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立交合流区视线诱导系统

文档序号:1403233 发布日期:2020-03-06 浏览:3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地下立交合流区视线诱导系统 (Underground vertical convergence zone sight line induction system ) 是由 杜志刚 梅家林 郑号染 倪玉丹 陈逸飞 于 2019-11-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地下立交合流视线诱导系统,包括侧墙视线诱导系统、标志诱导系统以及路面诱导系统,侧墙视线诱导系统由反光环、路缘立面标记、腰带线、诱导大箭头、诱导小箭头以及LED参照条构成;标志诱导系统由柔性警示柱、合流警告标志、让行标志以及隧道指示器构成;路面诱导系统由凸起路标、导流线、虚实转向箭头、让行标线、鱼刺形减速标线以及虚实标线构成。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侧墙视线诱导系统、标志诱导系统以及路面诱导系统,有效改善驾驶员的视觉环境,增强次路交通流的诱导、指示的功效,提高合流区的通行效率,并且控制主路、次路车辆的车速和车距,提高合流区的安全性。(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ffic safety, in particular to an underground interchange confluence sight induc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ide wall sight induction system, a sign induction system and a pavement induction system, wherein the side wall sight induction system consists of a reflective ring, a curb facade mark, a waistband line, an induction large arrow, an induction small arrow and an LED reference strip; the sign induction system consists of a flexible warning post, a confluence warning sign, a yielding sign and a tunnel indicator; the road surface induction system consists of raised road signs, flow guide lines, virtual and real steering arrows, traffic-giving marked lines, fishbone-shaped deceleration marked lines and virtual and real marked lines.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e, the visual environment of a driver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inducing and indicating effects of the secondary traffic flow are enhanced, the traffic efficiency of the merging area is improved, the speed and the distance of vehicles on the main road and the secondary road are controlled, and the safety of the merging area is improved through the side wall sight inducing system, the sign inducing system and the road surface inducing system.)

一种地下立交合流区视线诱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地下立交合流视线诱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隧道、地下立交、交织的情况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隧道的交通环境非常复杂,而城市隧道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非常大,还缺乏对城市地下立交合流区的交通流系统理论的研究,所以常因指路信息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准确性,导致驾驶员驾驶困难,造成地下立交的拥堵和交通事故,影响区域的交通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立交合流视线诱导系统,改善驾驶员的视觉环境,增强次路交通流的诱导、指示的功效,提高合流区的通行效率,并且控制主路、次路车辆的车速和车距,提高合流区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立交合流视线诱导系统,包括侧墙视线诱导系统、标志诱导系统以及路面诱导系统,侧墙视线诱导系统由反光环、路缘立面标记、腰带线、诱导大箭头、诱导小箭头以及LED参照条构成;标志诱导系统由柔性警示柱、合流警告标志、让行标志以及隧道指示器构成;路面诱导系统由凸起路标、导流线、虚实转向箭头、让行标线、鱼刺形减速标线以及虚实标线构成。

进一步而言,所述反光环包括设置于隧道合流前的主路侧墙上的三道蓝色反光环,其设置间距为40~50m,以及设置于隧道合流前的次路侧墙上的三道红色反光环,其设置间距为20~25m,以及设置于合流后的主路侧墙上的四道蓝色反光环,其设置间距为40~50m。

进一步而言,所述路缘立面标记设置在主路与次路侧壁路缘石下缘及顶部位置,在每8~10m的路缘长度里设置2~4m的路缘立面标记,在主路侧壁设置为绿白相间路缘立面标记,在次路侧壁设置为黄黑相间路缘立面标记。

进一步而言,所述腰带线在主路侧墙上设置为绿色腰带线,在次路侧墙上设置为黄色腰带线,在隧道交织区前段和隧道交织区后段的腰带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白色的诱导小箭头组合的图案,其设置间距为4~5m,在隧道交织区中段的腰带线上设置有诱导大箭头,其设置间距为8~10m,在隧道交织区中段的侧墙上设置有含箭头的白色LED参照条,其设置间距为40~50m。

进一步而言,所述柔性警示柱包括设置在鼻端位置导流线上的四根柔性警示柱,其设置间距为2~3m,柔性警示柱本体颜色为红色,加入黄色反光膜,其黄色反光膜长度从0.5~0.7m依次递减到0.1~0.2m,呈箭头状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合流警告标志设置在鼻端位置,其图案上主路为黑色标记,次路为黄色标记,合流警告标志的底板采用白色铝合金板,白色铝合金板斜对角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可主动发光的黄闪灯,黄闪灯的光强为30~50cd,每一次亮0.5~1.0s。

进一步而言,所述让行标志设置在隧道合流前的次路前段和次路末段的路侧位置,隧道指示器设置在隧道合流前的次路隧道上以及设置在隧道合流前的主路前段和主路末段隧道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凸起路标设置在主路和次路的隧道边缘线上,其设置间距为8~10m,虚实转向箭头设置于次路上,其直线部分采用虚线,箭头部分采用实线,让行标线设置于次路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鱼刺形减速标线设置在隧道合流前的主路和次路的路面上,设置间距为40~50m,其内角为45°~60°,外角为90°~120°,虚实标线从鼻端位置的1~2m宽递减到主路隧道边缘线的20~40cm宽。

进一步而言,所述腰带线上的诱导小箭头,其设置间距为4~5m,构成频率为3.0~4.5hz的高频视觉信息流,路缘立面标记、诱导大箭头以及凸起路标的设置间距为8~10米,构成频率为1.5~2.0hz的中频视觉信息流,主路反光环、LED参照条以及鱼刺形减速标线的设置间距都为40~50米,构成0.3~0.4hz的低频视觉信息流。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侧墙视线诱导系统,在主路侧墙上设置绿色腰带线,在次路侧墙上设置黄色,在合流区内的腰带线上设置了诱导大箭头,其它地方腰带线上设置诱导小箭头,主路路缘标记为绿白相间,次路路缘标记为黄黑相间,利用腰带线和上面的箭头对驾驶员进行视线诱导,同时设置出不同颜色对主路、次路进行区别,箭头的大小对合流区、其他区域进行区别,方便驾驶员进行辨别,提高合流区的识认性;

2)本发明采用了标志诱导系统,合流警告标志的图案,主路为黑粗线,次路为黄细线,跟次路的腰带线相对应,便于驾驶员理解,并且采用了主动发光的黄闪灯,提高合流警告标志的识认性,便于驾驶员提前做出相应的操作,箭头形的警示柱组合,提高鼻端处的诱导能力,与腰带线的箭头进行配合,在合流区的进口道和出口道都设置隧道指示器,提高驾驶员对隧道变换的认知能力,提高驾驶员的可视距离,整个标志诱导系统能提高合流区指路信息的层次性、系统性,提高合流区的通行效率;

3)本发明采用了路面诱导系统,利用导流线、虚实标线,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提高警惕,起到管制、引导、警示交通。从粗到细的虚实标线和虚实转向箭头,能更好地引导次路驾驶员在合流区的中后段穿入主路,避免停在前半段,导致鼻端处次路发生拥堵;

4)本发明采用了多频全方位信息流系统,高频中位信息-诱导小箭头,中频中位信息-诱导大箭头,中频低位信息-路缘立面标记和凸起路标,低频全方位信息-LED参照条和反光环,低频低位信息-鱼刺形减速标线,多频全方位信息建立起强视觉参照系统,使驾驶员行驶的心理感知速度优于实际物理车速,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5)本发明在腰带线、路缘立面标记、柔性警示柱、鱼刺形减速标线上均利用逆反射原理,采用低成本的高反光构成的道路交通标志和视线诱导标志,不涉及大规模道路基础设施,投资少,施工易,见效快,确保对隧道内驾驶员的警示性与诱导性,在合流警告标志上利用了黄闪灯,隧道上都设置了隧道指示器,确保了隧道内较暗环境下交通信息的可见度,改善驾驶员的视觉环境,让次路驾驶员提前发现相应标志,并且清楚隧道情况,有足够时间做出合流行为,以增加相应的交通标志及诱导标志的低成本方式,确保了主路车辆快速安全通行,次路车辆高效率地穿进主路,实现地下立交合流区交通的安全、高效、稳定;

6)本发明经过试验论证,发现隧道合流区设置LED参照条、腰带线、路缘立面标记、鱼刺形减速标线,确实能起到提高驾驶员的警惕性,提高驾驶员控制车速的能力,有利于车辆的行驶安全,并且带黄闪灯的合流警告标志、隧道指示器让驾驶员更早了解相关交通信息,导流线、虚实标线、虚实转向箭头能起到很好的诱导次路车辆,进而提高合流区的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地下立交合流区视线诱导方法平面布控示意图;

图2是地下立交合流区侧墙侧面示意图;

图3是地下立交主路正面示意图;

图4是鼻端柔性警示柱侧面示意图;

图5是合流警告标志示意图;

图6是让行标志示意图。

1.反光环;3.路缘立面标记;7.腰带线;8.诱导大箭头;9.诱导小箭头;10.LED参照条;12.凸起路标;13.柔性警示柱;14.导流线;20.合流警告标志;21.让行标志;22.虚实转向箭头;23.让行标线;25.鱼刺形减速标线;26.虚实标线;30.隧道指示器;40.黄闪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地下立交合流视线诱导系统,包括侧墙视线诱导系统、标志诱导系统以及路面诱导系统,侧墙视线诱导系统由反光环1、路缘立面标记3、腰带线7、诱导大箭头8、诱导小箭头9以及LED参照条10构成;标志诱导系统由柔性警示柱13、合流警告标志20、让行标志21以及隧道指示器30构成;路面诱导系统由凸起路标12、导流线14、虚实转向箭头22、让行标线23、鱼刺形减速标线25以及虚实标线26构成。以上所述构成本发明基本结构。

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由反光环1、路缘立面标记3、腰带线7、诱导大箭头8、诱导小箭头9以及LED参照条10构成的侧墙视线诱导系统,实现对隧道合流区的轮廓诱导,改善隧道内视觉环境,主次路色彩不同方便驾驶员辨别道路信息,提高驾驶员行车舒适感;通过由柔性警示柱13、合流警告标志20、让行标志21以及隧道指示器30构成的标志诱导系统实现对驾驶员的预告、警告,对交通流进行合理引导,提高通行效率;通过由凸起路标12、导流线14、虚实转向箭头22、让行标线23、鱼刺形减速标线25以及虚实标线26构成路面诱导系统对驾驶员进行线形诱导,增加驾驶员对行车速度的控制,避免碰撞前车。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下立交合流视线诱导系统,适用于限速60km/h的城市地下立交的合流区路段,能改善驾驶员的视觉环境及行车舒适性,确保主路和次路车辆合流行驶安全,提高合流区的通行效率。

更具体而言,所述反光环1包括设置于隧道合流前的主路侧墙上的三道蓝色反光环,其设置间距为40~50m,以及设置于隧道合流前的次路侧墙上的三道红色反光环,其设置间距为20~25m,以及设置于合流后的主路侧墙上的四道蓝色反光环,其设置间距为40~50m。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利用不同的颜色对不同路段进行区分,增强了隧道的轮廓诱导以及提高隧道内信息的导次性。

更具体而言,所述路缘立面标记3设置在主路与次路侧壁路缘石下缘及顶部位置,在每8~10m的路缘长度里设置2~4m的路缘立面标记,在主路侧壁设置为绿白相间路缘立面标记,在次路侧壁设置为黄黑相间路缘立面标记。

实际应用中,在在主路侧侧壁设置为绿白相间路缘立面标记,即前1/3为白色,中间1/3为绿色,最后1/3为白色。

实际应用中,在次路侧壁设置为黄黑相间路缘立面标记,即前1/3为黑色,中间1/3为黄色,最后1/3为黑色。

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隧道内部空间路权更加清晰,采用不同的色差也对主路与次路进行区分,在隧道路缘上间隔性设置路缘立面标记3,节省了材料,并且构成中频信息流,便于驾驶员控制车速。

更具体而言,所述腰带线7在主路侧墙上设置为绿色腰带线,在次路侧墙上设置为黄色腰带线,在隧道交织区前段和隧道交织区后段的腰带线7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白色的诱导小箭头9组合的图案,其设置间距为4~5m,在隧道交织区中段的腰带线7上设置有诱导大箭头8,其设置间距为8~10m,在隧道交织区中段的侧墙上设置有含箭头的白色LED参照条10,其设置间距为40~50m。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通过腰带线7、诱导大箭头8、诱导小箭头9以及含箭头的白色LED参照条10起到指示行车方向的效果。

实际应用中,利用腰带线和上面的箭头对驾驶员进行视线诱导,同时设置出不同颜色对主路、次路进行区别,箭头的大小对合流区、其他区域进行区别,方便驾驶员进行辨别,提高合流区的识认性。

更具体而言,所述柔性警示柱13包括设置在鼻端位置导流线14上的四根柔性警示柱,其设置间距为2~3m,柔性警示柱13本体颜色为红色,加入黄色反光膜,其黄色反光膜长度从0.5~0.7m依次递减到0.1~0.2m,呈箭头状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柔性警示柱13与导流线14起到标明行车方向的效果。

更具体而言,所述合流警告标志20设置在鼻端位置,其图案上主路为黑色标记,次路为黄色标记,合流警告标志20的底板为白色铝合金板,白色铝合金板斜对角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可主动发光的黄闪灯40,黄闪灯40的光强为30~50cd,每一次亮0.5~1.0s。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合流警告标志20便于驾驶员区分主路与次路,通过黄闪灯40提高合流警告标志20的识认性。

更具体而言,所述让行标志21设置在隧道合流前的次路前段和末段的路侧位置,隧道指示器30设置在隧道合流前的次路隧道上以及设置在隧道合流前的主路前段和末段隧道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让行标志21起到提醒次路驾驶员注意让行。

实际应用中,隧道指示器30对于允许通行的隧道给予方向朝下的绿色指示箭头。改善驾驶员的视觉环境,方便驾驶员清楚隧道情况,提高驾驶员对隧道变换的认知能力,提高驾驶员的可视距离,提高合流区指路信息的层次性、系统性,提高合流区的通行效率。

更具体而言,所述凸起路标12设置在主路和次路的隧道边缘线上,其设置间距为8~10m,虚实转向箭头22设置于次路上,且其直线部分采用虚线,箭头部分采用实线,让行标线23设置于次路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更好地引导次路驾驶员在合流区的中后段穿入主路,避免停在前半段,导致鼻端处次路发生拥堵。

更具体而言,所述鱼刺形减速标线25设置在隧道合流前的主路和次路的路面上,设置间距为40~50m,其内角为45°~60°,外角为90°~120°,虚实标线26从鼻端位置的1~2m宽递减到主路隧道边缘线的20~40cm宽。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鱼刺形减速标线25提示驾驶员进行减速。通过虚实标线26提醒驾驶员区分主路与次路的交界。

更具体而言,所述腰带线7上的诱导小箭头9,其设置间距为4~5m,构成频率为3.0~4.5hz的高频视觉信息流,路缘立面标记3、诱导大箭头8以及凸起路标12的设置间距为8~10米,构成频率为1.5~2.0hz的中频视觉信息流,主路反光环1、LED参照条10以及鱼刺形减速标线25的设置间距都为40~50米,构成0.3~0.4hz的低频视觉信息流。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多频全方位信息建立起强视觉参照系统,使驾驶员行驶的心理感知速度优于实际物理车速,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路缘立面标记3、腰带线7、柔性警示柱13、鱼刺形减速标线25上均利用逆反射原理,采用低成本的高反光构成的道路交通标志和视线诱导标志,不涉及大规模道路基础设施,投资少,施工易,见效快,确保对隧道内驾驶员的警示性与诱导性;在合流警告标志20上利用了黄闪灯40,隧道上都设置了隧道指示器30,确保了隧道内较暗环境下的可见度,改善驾驶员的视觉环境,让次路驾驶员提前发现相应标志,有足够时间做出合流行为,以增加相应的交通标志及诱导标志的低成本方式,确保了主路车辆快速安全通行,次路车辆高效率地穿进主路,实现地下立交合流区交通的安全、高效、稳定,同时实现低碳节能。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高度的市政道路用限高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