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楦、鞋楦的制造方法、以及鞋面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5364 发布日期:2021-10-26 浏览:4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鞋楦、鞋楦的制造方法、以及鞋面的制造方法 (Shoe las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oe las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oe upper ) 是由 小塚祐也 波多野元贵 高岛慎吾 阪口正律 阿部悟 北山裕教 于 2021-04-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大规模的设备而可简便地制造的用户专用的鞋楦,鞋楦的制造方法及鞋面的制造方法。用来成形构成鞋子的鞋面的鞋楦(1)包括:足长形成构件(20),规定鞋子的至少长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形状;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规定鞋子的至少宽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形状,并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20)。(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user-specific shoe last which can be easily manufactured without using large-scale equipment, a shoe last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shoe upp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 last (1) for shaping the upper of a shoe comprises: a foot length forming member (20) for defining the shape of a shoe last (1) at least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hoe; a plurality of foot width forming members (40) define the shape of a shoe last (1) at least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shoe and are assembled to the foot length forming member (20).)

鞋楦、鞋楦的制造方法、以及鞋面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鞋楦、鞋楦的制造方法、以及鞋面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作鞋子时,为了将鞋面成形为特定的形状,而使用用来覆盖构成鞋面的布料的鞋楦(鞋模)。

美国专利申请案公开第2018/0014609号说明书中公开了在可携型的壳体内制造鞋类。美国专利申请案公开第2016/0206049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形状记忆聚合物再成形的鞋楦预型件。中国专利第109732913号说明书中公开了通过三维(threedimension,3D)打印形成鞋楦。

发明内容

在根据用户的足制作定制鞋子时,制造反映出各人足的形状的专用鞋楦。在利用以往的方法制造用户专用的鞋楦时,使用专用的大型机械,费时费钱。

本公开提出一种不使用大规模的设备而可简便地制造的用户专用的鞋楦、所述鞋楦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鞋楦的鞋面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来成形构成鞋子的鞋面的鞋楦。鞋楦包括:足长形成构件,规定鞋子的至少长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及多个足宽形成构件,规定鞋子的至少宽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并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来成形构成鞋子的鞋面的鞋楦的制造方法。所述鞋楦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是准备足长形成构件与多个足宽形成构件的工序,所述足长形成构件规定鞋子的至少长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所述多个足宽形成构件规定鞋子的至少宽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第二工序是将足宽形成构件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的工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鞋面的制造方法。所述鞋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是将包括含有热收缩纱的纤维片的成形前鞋面覆盖于所述鞋楦的工序。第二工序是通过加热使成形前鞋面沿着鞋楦的形状成为成形后鞋面的工序。

本发明的所述的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根据关联附图所理解的与本发明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便可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为了获得足型模型而拍摄用户的足的情况的图。

图2是足型模型的立体图。

图3是鞋楦模型的立体图。

图4是鞋楦截面模型的立体图。

图5是鞋楦截面模型的平面图。

图6是仅表示鞋楦截面模型中的足长形成模型的立体图。

图7是仅表示鞋楦截面模型中的足宽形成模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基础构件配置了鞋楦截面模型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基础构件构成包装材的一部分的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足长形成构件的侧面图。

图11是将图9所示的区域XI放大表示的图。

图12是形成于足长形成构件的卡合槽的槽底附近的放大图。

图13是足宽形成构件的正面图。

图14是形成于足宽形成构件的卡合槽的槽底附近的放大图。

图15是鞋楦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位置识别部的第一例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位置识别部的第二例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位置识别部的第三例的示意图。

图19是仅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鞋楦中的足宽形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20是仅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鞋楦中的足宽形成构件的侧面图。

图2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鞋楦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鞋楦的立体图。

图2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鞋楦的侧面图。

图2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足长形成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足长形成构件的侧面图。

图26是将图25中所示的区域XXVI放大表示的图。

图2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鞋楦的侧面图。

图2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鞋楦的分解立体图。

图2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鞋楦的立体图。

图30是第七实施方式的鞋楦的立体图。

图31是位置变更部的立体图。

图32是变更了位置变更部的位置的鞋楦的立体图。

图33是变更了位置变更部的位置的鞋楦的平面图。

图34是第八实施方式的鞋楦的立体图。

图35是被覆盖体覆盖的鞋楦的侧面图。

图36是第九实施方式的鞋楦的立体图。

图37是沿着图36中所示的XXXVII-XXXVII线的鞋楦的局部截面图。

图38是包括球状前套的鞋楦的局部截面图。

图39是第十实施方式的鞋楦的立体图。

图40是第十实施方式的鞋楦的侧面图。

图41是表示将成形前鞋面覆盖于鞋楦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2是表示加热覆盖于鞋楦的成形前鞋面的处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式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对同一组件标注同一符号。该些组件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再重复对该些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鞋楦(鞋模)主要是与用户的足相配的定制鞋子用鞋楦。但实施方式的鞋楦也可以应用于大量生产品的鞋子用鞋楦。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为了获得足型模型FM而拍摄用户的足F的情况的图。如图1所示,使用智能手机P或数码相机等可拍摄的便携终端拍摄用户的足F,获得足F的图像数据。足F的图像数据可在用户访问的店铺中拍摄。店铺可为固定的店铺,也可以为使用汽车或拖车等的移动店铺。或者也可以在用户自家拍摄足F的图像数据。可将用户自己拍摄足F所得的图像数据发送到鞋子制造商的服务器。

图2是足型模型FM的立体图。图2所示的足型模型FM是根据从足F的图像数据获得的用户足F的各部的测量数据所生成的三维足型模型。例如,在使用智能手机P拍摄用户的足F的情形时,可通过预先安装于所述智能手机P的软件基于图像数据生成足型模型FM。或者可通过使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与鞋子制造商所使用的服务器内的数据这两个数据进行运算,来生成足型模型FM。

足型模型FM可形成为与用户的足F的形状相同的形状。或者也可以基于设计或功能上的原因,以所需的尺寸,相对于用户的足F的形状,修正足型模型FM的特定部位。

图3是鞋楦模型100的立体图。图3所示的鞋楦模型100是基于图2所示的足型模型FM而制作,为根据用户的足F的形状所定做的鞋楦模型。通过使用依照所述鞋楦模型100所制作的鞋楦将鞋面成形,可制作用户专用的定制鞋子。

图4是鞋楦截面模型110的立体图。图5是鞋楦截面模型110的平面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鞋楦截面模型110是由足长形成模型120与足宽形成模型140所形成。足长形成模型120相当于沿着图3所示的鞋楦模型10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足宽形成模型140相当于沿着图3所示的鞋楦模型100的宽度方向的截面。

在本说明书中,长度方向是指沿着将俯视下的鞋子或鞋楦的脚趾侧的最前端与后跟侧的最后端连结的直线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俯视下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高度方向是指与由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所规定的平面正交的方向。

鞋楦截面模型110形成为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足长形成模型120与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足宽形成模型140的组合。图6是仅表示鞋楦截面模型110中的足长形成模型120的立体图。图7是仅表示鞋楦截面模型110中的足宽形成模型140的立体图。在图4~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足长形成模型120隔开相等的间隔而平行排列。多个足宽形成模型140隔开相等的间隔而平行排列。

图8是表示在基础构件10配置了鞋楦截面模型110的模式的示意图。基础构件10具有平板状的形状,例如为纸制。基础构件10也可以为再利用性高的硬纸板。或者基础构件10例如为树脂制的平板。基础构件10可为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为软木或毛毡等集成材料。

如图8所示,鞋楦截面模型110、具体而言多个足长形成模型120与多个足宽形成模型140配置于基础构件10。通过将多个足长形成模型120与多个足宽形成模型140紧密排列在基础构件10上,减小足长形成模型120与足宽形成模型140的间隙,能够减少从基础构件10切下构成鞋楦的配件时的基础构件10的废弃量。可活用套料技术来调整基础构件10上的足长形成模型120与足宽形成模型140的配置。套料可使用专用的软件自动进行。

通过沿着配置于基础构件10上的足长形成模型120及足宽形成模型140来加工基础构件10,而形成构成鞋楦的配件、具体而言为以下所说明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例如可通过利用激光切割机等切取基础构件10,来形成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由一个基础构件10形成的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具有板状的形状,且具有相同的厚度。

图9是表示基础构件10构成包装材的一部分的例的示意图。在基础构件10为硬纸板制的情形时,可由基础构件10构成包装鞋子的包装材、具体而言鞋盒12。在所述情形时,从基础构件10切下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构成鞋盒12的一部分(例如内盒等)。

图10是足长形成构件20的侧面图。图11是将图9所示的区域XI放大表示的图。图12是形成于足长形成构件20的卡合槽30的槽底32附近的放大图。在图10~图12中,以依照多个足长形成模型120从基础构件10切下而形成的多个足长形成构件20中的特定的一个足长形成构件20为例进行说明。

由于基础构件10具有平板状的形状,足长形成构件20是从基础构件10切下而形成,故而足长形成构件20也有板状的形状。足长形成构件20沿着鞋楦的长度方向延伸。足长形成构件20至少规定长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足长形成构件20规定长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

在足长形成构件20形成了多个卡合槽30。卡合槽30沿着长度方向隔开等间隔排列。各卡合槽30具有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形状。卡合槽30从足长形成构件20的上边缘向下方延伸。卡合槽30包括开口部31,所述开口部31在足长形成构件20的上边缘开口,在未到达足长形成构件20的下边缘的中间位置包括槽底32。如图11所示,卡合槽30的延伸长度可为形成卡合槽30的位置处的足长形成构件20的上边缘到下边缘的长度的一半。如图12所示,卡合槽30可包括锥形部33,所述锥形部33随着靠近槽底32而减小槽宽。

图13是足宽形成构件40的正面图。图14是形成于足宽形成构件40的卡合槽50的槽底52附近的放大图。在图13、图14中,以依照多个足宽形成模型140从基础构件10切下而形成的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中的特定的一个足宽形成构件40为例进行说明。

由于基础构件10具有平板状的形状,足宽形成构件40是从基础构件10切下而形成,故而足宽形成构件40也具有板状的形状。足宽形成构件40沿着鞋楦的宽度方向延伸。足宽形成构件40至少规定宽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足宽形成构件40规定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图13所示的足宽形成构件40具有大致扇形的形状。

在足宽形成构件40形成了多个卡合槽50。卡合槽50沿着宽度方向隔开等间隔排列。各卡合槽50具有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形状。卡合槽50从足宽形成构件40的下边缘向上方延伸。卡合槽50包括开口部51,所述开口部51在足宽形成构件40的下边缘开口,在未到达足宽形成构件40的上边缘的中间位置包括槽底52。卡合槽50的延伸长度可为形成卡合槽50的位置处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上边缘到下边缘的长度的一半。如图14所示,卡合槽50可包括锥形部53,所述锥形部53随着靠近槽底52而减小槽宽。

图15是鞋楦1的立体图。在形成于足长形成构件20的卡合槽30组装足宽形成构件40,在形成于足宽形成构件40的卡合槽50组装足长形成构件20,并将多个足长形成构件20与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交替组装,由此形成鞋楦1。多个足长形成构件20沿着鞋楦1的宽度方向排列配置。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沿着鞋楦1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

卡合槽30沿着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于足长形成构件20,因此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沿着长度方向等间隔地配置。卡合槽50沿着宽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于足宽形成构件40,因此多个足长形成构件20沿着宽度方向等间隔地配置。

图16是表示位置识别部60的第一例的示意图。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分别可包括位置识别部60,所述位置识别部60示出鞋楦1中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的配置。在图16以及下文所述的图17、图18所示的例中,示出设置于足宽形成构件40的位置识别部60。在图16~图18中,为了简化而省略形成于足宽形成构件40的卡合槽50的图示。

位置识别部60包括:文字信息“L”,表示所述足宽形成构件40是构成左足用鞋楦1的配件;文字信息“H”,表示为足宽形成构件40;及文字信息“6”,表示所述足宽形成构件40是从脚趾起第六个配件。另外,位置识别部60包括标记。通过与标记的朝向一致,足宽形成构件40成为正确的朝向,容易看到位置识别部60,从而可正确地辨识各文字信息。

图16所示的位置识别部60可通过激光印刷形成。在所述情形时,在从基础构件10切下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的同时,可在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刻印位置识别部60。位置识别部60也可以使用油墨印刷到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位置识别部60也可以在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贴附贴签而设置。

图17是表示位置识别部60的第二例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位置识别部60可通过加密信息实现。图17所示的位置识别部60是用白色以及黑色的单元以纵横马赛克状显示信息的矩阵型二维码,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二维码、或条形码等一维码。

图18是表示位置识别部60的第三例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位置识别部60可通过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芯片实现。可将由图17所示的加密信息或图18所示的IC芯片实现的位置识别部60预先设置于基础构件10,以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包括位置识别部60的方式从基础构件10切下。或者也可以在切下后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贴附位置识别部60。

位置识别部60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可通过将足长形成构件20的卡合槽30与组装于卡合槽30的足宽形成构件40着色并将相同的颜色彼此组合,从而在合适的卡合槽30组装合适的足宽形成构件40。

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组装可由人进行,也可以由机器人自动进行。通过机器人读取记录于位置识别部60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的配置信息,或者辨识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中的位置识别部60的配置,可将各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以合适的配置以及合适的朝向确实地组装。

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也会有与上述的说明局部重复的记载。

如图15所示,实施方式的鞋楦1包括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足长形成构件20至少规定长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形状。足宽形成构件40至少规定宽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形状,并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20。

基于作为对象的用户的足型模型FM,从片状的基础构件10切下而准备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通过将足宽形成构件40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20,来形成鞋楦1。可不使用大规模的设备来准备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以及将足宽形成构件40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20。因此,可简便地制造作为对象的用户专用的鞋楦1。

如图16~图18所示,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至少任一者可包括位置识别部60,所述位置识别部60示出鞋楦1中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的配置。通过参照位置识别部60,能够容易地识别各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组装位置,故而可提高鞋楦1的组装速度。因此,可提高制造鞋楦1时的作业效率。

如图10、图15所示,足长形成构件20可具有板状的形状。如图13、图15所示,足宽形成构件40可具有板状的形状。可通过从片状的基础构件10切下来形成构成鞋楦1的全部配件、即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这两个构件。因此,可减小构成鞋楦1的构件的收纳空间。在配送基础构件10、或切下后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的情形时,由于为板状的形状能够减小包装,因此可降低配送成本。

如图10~图12所示,可在足长形成构件20形成卡合槽30,如图15所示,足宽形成构件40可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20的卡合槽30。通过将足宽形成构件40插入卡合槽30而组装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能够容易地制作三维形状的鞋楦1。另外,在移动组装后的鞋楦1时,能够抑制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错位。通过适当地调整卡合槽30的槽深,能够确定将足宽形成构件40插入足长形成构件20的卡合槽30而组装成的鞋楦1的高度方向的形状。

如图12所示,足长形成构件20的卡合槽30可包括锥形部33,所述锥形部33随着靠近槽底32而减小槽宽。如图14所示,足宽形成构件40的卡合槽50可包括锥形部53,所述锥形部53随着靠近槽底52而减小槽宽。通过将足宽形成构件40插入卡合槽30,将足长形成构件20插入卡合槽50而形成鞋楦1,在移动组装后的鞋楦1时,能够抑制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错位。通过在卡合槽30、卡合槽50形成锥形部33、锥形部53而扩大槽宽,能够容易地组装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通过在槽底32、槽底52缩窄槽宽,能够将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适当地定位而正确地组装。

也可以在卡合槽30、卡合槽50设置突起部等其他卡合部件来取代所述锥形部33、锥形部53。通过卡合槽30内的突起部与卡合槽50内的突起部互相卡合,能够抑制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错位,另外,能够将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正确地组装。

如图8、图9所示,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可为纸制。通过将构成鞋楦1的配件设为纸制,可使鞋楦1变得轻量。通过将用于制造鞋子后的鞋楦1回收重新利用,可降低环境负荷。如果将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设为硬纸板制,用水即可恢复为纤维状,再利用工序对环境的负荷也小。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也可以为热塑性树脂制,在所述情形时,通过在使用后将鞋楦1加热熔解,而可再利用,因此可降低环境负荷。

如图9所示,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可构成包装鞋子的包装材(鞋盒12)的一部分。通过使用以往用作包装材的材料、例如硬纸板的一部分制作鞋楦1,而无需为了制作鞋楦1追加新的材料,同时也没有材料损耗。因此,能够削减成本,降低环境负荷。

通过组入包装材中,用户可将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带回自家。用户可在自家组装鞋楦1,从而可在下次订购相同的鞋子时使用,或者可将组装而成的鞋楦1作为鞋撑灵活使用,或者可以作为孩子的成长记录加以保管。

如图1~图3所示,由拍摄用户的足F所得的图像数据生成足型模型FM,基于足型模型FM生成鞋楦模型100。如图4~图7所示,通过获得鞋楦模型100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而生成用来形成足宽形成构件40的足宽形成模型140。如图8、图13所示,通过基于足宽形成模型140加工基础构件10,而形成足宽形成构件40。足长形成构件20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手法来形成。由此,可确实地形成对应于用户的足F的形状的鞋楦1。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已对通过切取基础构件10制作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不限于从板状的基础构件10切下,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3D打印机成形等其他方法成形。

图15所示的鞋楦1是将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足长形成构件20与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足宽形成构件40以互相正交的方式相互组装而形成。足长形成构件20可不必为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状,足宽形成构件40可不必为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状。例如,足长形成构件20也可以为随着朝向足的脚趾侧而逐渐增大间隔的方式弯曲的形状,足宽形成构件40也可以为以与所述弯曲的各足长形成构件20分别正交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可基于足的曲率确定足长形成模型120以及足宽形成模型140的截面的方向。

[第二实施方式]

图19是仅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鞋楦1中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立体图。如图19所示,对鞋楦1规定前足部与中足部。例如,可将鞋子的长度方向上与穿鞋者的脚趾至跖趾(metatarsophalangeal,MTP)关节为止相当的区域规定为前足部,将与穿鞋者的MTP关节至楔骨为止相当的区域规定为中足部。另外,例如,在将鞋楦1的脚趾侧的最前端设为0%位置、将后跟侧的最后端设为100%位置时,可将鞋楦1的长度方向上0%位置至30%~35%位置为止的范围规定为前足部,将前足部后方的50%~55%位置为止的范围规定为中足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鞋楦1中,相较于鞋楦1的前足部,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在鞋楦1的中足部中更小。前足部对于各用户而言足形状的差异小,中足部对于各用户而言足形状的差异相对较大。在各用户的足形状容易出现差异的中足部,通过减小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可提高鞋楦1的中足部形状的精度。

如上所述,通过粗密设置长度方向上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能够制作高精度地反映出用户的足形状的鞋楦1。不会使各用户的足形状不易出现差异的前足部以及后足部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过小,配件数得到抑制,因此可提高鞋楦1的制造速度。

[第三实施方式]

图20是仅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鞋楦1中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侧面图。与图19同样地,对图20所示的鞋楦1规定前足部与中足部。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鞋楦1中,相较于鞋楦1的前足部,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在鞋楦1的中足部中更小。并且,相较于鞋楦1的前足部,足宽形成构件40的厚度在鞋楦1的中足部中更小。

通过中足部中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厚度小,容易减小中足部中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鞋楦1的中足部形状的精度,因此能够制作更高精度地反映出用户的足形状的鞋楦1。

如图20所示,可在鞋楦1的后跟部也减小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由于后跟部对于各用户而言足形状的差异也大,故而通过在后跟部也减小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能够进一步提高鞋楦1的形状的精度。

[第四实施方式]

图2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分解立体图。图2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立体图。图2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侧面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对足长形成构件20具有板状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足长形成构件20的形状不限于板状。如图21~图23所示,足长形成构件20也可以具有沿着鞋子或鞋楦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棒状形状。可在足宽形成构件40形成供棒状的足长形成构件20贯通的贯通孔42。

通过将足长形成构件20设为棒状,在板状的足宽形成构件40形成贯通孔42,并使棒状的足长形成构件20穿过贯通孔42,而可将足宽形成构件40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20。由此,可比第一实施方式更简单且高速地进行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组装。

在拆解鞋楦1时,可通过从足宽形成构件40的贯通孔42抽出足长形成构件20而简单地拆解。由此,容易将足宽形成构件40再利用。可将足长形成构件20设为纸制或树脂制而与足宽形成构件40同样地进行再利用处理,或者可将足长形成构件20直接再利用。

[第五实施方式]

图2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足长形成构件20的分解立体图。图2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足长形成构件20的侧面图。图26是将图25中所示的区域XXVI放大表示的图。图2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侧面图。第五实施方式的鞋楦1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包括棒状的足长形成构件20、及板状的足宽形成构件40。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沿着鞋子或鞋楦1的长度方向排列。鞋楦1还包括配置于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之间的间隔件24。间隔件24具有圆环状形状。间隔件24确定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

在使棒状的足长形成构件20穿过足宽形成构件40的贯通孔42时,要求对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之间的间隙尺寸进行管理。通过在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之间与足长形成构件20分开配置间隔件24,可控制足宽形成构件40相对于足长形成构件20的组装位置。因此,可以所指定的间隔配置足宽形成构件40。例如,通过将所有间隔件24设为同一形状,可使足宽形成构件40等间隔排列,通过在中足部中缩短间隔件24,可缩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间隔。

图27所示的鞋楦1可对于先前在图25、图26所示的足长形成构件20组装间隔件24而成的组装体,将足宽形成构件40嵌入相邻的间隔件24间的槽状空间中而形成。或者可在足长形成构件20交替安装足宽形成构件40与间隔件24而形成图27所示的鞋楦1。

当在板状的足宽形成构件40形成贯通孔42时,实施在贯通孔42的周围形成圆筒形状的壁的冲缘加工,由此可形成将足宽形成构件40与间隔件24一体化而成的构造物。在所述情形时,可通过在足长形成构件20依序安装足宽形成构件40的作业来形成图27所示的鞋楦1,不将间隔件24与足宽形成构件40分开组装也可以。因此,能够简化形成鞋楦1的作业,而可提高制造速度。

[第六实施方式]

图2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分解立体图。图2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立体图。足长形成构件20除了目前所说明的板状以及棒状的形状以外,也可以具有立体形状。图28所示的足长形成构件20包括基础部26与芯部28。芯部28可以中空或实心形成。在芯部28的表面形成了卡合槽30。如图29所示,通过在卡合槽30组装足宽形成构件40,而形成鞋楦1。图28、图29所示的足宽形成构件40具有环状的一部分切缺而成的形状。

基础部26具有与接合鞋面的鞋底的上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芯部28具有将鞋楦模型100(图3)缩小而成的立体形状。基础部26与芯部28不会根据各用户而改变形状,作为共用的构件而预先准备。并非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切出鞋楦模型100的全部截面制成足宽形成模型140,而是由基础部26以及芯部28预先在某程度上确定鞋楦1的形状。将板状的足宽形成构件40插入设置于芯部28的卡合槽30,而形成对应于用户的足型模型FM的最终形状的鞋楦1。

如上所述,通过将足宽形成构件40嵌入立体形状的芯部28而成形鞋楦1。由此,容易将足宽形成构件40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20。由于适配用户的足形状所成形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面积小,故而可减小为了切下足宽形成构件40所使用的基础构件10的面积,用较少材料即可高效地制造用户专用的鞋楦。形成于芯部28的卡合槽30沿着立体形状的芯部28的表面延伸,具有与芯部28的表面相同的曲率,由此可提高鞋楦1对用户的足形状的再现性。

[第七实施方式]

图30是第七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立体图。在前文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跨长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全长,将足宽形成构件40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20,而成形适合用户的足形状的鞋楦1,但可不必跨鞋楦1的全长组装足宽形成构件40。

图30所示的鞋楦1在脚趾部分、以及与足的踝部至足弓部相对应的中足部至后跟部的部分包括形状以及位置不变的共用部70。另外,鞋楦1在与足的第一趾前端以及第五趾前端相对应的部分包括形状不变且位置可变更的位置变更部80。因此,鞋楦1仅在足背侧与中足部相对应的一部分包括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相互组装而成的构造。

即,足长形成构件20可不必跨长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全长规定鞋楦1的形状。足长形成构件20规定鞋楦1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长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形状即可。同样地,足宽形成构件40可不必跨宽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全长规定鞋楦1的形状。足宽形成构件40规定鞋楦1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宽度方向上的鞋楦1的形状即可。

图31是位置变更部80的立体图。如图31所示,位置调整机构82将左右一对位置变更部80连结。位置调整机构82变更位置变更部80相对于共用部70的位置。另外,位置调整机构82可通过嵌合构造、螺丝锁紧构造等将变更位置后的位置变更部80固定于特定位置。例如位置调整机构82可包括大径管、收容于所述大径管内且相对于大径管能够往复移动的小径管、以及相对于大径管而固定小径管的锁定部。锁定部可为弹簧锁、销锁、锁紧螺母等。

图32是变更了位置变更部80的位置的鞋楦1的立体图。图33是变更了位置变更部80的位置的鞋楦1的平面图。如图32、图33所示,位置变更部80能够在中足部变更鞋楦1的宽度方向尺寸。通过位置调整机构82以扩大左右一对位置变更部80间的距离的方式变更位置变更部80的位置,鞋楦1的中足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增大。通过位置调整机构82以缩窄左右一对位置变更部80间的距离变更位置变更部80的位置,鞋楦1的中足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减小。

如上所述,在鞋楦1中,通过各用户的足形状不易出现差异且鞋楦1的形状以及位置不需要变更的部位使用共用部70,而削减所组装的配件数,因此可缩短鞋楦1的组装时间。通过以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组合将各用户的足形状的差异大而会影响鞋子的合脚性的部分形成为用户专用,可提高用户的足形状的再现性。

根据对于各用户而言形状不易出现差异但位置会出现差异的部位使用位置变更部80,由此可缩短鞋楦1的组装时间。通过仅修正现有配件的位置,可调整鞋楦1的形状以适配用户的足形状。

在图30~图33中,已对中足部至后跟部的部分以共用部70的形式形成的鞋楦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可取代所述例子,鞋楦1在后跟部也包括位置变更部。后跟部的位置变更部可包括如下位置变更部,所述位置变更部设置于成为后跟最后方的部分,能够沿着鞋楦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能够变更鞋楦1的长度方向尺寸。后跟部的位置变更部也可以包括如下位置变更部,所述位置变更部设置于后足部侧部的与足的外踝和/或内踝相对应的部分,能够沿着鞋楦1的宽度方向移动,能够变更鞋楦1的后足部的宽度方向尺寸。

后跟部的位置变更部可除了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以外,也能够沿着高度方向移动。后跟部的位置变更部可变更相对于共用部70的角度。在所述情形时,可在后跟部的位置变更部的上方和/或下方形成用来容许位置变更部的移动的空腔部。在调整了位置变更部的位置后,可在所述空腔部中填充任意填充材,而填埋空腔部。填充材可为适配用户的足F的形状而成形。

[第八实施方式]

图34是第八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立体图。在第八实施方式的鞋楦1中,共用部70构成鞋楦1的底面。共用部70具有与接合根据鞋楦1所成形的鞋面的鞋底上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在共用部70形成槽,将板状的足宽形成构件40组装于所述槽。图34所示的共用部70也具有作为足长形成构件20的功能。

在用模具成形鞋底的情形时,其形状与用户的足形状无关,为固定形状。鞋面接合于鞋底的底面的形状与用户的足形状无关,为固定形状。由于鞋面的底面形状固定,故而用来成形鞋面的鞋楦1的底面的形状也固定。因此,通过将鞋楦1的底面部分的形状设为共用部70,能够使鞋楦1的形状稳定。

图35是被覆盖体90覆盖的鞋楦1的侧面图。图34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鞋楦1、或前文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的鞋楦1可为至少其一部分从外侧起被覆盖体90覆盖。如图35所示,鞋楦1的整体可被覆盖体90从外侧起覆盖。在如图30所示的仅在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包括足宽形成构件40的鞋楦1的情形时,覆盖体90可为至少覆盖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的组装体的仅覆盖鞋楦1的一部分的形状。覆盖体90可如图35所示那样为片状,或者也可以为板状。

通过鞋楦1被覆盖体90覆盖,在使用实施方式的鞋楦1成形鞋面时,能够抑制形成于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之间的间隙对成形后的鞋面的形状产生影响。因此,能够更确实地成形特定形状的鞋面。

作为覆盖体90,例如可使用聚苯乙烯膜等加热会收缩的膜。在所述情形时,通过用膜覆盖鞋楦1,然后对膜加热使膜变形,而可形成覆盖鞋楦1的表面的覆盖体90。在使覆盖体90发生热变形时,可从覆盖体90的内侧吹送空气(暖风)。在所述情形时,能够抑制相邻的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相互之间覆盖体90向内侧过度收缩,因此可进一步提高鞋面的成形的精度。

覆盖体90可为以铝箔为代表的金属箔,在所述情形时,通过用金属覆盖鞋楦1的表面,导热性提高,因此在下文所述的鞋面的加热成形时有利。或者覆盖体90可为袜子。

[第九实施方式]

图36是第九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立体图。图37是沿着图36中所示的XXXVII-XXXVII线的鞋楦1的局部截面图。取代参照图35所说明的覆盖体90,而在第九实施方式的鞋楦1中,在由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划分的空间内插入前套92。在图36中,为了简化而仅在由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划分的空间的一部分图示前套92,但理想的是至少在鞋楦1的最外周部分设置前套92,更理想的是在鞋楦1的整体设置前套92。

如图37所示,前套92具有曲面状的截面。前套92可具有球面的局部形状。前套92从足长形成构件20以及足宽形成构件40的上边缘突出配置。

通过使用前套92,可使鞋楦1的外表面成为顺滑的曲面。在使用鞋楦1成形鞋面时,可抑制足长形成构件20和/或足宽形成构件40的端面被转印到鞋面、或足长形成构件20与足宽形成构件40之间的间隙影响到鞋面的形状的情况。因此,能够更确实地成形特定形状的鞋面。

图38是包括球状前套92的鞋楦1的局部截面图。可取代图37所示的具有曲面状形状的前套92,而如图38那样,前套92为球状。图38例示了中空球体的前套92,但前套92也可以为实心球体。

[第十实施方式]

图39是第十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立体图。图40是第十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侧面图。第十实施方式的鞋楦1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板状的足长形成构件20与板状的足宽形成构件40。第十实施方式的鞋楦1在前足部以及中足部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沿着鞋楦1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的足宽形成构件40。

第十实施方式的鞋楦1的特征在于与足的后跟部相当的部分中的足宽形成构件40的结构。具体而言,在与足的后跟部相当的部分中,足宽形成构件40沿着鞋楦1的高度方向排列配置。在鞋楦1的后跟部,在足长形成构件20形成了沿着高度方向隔开等间隔排列的多个卡合槽30。在鞋楦1的后跟部,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组装于卡合槽30,沿着高度方向等间隔地排列配置。此外,间距可为等间隔,也可以将尤其需要精度的部分的间隔设定为小于其他部分。

在后跟部的各足宽形成构件40分别形成了放射状的卡合槽50。将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卡合构件44组装于所述放射状的卡合槽50。通过将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与多个卡合构件44以格子状组合,而提高鞋楦1的后跟部的强度。

后跟部对于各用户而言足形状的差异相对较大。另外,与其他部位相比,后跟部的足表面的凹凸的形状变化大。通过沿着高度方向排列配置多个足宽形成构件40,与使用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足宽形成构件40形成鞋楦1的后跟部相比,能够提高足的形状的再现性。因此,可进一步提高鞋楦1的形状的精度,而能够制作更高精度地反映出用户的足形状的鞋楦1。

[第十一实施方式]

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前文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鞋楦1的鞋面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图41是表示将成形前鞋面200覆盖于鞋楦1的状态的立体图。例如,准备包括含有热收缩纱的纤维片的鞋面的材料(成形前鞋面200)。将大于鞋楦1的外形的成形前鞋面200覆盖于鞋楦1,获得图41所示的结构。

图42是表示对覆盖于鞋楦1的成形前鞋面200进行加热的处理的示意图。如图42所示,将覆盖了成形前鞋面200的鞋楦1收纳至加热箱210的内部。在所述状态下,从加热箱210的内面释放出高温蒸汽220。由此,对成形前鞋面200进行蒸汽加热。通过所述蒸汽加热对成形前鞋面200的整体进行均匀加热。加热使得热收缩纱收缩,由此能够使成形前鞋面200沿着鞋楦1的形状成为成形后鞋面。

通过经由这种制造工序,不使用大规模的设备即可制造对应于用户的足F形状的用户专用的鞋面。

所述加热箱210可为蒸汽烘箱。另外,成形前鞋面200的加热除了蒸汽加热以外,也可以通过热风加热、温水加热等进行。也可以对成形前鞋面200进行局部加热而非整体加热。可通过粘合、热封等将由此获得的成形后鞋面安装于另行制作的鞋底。

在所述各处理过程中、或全部处理结束后,适当进行鞋舌的形成、鞋口的加工、用来穿过鞋带(shoelace)的孔眼的安装、装饰组件以及标签的安装、商标的打印、鞋内底(insole)的安装等,由此制造鞋子。

鞋面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所述含有热收缩纱的纤维片的加热收缩,例如,也可以采用在鞋楦1的周围直接织入布料、用3D打印机层叠等各种方法。也可以将实施方式的鞋楦1用于工厂中以往已知的鞋面的成形工序。

(实施方式等中的公开内容的摘要)

概括所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其等的变化例中所公开的特征性结构的话,如以下所述。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用来成形构成鞋子的鞋面。鞋楦包括:足长形成构件,规定鞋子的至少长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及多个足宽形成构件,规定鞋子的至少宽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并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足长形成构件与足宽形成构件的至少任一者可包括示出鞋楦中的足长形成构件以及足宽形成构件的配置的位置识别部。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可为多个足宽形成构件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相较于鞋楦的前足部,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的间隔在鞋楦的中足部中更小。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可为足宽形成构件具有板状的形状,多个足宽形成构件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相较于鞋楦的前足部,足宽形成构件的厚度在鞋楦的中足部中更小。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在鞋楦的后跟部中,多个足宽形成构件可沿着高度方向排列。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可为足长形成构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棒状的形状,在足宽形成构件形成供足长形成构件贯通的贯通孔。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可为多个足宽形成构件沿着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鞋楦还包括间隔件,所述间隔件配置于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之间,确定相邻的足宽形成构件的间隔。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足长形成构件可具有板状的形状。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足长形成构件可具有中空或实心的立体形状。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可在足长形成构件形成卡合槽,足宽形成构件组装于卡合槽。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可在足宽形成构件形成第二卡合槽,足长形成构件组装于第二卡合槽,卡合槽以及第二卡合槽具有随着靠近槽底而减小槽宽的锥形部。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足长形成构件与足宽形成构件可为纸制。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足长形成构件与足宽形成构件可构成包装鞋子的包装材的一部分。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鞋楦可还包括形状以及位置不变的共用部。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可为共用部构成鞋楦的底面,具有与接合鞋面的鞋底的上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鞋楦可还包括形状不变且位置可变更的位置变更部。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中,可还包括从外侧起覆盖鞋楦的至少一部分的片状或板状的覆盖体。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的制造方法是用来成形构成鞋子的鞋面的鞋楦的制造方法。所述鞋楦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是准备足长形成构件与多个足宽形成构件的工序,所述足长形成构件规定鞋子的至少长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所述多个足宽形成构件规定鞋子的至少宽度方向上的鞋楦的形状。第二工序是将足宽形成构件组装于足长形成构件的工序。

在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楦的制造方法中,准备所述足长形成构件与足宽形成构件的工序可包括:生成用户的足型模型的工序;由足型模型生成用来形成足宽形成构件的足宽形成模型的工序;及基于足宽形成模型加工基础构件而形成足宽形成构件的工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态的鞋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是将包括含有热收缩纱的纤维片的成形前鞋面覆盖于所述任一方面的鞋楦的工序。第二工序是通过加热使成形前鞋面沿着鞋楦的形状成为成形后鞋面的工序。

已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认为本次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均为例示,并非进行限制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3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鞋楦、鞋楦的制造方法、以及鞋面的制造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