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946185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Transfer feeder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transfer feeder device ) 是由 藤田健 金子外幸 于 2021-06-0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设置与转移进给器装置的转移杆的活动相配合的定时开关的切换点的转移进给器装置等。在压力机中,转移进给器装置用基于与主相位信号同步的转移用独立相位信号的转移运动进行工件的运输运转,包括:设置部,其将到基于转移运动的转移杆的轨迹上的基准点的距离是使用者所指定的指定距离的轨迹上的点,设置为定时开关的切换点;以及信号输出部,其在转移杆到达切换点的定时,将定时信号输出给外部装置。(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transfer feeder device and the like that can set a switching point of a timer switch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movement of a transfer lever of the transfer feeder device. In a press, a transfer feeder device for performing a transfer operation of a workpiece with a transfer motion based on a transfer independent phase signal synchronized with a main phase signal, comprising: a setting section that sets, as a switching point of the time switch, a point on a trajectory where a distance to a reference point on a trajectory of the transfer lever based on the transfer motion is a specified distance specified by a user; and a signal output unit that outputs a timing signal to the external device at a timing when the transfer lever reaches the switching point.)

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工位压力机系统由进行冲压加工的压力机和运输工件(材料)的转移进给器装置构成。在压力机中,有在冲压的驱动上使用齿轮、凸轮等的一直以来的机械压力机,以及近年开发出来的使用伺服电机的伺服压力机。同样地,在转移进给器装置中,有与冲压的曲柄角度(冲压角度)连动,机械性地动作的机械转移进给器装置和近年开发出来的使用伺服电机的伺服转移进给器装置。由于伺服压力机的出现,例如,通过或在冲压加工途中以高速进行动作并在靠近下死点(加压的最低点)处降低速度,或切换伺服电机的旋转方向并重复曲轴的反转且使滑块只在下死点附近进行往返运动(正反运动)等的以数值来设置加工时的速度或位置而控制伺服电机的方式,可设置以往机械压力机不能设置的复杂的运动。因此,可实现保证高品质并兼顾生产率的冲压加工。

在以往的多工位压力机系统中,在转移进给器装置的转移杆的活动(转移运动)中,将X轴上(进给方向)的运动(前进动作和返回动作)各自的起始点和终止点、Y轴上(夹持方向)的运动(夹持动作和松开动作)各自的起始点和终止点、Z轴上(提升方向)的运动(提升动作和下降动作)各自的起始点按冲压角度分配,转移运动与压力机的动作连动。从而,对于使用了伺服压力机的多工位压力机系统,例如即便转移进给器装置设置为可使用伺服电机设置自由的运输运动,但只要和冲压角度连动地进行动作,转移进给器装置的动作就会受到冲压的加减速或旋转方向等的影响,不能做稳定的转移运动。为了解决该问题,发明出一种伺服多工位压力机系统,其在具有伺服压力机的多工位压力机系统中使用伺服转移进给器装置,不是使压力机和转移进给器装置的动作按冲压角度连动,而是通过伺服压力机以基于冲压用独立相位信号的冲压运动进行冲压运转,伺服转移进给器装置以基于转移用独立相位信号的转移运动进行运输运转,调整定时和相位以便伺服压力机和伺服转移进给器装置彼此不干涉,并使各自的相位信号与主相位信号同步并进行控制,从而用与自由设置的相位信号最适合的转移运动来动作(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3-910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以往的多工位压力机系统中,如图17所示,将定时开关切换为导通或断开的点(向外部装置输出定时信号的点)通过指定导通时或断开时各自的压力机的曲柄角度(冲压角度)而设置。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设置为在冲压角度是65°时输出断开的定时信号,在冲压角度是295°时输出导通的定时信号。当是机械多工位压力机系统时,由于转移进给器装置的转移杆的活动(转移运动)也和压力机的冲压角度联动,因此定时开关的切换点相对于转移运动的位置也可用冲压角度来设置。但是,当是伺服压力机和转移进给器各自按不同的独立相位信号来动作的伺服多工位压力机系统时,由于转移运动没有直接与冲压角度关联,因此不能进行与转移运动配合的定时开关的设置。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技术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设置与转移进给器装置的转移杆的活动相配合的定时开关的切换点的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1)本发明涉及的转移进给器装置,是用基于与主相位信号同步的转移用独立相位信号的转移运动进行工件的运输运转的转移进给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部,其将到基于所述转移运动的转移杆的轨迹上的基准点的距离是使用者所指定的指定距离的所述轨迹上的点,设置为定时开关的切换点;以及信号输出部,其在所述转移杆到达所述切换点的定时,将定时信号输出给外部装置。

再有,本发明涉及的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是用基于与主相位信号同步的转移用独立相位信号的转移运动进行工件的运输运转的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步骤,将到基于所述转移运动的转移杆的轨迹上的基准点的距离是使用者所指定的指定距离的所述轨迹上的点,设置为定时开关的切换点;以及信号输出步骤,在所述转移杆到达所述切换点的定时,将定时信号输出给外部装置。

采用本发明,不使用其他的装置的参数(冲压角度),可通过指定到位于转移杆的轨迹上的基准点的距离来设置定时开关的切换点,因此可调整考虑了转移杆的活动的定时,并直观易懂地设置定时开关的切换点。

(2)在本发明涉及的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转移运动由所述转移杆的松开动作、返回动作、夹持动作、提升动作、前进动作以及下降动作的组合构成,所述基准点是所述转移杆的动作变化的点。

采用本发明,通过将转移杆的动作变化的点(从夹持动作变为提升动作、从提升动作变为前进动作、从前进动作变为下降动作、从下降动作变为松开动作、从松开动作变为返回动作、或者从返回动作变为夹持动作的点)设置为对定时开关的切换点进行设置时的距离的起点(基准点),即使转移运动被变更,也基本上可无需变更定时开关的切换点的设置值(指定距离)。

(3)在本发明涉及的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设置部(在所述设置步骤中)设置重叠区间,其是所述转移杆在进给方向、夹持方向以及提升方向中的终止第一方向的动作前开始第二方向的动作并同时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当所述重叠区间设置在所述基准点和所述切换点之间时,将在未设置所述重叠区间时的所述轨迹上到所述基准点的距离是所述指定距离的点设置为所述切换点。

采用本发明,即使变更重叠区间的长度(重叠量)也可无需变更定时开关的切换点的设置值(指定距离)。

(4)在本发明涉及的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设置部(在所述设置步骤中)设置重叠区间,其是所述转移杆在进给方向、夹持方向以及提升方向中的终止第一方向的动作前开始第二方向的动作并同时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当所述基准点位于所述重叠区间内时,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到所述基准点的距离是所述指定距离的所述轨迹上的点设置为所述切换点。

(5)在本发明涉及的转移进给器装置及转移进给器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设置部(在所述设置步骤中)设置重叠区间,其是所述转移杆在进给方向、夹持方向以及提升方向中的终止第一方向的动作前开始第二方向的动作并同时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当所述切换点设置在所述重叠区间内时,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到所述基准点的距离是所述指定距离的所述轨迹上的点设置为所述切换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转移进给器装置的伺服多工位压力机系统的框图。

图2是伺服压力机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基于转移运动的转移杆的轨迹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切换点的设置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切换点的设置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重叠区间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重叠区间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重叠区间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重叠区间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重叠区间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当重叠区间设置在基准点和切换点之间时切换点的设置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当重叠区间设置在基准点和切换点之间时切换点的设置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当重叠区间设置在基准点和切换点之间时切换点的设置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基准点在重叠区间内时切换点的设置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切换点设置在重叠区间内时切换点的设置的图。

图16是示出设置部和信号输出部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用来说明以往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包括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转移进给器装置的伺服多工位压力机系统的框图。伺服多工位压力机系统具有进行冲压加工的伺服压力机1、运输(转移)工件的伺服转移装置10(转移进给器装置)和转移冲压运转控制装置30。图2是伺服压力机1的正视图。

在伺服压力机1中,在主体9中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被引导的滑块6通过滑块驱动机构(包括曲轴2等)而上下移动。滑块6上安装有上模7,下模8安装在垫板(车床)上。曲轴2经齿轮机构被伺服电机4旋转驱动。曲轴2上设置有检测曲轴2的旋转角度(冲压角度)的曲轴编码器3。曲轴编码器3的检测旋转角度信号θck被输入到转移冲压运转控制装置30。通过对检测旋转角度信号θck进行信号处理,可检测冲压速度(SPM)和滑块6当前的上下方向位置(下死点位置等)。伺服电机4上设置有电机编码器5。来自电机编码器5的检测旋转角度信号θpf作为伺服冲压控制用而被输入给伺服冲压控制装置21和伺服放大器22,也输入给转移冲压运转控制装置30。

伺服转移装置10通过多台(此处的一个例子是三台)伺服电机14(14a、14b、14c)对左右一对转移杆11进行转移驱动(有时也通过两台伺服电机驱动)。转移杆11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用具(指状部、爪状部件、真空吸盘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转移杆11上安装有指状部。转移杆11一边使松开动作、返回动作、夹持动作、提升动作、前进动作和下降动作进行部分重复(重叠)一边进行转移动作。转移杆11通过伺服电机14a进行进给方向的动作(返回动作、前进动作),通过伺服电机14b进行夹持方向的动作(松开动作、夹持动作),通过伺服电机14c进行提升方向的动作(提升动作、下降动作)。伺服电机14上分别设置有电机编码器15。来自电机编码器15的检测旋转角度信号θtf作为伺服转移控制用而被输入给伺服转移控制装置25和伺服放大器26,也被输入给转移冲压运转控制装置30。

转移冲压运转控制装置30包括冲压运动存储装置34P、转移运动存储装置34T、操作部36、主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50、独立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60。

使用者(操作人员)使用操作部36输入用于制作最适合冲压加工的冲压运动的数据Spmd。冲压运动的图像是以冲压用独立相位信号的值(例如0°到360°值)为横轴、以滑块位置为纵轴的图表形式。数据Spmd被实施平滑处理等,作为图像性的冲压运动而存储在冲压运动存储装置34P中。存储的冲压运动被提供给伺服冲压控制装置21和独立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60。

同样地,使用者使用操作部36输入用于制作最适合工件运输的转移运动的数据Stmd。转移运动数据的图像是以转移用独立相位信号的值(例如0°到360°的值)为横轴、以转移杆11的三维位置(进给方向(X轴方向)、夹持方向(Y轴方向)和提升方向(Z轴方向)的位置)为纵轴的图表形式。数据Stmd被实施平滑处理等,作为图像性的转移运动而存储在转移运动存储装置34T中。存储的转移运动被提供给伺服转移控制装置25和独立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60。

主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50使用从CPU内的振荡电路输出的时钟信号生成主相位信号Smph,输出给独立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60。当起动转移冲压运转时,主相位信号Smph的值从0°开始上升,超过360°时再次变为0°,以后对其进行重复。

独立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60根据输入的主相位信号Smph和基于存储的冲压运动的相位信号Spph,生成与主相位信号Smph同步的冲压用独立相位信号Spmph,输出给伺服冲压控制装置21。同样地,独立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60根据输入的主相位信号Smph和基于存储的转移运动的相位信号Stph,生成与主相位信号Smph同步的转移用独立相位信号Stmph,输出给伺服转移控制装置25。

伺服冲压控制装置21一边参照冲压用独立相位信号Spmph和检测旋转角度信号θpf,一边生成用于使实际曲柄角度和算出曲柄目标角度一致的冲压控制信号Spc。所谓算出曲柄目标角度,是指作为对于根据冲压运动(滑块位置数据Spps)求出的当前的滑块目标位置机械性地唯一对应的曲柄目标角度而计算出的角度。生成的冲压控制信号Spc通过伺服放大器22增幅,作为冲压驱动信号Spcd对伺服电机4进行旋转驱动。

伺服转移控制装置25一边参照转移用独立相位信号Stmph和检测旋转角度信号θtf,一边生成用于使实际电机角度和算出电机目标角度一致的转移控制信号Stc。所述算出电机目标角度是指作为对于根据转移运动(转移位置数据Stps)求出的当前的转移杆11目标位置(进给目标位置、夹持目标位置、提升目标位置)机械性地唯一对应的进给、夹持、提升的伺服电机目标角度而计算出的角度。生成的转移控制信号Stc通过伺服放大器26增幅,作为转移驱动信号Stcd对伺服电机4进行旋转驱动。

伺服转移装置10包括设置部28和信号输出部29。设置部28和信号输出部29的功能可通过伺服转移装置10上的处理部(CPU)或输入输出界面等硬件、或者伺服转移装置10上的存储部中存储的程序等软件来实现。

设置部28基于使用者对操作部36的操作输入,将到基于转移运动的转移杆11的轨迹(移动轨迹)上的基准点的距离是使用者所指定的指定距离的该轨迹上的点,设置为定时开关的切换点。作为基准点,例如是转移杆11的动作(松开动作、返回动作、夹持动作、提升动作、前进动作、下降动作)变化的点。

信号输出部29基于来自伺服转移控制装置25等的信号,取得转移杆11的当前位置(根据进给、夹持、提升的实际电机角度等求出的转移杆11的三维位置),在转移杆11到达轨迹上设置的切换点的定时,将定时信号TS(导通信号或断开信号)输出给外部装置。所谓外部装置,例如是指检测转移杆11的指状部未握住工件的情况(抓握错漏)的抓握错漏检测装置或外部运输装置。例如当将定时信号TS输出给抓握错漏检测装置时,抓握错漏检测装置在接收到来自信号输出部29的导通信号时,开始抓握错漏的检测,在接收到来自信号输出部29的断开信号时,停止抓握错漏的检测。

图3是示出基于转移运动的转移杆11的轨迹的图。以下对左右一对的转移杆11中的一个的轨迹进行说明,但另一个的轨迹也是同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移杆11的轨迹TR上,将基准点PR(PR1~PR6)设置在转移杆11的动作变化的点上。基准点PR是设置定时开关的切换点时作为基准(指定距离的起点)的点。更详细地说,在轨迹TR中,在返回动作(X轴方向的回路移动动作)的起始点上设置有基准点PR1,在夹持动作(在Y轴方向上移动,使指状部装接到工件上的动作)的起始点上设置有基准点PR2,在提升动作(Z轴方向的上升动作)的起始点上设置有基准点PR3,在前进动作(X轴方向的去路移动动作)的起始点上设置有基准点PR4,在下降动作(Z轴方向的下降动作)的起始点上设置有基准点PR5,在松开动作(在Y轴方向上移动,使指状部从工件脱离的动作)的起始点上设置有基准点PR6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指定基准点PR,通过指定到所指定的基准点PR的距离,可设置定时开关的切换点。例如,如图4所示,当将定时开关的切换点PS(例如将定时开关切换到导通的点)设置在轨迹TR上的前进动作中的位置(作为前进动作的起始点的基准点PR4和作为下降动作的起始点的基准点PR5之间)时,使用者指定基准点PR4,通过指定从所指定的基准点PR4到切换点PS的任意的距离d,可在沿轨迹TR到基准点PR4的距离是距离d的轨迹TR上的位置上设置切换点PS,可在转移杆11到达该切换点PS的定时使导通信号输出给外部装置。

像这样采用本实施方式,无需使用冲压角度,通过指定到位于转移杆11的轨迹TR上的基准点PR(PR1~PR6)的距离d就可设置定时开关的切换点PS,因此可调整考虑了转移杆11的活动的定时,并直观易懂地设置定时开关的切换点PS。再有,通过将转移杆11的动作变化的点设置为设置切换点PS时的距离d的起点(基准点PR),即使转移运动变更,基本上也无需变更切换点PS的设置值(指定距离),可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例如,即使图4所示的转移运动的提升冲程(Z轴方向的移动距离)增加,变更为了图5所示的转移运动,到基准点PR4为距离d的切换点PS的位置也不会改变。从而,无需变更切换点PS的设置值。

此处,转移杆11的轨迹TR的总距离并不限于前进动作和返回动作的X轴方向的移动距离(进给冲程)的双倍距离、夹持动作和松开动作的Y轴方向的移动距离(夹持冲程)的双倍距离以及提升动作和下降动作的Z轴方向的移动距离(提升冲程)的双倍距离的合计。如图3所示,这是因为在转移运动中,可设置转移杆11在进给方向(X轴方向)、夹持方向(Y轴方向)以及提升方向(Z轴方向)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同时活动(在终止第一方向的移动前开始第二方向的移动)的重叠区间。具体而言,可设置在终止松开动作前开始返回动作并同时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终止返回动作前开始夹持动作并同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终止夹持动作前开始提升动作并同时在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终止提升动作前开始前进动作并同时在Z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终止前进动作前开始下降动作并同时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终止下降动作前开始松开动作并同时在Z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活动的重叠区间。如图6所示,重叠区间的长度(重叠量)可用相对于可设置重叠区间的范围的百分比来表示。

当设置了重叠区间时,跨重叠区间的转移杆11的轨迹TR上的距离比不跨重叠区间时(重叠量=0%时)短。例如,如图7所示,在提升冲程是200mm时,在提升动作的终止和前进动作的开始未重叠(重叠量=0%)时的转移运动中,沿轨迹TR到作为提升动作的起始点的基准点PR3的距离是400mm的位置为点P1,但如图8所示,在提升动作的终止和前进动作的开始重叠(重叠量=L%)时的转移运动中,沿轨迹TR到基准点PR3的距离是400mm的位置为点P2,比在图7所示的转移运动中的点P1更靠下游侧。再有,如图9所示,在重叠量大于0%小于L%时的转移运动中,沿轨迹TR到基准点PR3的距离是400mm的位置为点P3,比在图8所示的转移运动中的点P2更靠上游侧。再有,如图10所示,在重叠量大于L%时的转移运动中,沿轨迹TR到基准点PR3的距离是400mm的位置为点P4,比点P2更靠下游侧。像这样,当重叠量变更时,沿轨迹TR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规定距离且位于与基准点PR所在的轴不同的轴上的点的位置会起变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重叠区间设置在基准点PR和切换点PS之间时,将在未设置重叠区间(重叠量=0%)时的轨迹TR上(沿重叠量=0%时的轨迹TR)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指定距离(距离d)的点设置为切换点PS。例如,如图11~图13所示,当提升冲程是200mm时,如果指定“到基准点PR3的距离是400mm”为用于设置切换点PS的距离d,则即使是提升动作的终止和前进动作的开始重叠的转移运动,也可将在提升动作的终止和前进动作的开始未重叠时的轨迹TR(图7所示的轨迹TR)上到基准点PR3的距离是400mm的点P1设置为切换点PS。虽然在图11中,重叠量=L%,在图12中,0%<重叠量<L%,在图13中,重叠量>L%,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将位于同一位置的点P1设置为切换点PS。这样一来,当将重叠区间设置在基准点PR和切换点PS之间时,即使重叠量变更也可无需变更定时开关的切换点PS的设置值(指定距离)。

此外,当基准点PR位于重叠区间(转移杆11在终止第一方向的动作前开始第二方向的动作的区间)内时,将在第二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指定距离(距离d)的轨迹TR上的点设置为切换点PS。例如,在如图14所示的例子中,基准点PR位于在终止β轴方向(第一方向)的动作前开始α轴方向(第二方向)的动作的重叠区间内(重叠区间的始点)。在这个例子中,例如,当将“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25mm”指定为用于设置切换点PS的距离d时,将在α轴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25mm的轨迹TR上的点P5设置为切换点PS(将切换点PS的α轴坐标值设置为25mm)。同样地,当将“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50mm”指定为距离d时,将在α轴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50mm的轨迹TR上的点P6设置为切换点PS。此处,虽然重叠区间终止的点是在α轴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100mm的点P7,但距离d超过100mm时也是同样设置。例如,当将“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200mm”指定为距离d时,将在α轴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200mm的轨迹TR上的点P8设置为切换点PS。

再有,当切换点PS设置在重叠区间(转移杆11在终止第一方向的动作前开始第二方向的动作的区间)内时,将在第一方向上到位于第一方向的轴上的基准点PR的距离是指定距离(距离d)的轨迹TR上的点设置为切换点PS。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设置在终止α轴方向(第一方向)的动作前开始β轴方向(第二方向)的动作的重叠区间,α轴方向的冲程长度是200mm,重叠区间终止的点是在未设置重叠区间时的轨迹TR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300mm的点P9。在这个例子中,当指定距离是不到200mm(α轴方向的冲程长度)时,将在α轴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指定距离的轨迹TR上的点设置为切换点PS。例如,当将“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150mm”指定为距离d时,将在α轴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150mm的轨迹TR上的点P10设置为切换点PS(将基准点PR的α轴坐标值设置为0时的切换点PS的α轴坐标值设置为150mm)。同样地,当将“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175mm”指定为距离d时,将在α轴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175mm的轨迹TR上的点P11设置为切换点PS。此外,当指定距离在200mm到300mm之间时,将重叠区间终止的点P9设置为切换点PS。

像这样,即使是没有重叠区间时(图7)、基准点PR和切换点PS设置在重叠区间外时(图11~图13)、基准点PR或切换点PS设置在重叠区间内时(图14、图15),也可通过指定到基准点PR的距离d,来配合转移运动设置定时开关的切换点PS。

图16是示出设置部28和信号输出部29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再有,设置部28判断是否有切换点PS的设置输入(指定距离d和作为距离d的起点的基准点PR的输入)(步骤S10),当有该设置输入时(步骤S10的Y),将到该设置输入所指定的基准点PR的距离是该设置输入所指定的距离d的轨迹TR上的点设置为切换点PS(步骤S11)。在步骤S11中,设置部28在重叠区间(在终止第一方向的动作前开始第二方向的动作的区间)设置在基准点PR和切换点PS之间时,将重叠量=0%时的轨迹TR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距离d的轨迹TR上的点设置为切换点PS,当基准点PR位于重叠区间内时,将在第二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距离d的轨迹TR上的点设置为切换点PS,当切换点PS位于重叠区间内时,将在第一方向上到基准点PR的距离是距离d的轨迹TR上的点设置为切换点PS。

接着,判断转移运转(运输运转)是否已开始(步骤S12),当转移运转开始了时(步骤S12的Y),信号输出部29基于来自伺服转移控制装置25等的信号,取得转移杆11的当前位置(轨迹TR上的位置)(步骤S13)。接着,信号输出部29基于取得的当前位置判断转移杆11是否已到达步骤S11中设置的切换点PS(步骤S14),当到达了切换点PS时(步骤S14的Y),将定时信号TS输出给外部装置(步骤S15)。接着,判断转移运转是否已停止(步骤S16),当转移运转在继续时(步骤S16的N),移转到步骤S13,当转移运转已停止时(步骤S16的Y),移转到步骤S10。

此外,虽然像上述那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理解可进行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新特征和效果的很多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伺服压力机、2.曲轴、3.曲轴编码器、4.伺服电机、5.电机编码器、6.滑块、7.上模、8.下模、9.主体、10.伺服转移装置(转移进给器装置)、11.转移杆、14.伺服电机、15.电机编码器、21.伺服冲压控制装置、22.伺服放大器、25.伺服转移控制装置、26.伺服放大器、28.设置部、29.信号输出部、30.转移冲压运转控制装置、34P.冲压运动存储装置、34T.转移运动存储装置、36.操作部、50.主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60.独立相位信号生成输出装置。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伺服液压机的控制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