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

文档序号:150275 发布日期:2021-10-26 浏览:3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 (Prefabricated floor slab mounting structure ) 是由 冯玲燕 恽杰 吴保成 李惠 冯权 于 2021-07-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涉及房建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横梁体,所述横梁体上设有若干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上设有第一插块,所述横梁体上设有用以供第一插块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横梁体上滑动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一插块上设有供第二插块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横梁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插块朝向第二插槽滑动的驱动机构。第一插块插入第一插槽中,使得楼板本体与横梁体贴合,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插块朝向第二插槽方向滑动,使得第二插块插入第二插槽中,对楼板本体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阻止楼板本体与横梁体脱离,进而提高对楼板本体的固定稳定性,降低楼板本体发生偏移的风险。(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fabricated floor slab mounting structure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crossbeam body, be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floor body on the crossbeam body, be equipped with first inserted block on the floor body, be equipped with on the crossbeam body and be used for supplying first inserted block male first slot, it has the second inserted block to slide on the crossbeam body, be equipped with on the first inserted block and supply second inserted block male second slot, be equipped with on the crossbeam body and be used for driving the gliding actuating mechanism of second inserted block orientation second slot. During first inserted block inserted first slot for floor body and the laminating of crossbeam body, actuating mechanism drive second inserted block slided towards second slot direction, makes during the second inserted block inserted the second slot, carries on spacingly to floor body&#39;s vertical direction, prevents floor body and the crossbeam body to break away from, and then improves the fixed stability to floor body, reduces floor body and takes place the risk of skew.)

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建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短、成本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前通常会在工厂内根据建筑构件的实际尺寸进行统一制造,形成预制件,施工时将预制件运输到工地进行安装。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预制楼板的安装,通常采用先架设再浇筑的方法进行预制楼板进行安装。施工人员首先使用起吊机将若干预制楼板架设在横梁上,多个预制楼板并列放置构成建筑物的屋顶,然后施工人员将混凝土浇筑在预制楼板上,对预制楼板进行固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预制楼板架设在横梁上后,预制楼板容易发生偏移,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预制楼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偏移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包括横梁体,所述横梁体上设有若干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上设有第一插块,所述横梁体上设有用以供第一插块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横梁体上滑动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一插块上设有供第二插块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横梁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插块朝向第二插槽滑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块插入第一插槽中,使得楼板本体与横梁体贴合,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插块朝向第二插槽方向滑动,使得第二插块插入第二插槽中,对楼板本体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阻止楼板本体与横梁体脱离,进而提高对楼板本体的固定稳定性,降低楼板本体发生偏移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横梁体滑动连接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插块朝向远离楼板本体的一端抵接,所述横梁体上转动连接有用以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横梁体上滑动连接有用以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插块远离第一插块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一斜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块推动第一齿条滑动,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又与第二齿条啮合,推动第二齿条朝向第二插块方向滑动,第一斜面先与第二齿条抵接,通过第一斜面沿第二插块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化,推动第二插块朝向第一插块移动,直至第二插块插入第二插槽,降低第二齿条与第二插块出现刚性接触的风险,进而提高第二插块的滑动平稳性。

优选的,所述横梁体上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与第一齿条远离楼板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簧便于对第一齿条进行支撑,使得第一齿条与第一插块更好地接触,减少第一插块的滑动距离,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块朝向第一插块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朝向远离楼板本体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斜面朝向远离楼板本体的方向设置,第二斜面先与第二插槽底壁抵接,通过第二斜面沿第二插块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化,推动第二插块朝向第二插槽方向移动,使得第二插块更容易插入第二插槽中。

优选的,所述楼板本体上设有第一挂钩,相邻所述楼板本体上设有用以与第一挂钩卡接的第二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卡接,对相邻楼板本体之间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提高相邻楼板本体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楼板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挂钩与第一转动轮固定连接,相邻所述楼板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二挂钩与第二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上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二转动轮上设有第二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楼板本体朝向楼板本体移动时,推动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均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的卡接,吊装过程中实现相邻楼板本体之间的自动固定。

优选的,所述楼板本体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插块,相邻所述楼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第三插块插入的第三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插块插入第三插槽中,对楼板本体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进一步提高相邻楼板本体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楼板本体上滑动连接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插块远离第三插槽的一端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朝向第一转动轮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齿条朝向第三插块的一端与第三斜面抵接,所述第一转动轮上同轴固定有用以与第三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轮转动带动第三齿条滑动,第三齿条推动第三插块朝向第三插槽方向滑动,操作方便。第三斜面使得第三齿条与第三插块平滑连接,提高第三齿条与第三插块滑动的平稳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插块推动第一齿条滑动,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又与第二齿条啮合,推动第二齿条朝向第二插块方向滑动,第一斜面先与第二齿条抵接,通过第一斜面沿第二插块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化,推动第二插块朝向第一插块移动,直至第二插块插入第二插槽,降低第二齿条与第二插块出现刚性接触的风险,进而提高第二插块的滑动平稳性;

2.第一插块推动第一齿条滑动,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又与第二齿条啮合,推动第二齿条朝向第二插块方向滑动,进而推动第二插块朝向第二插槽方向滑动,第一斜面便于提高第二齿条与第二插块接触的平滑性,降低第二齿条与第二插块出现刚性接触的风险,进而提高第二插块的滑动平稳性;

3.相邻楼板本体朝向楼板本体移动时,推动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均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的卡接,吊装过程中实现相邻楼板本体之间的自动固定;

4.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卡接,对相邻楼板本体之间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提高相邻楼板本体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调节机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体;11、第二插块;111、第一斜面;112、第二斜面;12、第一插槽;13、压簧;14、第一滑槽;15、第二滑槽;16、齿轮槽;17、第一转轴;18、第三滑槽;2、楼板本体;21、第一插块;211、第二插槽;22、第三插块;221、第五斜面;23、第四插块;231、第七斜面;24、第一转动轮;241、第一挂钩;242、第一推杆;243、第二齿轮;244、第一转槽;25、第二转动轮;251、第二挂钩;252、第二推杆;253、第三齿轮;254、第二转槽;26、第三插槽;27、第四插槽;3、驱动机构;31、第一齿条;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条;331、第四斜面;4、调节机构;41、第二转轴;42、第三转轴;43、第四滑槽;431、第三齿条;432、第三斜面;44、第五滑槽;45、第六滑槽;451、第四齿条;452、第六斜面;46、第七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梁体1,横梁体1与墙体固定。两个横梁体1远离墙体的一端架设有同一个楼板本体2,楼板本体2沿横梁体1的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横梁体1与楼板本体2之间通过固定机构实现固定,相邻楼板本体2之间通过调节机构4进行固定,降低楼板本体2发生偏移的风险,提高楼板本体2与横梁体1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参照图1以及图2,固定机构包括驱动机构3和与楼板本体2朝向横梁体1的一侧嵌设并固定的第一插块21,第一插块21为方形块,横梁体1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插块21插入的第一插槽12,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齿条31和用以与第一齿条31啮合的第一齿轮32,横梁体1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4,第一滑槽14位于第一插槽12的下方且与第一插槽12连通。第一齿条31位于第一滑槽14内,第一齿条31的一端与第一插块21远离楼板本体2的一端抵接。为了便于第一齿条31与第一插块21更好地抵接,第一齿条31远离第一插块21的一端焊接有压簧13,压簧13远离第一齿条31的一端与第一滑槽14的底部抵接。横梁体1内开设有齿轮槽16,齿轮槽16与第一滑槽14连通,齿轮槽16的侧壁上转动有第一转轴17,第一转轴17与第一齿轮32焊接固定。

参照图2,横梁体1内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5,第二滑槽15与第一滑槽14平行,且与齿轮槽16远离第一滑槽14的一侧连通。第二滑槽15内滑动有第二齿条33,第二齿条33与第一齿轮32啮合。第二齿条33远离第二齿轮243的一端开设有第四斜面331,第四斜面331朝向第一插块21方向设置,横梁体1内滑动有第二插块11,第二插块11沿横梁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横梁体1内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插块11滑动的第三滑槽18,第二插块11远离第一插块2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斜面111,第一斜面111朝向第二齿条33方向设置,第一斜面111与第四斜面331贴合。第一插块21朝向第二插块11的一侧开设有便于第二插块11插入的第二插槽211。为了便于第二插块11插入第二插槽211,第二插块11朝向第二插槽2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斜面112,第二斜面112朝向远离楼板本体2的方向设置。工作时,第二斜面112先与第二插槽211底壁抵接,通过第二斜面112沿第二插块11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化,推动第二插块11朝向第二插槽211方向移动。

安装楼板本体2时,楼板本体2的垂直放置在横梁体1上,第一插块21插入第二插槽211中,第一插块21推动第一齿条31朝向远离楼板本体2的方向滑动。第一齿条31与第一齿轮32啮合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条33啮合,带动第二齿条33朝向第二插块11方向滑动。第四斜面331与第一斜面111抵接,推动第二插块11朝向第二插槽211方向滑动。第二插块11与第二插槽211卡接,进而将第一插块21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第一插槽12对第一插块21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进而提高楼板本体2与横梁体1的固定稳定性,操作方便。

参照图3,调节机构4包括与楼板本体2的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41,第二转轴41上同轴焊接有第一转动轮24,第一转动轮24上焊接有第一推杆242,第一推杆242沿第一转动轮24的径向设置,第一推杆242伸出楼板本体2,第一推杆242伸出楼板本体2的一端与相邻楼板本体2侧边抵接。第一转动轮24上焊接有第一挂钩241,第一挂钩241也沿第一转动轮24的径向设置,第一挂钩241与第一推杆242的夹角为45度。楼板本体2的侧边开设有第一转槽244,第一转槽244便于为第一挂钩241与第一推杆242转动提供空间。

参照图3,相邻的楼板本体2内转动有第三转轴42,第三转轴42上同轴焊接有第二转动轮25,第二转动轮25侧壁上焊接有第二推杆252,第二推杆252沿第二转动轮25的径向设置,第二推杆252伸出对应的楼板本体2,该楼板本体2的侧边开设有第二转槽254,第二转槽254便于第二推杆252转动。第二转动轮25上焊接有第二挂钩251,第二挂钩251沿第二转动轮25的径向设置且伸出第二转槽254。第二挂钩251与第二推杆252的夹角也为45度。

当安装相邻的楼板本体2时,首先将一个楼板本体2与横梁体1固定。然后将另一个楼板本体2自上而下放在横梁体1上,此时第二楼板本体2的底壁首先接触到第一推杆242,随着第二个楼板本体2的下移,第一推杆242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挂钩241顺时针转动。当第二推杆252与第一个楼板本体2的顶壁抵接时,随着第二个楼板本体2的继续下移,第二推杆252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挂钩251顺时针转动。当第二个楼板本体2底壁与横梁体1贴合时,第一挂钩241与第二挂钩251卡接,提高相邻两个楼板本体2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稳定性。

参照图4,为了提高相邻两个楼板本体2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稳定性,第二转轴41上同轴焊接有第二齿轮243,楼板本体2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四滑槽43,第四滑槽43内滑动有第三齿条431,第三齿条431与第二齿轮243啮合。楼板本体2上开设有第五滑槽44,第五滑槽44沿楼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第四滑槽43连通。第五滑槽44内滑动有第三插块22,相邻的楼板本体2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三插块22插入的第三插槽26。第三齿条431远离第二齿轮243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斜面432,第三斜面432朝向第三插槽26方向设置。第三插块22朝向第三齿条431的一端开设有第五斜面221,第五斜面221朝向第三齿条431方向设置。

参照图4,第三转轴42上同轴焊接有第三齿轮253,对应的楼板本体2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六滑槽45,第六滑槽45内滑动有第四齿条451,第四齿条451与第三齿轮253啮合。楼板本体2上开设有第七滑槽46,第七滑槽46沿楼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第六滑槽45连通。第七滑槽46内滑动第四插块23,对应的楼板本体2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第四插块23插入的第四插槽27。第四齿条451远离第三齿轮253的一端开设有第六斜面452,第六斜面452朝向第四插槽27方向设置。第四插块23朝向第四齿条451的一端开设有第七斜面231,第七斜面231朝向第四齿条451方向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使用吊机将第一个楼板本体2悬挂在横梁体1上方,随着第一个楼板本体2的下移,第一插块21插入第二插槽211中,第一插块21推动第一齿条31朝向远离楼板本体2的方向滑动。第一齿条31与第一齿轮32啮合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条33啮合,带动第二齿条33朝向第二插块11方向滑动。进而推动第二插块11朝向第二插槽211方向滑动。第二插块11与第二插槽211卡接,进而将第一插块21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

然后施工人员使用吊机将第二个楼板本体2悬挂在横梁体1上方,位于第一楼板本体2的相邻一侧,随着第二个楼板本体2的下移,第二个楼板本体2的底壁首先接触到第一推杆242,第一推杆242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挂钩241顺时针转动。当第二推杆252与第一个楼板本体2的顶壁抵接时,随着第二个楼板本体2的继续下移,第二推杆252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挂钩251顺时针转动。当第二个楼板本体2底壁与横梁体1贴合时,第一挂钩241与第二挂钩251卡接。

与此同时,第一转动轮24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43转动,第二齿轮243与第三齿条431啮合,带动第三齿条431朝向第三插块22方向滑动,第三插块22与第三插槽26卡接;第二转动轮25转动带动第三齿轮253转动,第三齿轮253与第四齿条451啮合,带动第四齿条451朝向第四插块23方向滑动,第三插块22与第四插槽27卡接;进而完成相邻楼板本体2之间的固定,操作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组合楼板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