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健腹轮的扶手结构

文档序号:1330132 发布日期:2020-07-17 浏览:2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用于健腹轮的扶手结构 (Handrail structure for exercise wheel ) 是由 陈建 张小奔 于 2020-04-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健腹轮的扶手结构,其涉及健身设备领域,其包括扶手结构、中心管和离合机构,所述扶手结构内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设置有离合机构,所述扶手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相互独立,所述中心管通过离合机构相对于所述扶手结构同轴转动,如此使用者手握扶手结构推拉回弹式健腹轮的过程中,当中心管与扶手结构处在相互独立的状态下,轮子和中心轴之间的弹簧卷片便不会发生形变,进而便无法实现辅助回弹的效果;而当中心管和扶手结构配合限位,则能够实现辅助回弹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离合机构实现健腹轮回弹功能的开关。(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andrail structure for a belly-building wheel,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itness equipment and comprises a handrail structure, a central tube and a clutch mechanism, wherein the central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handrail structure, the clutch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central tube, the handrail structure and the central tube are mutually independent, and the central tube coaxially rotates relative to the handrail structure through the clutch mechanism; when the central pipe is matched with the handrail structure for limiting, the effect of assisting in rebounding can be realized; in other words, the user can operate the clutch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abdomen exercise wheel rebounding function.)

一种用于健腹轮的扶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健腹轮的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健腹轮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器材,传统的健腹轮主要由轮子、贯穿于轮子的中心轴以及设置于轮子两侧并与中心轴连接的扶手组成,使用者可采用合适的体位并手握轮子两侧的扶手,通过推动轮子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随着健腹轮产品的不断更迭,市面上还出现了回弹式的健腹轮,如中国台湾证书号为TWM545614U的专利文献,其便公开了一种回力式健腹轮,这种健腹轮在轮子内设置了容置空间,并在容置空间与中心轴之间设置了弹簧卷片,如此设计健腹轮被向前推出后,能够具备辅助回弹的力使其能够更轻松的被往回拉动,这一设计对体力不支者或其他原因需要辅助回弹的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但是,要知道锻炼者通过健身,其身体素质会逐渐提升,也就是说,当使用者用了一定时间的回弹式健腹轮后,其可能便不再需要回弹这项辅助功能了,而使用者又需要继续有效的锻炼,现有的回弹式健腹轮显然无法满足使用者灵活调整健身计划的需要,即对健腹轮带回弹功能和不带回弹功能进行切换使用,因而使用者便不得不另行购买一个不带回弹功能的健腹轮进行使用,这对于使用者而言增加了购买器材的花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回弹式健腹轮并且能够实现该健腹轮回弹功能开关的扶手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健腹轮的扶手结构,包括扶手结构、中心管和离合机构,所述扶手结构内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设置有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相互独立,所述中心管通过离合机构相对于所述扶手结构同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管与回弹式健腹轮轮子的中心轴是固定连接,扶手结构虽套设于中心管,然而两者相互独立,即中心管若不通过离合机构与扶手结构配合限位,则中心管的转动不受扶手结构约束,使用者手握扶手结构推拉回弹式健腹轮的过程中,扶手结构便无法通过中心管约束所述中心轴,使之相对于轮子静止,只有轮子向一侧转动,中心轴相对其静止或与其转动方向相反,两者之间的弹簧卷片才会形变从而实现辅助回弹的效果,而当中心管与扶手结构处在相互独立未进行限位的状态下,由于扶手结构无法通过中心管约束中心轴,那么健腹轮被推拉时中心轴与轮子的转动方向便会一致,两者之间的弹簧卷片便不会发生形变,进而便无法实现辅助回弹的效果;而当中心管和扶手结构配合限位,即中心管通过离合机构相对于扶手结构同轴转动,则中心管便被扶手结构约束,进而扶手结构便能够通过中心管约束中心轴,使用者推拉健腹轮时中心轴便会相对于轮子静止,如此便能够实现辅助回弹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离合机构实现健腹轮回弹功能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于扶手结构一侧,第二限位槽开设于中心管,当两者相对应,所述限位块同时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配合限位,则所述离合机构实现了对中心管和扶手结构的配合限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侧边设置有斜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与斜坡配合更加方便的滑入第一限位槽中与之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于限位块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自动复位。

优选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处于同一垂直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合机构为解锁状态时,限位块能够搁置于第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限位结构、定位孔和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与所述定位孔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开设于中心管上,所述定位销与扶手结构是固定连接,当定位销被限位结构配合挤压向中心管方向移动,则定位销能够与定位孔配合插入,进而离合机构能够实现中心管和扶手结构的配合限位。

优选的,所述扶手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和扶手结构之间设置有调节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转盘能够与定位销控制连接,使用者操作调节转盘能够方便的对定位销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调节转盘设置有锯齿,所述锯齿环设于调节转盘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环设于调节转盘的外表面,设置锯齿的调节转盘使用者在抓握时摩擦力更大,如此使用者抓握更加稳定方便其操作。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中心管通过限位组件与扶手结构配合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能够对中心管进行限位,使之不能在扶手结构中水平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为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能够设于中心管两端对其进行限位,使之不能在扶手结构中水平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扶手能够用于回弹式健腹轮,并且通过操作其离合机构能够使中心管和扶手结构配合限位或相互独立,中心管和扶手结构相互独立状态下,回弹式健腹轮的回弹功能便不可用,即通过控制中心管和扶手结构的配合限位或相互独立,能够实现健腹轮带回弹功能和不带回弹功能的切换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调节转盘剖面示意图;

图中:1、扶手结构;110、卡箍;111、固定螺丝;120、第一限位槽;121、斜坡;130、第三限位槽;140、端帽;150、定位销;151、固定盘;152、弹簧;153、调节转盘;154、限位结构;155、锯齿;156、螺丝;157、定位销固定座;2、中心管;210、第二限位槽;220、第一固定孔;221、第二固定孔;222、第三固定孔;223、卡件座;224、第一卡件;225、第二卡件;226、螺母;230、复位弹簧;240、限位块;25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扶手结构,其主体是扶手结构1,所述扶手结构1内有中心管2,中心管2和扶手结构1相互独立,即所述中心管2在扶手结构1内能够相对于扶手结构1进行转动。

所述中心管2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具体是卡箍110,所述卡箍110套设于中心管2的两端,并位于所述扶手结构1内,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中心管2通卡箍110与扶手结构1配合限位,在卡箍110的作用下,中心管2仅能够在扶手结构1内转动却不能水平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中心管2的一端能够与回弹式健腹轮的中心轴连接,从而扶手结构1通过中心管2与回弹式健腹轮连接;具体的所述中心管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20,所述中心轴设置有螺栓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孔220相对应配合,中心管2通过第一固定孔220与螺栓的配合实现其与中心轴的连接,此连接状态是可拆卸连接,这样扶手结构1能够与回弹式健腹轮实现可分离;这仅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心管2也能够通过焊接等方式与中心轴连接固定。

所述中心管2设置有离合机构,中心管2通过离合机构与扶手结构1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120、第二限位槽210、第三限位槽130以及限位块240。

所述第一限位槽120开设于扶手结构1的一端,如图1所示;

所述第二限位槽210开设于中心管2的一端,如图1所示;

所述第一限位槽120与第二限位槽210在同一侧,两者相对应时,通过限位块240与两者同时配合插入,便能够使中心管2与扶手结构1相对应锁止;

具体的所述限位块240设置在端帽140内侧,所述端帽140套合于扶手结构1的一端,如图1、图2所示,当端帽140与扶手结构1套合时,设于其内侧的限位块240能够与第一限位槽120以及第二限位槽210配合插入;所述端帽140与扶手结构1的一端可分离,当两者分离时限位块240与第一限位槽120、第二限位槽210分离,即扶手结构1和中心管2解锁,中心管2转动不受扶手结构1的约束。

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20的侧边设置有斜坡121,所述第一限位槽120位于斜坡121的下坡一侧,如此限位块240能够沿着斜坡121滑入到第一限位槽120中与之配合插入,插入更加方便。

所述扶手结构1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30,所述第三限位槽130与第一限位槽120在扶手结构1的同一侧,该第三限位槽130具体位于斜坡121上坡的一侧,即扶手结构1设置第一限位槽120一侧朝上时,第三限位槽130水平高于第一限位槽120,如图1所示。

所述限位块240能够与第三限位槽配合插入,由于扶手结构1设置第一限位槽120一侧朝上时,第三限位槽130水平高于第一限位槽120,其自然也水平高于第二限位槽210,故,当限位块240与第三限位槽130配合插入时,限位块240不会与第二限位槽210配合限位,即此状态扶手结构1和中心管2是解锁状态,换句话说,第三限位槽130可以用于扶手结构1和中心管2解锁状态下与限位块240配合限位。

所述限位块240设置有复位弹簧230,复位弹簧230具体设置于中心管2内与限位块240配合实现回弹复位,当所述端帽140被向外拉动与扶手结构1分离,所述复位弹簧230便会发生形变,当使用者松开端帽140,在复位弹簧230的作用下端帽140便会回弹至与扶手结构1套合的状态,此状态下限位块240能够与第一限位槽120、第二限位槽210配合限位实现中心管2和扶手结构1的锁止;端帽140回弹后限位块240也可以与第三限位槽130配合插入,如此中心管2和扶手结构1是解锁状态,限位块240因为和第三限位槽130配合限位,限位块240便不会在复位弹簧230的作用下顺着斜坡121滑入到第一限位槽120中,即第三限位槽130起到了离合机构解锁状态下限位块240搁置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限位块240与第三限位槽130配合插入的状态下,端帽140虽远离扶手结构1一定的距离,但其仍然是盖合在扶手结构1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槽120等不会因此露出。

所述复位弹簧230设置于中心管2内,其与中心管2具体的连接方式为:

复位弹簧230放置于中心管2内,复位弹簧230靠近端帽14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件224,复位弹簧23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件225,如图1、图2所示;

所述第一卡件224的侧面开设有螺孔,如图1所示,第一卡件224设于中心管2内,通过该螺孔与第三固定孔222对应,能够拧入螺丝实现第一卡件224于中心管2内的位置固定;

所述端帽140的一端设置有螺杆,该螺杆与限位块240在端帽140的同一侧,该螺杆贯穿于第一卡件224、复位弹簧230以及第二卡件225,第二卡件225的一侧设置有螺母226与螺杆拧紧实现配合限位,如图1、图2所示;

如此当使用者向外拉动端帽140使之与扶手结构1分离,所述螺杆便会向同一方向位移,进而在螺母226的限位影响下,第二卡件225会向端帽140同一侧位移,由于第一卡件224与中心管2是固定的,第二卡件225向端帽140同一侧位移便会使复位弹簧230被挤压,进而形成张紧力;此时使用者松开端帽140,复位弹簧230的张紧力便会作用于第二卡件225使之向反方向回弹,第二卡件225回弹带动螺母226,进而便实现了端帽140的复位回弹。

所述中心管2内设置有卡件座223,卡件座223侧面设有螺孔,如图1所示,该螺孔与第二固定孔221对应,能够拧入螺丝实现卡件座223在中心管2内的位置固定;

卡件座223位于第二卡件225的一侧,其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卡件225能够与卡件座223配合限位,如图1、图2所示;卡件座223起到了在第二卡件225一侧限位防止其回弹过度的作用;

所述卡件座223的凹槽设置有坡度,如图1、图2所示;如此能够方便第二卡件225与之配合限位。

在实际应用中,中心管2与回弹式健腹轮的中心轴连接,中心管2和中心轴是相对固定的,扶手结构1通过中心管2与回弹式健腹轮实现连接,默认状态下中心管2与扶手结构1通过离合机构相对应锁止,此时使用者推拉健腹轮,扶手结构1和中心轴也是相对固定的,那么健腹轮推拉时轮子相对于中心轴转动,其中的弹簧卷片就会发生形变,进而能够实现辅助回弹的功能;当扶手结构1和中心管2通过离合机构解锁,两者相互独立,则中心管2能够在扶手结构1内转动,此时使用者推拉健腹轮,中心管2的转动不受扶手结构1约束,即推拉健腹轮时中心轴和扶手结构1如挂入了空挡,也就是说中心轴没有了扶手结构1的约束,轮子在转动时也会带动中心轴与之同方向转动,两者同方向转动则中心轴和轮子间的弹簧卷片就不会发生形变,进而也就关闭了辅助回弹功能;本实施例中,使用者通过操作端帽140实现离合机构的锁止或解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扶手结构1和中心管2通过离合机构实现解锁或锁止,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定位孔250和定位销150。

所述定位孔250具体开设于中心管2的两侧,如图3、图4所示;

所述定位销150设置有固定盘151,固定盘151上设置有定位销固定座157,所述定位销150具体设于该定位销固定座157内,如图1所示;

在定位销固定座157内设置有弹簧152,所述弹簧152介于定位销固定座157的内壁和定位销150之间,其能够使定位销150实现复位回弹;

所述固定盘151通过螺丝固定于扶手结构1的一端,如图3所示,即所述定位销150与扶手结构1的位置是固定的;

所述固定盘151和扶手结构1之间设置有调节转盘153,如图3所示,调节转盘153能够相对于固定盘151进行转动;

所述调节转盘153靠近固定盘151的一侧为凹槽面,凹槽面内设置有限位结构154,所述限位结构154所形成的空间如图4所示,图中该空间内上下两端之间的间距长于左右两端之间的间距;所述定位销固定座157嵌于限位结构154所形成的空间中,定位销150与所述限位结构154的内壁相配合。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转动调节转盘153,使得定位销固定座157内的定位销150与限位结构154间距窄的部分配合对应,则定位销150受到限位结构154的挤压向定位销固定座157中心位移,如此定位销150便能够配合插入到中心管2上的定位孔250中,如图4所示,此状态下扶手结构1和中心管2配合锁止;当调节转盘153转动,限位结构154间距宽的部分与定位销150对应,则定位销150会在弹簧152的作用下向外回弹,如此定位销150与定位孔250分离,此状态下扶手结构1和中心管2解锁,两者相互独立,中心管2能够在扶手结构1内转动。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中心管2是从固定盘151的中心穿过设于扶手结构1内,定位销固定座157的中心位置与固定盘151对应,即中心管2是从定位销固定座157的中心穿过的,如图3所示;同时中心管2在扶手结构1内通过限位组件水平限位,其横向的位置固定,因此能够确保中心管2的定位孔250与定位销150的位置是对应的,定位销150向定位销固定座157的中心位移能够与定位孔250配合限位。

所述限位结构154在定位销150的转动轨迹上设置了限位,当定位销150转动到一定位置就会被阻挡,从而无法继续向该方向转动,如图4所示;如此设置限定了调节转盘153的转动范围,同时如图4中所示的,该被阻挡的位置下,是限位结构154形成的空间间距最窄的部分,定位销150再向两侧任意一侧转动都会使定位销150向外回弹,然而定位销150的一侧被限位结构154阻挡,便降低了定位销150转动的概率,进而也就降低了误操作使离合机构意外解锁的概率,反之在解锁状态下,也降低了离合机构意外锁定的概率。

所述调节转盘153的外表面设置有锯齿155,设置该锯齿155能够增加调节转盘155外表面的摩擦力,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抓握,从而有利于其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为固定螺丝111,固定螺丝111从扶手结构1的一端插入与中心管2的一端连接,如图3所示;需要注意,固定螺丝111能够通过螺母等实现对中心管2的水平限位,但是其螺身需要有一段光滑面与中心管2配合,以确保中心管2能够在扶手结构1内实现转动。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偏瘫患者患侧腿负重训练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