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高空巴士

文档序号:1107008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智能高空巴士 (Intelligent high-altitude bus ) 是由 张俊华 于 2020-07-0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高空巴士,包括巴士车体、伸缩装置和车轮组件,所述巴士车体高2.2m,所述巴士车体车身高于地面3.5-4m设置,所述巴士车体底部和各车轮组件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能够控制升高或降低巴士车体高度,道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组件相配合的行驶轨道,所述车轮组件处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车轮组件带动巴士车体前行。本发明巴士车体能够自动升降,智能化程度高,本发明设计有不同的行驶轨道,在交叉路口,十字路口均设计有不同的拱门轨道绕过通行车道,不会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大大改善现有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high-altitude bus which comprises a bus body, a telescopic device and wheel assemblies, wherein the bus body is 2.2m high, the bus body is 3.5-4m higher than the ground, the telescopic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bus body and each wheel assembly and can control the bus body to be raised or lowered, a running track matched with the wheel assemblies is further arranged on a road, and a driving device is further arranged at each wheel assembly and can drive the wheel assemblies to drive the bus body to move forwards. The bus body can be automatically lifted, the intelligent degree is high, different running tracks are designed, different arch door tracks are designed at the intersection and the crossroad to bypass the passing lane, the passing of other vehicles cannot be influenced, and the passing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urban traffic is greatly improved.)

一种智能高空巴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高空巴士。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显著增加,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内部交通面临空前的压力,道路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各类城市均将干线公交作为优先发展的交通设施,但其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因拓宽道路、高架铺轨、地下挖掘而必须进行的拆迁安置。为了解决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人们想到利用空间采用空中巴士的方式,例如,在1969年,美国两位建筑师克雷格·霍德盖茨和莱司特·沃克,就提出了类似“空中巴士”的设想,也就是说在地面上架设离地较高的钢轨,从而开行离地较高的超级大巴。但是该种方案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由于空中巴士车厢的自重加上乘客的体重,总重量最终都必须由车底盘和运行轨道来承担,运行稳定性较差,且高空轨道铺设成本高昂,日常维护检修困难。

现需要一种无需架设空中轨道的新型空中巴士,能够不影响下方车辆通行的新型空中巴士,能够大大改善现有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高空巴士,通过对现有汽车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一种无需架设空中轨道的新型空中巴士,能够不影响下方车辆通行的新型空中巴士,能够大大改善现有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高空巴士,包括巴士车体、伸缩装置和车轮组件,所述巴士车体高2.2m,所述巴士车体车身高于地面3.5-4m设置,所述巴士车体底部和各车轮组件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能够控制升高或降低巴士车体高度,道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组件相配合的行驶轨道,所述车轮组件处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车轮组件带动巴士车体前行。

优选的,所述巴士车体左侧设置有横向延伸装置,所述横向延伸装置下方与左侧的伸缩装置及左侧的车轮组件相连,所述横向延伸装置能够带动左侧的伸缩装置及左侧的车轮组件相对巴士车体向水平方向延伸或收回。

优选的,所述横向延伸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水平液压缸和固定支撑板,所述巴士车体左端设置有水平液压缸,所述水平液压缸的输出端与一固定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下底面通过左侧的伸缩组件与左侧的车轮组件相连,所述水平液压缸受安装设置在巴士车体内的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向外延伸或向巴士车体收回。

优选的,所述车轮组件上还设置有水平距离传感器,所述水平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所述车轮组件上方还设置有水平转向节,所述巴士车体左侧的水平转向节设置在左侧车轮组件和左侧升降液压缸之间,所述巴士车体右侧的水平转向节安装设置在右侧车轮组件和右侧的升降液压缸之间,所述水平转向节能够使得所述车轮组件能够相对巴士车体进行水平转向。

优选的,所述行驶轨道路径上出现交叉路口时,所述路口上方设置有单侧拱门轨道,所述单侧拱门轨道从高空绕过所述路口的出车方向设置,巴士车体一侧的车轮组件能够沿着所述单侧拱门轨道上坡以及下坡行驶,另一侧的车轮组件沿原行驶轨道继续行驶,且此时伸缩装置能够伸缩保持巴士车体水平。

所述行驶轨道路径上出现十字路口且车辆需转弯时,十字路口处架设有四道不同方向的右转拱门轨道,所述右转拱门轨道右侧呈梯形轨道沿地面设置,所述右转拱门轨道左侧呈拱门状跨越中央路口架设在原路径左侧行驶轨道和转向后路径的左侧行驶轨道之间。

所述行驶轨道路径上出现十字路口且车辆需直行时,所述十字路口处架设有的直行拱门轨道,所述直行拱门轨道的左侧呈拱门状横跨另一行车方向道路架设在原路径左侧行驶轨道和转向后路径的左侧行驶轨道之间,所述直行拱门轨道的右侧呈拱门状横跨另一行车方向道路架设在原路径右侧行驶轨道和转向后路径的右侧行驶轨道之间。

优选的,所述单侧拱门轨道、右转拱门轨道和直行拱门轨道均设置有滑轮轨道和梯形轨道,所述巴士车体底面还设置有滑轮,所述所述拱门轨道上顶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轮对应的滑轮轨道,所述滑轮与滑轮轨道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梯形轨道两端分别与路口两端的行驶轨道对接。

优选的,所述行驶轨道一旁还可按站点设置有换乘车站,可通过人行天桥或高台延伸出换乘车站的平台,所述换乘车站设置在行驶轨道一旁,所述巴士车体的右侧设置有车厢门,所述车厢门能够使乘客从巴士车体右侧上下乘车。

优选的,所述车尾部分还设置有警示信号灯和卷帘,所述卷帘能够放下或收起,当车前方出现较低过道或者通道时,卷帘能够自动放下,阻挡后方来车从巴士底部通行,所述卷帘上还设置有警示标语,巴士车体下降时,所述卷帘能够自动收回。

优选的,所述巴士车体底部还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感应巴士车体底部是否有其他车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巴士车体高2.2m,车身高于地面3.5-4m,且车体底面能够自由通行车辆,通过较低过道或通道时,巴士车体能够自动降低,且行驶轨道变宽或变窄时,所述巴士车体能够通过横向延伸装置,调整下部车轮组件的间距,智能化程度高。

2)本发明设计有不同的行驶轨道,在交叉路口,十字路口均设计有不同的拱门轨道绕过通行车道,不会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大大改善现有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巴士车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单侧拱门轨道示意图;

图3为右转拱门轨道示意图;

图4为直行拱门轨道示意图;

图5为滑轮轨道和梯形轨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巴士通过拱门轨道示意图;

标号说明:巴士车体1、伸缩装置2、升降液压缸21、车轮组件3、水平距离传感器31、行驶轨道4、驱动装置5、横向延伸装置6、控制系统61、水平液压缸62、固定支撑板63、水平转向节7、单侧拱门轨道8、右转拱门轨道9、直行拱门轨道10、滑轮轨道11、梯形轨道12、滑轮13、警示信号灯14、卷帘15、竖直距离传感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高空巴士,包括巴士车体1、伸缩装置2和车轮组件3,所述巴士车体1高2.2m,所述巴士车体1车身高于地面3.5-4m设置,所述巴士车体1底部和各车轮组件3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2,所述伸缩装置2能够控制升高或降低巴士车体1高度,道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组件3相配合的行驶轨道4,所述车轮组件3处还设置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能够驱动车轮组件3带动巴士车体1前行。

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不同路段,所述行驶轨道4会变窄或变宽,为了保持所述巴士车体1能够始终沿行驶轨道4行驶且不会影响巴士车体1内乘客,所述巴士车体1左侧设置有横向延伸装置6,所述横向延伸装置6下方与左侧的伸缩装置2及左侧的车轮组件3相连,所述横向延伸装置6能够带动左侧的伸缩装置2及左侧的车轮组件3相对巴士车体1向水平方向延伸或收回。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横向延伸装置6能够始终使巴士车体1保持水平,所述横向延伸装置6包括,控制系统61、水平液压缸62和固定支撑板63,所述巴士车体1左端设置有水平液压缸62,所述水平液压缸62的输出端与一固定支撑板6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63下底面通过左侧的伸缩组件与左侧的车轮组件3相连,所述水平液压缸62受安装设置在巴士车体1内的控制系统61控制进行向外延伸或向巴士车体1收回。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能巴士车体1够根据轨道处车轮组件3的间距实时控制水平液压缸62延伸或收缩,所述车轮组件3上还设置有水平距离传感器31,所述水平距离传感器31与控制系统61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巴士车体11能够通过弯道,所述伸缩装置2包括升降液压缸21,所述车轮组件3上方还设置有水平转向节7,所述巴士车体1左侧的水平转向节7设置在左侧车轮组件3和左侧升降液压缸21之间,所述巴士车体1右侧的水平转向节7安装设置在右侧车轮组件3和右侧的升降液压缸21之间,所述水平转向节7能够使得所述车轮组件3能够相对巴士车体1进行水平转向。

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不同的道路状况,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所述行驶轨道4路径上出现交叉路口时,所述路口上方设置有单侧拱门轨道8,所述单侧拱门轨道8从高空绕过所述路口的出车方向设置,巴士车体1一侧的车轮组件3能够沿着所述单侧拱门轨道8上坡以及下坡行驶,另一侧的车轮组件3沿原行驶轨道4继续行驶,且此时伸缩装置2能够伸缩保持巴士车体1水平。

所述行驶轨道4路径上出现十字路口且车辆需转弯时,十字路口处架设有四道不同方向的右转拱门轨道9,所述右转拱门轨道9右侧呈梯形轨道12沿地面设置,所述右转拱门轨道9左侧呈拱门状跨越中央路口架设在原路径左侧行驶轨道4和转向后路径的左侧行驶轨道4之间。

所述行驶轨道4路径上出现十字路口且车辆需直行时,所述十字路口处架设有的直行拱门轨道10,所述直行拱门轨道10的左侧呈拱门状横跨另一行车方向道路架设在原路径左侧行驶轨道4和转向后路径的左侧行驶轨道4之间,所述直行拱门轨道10的右侧呈拱门状横跨另一行车方向道路架设在原路径右侧行驶轨道4和转向后路径的右侧行驶轨道4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巴士车体1运行更加稳定,所述单侧拱门轨道8、右转拱门轨道9和直行拱门轨道10均设置有滑轮轨道11和梯形轨道12,所述巴士车体1底面还设置有滑轮13,所述所述拱门轨道上顶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轮13对应的滑轮轨道11,所述滑轮13与滑轮轨道11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梯形轨道12两端分别与路口两端的行驶轨道4对接,当经过路口时,所述巴士车体1底部设置的滑轮13与拱门轨道上的滑轮轨道11对接,所述滑轮轨道11也起到了承重的作用,使得巴士车体1运行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行驶轨道4一旁还可按站点设置有换乘车站,可通过人行天桥或高台延伸出换乘车站的平台,所述换乘车站设置在行驶轨道4一旁,所述巴士车体1的右侧设置有车厢门,所述车厢门能够使乘客从巴士车体1右侧上下乘车。

进一步地,所述车尾部分还设置有警示信号灯14和卷帘15,所述卷帘15能够放下或收起,当车前方出现较低过道或者通道时,卷帘15能够自动放下,阻挡后方来车从巴士底部通行,所述卷帘15上还设置有警示标语,巴士车体1下降时,所述卷帘15能够自动收回。

进一步地,所述巴士车体1底部还设置有竖直距离传感器16,所述竖直距离传感器16能够感应巴士车体1底部是否有其他车辆。当竖直距离传感器16感应到巴士车体1底部还有车辆时会发出警报通知车辆尽快通过,且此时伸缩装置2制动,不会使得车体向下压到下方汽车。

进一步地,所述行驶轨道4上还设置有类似或火车变道时的转向轨道,方便对行驶路径进行更改,使得所述巴士能够变道行驶。

进一步地,地面行驶轨道外侧均设置有一米高的护拦,用于阻挡行人和车辆。

本实施例巴士车体1高2.2m,车身高于地面3.5-4m,且车体底面能够自由通行车辆,通过较低过道或通道时,巴士车体1能够自动降低,智能化程度高。本实施例设计有不同的行驶轨道4,在交叉路口,十字路口均设计有不同的拱门轨道绕过通行车道,不会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大大改善现有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矿车用防脱插销连接机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