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装置

文档序号:1863350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变压装置 (Voltage transformation device ) 是由 徐冬梅 张福深 于 2021-10-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包括变压器、设置于变压器顶部的积存组件、与积存组件连接的三通水冷组件,以及与三通水冷组件连接的风冷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两种使用方式:晴天时通过多组散热口和导热板相结合进行快速散热,雨天时通过积存并利用雨水,使风冷和水冷同时作用,通过特定的循环管路和散热板配合最大程度的散热降温,提高散热效率,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并且对内部设备进行防护。(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nsform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main body, wherein the device main body comprises a transformer, a storage assemb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transformer, a three-way water cooling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assembly, and an air cooling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three-way water cooling assembly. The invention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wo using modes: th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an be used for quickly dissipating heat by combining multiple groups of heat dissipation ports and the heat conduction plate in sunny days, air cooling and water cooling are simultaneously achieved by storing and utilizing rainwater in rainy days,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equipment operation safety is guaranteed, and internal equipment is protected by matching the specific circulating pipeline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plate to the maximum extent.)

一种变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变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压器内部由于没有旋转运动带动气流,它的冷却要比旋转电机更为困难。变压器的冷却方式可分以下几种: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人工通风)、强迫油循环冷却式。变压器的容量愈大,相应损耗及发热量愈大,散热愈为困难。每台变压器均配备人工维护无疑是不现实的,普通的散热方式效果较差,因而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冷却措施,实现自动散热,节省成本。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装置,其无需人工进行维护,利用自然条件即可充分散热,并且散热效率高,无其余能源损耗,免除多余的维护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包括变压器、设置于变压器顶部的积存组件、与积存组件连接的三通水冷组件,以及与三通水冷组件连接的风冷组件。风冷组件设置于变压器侧面。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变压器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防潮支撑板,以及设置于其侧面的配合口。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积存组件包括设置于变压器顶部的限位台、设置于限位台上方的储水台,以及两端分别与限位台和储水台连接的弹簧;储水台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包括设置于容置空间中部的锥形分流坡、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第一倾斜坡、两端分别与锥形分流坡和第一倾斜坡连接的第一水平基板、贯通设置于其底部的锥形限位口,以及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限位台包括设置于锥形限位口下方的锥形限位块、设置于锥形限位块两侧的第二水平基板,以及设置于限位台两侧的第二倾斜坡。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三通水冷组件包括与第一排水口连接的第一水冷管道、与第二排水口连接的第二水冷管道,以及与第三排水口连接的第三水冷管道;第一水冷管道与第三水冷管道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第一水冷管道包括第一下向管、与第一下向管末端连接的第一变向弧形管、与第一变向弧形管末端连接的第一上向管、与第一上向管末端连接的第二变向弧形管、与第二变向弧形管末端连接的第二下向管、与第二下向管末端连接的第三变向弧形管、与第三变向弧形管末端连接的第二上向管、与第二上向管末端连接的第四变向弧形管,以及与第四变向弧形管末端连接的第三下向管;第二水冷管道设置于第一水冷管道与第三水冷管道之间,其包括垂直管,以及与垂直管底部连接的双向管,双向管一端与第二下向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水冷管道对应部分连接;第一水冷管道围绕形成空白腔,空白腔区分为第一空腔,以及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第三水冷管道与第一水冷管道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配合口包括设置于第一变向弧形管下方的第一散热口、设置于第二变向弧形管下方的第二散热口、设置于第三变向弧形管下方的第三散热口,以及设置于第四变向弧形管下方的第四散热口,散热口的长宽均小于变向弧形管的长宽;第一散热口设置于第一空腔内。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风冷组件包括设置于变压器侧面的散热片组、横向设置于散热片组内的三组限位散热结合片、设置于第二空腔内的第一填充散热板、与第一填充散热板对称设置的第二填充散热板,以及设置于双向管下方的第三填充散热板;散热片组均设置有于管道相同直径的贯通口。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风冷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散热片组顶部的防雨板,以及与散热片组开口处连接的防尘板。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填充散热板的长度与三组限位散热结合片之间空隙的长度相同。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防尘板侧面设置有多组通风口。

作为本发明变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散热片组和限位散热结合片均设置有与水冷管道相同直径的贯通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分为两种使用方式:晴天时通过多组散热口和导热板相结合进行快速散热,雨天时通过积存并利用雨水,使风冷和水冷同时作用,通过特定的循环管路和散热板配合最大程度的散热降温,提高散热效率,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并且对内部设备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变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变压装置的顶部省略图。

图3为变压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侧视省略图。

附图标记:装置主体100、变压器101、积存组件102、三通水冷组件103、风冷组件104、防潮支撑板101a、配合口101b、限位台102a、储水台102b、弹簧102c、容置空间M、锥形分流坡102b-1、第一倾斜坡102b-2、第一水平基板102b-3、锥形限位口102b-4、第一排水口102b-5、第二排水口102b-6、第三排水口102b-7、锥形限位块102a-1、第二水平基板102a-2、第二倾斜坡102b-3、第一水冷管道103a第二水冷管道103b、第三水冷管道103c、第一下向管103a-1、第一变向弧形管103a-2、第一上向管103a-3、第二变向弧形管103a-4、第二下向管103a-5、第三变向弧形管103a-6、第二上向管103a-7、第四变向弧形管103a-8、第三下向管103a-9、垂直管103b-1、双向管103b-2、空白腔N、第一空腔N1、第二空腔N2、第一散热口101b-1、第二散热口101b-2、第三散热口101b-3、第四散热口101b-4、散热片组104a、限位散热结合片104b、第一填充散热板104c、第二填充散热板104d、第三填充散热板104e、贯通口Z、防雨板104f、防尘板104g,以及通风口104g-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5,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装置,其包括变压器101、积存组件102、三通水冷组件103,以及风冷组件104。

具体的,装置主体100,包括变压器101、设置于所述变压器101顶部的积存组件102、与所述积存组件102连接的三通水冷组件103,以及与所述三通水冷组件103连接的风冷组件104。

所述风冷组件104设置于所述变压器101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101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防潮支撑板101a,以及设置于其侧面的配合口101b。

进一步的,所述积存组件102包括设置于所述变压器101顶部的限位台102a、设置于所述限位台102a上方的储水台102b,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台102a和所述储水台102b连接的弹簧102c。

所述储水台102b内部形成容置空间M,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M中部的锥形分流坡102b-1、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第一倾斜坡102b-2、两端分别与所述锥形分流坡102b-1和所述第一倾斜坡102b-2连接的第一水平基板102b-3、贯通设置于其底部的锥形限位口102b-4,以及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第一排水口102b-5、第二排水口102b-6和第三排水口102b-7。

优选的,第一倾斜坡102b-2和第二倾斜坡102b-3长度从下至上向两边延伸。多组排水口的进水端与第一倾斜坡102b-2顶部连接,其进水端设置为与第一倾斜坡102b-2相同角度的倾斜切口,在雨天时,部分雨水直接通过进水端流入水冷管道进行散热,在储水台102b积存到定量之前对变压器101进行初步散热。

所述限位台102a包括设置于所述锥形限位口102b-4下方的锥形限位块102a-1、设置于所述锥形限位块102a-1两侧的第二水平基板102a-2,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台102a两侧的第二倾斜坡102b-3。第二倾斜坡102b-3与第一倾斜坡102b-2倾斜的角度相同,当储水台102b积存雨水下降时,第二倾斜坡102b-3与第一倾斜坡102b-2接触,迫使储水台102b保持中部位置垂直下落,并且储水台102b底部的锥形限位口102b-4与锥形限位块102a-1配合,在重力的作用下使锥形限位块102a-1将储水台102b顶紧进行固定。通过锥形分流坡102b-1将中部的雨水导向两侧,在第一水平基板102b-3顶部积存,使积存组件102带动三通水冷组件103向下移动。当雨水高度积存至排水口处时,三通水冷组件103到达在最低点,此时三通水冷组件103的变向弧形管与配合口101b完全接触,通过配合口101b直接与变压器101内部的热空气接触,通过积存的雨水在三通水冷组件103内快速流动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水冷组件103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水口102b-5连接的第一水冷管道103a、与所述第二排水口102b-6连接的第二水冷管道103b,以及与所述第三排水口102b-7连接的第三水冷管道103c;所述第一水冷管道103a与所述第三水冷管道103c对称设置,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水冷管道103a包括第一下向管103a-1、与所述第一下向管103a-1末端连接的第一变向弧形管103a-2、与所述第一变向弧形管103a-2末端连接的第一上向管103a-3、与所述第一上向管103a-3末端连接的第二变向弧形管103a-4、与所述第二变向弧形管103a-4末端连接的第二下向管103a-5、与所述第二下向管103a-5末端连接的第三变向弧形管103a-6、与所述第三变向弧形管103a-6末端连接的第二上向管103a-7、与所述第二上向管103a-7末端连接的第四变向弧形管103a-8,以及与所述第四变向弧形管103a-8末端连接的第三下向管103a-9。第一变向弧形管103a-2和第三变向弧形管103a-6均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水冷管道103a上,由于设置为弧形管,处于顶部的弧形管不易堆积灰尘,主要灰尘污渍堆积于底部管道,维修时只需将两者拆卸,即可清理内部残留物。

所述第二水冷管道103b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冷管道103a与所述第三水冷管道103c之间,其包括垂直管103b-1,以及与所述垂直管103b-1底部连接的双向管103b-2,所述双向管103b-2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向管103a-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水冷管道103c对应部分连接。

所述第一水冷管道103a围绕形成空白腔N,所述空白腔N区分为第一空腔N1,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N1连通的第二空腔N2,所述第三水冷管道103c与所述第一水冷管道103a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口101b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向弧形管103a-2下方的第一散热口101b-1、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向弧形管103a-4下方的第二散热口101b-2、设置于所述第三变向弧形管103a-6下方的第三散热口101b-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四变向弧形管103a-8下方的第四散热口101b-4,散热口的长宽均小于变向弧形管的长宽;所述第一散热口101b-1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N1内。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组件104包括设置于所述变压器101侧面的散热片组104a、横向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组104a内的三组限位散热结合片104b、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N2内的第一填充散热板104c、与所述第一填充散热板104c对称设置的第二填充散热板104d,以及设置于所述双向管103b-2下方的第三填充散热板104e;所述散热片组104a均设置有于管道相同直径的贯通口Z。

优选的,风冷组件104与三通水冷组件103连接,通过贯通口Z与上向管和下向管连接限制三通水冷组件103沿垂直方向移动,并且保持三通水冷组件103的形状,风冷组件104通过与三通水冷组件103连接,在与三通水冷组件103接触部分处,水冷和风冷同时产生作用,提高散热片组104a整体散热能力。由于本装置通过重力使雨水在水冷管道内流通,若设置多组高低坡将使雨水在管道内积存较长时间方可流通,因此水冷管道无法设置较陡行程,并需降低管道整体长度以保证散热效率,通过第一水冷管道103a、第二水冷管道103b、第三水冷管道103c以及限位散热结合片104b互相配合保证整体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组件10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组104a顶部的防雨板104f,以及与所述散热片组104a开口处连接的防尘板104g。

进一步的,填充散热板的长度与三组限位散热结合片104b之间空隙的长度相同。所述防尘板104g侧面设置有多组通风口104g-1。所述散热片组104a和所述限位散热结合片104b均设置有与水冷管道相同直径的贯通口Z。

本装置的使用场景分为两种,在晴天时:变压器101一侧设置有五组散热口,使变压器101内部的的热空气直接与外界换热,并且通过与变压器101侧面连接的风冷组件104增大散热面积,直接散热和间接散热相结合共同散热,保证高效的散热能力。

在雨天时,通过储水台102b大面积储存雨水,并且在积存到定量前的期间内部分雨水通过斜切面的排水口进入三组水冷管道内进行初步散热,此时水冷、直接散热和风冷三者同时作用实现最大程度散热,通过防尘板104g和防雨板104f在小雨时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当储水台102b内的雨水储存至与排水口相同高度后,由于雨水积存的重量使三通水冷组件103下降至最低点,此时变向弧形管将8组散热口完全封闭,防止暴雨时雨水进入变压器101内部,并且水冷管道与变压器101内部的热空气直接接触进行降温,水冷管道其余部分紧贴变压器101侧壁,并且与风冷组件104接触,在雨水流动的过程中辅助降低热量。

优选的,变压器101一侧的水冷过程为:雨水在储水台102b内积存至定量后,同时通过三通水冷组件103分为三条支路流动。在起始阶段,部分雨水从第一下向管103a-1流动至第一变向弧形管103a-2内进行初步积存,当雨水在储水台102b内积存至定量后,大量雨水进入第一变向弧形管103a-2,与初步积存的雨水混合后的高度大于第一上向管103a-3的高度,使雨水沿上半部分呈S型的水冷管道流通,延长其行程,对变压器101顶部均匀散热,通过预积存的雨水,提高雨水流通速度。第一水冷管道103a的流动过程与第二水冷管道103b的流动过程相似,结构相同,设置为两组的原因为水量充足但动力不足,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水冷管道保持总行程不变,同时保证整体的均匀散热和散热效率。设置于中部的第二水冷管道103b底部与第一水冷管道103a的第二下向管103a-4连通,由于雨水通过上半部分的S型水冷管道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从排水口流动的雨水直接通过第二水冷管道103b混入第二下向管103a-4内,使雨水同步通过上半部分的S型水冷管道和下半部分的S型水冷管道,保证整体的散热均匀。为了提高散热效率,S型水冷管道设置于上半部和下半部热量较强的区域,减少中部的行程。中部空腔处安插第一填充散热板104c、第二填充散热板104d、第三填充散热板104e增大散热面积,并且设置与水冷管道直接接触的配合口101b,提高中部的散热能力,减少水冷管道的密集程度,提高雨水的流动速度。在上半部分水冷管道流动的雨水最终通过第二下向管103a-4汇入下半部分的水冷管道,加快流动速度,加强换热效果。本装置无需人工维护,无需耗费资源,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即可实现高效的散热效果。在晴天时雨水蒸发,通过弹簧102c的还原作用自动切换使用状态,免去维护的人工成本。

综上,分为两种使用方式:晴天时通过多组散热口和导热板相结合进行快速散热,雨天时通过积存并利用雨水,使风冷和水冷同时作用,通过特定的循环管路和散热板配合最大程度的散热降温,提高散热效率,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并且对内部设备进行防护。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变压器节能散热设备及其散热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