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1247500 发布日期:2020-08-21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 (Sever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fixing device that resets ) 是由 胡宇航 于占革 于 2020-05-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涉及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固定单元,每个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棒本体和至少三个椎弓根钉,连接棒本体安装在椎弓根钉上,固定单元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器还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互连通的第一螺纹孔、与第二通孔相互连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配设有固定螺钉,连接棒本体包括贯穿第一通孔的第一连接棒和贯穿第二通孔的第二连接棒。(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setting and fixing device for sever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setting and fixing devices for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The vertebral pedicl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two fixing units arranged side by side, each fixing unit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body and at least three vertebral pedicle screws, the connecting rod body is arranged on each vertebral pedicle screw, each fixing unit further comprises a connector, each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second through hole in a penetrating mode, each connector is further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eaded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second threaded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fixing screws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threaded holes and the second threaded holes in a matching mode, and each connecting rod body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一种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Meyerding法分级,椎体向前滑动超过下方椎体矢状径2/4的腰椎滑脱即重度腰椎滑脱,包括(Ⅲ、Ⅳ腰椎滑脱)。其病理生理基础主要为腰椎滑脱后压迫双侧出口根、行走根及马尾神经,根性症状及椎管狭窄症状大部分同时存在。对于重度滑脱的病人保守治疗往往无效,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去除神经压迫,且处理好椎间盘突出与韧带肥厚等问题,同时矫正畸形脊柱,恢复椎体稳定性及椎间高度。

有研究发现:手术复位可以改善重度滑脱患者的脊柱矢状位失衡,矫正腰椎后凸畸形。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可以避免日后长期脊柱异常受力,对预防内固定失败、邻椎病等具有重大意义。

以L5-S1真性滑脱为例,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六枚螺分为两排进行提拉复位,分别固定S1,L5及L4;提拉能力远远大于仅固定L5及S1所采用的4枚螺钉,但是如果患者L4-5为正常间盘,则会白白损失腰椎的一个运动单元。

为此亟待一种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保证椎弓根钉固定到锥体后的提拉力,同时复位完毕后能对多余的椎弓根螺钉进行拆卸,保证正常的运动单元能够正常运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保证椎弓根钉固定到锥体后的提拉力,同时复位完毕后能对多余的椎弓根螺钉进行拆卸,保证正常的运动单元能够正常运动。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固定单元,每个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棒本体和至少三个椎弓根钉,连接棒本体安装在椎弓根钉上,固定单元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器还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互连通的第一螺纹孔、与第二通孔相互连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配设有固定螺钉,连接棒本体包括贯穿第一通孔的第一连接棒和贯穿第二通孔的第二连接棒。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位于两个固定单元外侧的撑开组件,撑开组件包括钳子和支撑单元,钳子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下端贯穿设置有销轴,支撑单元的两端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内侧壁相互连接,支撑单元位于销轴的上方。

滑脱复位的关键点是通过撑开组件进行撑开以及椎弓根钉配合连接柱的提拉,撑开和提拉分别取决于与撑开板受力的终板的抗压能力和椎弓根钉插入骨内的把持力,我们的设计可以减小压强提升撑开效果,增加椎弓根螺钉把持力。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下端设置有撑开板。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上端设置有便于握持的定位环。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支撑单元包括导向筒、导向柱、套筒;导向筒的一端与第一钳体相互连接,导向柱的一端与第二钳体相互连接,导向柱的另一端位于导向筒内,套筒包括定位段和锁定段,定位段与导向筒转动连接,锁定段开设有内螺纹,导向柱的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相互适配的外螺纹。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定位段的内径大于锁定段的内径,定位段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块,导向筒的外壁设置有与限位块相互适配的限位槽。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套分别套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导向筒与第一连接块铰接,导向柱与第二连接块铰接。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导向筒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通槽,通槽沿厚度方向贯穿导向筒外壁,通槽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导向柱的外壁设置有指针,指针贯穿通槽后与刻度对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重度腰椎滑脱后的固定通过固定单元与椎骨固定。固定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椎弓根钉,第一连接棒同时安装在两个椎弓根钉上,第二连接棒安装在第三个椎弓根钉上,第一连接棒和第二连接棒之间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作为一个整体保持整体性。当腰椎复位完毕后,通过拆卸连接器,使第二连接棒与第一连接棒分离,然后将椎弓根钉从正常的椎骨内拆除,保证正常间盘的正常使用。有效保证了复位过程的提拉力足够大,并且复位完毕后,对正常间盘的椎弓根钉进行拆除,不会损失腰椎的一个正常运动单元。

2、两个撑开单元位于两个固定单元的外侧,固定单元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下端位于两个相邻横突之间,通过撑开单元对两个椎间进行撑开。复位后,先撤除一侧撑开单元,另一侧的撑开单元保持撑开状态,以维持椎间隙高度,撤除撑开单元的一侧植入相同高度的椎间融合器,并锁定本侧的固定单元;松开对侧的固定单元,此时椎间隙高度可通过已经植入的椎间融合器以及锁定的固定单元进行维持,此时植入该侧的椎间融合器,并锁定固定单元。完全锁定并以C臂透视内置物位置良好后,拆除连接器,以及与正常间盘固定的椎弓根钉和第二连接棒,腰椎滑脱复位及内固定完毕。

3、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撑开板和定位环,方便对钳子施加张开的力,通过撑开板提高钳子撑开椎间的使用效果。

4、通过设置支撑单元,导向筒为空心结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分别连接的导向筒和导向柱相互配合,在导向筒和导向柱外套设有套筒,能够维持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撑开的状态,保证钳子张开的角度不会随意改变。套筒的一端与导向筒转动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导向柱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套筒,使套筒预能与导向柱发生相对移动,而套筒与导向筒不会发生相对移动,进而使导向柱和导向筒的相对距离可调,进而实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张开角度的调节。导向筒和导向柱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铰接,保证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绕销轴做弧形运动的过程中,导向柱能在导向筒内进行相对移动。

5、通过在导向筒开设通槽,通槽的侧壁设置刻度,方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了解钳子张开的程度,避免直接张开过大的角度。同时通过参考刻度,保证左右两侧的撑开组件的张开程度一致,提高用户的使用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图;

图3为撑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连接棒本体,101-第一连接棒,102-第二连接棒,2-椎弓根钉,3-连接器,4-第一通孔,401-第一螺纹孔,5-第二通孔,501-第二螺纹孔,6-固定螺钉,7-撑开组件,701-第一钳体,7011-第一连接块,702-第二钳体,7021-第二连接块,703-销轴,704-定位环,705-撑开板,8-支撑单元,801-导向筒,8011-限位槽,8012-通槽,8013-刻度,802-套筒,8021-定位段,8022-锁定段,803-导向柱,8031-指针,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棒本体1和至少三个椎弓根钉2,连接棒本体1安装在椎弓根钉2上,固定单元还包括连接器3,连接器3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连接器3还开设有与第一通孔4相互连通的第一螺纹孔401、与第二通孔5相互连通的第二螺纹孔501,第一螺纹孔401和第二螺纹孔501内配设有固定螺钉6,连接棒本体1包括贯穿第一通孔4的第一连接棒101和贯穿第二通孔5的第二连接棒10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重度腰椎滑脱后的固定通过固定单元与椎骨固定。每个固定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椎弓根钉2,第一连接棒101同时安装在两个椎弓根钉2上,第二连接棒102安装在第三个椎弓根钉2上,第一连接棒101和第二连接棒102之间通过连接器3进行连接,作为一个整体保持整体性。当腰椎复位完毕后,通过拆卸连接器3,使第二连接棒102与第一连接棒101分离,然后将椎弓根钉2从正常的椎骨内拆除,保证正常间盘的正常使用。有效保证了复位过程的提拉力足够大,并且复位完毕后,对正常间盘的椎弓根钉2进行拆除,不会损失腰椎的一个正常运动单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还包括位于两个固定单元外侧的撑开组件7,撑开组件7包括钳子和支撑单元8,钳子包括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的下端贯穿设置有销轴703,支撑单元8的两端与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的内侧壁相互连接,支撑单元8位于销轴703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两个撑开单元位于两个固定单元的外侧,通过撑开单元对两个椎间进行撑开,以方便填充椎间融合器,间盘摘除后,将撑开板置于椎间隙中,固定单元的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的下端分别与撑开板相互连接,通过撑开单元对两个椎间进行撑开。复位后,首先对非撤出侧的固定单元进行固定,撤除一侧撑开单元,另一侧的撑开单元保持撑开状态,以维持椎间隙高度,撤除撑开单元的一侧植入相同高度的椎间融合器,并锁定本侧的固定单元;松开对侧的固定单元,此时椎间隙高度可通过已经植入的椎间融合器以及锁定的固定单元进行维持,此时植入该侧的椎间融合器,并锁定固定单元。完全锁定并以C臂透视内置物位置良好后,拆除连接器3,以及与正常间盘固定的椎弓根钉2和第二连接棒102,腰椎滑脱复位及内固定完毕。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的下端设置有撑开板705。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的上端设置有便于握持的定位环70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撑开板705和定位环704,方便对钳子施加张开的力,通过撑开板705提高钳子撑开椎间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支撑单元8包括导向筒801、导向柱803、套筒802;导向筒801的一端与第一钳体701相互连接,导向柱803的一端与第二钳体702相互连接,导向柱803的另一端位于导向筒801内,套筒802包括定位段8021和锁定段8022,定位段8021与导向筒801转动连接,锁定段8022开设有内螺纹,导向柱803的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相互适配的外螺纹。定位段8021的内径大于锁定段8022的内径,定位段8021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块9,导向筒801的外壁设置有与限位块9相互适配的限位槽8011。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套分别套设有第一连接块7011和第二连接块7021,导向筒801与第一连接块7011铰接,导向柱803与第二连接块7021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支撑单元8,导向筒801为空心结构,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分别连接的导向筒801和导向柱803相互配合,在导向筒801和导向柱803外套设有套筒802,能够维持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撑开的状态,保证钳子张开的角度不会随意改变。套筒802的一端与导向筒801转动连接,套筒802的另一端与导向柱803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套筒802,使套筒802预能与导向柱803发生相对移动,而套筒802与导向筒801不会发生相对移动,进而使导向柱803和导向筒801的相对距离可调,进而实现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张开角度的调节。导向筒801和导向柱803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块7011和第二连接块7021与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铰接,保证了第一钳体701和第二钳体702绕销轴703做弧形运动的过程中,导向柱803能在导向筒801内进行相对移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导向筒801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通槽8012,通槽8012沿厚度方向贯穿导向筒801外壁,通槽8012的外侧设置有刻度8013,导向柱803的外壁设置有指针8031,指针8031贯穿通槽8012后与刻度8013对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导向筒801开设通槽8012,通槽8012的侧壁设置刻度8013,方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了解钳子张开的程度,避免直接张开过大的角度。同时通过参考刻度8013,保证左右两侧的撑开组件7的张开程度一致,提高用户的使用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PFNA股骨髓内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