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套线簧孔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1340748 发布日期:2020-07-17 浏览:3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无内套线簧孔及其组装方法 (Spring hole without inner sleeve wi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是由 郭朝纶 裴婷婷 古晓东 张佳晨 于 2020-03-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内套线簧孔及其组装方法。无内套线簧孔包括前护套,前端为插接端,供适配的插针插入;线簧丝,形成双曲面结构,用于与插针插配,线簧丝的前端与前护套的前端固定连接;还包括端接后套,前端沿周向分布有多个限位槽,各限位槽均沿前后延伸;端接后套的前端插接装配在前护套中,线簧丝一一对应地定位插装在限位槽中,在端接后套和前护套相对转动设定角度并固定装配在一起时,线簧丝的前端和后端周向错位而形成的双曲面结构;端接后套的后端设置端接结构,用于连接到对应的线路中。本发明的无内套线簧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无内套线簧孔,不需要再设置过渡芯轴,可相对缩短整个线簧孔的轴向长度,利于产品的高精密集成化发展。(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ring hole without an inner sleeve wire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side-sleeved wire spring hole comprises a front sheath,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inside-sleeved wire spring hole is a splicing end for inserting an adaptive contact pin; the wire spring wire forms a hyperboloid structure and is used for being inserted and matched with the contact pin,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wire spring wir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sheath; the front end of the rear sleeve is circumfer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imiting grooves, and each limiting groove extends forwards and backwards; the front end of the terminating rear sleeve is inserted and assembled in the front sheath, the wire spring wires are correspondingly positioned and inserted in the limiting grooves one by one, and when the terminating rear sleeve and the front sheath rotat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by a set angle and are fixedly assembled together, the front end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wire spring wires are circumferentially staggered to form a hyperboloid structure; the rear end of the termination rea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termination structure for connection into a corresponding line. Compared with the non-inner-sleeve wire spring hole in the prior art, the non-inner-sleeve wire spring hole does not need to be provided with a transition mandrel, can relatively shorten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whole wire spring hole,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high-precision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无内套线簧孔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内套线簧孔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插合是阳性接触件与阴性接触件配对插合。阳性接触件也称插针(Pin) ,一般为刚性零件。阴性接触件也称插孔(Socket),一般为弹性接触件,也是插合的关键。插孔的弹性结构在与刚性插针插合时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弹性力,弹性力使弹性结构与刚性插针形成紧密接触,完成电流和信号连接,电连接器接触件直接关系到电流和信号传输的质量。

常见的插孔包括线簧孔(也称线簧插孔),其中一种无内套线簧孔的结构如下:如图1所示,无内套线簧孔包括前护套21、线簧丝22、过渡芯轴23和端接后套(图中未显示),前护套21的前端处向内折弯形成U形槽24。过渡芯轴23的长度与前护套21的轴向长度匹配,并且,为方便送入线簧丝,在过渡芯轴23的外周面分布有沿轴向延伸的容纳槽25,线簧丝22分别设置在各容纳槽25中并且伸出过渡芯轴23的前端面。

组装时,将过渡芯轴23向前插入前护套21中并使线簧丝22伸出过渡芯轴23的部分插入上述U形槽24中,采用径向压接U形槽的槽壁或将前护套21与线簧丝22的前端焊接的方式将线簧丝22的前端部固定在前护套21上。然后向后抽拉过渡芯轴23使过渡芯轴23的前端部与前护套21的后端部对应。转动过渡芯轴23,使线簧丝22形成双曲面立体结构,径向向内压接前护套21的后端部,使前护套21与过渡芯轴23沿轴向定位,完成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

线簧丝22围成的双曲面立体结构的径向尺寸最小处称为喉圆,喉圆的直径小于插针的直径,插接时,插针将上述线簧丝22围成的立体结构撑开,依靠线簧丝22的弹性力实现线簧丝22与插针的紧密接触。过渡芯轴23的后端部连接端接后套,端接后套用于接入对应的线路。

上述无内套线簧孔不需要设置内套,从而使无内套线簧孔的径向尺寸较小。但是存在过渡芯轴,并且为了保证顺利将线簧丝送入前套中,过渡芯轴的长度需要设置较长,以匹配前护套长度,导致整个无内套线簧孔的轴向长度较长,不利于产品高精密集成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内套线簧孔,用以解决现有的无内套线簧孔的轴向长度较长,不利于产品的高精密集成化发展问题,本发明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使无内套线簧孔的轴向长度相对较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内套线簧孔的技术方案是:无内套线簧孔,包括:

前护套,前端为插接端,供适配的插针插入;

线簧丝,形成双曲面结构,用于与所述插针插配,所述线簧丝的前端与所述前护套的前端固定连接;

端接后套,端接后套的前端沿周向分布有多个限位槽,各限位槽均沿前后延伸;

所述端接后套的前端插接装配在所述前护套中,所述线簧丝一一对应地定位插装在所述限位槽中,在端接后套和所述前护套相对转动设定角度并固定装配在一起时,所述线簧丝的前端和后端周向错位而形成所述的双曲面结构;

所述端接后套的后端设置端接结构,用于连接到对应的线路中。

有益效果是:将线簧丝的前端固定在前护套的前端,将端接后套插入前护套中,插入过程中,线簧丝一一对应的进入端接后套的限位槽中,端接后套和前护套在端接后套周向上相对转动设定角度,使线簧丝随之转动以形成双曲面结构,然后将端接后套的前端部与前护套的后端部固定连接,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完成,端接后套的后端设有用于连接到对应线路中的端接结构。本发明的无内套线簧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无内套线簧孔,并利用端接后套实现线簧丝转动,不需要再设置过渡芯轴,将前护套和端接后套直接固定装配在一起,可相对缩短整个线簧孔的轴向长度,利于产品的高精密集成化发展。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限位槽前端的槽口为扩口结构,用于引导线簧丝插入限位槽。

有益之处在于,在端接后套由后向前插入前护套中时,方便导引线簧丝进入限位槽中,便于线簧孔的组装。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端接后套的前端具有锥形段,所述限位槽的槽口延伸至锥形段。

其有益之处在于,便于加工,锥形段也能引导线簧丝进入限位槽。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端接后套、线簧丝与前护套径向压接固定装配。

其有益之处在于,压接技术成熟,便于简化无内套线簧孔装配工艺。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线簧丝插装入相应限位槽中的部分由所述前护套径向压接固定,以实现端接后套、线簧丝与前护套的径向压接固定装配。

其有益之处在于,利用端接后套上现有的限位槽,通过径向压接实现端接后套、线簧丝与前护套的固定装配,便于装配。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限位槽为铣加工成型,所述端接后套上于所述限位槽后侧设有退刀槽。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端接后套外周设有环形挡止台阶,前护套的后端与所述环形挡止台挡止配合。

其有益之处在于,能够指示前护套与端接后套的轴向相对位置,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轻易的判断端接后套与前护套是否插接到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的技术方案是: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利用过渡芯轴将线簧丝送入前护套中,线簧丝送入到位后将线簧丝的前端与前护套的前端固定连接;

二,将过渡芯轴从前护套中抽出;

三,将端接后套与前护套插接装配,并使线簧丝一一对应的插入端接后套的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在端接后套周向分布有多个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四,绕自身轴线转动端接后套或前护套,使线簧丝前后端周向错位以形成双曲面结构;

五,将端接后套、线簧丝与前护套固定装配在一起。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在将线簧丝送入前护套的对应位置并前端固定后,将过渡芯轴从前护套中抽出不用,将端接后套插入前护套中,线簧丝一一对应的插入端接后套的限位槽以进行限位,绕轴线转动端接后套或前护套,使线簧丝的对应端随对应的端接后套或前护套一同转动以围成双曲面结构;端接后套可以直接接入对应的线路,省去了过渡芯轴,使无内套线簧孔的轴向长度较短,利于产品的高精密集成化发展。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步骤五中,所述端接后套、线簧丝、与前护套通过径向压接的方式固定装配。

其有益之处在于:径向压接固定方便,可有效简化无内套线簧孔组装方法。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步骤一中,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线簧丝的前端与前护套的前端固定连接。

其有益之处在于:焊接连接操作方便,固连的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内套线簧孔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端接后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中:21、前护套,22、线簧丝,23、过渡芯轴,24、U形槽,25、容纳槽,1、前护套,101、环状U形槽,2、线簧丝,3、端接后套,301,前端部,302、后端部,303、端接结构,304、限位槽,305、退刀槽,306、锥形段,307、扩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无内套线簧孔包括前护套1、线簧丝2和端接后套3。

其中,前护套1整体呈套筒结构,前护套1的前端为供适配的插针插入的插接端,且前护套1的前端向内翻折以形成环状U形槽101,前护套1的后端供端接后套3插入,也供过渡芯轴将线簧丝送入。

如图3和图4所示,端接后套3包括前端部301和后端部302,前端部301的轴向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304,限位槽304采用铣加工成型,限位槽304的后端连通有退刀槽305。退刀槽305位于端接后套3的前端部301与端接后套3的后端部302的交界处,退刀槽305包括槽前壁、槽后壁和槽底壁,槽后壁由后端部302的前端形成,端接后套3的后端部302径向尺寸大于端接前套,即退刀槽305的后槽壁沿端接后套3径向的尺寸大于退刀槽305的前槽壁沿端接后套3径向的尺寸,端接后套3的前端部301与后端部302形成环形挡止台阶。

端接后套3的前端部301的前端设有锥形段306,限位槽304延伸至锥形段306上。限位槽304的前端形成扩口结构307并与锥形段306配合,在线簧丝2插入限位槽304的过程中将线簧丝2引导至限位槽304中。

端接后套3的后端部302设有端接结构303,端接结构303用于连接到对应的线路中。端接结构303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为为印制板、接线板、焊线杯、鱼眼结构等结构。

本实施例中,线簧丝2具有六根,为导电材料制成并具有一定硬度,线簧丝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线簧丝,要注意其强度、导电性能,满足与适配插针插接时的信号传输要求。

本实施例中,线簧丝2的前端插入前护套1前端的环状U形槽101中,并通过径向压接的方式固定在环状U形槽101中。

实际上,在将线簧丝2送入前护套1之后,会将过渡芯轴抽出,然后将端接后套3送入前护套1中,此时,线簧丝2一一对应地插入限位槽304中,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端接后套3设定角度,使线簧丝前后端周向错位形成双曲面结构,双曲面结构的径向尺寸最小处的径向尺寸小于对应插针的径向尺寸,依靠线簧丝2的弹力使线簧丝2与插针可靠插接配合。

然后径向压接前护套1,将线簧丝2压接固定在限位槽304中,实现线簧丝2、前护套1和端接后套3的固定连接,同时,保证线簧丝2与端接后套3的可靠电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过渡芯轴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过渡芯轴,只是在将线簧丝送入前护套后,需将过渡芯轴从前护套中抽出。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内套线簧孔中,由于端接后套上设置限位槽,这样可以对线簧丝进行定位,方便转动端接后套,进而使线簧丝形成立体的双曲面结构,由于端接后套不需要将线簧丝送入前护套中,端接后套就可以设计的较短,不需要匹配前护套的长度,进而可有效减少整个无内套线簧孔的轴向长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转动操作时,可固定前护套,转动端接后套,当然,也可固定端接后套,转动前护套,只要使两者相对转动设定角度,形成立体的双曲面结构即可。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限位槽前端不设置扩口结构,主要依靠锥形段引导线簧丝进入限位槽。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端接后套的前端不设置锥形段,扩口结构的扩口范围较大以便于线簧丝的插入。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端接后套与前护套焊接固定,焊接方式可以根据设备情况选择电阻焊或激光焊,线簧丝通过限位孔的孔壁进行定位。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具体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线簧丝前端由前护套前端的环状U形槽101,并采用径向压接的方式固定线簧丝前端。本实施例中,线簧丝的前端焊接固定在前护套的内壁上,然后在前护套的前端设计向内的环形翻边,该环形翻边用于对线簧丝形成保护。在具体制作时,可在焊接完成后,再制作环形翻边,以方便进行焊接固定。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具体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端接后套的外周不设置环形挡止台阶而设置指示线,通过指示线指示前护套和端接后套对插到位,从而保证无内套线簧孔的合格率。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具体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由前护套通过压接固定的方式将线簧丝固定在端接后套的限位槽中。本实施例中,在线簧丝与限位孔插装到位后,将线簧丝的后端焊接在限位槽中,然后绕自身轴线螺旋旋转端接后套或前护套以使线簧丝围成双曲线结构,然后将端接后套与前护套焊接固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先焊接再转动,这样可以使线簧丝和端接后套的焊接点在未转动前处于前护套外,方便进行焊接,在转动后,线簧丝和端接后套的焊接连接处进入前护套中,再焊接连接前护套和端接后套时,可降低对线簧丝焊接点的干扰。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的具体实施例1:

一,利用过渡芯轴将线簧丝2送入前护套1中,线簧丝2送入到位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线簧丝2的前端与前护套1的前端固定连接;

二,将过渡芯轴从前护套1中抽出;

三,将端接后套3与前护套1插接装配,并使线簧丝2一一对应的插入端接后套3的限位槽304中;

四,绕自身轴线转动端接后套3或前护套1设定角度,使线簧丝2前后端周向错位以形成双曲面结构;

五,端接后套3、线簧丝2、与前护套1通过径向压接的方式固定装配。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组装方法中,仍然利用过渡芯轴将线簧丝送入前护套中,操作方便,然后利用端接后套或前护套带动设定角度,进而形成立体的双曲面结构,然后将前护套、线簧丝及端接后套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无内套线簧孔。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的具体实施例2:

一,利用过渡芯轴将线簧丝送入前护中,线簧丝送入到位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线簧丝的前端与前护套的前端固定连接;

二,将过渡芯轴从前护套中抽出;

三,将端接后套与前护套插接装配,并使线簧丝一一对应的插入端接后套的限位槽中;

四,绕自身轴线转动端接后套或前护套设定角度,使线簧丝前后端周向错位以形成双曲面结构;

五,端接后套、线簧丝、前护套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步骤五中的端接后套、线簧丝、前护套的固定方式。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的具体实施例3:

一,利用过渡芯轴将线簧丝送入前护套中,线簧丝送入到位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线簧丝的前端与前护套的前端固定连接;

二,将过渡芯轴从前护套中抽出;

三,将端接后套与前护套插接装配,并使线簧丝一一对应的插入端接后套的限位槽中,将线簧丝焊接在限位槽中;

四,绕自身轴线转动端接后套或前护套设定角度,使线簧丝前后端周向错位以形成双曲面结构;

五,端接后套与前护套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在线簧丝一一插入端接后套的限位槽中后,先将线簧丝焊接固定在限位槽中,再转动端接后套或前护套,以形成双曲面结构,最后在焊接固定前护套和端接后套,这样采用分阶段固定的方式,减少线簧丝后端收到前护套的干扰。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的具体实施例4:

一,前护套的前端具有环状U形槽,采用对环状U形槽径向向内施压的方式使环状U形槽的内外槽壁夹紧线簧丝,以将线簧丝的前端与前护套的前端固定连接;

二,将过渡芯轴从前护套中抽出;

三,将端接后套与前护套插接装配,并使线簧丝一一对应的插入端接后套3的限位槽中;

四,绕自身轴线转动端接后套或前护套设定角度,使线簧丝前后端周向错位以形成双曲面结构;

五,端接后套、线簧丝、与前护套通过径向压接的方式固定装配。

本实施例中,前护套的前端和线簧丝前端通过压接方式固定,操作方便,不需要再引入焊接工艺。

综述上述,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的具体实施例1、2、3、4 ,本申请的无内套线簧孔的组装方法的的优势效果是:在将线簧丝通过过渡芯轴送入前护套的对应位置并前端固定后,将过渡芯轴从前护套中抽出不用,将端接后套插入前护套中,线簧丝一一对应的插入端接后套的限位槽以进行限位,绕轴线转动端接后套或前护套,使线簧丝的对应端随对应的端接后套或前护套一同转动以围成双曲面结构;端接后套可以直接接入对应的线路,省去了过渡芯轴,使无内套线簧孔的轴向长度较短,利于产品的高精密集成化发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电连接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