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

文档序号:998620 发布日期:2020-10-23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 (Method for eliminat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 是由 杨伟国 吴水林 毛丛杨 于 2020-07-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该方法为:将光热材料和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的混合溶液与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得到待处理菌液,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并控制激光的功率,使待处理菌液的温度维持在45~100℃。本发明将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与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再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即基于光热辅助的机制,利用光热材料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产生的热量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效解决了目前普通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治疗效率大幅度减弱,甚至是无效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方法简单,设备投入少,资源消耗少,实施难度小,适用于工业化使用。(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eliminat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mixing a photo-thermal material and a mixed solution of antibiotics with an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with the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to obtain a to-be-treated bacterial liquid, irradiating the to-be-treated bacterial liquid by adopting near-infrared laser, and controlling the power of the laser to keep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o-be-treated bacterial liquid at 45-100 ℃.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a mixed solution of a photo-thermal material and an antibiotic is mixed with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and then near-infrared laser irradiation is adopted, namely based on a photo-thermal auxiliary mechanism, the drug resistance of the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to the antibiotic is eliminated by using heat generated by the photo-thermal material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the near-infrared laser, so that the problem that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conventional common antibiotic to the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is greatly weakened or even ineffective is effectively solved; meanwhile, the method is simple, low in equipment investment, low in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low in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y, and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use.)

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大量存在的正常菌群之一,近年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随着抗生素,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大肠埃希菌在选择性压力下不断发展其耐药机制,造成日益严重的耐药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普通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治疗效率大幅度减弱,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开发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方法,也就是能够使“无效”抗生素重新变有效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基于光热辅助的机制,利用光热材料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产生的热量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功效,有效解决了目前普通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治疗效率大幅度减弱,甚至是无效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该方法为:将光热材料和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的混合溶液与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得到待处理菌液,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所述待处理菌液,控制激光的功率,使得所述待处理菌液的温度维持在45~100℃。

具体实施中,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可以包括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以及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低效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以及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无效”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也就是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可以较低,甚至抗菌率低至无限接近于零;其中低效并没有具体的抗菌率的限定,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适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且在应用本方法后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性有提高的抗生素均适用于本发明。

优选地,所述近红外激光照射的时间为10min以上。

优选地,所述待处理菌液的温度维持在45~55℃,所述近红外光照射的时间为10~25min。

优选地,所述近红外激光的波长为808nm。

优选地,所述光热材料和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的混合溶液的配制过程为:将所述光热材料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光热材料溶液,然后向所述光热材料溶液中加入所述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得到所述混合溶液。

优选地,所述光热材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50mg/mL。

优选地,所述混合溶液中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的浓度为1/8最小抑菌浓度以上。

优选地,所述光热材料为二维纳米材料碳化钛MXene、黑磷和氧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107CFU/mL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光热材料和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的混合溶液与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再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并通过控制激光的功率,使待处理菌液维持稳定的温度,即基于光热辅助的机制,利用光热材料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产生的热量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即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功效,有效解决了目前普通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治疗效率大幅度减弱,甚至是无效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方法简单,设备投入少,资源消耗少,实施难度小,适用于工业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9、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11处理后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0~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的样品在抗生素浓度为1/4MIC90时进行光热以及未进行光热的抗菌率数据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0~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的样品在抗生素浓度为1/8MIC90时进行光热以及未进行光热的抗菌率数据图;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1~对比例2以及对比例12~对比例20的样品在抗生素浓度为1/16MIC90时进行光热以及未进行光热的抗菌率数据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9~实施例21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2~实施例24以及对比例21~对比例23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5~实施例27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8~实施例30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1~实施例33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该方法为:将光热材料和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的混合溶液与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得到待处理菌液,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所述待处理菌液,控制激光的功率,使得所述待处理菌液的温度维持在45~100℃。

抗生素对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治疗大肠杆菌;但当抗生素大量使用时,大肠杆菌在选择性压力下不断发展其耐药机制,普通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治疗效率大大降低,甚至无效,也就是在低于最小抑菌浓度的情况下,该普通抗生素不能够对耐药大肠杆菌产生有效的灭活效果。

本发明通过光热辅助对耐药大肠杆菌低效甚至无效的普通抗生素,利用光热材料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产生的热量,对耐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减弱甚至消除,从而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就是增强上述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

其中,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可以包括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以及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低效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以及对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无效”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也就是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可以较低,甚至抗菌率低至无限接近于零;其中低效并没有具体的抗菌率的限定,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适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且在应用本方法后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性有提高的抗生素均适用于本发明。

大肠杆菌具有以下耐药机制,也就是大肠杆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抵制抗菌药物的作用:(1)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抗菌药物不能进入到大肠杆菌体内;也就是耐药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小,从而阻止普通的抗生素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等进入其体内,导致该类抗生素无法发挥抗菌作用;(2)产生灭活酶,使抗菌药物失活或者结构改变。耐药大肠杆菌产生的灭活酶主要有水解酶和钝化酶两大类,水解酶可以破坏药物使之失效,例如β-内酰胺酶可以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β内酰胺环,从而导致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钝化酶可以修饰抗菌药物分子中某些保持抗菌活性所必需的基因,使其与作用靶位核糖体的亲和力大为降低,从而失去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例如能够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失效的钝化酶。

本发明通过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光热材料、抗生素与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得到的待处理菌液,利用光热材料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产生的热量,改变耐药大肠杆菌的细胞壁的通透性,即增加耐药大肠杆菌细胞膜对抗生素的通透性,以及降低耐药大肠杆菌产生的水解酶和钝化酶的活性,也就是对耐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减弱甚至消除,从而激活上述对耐药大肠杆菌低效甚至无效的普通抗生素对于耐药大肠杆菌的高效杀菌活性,即增强上述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

本发明还考察了通过光热辅助增强上述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中不同因素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一)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光热和抗生素两者的影响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除耐药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该方法为:

将二维纳米材料碳化钛MXene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浓度为100mg/mL的碳化钛MXene溶液,然后向所述光热材料溶液中加入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即青霉素,使青霉素的浓度为达到抑菌效果超过90%的最小抑菌浓度(MIC90)的一半,即青霉素的浓度为1/2MIC90,得到碳化钛MXene和青霉素的混合溶液;

将100μL碳化钛MXene和青霉素的混合溶液加入到100μL耐药大肠杆菌中,得到待处理菌液,然后采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激光照射所述待处理菌液,控制激光的功率,使得所述待处理菌液的温度维持在50℃,照射20min,即增强了青霉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近红外激光照射后的菌液即为处理后的样品。

其中,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106CFU/mL。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阿莫西林。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头孢曲松。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抗生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庆大霉素。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抗生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卡那霉素。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抗生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抗生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四环素。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抗生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米诺霉素。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抗生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金霉素。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不加入抗生素,以及不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即将100μL质量浓度为100mg/mL的碳化钛MXene溶液和100μL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得到待处理菌液,即为样品。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不加入抗生素,即将100μL质量浓度为100mg/mL的碳化钛MXene溶液和100μL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得到待处理菌液,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近红外激光照射。

对比例3

实施例1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对比例4

实施例2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对比例5

实施例3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对比例6

实施例4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对比例7

实施例5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对比例8

实施例6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对比例9

实施例7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对比例10

实施例8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对比例11

实施例9得到的待处理菌液。

为了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光热过程和抗生素两者的影响性,我们对实施例1~实施例9,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11的样品通过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抗菌率检测。我们将实施例1~实施例9以及对比例3~对比例11作为试验组,其中实施例1~实施例9为光热组,即进行了光热过程,对比例3~对比例11为非光热组,即未进行光热过程;同时我们将仅仅把光热材料和耐药大肠杆菌混合的对比例1和对比例2作为空白组,将未进行光热过程的对比例1作为非光热组,进行了光热过程的对比例2作为光热组。

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9、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11处理后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1为实施例1~实施例9、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11处理后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

表1样品抗菌率数据表

通过图1和表1可以看出,空白组中进行了光热和不进行光热组的抗菌率均很低,非光热组的空白试验的抗菌率几乎为零,说明单纯对耐药大肠杆菌进行光热处理不能有效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功效;试验组在进行了光热照射以后,抗菌率显著增强,说明将抗生素与耐药大肠杆菌混合后进行光热照射,能够显著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功效。

(二)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抗生素的浓度的影响性。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青霉素的混合溶液中青霉素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2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阿莫西林的混合溶液中阿莫西林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3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头孢曲松的混合溶液中头孢曲松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4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庆大霉素的混合溶液中庆大霉素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5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卡那霉素的混合溶液中卡那霉素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6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链霉素的混合溶液中链霉素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7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四环素的混合溶液中四环素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8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米诺霉素的混合溶液中米诺霉素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9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金霉素的混合溶液中金霉素的浓度分别为1/4MIC90和1/8MIC90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10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青霉素的混合溶液中青霉素的浓度为1/16MIC90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1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阿莫西林的混合溶液中阿莫西林的浓度为1/16MIC90

对比例14

与实施例12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头孢曲松的混合溶液中头孢曲松的浓度为1/16MIC90

对比例15

与实施例13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庆大霉素的混合溶液中庆大霉素的浓度为1/16MIC90

对比例16

与实施例14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卡那霉素的混合溶液中卡那霉素的浓度为1/16MIC90

对比例17

与实施例15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链霉素的混合溶液中链霉素的浓度为1/16MIC90

对比例18

与实施例16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四环素的混合溶液中四环素的浓度为1/16MIC90

对比例19

与实施例17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米诺霉素的混合溶液中米诺霉素的浓度为1/16MIC90

对比例20

与实施例18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光热材料和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即碳化钛MXene和金霉素的混合溶液中金霉素的浓度为1/16MIC90

为了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抗生素的浓度的影响性,我们对实施例1~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2~对比例20的样品通过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抗菌率检测。

表2为实施例1~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2~对比例20处理后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

表2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不同抗生素在浓度为1/2MIC90和1/4MIC90时经过光热处理,抗菌率显著提高,抗菌效果明显增强,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浓度为1/8MIC90时经过光热处理,抗菌效果明显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浓度为1/8MIC90时经过光热处理,抗菌效果增强较小,而上述抗生素在浓度为1/16MIC90时经过光热处理,抗菌率增强,但是增强效果一般,说明抗生素浓度为1/8MIC90以上时经过光热处理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显著增强。

另外,本发明还进行了实施例10~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12~对比例20对应的抗生素浓度下未进行光热处理的实验,图2、图3和图4分别是抗生素浓度为1/4MIC90、1/8MIC90和1/16MIC90的数据图,表3是图1与图2、图3、图4对应的数据表,其中空白组是对比例1和对比例2。

表3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

Figure BDA0002609784070000141

(三)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近红外激光的功率及光热时间的影响性。

本发明中通过控制近红外激光的功率来使待处理菌液保持一定的温度,所以我们将待处理菌液的温度作为对近红外激光的功率的考察指标。

实施例19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待处理菌液的温度分别维持在45℃、48℃和55℃。

实施例20

与实施例6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待处理菌液的温度维持在45℃、48℃和55℃。

实施例21

与实施例7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待处理菌液的温度维持在45℃、48℃和55℃。

实施例22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照射时间分别为10min、15min和25min。

实施例23

与实施例6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照射时间分别为10min、15min和25min。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7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照射时间分别为10min、15min和25min。

对比例21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照射分别时间为5min。

对比例22

与实施例6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照射分别时间为5min。

对比例23

与实施例7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待处理菌液时,照射分别时间为5min。

为了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近红外激光的功率和光热时间的影响性,我们对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19~实施例21,以及对比例21~对比例23的样品通过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抗菌率检测。

图5为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19~实施例21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4与图5相对应的样品数据表。

表4样品的抗菌数据表

通过图5和表4可以看出,采用近红外光照射使待处理菌液的温度达到45℃时,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0.82%,随着温度的升高,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达到稳定。

图6为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22~实施例24,以及对比例21~对比例23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5是与图6相对应的样品数据表。

表5样品的抗菌数据表

Figure BDA0002609784070000172

通过图6和表5可以看出,采用近红外光照射时,当光热时间为5min时,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39.45%,抗菌作用有了较小的提高,当光热时间达到10min及以上时,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显著提高。

本发明中近红外激光的功率和光热时间在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过程的影响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多种抗生素均适用,且影响结果一致,所以只列举以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作为抗生素的试验过程。

(四)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光热材料种类和光热材料的溶液浓度的影响性。

实施例25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光热材料为黑磷,或者氧化石墨烯,或者黑鳞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或者二维纳米材料碳化钛MXene、黑磷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

实施例26

与实施例6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光热材料为黑磷,或者氧化石墨烯,或者黑鳞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或者二维纳米材料碳化钛MXene、黑磷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

实施例27

与实施例7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使用的光热材料为黑磷,或者氧化石墨烯,或者黑鳞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或者二维纳米材料碳化钛MXene、黑磷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

实施例28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的溶液质量浓度,即碳化钛MXene溶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mg/mL、10mg/mL、50mg/mL、150mg/mL。

实施例29

与实施例6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的溶液质量浓度,即碳化钛MXene溶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mg/mL、10mg/mL、50mg/mL、150mg/mL。

实施例30

与实施例7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热材料的溶液质量浓度,即碳化钛MXene溶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mg/mL、10mg/mL、50mg/mL、150mg/mL。

为了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光热材料种类和光热材料的溶液浓度的影响性,我们对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25~实施例30的样品通过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抗菌率检测。

图7为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以及实施例25~实施例27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6为图7对应的数据表。

表6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

Figure BDA0002609784070000191

Figure BDA0002609784070000201

通过图7和表6可以看出,光热材料的种类在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过程中没有影响作用。

图8为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以及实施例28~实施例30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7为图8对应的数据表。

表7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

Figure BDA0002609784070000202

Figure BDA0002609784070000211

通过图8和表7可以看出,光热材料的溶液浓度在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过程中没有影响作用。

本发明中光热材料种类和光热材料的溶液浓度在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过程的影响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多种抗生素均适用,且影响结果一致,所以只列举以青霉素、链霉菌、四环素作为抗生素的试验过程。

(五)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的影响性。

实施例31

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为1*107CFU/mL、1*105CFU/mL、1*103CFU/mL、1*102CFU/mL。

实施例32

与实施例6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为1*107CFU/mL、1*105CFU/mL、1*103CFU/mL、1*102CFU/mL。

实施例33

与实施例7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为1*107CFU/mL、1*105CFU/mL、1*103CFU/mL、1*102CFU/mL。

为了考察本发明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的方法中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的影响性,我们对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31~实施例33的样品通过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抗菌率检测。

图9为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31~实施例33的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8为图9的对应数据表。

表8样品的抗菌率数据表

通过图8和表9可以看出,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在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过程中没有影响作用。

本发明中耐药大肠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在增强抗生素对耐药大肠杆菌抗菌功效过程的影响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多种抗生素均适用,且影响结果一致,所以只列举以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作为抗生素的试验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核酸保护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