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1212168 发布日期:2020-09-04 浏览: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Wall module, assembled wall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 是由 *** 王洪波 刘明海 徐正东 于 2020-06-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建筑技术领域,避免了固定件裸露在墙体的表面,隔声性能和保温效果较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体模板,包括墙体模块主体和固定件,墙体模块主体包括型材框架以及位于型材框架两侧的墙面板,型材框架至少包括两个搭接型材,两个搭接型材分别位于墙体模块主体相对的两侧;搭接型材包括第一边板、第二边板和抵靠板,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与两个墙面板分别对应贴合,抵靠板用于连接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插接缝,插接缝与抵靠板配合插接,以阻止搭接型材相对于固定件沿水平方向运动,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本发明用于构建墙体。(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ll module, an assembled wall and an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s, avoids a fixing piece from being expos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ll, and has goo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nd heat preservation effec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ll template, which comprises a wall module main body and a fixing piece, wherein the wall module main body comprises a profile frame and wall panels positioned on two sides of the profile frame; the lap joint section comprises a first side plate, a second side plate and a butt plate,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are correspondingly attached to the two wall panels respectively, and the butt plate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the mounting includes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and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include the plug joint, and the plug joint is pegged graft with leaning on the board cooperation to prevent overlap joint section bar for the mounting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moti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are used for connecting building roof or building bottom plate.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constructing the wall.)

一种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到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目前,墙体的制作可以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也可以采用装配式墙板通过安装和拼接构成。其中,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施工现场凌乱,废料、边角料等建筑垃圾过多,且建造的墙体不可拆装,无法循环利用,用工量较大,人工成本过高,施工周期长。因此,国家大力倡导工厂化、快速化、可拆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即采用装配式墙板组成墙体。

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墙板组成的墙体需要通过固定件将装配式墙板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分别固定连接,该固定件通常采用U型卡固定件或L型固定件,例如,采用L型固定件,L型固定件的一侧与墙体的表面螺接,另一侧与建筑顶板或者建筑底板螺接。

然而,在上述墙体施工完成后,L型固定件或U型固定件会裸露在墙体的表面,影响墙体表面的涂装等装饰施工。另外,采用L型固定件需要将L型固定件的一侧用多个螺钉穿透墙体以实现安装固定,打螺钉占用大量的施工时间,效率低下,且垂直于墙面的螺钉形成传声及传热的声桥和热桥,不利于房间的隔声和保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避免了固定件裸露在墙体的表面,隔声性能和保温效果较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模块,包括:墙体模块主体,墙体模块主体包括型材框架以及位于型材框架两个相对侧面的墙面板,型材框架至少包括两个搭接型材,两个搭接型材分别位于墙体模块主体相对的两侧;搭接型材包括抵靠板以及位于抵靠板同侧的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与两个墙面板分别对应贴合,抵靠板用于连接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且墙面板的两侧与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连接抵靠板的一侧齐平;固定件,固定件包括相互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插接缝,插接缝与抵靠板配合插接,以阻止搭接型材相对于固定件沿水平方向运动,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

可选的,抵靠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抵靠板相对的两端依次垂直连接组成阶梯,阶梯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一边板的端部,另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二边板的端部;搭接型材沿着长度方向旋转180度后能够与其自身拼接,且两个搭接型材拼接后,一个搭接型材的第一边板和另一个搭接型材的第二边板在同一平面;其中,位于墙体模块主体相对的两侧的两个搭接型材,其中一个搭接型材相对于另一个搭接型材沿长度方向旋转180度设置。

可选的,多个抵靠板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抵靠板、第二抵靠板、第三抵靠板、第四抵靠板和第五抵靠板,第一抵靠板与第一边板垂直连接,第五抵靠板与第二边板垂直连接;第一抵靠板的宽度d1第五抵靠板的宽度d2近似相等,第二抵靠板的宽度d3与第四抵靠板的宽度d4近似相等;插接缝与第三抵靠板配合插接。

可选的,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板组和第二卡板组,第一卡板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平行设置,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均与固定板连接;插接缝为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相对的两个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缝隙;插接缝与第三抵靠板插接时,第一卡板在搭接型材靠近墙体模块主体内部的一侧与第三抵靠板贴合,第二卡板在搭接型材远离墙体模块主体内部的一侧与第三抵靠板贴合。

可选的,第一卡板中构成的第一卡板组两侧的边缘分别与搭接型材靠近墙体模块主体内部的内表面相抵靠,以限制墙体模块主体相对于固定件沿着插接缝的延伸方向运动。

可选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形成于固定板的一端,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在垂直于第一卡板的方向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可选的,固定板的厚度、第一卡板的厚度和第二卡板的厚度均为0.5mm~50m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块,其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插接缝,插接缝与搭接型材所包括的抵靠板配合插接,使得搭接型材相对于固定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固定,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基于此,在多个墙体模块并排安装形成墙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先组装型材框架和墙面板,形成墙体模块主体,并移动墙体模块主体至预定安装位后,再进行固定件的连接固定;也可以将固定件先在墙体模块主体上,形成墙体模块后,再移动至预定安装位将固定件的第二连接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固定。这样的话,当多个墙体模块并排安装形成墙体后,固定件位于多个墙体模块之间,不会裸露在墙体的表面,便于墙体表面后续的涂装等装饰施工,且避免了固定件采用螺钉穿透墙体的表面实现安装固定,隔声性能和保温效果较好。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墙体模块,固定件的通过设置插接缝与搭接型材的抵靠板配合插接,避免了墙体模块主体与固定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螺接的方式,墙体模块主体与固定件之间的连接无需打钉的固定工序,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搭接型材上无需单独设计与固定件配合的连接结构,简化生产工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多个上述墙体模块,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中,其中一个墙体模块与另一个墙体模块之间的两个搭接型材的相互拼接。

进一步的,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两个搭接型材所包括的阶梯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宽度等于第二卡板的厚度,间隙内填充有保温隔声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墙体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墙体模块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方法,用于上述装配式墙体,装配式墙体安装方法包括:竖立墙体模块主体,并将其移动至预定安装位;将插接缝与抵靠板插接;利用膨胀螺栓将固定板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连接;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安装多个墙体模块,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搭接型材相互拼接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体安装方法,不需要对装配式墙体进行现场加工,可以直接与建筑的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操作步骤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确保安装施工效率。同时,在上述多个墙体模板拼接的过程中,墙体模块可以从墙体的一侧,沿垂直于墙面板的方向直接移动至预定安装位。此时,位于墙体最外侧的墙体模块安装时,可以从墙体的一侧沿垂直于墙面板的方向移动至预定安装位,故可实现从墙体的起始点到墙体的终止点全部采用墙体模块精准填充,避免了采用凸凹结构的插接方式导致墙体的末端留有避让的安装空隙的问题,省时省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模块与建筑顶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墙体模块拼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模块所包括的搭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搭接型材的A向视图;

图6为图4的搭接型材的B向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模块所包括的一种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模块所包括的另一种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模块所包括的又一种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墙面板;200-搭接型材;210-第一边板;220-第二边板;230-抵靠板;231-第一抵靠板;232-第二抵靠板;233-第三抵靠板;234-第四抵靠板;235-第五抵靠板;300-固定件;310-第一连接部;311-第一卡板;312-第二卡板;320-第二连接部;321-固定板;3211-第一连接过孔;3212-第二连接过孔;400-建筑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模块,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墙体模块主体,墙体模块主体包括型材框架以及位于型材框架两个相对侧面的墙面板100,型材框架至少包括两个搭接型材200,两个搭接型材200分别位于墙体模块主体相对的两侧;搭接型材200包括抵靠板230以及位于抵靠板230同侧的第一边板210和第二边板220,第一边板210和第二边板220与两个墙面板100分别对应贴合,抵靠板230用于连接第一边板210和第二边板220,且墙面板100的两侧与第一边板210和第二边板220连接抵靠板230的一侧齐平;固定件300,固定件300包括相互连接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第一连接部310包括插接缝,插接缝与抵靠板230配合插接,以阻止搭接型材200相对于固定件300沿水平方向运动,第二连接部320用于连接建筑顶板400或建筑底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模块,参照图1、图2和图3,其固定件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第一连接部310包括插接缝,插接缝与搭接型材200所包括的抵靠板230配合插接,使得搭接型材200相对于固定件300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定位,即墙体模块主体相对于固定件300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固定,第二连接部320用于连接建筑顶板400或建筑底板。基于此,在多个墙体模块并排安装形成墙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先组装型材框架和墙面板100,形成墙体模块主体,并移动墙体模块主体至预定安装位后,再进行固定件300的连接固定;也可以将固定件300先插接在墙体模块主体上,形成墙体模块后,再移动至预定安装位将固定件300的第二连接部320与建筑顶板400或建筑底板固定。这样的话,当多个墙体模块并排安装形成墙体后,固定件300位于多个墙体模块之间,不会裸露在墙体的表面,便于墙体表面后续的涂装等装饰施工,且避免了固定件300采用螺钉穿透墙体的表面实现安装固定,隔声性能和保温效果较好。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墙体模块,固定件300的通过设置插接缝与搭接型材200的抵靠板230配合插接,避免了墙体模块主体与固定件300之间的连接采用螺接的方式,墙体模块主体与固定件300之间的连接无需打钉的固定工序,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搭接型材200上无需单独设计与固定件300配合的连接结构,简化生产工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件300通常在墙体模块一侧的搭接型材200上设置两个,分别用于连接建筑顶板400和建筑底板。为了提高墙体模块的强度,保证墙体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上述型材框架还包括连接型材,连接型材与搭接型材200垂直,且连接型材的端部嵌入搭接型材200的开口内与搭接型材200固定,墙体模块的结构强度高,抗剪切、冲压能力强。其中,连接型材可为“工”字型、方形或U型开口型材。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模块,参照图1、图2和图3,其搭接型材200包括第一边板210、第二边板220和多个抵靠板230,第一边板210和第二边板220与两个墙面板100分别对应贴合;多个抵靠板230相对的两端依次垂直连接组成阶梯,阶梯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一边板210的端部,另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二边板220的端部;搭接型材200沿着长度方向旋转180度后能够与其自身拼接(参照图2),即旋转180度后的搭接型材200的抵靠板与原搭接型材200的抵靠板能够相互贴合抵靠,且两个搭接型材200拼接后,一个搭接型材200的第一边板210和另一个搭接型材200的第二边板220在同一平面;其中,位于墙体模块主体相对的两侧的两个搭接型材200,其中一个搭接型材200相对于另一个搭接型材200沿长度方向旋转180度设置。

这样的话,多个墙体模块之间搭接型材200的可以拼接配合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墙体。并且,多个墙体模块之间通过搭接型材200的拼接配合,位于中间的墙体模块两侧的搭接型材20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的搭接型材200配合拼接,可以限制该墙体模块沿垂直于墙面板100的方向产生运动,使得墙体模块拼接形成的墙体的结构更加牢固。同时,位于墙体模块两侧的搭接型材200结构相同,避免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搭接型材200实现拼接,搭接型材200的规格统一,便于工厂化生产,成本较低。另外,在上述多个墙体模板拼接的过程中,墙体模块可以从墙体的一侧,沿垂直于墙面板100的方向直接移动至预定安装位。此时,位于墙体边缘的两侧的墙体模块安装时,可以从墙体的一侧沿垂直于墙面板100的方向移动至预定安装位,故从墙体的起始点到墙体的终止点可全部采用墙体模块精准填充,避免了采用凸凹结构的插接方式导致墙体的末端留有避让的安装空隙的问题,省时省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强墙体模块的固定效果,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两个搭接型材20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加强固定效果,也可以通过螺钉穿过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两个搭接型材200相贴合的板面的方式加强固定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多个抵靠板230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抵靠板231、第二抵靠板232、第三抵靠板233、第四抵靠板234和第五抵靠板235,第一抵靠板231与第一边板210垂直连接,第五抵靠板235与第二边板220垂直连接;第一抵靠板231的宽度d1与第五抵靠板235的宽度d2近似相等(参照图5),第二抵靠板232的宽度d3与第四抵靠板234的宽度d4近似相等(参照图6),插接缝与第三抵靠板233配合插接。此时,由于第三抵靠板233位于搭接型材200的中心位置,第一连接部310所包括的插接缝与第三抵靠板233插接后,固定件300与墙体模块主体的连接稳定性较高;另外,第三抵靠板233的尺寸可以设计的较大,便于第一连接部310所包括的插接缝与第三抵靠板233插接,且第三抵靠板233与第一连接部310插接的接触面积可以较大,固定件300与搭接型材200之间连接稳定性更高。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固定件300与建筑顶板400和建筑底板连接的可靠性,且由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上难以设计与固定件300相配合的卡接结构,通常固定件300与建筑顶板400和建筑底板之间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即第二连接部320包括固定板321,固定板321与建筑顶板400或建筑底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连接牢固,结构可靠性高。应理解,在利用膨胀螺栓将固定板321与建筑顶板400或建筑底板固定过程中,首先要在建筑顶板400或建筑底板上开设安装孔,安装孔应与固定板321上的连接过孔相对应。基于此,如图3和图7所示,上述固定板321上设有多个连接过孔,多个连接过孔至少包括第一连接过孔3211和第二连接过孔3212,第一连接过孔3211为圆形且与膨胀螺栓相匹配,第二连接过孔3212为条形孔,条形孔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呈圆弧状,且条形孔的宽度与膨胀螺栓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建筑顶板400或建筑底板能够设置与第二连接过孔3212相对应的安装孔的区域较大,可以降低安装孔开设的位置出现偏差的风险,减小施工难度。

另外,参照图3、图4和图7,上述第一连接部310包括第一卡板组和第二卡板组,第一卡板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板311,第二卡板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板312,第一卡板311与第二卡板312平行设置,第一卡板311和第二卡板312均与固定板321连接;其中,插接缝为第一卡板311与第二卡板312相对的两个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缝隙。此时,当插接缝与第三抵靠板233插接时,第一卡板311在搭接型材200靠近墙体模块主体内部的一侧与第三抵靠板233贴合,第二卡板312在搭接型材200远离墙体模块主体内部的一侧与第三抵靠板233贴合。搭接型材200挤压贴合在第一卡板311和第二卡板312之间,固定件300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可选的,第一卡板311中构成的第一卡板组两侧的边缘分别与搭接型材200靠近墙体模块主体内部的内表面相抵靠,以限制墙体模块主体相对于固定件300沿着插接缝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墙面板的方向)运动。示例性的,在第四抵靠板234位于第三抵靠板233靠近墙体模块主体内部的情况下,第一卡板311中构成的第一卡板组两侧的边缘分别与第一边板311和第四抵靠板234相抵靠,进一步地加强了墙体模块主体相对于固定件300在插接缝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墙面板的方向)运动的限定,提高了固定件300与墙体模块主体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卡板311和第二卡板312形成于固定板321的一端,第一卡板311与第二卡板312在垂直于第一卡板311的方向上的正投影不重合。此时,上述固定件300可以通过冲裁折弯工艺一体成型,工艺简单,结构强度较高。例如,参照图7,第一卡板311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卡板312的数量为一个,且第二卡板312位于两个第一卡板311的中间,两个第一卡板311相背离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边板311和第四抵靠板234相抵靠。再例如,参照图8,第一卡板311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卡板312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一卡板311位于两个第二卡板312的中间;又例如,参照图9,第一卡板311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卡板312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卡板311的尺寸大于第二卡板312的尺寸,第二卡板312位于第一卡板311两侧的中间,第一卡板311上对应第二卡板312开设有避让口,第二卡板312朝第一卡板311的正投影位于该避让口内,即第一卡板311环绕第二卡板312设置。上面描述的固定件300均可以通过冲裁折弯工艺一体成型,工艺简单,结构强度较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固定板321的厚度、第一卡板311的厚度以及第二卡板312的厚度越厚,固定件300强度越高,可靠性越高;固定板321的厚度、第一卡板311的厚度以及第二卡板312的厚度越薄,固定件300更轻质,成本更低,且更利于安装。优选的,固定板321的厚度、第一卡板311的厚度以及第二卡板312的厚度均为0.5mm~50mm。经实验证明,在固定板321的厚度、第一卡板311的厚度以及第二卡板312的厚度均为0.5mm~50mm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较高的可靠性,且成本较低。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多个上述墙体模块,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中,其中一个墙体模块与另一个墙体模块之间的两个搭接型材200的相互拼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体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墙体模块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两个搭接型材200仅顶部和底部的区域用于插接固定件300,两个搭接型材200所包括的阶梯之间的中间部分留有间隙,此时,为了提升墙体的保温及隔音性能,间隙内填充有保温隔声层,即,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两个搭接型材200所包括的阶梯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的厚度等于第二卡板312的厚度(参照图7),间隙内填充有保温隔声层,保温隔声层用于房屋的保温。示例性的,当室内使用空调制冷或者制暖时,保温隔声层可以有效的防止室内的能量损失,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保温隔声层还用于减弱声音传播,建筑隔音效果较好,有助于用户休息。另外,保温隔声层位于多个墙体模块之间,不影响墙体的表面涂装和墙体的表面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上述墙体模块所包括的两个墙面板100之间也可设置保温隔音层,在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由于受温度变化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墙体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墙体产生裂缝甚至被破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墙体模块之间的拼接配合以及固定件300与墙体模块主体之间的插接配合,特别是两个搭接型材200之间留有间隙时,相邻的墙体模块的两个搭接型材200之间的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应力对墙体的影响,降低了墙体产生裂缝或破损的风险。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型材框架可以为金属材料、木质材料或者木塑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各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具体根据所使用的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设计住宅墙体时,墙体使用寿命长,可靠性要求高,型材框架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木质材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应用于环保性要求高使用场景;需要经常拆卸或者移动时,且要求耐磨性较高的时候,型材框架可以选择木塑材料制成。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型材框架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固定件300可以为金属材质或高分子材料,各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具体根据所使用的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当上述型材框架采用金属材质时,固定件300通常采用金属材质,结构强度高,可靠性高;当上述型材框架采用木塑材料时,固定件300通常采用高分子材料,轻便,便于拆卸移动,且耐腐蚀。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固定件300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同样的,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墙面板100为石膏板、硅酸钙板、玻镁板、玻璃棉板、陶板、防火板、吸音板、炭毡板、水泥板、中密度板、欧松板、金属板、无机纤维板、木塑板或木工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每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具体根据所使用的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墙面板100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另外,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上述保温隔声层的材料可以为岩棉、粒状棉、玻璃棉、酚醛发泡板、聚苯乙烯板、酚醛发泡板、聚氨酯板、发泡陶瓷板、发泡玻璃板、珍珠岩板、硅酸铝纤维棉或陶瓷纤维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保温材料层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方法,用于上述装配式墙体,装配式墙体安装方法包括:竖立墙体模块主体,并将其移动至预定安装位;将插接缝与抵靠板插接;利用膨胀螺栓将固定板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连接;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安装多个墙体模块,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搭接型材相互拼接固定。

具体的,上述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竖立墙体模块主体,并将其移动至预定安装位。

步骤S2,将插接缝与抵靠板230插接。

步骤S3,利用膨胀螺栓将固定板321与建筑顶板400或建筑底板连接。

步骤S4,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安装多个墙体模块,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搭接型材200相互拼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和步骤S3可以调换,但是,先将固定件300与建筑顶板400或底板连接后,不便于固定件300的插接缝与抵靠板230插接,且墙体模块的位置无法进行调整。

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搭接型材200相互拼接固定,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固定效果,例如,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搭接型材200之间设置粘料层;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搭接型材200相互拼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钉穿过两个搭接型材200之间的相贴合的板面加强固定效果。当然,上述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的搭接型材200相对的阶梯上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的卡接结构限制墙体模块之间沿垂直墙面板100的方向产生移动,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体安装方法,不需要对装配式墙体进行现场加工,可以直接与建筑的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操作步骤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确保安装施工效率。同时,在上述多个墙体模板拼接的过程中,墙体模块可以从墙体的一侧,沿垂直于墙面板100的方向直接移动至预定安装位。此时,位于墙体最外侧的墙体模块安装时,可以从墙体的一侧沿垂直于墙面板100的方向移动至预定安装位,故可实现从墙体的起始点到墙体的终止点全部采用墙体模块精准填充,避免了采用凸凹结构的插接方式导致墙体的末端留有避让的安装空隙的问题,省时省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插接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