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二十辊轧机轧后板形的方法

文档序号:1527762 发布日期:2020-02-14 浏览:3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改善二十辊轧机轧后板形的方法 (Method for improving rolled plate shape of twenty-roller mill ) 是由 贾增本 苏皓璐 岳军 赵健 王祥辉 吴振宇 林勇 于 2019-10-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二十辊轧机轧后板形的方法,包括:1)一中间辊锥体长度280~300mm,锥角2.4‰~2.8‰;2)二中间辊凸度:二中间上、下被动辊凸度为300~400mm;3)板形目标曲线:凸度0.002~0.004mm;4)起车前一中间窜辊设定值:上下窜辊40~60mm;5)弯辊七段齿条设定,从操作侧到传动侧:20、30、40、50、40、30、20。优点是:调整一中间的锥度和锥长,使一中间辊在轧制时轴向行程(重叠量)增加,增加有效平面量,板边控制能力得到增强。(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rolled plate shape of a twenty-roller mil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length of a middle roller cone is 280-300 mm, and the cone angle is 2.4-2.8 per mill; 2) and two intermediate roll crown: the convexity of the middle upper driven roll and the convexity of the middle lower driven roll are 300-400 mm; 3) target curve for plate shape: the convexity is 0.002-0.004 mm; 4) roll shifting set value in the middle before star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shifting rollers are 40-60 mm; 5) and setting seven sections of racks of the bending roller from the operation side to the transmission side: 20. 30, 40, 50, 40, 30, 20. The advantages are that: the taper and the taper length of a middle part are adjusted, so that the axial stroke (overlapping amount) of an intermediate roller during rolling is increased, the effective plane amount is increased, and the plate edge control capability is enhanced.)

一种改善二十辊轧机轧后板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板带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二十辊轧机轧后板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辊轧机是取向硅钢生产的重要工序,轧后板形质量是产品重要指标之一,合格的轧后板形质量是确保最终成品质量合格的先决条件。但二十辊轧机自投产以来,轧后板形一直较差,轧机轧制板形在15I左右,远低于同行业其他钢厂。板形较差对生产造成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影响产品质量。轧后板形太差在连退线出口无法消除,造成成品卷存在浪形。另一方面影响轧制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二十辊轧机板形影响因素有轧辊辊形:包括支撑辊、二中间辊凸度、一中间辊锥度和锥长、工作辊凸度等,同行业宝钢、武钢、首钢等二十辊轧机辊系各种辊的辊形都不一样,轧辊直径和材质等也不一样,无法借鉴。所以,需要对二十辊轧机自身的特点进行优化。

二十辊轧机由8根支撑辊、6根二中间辊、4根一中间辊和2根工作辊组成。4根一中间辊分别在一端加工成锥度,上下成对且锥度反向布置,轧制过程中通过一中间辊的轴向移动改变辊缝形状来控制板型。一中间辊调节的实质是其圆柱体与圆锥体交接处锥肩的位置变化,在锥体部分相应的板边受到从锥肩到外逐渐减小的轧制压力,使带钢边缘处工作辊的挠度下降,因此为了消除由此造成的带钢边浪,上下两对一中间辊可同向、反向或一对单动移动,一中间辊的轴向移动不仅对带钢边部延伸变形有很大作用,而且对带钢中部延伸也有一定影响,见图1,满足:EF(x)=2(L/2-T+x)=L-2T+2x,式中:L是第一中间辊辊身长度;T是第一中间辊锥体长度;a是第一中间辊锥角;EF是第一中间辊与工作辊有效接触长度;O是带钢与锥体部分重合量;x是第一中间辊横移量。

由于一中间辊端部存在锥角、二中间被动辊存在凸度,轧制时为了减小工作辊的挠曲变形,有效地控制带钢边部延伸变形,使一中间和二中间辊的非接触段悬臂长度增加,导致了二中间辊悬臂部分的挠度增大,引起一中间辊锥肩位置的压力峰值增加,造成锥肩位置在滚动和轴向移动过程中快速磨损,使对应处工作辊缝轮廓突变,引起板边处相应的一中间辊锥体部分与二中间辊的接触压力增加,需不断增加重叠量对板边部进行控制。由于重叠量不断增加,使得在同样道次压力的情况下,一中间辊与二中间辊辊间平面接触长度减小,引起辊间平面接触压力增加,弹性压扁增大,影响轧制板形。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二十辊轧机轧后板形的方法,改变轧辊的椎体形状,改变操作方法,实现改善板形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善二十辊轧机轧后板形的方法,包括:

1)一中间辊锥体长度280~300mm,锥角2.4‰~2.8‰;

2)二中间辊凸度:二中间上、下被动辊凸度为300~400mm;

3)板形目标曲线:凸度0.002~0.004mm;

4)起车前一中间窜辊设定值:上下窜辊40~60mm;

5)弯辊七段齿条设定,从操作侧到传动侧:20、30、40、50、40、3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调整一中间的锥度和锥长,使一中间辊在轧制时轴向行程(重叠量)增加,增加有效平面量,板边控制能力得到增强。

优化板形目标曲线,匹配辊系综合辊形,轧制出理想板形。

本发明适用于的轧制参数如下:

工作辊直径:60~75mm。

一中间辊直径:90~105mm。

二中间辊直径:170~175mm。

本发明改善轧后板形,提高成材率。板形由平均I值14.8I降低至7.8I,8I合格率由31%提高81%。

同时减少断带事故,成材率由95.62%提高至96.26%,提高轧机成材率0.64%。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一中间辊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一中间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2,一种改善二十辊轧机轧后板形的方法,包括:

1)一中间辊锥体长度280~300mm,优选298mm、300mm、292mm、288mm,锥角2.4‰~2.8‰,优选2.6‰、2.8‰、2.7‰;

2)二中间辊凸度:二中间上、下被动辊凸度为300~400mm;优选二中间上辊凸度为300mm,下被动辊凸度为400mm。

3)板形目标曲线优化:凸度0.002~0.004mm;

4)起车前一中间窜辊设定值:上下窜辊40~60mm;

5)弯辊七段齿条设定(从操作侧到传动侧):20、30、40、50、40、30、20。

调整一中间的锥度和锥长,使一中间辊在轧制时轴向行程(重叠量)增加,增加有效平面量,板边控制能力得到增强。

此外,微调整板形目标曲线,增加凸度曲线凸度,减少两边弯曲。操作手法方面,第一道次起车手动调整压下弯辊装置,升速,手动调整一中间窜辊。第二道次起车手动调整压下弯辊装置,自动投入一中间窜辊。第三~五道次投入板形自动闭环控制。

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轧机加减速阶段的厚度补偿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