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文档序号:720508 发布日期:2021-04-16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连接器 (Connector with a locking member ) 是由 葛明琪 周欢 张驰 于 2020-11-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连接器,包括第一金具,第一金具包括呈U字型的基板部,基板部包括端基板和侧基板,端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侧基板,端基板保持于端壁的顶面上,侧基板保持于侧壁的顶面上,还包括弹性接触悬臂,侧壁与端壁的连接处设有挖槽部,挖槽部内具有向上凸出的凸台部,凸台部的一端与侧壁相连,弹性接触悬臂包括依次相连的外悬臂、弯折部及内悬臂,外悬臂连接侧基板,内悬臂远离外悬臂的侧面上设有突出部,凸台部位于内悬臂与外悬臂之间;当沿上下方向从上方观察第一金具时,内悬臂至少部分地由基板部覆盖,并且突出部至少部分地、可见地位于容纳腔内。本连接器结构强度大、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长度尺寸小,能够做到微型化。(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hardware fitting, wherein the first hardware fitting comprises a U-shaped substrate part, the substrate part comprises an end substrate and a side substrate, two ends of the end substr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substrate, the end substrate is kept on the top surface of an end wall, the side substrate is kept on the top surface of a side wall, the connector also comprises an elastic contact cantilever, a digging groove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joint of the side wall and the end wall, an upward convex boss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digging groove part, one end of the boss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the elastic contact cantilever comprises an outer cantilever, a bending part and an inner cantilever which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the outer cantile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substrate, a protrud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inner cantilever,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outer cantilever, and the; when the first fitting is viewed from above in the up-down direction, the inner cantilever is at least partially covered by the base plate portion, and the protruding portion is at least partially, visibly located within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The connec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difficult damage and long service life; the length size is small, can accomplish miniatura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性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接配合的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为了延长板对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的端头分别设有金具,其中,公端连接器端头的金具可称为公端金具,母端连接器端头的金具可称为母端金具。

为让母端金具与公端金具实现稳定地接触导通,母端金具上一般会设置弹性接触悬臂,但当公、母端连接器出现非对正插接时,公端连接器会对弹性接触悬臂造成损伤,而且,公端金具在材料流转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弹性接触悬臂损坏的情况。由此可见,现有的连接器存在易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连接器,包括母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座和设于母座端头处的第一金具,所述母座包括底板、两个端壁和两个侧壁,所述底板的两端向上凸出形成所述端壁,所述底板的两侧向上凸出形成所述侧壁,所述端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侧壁,所述底板、两个端壁和两个侧壁五者围成用于容纳公端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腔,所述第一金具包括呈U字型的基板部,所述基板部包括端基板和侧基板,所述端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侧基板,所述端基板保持于所述端壁的顶面上,所述侧基板保持于所述侧壁的顶面上,还包括弹性接触悬臂,所述侧壁与所述端壁的连接处设有挖槽部,所述挖槽部内具有向上凸出的凸台部,所述凸台部的一端与所述侧壁相连,所述弹性接触悬臂包括依次相连的外悬臂、弯折部及内悬臂,所述外悬臂连接所述侧基板,所述内悬臂远离所述外悬臂的侧面上设有突出部,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内悬臂与所述外悬臂之间;当沿上下方向从上方观察所述第一金具时,所述内悬臂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基板部覆盖,并且所述突出部至少部分地、可见地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连接器的母端金具中,弹性接触悬臂能够得到基板部的充分保护,大大降低了弹性接触悬臂遭到损坏的风险,利于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2)弹性接触悬臂的弯折部靠近端壁的外侧面设置,有利于缩减母端金具在母座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使得连接器能够实现微型化;

(3)至少部分容纳弹性接触悬臂的挖槽部内设有凸台部,且凸台部的一端连接侧壁,由此可见,母座的侧壁在上下方向上无需断开以供弹性接触悬臂伸入容纳腔,利于保证母座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隐藏第一金具后);

图4为图3中细节B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细节C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中的第一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中的第一金具的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中的第一金具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中的第二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中的第二金具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母座;11、底板;12、端壁;13、侧壁;14、中岛;141、第一倒角部; 142、斜面部;143、第二倒角部;144、第三倒角部;145、第四倒角部;15、挖槽部;151、第一段;152、第二段;153、第三段;16、凸台部;

2、第一金具;21、端基板;211、连料块;22、侧基板;23、弹性接触悬臂;231、外悬臂;232、弯折部;233、内悬臂;2331、突出部;24、外侧保护部;241、卡扣部;25、端保护部;26、引导臂;

3、第二金具;31、保护部分;311、侧保护臂;312、顶保护臂;313、端保护臂;3131、第一弯曲部;3132、斜面引导部;3133、第二弯曲部;3134、竖直部;3135、第三弯曲部;314、第四弯曲部;32、支撑部分;321、底臂; 322、接料臂;323、加固臂;3231、第一嵌入部;3232、第二嵌入部;324、加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11,连接器,包括母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座 1和设于母座1端头处的第一金具2,所述母座1包括底板11、两个端壁12和两个侧壁13,所述底板11的两端向上凸出形成所述端壁12,所述底板11的两侧向上凸出形成所述侧壁13,所述端壁1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侧壁13,所述底板11、两个端壁12和两个侧壁13五者围成用于容纳公端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腔,所述第一金具2包括呈U字型的基板部,所述基板部包括端基板 21和侧基板22,所述端基板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侧基板22,所述端基板21保持于所述端壁12的顶面上,所述侧基板22保持于所述侧壁13的顶面上,还包括弹性接触悬臂23,所述侧壁13与所述端壁12的连接处设有挖槽部15,所述挖槽部15内具有向上凸出的凸台部16,所述凸台部16的一端与所述侧壁 13相连,所述弹性接触悬臂23包括依次相连的外悬臂231、弯折部232及内悬臂233,所述外悬臂231连接所述侧基板22,所述内悬臂233远离所述外悬臂 231的侧面上设有突出部2331,所述凸台部16位于所述内悬臂233与所述外悬臂231之间;当沿上下方向从上方观察所述第一金具2时,所述内悬臂233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基板部覆盖,并且所述突出部2331至少部分地、可见地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连接器的母端金具中,弹性接触悬臂23能够得到基板部的充分保护,大大降低了弹性接触悬臂23遭到损坏的风险,利于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2)弹性接触悬臂23的弯折部232靠近端壁12的外侧面设置,有利于缩减母端金具在母座1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使得连接器能够实现微型化;

(3)至少部分容纳弹性接触悬臂23的挖槽部15内设有凸台部16,且凸台部16的一端连接侧壁13,由此可见,母座1的侧壁13在上下方向上无需断开以供弹性接触悬臂23伸入容纳腔,利于保证母座1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侧基板22的外侧边具有朝下延伸的外侧保护部24。

由上述描述可知,外侧保护部24能够为侧壁13的外侧面提供保护,利于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外悬臂231连接所述外侧保护部24靠近所述端壁12的外侧面的端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外侧保护部24不仅能够起到保护侧壁13的作用,还起到连接弹性接触悬臂23与所述侧基板22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保护部24上设有卡扣部241,所述外侧保护部24通过所述卡扣部241保持于所述侧壁13的外侧面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外侧保护部24上的卡扣部241能够起到固定第一金具2 与母座1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挖槽部15连通所述侧壁13的外侧面、所述端壁12的内侧面及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挖槽部15连通所述端壁12的外侧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挖槽部15有足够的设置弹性接触悬臂23的空间;同时,连通端壁12的外侧面的挖槽部15也能够简化母座1的结构,降低母座1注塑模具的设计难度,方便母座1的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端基板21连接有连料块211,当沿上下方向从上方观察所述第一金具2时,所述弹性接触悬臂23至少部分地由所述连料块211覆盖。

由上述描述可知,连料块211用于与料带实现可断开连接,换句话说,连料块211实质上是第一金具2的加工废料。在本连接器的第一金具2中,连料块211不仅起到连料作用,还能够起到从上方保护弹性接触悬臂23的作用,实现了一物多用/废料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端基板21上的所述连料块211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为多个的所述连料块211间隔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料块211能够提高第一金具2在转运、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一金具2意外脱离料带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端基板21的内侧边上和/或所述侧基板22的内侧边上形成有引导臂26。

由上述描述可知,引导臂26能够引导公端连接器对正插入母端连接器,使得连接器插拔更顺畅,同时,引导臂26还能够为端壁12和/或侧壁13提供充足的保护,利于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端基板21的外侧边具有朝下延伸的端保护部25,所述端保护部25保持于所述端壁12的外侧面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端保护部25用于保护端壁12和/或给第一金具2的提供焊接位置。

连接器,包括母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座1和设于母座1端头处的第二金具3,所述母座1包括底板11、两个端壁12和两个侧壁13,所述底板11的两端向上凸出形成所述端壁12,所述底板11的两侧向上凸出形成所述侧壁13,所述端壁1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侧壁13,所述底板11、两个端壁12 和两个侧壁13五者围成用于容纳公端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腔,所述底板 11的中部区域向上凸出形成中岛14,所述中岛14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金具3包括相连的保护部分31和支撑部分32,所述支撑部分32嵌设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保护部分31嵌设于所述中岛14的端头处,所述保护部分31 包括用于保护所述中岛14侧面的侧保护臂311、用于保护所述中岛14顶面的顶保护臂312以及用于保护所述中岛14端面的端保护臂313,所述端保护臂313 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弯曲部3131、斜面引导部3132、第二弯曲部3133、竖直部 3134和第三弯曲部3135,所述第一弯曲部3131连接所述顶保护臂312,所述第三弯曲部3135连接所述支撑部分32,所述第一弯曲部3131分别凸出于其两侧的所述中岛14区域的表面设置,所述斜面引导部3132的外露面平齐于其两侧的所述中岛14区域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弯曲部3133分别凸出于其两侧的所述中岛14区域的表面设置,所述竖直部3134的外露面平齐于其两侧的所述中岛14区域的表面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第二金具3能够为中岛14的端头处的端面、侧面及顶面提供全面的保护,尤其是能够给中岛14的端面提供极为充足的保护,防止中岛14的端头被刮伤,有利于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及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岛14的端头处设有第一倒角部141、斜面部142和第二倒角部143,所述第一弯曲部3131对应于所述第一倒角部141设置,所述斜面引导部3132对应于所述斜面部142设置,所述第二弯曲部3133对应于所述第二倒角部143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公母端连接器插接配合时,中岛14的端头的上述构造能够确保公端连接器不会刮伤中岛14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中岛14的侧面和端面的连接角处还设有第三倒角部144。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三倒角部144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中岛14被刮伤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中岛14的侧面和顶面的连接角处还设有第四倒角部145,所述第四倒角部145位于所述中岛14的端头处,所述顶保护臂312与所述侧保护臂311通过第四弯曲部314相连,所述第四弯曲部314凸出于所述第四倒角部145的表面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四弯曲部314能够防止中岛14的侧面和顶面的连接角处出现刮伤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分32包括底臂321和接料臂322,所述底臂321连接所述第三弯曲部3135,所述接料臂3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料臂322 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底臂321,两个所述接料臂322的另一端分别朝靠近所述端壁12的方向延伸。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两个接料臂322能够方便母端连接器成型过程中的自动拉料工作,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开第一金具2上的端保护部25,也就是说,如此设置,能够避开第一金具2的焊脚,实现了多种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分32还包括连接所述底臂321的加固臂323,所述加固臂323包括嵌于所述底板11内的第一嵌入部3231和嵌于所述端壁12内的第二嵌入部3232。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嵌入部3231可增加底板11的结构强度,第二嵌入部3232可增加端壁12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接料臂3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嵌入部3231的两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接料臂322与第一嵌入部3231不会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况,便于第二金具3的加工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嵌入部3232上设有加固结构324。

由上述描述可知,加固结构324用于提高所述第二嵌入部3232本身的结构强度和/或所述第二嵌入部3232与所述端壁12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324为沿所述第二嵌入部3232宽度方向设置的冲压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冲压槽成型容易,方便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臂323的宽度大于所述底臂321的宽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加固臂323能够有效地提高母端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连接器,包括拆卸配合的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请结合图1至图3和图5至图8,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座1和设于母座1端头处的第一金具2,所述母座1包括底板11、两个端壁12 和两个侧壁13,所述底板11的两端向上凸出形成所述端壁12,所述底板11的两侧向上凸出形成所述侧壁13,所述端壁1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侧壁13,所述底板11、两个端壁12和两个侧壁13五者围成用于容纳公端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腔,所述底板11的中部区域向上凸出形成中岛14,所述中岛14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金具2包括呈U字型的基板部,所述基板部包括端基板21和侧基板22,所述端基板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侧基板22,所述端基板21保持于所述端壁12的顶面上,所述侧基板22保持于所述侧壁13的顶面上,请结合图2、图3、图5和图6,还包括弹性接触悬臂23,所述侧壁13 与所述端壁12的连接处设有挖槽部15,所述挖槽部15内具有向上凸出的凸台部16,所述凸台部16的一端与所述侧壁13相连,具体来说,所述凸台部16远离所述端壁12的外侧面的一端连接所述侧壁13,所述弹性接触悬臂23包括依次相连的外悬臂231、弯折部232及内悬臂233,所述外悬臂231连接所述侧基板22,所述内悬臂233远离所述外悬臂231的侧面上设有突出部2331,所述凸台部16位于所述内悬臂233与所述外悬臂231之间;请结合图2、图7和图8,当沿上下方向从上方观察所述第一金具2时,所述内悬臂233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基板部覆盖,并且所述突出部2331至少部分地、可见地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可选的,所述突出部2331冲压成型。

请结合图2和图6,所述外悬臂231连接所述侧基板22的外侧边,具体的,所述侧基板22的外侧边具有朝下延伸的外侧保护部24,所述外悬臂231连接所述外侧保护部24靠近所述端壁12的外侧面的端面,也就是说,所述外悬臂231 通过所述外侧保护部24连接所述侧基板22。为让第一金具2与母座1实现更稳定的结合,所述外侧保护部24上设有卡扣部241,所述外侧保护部24通过所述卡扣部241保持于所述侧壁13的外侧面上,详细的,所述母座1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外侧保护部24的收容槽。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挖槽部15连通所述侧壁13的外侧面、所述端壁12的内侧面、所述收容槽及所述容纳腔,优选的,所述挖槽部15连通所述端壁12的外侧面;具体来说,由于所述凸台部16的存在,所述挖槽部15 的挖槽区域形成了一U型槽,所述U型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151、第二段 152及第三段153,所述第一段151连通所述侧壁13的顶面和所述侧壁13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段152连通所述端壁12的外侧面和所述端壁12的顶面,所述第三段153连通所述端壁12的顶面和所述端壁12的内侧面,所述外悬臂231 位于所述第一段151内,所述弯折部232位于所述第二段152内,所述内悬臂 23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段153内。换句话说,所述弹性接触悬臂23的所述弯折部232位于所述母座1的角部,如此设置,可令侧壁13无需设置用于收容所述弯折部232的断口,利于保证侧壁13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充分地利用了母座1的角部位置,利于缩短母座1的整体长度,使得母端连接器更加微型化,此外,还能够减少母座1的生产材料消耗量,利于降低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请结合图2、图6和图8,所述端基板21连接有连料块211,当沿上下方向从上方观察所述第一金具2时,所述弹性接触悬臂23至少部分地由所述连料块 211覆盖,例如,所述弯折部232的部分区域由所述连料块211覆盖。也就是说,连料块211也能够起到保护弹性接触悬臂23的作用。

所述端基板21上的所述连料块211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为多个的所述连料块211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料块211的数量为两个。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端基板21的外侧边具有朝下延伸的端保护部25,所述端保护部25保持于所述端壁12的外侧面上,具体的,所述端保护部25位于两个所述连料块211之间。更具体的,所述端保护部25的底端为所述第一金具2的焊脚。

请结合图2及图6至图8,所述端基板21的内侧边上和/或所述侧基板22 的内侧边上形成有引导臂26,可选的,所述引导臂26冲压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臂26呈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引导臂26还可以是呈斜面状的。

如图2所示,为保护中岛14的端部区域,所述母端金具还包括第二金具3,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具3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母座1上;但为有效的避免第二金具3在与母座1在组装过程中,第二金具3的插入对母座1造成挤压变形,以及过高温后,第二金具3的应力释放对母座1造成拉扯变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具3采用嵌件注塑成型工艺与所述母座1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请结合图1至图7及图9和图10,具体的,所述第二金具3包括相连的保护部分31和支撑部分32,所述支撑部分32嵌设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保护部分31嵌设于所述中岛14的端头处,为给所述中岛14的端头提供充分的保护,所述保护部分31包括用于保护所述中岛14侧面的侧保护臂311、用于保护所述中岛14顶面的顶保护臂312以及用于保护所述中岛14端面的端保护臂313。详细的,所述顶保护臂31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侧保护臂311,所述顶保护臂 312靠近所述端壁12的一端连接所述端保护臂313,也就是说,所述中岛14的端头的四个表面都能够得到所述保护部分31的保护。

请结合图4、图9和图10,为进一步防止连接器在插拔的过程中,公端连接器对所述中岛14的端面造成损伤,所述端保护臂3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弯曲部3131、斜面引导部3132、第二弯曲部3133、竖直部3134和第三弯曲部3135,所述第一弯曲部3131连接所述顶保护臂312,所述第三弯曲部3135连接所述支撑部分32,所述第一弯曲部3131分别凸出于其两侧的所述中岛14区域的表面设置,所述斜面引导部3132的外露面平齐于其两侧的所述中岛14区域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弯曲部3133分别凸出于其两侧的所述中岛14区域的表面设置,所述竖直部3134的外露面平齐于其两侧的所述中岛14区域的表面设置。详细的,所述中岛14的端头处设有第一倒角部141、斜面部142和第二倒角部143,所述第一弯曲部3131对应于所述第一倒角部141设置,所述斜面引导部3132 对应于所述斜面部142设置,所述第二弯曲部3133对应于所述第二倒角部143 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弯曲部3131凸出于所述第一倒角部141的表面设置,所述斜面引导部3132的外露面平齐于所述斜面部142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弯曲部3133凸出于所述第二倒角部143的表面设置。

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出现非对齐插接时,公端连接器先会碰撞第一弯曲部3131而不会碰撞到第一倒角部141,且在斜面引导部3132的引导下,公端连接器能够更顺畅地插入,后续在第二弯曲部3133的引导下实现与母端连接器正确对齐且不会碰撞到第二倒角部143,整个插接过程中,公端连接器全程不会刮蹭到所述中岛14的端面,不仅利于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防止中岛14被刮蹭产生碎屑而影响连接器的导通性能,利于保证连接器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4所示,为进一步保证公端连接器不会刮蹭到所述中岛14,所述中岛14的侧面和端面的连接角处还设有第三倒角部144;所述中岛14的侧面和顶面的连接角处还设有第四倒角部145,所述第四倒角部145位于所述中岛14的端头处,所述顶保护臂312与所述侧保护臂311通过第四弯曲部314相连,所述第四弯曲部314凸出于所述第四倒角部145的表面设置。

请结合图9和图10,具体的,所述支撑部分32包括底臂321和接料臂322,所述底臂321连接所述第三弯曲部3135,所述接料臂3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料臂32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底臂321,两个所述接料臂322的另一端分别朝靠近所述端壁12的方向延伸。设置两个接料臂322能够方便母端连接器成型过程中的自动拉料工作,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开第一金具2 上的端保护部25,也就是说,如此设置,能够避开第一金具2的焊脚,实现了多种用途。

请结合图9和图10,为提高第二金具3本身的结构强度以及所述母座1的结构强度,所述支撑部分32还包括连接所述底臂321的加固臂323,所述加固臂323包括嵌于所述底板11内的第一嵌入部3231和嵌于所述端壁12内的第二嵌入部3232,第一嵌入部3231可增加所述底板11的结构强度;所述第二嵌入部3232可增加所述端壁12的结构强度。

两个所述接料臂3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嵌入部3231的两侧,如此设置能够让第二金具3的结构对称,使其受力均匀。

请结合图9和图10,所述第二嵌入部3232上设有加固结构324,所述加固结构324用于提高所述第二嵌入部3232本身的结构强度和/或所述第二嵌入部 3232与所述端壁12的结合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结构324为沿所述第二嵌入部3232宽度方向设置的冲压槽,设置冲压槽不仅提高了第二嵌入部3232 本身的结构强度,还提高了第二嵌入部3232与端壁12的结合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结构324还可以是开窗、倒勾等。

优选的,所述加固臂323的宽度大于所述底臂321的宽度。

如图11所示,为方便加工制造、保证母端连接器的加工精度,所述母座1 的底面还设有让所述第二金具3的部分区域外露的工艺孔17,具体的,所述支撑部分32的部分区域从所述工艺孔17外露。如此,母端连接器在注塑成型时,可利用夹具等支撑固定第二金具3对应于工艺孔17的区域以整体固定所述第二金具3,避免第二金具3因受液态塑胶冲击而发生变形,利于保证母端连接器的加工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结构强度大、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长度尺寸小,能够做到微型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连接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