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上部构造

文档序号:1602286 发布日期:2020-01-07 浏览:3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发动机的上部构造 (Upper structure of engine ) 是由 斋藤显 柏原尚志 古谷雅之 川船良祐 于 2018-02-1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1)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设置有排气系零件的后方排气发动机。该发动机(1)具备:第1整流部件(17),设置于发动机上侧,将行驶风整流为向后方流动;以及第2整流部件(18),在第1整流部件(17)的后侧邻接,使被第1整流部件(17)整流后的行驶风指向排气系零件(13),在第1整流部件(17)的下侧配设有燃料系零件(22、23)。(The engine (1) is a rear exhaust engine provided with exhaust components on the rear side in the vehicle front-rear direction. The engine (1) is provided with: a 1 st rectifying member (17) provided above the engine and rectifying traveling wind to flow rearward; and a 2 nd rectifying member (18) adjacent to the rear side of the 1 st rectifying member (17) and directing the traveling wind rectified by the 1 st rectifying member (17) to the exhaust-system components (13), and fuel-system components (22, 23) are arranged below the 1 st rectifying member (17).)

发动机的上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上部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胶囊化部件,其具有发动机舱的上表面遮挡用的上表面罩和侧面遮挡用的左右两侧面罩成为一体的构造,将发动机和变速器构成的动力总成的上侧包围。在该胶囊化部件的内面设置有隔热件。此外,同文献1中,在侧面罩的内侧面设置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引导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9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发动机上表面配设有点火线圈、燃料供给用的共轨、将共轨和燃料喷射阀连接的燃料管等燃料系零件。因此,即便像胶囊化部件的上表面罩和发动机之间导入行驶风而想要将发动机背部的排气系零件冷却,该行驶风也会吹到燃料系零件等而行驶风的流动紊乱。因此,不能将排气系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虽然可以考虑增大胶囊化部件和发动机的间隙而使行驶风的导入量增大,但是这样的话胶囊化部件对发动机的保温性能会下降。

在此,本发明人研究了用行驶风的整流部件来覆盖燃料系零件。即,使行驶风沿着该整流部件的上表面流动。由此,行驶风不会因燃料系零件等而紊乱,能够被引导至排气系零件。

但是,在车辆的前方碰撞(前面碰撞)时发动机被推向障碍物而后退时,整流部件和发动机一起后退而与护罩部件等的车体构成部件碰撞,整流部件被破坏,伴随于此,燃料系零件可能会被破坏。

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兼顾行驶风对排气系零件的冷却和前方碰撞时的燃料系零件的保护。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对于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整流部件加以改进,在车辆前方碰撞时与车体构成部件碰撞时保护燃料系零件。

本发明的发动机的上部构造,是在发动机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设置有排气系零件的后方排气发动机的上部构造,其具备:

第1整流部件,是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上侧的部件,将行驶风整流为沿着上表面而向后方流动;以及

第2整流部件,是设置在所述第1整流部件的后侧的部件,将被所述第1整流部件整流后的行驶风整流为沿着上表面而指向所述排气系零件,

在所述第1整流部件的下侧配设有所述发动机的燃料系零件。

由此,行驶风沿着第1整流部件的上表面而向后方流动,所以行驶风不会因燃料系零件而紊乱,能够效率良好地向后方引导。并且,被第1整流部件整流后的行驶风通过第2整流部件而被整流为指向排气系零件,能够将该排气系零件效率良好地冷却。因此,不需要在发动机的上侧设置用于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较大的空间,能够避免将发动机不必要地冷却。

伴随着车辆的前方碰撞而发动机后退时,相比于第1整流部件,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第2整流部件先碰撞到护罩部件等的车体构成部件。由此,冲击载荷由第2整流部件承接。换言之,冲击被第2整流部件吸收。因此,能够避免第1整流部件和第2整流部件一起被破坏、或者设置于第1整流部件的下侧的燃料系零件被直接施加大的冲击载荷。由此,有利于防止第1整流部件变形而燃料系零件被破坏、或者燃料系零件因所述冲击载荷而被破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2整流部件的后方设置有从发动机隔板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护罩部件,

所述第2整流部件具有朝向后方而下降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使行驶风指向所述排气系零件,

所述护罩部件和所述第2整流部件的倾斜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

由此,伴随着车辆的前方碰撞而发动机后退、护罩部件碰撞到第2整流部件的倾斜面时,护罩部件沿着该倾斜面滑动而向上方向变形。即,从护罩部件施加到第2整流部件的力沿着倾斜面而向上侧逃逸。因此,第2整流部件受到的冲击变小。因此,有利于通过第2整流部件保护第1整流部件及燃料系零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2整流部件的下侧设置有在内部具有空洞的分油器。

由此,在第2整流部件因为与车体构成部件的碰撞而变形时,分油器变形而部分地吸收冲击,所以有利于保护第1整流部件及燃料系零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2整流部件和机罩之间设置有罩部件,该罩部件留有供行驶风通过的间隙地覆盖所述第2整流部件。

因此,能够通过罩部件提高发动机的保温效果,并且将罩部件用于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行驶风的整流。因此,能够将排气系零件效率良好地冷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1整流部件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开口,以使得行驶风流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1整流部件之间。

由此,能够通过行驶风将设置于第1整流部件的下侧的燃料系零件を行驶风冷却,有利于防止其异常升温。

此外,本发明的发动机的上部构造,是在发动机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设置有排气系零件的后方排气发动机的上部构造,

具备整流部件,该整流部件是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上侧的部件,将行驶风整流为沿着上表面而指向所述排气系零件,

所述整流部件具备第1整流部和设置在比该第1整流部靠后侧的位置的第2整流部,

在所述第1整流部的下侧配设有所述发动机的燃料系零件,

所述第2整流部比所述第1整流部刚性高。

由此,行驶风沿着整流部件的上表面而向后方流动,所以行驶风不会因燃料系零件而紊乱,能够效率良好地向后方引导。并且,行驶风被整流为指向排气系零件,所以能够将该排气系零件效率良好地冷却。因此,不需要在发动机的上侧设置用于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较大的空间,能够避免将发动机不必要地冷却。

伴随着车辆的前方碰撞而发动机后退、整流部件碰撞到护罩部件等的车体构成部件时,冲击载荷被刚性刚的第2整流部承接。因此,能够避免第1整流部或者设置于该第1整流部的下侧的燃料系零件被直接施加大的冲击载荷。由此,有利于防止第1整流部变形而燃料系零件被破坏、或者燃料系零件因所述冲击载荷而被破坏。此外,整流部件中只有第2整流部是高刚性,因此抑制了车辆的重量增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2整流部的后方设置有从发动机隔板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护罩部件,

所述第2整流部具有朝向后方而下降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使行驶风指向所述排气系零件,

所述护罩部件和所述第2整流部的倾斜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

由此,伴随着车辆的前方碰撞而发动机后退、护罩部件碰撞到第2整流部的倾斜面时,护罩部件沿着该倾斜面滑动而向上方向变形。即,从护罩部件施加到第2整流部的力沿着倾斜面而向上侧逃逸。因此,第2整流部受到的冲击变小。因此,有利于通过第2整流部保护第1整流部及燃料系零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2整流部的下侧设置有在内部具有空洞的分油器。

由此,在第2整流部因为与车体构成部件的碰撞而变形时,分油器变形而部分地吸收冲击,所以有利于保护第1整流部及燃料系零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2整流部和机罩之间设置有罩部件,该罩部件留出供行驶风通过的间隙地覆盖所述第2整流部。

因此,能够通过罩部件提高发动机的保温效果,并且将罩部件用于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行驶风的整流。因此,能够将排气系零件效率良好地冷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整流部件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开口,以使行驶风流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整流部件之间。

由此,能够通过行驶风将设置于第1整流部件的下侧的燃料系零件を行驶风冷却,有利于防止其异常升温。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行驶风不会因燃料系零件而紊乱,能够效率良好地向后方引导而指向排气系零件,所以不会讲发动机不必要地冷却,能够将排气系零件效率良好地冷却,并且在伴随着车辆的前方碰撞而发动机后退时,伴随着与护罩部件等车体构成部件的碰撞而冲击载荷被第2整流部件或第2整流部承接,所以有利于保护燃料系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发动机的上部构造部分省略地示出的纵截面图。

图2是将上部保温罩、整流部件等省略而示出同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带着保温罩示出同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将保温罩卸下而示出同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将第1整流部件卸下而示出同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将图1的一部分扩大示出的纵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1整流部件和第2整流部件的板部组合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同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下方观察同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用部分截面示出第1整流部件向发动机的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与图6同样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只是例示,本发明不限定其应用物或其用途。

在图1所示的车辆的发动机的上部构造中,1是发动机,2是将发动机舱3和其后方的车厢4分隔开的发动机隔板,5是设置于发动机隔板2的上部的护罩板,6覆盖发动机舱3的机罩。如图2所示,在护罩板5的下端部接合着比发动机隔板2的上部更向前方延伸的护罩前板7。如图3所示,在该护罩前板7的前端部固定着从后侧覆盖发动机1的上部的背部保温罩8。此外,在背部保温罩8的上端部支承固定着从上覆盖发动机1的上部保温罩9的后端部。

保温罩8、9是在合成树脂制板的内面贴附发泡树脂制隔热件而成的。在图2中,11是散热器。

如图1所示,发动机1是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配设有作为吸气系零件的吸气歧管12、在后侧配设有作为排气系零件的排气歧管13的后方排气发动机。在图1中,14是涡轮增压机,15是中冷器。在发动机1和保温罩8、9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行驶风向排气歧管13引导的、相互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邻接排列的3个整流部件17~19。即,是设置于发动机1的上表面前部的上侧的第1整流部件17、设置于该第1整流部件17的后侧(发动机1的上表面后部的上侧)的第2整流部件18、以及设置于发动机1的上部的后侧的第3整流部件19。

如图4所示,整流部件17~19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与这三者相应地,在保温罩8、9形成将行驶风向排气歧管13引导的行驶风通路21(参照图1)。

图5是将第1整流部件17卸下而从上方观察发动机1的图。在第1整流部件17的下侧配设有发动机1的燃料系零件。在同图中,22是沿着发动机1的气缸列方向延伸的燃料供给用的共轨,从共轨22分支的各燃料供给管23与各气缸的燃料喷射阀连接。

在图6中将图1的一部分扩大示出,在第2整流部件18的下侧设置有在内部具有空洞的分油器24。分油器24通过在向气缸头罩25的上方突出的突出部25a的下表面安装缓冲板26而形成。

第1整流部件17在合成树脂制板31的下表面贴附发泡树脂制的隔热件32。第2整流部件18在轻金属(例如铝合金)制板33的上表面贴附发泡树脂制的隔热件34。第3整流部件19是用轻金属(例如铝合金)制板36覆盖发泡树脂制的隔热件35的后面而成。

第1整流部件17的上表面呈大致水平且平滑,以将行驶风整流为沿着上表面向后方流动。此外,在第1整流部件17的前端和发动机1之间形成有开口20,以使行驶风流入第1整流部件17和发动机1之间。

第2整流部件18的上表面成为朝向后方而下降倾斜的平滑的倾斜面,以使得被第1整流部件17整流后的行驶风沿着上表面而指向作为排气系零件的排气歧管13。即,第2整流部件18的板33的上表面成为朝向车辆后方下降倾斜的倾斜面33a,该板33上贴附的隔热件34的上表面也沿着板33的该倾斜而成为下降倾斜的倾斜面34a。第2整流部件18的倾斜面33a、34a和护罩前板7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

第3整流部件19的上表面成为朝向后方而下降倾斜的平滑的倾斜面19a,以使得由第2整流部件18整流后的行驶风沿着上表面而指向排气歧管13。

第1整流部件17的上表面后端的高度是与第2整流部件18的隔热件34的前端大致相同的高度。第2整流部件18的倾斜面34a和第3整流部件19的倾斜面19a成为大致同一面。

通过所述构成,保温罩8、9和整流部件17~19之间的行驶风通路21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大致水平延伸的第1通路21a、接续于第1通路21a朝向车辆后方而下降倾斜的第2通路21b、以及接续于第2通路21a朝向排气歧管13而向下方延伸的第3通路21c。

即,第1通路21a形成在上部保温罩9和第1整流部件17之间,第2通路21b形成在上部保温罩9的后部及后部保温罩8的上部和第2整流部件18的倾斜面及第3整流部件19的倾斜面之间,第3通路21c形成在后部保温罩8的下部和第3整流部件19的后面之间。

图7~图9示出了将第1整流部件17和第2整流部件18的板33组合的状态。在第1整流部件17的前端安装有向前方突出的钥匙型的安装部37。如图10所示,该安装部37固定于发动机1。

在第2整流部件18的倾斜的板33的前端部,4条腿部41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如图5所示,该腿部41固定于发动机1的气缸头。在板33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4个安装部42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如图4及图5所示,该安装部42固定于发动机1的气缸头。板33的上表面平滑地形成,下表面为了提高弯曲刚性(绕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轴的弯曲刚性)而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

第3整流部件19如图4所示,板36通过安装部36a固定于发动机1的气缸头,在该板36安装有隔热件35。

<整流部件17~19的作用效果>

在车辆行驶中,从车辆的前格栅(图示省略)进入发动机舱3的行驶风的一部分流入到形成于保温罩8、9和整流部件17~19之间的行驶风通路21,朝向排气歧管13向后方流动。

首先,行驶风在行驶风通路21的第1通路21a中沿着第1整流部件17的平滑的上表面向后方流动,所以行驶风不会因燃料系零件而紊乱,能够效率良好地向后方引导。

接着,被第1整流部件17整流后的行驶风在行驶风通路21的第2通路21b中沿着第2整流部件18的倾斜面34a及第3整流部件19的倾斜面19a流动,从而被整流为指向排气歧管13。

接着,被第2整流部件18及第3整流部件19的倾斜面34a、19a整流后的行驶风在行驶风通路21的第3通路21c中朝向排气歧管13而向下方流动。

如以上那样,排气歧管13被行驶风效率良好地冷却,即使将废气净化用催化剂接近于排气歧管13地配置,也能够避免温度过高的废气流入该催化剂,有利于防止该催化剂的热劣化。此外,像这样,能够将排气歧管13通过行驶风效率良好地冷却,所以不需要在发动机1的上侧设置用于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较大空间。因此,能够避免无必要地将发动机1冷却。

此外,行驶风的一部分从发动机1和第1整流部件17的前端之间的开口20作为冷却风流入发动机1和第1整流部件17之间,从而能够避免燃料系零件22、23的异常升温。

此外,第1~第3的整流部件17~19的隔热件32、34、35起到避免发动机噪音进入车厢内的作用。

第3整流部件19的板36从排气歧管13的热保护隔热件35。

接着,伴随着车辆的前方碰撞而发动机1后退时,比起第1整流部件17,第2整流部件18经由后部保温罩8而先与护罩前板7碰撞。即,碰撞载荷被第2整流部件18承受。因此,能够避免第1整流部件17和设置于该第1整流部件17的下侧的燃料系零件(共轨22和燃料配管23)被直接施加大的冲击载荷。由此,有利于防止第1整流部件17变形而燃料系零件被破坏、或者燃料系零件因所述冲击载荷而被破坏。

此外,在所述前方碰撞时,护罩前板7顶到第2整流部件18的部分是板33的倾斜面33a,所以护罩前板7沿倾斜面33a滑动而向上方向变形。即,从护罩前板7施加到第2整流部件18的力沿着倾斜面33a而向上侧逃逸。由此,第2整流部件18受到的冲击变小。因此,有利于通过第2整流部件18来保护第1整流部件17及燃料系零件22、23。

此外,在所述前方碰撞时第2整流部件18的板33因为与护罩前板7的碰撞而变形时,伴随着该变形,位于板33的下侧的分油器24变形。因此,冲击被分油器24的变形吸收,更有利于保护所述第1整流部件17及燃料系零件22、23。

另外,第1整流部件17的板31不限于合成树脂制,也可以是轻合金或者钢板等的金属制。

第2整流部件18的板33及第3整流部件19的板36不限于轻合金制,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或者钢板制。

<其他实施方式>

图11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要部。该实施方式与另行具备独立的第1整流部件17和第2整流部件18的先前的实施方式不同,其特征是具备1个兼具两整流部件17、18的功能的一个整流部件51。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与先前的实施方式相同。

整流部件51具备:将行驶风整流为沿着上表面而向后方流动的第1整流部52和接续于第1整流部52而设置于其后侧的第2整流部53。第2整流部53将被第1整流部52整流后的行驶风整流为沿着其上表面而指向排气系零件(排气歧管),朝向车辆后方而下降倾斜。

在第1整流部52的下侧配设有发动机1的燃料系零件22、23。在第2整流部53的下侧配设有分油器24。

第1整流部52是在轻金属(例如铝合金)制板54的前部54a的下表面贴附发泡树脂制的隔热件55而成。第2整流部53是在所述板54的后部54b的上表面贴附发泡树脂制的隔热件56。

板54的前部54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大致水平地延伸,其上表面及下表面平滑地形成。板54的后部54b从前部54a的后端经由弯曲部而下降倾斜,沿着该倾斜方向延伸的多个构造筋条57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即,板54的后部54b成为经由多个构造筋条57的波板状,因此,与板54的前部54a相比,弯曲刚性(绕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轴的弯曲刚性)变高。此外,第2整流部53的隔热件56的倾斜的上表面成为平滑。

在行驶风的整流上,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先前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伴随着车辆的前方碰撞而发动机1后退、整流部件51碰撞到护罩前板7时,冲击载荷被第2整流部53的刚性较高的板后部54b的倾斜面58承接。因此,能够避免第1整流部52和燃料系零件22、23被直接施加大的冲击载荷。因此,能够防止第1整流部52变形而燃料系零件22、23被破坏、或者燃料系零件22、23因所述冲击载荷而被破坏。

此外,第2整流部53的刚性较高,所以在护罩前板7顶到第2整流部53的倾斜面时,该护罩前板7沿着该倾斜面滑动而容易向上方向变形。即,从护罩前板7施加到第2整流部53的力沿着倾斜面而容易向上侧逃逸。

也可以使第2整流部53比第1整流部52的板厚更厚,以成为高刚性。

此外,整流部件51不限于轻合金制,也可以采用钢板制或合成树脂制。

符号的说明:

1发动机;2发动机隔板;3发动机舱;4车厢;5护罩板;6机罩;7护罩前板;8、9保温罩;13排气歧管(排气系零件);17第1整流部件;18第2整流部件;19第3整流部件;20开口;22燃料供给用共轨(燃料系零件);23燃料供给管(燃料系零件);24分油器;33a倾斜面;34a倾斜面;51整流部件;52第1整流部;53第2整流部;57构造筋条。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非接触式机动车充电装置、其组件及其调节方法及具有非接触式机动车充电装置的机动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