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

文档序号:3904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3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 (Splicing widening structure for light soil of new and old roadbed based on assembled template ) 是由 周宁 王俊华 孙学明 施贤妹 应苏婷 于 2021-06-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其包括原路单元,原路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原地基层、原路基垫层、原路基层、原路面层,其还包括设置在原路单元一侧的新路单元,新路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新地基层、新路基垫层、新路基层、新路面层,新地基层与原地基层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新路基垫层与原路基垫层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新路基层与原路基层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在水平方向上相连,且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之间设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加固板和灌浆筒,灌浆筒和加固板内均灌注有砂浆。本申请具有降低原路面层和新路面层之间开裂的可能的效果。(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oad construction, and discloses a splicing and widening structure of new and old roadbed light soil based on an assembly type template, which comprises an original road unit, the original road unit comprises an original base layer, an original road base cushion layer, an original road base layer and an original road surface layer from bottom to top in sequence, the novel road unit comprises a novel foundation layer, a novel road base layer and a novel road surface layer from bottom to top in sequence, wherein the novel foundation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layer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novel road base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riginal road base layer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novel road surface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riginal road surface layer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be equipped with the reinforcement assembly between new road surface layer and the former road surface layer, the reinforcement assembly is including the gusset plate and the grout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of intercommunication each other, and grout all has poured the mortar in grout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and the gusset plate. The method has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cracking between the original pavement layer and the new pavement layer.)

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汽车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原有的道路宽度已经难以满足通车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原有的老路进行拓宽。

公开号为CN2068876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主要包括原路堤、路堤桩、框格梁、预制边坡板、预制边梁、T形抗剪件、轻质土。原路堤边坡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处设置T形抗剪件;新路堤下部设置路堤桩,桩顶为框格梁,框格梁内等间距布设横向条状排水垫层,框格梁端部与预制边梁相连,预制边梁内安装预制边坡板;预制边坡板底部与预制边梁锚固,顶部通过永久性拉杆与原路堤顶部的顶托连接;新路堤路基为轻质土,轻质土内设有钢筋网片;轻质土顶部为新路面层,新路面层内设有预制护栏底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铺设新路面时,新路面与原路面相齐平,新路面和原路面的拼接处直接端面和端面接触,一旦新路面和原路面的接缝处受到车辆长期的碾压,存在有新路面和原路面之间容易发生开裂现象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新路面和原路面的接缝处容易发生开裂现象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

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包括原路单元,原路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原地基层、原路基垫层、原路基层、原路面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原路单元一侧的新路单元,所述新路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新地基层、新路基垫层、新路基层、新路面层,所述新地基层与原地基层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所述新路基垫层与原路基垫层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所述新路基层与原路基层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所述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在水平方向上相连,且所述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之间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固板和灌浆筒,所述加固板内部中空,且所述加固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灌浆筒一端固定连接在加固板的外侧,且与加固板相连通,所述原路面层朝向加固板的一侧预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加固板插接固定在插接槽内,所述加固板远离原路面层的一端和灌浆筒均埋设在新路面层内,所述灌浆筒和加固板内均灌注有砂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当完成新路面的施工时,操作者朝向灌浆筒内灌注砂浆,砂浆进入加固板内,并且加固板内的砂浆通过多个通孔渗透进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内,并且加固板设置在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之间,有利于增强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增强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的整体结构强度,有利于减少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的连接处发生开裂现象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加固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贯通设置,所述原路面层和新路面层内在加固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加固板相连通,且所述容纳槽的横截面积大于加固板的横截面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固板内灌注有砂浆时,砂浆通过加固板的两端进入容纳槽内,砂浆将容纳槽填充,待砂浆凝固时,使得新路面层和原路面层跟加固板固定连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新路面层和原路面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新路面层与原路面层内在加固板背离原路基层的一侧铺设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朝向原路面层的一端插接进插接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砂浆通过加固板上通孔向外渗出时,砂浆将插接槽填充,使得钢筋网被埋设在砂浆内,钢筋网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原路面层和新路面层之间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钢筋网背离加固板的一侧铺设有土工布层,所述土工布层设置在钢筋网的上方,所述土工布层固定埋设在新路面层和原路面层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抗拉伸性能,土工布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新路面层和原路面层之间的抗拉伸强度,从而有利于减少新路面层和原路面层之间出现裂缝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新地基层内设有多个加固桩,所述加固桩竖直设置在新地基层内,多个所述加固桩在水平方向上位置错开设置,多个所述加固桩上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新地基层背离原地基层的一侧设有多个加固架,所述加固架的数量与加固桩的数量相同,一个所述加固架与对应的一个加固桩配合设置,所述加固架包括水平杆与竖直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竖直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远离竖直杆的一端贯穿穿设过加固桩上的通槽并穿设进原地基层内,所述竖直杆与新地基层背离原地基层的一侧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桩设置在新地基层内,有利于增强新地基层整体结构的强度,并且水平杆穿设过通槽并穿设进新地基层内,并且竖直杆与新地基层相抵触,使得加固架与加固杆相互牵制,有利于增强新地基层和原地基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新地基层和原地基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竖直杆朝向新地基层的一侧固设有多个插接杆,多个所述插接杆插接固定在新地基层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插接杆的设置,有利于增大竖直杆与新地基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强竖直杆与新地基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固定架位置的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新地基层和原地基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多个所述加固桩的顶部共同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新路基垫层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同时对多个加固桩起到了位置限制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加固桩在新地基层内位置的稳定性,同时,盖板压制在新地基层的表面,能够对新地基层起到压实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新地基层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原路基层朝向新路基层的一侧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台阶槽,每个所述台阶槽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包括竖直块和水平块,所述竖直块和水平块垂直相连,所述竖直块与台阶槽沿竖直方向的槽壁相抵触,所述水平块与与台阶槽沿水平方向的槽壁相抵触,多个所述水平块上共同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倾斜设置,所述新路基层内设有用于对连接杆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竖直杆和水平块的设置,能够对原路基层朝向新路基层的一侧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连接杆同时对多个水平块进行固定,并通过支撑组件对连接杆进行支撑,有利于减少原路基层朝向新路基层一侧倾斜而导致新路基层变形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对原路单元和新路单元的整体结构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连接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且与连接杆保持垂直,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板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新路基层内,且所述连接板与新路基层相齐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对连接杆进行支撑,并通过连接板对连接杆进行支撑,连接板的设置,能够增大连接杆与原路基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强对连接杆和水平块支撑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背离支撑杆的一侧连接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均穿设进新路面层内与加固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设置,对加固板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当原路面层和新路面层上受到压力时,加固板上受到压力,此时连接杆和连接杆对加固板提供支撑力,有利于减少原路面层和新路面层发生塌陷和变形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增强了新路面层和原路面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减少新路面层和原路面层之间发生开裂现象的可能;

2.增强对原路基层的支撑,有利于提高原路单元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有利于增强新路单元与原路单元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新路单元与原路单元的拼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加固桩与加固架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原路单元;11、原地基层;12、原路基垫层;13、原路基层;131、台阶槽;1311、竖直块;1312、水平块;132、连接杆;133、支撑杆;134、连接板;135、固定块;14、原路面层;141、插接槽;142、容纳槽;2、新路单元;21、新地基层;211、加固桩;2111、通槽;212、加固架;2121、水平杆;2122、竖直杆;2123、插接杆;213、盖板;22、新路基垫层;23、新路基层;24、新路面层;3、加固板;31、通孔;32、钢筋网;33、土工布层;4、灌浆筒;5、护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

参照图1,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包括原路单元1和新路单元2,新路单元2设置在原路单元1的一侧。

参照图1,原路单元1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原地基层11、原路基垫层12、原路基层13、原路面层14;新路单元2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新地基层21、新路基垫层22、新路基层23、新路面层24;新地基层21与原地基层11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新路基垫层22与原路基垫层12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新路基层23与原路基层13在水平方向上相连,新路基层23与原路基层13均为轻质土,新路面层24与原路面层14在水平方向上相连。

参照图1和图2,新地基层21内设有多个加固桩211,多个加固桩211均竖直设置在新地基层21内,多个加固桩211在水平方向上位置错开设置。多个加固桩211上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通槽2111,新地基层21背离原地基层11的一侧设有多个加固架212,加固架212的数量与加固桩211的数量相同。加固架212包括水平杆2121与竖直杆2122,水平杆2121的一端与竖直杆2122垂直相连,且水平杆2121与竖直杆2122一体成型。并且,竖直杆2122朝向水平杆21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接杆2123,插接杆2123与竖直杆2122一体成型,插接杆2123的长度小于水平杆2121的长度。一个加固架212的水平杆2121插进进对应的一个加固桩211的通槽2111,并固定插接进原地基层11内,位于竖直杆2122上的多个插接杆2123插接进新地基层21内,竖直杆2122与新地基层21背离原地基层11的一侧相抵触。加固架212与加固桩211起到了相互牵制作用,并且水平杆2121固定插接进新地基层21和原地基层11内,有利于对新地基层21和原地基层11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新地基层21和原地基层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多个加固桩211的顶部共同连接有盖板213,盖板213对多个加固桩211能够起到压制作用,有利于增强加固桩211在新地基层21内位置的稳定性,盖板213被埋设在新路基垫层22内。

参照图1和图3,新路基垫层22上方的新路基层23与原路基层13相连,原路基层13朝向新路基层23的一侧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台阶槽131,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三个台阶槽131。三个台阶槽131上均设置有一个支撑块,支撑块设置为“T”型,支撑块包括竖直块1311和水平块1312,竖直块1311和水平块1312保持垂直,且竖直块1311和水平块1312一体成型。竖直块1311与台阶槽131沿竖直方向的槽壁相抵触,水平块1312与与台阶槽131沿水平方向的槽壁相抵触。支撑块的设置,能够对原路基层13起到支撑作用。

参照图1和图3,三个水平块1312远离原路基层13的一端共同穿设有连接杆132,并且连接杆132与三个水平块1312同时固定连接。连接杆132倾斜设置,新路基层23内设有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对的连接杆132进行支撑。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133和连接板134,支撑杆133的一端与连接杆132固定连接,且与连接杆132保持垂直,支撑杆133远离连接杆132的一端与连接板134铰接连接。连接板134设置在新路基层23内,且与新路基层23相齐平。连接板134背离支撑杆133的一侧连接有多个固定块135,固定块135插接进新路面层24内。连接板134和支撑杆133的设置,能够对连接杆132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支撑块对原路基层13的支撑作用。

参照图1和图3,新路面层24与原路面层14之间设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加固板3和灌浆筒4,加固板3内部中空,且加固板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1,灌浆筒4一端固定连接在加固板3的外侧,并且灌浆筒4与加固板3相连通。原路面层14朝向加固板3的一侧预开设有插接槽141,加固板3插接固定在插接槽141内,加固板3远离原路面层14的一端和灌浆筒4均埋设在新路面层24内,且灌浆筒4远离加固板3的一端与新路面层24保持齐平。 加固板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贯通设置,原路面层14和新路面层24内在加固板3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142,容纳槽142与加固板3相连通,且容纳槽142的横截面积大于加固板3的横截面积。

参照图1和图4,新路面层24与原路面层14内在加固板3背离原路基层13的一侧铺设有钢筋网32,钢筋网32朝向原路面层14的一端插接进插接槽141内。钢筋网32背离加固板3的一侧铺设有一层土工布层33,土工布层33设置在钢筋网32的上方,土工布层33固定埋设在新路面层24和原路面层14内。

施工时,通过灌浆筒4朝向加固板3内灌注砂浆,砂浆将加固板3内填充满,并且砂浆通过加固板3的两端进入容纳槽142内,将容纳槽142填充。与此同时,加固板3内的砂浆通过通孔31渗出加固板3,砂浆渗透过钢筋网32和土工布层33,并将容纳槽142完全填实。这样设置,使得新路面层24和原路面层14稳定连接,并对新路面层24和原路面层14的连接处起到加固作用,有利于减少当汽车经过新路面层24和原路面层14的连接处时,新路面层24和原路面层14的连接处发生开裂现象的可能。

参照图1,新路单元2背离原路单元1的一侧设有护坡5,护坡5自上而下朝向远离新路单元2的方向倾斜设置,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在护坡5上种植灌木等植物。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新路单元2和原路单元1相互拼接,从而达到对原路单元1进行拓宽的目的。在新地基层21内设置加固桩211和加固架212,增强对新地基层21和原地基层11的支撑和固定;在新路基层23内设置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对新路基层23和原路基层13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对新路基层23和原路基层13支撑的稳定性;再通过在新路面层24与原路面层14内设置加固组件,有利于提高加固组件,加固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对新路面层24与原路面层14的连接处起到加固作用,有利于减少汽车从新路面层24与原路面层14经过时,新路面层24与原路面层14的连接处发生开裂现象的可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公路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