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具备其的布线板以及电子部件试验装置

文档序号:1907365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同轴连接器、具备其的布线板以及电子部件试验装置 (Coaxial connector, wiring board provided with same,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device ) 是由 濑下贵仁 涉谷敦章 新井政之 大山诚敬 秋山茂� 松元绚子 于 2021-03-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同轴连接器的布线板,所述同轴连接器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同轴端子,并且确保期望的电特性。布线板(1)具备布线板主体(10)以及同轴连接器(20),同轴连接器具备多个同轴端子(30)以及壳体(70),多个同轴端子以形成多列的方式配置,同轴端子具备信号端子(40)以及接地端子(60),接地端子具备筒状的主体部(60a)以及接触片(67)、(64),该接触片(67)、(64)分别具有与布线板主体接触的接触部(673)、(643),并且分别从主体部伸出,在沿着布线板主体的法线方向透视布线板的透视俯视时,同轴端子的外侧接触片(67)的一部分与相邻的同轴端子的内侧接触片(64)的一部分重叠。(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iring board with a coaxial connector, which can arrange coaxial terminals with high density and ensure expecte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 wiring board (1) is provided with a wiring board main body (10) and a coaxial connector (20), wherein the coaxial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axial terminals (30) and a housing (70), the plurality of coaxial terminals are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rows, the coaxial terminals are provided with a signal terminal (40) and a grounding terminal (60), the grounding terminal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main body part (60a) and contact pieces (67) and (64), the contact pieces (67) and (64)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ontact parts (673) and (643) contacted with the wiring board main body and respectively extend out of the main body part, and when the wiring board is seen in a perspective plane along the normal direction of the wiring board main body, a part of an outer contact piece (67) of the coaxial terminal is overlapped with a part of an inner contact piece (64) of an adjacent coaxial terminal.)

同轴连接器、具备其的布线板以及电子部件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备同轴连接器的布线板、电子部件试验装置以及其同轴连接器,所述同轴连接器能够用于对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等被试验电子部件(DUT:DeviceUnder Test)进行试验的电子部件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同轴端子具备:具有筒状主体的接地端子;以及设置于筒状主体的内侧的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具有与电路基板接触的多个接触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84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上述的同轴端子的连接器中,要求高密度地配置更多的同轴端子。另一方面,若高密度地配置同轴端子,则存在不满足期望的电特性的情况。

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同轴连接器的布线板、电子部件试验装置以及该同轴连接器,所述同轴连接器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同轴端子,并且确保期望的电特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本公开所涉及的布线板具备布线板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布线板主体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同轴连接器具备:多个同轴端子;以及壳体,其保持所述同轴端子,所述多个同轴端子以形成至少1列的方式配置,所述同轴端子具备:信号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其隔开间隔并覆盖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备:筒状的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接触片及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及第二接触片分别具有与所述布线板主体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并且分别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在沿着所述布线板主体的法线方向透视所述布线板的透视俯视情况下,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片的一部分与相邻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一部分重叠。

[2]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片还具有:所述第一接触部,其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侧;第一根部,其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以及第一弯曲部,其夹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根部之间,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所述第二接触片还具有:所述第二接触部,其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第二根部,其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以及第二弯曲部,其夹设于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根部之间,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侧,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相邻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二弯曲部重叠。

[3]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同轴端子以形成相互并列地排列的多个列的方式配置,互相相邻的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相互错开地配置,所述信号端子具备: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三接触片,其具有与所述布线板主体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并且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一假想直线上,所述第一假想直线为假想的直线,其通过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三接触部和相邻的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三接触部。

[4]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三接触片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向第一方向侧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与构成同一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排列方向实质上平行的方向,为从所述第二接触片朝向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方向。

[5]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同轴端子具备一对所述第二接触片,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一对第二接触片的一部分分别与所述信号端子的一部分重叠。

[6]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同轴端子以形成相互并列地排列的多个列的方式配置,相邻的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相互错开地配置,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信号端子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假想直线上,所述第二假想直线为假想的直线,其沿与构成同一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排列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通过相邻的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

[7]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同轴端子以形成相互并列地排列的多个列的方式配置,相邻的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相互错开地配置,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信号端子的一部分位于第三假想直线上,所述第三假想直线为假想的直线,其沿与构成同一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排列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通过相邻的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信号端子的一部分。

[8]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接地端子具有第四接触片,所述第四接触片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向与所述第一接触片及第二接触片相反的一侧延伸。

[9]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信号端子具有:第二主体部;第三接触片,其具有与所述布线板主体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并且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以及第五接触片,其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向与所述第三接触片相反的一侧延伸。

[10]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同轴端子具备:一对所述第一接触片;以及一对所述第二接触片,所述一对第一接触片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相对于所述同轴端子的中心线线对称地配置,所述同轴端子的中心线沿着与构成所述同一列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排列方向实质上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一对第二接触片也在所述透视俯视情况下相对于所述中心线线对称地配置。

[11]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同轴端子具备夹设于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部件。

[12]在上述公开中,也可以是,所述布线板主体具有:第一布线图案,其接触着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以及第二布线图案,其接触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三接触部。

[13]本公开所涉及的电子部件试验装置是一种对DUT进行试验的电子部件试验装置,其具备上述的布线板。

[14]本公开所涉及的同轴连接器具备多个同轴端子以及保持所述同轴端子的壳体,其中,所述多个同轴端子以形成至少1列的方式配置,所述同轴端子具备:信号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其隔开间隔并覆盖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备:筒状的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接触片及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及第二接触片分别在前端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并且分别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在将所述同轴连接器安装于布线板主体而构成布线板时,在沿着所述布线板主体的法线方向透视所述布线板的透视俯视情况下,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片的一部分与相邻的所述同轴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一部分重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透视俯视的情况下,同轴端子的第一接触片的一部分与相邻的同轴端子的第二接触片的一部分重叠,因此能够缩小互相相邻的同轴端子的间隔,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同轴端子。另外,在本公开中,由于能够使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紧密地夹设于互相相邻的信号端子彼此之间,因此能够提高同轴端子的屏蔽性能。因此,在本公开中,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同轴端子,并且确保期望的电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布线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4是从下方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连接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主视图。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信号端子及绝缘部件的主视图。

图10是从正面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立体图。

图11是从背面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仰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壳体的放大剖视图,是与图2的XIII-XIII线对应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壳体的保持孔的放大俯视图。

图15是从下方透视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布线板的透视俯视图,是示出同轴端子与布线图案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从下方透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布线板的透视俯视图,是示出接地端子的外侧接触片与互相相邻的列的信号端子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是从下方透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布线板的透视俯视图,是示出信号端子与相邻的列的内侧接触片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8是从下方透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布线板的透视俯视图,是示出互相相邻的列的信号端子彼此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9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子部件试验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板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连接器的仰视图,图4是从下方观察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连接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板1具备布线板主体10、以及安装于该布线板主体10的同轴连接器20。如后所述,该布线板1例如能够用作电子部件试验装置100(参见图19)的性能板120、试验模块141。

布线板主体10是一种印刷布线板,具备: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基板11;以及设置于该绝缘基板11的主面11a上的布线图案12、13(参见图15)。同轴连接器20在固定于布线板主体10的状态下与该布线图案12、13电连接。

此外,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的同轴连接器20的数量并不特别限定,能够将任意数量的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例如,在用于电子部件试验装置100的用途的情况下,根据电子部件试验装置100所具有的插座121(参见图19)的数量等,设定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的同轴连接器20的数量。此外,本公开所涉及的布线板的用途并不限于电子部件试验装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的主面,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的侧面(缘)。

如图2~图4所示,同轴连接器20具备:多个同轴端子30;以及保持该同轴端子30的壳体70。在本实施方式中,92个同轴端子30以交错状地配置。

此外,同轴连接器所具有的同轴端子的数量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如图5所示,同轴连接器20B也可以具有以交错状地配置的65个同轴端子3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同轴端子30以交错状地配置,但同轴端子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

在该同轴连接器20中插入有与同轴电缆90(参见图1)的端部连接的对方的同轴端子91。该同轴电缆90的同轴端子91与同轴连接器20的多个同轴端子30分别嵌合。由此,同轴端子91的信号端子92(参见图4)与同轴连接器20的同轴端子30的信号端子40(后述)电连接,并且该同轴端子91的接地端子93(参见图4)与同轴连接器20的同轴端子30的接地端子60(后述)电连接。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主视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信号端子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信号端子及绝缘部件的主视图。图10是从正面观察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立体图,图11是从背面观察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的仰视图。

如图6及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同轴端子30具备信号端子40、绝缘部件50以及接地端子60。接地端子60隔开规定的间隔以筒状包围信号端子40。绝缘部件50夹设于信号端子40与接地端子60之间。

信号端子40例如由金属材料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通过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裁加工之后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如图8所示,该信号端子40具备:主体部41,其沿着Z方向延伸;一对上侧接触片42,其从该主体部41向+Z方向侧伸出;以及下侧接触片43,其从该主体部41朝向-Z方向侧伸出。该主体部41、上侧接触片42以及下侧接触片43一体地形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体部41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二主体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上侧接触片42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五接触片”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下侧接触片43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三接触片”的一个例子。

一对上侧接触片42从主体部41的上端411朝向+Z方向突出。该一对上侧接触片42在X方向上相互对置,能够沿相互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另外,该上侧接触片42在前端分别具有大致“U”字状的接触部421,随着接近前端,上侧接触片42之间的间隔变窄,在接触部421彼此之间变得最窄。另外,各个上侧接触片42在该上侧接触片42的根部部分的附近具有朝向Y方向突出的爪部422。

在对方的同轴端子91与同轴端子30嵌合时,该同轴端子91的信号端子92(参见图4)一边在一对上侧接触片42之间扩开一边进入。而且,通过该信号端子92被夹在一对上侧接触片42的接触部421之间,该信号端子40与对方的同轴端子91的信号端子92电连接。

与此相对,下侧接触片43在根部431与主体部41的下端412连接。通过该根部431弯曲,该下侧接触片43从主体部41的下端412朝向斜下方突出。该下侧接触片43能够以根部431为支点朝向上方弹性变形。另外,该下侧接触片43在前端具有大致“U”字状的接触部432。在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时,该接触部432与布线板主体10的信号用布线图案12(参见图15)接触。

绝缘部件50例如由树脂材料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构成,如图7及如图9所示,通过嵌件成型等成型方法与信号端子40一体地成型。该绝缘部件50具有大致八棱柱的形状,覆盖信号端子40的主体部41。此外,绝缘部件50的形状只要是柱形状即可,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柱形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50具有向-Y方向开口的开口部51。如图9所示,该开口部51具有满足下述的(1)式那样的长度,经由该开口部51,信号端子40的主体部41的一部分从绝缘部件50露出。

L2≥1/2×L1 (1)

其中,在上述的(1)式中,L1为沿着同轴端子30的轴向(Z方向)的绝缘部件50的长度,L2为沿着该轴向(Z方向)的开口部51的长度。

在此,若仅使同轴端子小型化(小径化),则夹设于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部件变薄,因此同轴端子的阻抗降低。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绝缘部件50形成满足上述的(1)式的开口部51,能够使相对介电常数比树脂低的空气较多地介于信号端子40与接地端子60之间,即使将同轴端子30小型化,也能够维持同轴端子30的阻抗。

另外,优选地,该开口部51具有满足下述的(2)式那样的宽度。由此,能够使开口部51足够大。

W2>W1 (2)

其中,在上述的(2)式中,W1为主体部41中经由开口部51露出的部分的宽度,是沿着与同轴端子30的轴向(Z方向)实质上正交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宽度。另外,W2为沿着该宽度方向(X方向)的开口部51的宽度。

如图6、图7、图10及图11所示,接地端子60通过使2个半筒部件61、65重叠而构成。该接地端子60具有大致八边筒形状的主体部60a,隔着绝缘部件50包围信号端子40,隔着绝缘部件50保持着信号端子40。此外,接地端子60的形状只要是筒形状就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形状,根据绝缘部件50的形状来设定,例如也可以是圆筒形状。另外,接地端子60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

第一半筒部件61例如由金属材料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通过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裁加工之后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该第一半筒部件61具有主体部62、一对上侧接触片63以及一对内侧接触片64。主体部62以沿着绝缘部件50的外周面的方式具有半八边筒状的形状。上侧接触片63从主体部62向+Z方向侧伸出。另一方面,下侧的内侧接触片64从主体部62向-Z方向侧伸出。主体部62、上侧接触片63以及内侧接触片64一体地形成。

一对上侧接触片63从主体部62的上端621朝向+Z方向突出。该上侧接触片63配置在主体部62的周向的两端,在X方向上相互对置,能够沿相互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另外,该上侧接触片63在前端分别具有大致“U”字状的接触部631,随着接近前端而朝向内侧倾斜。在对方的同轴端子91与同轴端子30嵌合时,该接触部631与对方的同轴端子91的接地端子93(参见图4)电连接。

另外,在主体部62的下端622形成有一对下侧切口部623。在该下侧切口部623的上缘连接有内侧接触片64的根部641,内侧接触片64在该根部641向外侧弯曲。另外,各个内侧接触片64具有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642,作为整体具有大致“L”字形状。该内侧接触片64能够以根部641及弯曲部642为支点朝向上方弹性变形。另外,该内侧接触片64在前端具有接触部643。在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时,该接触部643与布线板主体10的接地用布线图案13(参见图15)接触。

另外,主体部62具有一对突起部624。该突起部624分别形成在主体部62的两端的附近,朝向该主体部62的外侧(X方向)突出。

与上述的第一半筒部件61同样地,第二半筒部件65例如也由金属材料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通过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裁加工之后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该第二半筒部件65具备主体部66、以及一对外侧接触片67。主体部66以沿着绝缘部件50的外周面的方式具有半八边筒状的形状。下侧的外侧接触片67从主体部66朝向-Z方向侧伸出。该主体部62与外侧接触片67一体地形成。此外,该第二半筒部件65不具有上侧的接触片。

与上述的第一半筒部件61的主体部62同样地,在主体部66的下端662形成有一对下侧切口部663。在该下侧切口部663的上缘连接有外侧接触片67的根部671,该外侧接触片67在该根部671向内侧弯曲。另外,各个外侧接触片67具有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672,作为整体具有大致“L”字形状。该外侧接触片67能够以根部671及弯曲部672为支点朝向上方弹性变形。另外,该外侧接触片67在前端具有接触部673。在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时,该接触部673与布线板主体10的接地用布线图案13(参见图15)接触。

另外,主体部66具有上侧切口部664、多个(在本例中为4个)爪部665以及一对贯通孔666。上侧切口部664配置在主体部66的周向的中央,在主体部66的上端661开口。爪部665分别从主体部66的两端朝向+Y方向突出。贯通孔666以与上述的第一半筒部件61的突起部624对应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66的两端的附近。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66的上侧切口部664满足下述的(3)式,如图6所示,由接地端子60的主体部60a覆盖的信号端子40的一部分经由该上侧切口部664露出。由此,即使是小型化后的同轴端子30,也能够维持后述的壳体70的连结部73(后述)的大小或者使其变粗,因此能够将同轴端子30可靠地压入并固定于壳体70。

W4>W3 (3)

其中,在上述的(3)式中,W3为信号端子40中与上侧切口部664对置的部分的宽度,为沿着与同轴端子30的轴向(Z方向)实质上正交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宽度,W4为沿着该宽度方向(X方向)的上侧切口部664的宽度。

如上所述,接地端子60通过使以上说明的第一及第二半筒部件61、65重叠而构成。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在使由绝缘部件50覆盖的信号端子40夹设于第一及第二半筒部件61、65之间的状态下,通过使第一半筒部件61与第二半筒部件65重叠,从而构成接地端子60。此时,第二半筒部件65的两端与第一半筒部件61的两端的外侧重叠,第一半筒部件61的突起部624与第二半筒部件65的贯通孔666卡合,从而第一及第二半筒部件61、65被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虽然在将同轴端子30插入壳体70前组装该同轴端子30,但组装同轴端子30的时机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如日本特开2013-26145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也可以利用同轴端子30向壳体70的插入动作来固定第一及第二半筒部件61、65。

如上述所示组装的同轴端子30的接地端子60具有由第一及第二半筒部件61、65的主体部62、66构成的大致八边筒形状的主体部60a。如图12所示,一对内侧接触片64配置在以假想直线VL0为中心对称的位置。同样地,一对外侧接触片67也配置在以假想直线VL0为中心对称的位置。此外,假想直线VL0为假想的直线,其经过同轴端子30的中心,并且与Y方向实质上平行。本实施方式中的假想直线VL0相当于本公开中的“同轴端子的中心线”的一个例子。

而且,如图10及图11所示,内侧接触片64从大致八边筒形状的主体部60a朝向该主体部60a的径向内侧且朝向该主体部60a的下方伸出。更具体地说,该内侧接触片64在根部641朝向大致八边筒形状的主体部60a的外侧弯曲,自根部641到弯曲部642之间的部分位于主体部60a的外侧,在弯曲部642朝向主体部60a的内侧弯曲。因此,如图12所示,在沿着同轴端子30的轴向(Z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该内侧接触片64的前端的接触部643位于大致八边筒形状的主体部60a的内侧。

与此相对,如图10及图11所示,外侧接触片67从大致八边筒形状的主体部60a朝向该主体部60a的径向外侧且朝向该主体部60a的下方伸出。更具体地说,该外侧接触片67在根部671朝向主体部60a的内侧弯曲,自根部671到弯曲部672之间的部分位于主体部60a的内侧,在弯曲部642朝向主体部60a的外侧弯曲。因此,如图12所示,在沿着同轴端子30的轴向(Z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该外侧接触片67的前端的接触部673位于主体部60a的外侧。

另外,如图12所示,在沿着同轴端子30的轴向(Z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信号端子40的下侧接触片43位于接地端子60的主体部60a的内侧。该下侧接触片43沿着Y方向从该信号端子40的主体部41的下端412朝向-Y方向(从内侧接触片64朝向外侧接触片67的方向)侧伸出。

实施方式中的主体部60a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一主体部”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上侧接触片63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四接触片”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内侧接触片64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二接触片”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外侧接触片67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一接触片”的一个例子。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壳体的放大剖视图,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壳体的保持孔的放大俯视图。

壳体70例如由树脂材料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构成,如图1~图4所示,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在该壳体70形成有多个(在本例中为92个)保持孔71。另外,在该壳体70埋设有用于将同轴连接器20固定于布线板主体10的多个(在本例中为6个)称为压接部等的固定销80。

如图13及图14所示,各个保持孔71沿上下方向(Z方向)贯通壳体70。该保持孔71具有内径与接地端子60的外径对应的八边形、或者内径与作为对方端子的同轴端子91的外形对应的圆形的截面形状。

另外,在该保持孔71的内部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的保持部72。该保持部72经由连结部73与保持孔71的内周面连结。并且,在该保持部72形成有沿上下方向(Z方向)贯通该保持部72的贯通孔721。该贯通孔721具有内径与信号端子40的外径对应的圆形的截面形状。

而且,当同轴端子30从下方插入壳体70时(参见图4),该同轴端子30的接地端子60从下方插入保持孔71内,并且该同轴端子30的信号端子40从下方插入贯通孔721内。而且,壳体70的连结部73插通到接地端子60的上侧切口部664,并且该接地端子60的爪部665啮入保持孔71的内周面,从而该接地端子60固定于壳体70。另外,信号端子40的爪部422啮入壳体70的贯通孔721,从而该信号端子40固定于壳体70。

这样的多个保持孔71以交错状地配置于壳体70。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70具有5个保持孔列75A~75E。各个保持孔列75A~75E由沿着Y方向以实质上同一间距P1排列的多个保持孔71构成。

在图2中,最上层的第一保持孔列75A以18个保持孔71互相相邻的的方式以等间距P1排列。同样地,中央层的第三保持孔列75C也以20个保持孔71互相相邻的方式以等间距P1排列。另外,最下层的第五保持孔列75E也以18个保持孔71互相相邻的方式以等间距P1排列。

与此相对,就从上数第二层的第二保持孔列75B而言,18个保持孔71以等间距P1排列,但在从左侧数第六个和第七个保持孔71之间具有空间距部分76。同样地,从下数第二层的第四保持孔列75D也是18个保持孔71以等间距P1排列,但在从右侧数第七个和第八个保持孔71之间具有空间距部分76。

互相相邻的第一~第五保持孔列75A~75E彼此以保持孔71相互错开半个间距(P1/2)的方式平行排列。即,互相相邻的保持孔列75A~75E的保持孔71相互错开地配置。在此,第二保持孔列75B中的第六个和第七个保持孔71相距相当于保持孔71的间距P1的整数倍(在本例中为3倍)的距离。同样地,第四保持孔列75D中的第七个和第八个保持孔71也相距相当于保持孔71的间距P1的整数倍(在本例中为3倍)的距离。因此,即使第二及第四保持孔列75B、75D具有空间距部分76,也能够将第一~第五保持孔列75A~75E彼此错位且规则地排列。

在第一保持孔列75A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固定销80。同样地,在第五保持孔列75E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固定销80。另外,在上述的第二保持孔列75B的空间距部分76配置有固定销80。同样地,在上述的第四保持孔列75D的空间距部分76配置有固定销80。如图4所示,这些固定销80埋设于壳体70内,并且其前端从壳体70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壳体70的上表面的中心为对称点,多个固定销80配置在非点对称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同轴连接器20向布线板主体10的误安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保持孔71的列75B、75D中配置有固定销80,因此能够将同轴连接器20稳定地固定于布线板主体10。

图15~图18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下方透视布线板的透视俯视图。图15是示出同轴端子与布线图案的位置关系并且示出在同一列中互相相邻的接地端子的外侧接触片与内侧接触片的位置关系的图。另外,图16是示出接地端子的外侧接触片与互相相邻的列的信号端子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7是示出信号端子与相邻的列的内侧接触片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8是示出互相相邻的列的信号端子彼此的位置关系的图。

此外,该图15~图18示出了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信号端子40的下侧接触片43被布线板主体10按压而弹性变形,并且接地端子60的各接触片64、67也被布线板主体10按压而弹性变形。与此相对,图12示出了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前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同轴端子30的各接触片43、64、67均未被布线板主体10按压而未弹性变形。

以上说明的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通过将从壳体70突出的固定销80插入绝缘基板11的安装孔(未图示),同轴连接器20固定于该绝缘基板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在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的状态下,信号端子40的下侧接触片43的接触部432与布线板主体10的信号用布线图案12接触。此时,下侧接触片43以根部431为支点弹性变形,通过接触部432被按压于信号用布线图案12,信号端子40与信号用布线图案12电连接。另外,通过该下侧接触片43的弹性变形,与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前的状态(参见图12)相比,该下侧接触片43的接触部432沿-Y方向移动。

另外,在同轴连接器20被实施于布线板主体10的状态下,接地端子60的内侧接触片64的接触部643与布线板主体10的接地用布线图案13接触。此时,内侧接触片64以根部641和弯曲部642为支点弹性变形,从而接触部643被按压于接地用布线图案13。

同样地,在同轴连接器20被实施于布线板主体10的状态下,接地端子60的外侧接触片67的接触部673与布线板主体10的接地用布线图案13接触。此时,外侧接触片67以根部671和弯曲部672为支点弹性变形,从而接触部673被按压于接地用布线图案13。

如上所述,通过内侧接触片64及外侧接触片67的接触部643、673被按压于接地用布线图案13,接地端子60与接地用布线图案13电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布线板主体10的信号用布线图案12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而接地用布线图案13具有大致“U”字状的平面形状,并包围信号用布线图案12。本实施方式中的信号用布线图案12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一布线图案”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地用布线图案13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二布线图案”的一个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的外侧接触片67的弹性变形,与将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前的状态(参见图12)相比,该外侧接触片67的接触部673向主体部60a的径向外侧移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视俯视时(在沿着布线板主体10的法线方向(Z方向)透视布线板10的情况下),同轴端子30(图15中的同轴端子30A)的外侧接触片67的一部分与相邻的同轴端子30(图15中的同轴端子30B)的内侧接触片64的一部分重叠。更具体地说,在透视俯视时,同轴端子30A的外侧接触片67的接触部673与相邻的同轴端子30B的内侧接触片64的弯曲部642重叠。在该状态下,同轴端子30A的外侧接触片67与相邻的同轴端子30B的内侧接触片64不接触。此外,同轴端子30A、30B是插入在同一保持孔列(图15中的保持孔列75A)互相相邻的保持孔71的同轴端子30。

如上所述,通过互相相邻的同轴端子30的外侧接触片67与内侧接触片64重叠,能够缩小同轴端子30的间隔,因此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同轴端子30。另外,通过互相相邻的同轴端子30的外侧接触片67与内侧接触片64重叠,能够使外侧接触片67和内侧接触片64紧密地夹设于信号端子40彼此之间,因此能够提高同轴端子30的屏蔽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的内侧接触片64的弹性变形,与将同轴连接器20安装于布线板主体10前的状态(图12参见)相比,该内侧接触片64的接触部643向主体部60a的径向内侧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视俯视时,同轴端子30的一对内侧接触片64的一部分分别与相同的同轴端子30的信号端子40的一部分重叠。更具体地说,一对内侧接触片64的接触部643分别与信号端子40的主体部41的下端412重叠。此外,在该状态下,内侧接触片64与信号端子40的主体部41不接触。

如上所述,同轴端子30所具有的一对内侧接触片64分别与信号端子40重叠,由此能够使内侧接触片64紧密地夹设于信号端子40彼此之间,因此能够提高同轴端子30的屏蔽性能。另外,同轴端子30所具有的一对内侧接触片64分别与信号端子40重叠,由此能够使该同轴端子30自身小型化,因此也能够实现同轴连接器20中的同轴端子30的高密度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透视俯视时,同轴端子30(图16中的同轴端子30A)的接地端子60的一方(在图中下侧)的外侧接触片67的接触部673位于假想直线VL1上。该假想直线VL1是假想的直线,其通过同轴端子30(图16中的同轴端子30A)的信号端子40的接触部432和插入相邻的保持孔列(图16中的保持孔列75B)的同轴端子30(图16中的同轴端子30C)的信号端子40的接触部432。具体地说,该假想直线VL1通过在同轴端子30A的接触部432的前端相邻的同轴端子30C侧(在图中下侧)的端部和在该同轴端子30C的接触部432的前端相邻的同轴端子30A侧(图中中上侧)的端部。

如上所述,同轴端子30A的接地端子60的一方的外侧接触片67的接触部673夹设于相邻的列的同轴端子30A、30C的信号端子40的接触部432之间,由此能够提高相邻的列的同轴端子30间的屏蔽效果。本实施方式中的假想直线VL1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一假想直线”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在透视俯视时,同轴端子30(图17中的同轴端子30A)的信号端子40的一部分位于假想直线VL2上。该假想直线VL2是假想的直线,其沿与构成同一列的同轴端子30的排列方向(Y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X方向)延伸,并且通过相邻的列的同轴端子30(图17中的同轴端子30C)的接地端子60的内侧接触片64的接触部643。

如上所述,通过将同轴端子30A的信号端子40配置在通过相邻的列的同轴端子30C的接地端子60的一对内侧接触片43的接触部432的假想直线VL2上,能够缩小同轴端子30间的间距,因此能够实现同轴连接器20的小型化。本实施方式中的假想直线VL2相当于本公开中的“第二假想直线”的一个例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在透视俯视时,同轴端子30(图18中的同轴端子30A)的信号端子40的一部分位于假想直线VL3上。该假想直线VL3是假想的直线,其沿与构成同一列的同轴端子30的排列方向(Y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X方向)延伸,并且通过插入相邻的保持孔列(图18中的保持孔列75B)的同轴端子30(图18中的同轴端子30C)的信号端子40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信号端子40的主体部41的下端412)。

如上所述,通过将相邻的列的同轴端子30A、30C的信号端子40配置在直线VL3上,能够缩小同轴端子30间的间距,能够实现同轴连接器20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图18所示,在透视俯视时,一方的同轴端子30B的信号端子40的根部431夹设于在Y方向上互相相邻的同轴端子30(图中的同轴端子30A、30B)的各个信号端子40的下侧接触片43的接触部432之间,而且该根部431与该同轴端子30B的接地端子61的一对内侧接触片64的接触部643重叠。

如上所述,通过使同轴端子30B的信号端子40的根部431与该同轴端子30B的接地端子61的内侧接触片64的接触部643重叠,能够使内侧接触片64紧密地夹设于信号端子40彼此之间,因此能够降低在X方向上相邻的同轴端子30A、30B间的串扰。另外,通过将同轴端子30B的信号端子40的根部431与该同轴端子30B的接地端子61的内侧接触片64的接触部643重叠,能够使该同轴端子30自身小型化,因此也能够实现同轴连接器20中的同轴端子30的高密度化。

图1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部件试验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具备以上说明的同轴连接器20的布线板1能够用作图19所示的电子部件试验装置100的性能板120、试验模块141。

如图19所示,该电子部件试验装置100具备测试头110和测试器150,测试头110具备性能板120、母板130以及测试头主体140。此外,图19所示的电子部件试验装置100的结构仅是一个例子,能够应用本公开所涉及的布线板的电子部件试验装置的结构并不特别限定于此。

在性能板120的上表面安装有通过处理机(未图示)按压DUT200的多个插座121。作为试验对象即DUT200的具体例,并没有特别限定,但能够例示SoC(System on a chip)、逻辑类的设备或者存储类的设备。在该性能板120的下表面安装有多个同轴连接器122。插座121与同轴连接器122经由布线图案(未图示)等电连接。作为该同轴连接器122,能够使用上述的同轴连接器20。

母板130具有多个同轴电缆131。该同轴电缆131具有与上述的同轴电缆90相同的结构。该同轴电缆131的上端保持于在母板130的上部设置的支架132,同轴电缆131的下端也保持于在母板130的下部设置的支架133。当性能板120安装于母板130时,性能板120的同轴连接器122与母板130的同轴电缆131的一端的同轴端子嵌合。

测试头主体140具有多个试验模块141(测试电路卡)。在各个试验模块141的上缘安装有同轴连接器142。当母板130安装于测试头主体140时,母板130的同轴电缆131的另一端的同轴端子与测试头主体140的同轴连接器142嵌合。作为该同轴连接器142,能够使用上述的同轴连接器20。各试验模块141经由电缆151与测试器150连接,根据来自测试器150的指示生成试验信号,并对DUT200输出。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视俯视时,同轴端子30的外侧接触片67的一部分与相邻的同轴端子30的内侧接触片64的一部分重叠,因此能够缩小互相相邻的同轴端子30的间隔,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同轴端子3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使外侧接触片67和内侧接触片64紧密地夹设于互相相邻的信号端子40彼此之间,因此能够提高同轴端子30的屏蔽性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同轴端子30,并且确保期望的电特性。

此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公开而记载的,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公开而记载的内容。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各要素也包括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的全部的设计变更、等同物。

符号说明

1 布线板

10 布线板主体

12 信号用布线图案

13 接地用布线图案

20、20B 同轴连接器

30 同轴端子

40 信号端子

41 主体部

42 上侧接触片

43 下侧接触片

50 绝缘部件

60 接地端子

60a 主体部

63 上侧接触片

64 内侧接触片

641 根部

642 弯曲部

643 接触部

67 外侧接触片

671 根部

672 弯曲部

673 接触部

70 壳体

100 电子部件试验装置。

3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接口装置、控制方法、元器件及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