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固定结构

文档序号:1722386 发布日期:2019-12-17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线束的固定结构 (Fixing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 是由 水下昌树 伊藤健太 中村裕一 樋江井进 山口航平 深井大辅 中野悠 横井基宏 水野芳 于 2018-05-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对于不适合形成夹子孔进行夹子固定的安装对象,也能够在车辆组装时简单地固定线束的技术。线束的固定结构具备:内装构件,包括板状构件,安装于车辆的内部;及线束,包括沿着所述板状构件配置的电线和通过缝制或焊接而固定有所述电线的片材。所述线束以所述片材展开的状态固定于所述内装构件。(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 technology for simply fixing a wire harness during vehicle assembly even for an installation object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forming a clamp hole for fixing a clamp. A fixing structure for a wire harness is provided with: an interior member including a plate-like member, mount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vehicle; and a wire harness including an electric wire arranged along the plate-shaped member and a sheet to which the electric wire is fixed by sewing or welding. The wire harness is fixed to the interior member in a state where the sheet is spread.)

线束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线束固定于安装对象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将线束固定于安装对象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夹子(clip)将线束固定于安装对象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车顶内衬(也称为头内衬、车顶装饰等)固定车顶线束的技术。

在此,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夹子固定线束的情况下,需要在安装对象形成夹子固定用孔。但是,在线束的安装对象是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车顶内衬等那样在室内露出的构件的情况下,在该构件上形成夹子固定用孔,当使夹子***该孔并卡止时,卡合的夹子可能在室内露出。这样,根据安装对象,应用形成夹子固定用孔固定夹子的技术也有不合适的情况。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利用单面粘接带或热熔胶等粘接剂将车顶线束固定于车顶内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5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04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由于车顶线束与车顶内衬的接触面积小,因此使用双面粘接带等单位面积的粘接力不是比较强且难以获得大的粘接面积的物品固定车顶线束,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车顶线束与车顶内衬的固定如上述那样使用热熔胶粘接剂或单面粘接带是因为单位面积的粘接力比较强,或者因为能够获得大的粘接面积。

但是,在利用单面粘接带或热熔胶等粘接剂的固定方法中,可能使车辆组装时的操作工时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对于不适于形成夹子孔进行夹子固定的安装对象也能够在车辆组装时简单地固定线束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具备:内装构件,包括板状构件,安装于车辆的内部;及线束,包括沿着所述板状构件配置的电线和通过缝制或焊接而固定有所述电线的片材,所述线束以所述片材展开的状态固定于所述内装构件。

第2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在第1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还具备介于所述片材与所述内装构件之间的双面粘接带。

第3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在第1或第2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还具备介于所述片材与所述内装构件之间的尼龙搭扣。

第4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在第3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所述尼龙搭扣包括钩面构件,该钩面构件固定于所述片材,并具有朝向所述板状构件突出的钩部,所述板状构件的表面层由具有挂住所述钩部的性状的材料形成。

第5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在第1至第4任一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所述内装构件包括以横跨所述电线的方式组装于所述板状构件的安装构件,所述片材与所述电线一起被夹入到所述板状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之间,从而所述线束被固定于所述内装构件。

第6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在第5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在所述板状构件及所述安装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夹持所述电线的部分,形成有收纳所述电线的凹部。

第7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在第1至第6任一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片材沿着所述电线的路径延伸。

发明効果

根据第1至第7方式,能够使线束与内装构件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即使单位面积的固定的力弱,也能够将线束固定于内装构件。因此,通过预先在线束上设置固定构件等,就能够将线束固定于内装构件。由此,即使对于不适合形成夹子孔进行夹子固定的安装对象,也能够在车辆组装时容易地固定线束。

尤其,根据第2方式,能够使用双面粘接带简单地固定线束。

尤其,根据第3方式,能够使用尼龙搭扣简单地固定线束。

尤其,根据第4方式,能够使用设置于线束的钩面构件将线束固定于板状构件。此时,板状构件的表面层由具有挂住钩部的性状的材料形成,因此在板状构件的哪个位置都能挂住钩面构件。

尤其,根据第5方式,能够使用板状构件和安装构件简单地固定线束。

尤其,根据第6方式,能够抑制用强的力夹持电线。

尤其,根据第7方式,能够通过减小片材的面积,抑制因设置片材引起的重量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及其安装对象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切断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切断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略俯视图。

图7是示出线束的变形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示出线束的固定结构的第1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9是示出线束的固定结构的第2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线束的固定结构的第3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1及其安装对象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1的概略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切断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切断的剖视图。

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固定结构1具备内装构件10和固定于内装构件10的线束20。

内装构件10是安装于车辆的内部的构件。具体地说,内装构件10包括板状构件12。而且,在此,内装构件10包括组装于板状构件12的安装构件16。

更详细地说,在此,说明板状构件12是车顶内衬的情况。因此,板状构件12安装于车体80的顶棚部82的内表面。但是,也考虑板状构件12是门装饰等其他安装于车辆的内部的构件。此时,线束的固定结构1适用于板状构件12的一个表面在室内露出的情况。

作为车顶内衬例如已知具备以吸音或隔热等为目的的发泡树脂层和分别设置于该发泡树脂层的两个表面并对发泡树脂层进行加强的加强层。作为该加强层,考虑使与发泡树脂层不同的另外设置的板材与构成发泡树脂层的板材接合。在该情况下,作为构成加强层的板材例如除了树脂制的板材之外,还考虑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天然纤维、有机纤维等制的板材或无纺布等。

此外,在板状构件12是车顶内衬的情况下,考虑在加强层的外表面层叠表皮层。表皮层例如以无纺布、织布,编织布等为材料而形成。下面,有时将板状构件12的车体80侧表面称为背面。

安装构件16配置于板状构件12的背面。安装构件16以横跨电线22的方式组装于板状构件12。作为该安装构件16例如考虑空调的管等。该管例如考虑以合成树脂、尤其是发泡树脂等作为材料通过吹塑成型或注塑成型等形成的成型品。管例如利用热熔胶等粘接剂固定于板状构件12。管例如具备延伸到车顶内衬的外侧的部分。管中的延伸到车顶内衬的外侧的部分例如沿着柱延伸到车体80下方,与组装于车辆的空调连接。此时,向管内供给的空气通过在车顶内衬上形成的吹出口14向室内侧送风。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20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20的概略俯视图。图6是示出与图5不同的位置的线束20的图。

线束20配置于板状构件12的背面。线束20包括电线22和片材30。电线22固定于片材30。在此,说明电线22利用线38缝制于片材30从而固定于片材30的情况。

电线22沿着板状构件12配置。更详细地说,电线22以在沿着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板状构件12重合的方式配置。在此,以在包括电线22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区域与板状构件12重合的方式配置。在此,说明作为电线22采用包括芯线和覆盖芯线的绝缘包覆层的绝缘电线的情况。芯线由铜或铝等导电性材料形成。芯线可以是单线,也可以是绞线。绝缘包覆层可以是树脂等挤压成型于芯线的外周而形成的,也可以是涂敷于芯线的外周的涂料等被烧制而形成的。但是,作为电线22可以采用裸芯线。

电线22只要至少包括一根即可。在此,电线22包括多根。多根电线22呈平坦的状态配置于板状构件12。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多根电线22以形成束的状态从板状构件12的外侧向板状构件12延伸。并且,多根电线22在板状构件12上或板状构件12的前方的位置,从成束的状态形成为平坦的状态,并且固定于片材30。此外,多根电线22形成束的部分可以被捆扎构件28捆扎。作为该捆扎构件28能够使用单面粘接带或捆扎带等。

此时,多根电线22在板状构件12上在中途分支并分别向板状构件12上的多个连接部位延伸。此时,多根电线22尽可能地一边形成通用路径一边延伸。由此,能够共用固定电线22的片材30。此时,在板状构件12上,电线22以弯曲的部分的前后方向所成的角尽可能接近直角的方式配置。但是,电线22的路径不限于上述的路径。例如,也考虑多根电线22以在靠近板状构件12的边缘部的位置分支,避开开口部13、吹出口14等不适合对电线22进行布线的部位等,同时通过尽可能最短路径延伸到作为各连接配对方的对方侧构件90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形成束的部分之前的电线22在到对方侧构件90为可以以一直线状配置。另外,电线22可以按照对方侧构件90通用的单位各配置于不同的片材30。

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全部的电线22的末端部在板状构件12上都与对方侧构件90连接,但是也能够一部分电线通过板状构件12延伸到车辆后方。此外,作为对方侧构件90,除了照明构件以外,例如考虑传感器、天线等的情况。

片材30是固定电线22的构件。片材30只要能够固定电线22即可,材料及制法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片材30可以是合成树脂制成的,也可以是金属制成的,还可以是毛或棉等天然纤维制成的,也可以考虑将这些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另外,例如片材30考虑无纺布、织布、编织物等。另外,例如在片材30为合成树脂制成的情况下,考虑通过挤出成型等成型为具有一样的截面。另外,例如在片材30是金属制成的情况下,也考虑进行轧制等而成型为箔状。

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片材30沿着电线22的路径延伸。此时,片材30包括第1部分32和第2部分34。第1部分32是在图2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第1部分32是固定多根电线22的干线部的部分。第2部分34是在图2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第2部分34是固定多根电线22的支线部的部分。第2部分34延伸到靠近各支线部的末端部的位置。例如,片材30可以设置为在一张上包括第1部分32和第2部分34。另外,例如片材30可以分体地构成第1部分32和第2部分34。也就是说,片材30优选形成为与电线22的配置方式对应的形状。

但是,第一片材30可以构成形成为与板状构件12的形状对应的长方形状,能够覆盖板状构件12的大致整个面。在该情况下,在因车辆种类或等级等不同而电线22的布线路径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相同种类的片材30。

另外,片材30也考虑具有除了固定电线22及将固定的电线22支撑于板状构件12以外的用途。作为该用途例如考虑保护、散热、防音、加强构件等等。

在此,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从成束的状态形成为平坦的状态的多根电线22都固定于片材30。但是,在线束20包括多根电线22的情况下,可以包括不固定于片材30的电线22。

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片材30上,多根电线22形成分支。在该情况下,在片材30上的分支位置,可以以存在横跨其他电线22的电线22的方式配置有多根电线22。

另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电线22配置于片材30上的靠近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但是,在片材30上配置电线22的位置不限于上述位置。例如,电线22可以配置于片材30上的靠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另外,例如,电线22也可以相对于片材30倾斜地延伸。

上述电线22的端部安装于连接器24。并且,在该线束20配置于车辆等上的配置对象部位的状态下,连接器24与安装于车辆等的各种电气设备侧的连接器24连接。由此,该线束20用作将安装于车辆等的各种电气设备彼此电连接的布线。

该连接器24可以固定于片材30,也可以不固定。在连接器24不固定于片材30的情况下,不仅具有如图5所示,连接器24设置有从片材30延伸出的电线22的端部,从而不将连接器24固定于片材30的情况,而且还具有虽然连接器24的一部分与片材30的边缘部重合,但连接器24不固定于片材30的情况。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电线22设置于片材30的一个主面侧。并且,片材30的未配置电线22的主面朝向板状构件12侧。但是,也可以是片材30的设置有电线22的主面朝向板状构件12侧。在该情况下,电线22被片材30与板状构件12夹入。另外,电线22可以以在中途从片材30的一个主面侧移动至另一个主面侧的方式配置。

作为使用线38将电线22缝制于片材30的方法,可以使用缝纫机缝制,当然也可以用手缝制。在使用缝纫机缝制的情况下,例如,考虑准备与电线22不同的缝纫机的上线及下线的情况,或缝纫机的上线及下线中的一方使用电线22的情况等。

但是,电线22相对于片材30的固定方法不限于缝制。例如,可以如图7所示的线束120那样,电线22通过焊接而固定于片材30。考虑电线22的绝缘包覆层焊接于片材30。在该情况下,片材30只要能够焊接电线22即可。作为该焊接方法可以是除了超声焊、激光焊以外的热焊等。

线束20以片材30展开的状态固定于内装构件10。作为固定方法,例如考虑以下的固定方法。

首先,是使用双面粘接带40的方法。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利用介于片材30与内装构件10之间的双面粘接带40将片材30固定于内装构件10。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如以下那样,将线束20固定于内装构件10。即,预先在线束20上粘贴双面粘接带40。粘贴有双面粘接带40的线束20被搬运至车辆的组装工厂。在该组装工厂,将双面粘接带40的剥离纸剥离。然后,将线束20的具有双面粘接带40的部分粘贴于内装构件10。这样,通过预先将双面粘接带40粘贴于线束20,能够实现车辆的组装工厂中的工时减少。

接着,是使用夹入的方法。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片材30与电线22一起被夹入板状构件12与安装构件16之间,从而线束20被固定于内装构件10。在该情况下,片材30可以具有缓冲性。由此,能够抑制对电线22施加大的力。

而且,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板状构件12及安装构件16中的至少一方的夹持电线22的部分,形成收纳电线22的凹部15。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板状构件12上形成有凹部15。该凹部15例如通过对板状构件12进行冲压而形成。该冲压可以与用于使平坦的板状构件12弯曲变形为与顶棚部82一致的形状的冲压一并进行。通过形成该凹部15,也能够抑制对电线22施加大的力。该凹部15的底与板状构件12或安装构件16上的与该底对置的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为能够利用板状构件12及安装构件16将片材30及电线22夹入的尺寸。例如,凹部15的底与板状构件12或安装构件16上的与该底对置的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为比片材30的厚度尺寸和电线22直径之和小。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片材30上的未配置电线22一侧的主面朝向板状构件12侧,但是这不是必须的。如图8所示,可以使片材30上的未配置电线22一侧的主面朝向安装构件16侧。

接着,是使用尼龙搭扣50的方法。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利用介于片材30与内装构件10之间的尼龙搭扣50,将片材30固定于内装构件10。在该情况下,与使用双面粘接带40的情况同样,预先在线束20上设置尼龙搭扣50,从而能够实现在车辆的组装工厂的工时减少。

在使用尼龙搭扣50的情况下,考虑在片材30和内装构件10中的一方上设置具有钩部53的钩面构件52,在另一方上设置具有挂住钩部53的环的绒面构件56。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片材30上设置钩面构件52,在内装构件10上设置绒面构件56,但是也可以相反。

在此,作为绒面构件56已知为了容易挂住钩面构件52而起毛有毛圈部57的专用构件。另外,在不是专用地起毛有毛圈部57的构件的情况下,已知也能够将如无纺布或织布等那样具有挂住钩部53的性状的材料用作绒面构件56。

在此,作为板状构件12,如上述的作为加强层或表皮也具有使用无纺布或织布的情况。这样,在板状构件12的背面的表层由具有挂住钩部53的性状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将该板状构件12的背面的表层用作尼龙搭扣50的绒面构件56。即,如图10所示,通过在线束20的片材30上以钩部53朝向板状构件12突出的方式设置钩面构件52,从而即使不在板状构件12侧专门设置专用的绒面构件56,也能够将钩面构件52直接挂在板状构件12上。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板状构件12的哪个位置都能挂住钩面构件52。

此外,在板状构件12上设置钩面构件52,在片材30上设置绒面构件56的情况下,考虑在片材30上另外安装有起毛有毛圈部57的专用绒面构件56的情况。而且,也考虑片材30由具有挂住钩部53的性状的材料形成,从而将片材30本身用作绒面构件56。

作为设置双面粘接带40的区域,可以是片材30的全部区域,也可以仅是一部分区域。在设置双面粘接带40的区域仅是片材30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况下,作为该区域例如考虑包括覆盖电线22的部分的端部的区域(参照图2区域A)、包括覆盖电线22的分支部分或弯曲部分的部分的区域(参照图2区域B)、包括片材30的边缘部的区域(参照图3区域C)等。关于设置尼龙搭扣50的区域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设置双面粘接带40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于配置有电线22的主面的相反侧的面,也可以设置于配置有电线22的主面。在配置有电线22的主面设置双面粘接带40的情况下,为了增大双面粘接带40的粘贴面积,可以在片材30上,在配置有电线22的部分的侧方形成未配置电线22的凸缘部。关于设置尼龙搭扣50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增大线束20与内装构件10的接触面积,从而即使单位面积的固定的力弱,也能够将线束20固定于内装构件10。因此,通过预先在线束20上设置固定构件等,能够将线束20固定于内装构件10。由此,即使对于不适合形成夹子孔进行夹子固定的安装对象,也能够在车辆组装时简单地固定于线束20。

另外,能够使用双面粘接带40简单地固定线束20。

另外,通过将片材30及电线22夹入板状构件12与安装构件16之间,也能够简单地固定线束20。此时,在板状构件12及安装构件16中的至少一方的夹持电线22的部分,形成有收纳电线22的凹部15,从而能够抑制电线22被大的力夹持。

另外,通过使用尼龙搭扣50,也能够简单地固定线束20。此时,能够使用设置于线束20的钩面构件52,将线束20固定于板状构件12。在该情况下,若板状构件12的表面层由具有挂住钩部53的性状的材料形成,则能够将板状构件12本身作为绒面构件56使用,在板状构件12的哪个位置都能挂住钩面构件52。

另外,由于片材30沿着电线22的路径延伸,因此能够减小片材30的面积。由此,能够抑制因设置片材30引起的重量增加。

{变形例}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管的流路以横跨电线22的方式设定,但这不是必须的。也具有管的流路与电线22平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管只要在宽度方向(与流路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横跨电线22即可。此时,管的宽度尺寸可以设定为,比平坦的多根电线22中的位于最外侧的两根电线22之间的间隔大。由此,能够在管与板状构件12之间将与管平行的电线22都夹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构成只要不相互矛盾就能够适当地组合。例如,在将一个线束20固定于内装构件10时,可以使用双面粘接带40的固定结构、使用尼龙搭扣50的固定结构及使用被板状构件12及安装构件16夹入的固定结构上述这3个固定结构。而且,线束20上的相同位置的固定结构可以同时采用使用双面粘接带40或尼龙搭扣50的固定结构和使用被板状构件12及安装构件16夹入的固定结构。

如以上那样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的说明在全部方面都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应解释为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能够假设未例示的无数变形例。

标号说明

1 线束的固定结构

10 内装构件

12 板状构件

15 凹部

16 安装构件

20 线束

22 电线

24 连接器

30 片材

38 线

40 双面粘接带

50 尼龙搭扣

52 钩面构件

53 钩部

56 绒面构件

57 毛圈部

80 车体

82 顶棚部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拼接屏蔽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