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03149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Ni/C core-shell structure nano material electrocatalys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高鹏 贾东梅 于 2020-12-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电催化剂催化析氢催化效率低的问题,公开了一种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搅拌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洗净,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耗能少、条件温和及产品形貌好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talysts, and discloses a Ni/C core-shell structure nano-material electrocatalys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ow catalytic efficiency of hydrogen evolution of the existing electrocatalyst, wherein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dissolving nickel chloride hexahydrate in distilled water to form a first solution; step two: adding aminoacetic acid and isopropanol into the first solution to form a second solution; step three: stirring the second solution into a suspension, transferring the suspension into a container, carrying out gradient heating reaction, and cooling to room temperature to obtain a light green precipitate; step four: cleaning the collected light green precipitate, and drying in vacuum to obtain a precursor; step five: and (3)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in inert gas to react to obtain a final product. The synthesis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proces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mild conditions, good product appearance and the like,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一种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日益减少的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生产高纯度氢气的有效方法是在电解槽中将水电化学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水电解是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氢燃料生产方法。由于富质子环境有利于氢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酸性介质有利于析氢反应。然而,酸性条件禁止使用非铂族金属作为催化剂。此外,酸性电解液产生的腐蚀性酸雾不仅污染了所产生的氢气,而且对电解槽造成了严重的化学腐蚀。这些因素增加了大量的制氢成本,并对建造大型电解槽构成了障碍。另外,低蒸气压和相对温和的化学环境的碱性电解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镍等非铂族金属可作为碱性水电解的电催化剂/电极。为了有效地制氢,需要一种合适的催化剂来降低系统的过电位,从而使活化能最小化。目前,贵金属如铂基催化剂及其衍生物是最活跃的HER催化剂,因为它们具有最佳的氢结合(ΔGH*),并且从铂表面解吸氢的活化能很低。铂催化的HER需要零起始过电位,并导致在酸性溶液中高阴极电流密度。然而,由于这些催化剂成本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因此,探索一种廉价、丰富的非贵金属高效电催化剂是实现其产业化的关键。根据“火山效应”曲线,过渡金属如Ni或Co由于其未被占据的d轨道和不成对的d电子而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和较低的过电位。这些过渡金属及其衍生物作为有前途的电催化剂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催化剂。特别是镍基材料以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在工作环境中具有预期的耐久性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它们的电催化活性,如过电位、稳定性等,仍需进一步提高才能达到贵金属电催化剂的性能。一般来说,改善镍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两种策略。一种是通过引入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金属磷化物和硫系化合物等其他催化组分来提高镍基材料的固有电化学活性;复合催化组分通常有利于氢原子的吸附或水的解离,从而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现有的电催化剂中催化活性较低,尤其是对氢产量的提升促进效果较差。

专利号CN201910467789.4,专利名称“镍基-碳复合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基-碳复合电催化剂,所述复合电催化剂以碳纤维构成的多孔碳质导电网络为骨架,所述骨架上负载有核壳结构的活性纳米颗粒,所述核壳结构包括核与包裹在核表面的两层壳,所述活性纳米颗粒以镍单质为核,以包裹在镍单质表面的磷化镍为第一层壳,以包裹在磷化镍表面的碳为第二层壳。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镍基-碳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不足之处在于,催化剂所促进的是析氧作用,对氢产量的提升无助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电催化剂催化析氢催化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由于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组成的一维多孔镍/碳纳米棒结构性高、脱附孔径较小以及比表面积较大,悬挂的化学键增多,使得其在电化学工作站中产生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在电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耗能少、条件温和及产品形貌好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上述复合材料由于Ni核和C壳层协同作用,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显著的电化学活性。金属Ni作为导体可以降低内阻,金属Ni能将H原子转化为H2;通过减小催化剂纳米颗粒的尺寸增加镍基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制备多孔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对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镍金属粒子与空气接触容易被氧化,通过碳包覆这种方法能够隔绝内核金属粒子与空气接触,使之得到保护,提高了其稳定性;同时作为外壳的碳层能够充当一个隔离层阻止金属粒子相互作用而团聚到一起。甚至,可以通过表面包覆使得金属纳米粒子具有外壳独有的性质,使这种结构的电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析氢催化活性。核/壳结构纳米粒子还能够组成一维的多孔镍/碳纳米棒结构性高、脱附孔径较小以及比表面积较大,悬挂的化学键增多,使得其在电化学工作站中产生更高的电催化活性,使得其析氢的产量增加。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搅拌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洗净,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每10mL蒸馏水对应0.7-0.9g六水合氯化镍。

作为优选,步骤二中,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3-0.5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2.2:1。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搅拌为磁力搅拌,搅拌时间为10-20min。

采用磁力搅拌能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度,相对于机械搅拌也更加轻巧与容易控制。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2-2.5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80-200℃,反应时间3-4小时。

采用梯度加热反应,在第一步能够较好的促进反应物反应,壳层结构能够更好的附着在镍基表面,壳层排列更加紧密,能更好的控制形貌与反应更加充分作为优选,步骤四中,洗净步骤为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3-5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6000-8000r/min。

作为优选,步骤四中,真空烘干的温度为70-75℃。

采用真空干燥箱里抽真空是为了去除样品中可以抽去的气体成分。而普通干燥箱只能简单的烘干样品里的溶剂。真空温度过低会导致样品结晶性不能达到所需干燥条件;温度过高会导致样品挥发变质或结块。

作为优选,步骤五中,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50-400℃,煅烧时间为0.6-1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480-520℃,煅烧时间为0.8-1.2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00-350℃,煅烧时间为0.5-0.6h。

对前驱体的煅烧采用分段煅烧,第一阶段,较低温煅烧能够使得可壳层由内到外逐步炭化,整个壳层结构的炭化更加均匀,对多孔壳层结构的预构件,避免一次性高温炭化而出现部分结构炭化不完全的现象;第二阶段是对第一阶段煅烧炭化作用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壳层结构进行充分的炭化,形成稳定的多孔壳层结构,完善复合核/壳结构的性能;第三阶段是对前一个阶段的补充,延续了前一阶段的炭化效应,同时对多孔壳层结构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使得多孔壳层结构内部的孔隙及架构布局在次高温下及时调整适应,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避免煅烧后温度瞬间下降到室温而引起多孔壳层结构内部孔洞坍塌,所制备出来的核/壳催化剂结构更加稳定,结合位点多及催化活性更高。

若煅烧不充分,它可能主要还是以前驱体存在,就是块状,并不是我们要的多孔纳米棒,若高温煅烧时间过长,它的纳米棒就会断裂或内部坍塌,此时的比表面积就会变小,然后整体的性能就会变差。

作为优选,步骤五中,惰性气体为氩气。

为了避免催化剂中掺杂杂质元素,采用化学性能最为稳定、价格低廉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使得到的催化剂纯度更高,催化活性更强。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由于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组成的一维多孔镍/碳纳米棒结构性高、脱附孔径较小以及比表面积较大,悬挂的化学键增多,使得其在电化学工作站中产生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在电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分别采用梯度加热与分段煅烧来制备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制备出来的电催化剂结构稳定、结合位点多及催化活性高;

(3)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耗能少、条件温和及产品形貌好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XRD图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SEM图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SEM图片。

图4是本发明对比例1的SEM图片。

图5是本发明对比例2的SEM图片。

图6是本发明对比例3的SEM图片。

图7是本发明对比例4的SEM图片。

图8是本发明对比例5的S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总实施例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7-0.9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3-0.5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2.2: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0-20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2-2.5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80-200℃,反应时间3-4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3-5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6000-8000r/min;70-75℃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50-400℃,煅烧时间为0.6-1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480-520℃,煅烧时间为0.8-1.2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00-350℃,煅烧时间为0.5-0.6h。

实施例1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8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4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1: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5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30℃,反应时间2.3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90℃,反应时间3.5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7000r/min;73℃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75℃,煅烧时间为0.8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1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25℃,煅烧时间为0.55h。

实施例2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7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3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0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00℃,反应时间2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80℃,反应时间4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3-5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6000r/min;75℃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1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480℃,煅烧时间为1.2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0.5h。

实施例3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9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5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2: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20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60℃,反应时间2小时;第二加热阶段200℃,反应时间3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5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8000r/min;75℃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0.6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520℃,煅烧时间为0.8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0.6h。

实施例4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75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35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05: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2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10℃,反应时间2.1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85℃,反应时间3.2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3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6500r/min;71℃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60℃,煅烧时间为0.71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490℃,煅烧时间为0.9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10℃,煅烧时间为0.52h。

实施例5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85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45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15: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8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50℃,反应时间2.4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95℃,反应时间3.8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7500r/min;74℃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90℃,煅烧时间为0.9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510℃,煅烧时间为1.1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40℃,煅烧时间为0.58h。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阶段的煅烧温度为400℃。)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8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4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1: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5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30℃,反应时间2.3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90℃,反应时间3.5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7000r/min;73℃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75℃,煅烧时间为0.8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1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25℃,煅烧时间为0.55h。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阶段的煅烧温度为550℃。)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8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4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1: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5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30℃,反应时间2.3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90℃,反应时间3.5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7000r/min;73℃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75℃,煅烧时间为0.8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550℃,煅烧时间为1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25℃,煅烧时间为0.55h。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设有煅烧反应第一阶段。)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8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4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1: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5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30℃,反应时间2.3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90℃,反应时间3.5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7000r/min;73℃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1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25℃,煅烧时间为0.55h。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异丙醇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是5:1。)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8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4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5: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5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30℃,反应时间2.3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90℃,反应时间3.5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7000r/min;73℃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75℃,煅烧时间为0.8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1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25℃,煅烧时间为0.55h。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加热阶段的反应时间为1.5h。)

一种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由六水合氯化镍与氨乙酸复合制得的核壳结构。

一种所述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第一溶液;每10mL蒸馏水对应0.8g六水合氯化镍。

步骤二:将氨乙酸和异丙醇加入到上述第一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每30mL异丙醇溶液对应0.4g氨乙酸;异丙醇溶液与步骤一的蒸馏水的体积比是2.1:1。

步骤三:将上述第二溶液磁力搅拌15min成悬浊液,将悬浊液转入到容器中,梯度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绿色沉淀;梯度加热包括:第一加热阶段,反应的温度为130℃,反应时间2.3小时;第二加热阶段190℃,反应时间1.5小时。

步骤四:将收集到的浅绿色沉淀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次,同时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7000r/min;73℃真空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五:将前驱体在氩气中锻烧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锻烧反应包括: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75℃,煅烧时间为0.8h,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1h;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25℃,煅烧时间为0.55h。

表1各项目与Ni/C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相关性能

结论:只有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出来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剂较强的析氢能力。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阶段的煅烧温度为400℃;此时的煅烧温度不足以把块状前驱体全部煅烧为多孔纳米棒。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阶段的煅烧温度为550℃;此时的煅烧温度会导致生成的纳米棒断裂并生成许多碎小的棒状结构。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设有煅烧反应第一阶段;当直接加热到第二阶段时,会导致前驱体从一个低温状态直接升到我们所需要的温度,此时锻烧出来的一维纳米棒粗细大小很不均一。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异丙醇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是5:1;此时的比表面积相对于异丙醇:水=2:1时比较小,此时的脱附孔径较大,并且生成的一维纳米棒尺寸很不均匀。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加热阶段的反应时间为1.5h;当第二加热阶段过长时,它和之前较低的反应温度条件下生成的纳米棒相比,块状的前驱体完全分裂,并在分裂均匀的基础上继续煅烧,此时的维纳米棒结构会出现粗细不均匀。对比例1-5所得到的电催化剂产物结构稳定性较差,结构完整度低,所以降低了反应催化活性。

图1:制得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并且没有生成其他杂质,纯度较高。

图2-3:制得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可以较多的Ni/C纳米棒,粗细大小比较均一。并且可以看出该纳米棒是由许多纳米小颗粒组成,并且具有多孔结构。

图4:制得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获得少量的Ni/C纳米棒,但是产物大多还是以块状的前驱体状态存在且大小不均一。

图5:制得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发生稍微断裂生成些许碎小的棒状结构,可以得到粗细较为均一,但结构完整度较差的一维纳米棒结构。

图6:制得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发生断裂生成许多碎小的棒状结构,其明显不如500℃时生成的纳米棒形貌均一。

图7:制得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由于溶剂比的差异,导致煅烧出的纳米棒形貌很不均一。

图8:制得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微观形貌,可以得到粗细不均匀的纳米棒结构;

由上述实施例1~5及对比例1~5相关的数据可知,只有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方案,才能够在各方面均能满足上述要求,得出最优化的方案,得到最优的Ni/C纳米材料电催化剂。而对于配比的改动、原料的替换/加减,或者加料顺序的改变,均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多孔钴/镍掺杂碳中空结构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