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h-sic 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2676 发布日期:2021-05-14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4h-sic 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4H-SIC MOSFE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是由 M·G·萨吉奥 E·扎内蒂 A·瓜尔内拉 于 2020-11-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的各实施例涉及4H-SIC 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MOSFET器件包括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半导体主体。MOSFET器件的源极端子包括掺杂区域和金属层,掺杂区域在半导体主体的第一面处延伸,并且金属层电耦合到该掺杂区域的金属层。漏极端子在半导体主体的第二面处延伸。掺杂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具有第一掺杂水平和第一深度,并且第二子区域具有第二掺杂水平和第二深度的第二子区域。第二掺杂水平和第二最大深度中间的至少一项具有比第一掺杂水平和第一最大深度的相应值高的值。金属层唯一地通过第二子区域与源极端子电接触。(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 to 4H-SIC MOSFE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The MOSFET device includes a semiconductor body having a first side and a second side. The source terminal of the MOSFET device includes a doped region extending at the first fac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and a metal layer electrically coupled to the metal layer of the doped region. The drain terminal extends at the second fac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doped region includes a first sub-region having a first doping level and a first depth and a second sub-region having a second doping level and a second depth.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doping level and the second maximum depth has a higher value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of the first doping level and the first maximum depth. The metal layer is in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the source terminal exclusively through the second subregion.)

4H-SIC 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以侧视图和正交轴X、Y、Z的三轴参考系统示出了竖直MOSFET器件1的基础结构。在常规实施例中,MOSFET器件1包括多个这些基础结构,它们共同工作,共享相同的漏极端子(D),其中所有栅极端子(G)通过沉积的多晶硅网(未示出)连接在一起,并且源极端子(S)中的所有源极端子通过上金属层10电连接和链接。

如图1中所示,MOSFET器件1包括具有上表面2a和下表面2b的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主体2(其包括衬底并且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外延层)。半导体主体2例如被N-掺杂。在下表面2b处,例如通过注入N型(N+掺杂)掺杂剂物质形成漏极区域4。在上表面2a处,体区域5(P掺杂)围绕源极区域8(N+掺杂)。包括由栅极导电层6a和栅极电介质层6b形成的堆叠的栅极结构6在上表面2a上延伸,部分地与源极区域8重叠。相应的隔离层9覆盖栅极结构6。

上金属层10分别在表层部分16和17处与源极区域8和体区域5电接触,以便在使用期间将源极区域8和体区域5偏置在相同的偏置电压处。

为了改善上金属层10和体区域5之间的电接触,P阱区域(P+掺杂)14形成在体区域5中的一些体区域中,并且在与表层部分17相对应的区域中面对上表面2a。通常,硅化物界面层(未示出)形成在表层部分17处,以在金属10和注入的P阱区域14之间形成欧姆接触。仅在金属层10被设计成接触体区域5的位置处形成P阱区域14。在相应的体区域5中,P阱区域14被布置在源极区域8之间。

其中通过设计,已经决定在上金属层10和源极区域8之间(即在表层区域16处)形成接触,相应的源极区域8在容纳它的体区域5内连续延伸,与表层区域16相对应地面对上表面2a。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并且未示出地形成另外的层,以增强金属10和源极8之间的电接触。

在MOSFET器件1的导通状态期间,当栅极-源极电压VDS高于阈值时,传导电流位于漏极区域4中,并且位于栅极结构6下方的半导体主体2的区域中(沟道18)。在MOSFET器件1的关断状态期间,跨漏极D和源极S的电压降由处于反向偏置的PN结维持,并且非常小的电流(泄漏)流过PN结。如果电压增加过多并且电场达到临界值,则PN结将击穿,并且电流开始流过体区域5。如果对PN结施加过电压,则电流会流过PN结,而MOSFET器件1限制实际的漏极-源极击穿电压(BVDS)。击穿机制本身对PN结没有破坏性。但是,除非提供足够的散热,否则高击穿电流和电压引起的过热会损坏PN结。

更详细地考虑MOSFET的结构,可以看到PN结不是“完美的二极管”。二极管是双极结晶体管(BJT)的集电极-基极结,该双极结晶体管(BJT)也被称为寄生晶体管,其由N+源极8、P/P+体5和N+漏极4构成,其中基极通过金属层10短路到发射极。MOSFET承受雪崩条件的能力考虑了这些问题。

通常,通过使用执行非钳位感应切换(UIS)操作的电路,来评估器件的雪崩能力。在测试期间,会出现两种故障:一种与电流有关,并且另一种与功耗有关。在前者中,故障是由于流过其基极电阻的电流乘以增益导致的寄生双极的栓锁而引起。当结的温度上升到临界值时,达到第二种情况,该临界值通过再生热失控引起热点的形成,平均温度约为650℃,在大约1000℃达到峰值,这继而触发极快的器件破坏。

众所周知,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特别地,具有大于1.1eV的禁带宽度的能量值Eg)、导通电阻(RON)低、热导率值高、操作频率高以及电荷载流子的速度饱和度高的半导体材料,对于生产诸如二极管或晶体管的电子组件的理想的,特别对于功率应用是理想的。具有上述特性并且被设计用于制造电子组件的一种材料是碳化硅(SiC)。特别地,对于之前列出的性能,处于其不同多型的碳化硅(例如3C-SiC、4H-SiC、6H-SiC)比硅更优选。

与被提供在硅衬底上的类似器件相比,被提供在碳化硅衬底上的电子器件呈现出许多有利的特性,诸如传导中的低输出电阻、低泄漏电流、高工作温度和高工作频率。

然而,上述问题不能通过SiC的使用而被完全克服,并且,为了改进MOSFET器件的雪崩能力,通常的解决方案预见了具有相对于有源区域的高的多的击穿阈值的边缘结构。但是,由于在器件的边缘处的效率的限制,该目标并不总是可行。

此外,由于源极电阻取决于源极区域8的掺杂值,因此导通状态下的电阻也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的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MOSFET器件,该MOSFET器件包括半导体主体,半导体主体具有沿一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源极端子包括掺杂区域和金属层,掺杂区域在半导体主体的第一面处延伸,并且金属层电耦合到掺杂区域。漏极端子在半导体主体的第二面处延伸。掺杂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具有第一掺杂浓度和在半导体主体中的第一最大深度,并且第二子区域具有第二掺杂浓度和在半导体主体中的第二最大深度。第二掺杂浓度和第二最大深度中的至少一项具有分别比第一掺杂浓度和第一最大深度的值高的相应值。金属层唯一地通过所述第二子区域与源极端子电接触,并且金属层仅在源极端子的第二子区域处与源极端子直接物理接触。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制造MOSFET器件的方法,方法包括形成源极端子。形成源极端子包括:在半导体主体的第一面处注入掺杂区域,以及形成金属层,该金属层在半导体主体的第一面上并且电耦合到掺杂区域。方法还包括在半导体主体的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处,沿着一方向形成漏极端子。注入掺杂区域包括形成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具有第一掺杂浓度和在半导体主体中的第一最大深度,第二子区域具有第二掺杂浓度和在半导体主体中的第二最大深度。第二掺杂水平和第二最大深度中的至少一项具有比第一掺杂水平和第一最大深度的相应值高的值。形成金属层包括形成唯一地通过所述第二子区域与源极端子电接触的金属层,金属层仅在源极端子的第二子区域处与源极端子直接物理接触。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器件,该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半导体主体;以及源极端子,包括掺杂区域和金属层,掺杂区域从第一表面延伸到半导体主体中,金属层电耦合到掺杂区域。掺杂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具有第一掺杂浓度和在半导体主体中的第一最大深度;以及第二子区域,具有第二掺杂浓度和在半导体主体中的第二最大深度。第一子区域从第二子区域的相对侧横向向外延伸。漏极端子在半导体主体的第二面处延伸,并且绝缘层被布置在掺杂区域的第一子区域上。第二掺杂浓度和第二最大深度中的至少一项具有分别比第一掺杂浓度和第一最大深度的值高的相应值。金属层与掺杂区域的第二子区域直接接触地,从绝缘层的第一侧边缘延伸到绝缘层的第二侧边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现在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已知类型的MOSFET器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MOSFET器件;

图3A至图3C示出了制造图2的MOSFET器件的过程步骤;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外的实施例的MOSFET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MOSFET器件100。

图2是在图1的正交轴X、Y、Z的三轴参考系统中的横截面图。

如已经参考图1所讨论的,图2中所示的MOSFET结构可以是基础结构或“单元(cell)”,其可以用于通过将基础结构复制期望的次数来开发实际的MOSFET器件100;这种基础结构一起工作,共享公共漏极端子(D)、公共栅极端子(G)和公共源极端子(S)。

明显的是,当复制图2的结构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可以在基础结构中引入最小变化,例如,以便遵守设计要求、面积占用、电气要求、制造要求等中间的一个或多个。

如图2中所示,MOSFET器件100包括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主体102(其包括衬底,并且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外延层),其具有沿着Z轴彼此相对的上表面102a和下表面102b。

特别地,半导体主体102由碳化硅(SiC)制成,更特别地由4H-SiC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半导体主体102被N-掺杂。

面对下表面102b的是例如由注入的N型掺杂剂物质(N+掺杂)形成的漏极区域104。体区域105(P掺杂)被布置在上表面102a处;特别地,体区域105面对上表面102a。

通过在半导体主体102中的体区域105内进行注入形成源极区域108(N+掺杂),其面对上表面102a。因此,体区域105围绕形成在其中的相应源极区域108。

栅极结构106在上表面102a上延伸,并且包括由(例如,金属材料的)栅极导电层106a和(绝缘或电介质材料)的栅极电介质层106b形成的堆叠。相应的隔离层109覆盖每个栅极结构106,以将栅极结构106与金属层110电绝缘。栅极结构106与源极区域8部分地重叠;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使用期间,在半导体主体102的栅极结构106下方(在体区域105/源极区域108之间)的区域中形成相应的沟道区域118。电流路径在图2中被以虚线示出,并且从源极区域108流向漏极区域104(竖直传导)。

MOSFET器件100的有源区域是发生电流传导的区域,特别地是形成沟道的区域。通常,未示出并且本身已知,有源区域完全或部分地被边缘终端区域围绕。边缘终端区域例如是具有P导电性类型的注入区域。

以未详细示出并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所有栅极结构106被电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沉积的多晶硅网),并且所有源极区域108被电连接在一起和/或在半导体主体102内彼此电连接。

上金属层110在相应的选择区域处与源极区域108和体区域105电接触,以便在使用期间将源极区域108和体区域105偏置在相同的偏置电压下。

为了改善上金属层110和体区域105之间的电接触,在一个或多个体区域105中的上表面2a处形成P阱区域(P+掺杂)114,并且形成相应的电接触界面117。通常,每个电接触界面117还包括硅化物界面层(未示出),以在上金属层110和相应的P阱区域114之间形成欧姆接触。在金属层110到达上表面102a处形成形成P阱区域114,以接触体区域105。P阱区域114被布置在在相同体区域105中延伸的源极区域108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上金属层110和半导体主体的区域之间限定电接触界面116,通过设计,已经确定在该区域中形成上金属层110和源极区域108之间的接触。

源极区域108和上金属层110之间的电接触通过中间电接触区域120来保证,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在一侧上与至少一个源极区域108直接电接触,并且在另一侧上与上金属层110直接电接触(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在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和上金属层110之间形成用于改善欧姆接触的一个或多个界面层)。换句话说,上金属层110和源极区域108之间的电接触唯一地通过(或借助于)中间电接触区域120进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是N型的注入区域,具有比源极区域108的掺杂水平(或掺杂剂量)高的掺杂水平(或掺杂剂量)。此外,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延伸到半导体主体102中深度DI(沿Z轴,从上表面102a测量)大于由源极区域108达到的深度DS(沿Z轴,从上表面102a测量)。

因此,中间电接触区域120与在相同体区域105内延伸的源极区域108直接横向电接触(即,沿着X轴,中间电接触区域120与源极区域108直接电接触)。更具体地,在相同体区域105内延伸的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和源极区域108是电连续的。

根据本公开,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掺杂水平比源极区域108的掺杂水平(即,掺杂浓度)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掺杂水平在1·1019原子/cm3-1·1020原子/cm3的范围内,而源极区域108的掺杂水平在1·1018原子/cm3-1·1020原子/cm3的范围内。实际值在指定的范围内被选择,并且不重叠。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深度DI高于源极区域108的深度DS。例如,源极区域108的深度DS在0.2μm-0.4μm的范围内,而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深度DI在0.6μm-0.7μm的范围内。根据该实施例,结n-/p/n+(在图中具有附图标记102/105/120的元素)的穿通导致有源区域中的均匀雪崩状况(在UIS测试下以及在静态条件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1·1019原子/cm3-1·1020原子/cm3的范围内,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和源极区域108的掺杂水平相同或近似相同。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深度DI高于源极区域108的深度DS。例如,源极区域108的深度DS在0.1μm-0.2μm的范围内,而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深度DI高于0.2μm(例如,在0.2μm和0.4μm的范围内)。以使它们不重叠的方式来选择实际值。已经发现该实施例在短路测试期间增加了坚固性。实际上,该结构允许调制MOSFET器件120的饱和电流,对MOSFET器件120的输出电阻有最小影响。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掺杂水平在1·1019原子/cm3-1·1020原子/cm3的范围内,而源极区域108的掺杂水平在1·1018原子/cm3-2·1019原子/cm3的范围内(一般而言,区域108的掺杂水平为区域120的掺杂水平的1%至20%)。实际值在指定范围内被选择,并且不重叠。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深度DI在0.2μm-0.4μm的范围内,而源极区域108的深度DS在0.1μm-0.4μm的范围内(一般而言,DS为DI的25%到100%)。已经发现该实施例在短路测试期间增加了坚固性。实际上,该结构允许调制MOSFET器件120的饱和电流,而不会不期望地影响MOSFET器件120的输出电阻。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掺杂水平在1·1019原子/cm3-1·1020原子/cm3的范围内,而源极区域108的掺杂水平在1·1018原子/cm3-2·1019原子/cm3的范围内(一般而言,区域108的掺杂水平为区域120掺杂水平的1%至20%)。实际值在指定的范围内被选择,并且不重叠。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深度DI在0.6μm-0.7μm的范围内,而源极区域108的深度DS在0.1μm-0.4μm的范围内(一般而言,DS为DI的15%到60%)。根据该实施例,结n-/p/n+(在附图中具有附图标记102/105/120的元素)的穿通导致有源区域中的均匀雪崩状态(在UIS测试下)。此外,还发现该实施例在短路测试期间增加了坚固性。

应当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深度都低于其中包含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体区域105的深度。换句话说,中间电接触区域120被容纳它的体区域105围绕。

出于以下原因,比源极108更深并且具有更高掺杂水平的区域120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在给定电压处(由例如体掺杂水平、衬底/外延层102的厚度以及区域120与体105之间的深度差的物理参数固定),使用期间的电场会引起结n-/p/n+(在附图中具有附图标记102/105/120的元素)的穿通,从而导致有源区域中的均匀雪崩状态。该电压低于体-漏极结根据设计可以承受的击穿电压BV。这样,非钳位感应切换(UIS)操作涉及整个有源区域。由于在击穿电压BV现象中涉及的区域(例如,整个有源区域)增加,因此MOSFET器件100在UIS操作下更鲁棒,从而有助于减小击穿电压BV下的电流密度。

中间电接触区域120比源极区域108深的实施例的击穿机制与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和源极区域108处于相同深度的情况不同。更特别地,在中间电接触区域120与源极区域108处于相同深度的情况下,电场在体-漏极结的拐角上达到临界值,通过碰撞电离现象导致空穴生成。感应电流由空穴主导。相反,在中间电接触区域120比源极区域108深的实施例中,电场低于临界值。因此,击穿机制由穿通现象控制,导致电子电流从漏极流向源极。

如此,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比源极区域108深)例如通过优化残余体电荷以及将击穿电压BV现象从碰撞电离移动到穿通,而有利于对MOSFET器件100有源区域中的击穿电压BV的控制。击穿电压BV例如从边缘终端移动到有源区域的每个基本单元,这在UIS处提供了MOSFET器件100的更高的鲁棒性。关于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制造过程,参考图3A-图3C,其示出了半导体晶圆的一部分,限于半导体晶圆的对理解本公开有用的特征。与已经参考图2描述的那些元素共同的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并且不再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3A,在通过P掺杂物质的注入形成体区域105之后,实施N型物质(例如,锑、砷或磷)的第一掩蔽注入,以便在体区域105内形成第一注入区域121。利用在20keV-200keV范围内的注入能量实施该第一注入(通过图3A中的箭头示出)。在图3A中仅示意性地描绘了用于该注入的掩模123,并且留下了半导体主体102的暴露的表层部分,该暴露的表层部分与将形成源极区域108和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区域相对应。

然后,图3B,实施N型物质(例如,锑、砷或磷)的第二掩蔽注入,以便在被设计成容纳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多个)体区域105内形成第二注入区域122。利用高于用于图3A的第一注入的能量的注入能量(高达300keV)实施该第二注入(通过图3B中的箭头示出)。用于第二注入的掩模127留下半导体主体102的暴露的表层部分,该暴露的表层部分与仅将形成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区域相对应。由于注入能量更高,所以注入的物质在半导体主体102中到达比在第一注入期间达到的深度高的深度。

然后,在图3C中,实施退火步骤,以促进区域121、122的所有注入物质的扩散,从而形成源极区域108和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在处于范围1600℃-1800℃的温度处实施退火。

在退火步骤之后,第一注入区域和第二注入区域121、122形成一个单个注入和扩散区域,这又形成中间电接触区域120,中间电接触区域120沿X方向在其相对侧与两个源极区域108直接电接触。

根据未示出的另外的实施例,在用于形成源极区域108的第一注入之后,实施第一退火步骤以扩散由此注入的掺杂剂物质。然后,实施第二注入,并且实施另外的第二退火步骤以扩散由此注入的掺杂剂物质。

明显的是,源极区域108和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可以通过比已经描述的高的注入次数来形成。例如,源极区域108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后续注入形成,并且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后续注入(其中后续注入中的至少两个后续注入对于源极区域108的形成是共同的)形成。

通过检查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本公开的特性,其提供的优点是明显的。

特别地,通过在MOSFET结构的基本单元中引入内部电压钳位,可以使击穿现象出现在整个有源区域中,从而当器件被要求在雪崩模式中工作时,将所有情况中涉及的面积最大化。

当达到雪崩模式时,电场低于标准解决方案中的电场,从而允许更好的雪崩性能。

此外,击穿电压跨MOSFET结构更加均匀,因为它克服了通常在器件的边缘层经历的击穿电压值的可变性。

最后,明显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已经描述和示出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变化。

例如,之前公开的实施例涉及N沟道MOSFET。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公开也可以应用于P沟道MOSFET。

在图4中所示的另外的实施例中,示出了MOSFET器件120。图4的与图2的那些共同的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再进一步描述。

在MOSFET器件120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和(多个)源极区域108在半导体主体102中延伸相同的深度(即,DI=DS或DI≈DS)。然而,中间电接触区域120具有比源极区域108高的掺杂水平(掺杂浓度)。

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掺杂水平在1·1019原子/cm3-1·1020原子/cm3的范围内,而源极区域108的掺杂水平在1·1018原子/cm3-2·1019原子/cm3的范围内。一般而言,源极区域108的掺杂水平为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掺杂水平的1%至20%。实际值在指定的范围内被选择,并且不重叠。而且,如所述的,在该实施例中,中间电接触区域120的深度DI与源极区域108的深度DS相同。例如,深度DS和DI在0.2μm-0.4μm的范围内。

已经发现该实施例在短路测试期间增加了坚固性。实际上,图4的结构允许调制MOSFET器件120的饱和电流,而不会不期望地影响MOSFET器件120的输出电阻。

上述各种实施例可以被组合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可以根据以上详细描述对实施例进行这些和其他改变。通常,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当被解释为将权利要求限制为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应当被解释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以及赋予这些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因此,权利要求不受公开内容的限制。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鳍式场效应管及其制作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