层、加热组件、硬质保温层、软质保温层、保温外壳,加热组件位于绝缘层上并列排放绝缘层平面上,保温层位于加热组件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所述保温外壳位于保温层上并覆盖保温层;

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段,加热段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不大于4A/mm2;

当将加热装置对待加热物体进行加热时,其将待加热物体放置于加热装置的绝缘层内,即绝缘层位于待加热物体上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表平面;

实施施工过程中,可以加热装置的相应零部件到现场进行安装,如现场将加热装置安装于加热物体上,如沥青机的箱体需要进行加热时,在箱体上直接安装加热装置;

加热组件还包括支撑段,加热段与支撑段相连接,加热段和支撑段组成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和第二片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加热段与支撑段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分别制作后在进行焊接;

优选的,加热段与支撑段在制作过程一体成型;

连接部件包括螺栓联接、抽孔铆接、卡钩连接、铰链连接中的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连接部件采用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装置还包括给加热组件加载电压的变压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变压器包括隔离变压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装置中的绝缘层厚度为0.2mm~5.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绝缘层厚度为0.2mm~3.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绝缘层采用的材料包括高硅氧纺织布、云母纸、玻璃纤维制品、陶瓷纤维制品、矿物制品之中的一种或它们之间的组合或其它类似的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保温层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硅酸铝纤维标准材质、气凝胶毡中的一种或它们之间组合或其它类似的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保温外壳的材料包括镀锌材料、不锈钢材料的一种或它们之间的组合或其它类似的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组件上加载电压的10V~110V。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组件上加载的电压为10V~70V。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段采用导电条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或其它类似的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段采用导电条的材料包括904l不锈钢、 310s不锈钢、304不锈钢、铝合金、铁铝合金、镍铬合金中的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带中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0.15mm;优选的,加热带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5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带中的导电条的厚度为0.15~3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带中的导电条之间的间距>=5.0mm,导电条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需要在加热料筒安装温度传感器时,在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其条状导电材料之间的间距大于其它位置间距,主要目的在于为了给温度传感器留出安装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对待加热物体进行加热时,参见图6,将电源加载到加热组件上支撑段A和支撑段B,由于支撑段与加热段相连接,假设此时的电流方向从支撑段A经过加热段流经B,由于加热组件是通过连接组件(如螺栓)将第一片和第二片进行紧固连接,此时螺栓将其相应的导电条进行连接,如螺栓1,螺栓2,螺栓3的连接处,其第一片电压分别为U11,U21, U31,第二片的连接处的电压U12,U22,U32.此时由于螺栓第一片与第二片的距离非常短,又是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可以认为此时的电位U11=U12, U21=U22,U31=U32,……,即认为每个螺栓连接的第一片与第二片处的电位相等,这种方式本发明称为等电位连接,采用本发明的等电位连接方式,由于其螺栓连接的两端电位相等,无电势差,加热的时候并不会发热,节省能耗,因为螺栓本身不与被加热物体接触,若螺栓发热,将消耗热量,起不到加热效果;另一方面,在高温加热时,由于螺栓本身的发热,使其产生形变,损坏螺栓,不利于日后加热带的检修、拆卸和更换导电条等工作。

经过改进后,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用于工业类的加热,如挤出机的沥青机、熔铅机、浆纸电加热板、工业方管道、方形平面箱体加热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1)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电阻丝加热装置相比,可以极大的节省能耗,节约比例至少在30%以上,原电阻丝加热装置采用使用交流380V 或者220V的加热电压,其对绝缘层的厚度要求较厚,加热材料温度高要达到 500~600℃才能对待加热物体加热到200~300℃,因此其能耗高;另一方面,较高的电压有漏电和触电的危险,电压等级越低对绝缘材料的要求就越低,绝缘材料一般都隔热,不利于热量的传输,所以较薄的绝缘层能够提高热传递效率,可以避免加热体长期处于高温状态,间接提高加热体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低压加热,如可以采用20V电压加热,其绝缘材料可以非常薄,如0.2m m,0.3mm等都能满足要求,加热段的温度低与工作温度接近,热量传递速度极快,发热与待加热物体吸收热量基本达到1比1,不存在热量浪费仅需要较少的热量就能达到较好的加热效果;另外,采用低压的隔离变压器,使得安全性高,即便漏电也不会产生触电的危险。低电压加热能够节省电源成本,使其比较经济实惠。

(2)本发明的加热带由多根扁形的条状的导电条组成,通过导电条的载流量不大于4A/mm2,加热带需要长时间的通电发热从而对加热物体进行加热,当载流量过高时,其导电条会出现疲劳,加热性能恶化,甚至会发生导电条的损坏,降低加热装置的寿命,采用本发明的加热装置,控制导电条的载流量不大于4A/mm2,可以极大的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大于3年)。

(3)将原先电阻丝加热圈用加热组件进行替换,能够极大的节省能耗,现有的电阻丝加热是通过将电阻丝进行缠绕待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本发明采用加热组件将电阻丝加热圈进行替换,采用加热段与支撑段方式,支撑段与加热段相连接,其中加热段起到传递热量并紧贴绝缘层并对对待加热物体进行加热,支撑段维持机械强度,传递电流;由于加热段多条带状的导电条制成,相比电阻丝的加热方式,导电条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圆形加热管(如,单头电热管、电阻丝)的散热问题,圆形电热管或电阻丝跟加热物体表面是点与点接触,加热条是面与面接触,贴合度高,受热面积大,导电条能够与绝缘层紧贴,接触面积增大,使得加热速度快,热损失少,节省能耗。

4)加热组件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为了快速方便安装,将加热组件分成第一片和第二片,然后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将第一片和第二片快速的连接,如螺栓、螺钉连接、抽孔铆接、卡钩连接、铰链连接,为了避免连接组件受热发生变形损坏,设计了连接处的电位相等,即无电势差,不产生热量,避免连接组件受热发生损坏,从一定角度来说节省能耗。

5)改善加热装置所处的工作环境,降低车间工作温度,传统加热散失的热能使夏天车间工作环境恶劣,本加热装置由于采用双层高保温系数材料和保温外壳,使得散失的热能通过严密保温,不但节能,还改善了夏天车间的工作环境,解决现有的电阻丝加热导致车间温度过高的问题。

6)与原有温控系统完全兼容,工作时有加热升温快,保温精度准,本发明温度可控制在±1℃以内,减少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

7)与现有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电磁污染,不会危机人体健康,也不会对电网存在谐波污染,使电网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造成电网的功率损耗增;经过实际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目前实验室运行3年,其使用良好。理论上能够做到10年不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热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热装置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等电位连接示意图。

100-待加热装置;101-保温材料;102-电磁线圈;103-保温固定板;200-待加热装置;201-绝缘层;202-加热组件;202-1:加热组件的第片;202-2:加热组件的第片;203-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303-保温层;303-1:预留孔; 304-保温固定板;304-1:预留孔;21-加热段(由多根导电条组成);22-支撑段;A-支撑段;B-支撑段,U11-第一片上螺栓1的电压;U12-第二片上螺栓1 的电压;U21-第一片上螺栓2的电压;U22-第二片上螺栓2的电压;U31-第一片上螺栓3的电压;U32-第二片上螺栓3的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 200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 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导电条的宽度为10mm,厚度为1.0mm,导电条之间的间距为5.0mm,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小于4A/mm2,导电条的材料为304不锈钢,纳米硬质保温层采用的材料为硅酸铝标准材料,纳米软质保温层采用的材料为气凝胶、硅酸铝针刺毯,绝缘层采用的材料包括高硅氧纺织布,绝缘层厚度为0.2mm,保温层外壳包括镀锌材料。采用本实施,与原有电阻丝加热技术相比,能够节省能源30%以上。

本实施例中,其绝缘层的厚度可以为0.3mm~5.0mm;加热电压可以为 20V、30V、40V、50V、70V、110V等,其采用不同的电压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导电条根数,以及导电条的宽度和厚度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可以根据 P=U2/nR进行匹配(n表示导电条根数,R表示单根导电条电阻,U表示加载电压,P表示功率)。

本实施例中,导电条之间的间距>=5mm就能满足要求,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的导电条之间的间距>=5mm。

实施例2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导电条的宽度为20mm,厚度为2.4mm,导电条之间的间距为10mm,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不大于4A/mm2,导电条的材料包括304 不锈钢,保温层采用的材料包括气凝胶毡,绝缘层采用的材料包括云母纸,保温固定板包括不锈钢。采用本实施,与原有电阻丝加热技术相比,能够节省能源30%以上。

本实施例中,加热电压可以为10V、20V、30V、40V、80V,100V,其采用不同的电压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导电条根数,以及导电条的宽度和厚度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可以根据P=U2/nR进行匹配(n表示导电条根数,R表示单根导电条电阻,U表示加载电压,P表示功率)。

导电材料也可以采用904l不锈钢、310s不锈钢、铝合金、铁铝合金、镍铬合金,其不影响加热效果。

绝缘层材料可以采用高硅氧纺织布、玻璃纤维制品、陶瓷纤维制品、矿物制品中的一种。

保温材料可以采用硅酸铝标准材料、气凝胶、硅酸铝针刺毯,其不影响加热效果。

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不大于4A/mm2可以应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中,当导电条的载流量不大于4A/mm2,导电条不容易损坏,使其寿命有很大的提高。

本实施例中,导电条之间的间距>=5mm就能满足要求,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的导电条之间的间距>=5mm。

实施例3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片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螺栓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904l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mm,导电条的厚度为0.15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不锈钢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高硅氧纺织布,绝缘层201厚度为0.2mm,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采用的材料包括气凝胶毡。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部件还可以为抽孔铆接、卡钩连接、铰链连接中的一种以及其它的等同的连接方式,均能满足工艺要求,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任一实施例中均可以采用。

本实施例中,绝缘材料可以包括云母纸、玻璃纤维制品、陶瓷纤维制品、矿物制品中的一种,只要起到绝缘和导热作用就能满足工艺要求,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均可以采用。

本实施例中,导电条材料可以用310s不锈钢、304不锈钢、铝合金、铁铝合金、镍铬合金中的一种以及其它等同的导电材料,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均可以采用,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本实施例中的等电位连接可以用于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50KW,能耗为4.2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2.7KW/h,节能比例为36%。

实施例4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片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抽孔铆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10s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mm,导电条的厚度为0.15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1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不大于4A/mm2。保温固定板205 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高硅氧纺织布,绝缘层201厚度为0.3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气凝胶毡。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50KW,能耗为3.89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 2.6KW/h,节能比例为33%。

实施例5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片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抽孔铆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04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0.15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高硅氧纺织布,绝缘层201厚度为0.5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为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50KW,能耗为3.89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 2.6KW/h,节能比例为33%。

实施例6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片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抽孔铆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铝合金,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0.15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1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外壳204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云母纸,绝缘层201厚度为1.0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40KW,能耗为5.0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0KW,能耗为: 2.7KW/h,节能比例为45%。

实施例7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片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卡钩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铁铝合金,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30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云母纸,绝缘层201厚度为1.4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气凝胶毡。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部件还可以为抽孔铆接、螺栓连接、铰链连接中的一种以及其它的等同的连接方式,均能满足工艺要求,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任一实施例中均可以采用。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60KW,能耗为8.2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30KW,能耗为:4.2 KW/h,节能比例为53%。

实施例8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片202-1或第二片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钩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镍铬合金,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30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1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云母纸,绝缘层201厚度为1.8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60KW,能耗为12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30KW,能耗为:6.2 KW/h,节能比例为48%。

实施例9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904l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mm,导电条的厚度为0.7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1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不大于4A/mm2。保温固定板205 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制品,绝缘层201厚度为3.0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20KW,能耗为3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10KW,能耗为: 1.8KW/h,节能比例为40%。

实施例10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904l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5.0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4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小于4A/mm2,保温固定板205 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为陶瓷纤维制品,绝缘层201厚度为 4.0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为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50KW,能耗为15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 9.1KW/h,节能比例为39%。

实施例11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10s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mm,导电条的厚度为0.45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4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小于4A/mm2,保温外壳204采用不锈钢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矿物制品,绝缘层201厚度为 5.0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30KW,能耗为5.0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15KW,能耗为:3.0KW/h,节能比例为40%。

实施例12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10s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2.5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小于4A/mm2,保温外壳204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制品,绝缘层201厚度为 5.0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50KW,能耗为8.5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5.2KW/h,节能比例为38%。

实施例13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04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1.1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4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流经导电条的载流量小于4A/mm2,保温固定板205 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云母纸,绝缘层201厚度为 1.4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气凝胶毡。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部件还可以为抽孔铆接、卡钩连接、铰链连接中的一种以及其它的等同的连接方式,均能满足工艺要求,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任一实施例中均可以采用。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40KW,能耗为6.3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0KW,能耗为:4.2KW/h,节能比例为33%。

实施例14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04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20mm,导电条的厚度为1.1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4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云母纸,绝缘层201厚度为1.8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气凝胶毡。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30KW,能耗为4.5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15KW,能耗为: 2.1KW/h,节能比例为53%。

实施例15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铁铝合金,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30mm,导电条的厚度为1.4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2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陶瓷纤维制品,绝缘层201厚度为0.8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60KW,能耗为13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30KW,能耗为: 6.8KW/h,节能比例为47%。

实施例16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904l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10mm,导电条的厚度为1.4。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3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高硅氧纺织布,绝缘层201厚度为0.5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为气凝胶毡。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50KW,能耗为6.2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3.0KW/h,节能比例为53%。

实施例17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10s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30mm,导电条的厚度为1.40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5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气凝胶毡,绝缘层201厚度为0.2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60KW,能耗为9.0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30KW,能耗为:4.8KW/h,节能比例为47%。

实施例18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10s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40mm,导电条的厚度为1.4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7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不锈钢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陶瓷纤维制品,绝缘层201厚度为1.4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50KW,能耗为4.8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2.2KW/h,节能比例为54%。

实施例19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铁铝合金。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10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9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云母纸,绝缘层201厚度为1.8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50KW,能耗为5.0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3.2KW/h,节能比例为36%。

实施例20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镍铬合金,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40mm,导电条的厚度为20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0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陶瓷纤维制品,绝缘层201厚度为0.3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 20KW,能耗为2.8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10KW,能耗为: 1.3KW/h,节能比例为53%。

实施例21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10s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30mm,导电条的厚度为8.0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10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不锈钢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云母纸,绝缘层201厚度为5.0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某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50KW,能耗为7.5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25KW,能耗为:4.1KW/h,节能比例为45%。

实施例22

一种加热装置,为了形象直观,将加热的每层结构进行劈开显示,具体参见图2至图4。加热装置包括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该加热装置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为待加热物体200、绝缘层201、加热组件202、纳米硬质保温层 203、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保温固定板205,绝缘层201位于待加热物体上200 并列排放待加热物体200,加热组件202位于绝缘层上201并列排放绝缘层 201,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位于加热组件202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位于纳米硬质保温层203上并列排放加热组件202,保温固定板 205位于纳米软质保温层204上并覆盖纳米软质保温层204。绝缘层厚度为 5.0mm,加热组件上采用电压的110V,采用了隔离变压器进行供电,加热组件 202包括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相连,加热段21包括多根扁形的条状导电条,加热段21和支撑段22组成第一202-1或第二片 202-2,第一片202-1和第二片202-2通过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为铰链连接401。加热段202采用导电条材料为310s不锈钢,加热段22中的导电条的宽度50mm,导电条的厚度为10mm。加热组件202上采用电压的60V,加载方式为等电位连接。保温固定板205采用镀锌板材料,绝缘层201采用的材料包括高硅氧纺织布,绝缘层201厚度为0.5mm,保温层203采用的材料包括硅酸铝针刺毯。

采用本实施,经实施,在对特变电工沥青机进行加热装置的改造,改造前:功率为60KW,能耗为22KW/h,经过采用本是实施例:功率为:30KW,能耗为:10.5KW/h,节能比例为48%。

Figure RE-GDA000261146822000027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低压红外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