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装置

文档序号:957527 发布日期:2020-10-30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成型装置 (Molding device ) 是由 杂贺雅之 闲浩之 山内启 于 2018-12-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成型装置(成型装置(10)),其使金属管材料(金属管材料(14))膨胀而成型出金属管,该成型装置具备:模具(模具(13)),利用上型(上型(12))及下型(下型(11))成型出金属管;下侧基底部(下型基底部(110)),其设置于下型的下侧;上侧基底部(上侧基底部(120)),其设置于上型的上侧;支柱部(支柱部(150)),其立设于下侧基底部与上侧基底部之间;及电加热部(电加热部(50)),其向配置在上型与下型之间的金属管材料供给电力而进行电加热,在电加热部进行电加热时,支柱部内部的磁通量密度高于下侧基底部的下表面中心处的磁通量密度及上侧基底部的上表面中心处的磁通量密度中的至少一个。(A molding device (10)) that expands a metal tube material (14)) to mold a metal tube, comprising: a die (13)) for molding a metal pipe by using an upper die (12)) and a lower die (11)); a lower base section (110)) provid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lower mold; an upper base section (120)) provid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upper mold; a pillar section (150)) that is vertically provided between the lower base section and the upper base section; and an electric heating unit (50) that supplies electric power to the metal pipe material disposed between the upper mold and the lower mold to electrically heat the metal pipe material, wherein when the electric heating unit electrically heats the metal pipe material,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inside the column unit is higher than at least one of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lower base unit and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upper base unit.)

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使模具闭模从而吹塑成型出金属管的成型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成型装置具备模具和对金属管材料进行电加热的电加热部。在该成型装置中,对金属管材料进行电加热后配置在模具内。然后,成型装置使模具闭模并在该状态下向金属管材料供给气体以使其膨胀,从而将金属管材料成型为与模具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在以往的成型装置中,通过使各电极接触于金属管材料后进行通电而加热金属管材料。在进行电加热时,在供电线路中流过大电流(例如,几万安培左右),因此模具会受到来自该供电线路的漏磁场的影响而被磁化,有时会导致该模具移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成型装置具备用于抑制模具移动的模具移动抑制部。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3869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在上述成型装置中,不仅要求抑制伴随电加热的磁化引起的模具的移动,而且还要求减小磁场对配置在模具周边的传感器等带来的影响。即,要求减小磁场对模具周边的传感器等带来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磁场对模具周边的传感器等带来的影响的成型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型装置使金属管材料膨胀而成型出金属管,该成型装置具备:模具,利用上型及下型成型出金属管;下侧基底部,其设置于下型的下侧;上侧基底部,其设置于上型的上侧;支柱部,其立设于下侧基底部与上侧基底部之间;及电加热部,其向配置在上型与下型之间的金属管材料供给电力而进行电加热,在电加热部进行电加热时,支柱部内部的磁通量密度高于下侧基底部的下表面中心处的磁通量密度及上侧基底部的上表面中心处的磁通量密度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该成型装置,支柱部配置在设置于下型的下侧的下侧基底部与设置于上型的上侧的上侧基底部之间。并且,在电加热部进行电加热时,支柱部内部的磁通量密度高于下侧基底部的下表面中心处的磁通量密度及上侧基底部的上表面中心处的磁通量密度中的至少一个。在进行电加热时磁通量密度变高意味着支柱部构成为在模具的周边吸收周围的磁通。如此,由于支柱部吸收在模具周边产生的磁通,因此能够相应地减少朝向其他传感器的磁通。根据以上内容,能够减小磁场对模具周边的传感器等带来的影响。

成型装置还可以具备传感器,该传感器配置在上侧基底部及下侧基底部中的至少一个基底部的内侧。上侧基底部及下侧基底部的内侧是不易受到磁场的影响的部位。因而,通过在该部位配置传感器,能够减小磁场对传感器带来的影响。

在成型装置中,电加热部可以具备:一对电极,其在进行电加热时,与金属管材料接触;及一对母线,其向一对电极传递电力,一对母线可以配置在模具的与一对电极彼此对置的第1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一侧。一对母线是在进行电加热时流过大电流的部位。通过将两个这种母线配置在模具的第2方向上的一侧,模具的另一侧区域成为由该模具阻断了从母线产生的磁场的区域。因而,通过在该区域配置传感器等,能够减小磁场的影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成型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磁场对模具周边的传感器等带来的影响的成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型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3是电极周边的放大图,其中,(a)是表示电极保持金属管材料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密封部件按压于电极上的状态的图,(c)是电极的主视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模具周边的结构时的图。

图5是从X轴方向的正侧观察母线时的图。

图6是表示支柱部附近的磁通量密度的强度的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成型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部分或相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成型装置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型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成型装置10具备模具13、下侧基底部110、上侧基底部120及支柱部150。模具13具备上型12及下型11。下侧基底部110与下型11对置且设置于下型11的下侧。另外,将水平方向上的一个方向设为X轴方向(第1方向),将水平方向上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第2方向)。将X轴方向上的一方(图1中的纸面右侧)设为正侧,将Y轴方向上的一方(图1中的纸面前侧)设为正侧。

下侧基底部110是被称为机座(bed)的组件,其构成成型装置10的基座。在下侧基底部110内容纳有使下型11移动的驱动机构等。下侧基底部110具有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沿水平方向扩展的上表面110a及下表面110b。下侧基底部110在上端侧具有板状的基台111。下型11、后述电极及气体供给机构等配置在基台111上。基台111的上表面相当于下侧基底部110的上表面110a。上侧基底部120与上型12对置且设置于上型12的上侧。上侧基底部120是被称为冠部(crown)的组件,是成为成型装置10的上部结构的基底的组件。在上侧基底部120内容纳有使上型12移动的驱动机构等。上侧基底部120具有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沿水平方向扩展的下表面120a及上表面120b。支柱部150是立设于下侧基底部110与上侧基底部120之间的部件。支柱部150以包围模具13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在此为四个)。另外,关于支柱部15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型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如图2所示,成型出金属管的成型装置10构成为具备:模具13,其由所述上型12及下型11构成;驱动机构80A,其使上型12移动;驱动机构80B,其使下型11移动;管保持机构30,其保持配置在上型12与下型11之间的金属管材料14;电加热部50,其对被管保持机构30保持的金属管材料14进行通电而进行加热;气体供给部60,其用于向保持于上型12与下型11之间并被加热的金属管材料14内供给高压气体(气体);及一对气体供给机构40、40,其用于向被管保持机构30保持的金属管材料14内供给来自气体供给部60的气体,并且,成型装置10还具备控制部70,其分别控制上述驱动机构80A、80B的驱动、上述管保持机构30的驱动、上述电加热部50的驱动及上述气体供给部60的气体供给。

模具13中的一个模具即下型11由较大的钢铁制块构成,在其上表面具备例如矩形的型腔(凹部)16。下型11可移动地配置在下侧基底部110的基台111上的中央附近。下型11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长方体形状。即,在成型时,金属管材料14以沿X轴方向延伸的状态进行成型。在下型11形成有冷却水通路19。

此外,在下型11的X轴方向上的端部附近配置有构成管保持机构30的后述的电极17、18(下侧电极)等。而且,通过将金属管材料14载置于下侧电极17、18之上,下侧电极17、18接触到配置在上型12与下型11之间的金属管材料14。由此,下侧电极17、18与金属管材料14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电极17、18以固定于基台111上的状态配置在与下型11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相邻的位置。

在下型11与下侧电极17之间及下侧电极17的下部以及在下型11与下侧电极18之间及下侧电极18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通电的绝缘材料91。在此,下侧电极17、18经由绝缘材料91支承于设置在基台111上的支承部件112。

模具13中的另一个模具即上型12固定在构成驱动机构80A的后述的滑动件81A上。上型12由较大的钢铁制块构成,在其内部形成有冷却水通道25,并且在其下表面具备例如矩形的型腔(凹部)24。该型腔24设置于与下型11的型腔16对置的位置。上型12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长方体形状。

在上型12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附近设置有空间12a,在该空间12a内,以能够上下进退移动的方式配置有管保持机构30的可动部(即,后述的电极17、18(上侧电极)等)。而且,在金属管材料14载置于下侧电极17、18上的状态下,上侧电极17、18向下移动,从而与配置在上型12与下型11之间的金属管材料14接触。由此,上侧电极17、18与金属管材料14电连接。

在上型12与上侧电极17之间及上侧电极17的上部以及在上型12与上侧电极18之间及上侧电极18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通电的绝缘材料101。各个绝缘材料101固定于构成管保持机构30的致动器的可动部(即,进退杆96)。该致动器用于使上侧电极17、18等上下移动,致动器的固定部与上型12一同保持于驱动机构80A的滑动件81侧。

在管保持机构30的右侧部分的电极18、18的彼此对置的面上分别形成有与金属管材料14的外周面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弧状的凹槽18a(参考图3),金属管材料14恰好能够嵌入于该凹槽18a部分。与上述凹槽18a同样,在管保持机构30的右侧部分的绝缘材料91、101的彼此对置的暴露面上形成有与金属管材料14的外周面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弧状的凹槽。并且,在电极18的正面(朝向模具的外侧方向的面)上形成有凹槽18a的周围以朝向凹槽18a圆锥状倾斜的方式凹陷而成的锥形凹面18b。因此,若利用管保持机构30的右侧部分从上下方向夹持金属管材料14,则恰好能够紧紧地包围金属管材料14的右侧端部的整个外周。

在管保持机构30的左侧部分的电极17、17的彼此对置的面上分别形成有与金属管材料14的外周面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弧状的凹槽17a(参考图3),金属管材料14恰好能够嵌入于该凹槽17a部分。与上述凹槽17a同样,管保持机构30的左侧部分的绝缘材料91、101的彼此对置的暴露面上形成有与金属管材料14的外周面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弧状的凹槽。并且,在电极17的正面(朝向模具的外侧方向的面)上形成有凹槽17a的周围以朝向凹槽17a圆锥状倾斜的方式凹陷而成的锥形凹面17b。因此,若利用管保持机构30的左侧部分从上下方向夹持金属管材料14,则恰好能够紧紧地包围金属管材料14的左侧端部的整个外周。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80A具备:滑动件81A,其使上型12朝向上型12与下型11彼此合拢的方向移动;轴部82A,其连接于滑动件81A;及缸体部83A,其引导轴部82A。缸体部83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下侧开口的圆筒状部件。缸体部83A的至少上端侧部分配置在上侧基底部120内。在此,缸体部83A的大致整个长度配置在上侧基底部120内,只有下端侧的一部分从上侧基底部120突出。轴部82A从缸体部83A的下侧开口朝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滑动件81A。随着轴部82A被缸体部83A引导的同时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滑动件81A及上型12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轴部82A被从驱动源85A传递过来的液压等驱动力驱动。

驱动机构80B具备:轴部82B,其使下型11朝向上型12与下型11彼此合拢的方向移动;及缸体部83B,其引导轴部82B。缸体部83B是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侧开口的圆筒状部件。缸体部83B配置在下侧基底部110内。缸体部83B配置在比基台111更靠下侧的位置,其整体配置在下侧基底部110内。轴部82B从缸体部83B的上侧开口朝上方延伸并连接于下型11。随着轴部82B被缸体部83B引导的同时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下型11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轴部82B被从驱动源85B传递过来的液压等驱动力驱动。

电加热部50具备供电部55、将供电部55与电极17、18电连接的供电线路52及电极17、18。供电部55包括直流电源及开关,在电极17、18与金属管材料14电连接的状态下,供电部55可以经由供电线路52及电极17、18对金属管材料14进行通电。另外,在此,供电线路52连接于下侧电极17、18。

在该电加热部50中,从供电部55输出的直流电流通过供电线路52传输并输入到电极17。然后,直流电流通过金属管材料14后输入到电极18。然后,直流电流C通过供电线路52传输并输入到供电部55。

一对气体供给机构40分别具有:缸体单元42;活塞杆43,其配合缸体单元42的动作而进退移动;及密封部件44,其连结于活塞杆43的管保持机构30侧的末端。缸体单元42载置并固定于基台111上。在密封部件44的末端形成有朝向末端变细的锥形面45,该锥形面45构成为与电极17、18的锥形凹面17b、18b相匹配的形状(参考图3)。密封部件44设置有气体通道46,该气体通道46从缸体单元42侧朝向末端延伸,具体而言,如图3中(a)及(b)所示,该气体通道46供从气体供给部60所供给的高压气体流过。

气体供给部60包括:气体源61、积存从该气体源61供给过来的气体的储气罐62、从该储气罐62延伸至气体供给机构40的缸体单元42的第1管63、设置于该第1管63上的压力控制阀64及转换阀65、从储气罐62延伸至形成于密封部件44内的气体通道46的第2管67、设置于该第2管67上的压力控制阀68及止回阀69。压力控制阀64发挥如下作用:向缸体单元42供给与密封部件44对金属管材料14的推力相对应的工作压力的气体。止回阀69发挥如下作用:防止高压气体在第2管67内逆流。设置于第2管67上的压力控制阀68发挥如下作用:通过控制部70的控制,向密封部件44的气体通道46供给用于使金属管材料14膨胀的工作压力的气体。一对气体供给机构40以夹持下型11的方式在X轴方向上彼此对置配置。

控制部70控制气体供给部60的压力控制阀68,从而能够向金属管材料14内供给所期望的工作压力的气体。并且,控制部70控制驱动机构80A、80B及供电部55等。

<使用成型装置进行的金属管的成型方法>

接着,对使用成型装置10进行的金属管的成型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准备可淬火钢类的圆筒状的金属管材料14。例如,利用机器手臂将该金属管材料14载置(投放)到设置于下型11侧的电极17、18上。由于在电极17、18上形成有凹槽17a、18a,因此金属管材料14被该凹槽17a、18a定位。

接着,控制部70控制驱动机构80A及管保持机构30以使该管保持机构30保持金属管材料14。具体而言,通过驱动机构80A的驱动使保持于滑动件81A侧的上型12及上侧电极17、18等朝向下型11侧移动,并且使管保持机构30所具有的能够使上侧电极17、18等进退移动的致动器工作,从而利用管保持机构30从上方和下方夹持金属管材料14的两侧端部附近。就该夹持而言,由于存在形成于电极17、18上的凹槽17a、18a及形成于绝缘材料91、101上的凹槽,因此成为与金属管材料14的两侧端部附近的整周紧贴的状态。

另外,此时,如图3中(a)所示,金属管材料14的电极18侧的端部在金属管材料14的延伸方向上比电极18的凹槽18a与锥形凹面18b之间的边界更向密封部件44侧突出。同样地,金属管材料14的电极17侧的端部在金属管材料14的延伸方向上比电极17的凹槽17a与锥形凹面17b之间的边界更向密封部件44侧突出。并且,上侧电极17、18的下表面与下侧电极17、18的上表面彼此接触。但是,并不只限于与金属管材料14的两端部的整周紧贴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电极17、18与金属管材料14的周向上的一部分抵接的结构。

接着,控制部70通过控制电加热部50而加热金属管材料14。具体而言,控制部70控制电加热部50的供电部55而供给电力。如此一来,经由供电线路52传递到下侧电极17、18的电力供给到夹持金属管材料14的上侧电极17、18及金属管材料14,并且基于金属管材料14所具有的电阻,金属管材料14自身基于焦耳热而发热。即,金属管材料14处于电加热状态。

接着,控制部70控制驱动机构80A、80B,针对加热后的金属管材料14关闭模具13。由此,下型11的型腔16与上型12的型腔24彼此组合,金属管材料14配置并密封于下型11与上型12之间的型腔部内。

然后,使气体供给机构40的缸体单元42工作以使密封部件44前进,从而密封金属管材料14的两端。此时,如图3中(b)所示,密封部件44按压金属管材料14的电极18侧的端部,比电极18的凹槽18a与锥形凹面18b之间的边界更向密封部件44侧突出的部分变形为与锥形凹面18b相同的漏斗状。同样地,密封部件44按压金属管材料14的电极17侧的端部,比电极17的凹槽17a与锥形凹面17b之间的边界更向密封部件44侧突出的部分变形为与锥形凹面17b相同的漏斗状。在完成密封之后,将高压气体吹入金属管材料14内,从而使通过加热而被软化的金属管材料14成型为与型腔部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由于金属管材料14被加热成高温(950℃前后)就会软化,因此供给至金属管材料14内的气体会热膨胀。因此,作为供给气体例如供给压缩空气,通过热膨胀的压缩空气能够容易使950℃的金属管材料14膨胀。

通过吹塑成型而膨胀的金属管材料14的外周面与下型11的型腔16接触就会被快速冷却,并且与上型12的型腔24接触就会被快速冷却(由于上型12与下型11的热容量较大且被管理成低温,因此只要金属管材料14与上型12或下型11接触,管表面的热量就会一下子被模具侧夺去),从而进行淬火。这种冷却法被称为模具接触冷却或模具冷却。刚被快速冷却之后,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以下,将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的现象称为马氏体相变)。由于在冷却的后期冷却速度变慢,因此马氏体通过回热而转变成另一组织(托氏体、索氏体等)。因此,无需另行进行回火处理。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代替模具冷却而向型腔24内供给例如冷却介质而进行冷却,或者除了模具冷却之外,还可以向型腔24内供给例如冷却介质而进行冷却。例如,直至马氏体相变的开始温度为止,可以使金属管材料14与模具(上型12及下型11)接触而进行冷却,之后可以在开模的同时向金属管材料14喷吹冷却介质(冷却用气体),从而引起马氏体相变。

如上所述,在对金属管材料14进行吹塑成型之后进行冷却,然后进行开模,从而得到具有例如大致矩形的筒状主体部的金属管。

(与成型装置的磁场有关的结构)

成型装置10对金属管材料14进行电加热。此时,高电流流过供电线路52及电极17、18等通电部分,因此在其周围会形成磁场。因此,在电加热时,通电部分周围的部件内部的磁通量密度会变大。下面,对与在成型装置10中产生的磁场有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参考图4及图5对构成向电极17、18供给电力的供电线路52的母线130A、130B进行说明。图4是从上方观察模具13周边的结构时的图。图5是从X轴方向的正侧观察母线130A、130B时的图。母线130A向电极17供给电力。母线130B向电极18供给电力。一对母线130A、130B配置在模具13的与一对电极17、18彼此对置的X轴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上的正侧(一侧)。因而,模具13的Y轴方向上的负侧区域成为母线130A、130B的磁场的影响因模具13的存在而变少的区域。通过在该区域配置各种传感器或缸体等设备,能够减小磁场对该设备的影响。

母线130A、130B的延伸部131A、131B在下侧基底部110的下端侧的高度位置从Y轴方向的正侧向负侧朝向下侧基底部110延伸。母线130A、130B的延伸部132A、132B沿着下侧基底部110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侧面从下侧基底部110的下端侧向上端侧朝上延伸(尤其,参考图5)。母线130A、130B的延伸部133A、133B从延伸部132A、132B的上端向Y轴方向的负侧延伸至下侧基底部110之上的位置。延伸部131A、131B、132A、132B、133A、133B以彼此平行的状态延伸。因而,在该位置上,母线130A、130B能够抵消彼此的磁场。母线130A的分支部134A在下侧基底部110的上侧位置从延伸部133A的端部分支并向X轴方向的负侧延伸,之后向Y轴方向的负侧折弯并连接于电极17。母线130B的分支部134B在下侧基底部110的上侧位置从延伸部133B的端部分支并向X轴方向的正侧延伸,之后向Y轴方向的负侧折弯并连接于电极18。

母线130A、130B的延伸部131A、131B、132A、132B、133A、133B为了抑制磁场泄漏而被罩136所覆盖。并且,在下侧基底部110的侧面上的与母线130A、130B的延伸部132A、132B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阻断磁场并固定母线130A、130B的托架137(参考图5)。托架137抑制磁场泄漏到下侧基底部110的内侧。罩136及托架137的材料是能够阻断磁场的电磁软铁、硅钢、坡莫合金、非晶等。

成型装置10在各部位具备各种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易受到磁场的影响的部位配置有传感器。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成型装置10具备配置在上侧基底部120的内侧的传感器140A。传感器140A是用于检测轴部82A的位置的线性传感器。传感器140A在上侧基底部120的内部设置于缸体部83A及轴部82A。传感器140A的杆部140Aa配置在缸体部83A的内部而连接于轴部82A。传感器140A的检测部140Ab配置在缸体部83A的上端部。

成型装置10具备配置在下侧基底部110的内侧的传感器140B。传感器140B是用于检测轴部82B的位置的线性传感器。传感器140B在下侧基底部110的内部设置于缸体部83B及轴部82B。传感器140B的杆部140Ba配置在缸体部83B的内部而连接于轴部82B。传感器140B的检测部140Bb配置在缸体部83B的下端部。

如图4所示,成型装置10在比模具13更靠Y轴方向的负侧的区域具备传感器140C。该区域是模具13的与配置有母线130A、130B的区域相反一侧的区域。因而,传感器140C不易受到来自母线130A、130B的磁场的影响。传感器140C例如是测定模具或金属管材料14的温度的温度计(放射温度计)、测定金属管材料14的膨胀长度的测定器(位置传感器、接触开关等)、测定磁场的高斯计等。

另外,成型装置10可以针对同一测定对象物具备多个不同型号或检测方式不同的传感器。若测定了同一测定对象物但是各传感器显示出差异很大的值,则有可能是其中一个传感器受到磁场的影响而发生了故障。因而,控制部70获取并比较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在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控制部70检测出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例如,针对缸体部83A及轴部82A,除了设置传感器140A以外,还可以设置测定方式与线性传感器不同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例如编码器等。

如图1及图4所示,成型装置10具备支柱部150作为用于吸收在模具13的周边产生的磁通的部件。支柱部150的材料是钢等。另外,下侧基底部110及上侧基底部120的材料是钢等,其与支柱部15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1所示,支柱部150立设于下侧基底部110与上侧基底部120之间,从而在上下方向上至少配置于与下型11、上型12及滑动件81A相对应的位置。如图4所示,四个支柱部150A、150B、150C、150D配置在下侧基底部110的四个角部附近。支柱部150A配置在位于Y轴方向的正侧及X轴方向的负侧的角部。支柱部150B配置在位于Y轴方向的正侧及X轴方向的正侧的角部。支柱部150C配置在位于Y轴方向的负侧及X轴方向的负侧的角部。支柱部150D配置在位于Y轴方向的负侧及X轴方向的正侧的角部。

支柱部150A、150B配置在从模具13的Y轴方向的正侧端部向Y轴方向的正侧分开的位置。支柱部150C、150D配置在从模具13的Y轴方向的负侧端部向Y轴方向的负侧分开的位置。支柱部150A、150B从模具13的Y轴方向的正侧端部分开的距离及支柱部150C、150D从模具13的Y轴方向的负侧端部分开的距离可以设定为100mm~3000mm左右。由此,支柱部150A、150B、150C、150D能够良好地吸收在模具13的周边产生的磁通。支柱部150A、150C配置在从模具13的X轴方向的负侧端部向X轴方向的负侧分开的位置。支柱部150B、150D配置在从模具13的X轴方向的正侧端部向X轴方向的正侧分开的位置。支柱部150A、150C从模具13的X轴方向的负侧端部分开的距离及支柱部150B、150D从模具13的X轴方向的正侧端部分开的距离可以设定为100mm~3000mm左右。由此,支柱部150A、150B、150C、150D能够良好地吸收在模具13的周边产生的磁通。

如上所述,支柱部150吸收在模具13的周边产生的磁通。因而,在电加热部50进行电加热时,支柱部150内部的磁通量密度会高于下侧基底部110的下表面110b的中心P1(参考图1)处的磁通量密度及上侧基底部120的上表面120b的中心P2(参考图1)处的磁通量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中心P1、P2是各个表面110b、120b中的Y轴方向及X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并且,支柱部150内部的磁通量密度优选构成为比下侧基底部110的下表面110b的中心P1及上侧基底部120的上表面120b的中心P2处的磁通量密度高50%以上。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支柱部150能够充分地吸收模具13周边的磁通。图6是表示支柱部150A、150C附近的磁通量密度的强度的模型图。在图6中,灰色部分是磁通量密度为0.1T(特斯拉)以上的部分。如图6所示,在支柱部150中,下侧基底部110的上表面110a与滑动件81A的下表面之间的区域的磁通量密度成为0.1T以上。

并且,进行电加热时的支柱部150内部的磁通量密度高于下侧基底部110的四个侧面的磁通量密度的平均值及上侧基底部120的四个侧面的磁通量密度的平均值。支柱部150内部的磁通量密度高于下侧基底部110的上表面110a及上侧基底部120的下表面120a中从模具13向外周侧分开的外周部附近的磁通量密度。

在此,“支柱部150内部的磁通量密度”是指:在支柱部150的上下方向上设定了基准位置时,该基准位置上的支柱部150的截面中的磁通量密度的平均值。或者,也可以将在支柱部150的任一表面实际测量的磁通量密度设为支柱部150上的磁通量密度。上下方向上的基准位置可以任意设定,例如,可以设定在下侧基底部110的上表面110a与滑动件81A的下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或者,也可以设定在使模具13闭模的状态下的下型11的下表面与上型12的上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此外,作为基准位置,也可以设定支柱部150的任意表面的位置。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型装置1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成型装置10,支柱部150配置在设置于下型11的下侧的下侧基底部110与设置于上型12的上侧的上侧基底部120之间。并且,在电加热部50进行电加热时,支柱部150内部的磁通量密度高于下侧基底部110的下表面110b的中心P1处的磁通量密度及上侧基底部120的上表面120b的中心P2处的磁通量密度。在进行电加热时磁通量密度变高意味着支柱部150构成为在模具13的周边吸收周围的磁通。如此,由于支柱部150吸收在模具13周边产生的磁通,因此能够相应地减少朝向其他传感器的磁通。根据以上内容,能够减小磁场对模具13周边的传感器等带来的影响。

成型装置10还具备配置在上侧基底部120及下侧基底部110的内侧的传感器140A、140B。上侧基底部120及下侧基底部110的内侧是不易受到磁场的影响的部位。因而,通过在该部位配置传感器140A、140B,能够减小磁场对传感器140A、140B带来的影响。

在成型装置10中,电加热部50具备在进行电加热时与金属管材料14接触的一对电极17、18和向一对电极17、18供电的一对母线130A、130B,一对母线130A、130B可以配置在模具13的与一对电极17、18彼此对置的X轴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上的一侧。一对母线130A、130B是在进行电加热时流过大电流的部位。通过将两个这种母线130A、130B配置在模具13的Y轴方向上的一侧,模具13的另一侧区域成为由该模具13阻断了从母线130A、130B产生的磁场的区域。因而,通过在该区域配置传感器等,能够减小磁场的影响。

本发明并不只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改变下侧基底部、上侧基底部及支柱部的形状或配置。并且,支柱部的数量也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设置五个以上的支柱部。并且,模具、电加热部、气体供给部及其他构成要件的形状或配置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符号说明

10-成型装置,11-下型,12-上型,13-模具,14-金属管材料,50-电加热部,110-下侧基底部,120-上侧基底部,140A、140B-传感器,150、150A、150B、150C、150D-支柱部,17、18-电极,130A、130B-母线。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制造用于加筋土结构的饰面元件的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