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缓冲卸料装置

文档序号:1235960 发布日期:2020-09-11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气动缓冲卸料装置 (Pneumatic buffering discharge apparatus ) 是由 钱勇 聂耸 于 2020-06-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缓冲卸料装置,其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管道和通料软管,所述卸料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密封端盖,所述卸料管道两端的密封端盖上分别开设有穿料孔,所述通料软管位于卸料管道内且通料软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穿料孔,两所述密封端盖上的穿料孔的内侧壁分别与通料软管两端部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卸料管道和通料软管之间形成有储气腔,所述卸料管道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储气腔相通的进气口和泄气口。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neumatic buffering discharg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ischarging device, wherein the discharging device comprises a discharging pipeline and a material passing hose, two ends of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sealing end cover, the sealing end covers at the two ends of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passing hole, the material passing hose is positioned in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two ends of the material passing hose respectively pass through the material passing holes, the inner side walls of the material passing holes in the two sealing end cover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walls at two ends of the material passing hose, a gas storage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and the material passing hose, and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as inlet and a gas release opening which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gas storage cavit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cost and improved product quality.)

气动缓冲卸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料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缓冲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卸料装置是一种物料在生产完成之后,将物料进行传递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设计有一种卸料装置,参照图1,其包括卸料管道11,在卸料管道11的一端贯穿开设有卸料孔114。该现有技术在卸料时,直接将物料从卸料管道11的一端送入,物料便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卸料孔114从卸料管道11的另一端掉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是,该现有技术中的卸料管道的卸料孔内较为光滑,当物料所需要卸料的长度较长时,卸料管道的长度便会相应增长,这样,位于卸料管道内的物料便会在其自身重力加速度下以较高的速度掉出卸料管道,因此物料便会因受到强烈的撞击而损坏,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气动缓冲卸料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卸料稳定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气动缓冲卸料装置,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管道和通料软管,所述卸料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密封端盖,所述卸料管道两端的密封端盖上分别开设有穿料孔,所述通料软管位于卸料管道内且通料软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穿料孔,两所述密封端盖上的穿料孔的内侧壁分别与通料软管两端部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卸料管道和通料软管之间形成有储气腔,所述卸料管道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储气腔相通的进气口和泄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在进气口注入空气以及在泄气口释放空气,从而实现对卸料管道内部气压的控制,当往进气口内注入空气时,通料软管便会在卸料管道内受到空气的挤压,从而发生收缩,这样,通料软管内的物料在下降时,便会在通料软管的收缩作用下而得到限制;而当从泄气口处释放部分空气时,通料软管受到空气的压力便会减小,这样通料软管便会微微张开,通料软管内的物料便会缓慢的沿着通料软管掉落,从而完成稳定的卸料;由于物料的掉落时的速度得到了控制,因此避免了物料掉落时因以较大的速度与外物撞击而受损,所以降低了物料的受损率;并且,空气对通料软管为纯物理的挤压方式,因此避免了物料因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从而保证了物料的产品质量;另外,操作人员仅通过控制卸料管道内部的气压便能控制物料的下落,因此操作十分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分别与卸料管道两端的密封端盖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将会受到卸料管道与密封端盖的挤压而发生形变,由于密封圈的高延展性和高弹性,密封圈将会减少卸料管道和密封端盖之间的缝隙的大小,从而提高了卸料管道内的密封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管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卸料管道两端的密封端盖靠近卸料管道的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分别正对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具有较高的弹性,当密封端盖与卸料管道牢牢相抵时,部分密封圈将会被挤压至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这样,能够限制密封圈的位移,从而提高密封圈固定之后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密封圈两侧的定位条分别嵌设于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在安装之后,其两侧的定位条能够分别插设至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这样能够限制密封圈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固定之后,整体结构的稳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卸料管道和若干设置于卸料管道内的气囊袋,所述气囊袋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于卸料管道两端部的内侧壁上,所述气囊袋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气口和泄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对气囊袋内空气的控制,能够控制气囊袋的收缩以及张开,这样便能对物料的掉落速度进行控制,因此避免了物料掉落时因以较大的速度与外物撞击而受损,因此降低了物料的受损率;并且,空气对气囊袋为纯物理的挤压方式,因此避免了物料因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从而保证了物料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管道内设置有通料软管,所述卸料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盖,所述支撑盖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与卸料管道内部相通的支撑孔,所述通料软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卸料管道两端的支撑盖上的支撑孔,且所述通料软管两端部的外侧壁分别与两所述支撑盖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料软管的设置,使得物料在卸料过程中能够顺着通料软管掉落,这样物料便能得到集中的落料,从而避免了物料与坚硬的卸料管道相碰撞而产生损伤,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气囊袋上的进气口和泄气口分别穿过卸料管道并伸于卸料管道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卸料管道的外侧对气囊袋进行充气,这样便避免了气囊袋充气时,气囊袋因膨胀而导致进气口与卸料管道的内侧壁相碰撞,从而避免了进气口受到的损伤,因此延长了气囊袋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卸料管道、设置于卸料管道内的通料软管和设置于通料软管内侧的气囊袋,所述气囊袋的两端分别从通料软管的两端伸出,所述气囊袋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囊袋的另一端设置有泄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气囊袋内空气的控制,来控制气囊袋与通料软管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这样,便能随时控制通料软管内的物料的掉落速度,因此避免了位于气囊袋与通料软管之间的物料掉落时因以较大的速度与外物撞击而受损,因此降低了物料的受损率;并且,空气对通料软管为纯物理的挤压方式,因此避免了物料因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从而保证了物料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料软管两端部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开口环,所述通料软管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开口环的内侧壁,所述开口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卸料管道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环能够使得通料软管的上端和下端始终处于张开的状态,这样能够保证物料能够正常进入通料软管内,从而保证卸料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操作人员通过在进气口注入空气以及在泄气口释放空气,从而实现对卸料管道内部气压的控制,当往进气口内注入空气时,通料软管便会在卸料管道内受到空气的挤压,从而发生收缩,这样,通料软管内的物料在下降时,便会在通料软管的收缩作用下而得到限制;而当从泄气口处释放部分空气时,通料软管受到空气的压力便会减小,这样通料软管便会微微张开,通料软管内的物料便会缓慢的沿着通料软管掉落,从而完成稳定的卸料;由于物料的掉落时的速度得到了控制,因此避免了物料掉落时因以较大的速度与外物撞击而受损,所以降低了物料的受损率;并且,空气对通料软管为纯物理的挤压方式,因此避免了物料因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从而保证了物料的产品质量;另外,操作人员仅通过控制卸料管道内部的气压便能控制物料的下落,因此操作十分方便。

2.密封圈将会受到卸料管道与密封端盖的挤压而发生形变,由于密封圈的高延展性和高弹性,密封圈将会减少卸料管道和密封端盖之间的缝隙的大小,从而提高了卸料管道内的密封性。

3.密封圈具有较高的弹性,当密封端盖与卸料管道牢牢相抵时,部分密封圈将会被挤压至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这样,能够限制密封圈的位移,从而提高密封圈固定之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是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用于体现卸料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用于体现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用于体现卸料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中用于体现卸料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卸料装置;11、卸料管道;111、第一密封槽;112、进气口;113、泄气口;114、卸料孔;12、通料软管;13、气囊袋;2、密封端盖;21、第二密封槽;22、穿料孔;3、密封圈;31、定位条;4、储气腔; 5、支撑盖;51、支撑孔;6、开口环;7、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动缓冲卸料装置,包括卸料装置1,卸料装置1包括卸料管道11和通料软管12。在卸料管道11的两端壁上分别开设有环绕并首尾相接的第一密封槽111,在卸料管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端盖2,两密封端盖2靠近卸料管道11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1。在卸料管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3,密封圈3的两侧还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定位条31。当卸料管道11两端的密封端盖2抵紧于卸料管道11的两端时,密封圈3的两侧分别正对第一密封槽111和第二密封槽21,且密封圈3上的定位条31分别嵌设于第一密封槽111和第二密封槽21内,从而实现卸料管道11的密封。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选用的是富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本实施例中,密封端盖2通过卡箍7连接于卸料管道11的两端。

参照图2,在卸料管道11两端的密封端盖2上分别开设有穿料孔22,通料软管12位于卸料管道11内,且通料软管12的两端分别穿过穿料孔22。两密封端盖2上的穿料孔22的内侧壁分别与通料软管12两端部的外侧壁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料软管12与密封端盖2之间通过胶水进行密封固定。

参照图2,在卸料管道11和通料软管12之间形成有储气腔4,卸料管道11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储气腔4相通的进气口112和泄气口113。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2和泄气口113处均可加装控制阀并与电动气泵相连,以准确控制储气腔4内的气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气口112处对储气腔4内加压,储气腔4内的气压升高从而挤压通料软管12,通料软管12受压之后便会收缩,从而处于绷紧的状态;之后,往通料软管12的上端加入物料,由于通料软管12处于收缩绷紧的状态而难以顺着通料软管12掉落;此时,在泄气口113处对储气腔4内进行适当的降压,以减少通料软管12受到的压力,这样通料软管12便会微微张开,位于通料软管12内的物料便会缓慢的顺着通料软管12掉落,从而完成卸料。

操作人员在物料掉落过程中,通过在进气口112和泄气口113处对与储气腔4内气压的控制,能够实现对通料软管12收缩以及张开的控制,这样便能控制物料下降时的速度,从而避免了物料掉落时因以较大的速度与外物撞击而受损,因此降低了物料的受损率;并且,空气对通料软管12为纯物理的挤压方式,因此避免了物料因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从而保证了物料的产品质量。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卸料装置1还包括卸料管道11和若干设置于卸料管道11内部的气囊袋13,气囊袋13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胶水粘固于卸料管道11两端部的内侧壁上。在气囊袋13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气口112和泄气口113,且气囊袋13上的进气口112和泄气口113分别穿过卸料管道11并伸于卸料管道1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2和泄气口113处均可加装控制阀并与电动气泵相连,以准确控制储气腔4内的气压。

参照图4,在卸料管道11内还设置有通料软管12,在卸料管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盖5,支撑盖5上还分别贯穿开设有与卸料管道11内部相通的支撑孔51,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盖5通过卡箍7连接于卸料管道11。通料软管12的两端部分别穿过卸料管道11两端的支撑盖5上的支撑孔51,并且通料软管12两端部的外侧壁分别与两个支撑盖5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料软管12通过胶水与支撑盖5相粘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气口112处分别对各个气囊袋13进行充气,气囊袋13充气之后将会因膨胀而挤压通料软管12;之后,在通料软管12的上端口加入物料,由于通料软管12受压后收缩,因此物料难以沿着通料软管12掉落;此时,在泄气口113处略微释放气囊袋13内的空气,从而降低通料软管12受到的压迫,这样通料软管12便会略微张开,物料便会沿着通料软管12缓慢掉落,即完成了卸料过程。

由于在卸料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对气囊袋13内空气的控制,能够控制通料软管12的收缩以及张开,这样便能对物料的掉落速度进行控制,因此避免了物料掉落时因以较大的速度与外物撞击而受损,因此降低了物料的受损率;并且,空气对通料软管12为纯物理的挤压方式,因此避免了物料因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从而保证了物料的产品质量。

实施例三: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卸料装置1还包括卸料管道11、设置于卸料管道11内的通料软管12和设置于通料软管12内侧的气囊袋13。气囊袋13的两端分别从通料软管12的两端伸出,并且气囊袋13的上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气口112,气囊袋13的下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泄气口113。在通料软管12两端部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并固定通料软管12的开口环6,通料软管12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胶水粘固于开口环6的内侧壁,开口环6的外侧壁还通过胶水粘固于卸料管道11的内侧壁。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2和泄气口113处均可加装控制阀并与电动气泵相连,以准确控制储气腔4内的气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气口112处对气囊袋13进行充气,气囊袋13充气之后将会因膨胀而充斥于通料软管12内,这样,位于通料软管12与气囊袋13之间的物料便会因通料软管12内侧壁与气囊袋13之间间隙过小而停滞于通料软管12内;之后,在泄气口113处释放气囊袋13内的部分空气,从而增加通料软管12内侧壁与气囊袋13之间的间隙,这样物料便能缓慢的从通料软管12内掉出,即完成了卸料的过程。

由于在卸料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气囊袋13内空气的控制,来控制气囊袋13与通料软管12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这样,便能随时控制通料软管12内的物料的掉落速度,因此避免了物料掉落时因以较大的速度与外物撞击而受损,因此降低了物料的受损率;并且,空气对气囊袋13为纯物理的挤压方式,因此避免了物料因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从而保证了物料的产品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皮带分点卸料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