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

文档序号:1582708 发布日期:2020-02-04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 (Three-cavity double-bag blood oxygenation in-situ perfusion system ) 是由 胡春晓 毛文君 纪勇 秦钟 王雁娟 高宏 于 2019-11-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系统,尤其是一种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属于血液氧合灌注的技术领域。抽取灌注置管能穿置进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通过第一囊体、第二囊体能对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进行所需的封堵,从而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的血液能分别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抽出,通过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能对抽取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并在氧合后经由血液灌注腔以及血液灌注孔灌注到心脏的右心房内,能有效实现血液氧合后的灌注,降低心脏负担;在使用过程中,仅需对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后,将抽取灌注置管置入到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所需的位置即可,能有效减少创伤,安全可靠。(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erfusion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 three-cavity double-bag blood oxygenation in-situ perfusion system,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lood oxygenation perfusion. The extraction perfusion tube can penetrate into the superior vena cava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 the superior vena cava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 can be sealed and blocked as required by the first bag body and the second bag body, so that blood in the superior vena cava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 can be respectively extracted through the first blood extraction cavity and the second blood extraction cavity, the extracted blood and oxygen can be oxygenated by the extraction and driving oxygenation perfusion mechanism, and the oxygenated blood is perfused into the right atrium of the heart through the blood perfusion cavity and the blood perfusion hole after oxygenation, so that perfusion after blood oxygen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realized, and the heart burden is reduced; in the using process, after the femoral vein or the jugular vein is punctured, the extraction perfusion tube is placed in the position required by the superior vena cava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 so that the wound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operation is safe and reliable.)

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系统,尤其是一种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属于血液氧合灌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通常在患者中用来代替或辅助医学上失能的患者的呼吸和/或心脏功能的处理方式。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ECMO使用一个或多个导管和泵系统来将血液抽出患者体外。血液接着被泵送通过气体交换器,在气体交换器中,二氧化碳(CO2)被从血液移除,并且氧气(O2)被添加。充氧血液接着被泵回到患者的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中,充氧血液可被散布到身体的其余部分。在一些ECMO系统中,血液被从静脉系统抽出并送回至动脉系统。在其它形式中,血液被从静脉系统抽出并送回至静脉系统。

ECMO通常由经皮***身体的主要外周静脉或主要外周动脉(例如,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静脉;股动脉、锁骨下动脉等)中的大口径插管实现。然而,许多患者的右心室不能正常工作,和/或肺循环存在很大问题,使得这种形式的治疗无效。同时,对于肺衰竭等的病人,当从股动脉引出血液后,导致引出部位的灌血减少,会增加病人的心脏负担。此外,现有的ECMO使用时,需从多处穿刺切开置管,创伤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其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血液氧合后的灌注,降低心脏负担,减少创伤,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包括血液抽取灌注机构以及与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适配连接的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

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包括能置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的抽取灌注置管,在抽取灌注置管上设置第一囊体以及第二囊体,所述第一囊体、第二囊体包裹在抽取灌注置管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囊体邻近抽取灌注置管的头端;在抽取灌注置管内设置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以及血液灌注腔;所述血液灌注腔与抽取灌注置管外壁上的血液灌注孔相连通,所述血液灌注孔位于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之间;血液抽取第二腔与抽取灌注置管上的血液抽取进液孔相连通,所述血液抽取进液孔位于第二囊体与抽取灌注置管的尾端之间,血液抽取第一腔沿抽取灌注置管的长度方向分布,且血液抽取第一腔贯通所述抽取灌注置管;

抽取灌注置管置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后,第一囊体、第二囊体分别位于右心房血液进口的两侧,通过第一囊体、第二囊体能分别封堵所在的静脉内腔,血液灌注孔与右心房的血液进口对应;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能分别将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的血液抽出,在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能将抽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且能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血液灌注腔以及血液灌注孔灌注到心脏的右心房内。

还包括能与所述第一囊体连通的第一囊体充放气管以及能与所述第二囊体连通的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在所述第一囊体充放气管上设置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通过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与第一囊体充放气管能对第一囊体进行所需的充气或放气,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上设置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通过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与第二囊体充放气管能对第二囊体进行所需的充气或放气。

在所述抽取灌注置管的尾端设置与血液抽取第一腔连通的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与血液抽取第二腔连通的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以及血液灌注腔连通的血液灌注置管连管;

所述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能与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的血液氧合管组连通,所述血液氧合管组包括允许血液流通的血液氧合流通管以及套置在所述血液氧合流通管上的氧气流通套管,所述血液氧合流通管包括位于氧气流通套管内的阻水透气部以及位于所述氧气流通套管两端的血液流通连接部,由氧气流通套管的氧气进口进入氧气流通管内的氧气通过阻水透气部能与血液氧合流通管内的血液进行氧合,氧合后的血液通过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经由血液灌注腔以及血液灌注孔灌注到心脏的右心房内。

所述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的出液口通过氧合后血液输送管与血液灌注置管连管适配连接;还包括能对氧合后血液输送管内的血液进行加热的血液加热装置。

还包括能向氧合后血液输送管内注入所需药液的药液注入口、能封堵所述药液注入口的药液注入口封帽以及能将氧气流通管内氧气进行释放的游离氧气释放口,在所述游离氧气释放口内设置能控制氧气释放状态的氧气释放开关。

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的端部设置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接头,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接头与抽取驱动第一连管的一端连接,抽取驱动第一连管的另一端与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连接;

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的端部设置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接头,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接头与抽取驱动第二连管的一端连接,抽取驱动第二连管的另一端与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连接,所述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与血液氧合流通管连接;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上均设置血液抽取测压接头。

在抽取驱动第一连管和/或抽取驱动第二连管上设置血液抽取驱动器。

在所述血液灌注置管连管上设置血液灌注测压接头,所述血液加热装置包括水浴加热结构。

在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分别置入一抽取灌注置管时,一抽取灌注置管的血液灌注孔与右心房的血液进液口对应;在每个抽取灌注置管的头端均设置一磁性体,两个抽取灌注置管的头端通过相应的磁性体相互吸引后靠近对准。

所述阻水透气部采用阻水透气膜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抽取灌注置管能穿置进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通过第一囊体、第二囊体能对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进行所需的封堵,从而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的血液能分别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抽出,通过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能对抽取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并在氧合后经由血液灌注腔以及血液灌注孔灌注到心脏的右心房内,能有效实现血液氧合后的灌注,降低心脏负担;在使用过程中,仅需对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后,将抽取灌注置管置入到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所需的位置即可,能有效减少创伤,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抽取灌注置管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抽取灌注置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以及血液灌注腔在抽取灌注置管内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血液抽取第一腔以及血液灌注腔在抽取灌注置管内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血液抽取第一腔在抽取灌注置管内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抽取灌注置管、2-第一囊体、3-第二囊体、4-血液灌注孔、5-血液抽取进液孔、6-第一囊体充放气管、7-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8-第二囊体充放气管、9-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10-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1-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接头、12-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3-血液灌注置管连管接头、14-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5-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接头、16-血液抽取第一腔、17-血液抽取第二腔、18-血液灌注腔、19-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内置部、20-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内置部、21-抽取驱动第一连管、22-抽取驱动第二连管、23-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4-血液流通连接部、25-氧气进口、26-氧气流通套管、27-游离氧气释放口、28-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9-血液加热装置、30-药液注入连管、31-阻水透气部、32-液抽取测压接头、33-血液灌注测压接头、34-输送灌注连管、35-上腔静脉、36-下腔静脉以及37-心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能有效实现血液氧合后的灌注,降低心脏负担,减少创伤,本发明包括血液抽取灌注机构以及与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适配连接的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

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包括能置入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抽取灌注置管1,在抽取灌注置管1上设置第一囊体2以及第二囊体3,所述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包裹在抽取灌注置管1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囊体2邻近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在抽取灌注置管1内设置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以及血液灌注腔18;所述血液灌注腔18与抽取灌注置管1外壁上的血液灌注孔4相连通,所述血液灌注孔4位于第一囊体2与第二囊体3之间;血液抽取第二腔17与抽取灌注置管1上的血液抽取进液孔5相连通,所述血液抽取进液孔5位于第二囊体3与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之间,血液抽取第一腔16沿抽取灌注置管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血液抽取第一腔16贯通所述抽取灌注置管1;

抽取灌注置管1置入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后,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分别位于右心房血液进口的两侧,通过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能分别封堵所在的静脉内腔,血液灌注孔4与右心房的血液进口对应;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能分别将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抽出,在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能将抽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且能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血液灌注腔18以及血液灌注孔4灌注到心脏37的右心房内。

具体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以及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均需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具体材料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抽取灌注置管1呈管状,抽取灌注置管1能置入上腔静脉35以及下腔静脉36内,从而实现对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抽取。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一般为气囊,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呈环形,即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包裹在抽取灌注置管1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囊体2邻近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第二囊体3位于第一囊体2与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间,一般地,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为能穿置进入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端部,在使用时,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位于体外。

在抽取灌注置管1内设置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以及血液灌注腔18,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以及血液灌注腔18相互隔离,即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以及血液灌注腔18间互不连通。一般地,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以及血液灌注腔18均沿抽取灌注置管1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抽取灌注置管1上还设置血液灌注孔4以及血液抽取进液孔5,所述血液灌注孔4与血液灌注腔18相连通,血液抽取进液孔5与血液抽取第二腔17相连通,当然,血液抽取第一腔16与抽取灌注置管1头端的端孔连通,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血液灌注孔4位于第一囊体2与第二囊体3之间,血液抽取进液孔5位于第二囊体3与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之间,即血液通过血液抽取进液孔5能进入血液抽取第二腔17内,通过抽取灌注置管1头端的端孔能进入血液抽取第一腔16内,进入血液灌注腔18内的血液能通过血液灌注孔4能进行所需的血液灌注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抽取灌注置管1可以从股静脉穿置进入,此时,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位于上腔静脉35内,第二囊体3位于下腔静脉36内,如图10所示;或者,抽取灌注置管1可以从颈静脉穿置进入,此时,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位于下腔静脉36内,第二囊体3位于上腔静脉35内,如图9所示。即通过不同位置穿刺后置入时,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所在的位置有所不同,但通过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能封堵所在的静脉内腔。即通过第一囊体2能封堵上腔静脉35或下腔静脉36,通过第二囊体3能封堵下腔静脉36或上腔静脉35,无论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的位置如何,抽取灌注置管1上的血液灌注孔4均需要与右心房的血液进液口对应,从而通过血液灌注孔4能将氧合后的血液灌注到右心房的血液进液口内。

具体实施时,将抽取灌注置管1按照所需的位置穿置进入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相应的位置,通过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能提供血液抽取与灌注的动力,并在抽取后能将实现氧气与血液的氧合,且能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血液灌注腔18以及血液灌注孔4灌注到心脏37的右心房内,氧合后的血液灌注到心脏37的右心房内后,血液的具体流动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通过血液抽取后进行氧合,能有效实现血液氧合后的灌注,特别适用于肺衰竭或心脏功能性能下降的情况,降低心脏负担。在使用时,只需要从股静脉或颈静脉穿置即可,能有效减低创伤。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能与所述第一囊体2连通的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以及能与所述第二囊体3连通的第二囊体充放气管8,在所述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上设置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7,通过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7与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能对第一囊体2进行所需的充气或放气,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8上设置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9,通过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9与第二囊体充放气管8能对第二囊体3进行所需的充气或放气。

本发明实施例中,初始情况下,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需要处于空瘪状态,当抽取灌注置管1置于所需的位置后,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才需要处于充满状态。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与第一囊体2连接并连通,通过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7以及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配合对第一囊体2进行充放气的过程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同理,通过第二囊体充放气管8以及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9能对第二囊体3进行充放气。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位于抽取灌注置管1内的部分为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内置部19、第二囊体充放气管8埋置在抽取灌注置管1内的部分形成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内置部20。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处于充满状态时,通过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能阻挡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直接流向右心房的进液口内,从而能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能分别将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抽出,便于实现后续的血液氧合,并在氧合后,通过血液灌注腔18以及血液灌注孔4将氧合后的血液灌注到心脏37的右心房内。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在所述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设置与血液抽取第一腔16连通的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与血液抽取第二腔17连通的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以及血液灌注腔18连通的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

所述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能与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的血液氧合管组连通,所述血液氧合管组包括允许血液流通的血液氧合流通管以及套置在所述血液氧合流通管上的氧气流通套管26,所述血液氧合流通管包括位于氧气流通套管26内的阻水透气部31以及位于所述氧气流通套管26两端的血液流通连接部24,由氧气流通套管26的氧气进口25进入氧气流通套管26内的氧气通过阻水透气部31能与血液氧合流通管内的血液进行氧合,氧合后的血液通过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经由血液灌注腔18以及血液灌注孔4灌注到心脏37的右心房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以及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位于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连管10能与血液抽取第一腔16连通,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能与血液抽取第二腔17连通,通过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能与血液灌注腔18连通,从而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以及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能与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对应连接。

具体实施时,在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包括血液氧合灌注以及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其中,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能与血液氧合管组连通,即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分别抽取血液后能进入血液氧合管组内。其中,血液氧合管组包括氧气流通套管26以及血液氧合流通管,血液氧合流通管的长度大于氧气流通套管26,氧气流通套管26的管径大于阻水透气部31的管径,血液能通过氧气流通套管26一端的血液流通连接部24进入阻水透气部31内,并从血液流通管26另一端的血液流通连接部24流出进入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内。

氧气通过氧气进气口25进入氧气流通套管26内,进入氧气流通套管26的氧气通过阻水透气部31能与所述阻水透气部31内的血液结合,实现血液的氧合,氧合后的血液能进入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内,通过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能驱动氧合后的血液经由血液灌注腔18以及血液灌注孔4灌注到心脏37的右心房内。

所述阻水透气部31采用阻水透气膜制成,具体实施时,阻水透气部31的全部管壁或部分管壁采用阻水透气膜制成,利用阻水透气膜能避免血液进入氧气流通套管26内,而又不会影响氧气与血液的氧合。此外,通过阻水透气部31实现对血液的阻挡后,能够增加血液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血液氧合的可靠性。阻水透气膜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实现将阻挡血液流向氧气流通套管26内且不影响氧气与血液的氧合均可,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的出液口通过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与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适配连接;还包括能对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内的血液进行加热的血液加热装置29。

本发明实施例中,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通过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能与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连接,从而能将氧合后的血液经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进入血液灌注腔18内。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可以采用蠕动泵、离心泵等其他能为血液输送提供动力的形式,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28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血液加热装置29能对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内的血液进行加热,所述血液加热装置29包括水浴加热结构,所述水浴加热结构一般包括加热用的热水等,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实现对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内的血液进行加热均可,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在所述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上设置血液灌注测压接头33,利用血液灌注测压接头33能与血压测量的器械连接,用于血液测量的器械可以为血压测量传感器或压力计等形式,血液灌注测压接头33的具体形式与血液测量的器械适配即可,通过血液灌注测压接头33与血液测量的器械配合后,能测量得到进入血液灌注腔18内的血压,实现对进入血液灌注腔18内血液的血液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还包括能向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内注入所需药液的药液注入口、能封堵所述药液注入口的药液注入口封帽以及能将氧气流通套管26内氧气进行释放的游离氧气释放口27,在所述游离氧气释放口27内设置能控制氧气释放状态的氧气释放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药液注入口能向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内注入数序的药液,一般地,可以在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上设置药液注入连管30,通过药液注入连管30能形成药液注入口,通过与所述药液注入连管30适配的药液注入口封帽能封闭药液注入连管30,即当需要注入所需的药液时,将药液注入口封帽与药液注入连管30分离,在药液注入完毕后,再将药液注入口封帽安装在药液注入连管30上,确保药液注入前后的可靠性。

游离氧气释放口27与氧气进气口25分别位于氧气流通套管26的两端,氧气通过氧气进气口25能进入氧气流通套管26内,未与血液氧合的氧气通过游离氧气释放口27释放,避免游离的氧气进入氧气后血液输送管34后导致的气体栓塞。氧气释放开关可以采用手动阀门或电磁阀等形式,通过氧气释放开关能对经由游离氧气释放口27释放的氧气状态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血液氧合过程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的端部设置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接头11,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接头11与抽取驱动第一连管21的一端连接,抽取驱动第一连管21的另一端与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连接;

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的端部设置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接头15,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接头15与抽取驱动第二连管22的一端连接,抽取驱动第二连管22的另一端与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连接,所述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与血液氧合流通管连接;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上均设置血液抽取测压接头32。

本发明实施例中,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可以为无动力的血液收纳容器,或者能提供血液抽取能力的血液抽取驱动器,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当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采用血液抽取驱动器时,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能在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的作用下被抽出,通过抽取驱动第一连管21、抽取驱动第二连管22进入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内;此时,抽取驱动收纳器23可以采用常用的泵体的形式。当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为无动力的血液收纳容器时,被抽取的血液会被集中在所述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内。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被抽取后,能经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23进入血液氧合管组内,以便后续与氧气进行氧合。

具体实施时,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上均设置血液抽取测压接头32,通过血液抽取测压接头32能分别测量经由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血液的血压,从而能实现整个血液抽取过程中的血液监测。在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的端部设置血液灌注置管连管接头13,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通过血液灌注置管连管接头13能与氧合后血液输送管34适配连接。

此外,在抽取驱动第一连管21和/或抽取驱动第二连管22上设置血液抽取驱动器。本发明实施例中,血液抽取驱动器可以采用上述提到的蠕动泵、离心泵或其他能实现血液抽取或抽取驱动的泵体,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当在抽取驱动第一连管21、抽取驱动第二连管22上均设置血液抽取驱动器时,通过所述血液抽取驱动器能实现对从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抽取的血液提供抽取动力。

进一步地,在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分别置入一抽取灌注置管1时,一抽取灌注置管1的血液灌注孔4与右心房的血液进液口对应;在每个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均设置一磁性体,两个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通过相应的磁性体相互吸引后靠近对准。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血液抽取氧合以及灌注时,一个抽取灌注置管1在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稳定性较低,在实际工作时,可以利用两根抽取灌注置管1,两根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通过磁性体吸引连接,通过两根抽取灌注置管1的相互连接能提高在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两根抽取灌注置管1通过磁性体吸引连接后,还能达到上述一根抽取灌注置管1的作用,即两根抽取灌注置管1需要实现将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抽出,并在抽出后能将氧合后的血液再次灌注进入右心房内,从而两根抽取灌注置管1在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具***置状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药物球囊保护套管、包含其的药物球囊组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