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542534 发布日期:2020-01-17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method of fluorescence biosensor for detecting ochratoxin A ) 是由 由天艳 毕晓雅 李丽波 刘晓红 陈柏年 于 2019-09-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一种基于能量共振转移作用的生物传感器,通过利用适配体与CoOOH纳米片的相互作用以及与apt耦合的g-CNQDs(g-CNQDs-apt)和CoOOH纳米片之间的能量共振转移作用,同时引入适配体作为生物识别元件,运用其可与目标物OTA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实现实际样品中OTA的快速、低成本、特异性检测。本发明构建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OTA的响应范围为1.00×10&lt;Sup&gt;-9&lt;/Sup&gt;-1.40×10&lt;Sup&gt;-7&lt;/Sup&gt;mol·L-1,检出限为3.3×10&lt;Sup&gt;-&lt;/Sup&gt;&lt;Sup&gt;10&lt;/Sup&gt;mol·L&lt;Sup&gt;-1&lt;/Sup&gt;,同时具有选择性好、快速、成本低的优点,为测定实际样品中的OTA提供了一种新型适配体传感平台。(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sensor detection, and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fluorescence biosensor for detecting ochratoxin A.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a biosensor based on energy resonance transfer effect, which realizes rapid, low-cost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OTA in an actual sample by utilizing the interaction of an aptamer and a CoOOH nano sheet and the energy resonance transfer effect between g-CNQDs (g-CNQDs-apt) coupled with apt and the CoOOH nano sheet, and simultaneously introducing the aptamer as a biological recognition element by utilizing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aptamer can be specifically combined with a target object OTA. The response range of the fluorescent aptamer sensor constructed by the invention to OTA is 1.00 multiplied by 10 ‑9 ‑1.40×10 ‑7 mol.L-1, detection limit of 3.3X 10 ‑ 10 mol·L ‑1 Meanwhile,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electivity, rapidness and low cost, and provides a novel aptamer sensing platform for measuring OTA in an actual sample.)

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并将其用于对赭曲霉毒素A(OTA)的选择性检测。

背景技术

谷物生长、收获、储存环节中容易受到真菌侵染引起腐烂变质,在适宜温湿度下会产生具有强毒性的化合物-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世界各地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目前已被发现的真菌毒素共有400余种。赭曲霉毒素A(OTA)是由赭曲霉或青霉菌产生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玉米、大麦、小麦等谷物中。由于其具有肾毒性、致畸性和免疫毒性作用,OTA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类为潜在致癌物(2B组),中国国家标准要求谷物及其制品中OTA含量最高不可超过5μg Kg-1。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来实现谷物中OTA的分析,以此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目前,现有的OTA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如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和薄层色谱法(TLC)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成本相对较高且耗时,操作时必须由专业工作人员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可实现OTA的快速检测,但其不足之处是必须使用昂贵的酶标记试剂,且诸如温度、pH等环境条件对抗体或抗原具有显着影响。相对而言,荧光分析法因为具有操作方便、快速、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在生物传感器应用中获得了极大的兴趣。

能量共振转移是构建荧光传感方法时常用的策略,通过10nm距离内荧光供体与受体之间存在光谱重叠来实现。目前报道的受体物质中,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片具有合成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点,且其具有宽的紫外吸收峰(340nm-800nm),可以与多种荧光探针(如金纳米簇、荧光染料)发生能量共振转移,但目前基于CoOOH纳米片构建的传感技术中所用的荧光探针在稳定性、简化合成路线等方面仍需要改善。

氮化碳量子点(g-CNQDs)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良好的水溶性、稳定性、无毒性,同时富含羟基、羧基、氨基等官能团有利于进一步修饰。目前,多种使用g-CNQDs作为供体的荧光传感器被发展和应用,但将其作为CoOOH纳米片供体的传感体系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结合g-CNQDs和CoOOH纳米片优点的工作基础上,引入OTA适配体(OTA-apt),构建新型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OTA的快速、特异性检测分析。其中,OTA适配体的序列为:5'-GAT CGG GTG TGG GTG GCG TAA AGG GAGCAT CGG ACA-C6H12-NH2-3'。

本发明旨在耦合荧光法和适配体传感技术,构筑一种基于g-CNQDs-CoOOH体系的OTA适配体传感器。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利用适配体与CoOOH纳米片的相互作用以及与apt耦合的g-CNQDs(g-CNQDs-apt)和CoOOH纳米片之间的能量共振转移作用,同时结合适配体特异性识别OTA的特性,实现实际样品中OTA的快速、低成本、特异性检测。

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g-CNQDs;

(2)g-CNQDs的羧基与OTA适配体修饰的氨基之间发生酰胺反应合成g-CNQDs-apt:

按比例将步骤(1)制备的g-CNQDs和PBS溶液混合搅拌,在搅拌下缓慢加入OTA适配体溶液,并将混合物溶液连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制得g-CNQDs-apt,在一定温度下储存备用;

(3)合成CoOOH纳米片;

(4)混合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

按比例将步骤(2)制备的g-CNQDs-apt和步骤(3)制备的CoOOH纳米片溶液混合,用PBS溶液调节pH后作用一段时间,得到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

其中,步骤(1)中,合成g-CNQDs的具体方法为:将1.68mmol柠檬酸三钠和10.08mmol尿素混合并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细粉;将粉末混合物倒入20mL聚四氟乙烯衬里的高压釜中并在180℃下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将固体产物分散在30mL水中并以10000rpm离心10min以除去不溶性杂质;随后,得到的上层溶液用100Da的透析袋在二次水中透析24h移除未反应的前体;烘干称重后溶于二次水中,并在4℃下储存。

步骤(2)中,g-CNQDs和PBS的体积比为2:1,混合搅拌的时间为15-30min,其中,g-CNQDs浓度为4mg·mL-1,PBS浓度为100mM(pH=7.4,含有10mM EDC和5mM NHS);g-CNQDs与OTA适配体溶液的体积比为1:1;其中,OTA适配体溶液的浓度为1μM;混合物溶液连续搅拌的时间为2-4h;制得的g-CNQDs-apt储存温度为4℃。

步骤(3)中,CoOOH纳米片的制备具体方法为:将125μL 1.0M的NaOH溶液与500μL10.0mM的CoCl2·6H2O溶液在微量离心管中混合,超声处理1min后加入25μL 0.9M的NaClO溶液并继续超声10min;随后,以12000rpm离心15min收集CoOOH纳米片,用二次水洗涤离心三次,并在干燥后重新分散于水中。

步骤(4)中,g-CNQDs-apt溶液和CoOOH纳米片溶液的体积比为3:2;用PBS溶液调节pH到7.4,作用时间为1-25min。

所制得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中,g-CNQDs-apt的最终浓度为0.05-0.25mg·mL-1,CoOOH纳米片的最终浓度为0-30μg·mL-1

将本发明制备的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

检测方法为:

S1:在900μL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中加入100μL 1-140nM的OTA标准溶液,反应3-25min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室温下分别检测溶液在469nm处的荧光强度,得出荧光强度与OTA浓度的标准曲线;所述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设置为390nm,激发狭缝宽度为3nm,发射狭缝宽度为3nm。

S2:在900μL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中加入100μL的待测溶液,反应3-25min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室温下分别检测溶液在469nm处的荧光强度,代入步骤S1中的标准曲线,得出待测溶液中赭曲霉毒素A的浓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结合g-CNQDs和CoOOH纳米片的优点,基于g-CNQDs和CoOOH纳米片之间的能量共振转移作用定量检测OTA;

(2)引入特异性识别元件OTA的适配体,实现对目标物OTA的特异性分析;

(3)本发明构建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OTA的检测,选择性好、快速(可在10min之内完成)、成本低,线性范围为1-140nM。

附图说明

图1是该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OTA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该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可行性分析中不同溶液的荧光光谱图。

图3是g-CNQDs的TEM图。

图4是apt和g-CNQDs-apt的凝胶电泳图像。

图5是CoOOH纳米片的SEM图。

图6A是g-CNQDs-apt浓度与荧光恢复强度△F的关系图;B是CoOOH浓度与荧光恢复强度△F关系图;C是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不同反应时间与荧光强度关系图;D是OTA与适配体不同结合时间与荧光恢复强度△F关系图。

图7A是不同浓度OTA标准溶液存在时溶液的荧光光谱图;B是OTA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线性关系图。

图8是各种干扰物存在时溶液的荧光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利用适配体与CoOOH纳米片的相互作用以及与适配体耦合的g-CNQDs(g-CNQDs-apt)和CoOOH纳米片之间的能量共振转移作用,同时结合适配体特异性识别OTA的特性,实现实际样品中OTA的快速、低成本、特异性检测。

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CoOOH纳米片与ssDNA结合力比G-四链体更强,并且CoOOH纳米片可作为受体猝灭apt末端耦合的g-CNQDs的荧光信号。适配体是单链DNA或RNA分子,可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与目标物结合。基于此,可避免OTA结构类似物及其他真菌毒素的干扰,有效屏蔽干扰信号。本发明基于CoOOH纳米片的猝灭特性,结合适配体对OTA的特异识别结合作用来设计一种可用于OTA特异性检测的荧光传感策略。

该传感器的检测过程如图1所示,基本原理是:

适配体就是一段寡链ssDNA序列,当适配体耦合的g-CNQDs中加入CoOOH纳米片后,由于适配体与CoOOH纳米片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很强,使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吸附在一起,拉近了g-CNQDs和CoOOH纳米片的距离,有效促进两者间发生能量共振转移,使g-CNQDs的荧光信号发生了猝灭。当有目标物OTA存在时,OTA与apt特异性结合形成G-四联体,因为G-四联体与CoOOH纳米片作用力要弱于适配体单链对CoOOH纳米片的作用力,使g-CNQDs远离CoOOH纳米片,降低了CoOOH纳米片对g-CNQDs的猝灭效率,从而使g-CNQDs的荧光恢复。因此,通过监控g-CNQDs的荧光信号变化可以实现OTA的特异性检测。

为了进一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加入一定量CoOOH纳米片和OTA前后的荧光变化情况进行考察。如图2所示,适配体耦合的g-CNQDs在469nm处有强荧光信号(曲线a)。当溶液中加入CoOOH纳米片后,适配体的碱基通过范德华力与CoOOH纳米片作用,导致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吸附在一起,进而引发g-CNQDs与CoOOH纳米片之间能量共振转移的发生,使g-CNQDs的荧光信号被猝灭(曲线b)。当加入目标物OTA溶液后,由于OTA与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形成G-四链体,g-CNQDs-apt被拽离CoOOH纳米片,阻碍能量共振转移的发生,因此g-CNQDs的荧光信号得到恢复(曲线c)。因此,当溶液中有OTA存在时,适配体会和OTA特异性结合形成适配体复合物,其与CoOOH纳米片的结合能力会明显弱于游离的适配体与CoOOH纳米片的结合能力,从而导致体系荧光信号的增强。该实验可以有效证明构建的适配体传感器能够用于测定目标物OTA的含量。图2中,a为g-CNQDs-apt溶液的荧光光谱图;b为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混合后溶液的荧光光谱图;c为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混合后再和OTA混合后溶液的荧光光谱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更细致地阐述:

实施例1:

按照图1所述的的制备工艺流程,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g-CNQDs

将1.68mmol柠檬酸三钠和10.08mmol尿素混合并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细粉;将粉末混合物倒入20mL聚四氟乙烯衬里的高压釜中并在180℃下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将固体产物分散在30mL水中并以10000rpm离心10min以除去不溶性杂质;随后,得到的上层溶液用100Da的透析袋在二次水中透析24h移除未反应的前体;烘干称重后溶于二次水中,并在4℃下储存。g-CNQDs的TEM表征结果如图3所示,其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平均粒径为2.2nm。

(2)g-CNQDs的羧基与OTA适配体修饰的氨基之间发生酰胺反应合成g-CNQDs-apt

将体积比为2:1的g-CNQDs和PBS混合搅拌15-30min,其中g-CNQDs浓度为4mg·mL-1,PBS中含有10mM EDC和5mM NHS。然后,在搅拌下加入与g-CNQDs等体积的OTA适配体溶液(浓度为1μM),并将混合物溶液连续搅拌2h。最后,将溶液储存在4℃下。g-CNQDs-apt的凝胶电泳图像如图4所示,当适配体与g-CNQDs耦合后,由于质量增加使g-CNQDs-apt(条带b)的条带比单纯适配体(条带a)的移动速度慢,这也证明g-CNQDs-apt合成成功。

(3)合成CoOOH纳米片

将125μL 1.0M的NaOH溶液与500μL 10.0mM的CoCl2·6H2O溶液在微量离心管中混合,超声处理1min后加入25μL 0.9M的NaClO溶液并继续超声10min;随后,以12,000rpm离心15min收集CoOOH纳米片,用二次水洗涤离心三次,并在干燥后重新分散于水中。CoOOH纳米片的SEM表征如图5所示,所制备的CoOOH纳米片为典型的六边形纳米片形貌。

(4)混合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

将体积比为3:2的g-CNQDs-apt溶液和CoOOH纳米片溶液混合后,用PBS调节pH至7.4,作用1-25min。其中,g-CNQDs-apt的最终浓度为0.05-0.25mg·mL-1,CoOOH纳米片的最终浓度为0-30μg·mL-1

在900μL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中加入100μL 1-140nM的OTA标准溶液,反应3-25min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室温下分别检测溶液在469nm处的荧光强度,得出荧光强度与OTA浓度的标准曲线;所述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设置为390nm,激发狭缝宽度为3nm,发射狭缝宽度为3nm。

实施例2:

g-CNQDs-apt最佳浓度的确定:

在实施例一的步骤(4)中固定CoOOH纳米片的最终浓度为25μg·mL-1,使g-CNQDs-apt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05、0.10、0.15、0.20、0.25mg·mL-1,探究g-CNQDs-apt的浓度变化与荧光恢复强度△F(加入50nM OTA标准溶液时的荧光强度与加入0nM OTA标准溶液时荧光强度的差值)的关系,以获得最优的g-CNQDs-apt浓度。由图6A可以看出,当g-CNQDs-apt浓度为0.15mg·mL-1时,荧光恢复强度△F取得最大值,所以选择0.15mg·mL-1的g-CNQDs-apt进行后续实验。

实施例3:

CoOOH纳米片最佳浓度的确定:

在实施例二所获得的g-CNQDs-apt的最佳浓度基础上,使CoOOH纳米片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30μg·mL-1,探究的CoOOH纳米片浓度变化与荧光恢复强度△F的关系,以获得最优的CoOOH纳米片浓度。由图6B可以看出,当CoOOH纳米片浓度为10μg·mL-1时,荧光恢复强度△F取得最大值,所以选择10μg·mL-1的CoOOH纳米片浓度进行后续实验。

实施例4:

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在实施例三所获得的CoOOH纳米片的最佳浓度基础上,将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混合液分别混合0min、1min、5min、10min、15min、20min、25min,测溶液在469nm处的荧光强度。从图6C可知,CoOOH纳米片加入到g-CNQDs-apt溶液后,g-CNQDs-apt的荧光信号会迅速被淬灭,在5min后,其荧光信号基本保持不变,该实验结果证明CoOOH纳米片与g-CNQDs-apt结合是一个非常快速的过程。因此,接下来的实验选用5min作为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的最佳结合时间。

实施例5:

OTA与g-CNQDs-apt适配体最佳结合时间的确定:

在实施例二、三、四所得的最优条件下制备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并在900μL该荧光生物传感器中加入100μL 50nM OTA标准溶液,分别震荡0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25min,测溶液在469nm处的恢复荧光强度△F。从图6D可知,随着目标物OTA与适配体作用时间的延长,g-CNQDs-apt的荧光强度得到恢复,在5min时可以保持恢复的荧光信号基本保持不变,该实验结果证明OTA与适配体的结合也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因此,接下来的实验选用5min作为OTA与适配体最佳结合时间。

实施例6:

绘制OTA响应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式:

按照实施例一的步骤混合g-CNQDs-apt与CoOOH纳米片相互作用5min后,分别加入0、1、5、20、35、50、65、80、100、120和140nM的OTA标准溶液,震荡5min。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室温下分别检测上述不同浓度OTA标准溶液在469nm处的荧光强度,所得的谱图如图7A所示,其中,图中曲线从下到上分别对应OTA标准液的浓度为0、1、5、20、35、50、65、80、100、120和140nM。同时获得荧光强度与OTA浓度的标准曲线如图7B所示;线性方程为:F=0.35182+0.18449COTA,相关系数R2=0.9960,检测限为0.33nM(S/N=3)。

实施例7:

OTA检测选择性的考察:

为了研究本发明检测OTA的特异性,对OTA和其真菌毒素及类似物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150μL 1mg·mL-1g-CNQDs-apt溶液和100μL 100μg·mL-1CoOOH纳米片溶液,加入650μL PBS调节混合液pH为7.4,作用5min后再加入100μL 100nM不同干扰物的标准溶液,震荡5min后,室温下检测溶液的恢复荧光强度△F。如图8所示,将100nM黄曲霉毒素B1(AFB1)、100nM伏马菌素B1(FB1)、100nM玉米赤霉烯酮(ZEN)、100nM赭曲霉毒素B(OTB)、100nM杀鼠灵(warfarin)和100nM N-乙酰-L-苯丙氨酸(NAP)引入该传感体系对g-CNQDs-apt的荧光强度基本无影响,而当100nM OTA引入体系后时会使荧光信号明显恢复。以上结果说明该荧光适配体传感体系可以实现OTA的特异性检测。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以自动方式确定血糖单位的血糖测定装置及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