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文档序号:727167 发布日期:2021-04-20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ipe fitting machining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sleeving pipes ) 是由 关秀平 于 2020-12-0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包括有固定底板、支撑框架、控制显示屏、套管系统和加料系统等;支撑框架与固定底板进行固接。本发明达到了对模芯的自动中心定位套管并同时固定,均料式自动加粉,使聚四氟乙烯粉末均匀分布于模芯与管件之间,同时对管件敲击产生振动作用力,提升粉末密实度,并且通过热膨胀使模芯与内衬层分离同时对模芯产生压合力,将模芯快速取出,加快生产流程的效果。(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roducts, in particular to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ipe fitting machining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sleeving a pip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invention are as follows: provides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ipe fitting processing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sleeving a pip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ipe fitting processing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sleeving a pipe comprises a fixed bottom plate, a supporting frame, a control display screen, a sleeve system, a feeding system and the like;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bottom plate. The invention achieves the effects of positioning and fixing the sleeve at the center of the mold core automatically, adding powder automatically in a material homogenizing mode, enabling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wder to be uniformly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mold core and the pipe fitting, knocking the pipe fitting to generate a vibration acting force, improving the compactness of the powder, enabling the mold core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inner liner layer through thermal expansion, generating a pressing force on the mold core, taking out the mold core quickly, and accelerat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是氟碳固体,它完全是由碳和氟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用途广泛。它很不活泼,部分是因为碳氟键的强度,所以它经常被用在活泼性和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容器和管道中。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11844833A针对现有的管件制作工艺不能够对管件进行充分的精细处理,也没有酸洗钝化的步骤,导致管件的性能不佳且内外壁存在毛刺,并且聚四氟乙烯管件的内衬层分布不均且贴合效果不佳容易产生脱落的情况,导致管件腐蚀损坏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内外防腐聚四氟乙烯管件的制作工艺,其通过(1)、管件压制:将管件坯料加热,然后在据管件的制作要求于热模锻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控制将管件压制成型,再对成型的管件进行退火处理;(2)、酸洗抛光:检测管件的外观及尺寸,检查合格后然后通过酸洗液对压制完成的管件进行酸洗,酸洗后进行吹干检测,再对管件的表面进行电解抛光;(3)、精细处理:然后打磨去除管件的毛边,可采用角磨机磨管件的外毛边,再用孔机磨管件的内毛边,而后再进行钝化处理,最后在管件的内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4)、内衬装填烧结:将相应尺寸的模芯固定到管件的内部中央,并在模芯与管件之间的空腔中装填聚四氟乙烯粉末,然后采用烧结炉对管件内侧的聚四氟乙烯粉末进行真空烧结,使得聚四氟乙烯内衬层与管件的内壁紧密贴合;(5)、内衬增压定型:然后取出管件内部的模芯后再对管件的内部进行二次增压,增压为0.6-0.8MPa,使得聚四氟乙烯内衬层与管件的内壁紧密压合实现定型,避免聚四氟乙烯内衬层脱落或产生形变;(6)、外层防腐处理:最后在管件的外部涂覆聚四氟乙烯隔热防腐膜,再于聚四氟乙烯隔热防腐膜的外部设置一层聚氨酯树脂防腐涂层,进行双层防腐;(7)、检验装箱:对管件进行终检并装箱入库的方式,克服了现有的管件制作工艺不能够对管件进行充分的精细处理,也没有酸洗钝化的步骤,导致管件的性能不佳且内外壁存在毛刺,并且聚四氟乙烯管件的内衬层分布不均且贴合效果不佳容易产生脱落的情况,导致管件腐蚀损坏的问题,但是由于模芯需放入管件的中央位置,对准时易使两者轴心偏离同一直线,进而使制成的内衬管厚度不均,并且粉末颗粒间存在间隙,易使内衬管密实度低下,产品质量不佳,同时在脱模时则对成型的内衬管造成摩擦,使内衬管碎屑掉落,进一步增压定型易将掉落的碎屑压合在内衬管的其他位置。

综上,急需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模芯需放入管件的中央位置,对准时易使两者轴心偏离同一直线,进而使制成的内衬管厚度不均,并且粉末颗粒间存在间隙,易使内衬管密实度低下,产品质量不佳,同时在脱模时则对成型的内衬管造成摩擦,使内衬管碎屑掉落,进一步增压定型易将掉落的碎屑压合在内衬管的其他位置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包括有固定底板、支撑框架、控制显示屏、套管系统、加料系统、脱离系统和烧结炉;支撑框架与固定底板进行固接;支撑框架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支撑框架与加料系统相连接;支撑框架与脱离系统相连接;套管系统与固定底板相连接;加料系统与脱离系统相连接;烧结炉与固定底板相连接。

可选地,套管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座、第一滑轨板、第一电动滑块、模芯、膨胀条、加热棒、第一电动传动辊、转运组件、连接板、第二电动传动辊和第二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与固定底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滑座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板依次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板右侧设置有模芯;模芯外表面设置有膨胀条;模芯内壁与加热棒进行固接;第一电动传动辊与第一电动滑轨相连接;转运组件与第二电动滑轨相连接;连接板与固定底板进行固接;连接板前侧设置有三组第二电动传动辊;第二电动滑轨与固定底板进行固接。

可选地,加料系统包括有承接架、第一动力电机、第一花键轴、轴承套、第一衔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平齿轮、加料组件、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第三轴杆、第二平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三平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四轴杆、第四平齿轮、第五传动轮、内齿圈套、柱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五平齿轮、集合板、第二动力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滑动支杆、滚轮、转杆、振料锤、限位盘和第六平齿轮;承接架与支撑框架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与脱离系统相连接;第一动力电机通过螺母与承接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一花键轴与轴承套相连接;轴承套外表面与第一衔接板进行固接;轴承套内环通过转轴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衔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承接架进行固接;加料组件上方依次与两组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加料组件与柱齿轮相连接;第一轴杆与承接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二平齿轮和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轴杆与承接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平齿轮和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轴杆与承接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轴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和第六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四轴杆进行固接;第四轴杆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四轴杆与支撑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与第五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五传动轮与内齿圈套进行固接;内齿圈套与柱齿轮相互啮合;两个第二电动推杆均与限位盘进行固接;第五平齿轮下方与集合板进行固接;集合板通过螺母与第二动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集合板与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集合板与滑动支杆进行滑动连接;集合板与转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连接杆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连接杆与滑动支杆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杆与滚轮相连接;滚轮与转杆相互接触;转杆与振料锤进行固接;限位盘与支撑框架进行固接。

可选地,脱离系统包括有第六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第一传动块、第二传动块、第二滑轨板和第二电动滑块;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依次与第六传动轮和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L型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支撑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L型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支撑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L型板与支撑框架进行固接;第二L型板与支撑框架进行固接;第二滑轨板一侧与第一传动块进行固接;第二滑轨板另一侧与第二传动块进行固接;第二滑轨板依次与两组第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

可选地,转运组件包括有第二电动滑座、第三动力电机、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二花键轴、传动套、第二衔接板、第三电动推杆、第七平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八平齿轮、第九平齿轮、第十平齿轮、连接架、第十一平齿轮、连接轴柱、卡位座、第十二平齿轮和夹板;第二电动滑座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动力电机通过螺母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三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与第二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二花键轴与传动套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花键轴通过支撑座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转动连接;传动套与第二衔接板相连接;传动套与第七平齿轮进行固接;传动套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衔接板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通过转轴与第八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八平齿轮与第九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九平齿轮通过转轴与第十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十平齿轮与第十一平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架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第十一平齿轮通过转轴与连接轴柱进行固接;连接轴柱与卡位座进行转动连接;卡位座与第十二平齿轮进行固接;卡位座依次与两组夹板相连接。

可选地,加料组件包括有储料舱、第三丝杆、传动板、滑套、滑杆、进料口和单向阀;储料舱依次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三丝杆与柱齿轮进行固接;传动板与第三丝杆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板与滑套进行固接;传动板与储料舱相互接触;滑套与滑杆进行滑动连接;滑杆与储料舱进行固接;进料口与储料舱进行插接;单向阀与储料舱相连接。

可选地,限位盘内设置有对称的弯弧型贯穿槽。

可选地,振料锤为球型。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为解决由于模芯需放入管件的中央位置,对准时易使两者轴心偏离同一直线,进而使制成的内衬管厚度不均,并且粉末颗粒间存在间隙,易使内衬管密实度低下,产品质量不佳,同时在脱模时则对成型的内衬管造成摩擦,使内衬管碎屑掉落,进一步增压定型易将掉落的碎屑压合在内衬管的其他位置的问题;

2、设计了套管系统,加料系统和脱离系统,使用时通过首先在套管系统内,将模芯套入管件的中央并且固定,然后将模芯和管件调节至待加料状态,接着通过加料系统将聚四氟乙烯粉末加入至模芯和管件之间的环形间隙中,然后通过套管系统将聚四氟乙烯粉末,模芯和管件的组合送入烧结炉内,对聚四氟乙烯粉末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通过脱离系统将模芯取出,然后得到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层的管件;

3、达到了对模芯的自动中心定位套管并同时固定,均料式自动加粉,使聚四氟乙烯粉末均匀分布于模芯与管件之间,同时对管件敲击产生振动作用力,提升粉末密实度,并且通过热膨胀使模芯与内衬层分离同时对模芯产生压合力,将模芯快速取出,加快生产流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套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脱离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转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加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电动滑座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限位盘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固定底板,2:支撑框架,3:控制显示屏,4:套管系统,5:加料系统,6:脱离系统,7:烧结炉,401:第一电动滑轨,402:第一电动滑座,403:第一滑轨板,404:第一电动滑块,405:模芯,406:膨胀条,407:加热棒,408:第一电动传动辊,409:转运组件,4010:连接板,4011:第二电动传动辊,4012:第二电动滑轨,501:承接架,502:第一动力电机,503:第一花键轴,504:轴承套,505:第一衔接板,506:第一电动推杆,507:第一平齿轮,508:加料组件,509:第一轴杆,5010:第二轴杆,5011:第三轴杆,5012:第二平齿轮,5013:第一传动轮,5014:第三平齿轮,5015:第二传动轮,5016:第三传动轮,5017:第四传动轮,5018:第四轴杆,5019:第四平齿轮,5020:第五传动轮,5021:内齿圈套,5022:柱齿轮,5023:第二电动推杆,5024:第五平齿轮,5025:集合板,5026:第二动力电机,5027:第一连接杆,5028:第二连接杆,5029:第三连接杆,5030:滑动支杆,5031:滚轮,5032:转杆,5033:振料锤,5034:限位盘,5035:第六平齿轮,601:第六传动轮,602:第一丝杆,603:第七传动轮,604:第八传动轮,605:第二丝杆,606:第一L型板,607:第二L型板,608:第一传动块,609:第二传动块,6010:第二滑轨板,6011:第二电动滑块,40901:第二电动滑座,40902:第三动力电机,40903:第九传动轮,40904:第十传动轮,40905:第二花键轴,40906:传动套,40907:第二衔接板,40908:第三电动推杆,40909:第七平齿轮,40910:第一锥齿轮,40911:第二锥齿轮,40912:第十一传动轮,40913:第十二传动轮,40914:第八平齿轮,40915:第九平齿轮,40916:第十平齿轮,40917:连接架,40918:第十一平齿轮,40919:连接轴柱,40920:卡位座,40921:第十二平齿轮,40922:夹板,50801:储料舱,50802:第三丝杆,50803:传动板,50804:滑套,50805:滑杆,50806:进料口,5080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固定底板1、支撑框架2、控制显示屏3、套管系统4、加料系统5、脱离系统6和烧结炉7;支撑框架2与固定底板1进行固接;支撑框架2与控制显示屏3相连接;支撑框架2与加料系统5相连接;支撑框架2与脱离系统6相连接;套管系统4与固定底板1相连接;加料系统5与脱离系统6相连接;烧结炉7与固定底板1相连接。

使用该装置时,将该装置水平固定在所需使用的位置,外接电源,通过控制显示屏3对该装置进行整体调配,对该装置调试后开始工作,首先在套管系统4内,将模芯405套入管件的中央并且固定,然后将模芯405和管件调节至待加料状态,接着通过加料系统5将聚四氟乙烯粉末加入至模芯405和管件之间的环形间隙中,然后通过套管系统4将聚四氟乙烯粉末,模芯405和管件的组合送入烧结炉7内,对聚四氟乙烯粉末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通过脱离系统6将模芯405取出,然后得到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层的管件,该装置达到了对模芯405的自动中心定位套管并同时固定,均料式自动加粉,使聚四氟乙烯粉末均匀分布于模芯405与管件之间,同时对管件敲击产生振动作用力,提升粉末密实度,并且将模芯405自动取出,快速脱离,加快生产流程的效果。

套管系统4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401、第一电动滑座402、第一滑轨板403、第一电动滑块404、模芯405、膨胀条406、加热棒407、第一电动传动辊408、转运组件409、连接板4010、第二电动传动辊4011和第二电动滑轨4012;第一电动滑轨401与固定底板1相连接;第一电动滑座402与第一电动滑轨40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板403依次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404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板403右侧设置有模芯405;模芯405外表面设置有膨胀条406;模芯405内壁与加热棒407进行固接;第一电动传动辊408与第一电动滑轨401相连接;转运组件409与第二电动滑轨4012相连接;连接板4010与固定底板1进行固接;连接板4010前侧设置有三组第二电动传动辊4011;第二电动滑轨4012与固定底板1进行固接。

首先人工将带有膨胀条406和加热棒407的模芯405放置在第一滑轨板403的右侧面并与该面贴合,通过第一滑轨板403控制两组第一电动滑块404相向运动,使两组第一电动滑块404均嵌合入模芯405的上下两侧的凹槽内,将模芯405夹住固定,第一电动滑轨401的上方设置有多组第一电动传动辊408,人工将管件以管口为左右朝向的状态放置在多组第一电动传动辊408上,启动第一电动传动辊408,将管件送至转运组件409内,连接板4010前侧设置有三组第二电动传动辊4011,启动第二电动传动辊4011,继续对管件进行运送,配合转运组件409使管件移动至固定位置并固定,接着启动第一电动滑轨401,控制第一电动滑座402,使第一滑轨板403,第一电动滑块404,模芯405,膨胀条406和加热棒407同步移动,进而将模芯405,膨胀条406和加热棒407放置入管件的中央位置处,通过第一滑轨板403控制两组第一电动滑块404相互远离运动,然后通过转运组件409将管件与模芯405,膨胀条406和加热棒407同步转动至竖直放置状态,接着可通过第二电动滑轨4012控制转运组件409进行平移,进而可对管件与模芯405,膨胀条406和加热棒407的位置进行调节,当聚四氟乙烯粉末烧结完成后,启动加热棒407,使模芯405外表面的膨胀条406能够受热膨胀,进而将烧结成的聚四氟乙烯内衬层进一步与管件压合,该系统实现了对模芯405的自动中心定位套管并同时固定。

加料系统5包括有承接架501、第一动力电机502、第一花键轴503、轴承套504、第一衔接板505、第一电动推杆506、第一平齿轮507、加料组件508、第一轴杆509、第二轴杆5010、第三轴杆5011、第二平齿轮5012、第一传动轮5013、第三平齿轮5014、第二传动轮5015、第三传动轮5016、第四传动轮5017、第四轴杆5018、第四平齿轮5019、第五传动轮5020、内齿圈套5021、柱齿轮5022、第二电动推杆5023、第五平齿轮5024、集合板5025、第二动力电机5026、第一连接杆5027、第二连接杆5028、第三连接杆5029、滑动支杆5030、滚轮5031、转杆5032、振料锤5033、限位盘5034和第六平齿轮5035;承接架501与支撑框架2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5015与脱离系统6相连接;第一动力电机502通过螺母与承接架50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动力电机502输出轴与第一花键轴503进行固接;第一花键轴503与轴承套504相连接;轴承套504外表面与第一衔接板505进行固接;轴承套504内环通过转轴与第一平齿轮507进行固接;第一衔接板505与第一电动推杆506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506与承接架501进行固接;加料组件508上方依次与两组第二电动推杆5023相连接;加料组件508与柱齿轮5022相连接;第一轴杆509与承接架5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杆509外表面依次与第二平齿轮5012和第一传动轮5013进行固接;第二轴杆5010与承接架50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杆5010外表面依次与第三平齿轮5014和第二传动轮5015进行固接;第三轴杆5011与承接架5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轴杆5011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5016和第六平齿轮5035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5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5020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1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5017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17与第四轴杆5018进行固接;第四轴杆5018与第四平齿轮5019进行固接;第四轴杆5018与支撑框架2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5019与第五平齿轮5024相互啮合;第五传动轮5020与内齿圈套5021进行固接;内齿圈套5021与柱齿轮5022相互啮合;两个第二电动推杆5023均与限位盘5034进行固接;第五平齿轮5024下方与集合板5025进行固接;集合板5025通过螺母与第二动力电机5026进行螺栓连接;集合板5025与第一连接杆5027进行转动连接;集合板5025与滑动支杆5030进行滑动连接;集合板5025与转杆503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动力电机5026输出轴与第一连接杆5027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5027与第二连接杆5028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杆5028与第三连接杆5029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连接杆5029与滑动支杆5030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杆5029与滚轮5031相连接;滚轮5031与转杆5032相互接触;转杆5032与振料锤5033进行固接;限位盘5034与支撑框架2进行固接。

首先启动第一动力电机502,使第一花键轴503转动,启动第一电动推杆506,推动第一衔接板505,使轴承套504在第一花键轴503表面滑动同时第一花键轴503带动轴承套504进行转动,进而轴承套504带动第一平齿轮507进行转动,轴承套504同步带动第一平齿轮507上下移动,当第一平齿轮507移动至与第二平齿轮5012啮合位置时则通过第一平齿轮507带动第二平齿轮5012进行转动,当第一平齿轮507移动至与第三平齿轮5014啮合位置时则通过第一平齿轮507带动第三平齿轮5014进行转动,当第一平齿轮507移动至与第六平齿轮5035啮合位置时则通过第一平齿轮507带动第六平齿轮5035进行转动,首先控制第一平齿轮507与第六平齿轮5035相互啮合,进而通过第六平齿轮5035带动第三轴杆5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轴杆5011带动第三传动轮5016进行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轮5016带动第四传动轮5017进行转动,进而第四传动轮5017带动第四轴杆5018进行转动,进而第四轴杆5018带动第四平齿轮5019进行转动,进而第四平齿轮5019带动第五平齿轮5024进行转动,第五平齿轮5024下方对称设置有集合板5025,第二动力电机5026,第一连接杆5027,第二连接杆5028,第三连接杆5029,滑动支杆5030,滚轮5031,转杆5032和振料锤5033组合,进而通过第五平齿轮5024转动调节两组集合板5025,第二动力电机5026,第一连接杆5027,第二连接杆5028,第三连接杆5029,滑动支杆5030,滚轮5031,转杆5032和振料锤5033组合位置,使模芯405和管件能够在转运组件409作用下调节朝向,使模芯405和管件竖直位于加料组件508下方,然后控制第一动力电机502反向转动,使两组集合板5025,第二动力电机5026,第一连接杆5027,第二连接杆5028,第三连接杆5029,滑动支杆5030,滚轮5031,转杆5032和振料锤5033复位,启动加料组件508上方的两组第二电动推杆5023,向下推动加料组件508移动至加粉位置,接着控制第一平齿轮507与第二平齿轮5012啮合,进而通过第二平齿轮5012带动第一轴杆509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轴杆509带动第一传动轮5013进行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5013带动第五传动轮5020进行转动,进而第五传动轮5020带动内齿圈套5021进行转动,进而内齿圈套5021带动柱齿轮5022进行转动,进而通过柱齿轮5022传动加料组件508,通过加料组件508向模芯405和管件的间隙内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同时启动第二动力电机5026,使第一连接杆5027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连接杆5027带动第二连接杆5028进行转动,进而第二连接杆5028传动第三连接杆5029,第二连接杆5028和第三连接杆5029的连接处做圆周轨迹运动,进而使第三连接杆5029带动滚轮5031上下往复位移,滑动支杆5030配合在集合板5025内滑动对第三连接杆5029起支撑作用,通过滚轮5031的上下往复运动使转杆5032和振料锤5033做钟摆式运动,通过振料锤5033对管件的外壁进行敲打,使聚四氟乙烯粉末更加密实,同样第五平齿轮5024下方的另一组集合板5025,第二动力电机5026,第一连接杆5027,第二连接杆5028,第三连接杆5029,滑动支杆5030,滚轮5031,转杆5032和振料锤5033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同,当控制第一平齿轮507与第三平齿轮5014啮合,通过第三平齿轮5014带动第二轴杆5010进行转动,进而第二轴杆5010带动第二传动轮5015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5015可传动脱离系统6,该系统实现了使聚四氟乙烯粉末均匀分布于模芯405与管件之间,同时对管件敲击产生振动作用力,提升粉末密实度。

脱离系统6包括有第六传动轮601、第一丝杆602、第七传动轮603、第八传动轮604、第二丝杆605、第一L型板606、第二L型板607、第一传动块608、第二传动块609、第二滑轨板6010和第二电动滑块6011;第六传动轮6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5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602外表面依次与第六传动轮601和第七传动轮603进行固接;第一丝杆602与第一传动块6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602与第一L型板6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02与支撑框架2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6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604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604与第二丝杆605进行固接;第二丝杆605与第二传动块6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丝杆605与第二L型板607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605与支撑框架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L型板606与支撑框架2进行固接;第二L型板607与支撑框架2进行固接;第二滑轨板6010一侧与第一传动块608进行固接;第二滑轨板6010另一侧与第二传动块609进行固接;第二滑轨板6010依次与两组第二电动滑块6011进行滑动连接。

当聚四氟乙烯粉末烧结后,管件到达至第二滑轨板6010下方,通过第二传动轮5015传动第六传动轮601,通过第六传动轮601带动第一丝杆602进行转动,进而第一丝杆602带动第七传动轮603进行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603带动第八传动轮604进行转动,进而第八传动轮604带动第二丝杆605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丝杆602传动第一传动块608,通过第二丝杆605传动第二传动块609,此时通过第一传动块608和第二传动块609同时带动第二滑轨板6010和第二电动滑块6011向下运动,第二滑轨板6010下方设置有两组第二电动滑块6011,当两组第二电动滑块6011下移至模芯405两侧,通过第二滑轨板6010控制第二电动滑块6011相向运动,进而嵌入模芯405的两侧凹槽内,通过控制第六传动轮601反转,使第一传动块608和第二传动块609将第二滑轨板6010向上拉起,进而使两组第二电动滑块6011将模芯405拔出,该系统实现了将模芯405自动取出,快速脱离,加快生产流程。

转运组件409包括有第二电动滑座40901、第三动力电机40902、第九传动轮40903、第十传动轮40904、第二花键轴40905、传动套40906、第二衔接板40907、第三电动推杆40908、第七平齿轮40909、第一锥齿轮40910、第二锥齿轮40911、第十一传动轮40912、第十二传动轮40913、第八平齿轮40914、第九平齿轮40915、第十平齿轮40916、连接架40917、第十一平齿轮40918、连接轴柱40919、卡位座40920、第十二平齿轮40921和夹板40922;第二电动滑座40901与第二电动滑轨4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动力电机40902通过螺母与第二电动滑座40901进行螺栓连接;第三动力电机40902输出轴与第九传动轮40903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409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4090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40904与第二花键轴40905进行固接;第二花键轴40905与传动套4090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花键轴40905通过支撑座与第二电动滑座40901进行转动连接;传动套40906与第二衔接板40907相连接;传动套40906与第七平齿轮40909进行固接;传动套40906与第一锥齿轮40910进行固接;第二衔接板40907与第三电动推杆40908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40908与第二电动滑座40901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40910上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40911;第二锥齿轮40911通过转轴与第十一传动轮40912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409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40913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40913通过转轴与第八平齿轮40914进行固接;第八平齿轮40914与第九平齿轮40915相互啮合;第九平齿轮40915通过转轴与第十平齿轮40916进行固接;第十平齿轮40916与第十一平齿轮40918相互啮合;连接架40917与第二电动滑座40901进行固接;第十一平齿轮40918通过转轴与连接轴柱40919进行固接;连接轴柱40919与卡位座40920进行转动连接;卡位座40920与第十二平齿轮40921进行固接;卡位座40920依次与两组夹板40922相连接。

首先将管件放置入卡位座40920左侧的两组夹板40922之间,卡位座40920通过电磁力控制两组夹板40922相向运动,进而使两组夹板40922将管件固定,当模芯405移动至管件内,进一步将模芯405嵌入卡位座40920的左侧凹槽内,当模芯405失去支撑后,下方一侧倾斜贴附在管件的内壁,启动第三动力电机40902,使第九传动轮40903进行转动,进而第九传动轮40903带动第十传动轮40904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传动轮40904带动第二花键轴40905进行转动,进而第二花键轴40905传动传动套40906,启动第三电动推杆40908,推动第二衔接板40907上下移动,进而可使第一锥齿轮40910上移至与第二锥齿轮40911啮合,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40910带动第二锥齿轮40911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40911带动第十一传动轮40912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一传动轮40912带动第十二传动轮40913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二传动轮40913带动第八平齿轮40914进行转动,进而第八平齿轮40914带动第九平齿轮40915进行转动,进而第九平齿轮40915带动第十平齿轮40916进行转动,进而第十平齿轮40916带动第十一平齿轮40918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一平齿轮40918带动连接轴柱40919进行转动,进而使连接轴柱40919和卡位座40920整体转动,使管件和模芯405转动至竖直放置,模芯405在竖直状态下嵌入至卡位座40920的凹槽内,当添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时,通过传动套40906带动第七平齿轮40909进行转动,此时第十二平齿轮40921同步运动至与第七平齿轮40909啮合位置,通过第七平齿轮40909带动第十二平齿轮40921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二平齿轮40921带动卡位座40920进行转动,进而使模芯405和管件在添加聚四氟乙烯粉末时能够同时转动,使粉末均匀分布于模芯405和管件的环形间隙中,通过第二电动滑轨4012可控制第二电动滑座40901移动,进而可对模芯405和管件的位置进行调节,该组件实现了对模芯405的自动中心定位套管并同时固定,并且对模芯405和管件进行快速转移。

加料组件508包括有储料舱50801、第三丝杆50802、传动板50803、滑套50804、滑杆50805、进料口50806和单向阀50807;储料舱50801依次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5023相连接;第三丝杆50802与柱齿轮5022进行固接;传动板50803与第三丝杆50802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板50803与滑套50804进行固接;传动板50803与储料舱50801相互接触;滑套50804与滑杆50805进行滑动连接;滑杆50805与储料舱50801进行固接;进料口50806与储料舱50801进行插接;单向阀50807与储料舱50801相连接。

当需要对模芯405与管件之间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时,通过进料口50806向储料舱50801加入足量的聚四氟乙烯粉末,通过第二电动推杆5023伸缩使储料舱50801下方的两组单向阀50807下移至模芯405与管件的空隙处,通过柱齿轮5022带动第三丝杆50802进行转动,进而第三丝杆50802传动传动板50803,使传动板50803向下移动,同时第三丝杆50802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滑套50804和滑杆50805组合,滑套50804在滑杆50805外表面下滑配合传动板50803的下移,通过传动板50803将聚四氟乙烯粉末向下挤压,打开单向阀50807,将聚四氟乙烯粉末喷入至模芯405与管件的间隙中,该系统实现了对聚四氟乙烯粉末的添加。

限位盘5034内设置有对称的弯弧型贯穿槽。

可以使两组集合板5025分别在限位盘5034的两处贯穿槽内运动,将两组集合板5025移开,进而使模芯405和管件能够在转运组件409作用下调节朝向,使模芯405和管件竖直位于加料组件508下方。

振料锤5033为球型。

可以避免对管件锤击时造成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橡胶密封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