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磨床的浮动支承

文档序号:1208456 发布日期:2020-09-04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应用于磨床的浮动支承 (Floating support applied to grinding machine ) 是由 林继龙 林继泉 冯秀雷 高君吉 于 2020-06-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磨床的浮动支承,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该浮动支撑包括位于待加工零件下方的第一支撑组件和位于待加工零件左侧或者右侧的第二支撑组件,且所述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内端支撑头,且所述支撑头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的内端相铰接。所述支撑头的内侧面上关于所述支撑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支撑斜面,且两个所述的支撑斜面共同形成了凹陷结构。所述的支撑斜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该浮动支撑可以自动找到零件的加工中心,大大提高了设备调整的效率,缩短了设备的调整时间,且成圆效果好。(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oating support applied to a grinding machine,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earing machining. The floating support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component and a second support component, wherein the first support component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part to be processed, the second support component is positioned on the left side or the right side of the part to be processed, and the first support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component have the same structure. The second suppor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d and a supporting head arranged at the inn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upporting head is hinged with the inn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The inner side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head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inclined surfaces about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two supporting inclined surfaces form a concave structure together. The supporting inclined plan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block. The floating support can automatically find the machining center of a part,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adjustment, shortens the adjustment time of the equipment, and has a good rounding effect.)

一种应用于磨床的浮动支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磨床的浮动支承。

背景技术

磨床在对待加工零件的外圆进行磨削加工时,所采用的定位方式如图6和图8所示。具体为,待加工零件4的端面通过磁极5的吸合力贴近在磨床的磁极5上,实现待加工零件4的轴向固定,待加工零件4的径向固定是通过在待加工零件的外侧设置两个固定支撑6来实现的,在实现轴向固定和径向固定之后再通过砂轮对待加工零件4的外圆进行磨削加工。

如图6和图7所示,传统的支撑都是采用直杆式的固定支撑6,支撑上的支撑块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支撑杆上的,且支撑块相对于支撑杆倾斜设置。安装时两个支撑的支撑块抵靠在待加工零件4上,且要保证支撑块与待加工零件的外圆呈相切的位置关系。这就需要对支撑切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相切的位置关系。由于该种支撑是固定的,在调整设备时,需要不断的对支承进行调整,直到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才能对支承进行固定,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个角度可能需要调整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最佳角度,同时对操作工的技能要求也非常高。

另外,传统支撑的支承头是采用硬质合金制作的,硬质合金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磨损,加工产品时达不到工艺要求,由于硬质合金磨损后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在加工产品时会将产品划伤,造成产品不合格,所以要对硬质合金进行更换。而传统的支撑中支撑头是焊接上的,更换起来比较费力、费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磨床的浮动支承,该浮动支撑可以自动找到零件的加工中心,大大提高了设备调整的效率,缩短了设备的调整时间,且成圆效果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磨床的浮动支承,包括位于待加工零件下方的第一支撑组件和位于待加工零件左侧或者右侧的第二支撑组件,且所述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结构相同;

所述的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内端支撑头,且所述支撑头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的内端相铰接;

所述支撑头的内侧面上关于所述支撑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支撑斜面,且两个所述的支撑斜面共同形成了凹陷结构;

所述的支撑斜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斜面上设置有截面形状呈梯形的夹紧槽,所述的支撑块设置于所述的夹紧槽内,并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实现夹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伸缩缝,所述的第一伸缩缝将所述的支撑头分割为支撑头本体和夹紧部,所述的夹紧部和支撑头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夹紧支撑块的第一锁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伸缩缝,且所述的第一伸缩缝沿与所述夹紧槽的底面相垂直的方向贯穿所述的支撑头,所述的夹紧部和支撑头本体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锁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头的宽度,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伸缩缝,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伸缩缝宽度的第二锁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位于所述调节孔的外侧设置有刚性削减缝。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削减缝的中心线到所述支撑杆内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二伸缩缝的盲端到所述支撑杆内端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块采用陶瓷材料或金属陶瓷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杆和支撑头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拉簧,且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头呈抬起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浮动支撑可以自动找到零件的加工中心,大大提高了设备调整的效率,缩短了设备的调整时间,且成圆效果好。

2、支撑块由原来的硬质合金更换为陶瓷块,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够有效消除产品上的磨擦痕迹,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

3、在设计支撑块放置位置时,为了防止陶瓷块滑脱,将放置的槽设计为梯形槽,同时又设计了夹紧结构。通过这些设计,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又方便了支撑块的更换,有利于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通过在支撑头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可以调节夹持松紧度的调节机构,一方面可以避免磨损产生间隙后,支撑头发生轴向的窜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支撑头。

5、通过在位于待加工零件的左侧或右侧的第二支撑组件上设置拉簧,在自由状态下,使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头处于抬起的状态,这样可以方便零件的装入。

6、传统的支撑方式只有两个支撑点,加工时待加工零件(尤其是壁厚较薄的待加工零件)容易发生变形,本方案支撑点为四个,待加工零件不宜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浮动支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2为第一浮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A向视图;

图5为支撑杆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浮动支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7为传统支撑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为传统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工件的轴向定位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组件,

2-第二支撑组件,21-支撑杆,211-夹板,212-凹槽,213-第二伸缩缝,214-调节孔,215-刚性削减缝,22-支撑头,221-支撑斜面,222-夹紧槽,223-第一伸缩缝,23-铰接轴,24-支撑块,25-第一锁紧螺栓,26-第二锁紧螺栓,

3-拉簧,

4-待加工零件,

5-磁极,

6-固定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为了方便描述,现将沿待加工零件4轴向延伸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磨床的浮动支承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其中所述的第一支撑组件1位于待加工零件4的下侧,所述的第二支撑组件2位于所述待加工零件4的左侧或右侧,且所述的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结构相同。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支撑组件2设置于所述待加工零件4的左侧。

在这里,仅以第二支撑组件2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二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杆21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1内端(以靠近待加工零件4的一端为内端)支撑头22,且所述的支撑头22和支撑杆21共同形成了T型结构,所述支撑头22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21的内端相铰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杆21的内端面上位于所述支撑杆21的内端面的前、后两侧(以沿待加工零件4的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向内侧(以靠近待加工零件4的一侧为内侧)延伸的夹板211,且所述的夹板211和所述的支撑杆21本体共同形成了用于容纳所述支撑头22的凹槽212。所述支撑头22的外端(以远离待加工零件4的一端为外端)部位于所述的凹槽212内,并通过铰接轴23与所述的夹板211相铰接。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头22的内侧面(以靠近待加工零件4的一侧为内侧)上位于所述支撑杆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斜面221,两个所述的支撑斜面221关于所述支撑杆21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两个所述的支撑斜面221共同形成了向外侧凹陷的结构。所述的支撑斜面22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24。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块24采用陶瓷材料或金属陶瓷(例如碳氮化钛铁基金属陶瓷)制作而成,通过采用硬度更高、耐磨性更好的陶瓷材料或金属陶瓷可以有效支撑块24本身出现划痕,从而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降低加工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进一步地,由于支撑块24在加工的过程中直接与待加工零件4接触,属于易损件,需要定期的对支撑块24进行更换。为了方便支撑块24的更换,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斜面221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支撑头22的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的夹紧槽222。相应的,所述的支撑块24在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投影呈与所述的夹紧槽222形状相吻合的等腰梯形。

如图2所示,所述夹紧槽222的底面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支撑头22的第一伸缩缝223,且所述的第一伸缩缝223将所述的支撑头22分割为支撑头22本体和位于所述支撑头22本体外侧的夹紧部。所述的夹紧部和支撑头22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25,所述的支撑头22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5的头部相配合的螺纹盲孔,所述的夹紧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5的光孔。这样可以通过旋动第一锁紧螺栓25的方式改变第一伸缩缝223的宽度,从而实现支撑块24的夹紧与放松。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缝223在与前后方向相垂直的竖直平面内的投影的盲端呈圆形,且第一伸缩缝223在与前后方向相垂直的竖直平面内的投影的盲端的直径D大于第一伸缩缝223在与前后方向相垂直的竖直平面内的投影的开口端的宽度M。优选的,所述的直径D为宽度M的2倍。

进一步地,由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支撑头22与支撑杆21之间的夹角会随着待加工零件4的圆度状况进行自动的适应性的调整,因此支撑头22和支撑杆21的夹板211之间的接触面会发生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支撑头22与支撑杆21的夹板211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在加工的过程中支撑头22发生轴向的窜动。该情况下是无法进行修复的,只能更换已经磨损的支撑头22或支撑杆21,或直接更换新的支撑组件,会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

为此,如图3所示,所述凹槽212的宽度P(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头22的宽度Q(沿前后方向的尺寸)。所述凹槽212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伸缩缝213,所述的支撑杆21上与所述的第二伸缩缝213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杆21的调节孔214,所述的调节孔214内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伸缩缝213宽度的第二锁紧螺栓26。其中所述调节孔214位于所述第二伸缩缝213后侧的部分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栓26的端部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旋动第二锁紧螺栓26可以调整第二伸缩缝213的宽度。

这样,当因为磨损,所述的支撑头22与支撑杆21的夹板211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在加工的过程中支撑头22发生轴向的窜动时,就可以通过旋动第二锁紧螺栓26重新实现对支撑头22的夹紧。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缝213在与前后方向平行的竖直平面内的投影的盲端呈圆形,且所述第二伸缩缝213在与前后方向平行的竖直平面内的投影的盲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伸缩缝213在与前后方向平行的竖直平面内的投影的开口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由于支撑杆21的宽度(沿前后方向的尺寸)较厚,刚性好,为了方便调节支撑头22和支撑杆21的夹板211之间的夹持的松紧度,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杆2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位于所述调节孔214的外侧(以远离所述支撑头22的一侧为外侧)设置有刚性削减缝215。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刚性削减缝215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1的后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刚性削减缝215的中心线到所述支撑杆21内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二伸缩缝213的盲端到所述支撑杆21内端的距离相等。

如图6所示,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使在安装时第一支撑组件1和/或第二支撑组件2的安装位置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偏差,即第一支撑组件1和/或第二支撑组件2的中心线未穿过待加工零件4的圆心,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的支撑头22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动的适应性调整。在实际的安装不过程中,只需要对支撑组件做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调整,且调整精度不要求太高。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待加工零件4的装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的支撑杆21和支撑头22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拉簧3,在自由状态下(即为装入待加工零件4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的支撑头22呈抬起状态,即所述支撑头22内侧面的位于上半部分的最内侧的点在位于下半部分的最内侧的点的外侧。

实施例二

所述的第一伸缩缝223沿与所述夹紧槽222的底面相垂直的方向贯穿所述的支撑头22,即所述的支撑头22本体与所述夹紧部呈分体结构,所述的夹紧部和支撑头22本体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锁紧螺栓25。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管体内壁打磨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