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19533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Vehicle-mounted component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是由 潘华聪 胡俊杰 刘巍俊 刘兵 于 2021-06-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车载部品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第一轨迹,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在轨迹识别期间,如果移动终端在轨迹识别期间,在车舱内的第二轨迹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将所述第二轨迹与至少一个预设的标准轨迹进行对比,确定与所述第二轨迹对应的标准轨迹为待执行标准轨迹;对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本发明整个识别过程无需用户将移动终端对准特定方向,大大提高激活识别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mounted part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a storage medium. The vehicle-mounted component control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cquiring a first track of a mobile terminal in a vehicle cabin, and starting track identification if the first track meets a first protocol rule; during the track recognition, if a second track in the vehicle cabin meets the second protocol specification during the track recognition by the mobile terminal, stopping the track recognition; comparing the second track with at least one preset standard track, and determining the standard track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track as a standard track to be executed; and executing the ope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ndard track to be executed on the vehicle-mounted part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ndard track to be executed.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the user to aim the mobile terminal at a specific direction in the whol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activation identification rate.)

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相关

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设置有很多由用户控制的部品,例如空调调节按钮、音量调节按钮等。现有的部品,大多设置在前排,因此,对于不具备后排控制系统的车型,后排乘客难以对前排部品控制,常常需要驾驶员分心帮忙处理。

为了让后排乘客对前排部品进行控制,现有技术提出了在车内对电子部品进行手势控制的技术方案。然而,手势控制方案,需要实车搭载摄像头、训练高精度神经网络模型等,成本较高。

而另外的技术,提出了基于手机指向进而控制车载电子设备,可以帮助后排乘客对前排部品实施控制。

然而,采用手机指向控制,其原理是利用智能手机上的陀螺仪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设定一控制方向,基于控制方向控制车载电子设备。然而,现有的手机控制方法,需要客户先将手机对准特定的方向,才能开始控制,客户未能成功对准特定方向则无法激活。因此,现有的手机控制方法,容易造成激活失败情况,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通过手机控制车载部品,存在激活失败情况,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第一轨迹,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

在轨迹识别期间,如果移动终端在轨迹识别期间,在车舱内的第二轨迹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

将所述第二轨迹与至少一个预设的标准轨迹进行对比,确定与所述第二轨迹对应的标准轨迹为待执行标准轨迹;

对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

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第一轨迹,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具体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将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作为第一轨迹,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

所述在轨迹识别期间,如果移动终端在轨迹识别期间,在车舱内的第二轨迹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具体包括:

在轨迹识别期间,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如果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

将从开始轨迹识别至停止轨迹识别之间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轨迹。

更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具体包括:

每间隔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矢量;

将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矢量与多个标准矢量进行差值比较,每一标准矢量对应一标准方向;

将差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标准矢量所对应的标准方向作为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

再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轨迹包含一个待执行标准轨迹,则对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

如果所述第二轨迹包含多个待执行标准轨迹,则对多个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如果多个待执行标准轨迹是控制同一个部品的,则选择一个待执行标准轨迹,对所选择的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选择的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

再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具体还包括:

将多个连续且方向一致的位移方向进行合并。

更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二轨迹与至少一个预设的标准轨迹进行对比,确定与所述第二轨迹对应的标准轨迹为待执行标准轨迹,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与每个标准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进行对比;

将所述第二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一标准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位移方向,如果所述第二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第二数量阈值,或者第二位移方向的数量与该标准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例阈值,则判断该标准轨迹为待执行标准轨迹。

更进一步地,所述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具体包括:

每间隔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将该采样时间间隔内获取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一轨迹;

将所述第一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与第一协议规定的第一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进行对比;

将所述第一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第一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一位移方向,如果所述第一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第一数量阈值,或者第一位移方向的数量与第一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例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开始轨迹识别。

更进一步地,所述如果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具体包括:

将移动终端在车舱内最后的停止识别数量个位移方向作为停止位移方向组合,所述停止识别数量大于等于第二协议规定的标准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的数量;

将所述停止位移方向组合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与第二协议规定的第二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进行对比;

将所述停止位移方向组合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第二协议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停止位移方向,如果所述停止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停止数量阈值,或者停止位移方向的数量与第二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停止比例阈值,则判断位移方向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停止轨迹识别。

再进一步地,所述将从开始轨迹识别至停止轨迹识别之间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轨迹,具体包括:

将从开始轨迹识别至停止轨迹识别之间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作为待识别位移方向组合;

从所述待识别位移方向组合中,剔除移动终端在车舱内最后的停止识别数量个位移方向,将所述待识别位移方向组合中,剔除后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轨迹。

更进一步地:

在开始轨迹识别之前:

获取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和/或获取车内安装的定位设备对于移动终端位移检测的检测位移矢量;

计算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的差值作为合加速度矢量,基于所述合加速度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

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或者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与所述检测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基于所述修正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

将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作为第一轨迹;

在轨迹识别期间:

获取车内安装的定位设备对于移动终端位移检测的检测位移矢量,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与所述检测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基于所述修正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车载部品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用于执行如前所述的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所有步骤。

本发明通过基于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第一轨迹来激活轨迹识别,并同样基于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第二轨迹来停止轨迹识别,整个识别过程无需用户将移动终端对准特定方向,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动作即可激活控制,大大提高激活识别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车舱内移动终端位移测量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一种车舱内移动终端位移测量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第一轨迹,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

步骤S102,在轨迹识别期间,如果移动终端在轨迹识别期间,在车舱内的第二轨迹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

步骤S103,将所述第二轨迹与至少一个预设的标准轨迹进行对比,确定与所述第二轨迹对应的标准轨迹为待执行标准轨迹;

步骤S104,对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

具体来说,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车辆的电子控制器单元(Electronic ControlUnit,ECU)上。在步骤S101中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轨迹作为第一轨迹,当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第一协议可以由系统预先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设定。用于激活开始轨迹识别的第一轨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第一协议可以为轻晃手机,则当识别到向左的位移方向和向右的位移方向,则开始轨迹识别。又例如第一协议可以为向上甩手机,则当识别到向上的轨迹,则开始轨迹识别。然后,在轨迹识别期间,执行步骤S102,将轨迹识别期间移动终端的轨迹作为第二轨迹。当第二轨迹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第二协议可以由系统预先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设定。用于触发停止轨迹识别的第二轨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第二协议可以为轻晃手机,则当识别到先向左然后向右的轨迹,或者识别到先向右然后向左的轨迹,则停止轨迹识别。又例如第二协议可以为向下甩手机,则当识别到向下的轨迹,则停止轨迹识别。第一协议与第二协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然后,步骤S103将轨迹识别期间得到的第二轨迹与多个预设的标准轨迹进行对比,确定所述第二轨迹所对应的标准轨迹为待执行标准轨迹。标准轨迹由用户或系统设定,并存入标准轨迹数据库中。标准轨迹的设定方式可以在系统软件开发阶段进行设定、也可以在用户用车期间进行设定。

最后,步骤S104基于待执行标准轨迹对相应的车载部品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发明通过基于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来激活轨迹识别,并同样基于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来停止轨迹识别,整个识别过程无需用户将移动终端对准特定方向,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动作即可激活控制,大大提高激活识别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201,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具体包括:

每间隔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矢量;

将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矢量与多个标准矢量进行差值比较,每一标准矢量对应一标准方向;

将差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标准矢量所对应的标准方向作为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具体还包括:

将多个连续且方向一致的位移方向进行合并。

步骤S202,将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作为第一轨迹,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具体包括:

每间隔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将该采样时间间隔内获取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一轨迹;

将所述第一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与第一协议规定的第一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进行对比;

将所述第一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第一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一位移方向,如果所述第一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第一数量阈值,或者第一位移方向的数量与第一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例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开始轨迹识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开始轨迹识别,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则进行声光或震动提示,并开始轨迹识别。

步骤S203,在轨迹识别期间,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如果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如果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具体包括:

将移动终端在车舱内最后的停止识别数量个位移方向作为停止位移方向组合,所述停止识别数量大于等于第二协议规定的标准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的数量;

将所述停止位移方向组合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与第二协议规定的第二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进行对比;

将所述停止位移方向组合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第二协议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停止位移方向,如果所述停止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停止数量阈值,或者停止位移方向的数量与第二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停止比例阈值,则判断位移方向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停止轨迹识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如果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停止轨迹识别,具体包括:

如果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则进行声光或震动提示,并停止轨迹识别。

步骤S204,将从开始轨迹识别至停止轨迹识别之间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轨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从开始轨迹识别至停止轨迹识别之间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轨迹,具体包括:

将从开始轨迹识别至停止轨迹识别之间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作为待识别位移方向组合;

从所述待识别位移方向组合中,剔除移动终端在车舱内最后的停止识别数量个位移方向,将所述待识别位移方向组合中,剔除后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轨迹。

步骤S205,将所述第二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与每个标准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进行对比。

步骤S206,将所述第二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一标准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位移方向,如果所述第二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第二数量阈值,或者第二位移方向的数量与该标准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例阈值,则判断该标准轨迹为待执行标准轨迹。

步骤S207,对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轨迹包含一个待执行标准轨迹,则对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述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

如果所述第二轨迹包含多个待执行标准轨迹,则对多个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如果多个待执行标准轨迹是控制同一个部品的,则选择一个待执行标准轨迹,对所选择的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车载部品执行所选择的待执行标准轨迹对应的操作。

具体来说,步骤S201获取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位移方向可以采用位移矢量的方向来表示。产商可以为车舱内设定多个标准方向,并为每个标准方向定义一个标准矢量,并设定一个偏差值。当移动终端的位移矢量落入某个标准方向的偏差范围内,即可判断移动终端进行了该方向的运动,将该标准方向作为该位移矢量的位移方向。连续相邻的两个位移方向,如果方向一致,则将两个位移方向合并。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在位移矢量与标准矢量比较时,可以仅比较位移矢量与标准矢量的方向差值,偏差范围为方向上的偏差范围。例如,将位移矢量的大小设定为1,将标准矢量的大小设定为1,则计算位移矢量和标准矢量的差值,就可以得到两者的方向差值,通过判断该方向差值是否在预设的方向偏差范围内,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行了该方向的运动。

然后根据轨迹类型,进行特定的功能操作,即根据移动终端位移轨迹类别,进行特定的功能操作。

①第一协议满足前,执行步骤S202,以一定时间间隔收集移动终端的位移标准方向,并组合成位移方向组合,该位移方向组合即为第一轨迹,该组合内的位移方向数量大于等于第一协议内定义的标准方向组合所包含的标准方向数量。

②若判断出移动终端的第一轨迹(方向组合)满足第一协议规定的位移轨迹(方向组合),且移动终端及车辆行为满足第一协议的安全规定,则激活控制识别程序。【移动轨迹→标准轨迹数据库→安全控制】

其中,第一协议规定的位移轨迹为第一协议轨迹,判断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轨迹,可以为:将所述第一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第一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一位移方向,如果所述第一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第一数量阈值,或者第一位移方向的数量与第一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例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其中,第一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数量可以大于第一协议轨迹的数量,因此,第一轨迹与第一协议轨迹的对比不一定要从头开始对比,只需要第一轨迹的中间某段满足第一协议轨迹即可。优选地,第一位移方向与对应的标准方向顺序一致,即第一轨迹中与第一协议轨迹的标准方向相同的第一位移方向,其顺序与第一协议轨迹的标准方向顺序相同,可以中间的某一个或多个方向不一致,其他的都一致,也算符合,从而提高控制识别的容错率。第一数量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协议轨迹的标准方向的数量,第一比例阈值小于等于100%。可以设定第一数量阈值小于第一协议轨迹的标准方向的数量,或者第一比例阈值小于100%,从而使得第一轨迹部分满足第一协议轨迹,也能触发控制识别,从而提高容错率。

以S型标准轨迹为例,其标准方向组合为:①左上②左下③右下④左下⑤左上。

以下的第一轨迹均为符合上述的S型标准轨迹:

1)用户滑动出来的第一轨迹,其位移方向组合为:①左上②左下③右下④左下⑤左上。由于第一轨迹中,每个位移方向均与标准方向一样,且顺序一样的,可以判断用户的第一轨迹符合S型标准轨迹。

2)用户滑动出来的第一轨迹,其位移方向组合为:①左下②左上③左下④右下⑤左下⑥左下⑦左上。其包含了S型标准轨迹的全部标准方向。其中与S型标准轨迹的标准方向一致的位移方向为②、③、④、⑤、⑦。由于这五个位移方向与标准方向的顺序一致,因此,仍然认为用户的第一轨迹符合S型标准轨迹,从而提高控制识别的容错率。

如果第一数量设定为4,则第一轨迹的位移方向组合为①左上②左下③右下④左上⑤左上时,同样可以认为符合S型标准轨迹。

③控制识别程序被激活期间,执行步骤S203,将收集到的移动终端所有的位移方向进行组合,并检测该位移方向组合末端的位移方向所构成的方向组合是否满足第二协议。末端的位移方向数量等于第二协议内定义的标准方向组合所包含的标准方向数量。

④激活控制识别期间,移动终端位移轨迹末端的位移方向组合若满足第二协议,则停止控制识别。

第二协议的标准轨迹为第二协议轨迹。判断移动终端位移轨迹末端的位移方向组合满足第二协议轨迹,可以为:将所述停止位移方向组合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第二协议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停止位移方向,如果所述停止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停止数量阈值,或者停止位移方向的数量与第二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停止比例阈值,则判断满足第二协议规定。其中,移动终端位移轨迹末端的位移方向数量可以大于第二协议轨迹的数量,因此,移动终端位移轨迹末端与第二协议轨迹的对比不一定要从头开始对比,只需要移动终端位移轨迹末端的中间某段满足第二协议轨迹即可。优选地,停止位移方向与对应的标准方向顺序一致,即移动终端位移轨迹末端中与第二协议轨迹的标准方向相同的停止位移方向,其顺序与第二协议轨迹的标准方向顺序相同,可以中间的某一个或多个方向不一致,其他的都一致,也算符合,从而提高控制识别的容错率。停止数量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协议轨迹的标准方向的数量,停止比例阈值小于等于100%。可以设定停止数量阈值小于第一协议轨迹的标准方向的数量,或者停止比例阈值小于100%,从而使得停止位移方向组合部分满足第二协议轨迹,也能触发控制识别,从而提高容错率。

定义触发第二协议的标准轨迹为V型轨迹,其标准方向组合为:①右下②右上。用户在第一协议触发后,轨迹识别的时间中,滑动出来的第二轨迹,其位移方向组合为:①左上②左下③右下④左下⑤左上⑥右下⑦右上。

可以看到用户的滑动的轨迹中,第⑥和第⑦的方向组合满足第二协议的触发条件V型轨迹,此时停止控制识别。

4、停止控制识别后,剔除用户操作的轨迹中,满足第二协议的方向组合(即第⑥第⑦),剩余的①~⑤作为实际的控制轨迹,进行比对判断,进而控制车辆。

而如果滑动出来的第二轨迹,其位移方向组合为:①左上②左下③右下④左下⑤左上⑥右下⑦左下⑧右上。设定停止识别数量为3,则最后三个位移方向⑥、⑦、⑧包含了V型轨迹的全部标准方向,其中与V型标准轨迹的标准方向一致的位移方向为⑥、⑧。由于这两个位移方向与V型轨迹的标准方向的顺序一致,因此,仍然认为用户的移动终端位移轨迹末端符合V型标准轨迹,从而停止控制识别,从而提高控制识别的容错率。

④停止控制识别后,删除轨迹末端对应第二协议的位移方向组合,步骤S204,将从开始轨迹识别至停止轨迹识别之间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轨迹。其中,开始轨迹识别的时间可以为开始识别第一轨迹是否满足第一协议规定的时间,也可以为第一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识别完成的时间。

例如,在车内运动的第一轨迹在第N1秒满足第一协议,其可能在第N1秒就秒判断出满足第一协议,也可能在N1秒之后的第N2秒后才识别出来。因此,对于第N2秒才识别出来的情况,可以认为第N2秒之后的轨迹才开始认为是第二轨迹,也可以将第N1秒后的轨迹认为是第二轨迹。然后执行步骤S205至步骤S206将第二轨迹与数据库内的所有标准轨迹的标准方向进行对比判断,确认该移动终端此次位移轨迹(位移方向组合)是否属于某个标准轨迹(标准方向组合)。

具体来说,将所述第二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一标准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位移方向,如果所述第二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第二数量阈值,或者第二位移方向的数量与该标准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例阈值,则确认该移动终端此次位移轨迹(位移方向组合)属于该标准轨迹。

判断第二轨迹满足标准轨迹,可以为:将所述第二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中,与一标准轨迹所包括的标准方向相同的位移方向作为第二位移方向,如果所述第二位移方向的数量大于预设第二数量阈值,或者第二位移方向的数量与该标准协议轨迹所包括的所有标准方向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例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二轨迹满足第一协议规定。其中,第二轨迹所包括的位移方向数量可以大于标准轨迹的数量,因此,第二轨迹与标准轨迹的对比不一定要从头开始对比,只需要第二轨迹的中间某段满足标准轨迹即可。优选地,第二位移方向与对应的标准方向顺序一致,即第二轨迹中与标准轨迹的标准方向相同的第二位移方向,其顺序与标准轨迹的标准方向顺序相同,可以中间的某一个或多个方向不一致,其他的都一致,也算符合,从而提高轨迹识别的容错率。第二数量阈值小于等于标准轨迹的标准方向的数量,第二比例阈值小于等于100%。可以设定第二数量阈值小于标准轨迹的标准方向的数量,或者第二比例阈值小于100%,从而使得第二轨迹部分满足标准轨迹,也能触发控制识别,从而提高容错率。可以针对不同的标准轨迹设置不同的第二数量阈值或者第二比例阈值。

以S型标准轨迹为例,其标准方向组合为:①左上②左下③右下④左下⑤左上。

以下的第二轨迹均为符合上述的S型标准轨迹:

1)用户滑动出来的第二轨迹,其位移方向组合为:①左上②左下③右下④左下⑤左上。由于第二轨迹中,每个位移方向均与标准方向一样,且顺序一样的,可以判断用户的第二轨迹符合S型标准轨迹。

2)用户滑动出来的第二轨迹,其位移方向组合为:①左下②左上③左下④右下⑤左下⑥左下⑦左上。其包含了S型标准轨迹的全部标准方向。其中与S型标准轨迹的标准方向一致的位移方向为②、③、④、⑤、⑦。由于这五个位移方向与标准方向的顺序一致,因此,仍然认为用户的第二轨迹符合S型标准轨迹,从而提高了轨迹识别的容错率。

如果第二数量设定为4,则第二轨迹的位移方向组合为①左上②左下③右下④左上⑤左上时,同样可以认为符合S型标准轨迹。

⑤若控制识别期间的位移轨迹属于数据库内定义的某个标准轨迹,则执行步骤S207,根据该轨迹所对应的指令,对车身某个电子部品的某项功能进行控制。

如果第二轨迹包含多个标准轨迹,则可以对多个标准轨迹对应的部品进行作动,例如按照顺序依次对多个标准轨迹对应的部品进行作动。如果第二轨迹中有多个标准轨迹是控制同一个部品的,则以最后一个为主,对该部品进行控制。

例如:第二轨迹中,包含了如下标准轨迹,

空调温度上升、座椅向前、氛围灯变为红色、空调温度下降、下一曲、上一曲。

则可以依次执行(也可以不按照检测顺序执行):座椅向前、氛围灯变为红色、空调温度下降、上一曲。

其中:

车辆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通过无线通信完成(例如:互联网、局域网、蓝牙等)。

轨迹的计算与识别可以在移动终端或车机或其它具备算力的设备中完成。

对车载电子设备的控制可以通过车机或其它具备控制权限的可控设备完成。

第一协议作为控制识别开始的判断协议,包含对移动终端的激活动作的定义、用户控制权限的判断等规定。

第二协议作为控制识别结束的判断协议,包含对移动终端的结束动作的定义、用户控制权限的判断等规定。

标准轨迹包含从轨迹的起点到终点,移动终端位移的标准方向的组合。

本实施例在轨迹识别开始后,以一定时间间隔收集开始到结束期间,移动终端的位移数据,并转化为位移方向组合,其中,时间点相邻的同一标准方向并作一个数据,然后对比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标准轨迹所对应的标准方向组合,判断出移动终端的位移轨迹是否属于数据库内定义的某类标准轨迹。

本实施例提高激活识别率,无需将手机对准特定的方向激活控制单元,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动作即可激活控制。硬件成本低,不用搭载后排控制系统、不需要搭载摄像头等即可实现移动终端运动轨迹的识别以及后排控制功能。不需要增加用车成本,客户用自己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可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可以在后台实现运动轨迹识别,无需切换移动终端、车机的应用界面,避免打断用户原本在手机、车机端进行的娱乐活动。用户可以任意坐姿完成车内电子部品的控制(中控屏、空调、天窗等),无需在特定功能按键或特定区域进行操作。同时,为硬按键的原低提供多一种替代的控制方案。本实施例可拓展至滴滴等出行服务业务,乘客可以自由的调整舱内环境。本实施例识别方案可拓展至车载体感游戏,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作为手柄游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开始轨迹识别之前:

获取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和/或获取车内安装的定位设备对于移动终端位移检测的检测位移矢量;

计算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的差值作为合加速度矢量,基于所述合加速度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

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或者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与所述检测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基于所述修正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

将一个或多个所述位移方向作为第一轨迹;

在轨迹识别期间:

获取车内安装的定位设备对于移动终端位移检测的检测位移矢量,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与所述检测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基于所述修正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

本实施例在开始轨迹识别前,可以采用合成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降低资源消耗。而在激活了轨迹识别后使用修正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从而提高轨迹识别准确率。

前述位移矢量的计算方式,可以基于车辆惯性传感器,以一定时间间隔T1采集车辆各个方向的加速度信息。基于移动终端的惯性传感器,以时间间隔T1采集手机各个方向的加速度信息。基于移动终端和车辆的合加速度,计算T1内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信息X1。

为了提高轨迹识别准确率,可以在车内安装UWB定位设备,与惯性传感器采集周期保持同步,以T1的时间间隔计算移动终端在车内位移X2。对X1与X2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移动终端在车内较为精确的位移数据。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车舱内移动终端位移测量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301,对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匹配标定,直到移动终端坐标系的三轴与车辆坐标系的三轴保持相对静止,且方向一致;

步骤S302,获取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

步骤S303,计算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的差值作为合加速度矢量,基于所述合加速度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

步骤S304,获取车内安装的定位设备对于移动终端位移检测的检测位移矢量;

步骤S305,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与所述检测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

具体来说,功能开启后的第一步,先执行步骤S301对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匹配标定。确保移动终端坐标系的三轴与车辆坐标系的三轴保持相对静止,且方向一致。完成标定后,直至功能关闭,都无需再进行标定。移动终端的坐标系以及车辆的坐标系的X,Y,Z轴根据其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角加速度等)的轴确定。

然后,执行步骤S302和步骤S303计算合加速度矢量,并基于合加速度矢量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X1。同时,执行步骤S304,获取车内安装的定位设备对于移动终端位移检测的检测位移矢量X2。最后,执行步骤S305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与所述检测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修正方式可以为对合成位移矢量X1和检测位移矢量X2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到最终的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可以根据修正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精确的运动轨迹。另外,得到的修正位移矢量,也可以拓展至车载体感游戏,由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作为手柄游玩。优选地,定位设备为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定位设备,采用UWB定位技术对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置进行定位。

本发明由于在功能开始时,即对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匹配标定,因此移动终端与车辆初始时相对静止,移动终端在车辆坐标系内的初始速度则可以简化为0,从而简化运算。而通过定位设备得到的检测位移矢量与合成位移矢量进行修正,得到移动终端在车内较为精确的位移矢量,通过双重确认,降低传感器精度误差以及UWB精度误差的影响,提高其应用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的差值作为合加速度矢量,基于所述合加速度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具体包括:

每间隔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计算该采样时间间隔内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的差值作为合加速度矢量,基于所有的合加速度矢量计算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

具体来说,以一定采样时间间隔T1采集车辆各个方向的加速度信息。基于移动终端的惯性传感器,以采样时间间隔T1采集手机各个方向的加速度信息。基于移动终端和车辆的合加速度,计算T1内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信息X1。优选地,车内安装UWB定位设备,与惯性传感器采集周期保持同步,以T1的采样时间间隔计算移动终端在车内位移X2。对X1与X2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移动终端在车内较为精确的位移矢量。

本实施例每间隔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计算合加速度矢量,从而能够精确反映位移矢量的变化,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位移轨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加速度信息包括车辆线性加速传感器采集到的车辆线性加速度矢量和车辆角加速传感器采集到的车辆角度矢量,所述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包括移动终端线性加速传感器采集到的移动终端线性加速度矢量和移动终端角加速传感器采集到的移动终端角度矢量,所述计算该采样时间间隔内车辆加速度信息和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的差值作为合加速度矢量,基于所有的合加速度矢量计算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具体包括:

计算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移动终端角度矢量与车辆角度矢量的差作为角度差值矢量;

基于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所述角度差值矢量,将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移动终端线性加速度矢量转化为以车辆坐标系为基准的移动终端修正线性加速度矢量;

计算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移动终端修正线性加速度矢量与车辆线性加速度矢量的差作为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合加速度矢量;

基于所有的合加速度矢量与采样时间间隔的乘积之和,计算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速度矢量,基于所述合成速度矢量,计算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

本实施例具体地将移动终端的线性加速度矢量转换为以车辆坐标系为基准的移动终端修正线性加速度矢量,从而在同一坐标系中对移动终端的线性加速度矢量和车辆线性加速度矢量计算差值,得到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精确的合成位移矢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所述角度差值矢量,将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移动终端线性加速度矢量转化为以车辆坐标系为基准的移动终端修正线性加速度矢量,具体包括:

对于第i个采样时间间隔:

车辆线性加速度矢量

移动终端线性加速度矢量

车辆角度矢量

移动终端角度矢量

移动终端修正线性加速度矢量为

其中,角度差值矢量 为移动终端初始角度矢量,为车辆初始角度矢量,为移动终端坐标系与车辆坐标系的初始角度偏差矢量。

具体来说,计算移动终端修正线性加速度矢量方式如下:

计算移动终端的加速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三轴加速度:

计算车辆的加速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三轴加速度:

计算移动终端的角加速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绕X,Y,Z三轴旋转的角度数值

计算车辆的角加速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绕X,Y,Z三轴旋转的角度数值

其中:i为当前的采样数量,即当前的采样时间间隔项数,T为功能开启后的总时间,Tc为采样时间间隔。

通过矢量角度转换函数将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矢量转化为以车辆坐标系为基准的加速度矢量:

其中:

最后,在车辆坐标系下,当前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矢量与车辆的加速度矢量的差用于确认当前移动设备相对于车辆的加速度,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有的合加速度矢量与采样时间间隔的乘积之和,计算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速度矢量,基于所述合成速度矢量,计算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具体包括:

对于第i个采样时间间隔,计算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速度矢量其中为移动终端在车辆坐标系内的初始速度,Tc为采样时间间隔,为第h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合加速度矢量;

基于所述合成速度矢量,计算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合成位移矢量

基于上述的计算,可以确定在第i个采样时间间隔,合成速度矢量是对第i个采样时间间隔之前的所有采样时间间隔内的速度的合成。然后基于合成速度矢量,计算出合成位移矢量。其中,由于进行了标定,移动终端与车辆初始时相对静止,因此,移动终端在车辆坐标系内的初始速度

对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匹配标定,可以采取下述任一方案:

方案①:将移动终端静置于厂商定义的初始位置,按照要求的方向进行摆放。

方案②:将移动终端按照指示进行特定方向的滑动。

方案③: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只要可以实现上述的要求即可。

上述移动终端的坐标系以及车辆的坐标系的X,Y,Z轴根据其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角加速度等)的轴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匹配标定,具体包括:

将移动终端静置于预设初始位置,并按照预设方向摆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匹配标定,具体包括:

将移动终端按照预设方向滑动。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一种车舱内移动终端位移测量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401,功能开启后,先对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匹配标定。确保移动终端坐标系的三轴与车辆坐标系的三轴保持相对静止,且方向一致。完成标定后,直至功能关闭,都无需再进行标定。(标定可以采取下述任一方案:

方案①:将移动终端静置于厂商定义的初始位置,按照要求的方向进行摆放。

方案②:将移动终端按照指示进行特定方向的滑动。

方案③: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只要可以实现上述的要求即可。

上述移动终端的坐标系以及车辆的坐标系的X,Y,Z轴根据其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角加速度等)的轴确定。

步骤S402,完成标定后,基于移动终端和车辆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值,对移动终端在车内的位移过程中,其各个时刻的方向矢量进行计算。方向矢量即位移矢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两个向量,为移动终端和车辆的加速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三轴加速度。

上述两个向量,为移动终端和车辆的角加速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绕X,Y,Z三轴旋转的角度数值。

其中:i:当前的采样数量。T:功能开启后的时间。Tc:采样时间间隔,下同。

其中:

在车辆坐标系下,当前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矢量与车辆的加速度矢量的差,用于确认当前移动设备相对于车辆的加速度。

矢量角度转换函数,将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矢量转化为以车辆坐标系为基准的加速度矢量。

上述等式即可完成当前移动终端的速度方向矢量计算。

其中: 移动终端在车辆坐标系内的初始速度,由于进行了标定,移动终端与车辆初始时相对静止,取0。

上述等式即可完成在两个采样点之间,移动终端的位移方向矢量的计算。

步骤S403,基于UWB定位技术,计算移动终端位移方向矢量。

具体来说:

步骤S404,加权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的方向矢量。

具体来说,当前移动终端的方向矢量 其中,α和β为权重值,通过标定确定。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包括车载主机1、移动终端2、UWB天线3、惯性测量单元4、以及电子部品5。车载主机1从惯性测量单元4中获取车辆加速度信息,同时车载主机1与移动终端2无线通信,获得移动终端加速度信息,采用前述方式计算得到合成位移矢量。车载主机1与UWB天线3通信,获得UWB天线3提供的检测位移矢量。最后车载主机1基于所述合成位移矢量与所述检测位移矢量确定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基于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修正位移矢量则可以控制相应的电子部品5。

本实施例降低误作动率,结合整车运动信息及UWB定位,更精确的计算出手机在动态空间(车舱)内的运动轨迹。同时,硬件成本低,不用搭载后排控制系统、不需要搭载摄像头等即可实现移动终端运动轨迹的识别以及后排控制功能。不需要增加用车成本,客户用自己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可进行控制。可在后台实现运动轨迹识别,无需切换移动终端、车机的应用界面,避免打断用户原本在手机、车机端进行的娱乐活动。用户可以任意坐姿完成车内电子部品的控制(中控屏、空调、天窗等),无需在特定功能按键或特定区域进行操作。可作为传统硬按键控制的其中一种替代方案,降低硬按键的开发成本。可拓展至出行服务业务,乘客可以自由的调整舱内环境。该识别方案可拓展至车载体感游戏,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作为手柄游玩。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一种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601,初始化,让移动终端坐标系与车辆坐标系相对静止且方向一致;

步骤S602,基于传感器计算移动终端与车辆相对位移矢量X1,基于UWB计算移动终端在车内的位移矢量X2;

步骤S603,对X1,X2加权求合,并转换为位移方向;

步骤S604,对一定数量的位移方向进行组合判断;

步骤S605,如果满足第一协议,则执行步骤S606,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604;

步骤S606,激活控制识别程序;

步骤S607,开始对所有收集到的移动终端位移方向进行组合;

步骤S608,对位移方向组合末端一定数量的位移方向进行组合判断;

步骤S609,如果满足第二协议,则执行步骤S610,否则执行步骤S608;

步骤S610,对第二协议满足前,收集到的所有位移方向组合进行判断;

步骤S611,如果属于标准轨迹,则执行步骤S612,否则执行步骤S614;

步骤S612,控制部品;

步骤S613,如果开启了连续识别,执行步骤S607,否则执行步骤S614;

步骤S614,如果结束此功能,则结束,否则重新执行步骤S604。

如下为一个交互方式的例子:

1)激活控制:手握手机(智能手表),完成相应动作(第一协议),激活控制识别。

2)轨迹识别:手握手机(智能手表),完成相应动作。

3)完成识别:手握手机(智能手表),完成相应动作(第二协议),完成控制识别。

其中,激活控制的相应动作可以为:

以一定幅度轻晃手机(智能手表)两次,且UWB定位识别到手机的初始位置在具备控制权限的区域,手机(智能手表)震动,提示开启控制识别。

其中,轨迹识别的相应动作可以为:

①右滑一段距离,下一曲。

②左滑一段距离,上一曲。

③上滑一段距离,音量提高。

④下滑一段距离,音量降低。

⑤顺时针画整圆,空调温度降低。

⑥逆时针画整圆,空调温度提高。

⑦阿拉伯数字2,氛围灯调整为模式2。

⑧阿拉伯数字3,氛围灯调整为模式3。

⑨往后滑动一段距离,天窗打开。

⑩往前滑动一段距离,天窗关闭。

完成识别的相应动作可以为:

以一定幅度轻晃手机(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降低误作动率,结合整车运动信息及UWB定位,更精确的计算出手机在动态空间(车舱)内的运动轨迹。提高激活识别率,无需将手机对准特定的方向激活控制单元,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动作即可激活控制。本实施例硬件成本低,不用搭载后排控制系统、不需要搭载摄像头等即可实现移动终端运动轨迹的识别以及后排控制功能。不需要增加用车成本,客户用自己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可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可在后台实现运动轨迹识别,无需切换移动终端、车机的应用界面,避免打断用户原本在手机、车机端进行的娱乐活动。用户可以任意坐姿完成车内电子部品的控制(中控屏、空调、天窗等),无需在特定功能按键或特定区域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为硬按键的原低提供多一种替代的控制方案。可拓展至滴滴等出行服务业务,乘客可以自由的调整舱内环境。本实施例的识别方案可拓展至车载体感游戏,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作为手柄游玩。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701;以及,

与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7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702;其中,

所述存储器7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车载部品控制方法

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701为例。

电子设备优选为车辆的电子控制器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703和显示装置704。

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装置703及显示装置7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7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载部品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1、所示的方法流程。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载部品控制方法。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执行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703可接收输入的用户点击,以及产生与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显示装置7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在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0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701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车载部品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基于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来激活轨迹识别,并同样基于移动终端在车舱内的位移方向来停止轨迹识别,整个识别过程无需用户将移动终端对准特定方向,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动作即可激活控制,大大提高激活识别率。

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用于执行如前所述的车载部品控制方法的所有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2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均匀设计的路径规划蚁群算法参数选取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