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

文档序号:977893 发布日期:2020-11-06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 (All-terrain multifunctional wheelchair ) 是由 不公告发明人 于 2020-08-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包括车座,所述车座的一端固定有便于调节躺靠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车座的两侧远离角度调节机构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前部调节机构,所述车座的底部靠近角度调节机构的一端对称固定有后部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靠背、调节板、滑动筒和滑动孔,所述车座一端的底部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固定有滑动筒,所述调节板位于滑动筒的内侧开设有滑动孔,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柱、弹簧和限位槽,所述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本发明能够保证使用者能够在多种路况下正常行驶,为使用者出行提供了便利。(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ll-terrain multifunctional wheelchair, which comprises a saddle, wherein one end of the saddl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the lying and leaning angle, one ends of two sides of the saddle, far away from the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are symmetrically and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a front adjusting mechanism, one end of the bottom of the saddle, close to the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symmetrically and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rear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ackrest, an adjusting plate, a sliding cylinder and a sliding hole, the bottom of one end of the saddl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rest through a shaft pin, the two sides of the backrest are symmetrically and fixedly provided with the adjus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adjusting plat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the sliding cylinder, the adjusting plate is position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liding cylinder and provided with the sliding hole, the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also comprises a limiting column, a spring and a limiting groov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iding hole is slidably connected, providing convenience for the user to go out.)

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可折叠框架、前后车轮、左右护膝和脚踏板、左右可拆卸扶手、把手刹车装置、座椅、靠背有医学影像资料袋、便盆,接尿袋挂钩、电动站立等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智能轮椅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移动、站立移动、遥控移动以及相关互联网+辅助生活,但是现有的轮椅往往只能在平地使用,当遇到楼梯或者崎岖路面时往往不能很好的使用,这样就会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包括车座,所述车座的一端固定有便于调节躺靠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车座的两侧远离角度调节机构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前部调节机构,所述车座的底部靠近角度调节机构的一端对称固定有后部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靠背、调节板、滑动筒和滑动孔,所述车座一端的底部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固定有滑动筒,所述调节板位于滑动筒的内侧开设有滑动孔。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柱、弹簧和限位槽,所述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靠近调节板的一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调节板的一端与滑动筒的内壁固定,所述车座的两侧对称等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与车座上的一个限位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前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摇杆、连接件、套筒、动力杆、挡块、前腿架、前轮护板、前轮、滑槽、绞盘、圆弧形槽、活动齿、转动条、调节扳手和挡条,所述车座底部靠近靠背的一端对称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摇杆,所述摇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车座两侧的底部通过轴销对称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动力杆,所述连接件远离远离摇杆的一端通过轴销与动力杆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杆靠近套筒的一端固定有挡块,所述车座的两侧通过轴销对称转动连接有前腿架,所述前腿架的一端通过轴销与动力杆转动连接,所述前腿架远离动力杆的一端的外侧固定有前轮护板,所述前腿架靠近前轮护板一端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前轮,所述前轮内圈的四周等距开设有滑槽,所述前轮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绞盘,所述绞盘远离前腿架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圆弧形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齿,所述活动齿靠近绞盘一端与圆弧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绞盘远离前腿架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条,所述转动条远离前腿架的一端穿过前轮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调节扳手,所述前轮远离前腿架的一侧对称固定有挡条。

优选的,所述后部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动齿轮、后轮动力杆、定距件、后轮绞支、从动齿轮、后轮支撑杆和后轮,所述车座的底部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对称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主动齿轮固定有后轮动力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后轮动力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定距件,所述定距件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的内侧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后轮绞支,所述后轮绞支靠近定距件一端的内侧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后轮动力杆与后轮绞支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后轮支撑杆,所述后轮支撑杆远离后轮动力杆的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后轮。

优选的,所述车座中部的下方对称开设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储物盒,所述车座中部位于第一卡槽的正上方对称开设有第二卡槽,两个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车座的底部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对称固定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靠近第二电机一端的底部固定有防撞件,且防撞件与后轮动力杆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车座的两侧靠近前轮的一端对称固定有第一停止件,所述前腿架的中部固定有第二停止件,且第一停止件与第二停止件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车座顶部的一侧靠近前轮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使用时,当轮椅行驶在平坦的路面时,驱动第一电机,带动摇杆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转动,此时,摇杆与连接件之间的角度减小,间接带动动力杆向前运动,在套筒的作用下,动力杆推动前腿架从而将前轮向下转向轮椅,当动力杆上的挡块与套筒相接触时,前轮与车座的垂直高度达到最大,驱动第二电机,带动后轮动力杆逆时针转动,后轮支撑杆在后轮动力杆的带动下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因主动齿轮固定不动,后轮绞支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因齿轮之间的啮合,后轮绞支与定距件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因后轮动力杆,后轮支撑杆,后轮绞支,定距件形成了四边形,当后轮动力杆与定距件之间的角度随着第二电机的转动减小时,后轮动力杆,后轮支撑杆,后轮绞支,向车座下部收缩,后轮与车座间的竖直距离减小,当后轮动力杆接触防撞件时,后轮与车座的竖直距离减到最小,此时,轮椅处于平地行驶模式,当轮椅使用者在户外出行时,难免会遇到台阶,石块,等高出地面几十厘米的路况,此时靠普通轮胎的驱动力,轮椅很难越过障碍物,此时,第一电机带动摇杆逆时针转动,连接件在摇杆的带动下向轮椅后方运动,动力杆在连接件的牵引下,通过套筒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前腿架顺时针转动,此时,前轮随前腿架向轮椅前方运动,前轮与车座的竖直距离减小。同时,第二电机带动后轮动力杆逆时针转动,后轮绞支与定距件之间的角度增大,后轮支撑杆与后轮动力杆之间的角度随之增大,后轮支撑杆与后轮绞支的交点与第二电机轴心的竖直距离逐渐增大,在此作用下后轮与车座的竖直距离增大,此时轮椅两前轮与车座之间的竖直距离较小,两后轮与车座之间的竖直距离较大,两后轮与两前轮之间形成高度差,在此状态下,前后两组轮的切线形成的平面几乎与阶梯坡度相同,从而在上楼梯时,可保证轮椅乘坐者舒适,车身稳定,在轮椅前两个前轮动力不足时,将调节扳手沿垂直于前轮面的方向从一个挡条的后拉出,此时转动调节扳手,因调节扳手与前轮内部的绞盘相连,通过转动调节扳手使轮内部绞盘逆时针转动,因活动齿只能在前轮里对应的滑槽内运动,而活动齿靠近轮心的一端上的圆形突起,与绞盘的圆弧形槽滑动连接,因此,在绞盘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前轮上的12个活动齿逐渐向轮心收缩,此时前轮不仅通过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前进,也可以通过轮胎收缩产生的空余位置的两侧对障碍物产生一个力,从而更容易越过障碍物。在轮椅使用者在户外常常遇到高度不够高,或者周围人较多时导致视野太小的问题,此时,驱动第一电机带动摇杆逆时针转动,连接件在摇杆的带动下向轮椅后方运动,动力杆在连接件的牵引下,通过套筒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前腿架顺时针转动,此时,前轮随前腿架向轮椅前方运动,前轮与车座的竖直距离减小。同时,第二电机带动后轮动力杆逆时针转动,后轮绞支与定距件之间的角度增大,后轮支撑杆与后轮动力杆之间的角度随之增大,后轮支撑杆与后轮绞支的交点与第二电机轴心的竖直距离逐渐增大,在此作用下后轮与车座的竖直距离增大,此时轮椅两前轮与车座之间的竖直距离较小,两后轮与车座之间的竖直距离较大,四个轮子均接触地面,所以,使用者,在轮椅的作用下,处于半直立状态,从而增加视野高度,本发明能够保证使用者能够在多种路况下正常行驶,为使用者出行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图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轮护板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角度调节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C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储物盒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D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限位槽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座;2、角度调节机构;21、靠背;22、调节板;23、滑动筒;24、滑动孔;25、限位柱;26、弹簧;27、限位槽;3、前部调节机构;31、第一电机;32、摇杆;33、连接件;34、套筒;35、动力杆;36、挡块;37、前腿架;38、前轮护板;39、前轮;310、滑槽;311、绞盘;312、圆弧形槽;313、活动齿;314、转动条;315、调节扳手;316、挡条;4、后部调节机构;41、第二电机;42、主动齿轮;43、后轮动力杆;44、定距件;45、后轮绞支;46、从动齿轮;47、后轮支撑杆;48、后轮;5、第一卡槽;6、储物盒;7、第二卡槽;8、盖板;9、蓄电池;10、防撞件;11、第一停止件;12、第二停止件;1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多功能轮椅,包括车座1,所述车座1的一端固定有便于调节躺靠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2,所述车座1的两侧远离角度调节机构2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前部调节机构3,所述车座1的底部靠近角度调节机构2的一端对称固定有后部调节机构4,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包括靠背21、调节板22、滑动筒23和滑动孔24,所述车座1一端的底部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靠背21,所述靠背21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调节板22,所述调节板22的一端固定有滑动筒23,所述调节板22位于滑动筒23的内侧开设有滑动孔24。

请参阅图1、图2、图6和图9,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还包括限位柱25、弹簧26和限位槽27,所述滑动孔2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25,所述限位柱25靠近调节板22的一端固定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远离调节板22的一端与滑动筒23的内壁固定,所述车座1的两侧对称等距开设有限位槽27,所述限位柱25与车座1上的一个限位槽27卡接,能够有效的调节使用者的躺靠角度,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前部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摇杆32、连接件33、套筒34、动力杆35、挡块36、前腿架37、前轮护板38、前轮39、滑槽310、绞盘311、圆弧形槽312、活动齿313、转动条314、调节扳手315和挡条316,所述车座1底部靠近靠背21的一端对称固定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有摇杆32,所述摇杆32远离第一电机31的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连接件33,所述车座1两侧的底部通过轴销对称转动连接有套筒34,所述套筒3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动力杆35,所述连接件33远离远离摇杆32的一端通过轴销与动力杆35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杆35靠近套筒34的一端固定有挡块36,所述车座1的两侧通过轴销对称转动连接有前腿架37,所述前腿架37的一端通过轴销与动力杆35转动连接,所述前腿架37远离动力杆35的一端的外侧固定有前轮护板38,所述前腿架37靠近前轮护板38一端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前轮39,所述前轮39内圈的四周等距开设有滑槽310,所述前轮39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绞盘311,所述绞盘311远离前腿架37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圆弧形槽312,所述滑槽3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齿313,所述活动齿313靠近绞盘311一端与圆弧形槽3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绞盘311远离前腿架37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条314,所述转动条314远离前腿架37的一端穿过前轮39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调节扳手315,所述前轮39远离前腿架37的一侧对称固定有挡条316,能够有效的对前轮39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后部调节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主动齿轮42、后轮动力杆43、定距件44、后轮绞支45、从动齿轮46、后轮支撑杆47和后轮48,所述车座1的底部靠近第一电机31的一端对称固定有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42,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穿过主动齿轮42固定有后轮动力杆43,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穿过后轮动力杆4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定距件44,所述定距件44远离第二电机41的一端的内侧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后轮绞支45,所述后轮绞支45靠近定距件44一端的内侧固定有从动齿轮46,所述从动齿轮46与主动齿轮42啮合连接,所述后轮动力杆43与后轮绞支45远离主动齿轮42的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后轮支撑杆47,所述后轮支撑杆47远离后轮动力杆43的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后轮48,能够有效的对后轮48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车座1中部的下方对称开设有第一卡槽5,两个所述第一卡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储物盒6,所述车座1中部位于第一卡槽5的正上方对称开设有第二卡槽7,两个所述第二卡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盖板8,能够便于使用者存放东西。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车座1的底部远离第一电机31的一端对称固定有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靠近第二电机41一端的底部固定有防撞件10,且防撞件10与后轮动力杆43相配合,能够大大提高储电量。

请参阅图1,所述车座1的两侧靠近前轮39的一端对称固定有第一停止件11,所述前腿架37的中部固定有第二停止件12,且第一停止件11与第二停止件12相配合,能够避免零件相撞造成损伤,从而提高轮椅自身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所述车座1顶部的一侧靠近前轮39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面板13,且控制面板13与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41电性连接,能够便于使用者操作。

工作原理:

使用时,当轮椅行驶在平坦的路面时,驱动第一电机31,带动摇杆32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33转动,此时,摇杆32与连接件33之间的角度减小,间接带动动力杆35向前运动,在套筒34的作用下,动力杆35推动前腿架37从而将前轮39向下转向轮椅,当动力杆35上的挡块36与套筒34相接触时,前轮39与车座1的垂直高度达到最大,驱动第二电机41,带动后轮动力杆43逆时针转动,后轮支撑杆47在后轮动力杆43的带动下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因主动齿轮42固定不动,后轮绞支45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因齿轮之间的啮合,后轮绞支45与定距件44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因后轮动力杆43,后轮支撑杆47,后轮绞支45,定距件44形成了四边形,当后轮动力杆43与定距件44之间的角度随着第二电机41的转动减小时,后轮动力杆43,后轮支撑杆47,后轮绞支45,向车座1下部收缩,后轮48与车座1间的竖直距离减小,当后轮动力杆43接触防撞件10时,后轮48与车座1的竖直距离减到最小,此时,轮椅处于平地行驶模式,当轮椅使用者在户外出行时,难免会遇到台阶,石块,等高出地面几十厘米的路况,此时靠普通轮胎的驱动力,轮椅很难越过障碍物,此时,第一电机31带动摇杆32逆时针转动,连接件33在摇杆32的带动下向轮椅后方运动,动力杆35在连接件33的牵引下,通过套筒34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前腿架37顺时针转动,此时,前轮39随前腿架37向轮椅前方运动,前轮39与车座1的竖直距离减小。同时,第二电机41带动后轮动力杆43逆时针转动,后轮绞支45与定距件44之间的角度增大,后轮支撑杆47与后轮动力杆43之间的角度随之增大,后轮支撑杆47与后轮绞支45的交点与第二电机41轴心的竖直距离逐渐增大,在此作用下后轮48与车座1的竖直距离增大,此时轮椅两前轮39与车座1之间的竖直距离较小,两后轮48与车座1之间的竖直距离较大,两后轮48与两前轮39之间形成高度差,在此状态下,前后两组轮的切线形成的平面几乎与阶梯坡度相同,从而在上楼梯时,可保证轮椅乘坐者舒适,车身稳定,在轮椅前两个前轮39动力不足时,将调节扳手315沿垂直于前轮39面的方向从一个挡条316的后拉出,此时转动调节扳手315,因调节扳手315与前轮39内部的绞盘311相连,通过转动调节扳手315使轮内部绞盘311逆时针转动,因活动齿313只能在前轮39里对应的滑槽310内运动,而活动齿313靠近轮心的一端上的圆形突起,与绞盘311的圆弧形槽312滑动连接,因此,在绞盘311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前轮39上的12个活动齿313逐渐向轮心收缩,此时前轮39不仅通过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前进,也可以通过轮胎收缩产生的空余位置的两侧对障碍物产生一个力,从而更容易越过障碍物。在轮椅使用者在户外常常遇到高度不够高,或者周围人较多时导致视野太小的问题,此时,驱动第一电机31带动摇杆32逆时针转动,连接件33在摇杆32的带动下向轮椅后方运动,动力杆35在连接件33的牵引下,通过套筒34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前腿架37顺时针转动,此时,前轮39随前腿架37向轮椅前方运动,前轮39与车座1的竖直距离减小。同时,第二电机41带动后轮动力杆43逆时针转动,后轮绞支45与定距件44之间的角度增大,后轮支撑杆47与后轮动力杆43之间的角度随之增大,后轮支撑杆47与后轮绞支45的交点与第二电机41轴心的竖直距离逐渐增大,在此作用下后轮48与车座1的竖直距离增大,此时轮椅两前轮39与车座1之间的竖直距离较小,两后轮48与车座1之间的竖直距离较大,四个轮子均接触地面,所以,使用者,在轮椅的作用下,处于半直立状态,从而增加视野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轮椅制动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