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

文档序号:15115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4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 (Road and railway dual-purpose detection vehicle friction wheel driving rail system ) 是由 胡长青 曾建勇 张润昊 张小琼 梁勇 于 2021-07-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公铁两用检测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桥上的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桥上靠近从动轮的一侧设有用于在轨道行驶的前钢轮组件,所述车桥上靠近驱动轮的一侧设有用于在轨道行驶的后钢轮组件,所述前钢轮组件和后钢轮组件均与车桥连接,本发明通过驱动轮和从动轮实现公路行驶,在轨道行驶时,通过前钢轮组件和后钢轮组件将车桥顶起,使得驱动轮和从动轮与地面分离,降低了行驶阻力,同时后钢轮组件中的摩擦轮与驱动轮接触,将驱动轮的旋转动力转化为车辆在轨道行驶的动力,两种工作模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且切换过程简单,无需改变原有的车辆结构,成本低,通用性强,实用性好。(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road-railway dual-purpose detection vehicle, and discloses a road-railway dual-purpose detection vehicle friction wheel driving rail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wheel and a driven wheel which are arranged on an axle, wherein a front steel wheel assembly used for running on a rai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axle close to the driven wheel, a rear steel wheel assembly used for running on the rai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axle close to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front steel wheel assembly and the rear steel wheel assembly are both connected with the axle. The switching process is simple, the original vehicle structure is not required to be changed, the cost is low, the universality is high, and the practicability is good.)

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铁两用检测车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

背景技术

公铁两用车以其机动灵活、易于上轨下轨、应用广泛以及经济性等诸多优点被众多国家认可并应用。自世界上第一辆公铁两用车投入使用以来,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公铁两用车已经发展成能够完成各种作业的多用途车辆。我国公铁两用车发展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存在明显差距。随着我国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公铁两用车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

一般公铁两用网轨检测车由车桥、路轨系统、网轨检测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检测舱等几大部件组成,适用于对轨道和接触网的技术参数进行动态检测、诊断和分析,并提供专家诊断结果,指导后续钢轨和接触网的维保工作,是轨道交通运维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案集成的核心专用装备。因此,公铁两用网轨检测车的路轨系统能够同时具备在公路和轨道行驶的功能,现有公铁两用网轨检测车的路轨系统中公路和轨道行驶时由不同的驱动部驱动,且公路和轨道行驶切换过程较为复杂。

授权公告号为CN107618324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液压挖掘机行走转换机构,包括液压系统和机械结构;所述机械结构包括安装在挖掘机底盘下方前侧的前行走转换机构和安装在挖掘机底盘下方后侧的后行走转换机构,所述前行走转换机构和所述后行走转换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还包括整车升降装置液压缸,该发明通过前行走转换机构和后行走转换机构完成上轨的动作,实现轨道行驶的模式,但前行走转换机构和后行走转换机构均通过不同的轨道钢轮收放液压缸来控制钢轮与轨道接触或分离,由于但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机械机构因各种原因变形或者液压缸渗漏,会导致钢轮高度不一致,从而造成车辆在轨道线上行驶时不稳定,严重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设计一种可以保持钢轮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公路行驶和轨道行驶两种工作模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切换过程简单,无需改变原有的车辆结构,成本低,通用性强,实用性好,水平调节机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桥上的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桥上靠近从动轮的一侧设有用于在轨道行驶的前钢轮组件,所述车桥上靠近驱动轮的一侧设有用于在轨道行驶的后钢轮组件,所述前钢轮组件和后钢轮组件均与车桥连接,所述后钢轮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车辆沿轨道行驶的摩擦轮,所述前钢轮组件和后钢轮组件之间还设有水平调节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与汽车驱动系统连接,通过汽车驱动系统控制驱动轮运动来驱动从动轮一起运动,从而实现车辆在陆地上行驶,通过前钢轮组件和后钢轮组件将车桥顶起,使得驱动轮和从动轮与地面分离,同时后钢轮组件中的摩擦轮逐渐靠近驱动轮,并与驱动轮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轮的旋转动力转化为后钢轮组件行驶的动力,从而实现车辆在轨道上行驶,两种工作模式的动力来源均为汽车驱动系统,且两种工作模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且切换过程简单,无需改变原有的车辆结构,成本低,通用性强,实用性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钢轮组件包括:用于在轨道行驶的前钢轮、用于将前钢轮与车桥连接的前钢轮摆臂和用于驱动前钢轮摆臂转动使前钢轮与轨道接触或分离的前钢轮驱动部,所述前钢轮通过前钢轮转轴与前钢轮摆臂连接,所述前钢轮摆臂的一端铰接在车桥上另一端铰接在前钢轮转轴上,所述前钢轮驱动部一端铰接在车桥上另一端铰接在前钢轮摆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钢轮驱动部驱动前钢轮摆臂绕其与车桥铰接的点转动,使得铰接在前钢轮摆臂的另一端的前钢轮转轴转动,当前钢轮转轴转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安装在前钢轮转轴上的前钢轮逐渐与轨道接触后慢慢将车桥顶起,使得安装在车桥上的从动轮与地面分离,在顶起的过程中,前钢轮始终与轨道接触,不会出现脱轨的现象,且速度平缓,车体振动小,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钢轮组件包括:用于在轨道行驶的后钢轮、用于将后钢轮与车桥连接的后钢轮摆臂和用于驱动后钢轮摆臂转动使后钢轮与轨道接触或分离的后钢轮驱动部,所述后钢轮与摩擦轮同步连接,所述摩擦轮与后钢轮摆臂连接,所述后钢轮通过后钢轮转轴与后钢轮摆臂连接,所述后钢轮摆臂的一端铰接在车桥上另一端铰接在后钢轮转轴上,所述后钢轮驱动部一端铰接在车桥上另一端铰接在后钢轮摆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钢轮驱动部驱动后钢轮摆臂绕其与车桥铰接的点转动,使得铰接在后钢轮摆臂的另一端的后钢轮转轴转动,当后钢轮转轴转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安装在后钢轮转轴上的后钢轮逐渐与轨道接触后慢慢将车桥顶起,同时,与其同步连接的摩擦轮逐渐靠近驱动轮,安装在车桥上的驱动轮与地面逐渐分离,在顶起的过程中,后钢轮始终与轨道接触,不会出现脱轨的现象,且速度平缓,车体振动小,稳定性好,当后钢轮转轴转动至最低点时驱动轮到达最高点,此时摩擦轮与驱动轮相互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轮旋转是带动摩擦轮一起旋转,从而带动与摩擦轮同步连接的后钢轮一起转动,为车辆在轨道行驶提供动力,无需额外的动力系统即可实现公铁两用的功能,适应性好,通用性强。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钢轮与摩擦轮同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后钢轮与摩擦轮同轴连接使得后钢轮组件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还可以有效提高动力传输的同步性,保证轨道公铁两种工作模式运行速度的同步性,无需进行速度转换,操作过程简单,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摩擦轮所受的向下的力和后钢轮所受的向上的力均作用在后钢轮转轴上,使得后钢轮转轴的受力达到良好的平衡,后钢轮转轴不易变型,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摩擦轮的表面设有与驱动轮外胎上纹路相匹配的凹槽或凸起,所述凹槽或凸起在摩擦轮与驱动轮外胎接触时与驱动轮外胎上的纹路相互嵌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轮与驱动轮外胎接触时,其表面的凹槽或凸起在与驱动轮外胎上的纹路相互嵌合,使得摩擦轮与驱动轮外胎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得摩擦轮与驱动轮外胎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力的传递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车桥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水平状态,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设有沿轴向的内部空腔,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前钢轮摆臂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内部空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后钢轮摆臂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内部空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调节杆的内部空腔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与固定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前钢轮驱动部和后钢轮驱动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钢轮摆臂和后钢轮摆臂转动角度相同时,前钢轮组件中的前钢轮和后钢轮组件中的后钢轮高度相同,此时前钢轮和后钢轮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调节杆连接后处于水平状态,由于固定板也为水平状态,因此调节杆与固定板相对平行,此时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受的弹簧力相等,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上所测得的压力相等,此时车辆正常行驶,当前钢轮摆臂和后钢轮摆臂转动角度不同时,前钢轮组件中的前钢轮和后钢轮组件中的后钢轮高度不相同,此时前钢轮和后钢轮均位于不同水平面上,此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调节杆连接后处于倾斜状态,此时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受的弹簧力不相同,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上所测得的压力不相等,此时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值之差,控制前钢轮驱动部或者后钢轮驱动部开始工作,从而驱动前钢轮摆臂和后钢轮摆臂转动至相同角度,以保持前钢轮和后钢轮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避免车辆因前后钢轮高度不一致而造成车辆在轨道线上行驶时不稳定或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汽车驱动系统控制驱动轮运动来驱动从动轮一起运动,从而实现车辆在陆地上行驶,通过前钢轮组件和后钢轮组件将车桥顶起,使得驱动轮和从动轮与地面分离,同时后钢轮组件中的摩擦轮逐渐靠近驱动轮,并与驱动轮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轮的旋转动力转化为后钢轮组件行驶的动力,从而实现车辆在轨道上行驶,两种工作模式的动力来源均为汽车驱动系统,且两种工作模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且切换过程简单,无需改变原有的车辆结构,成本低,通用性强,实用性好。

2.本发明在轨道上行驶时通过前钢轮组件和后钢轮组件将车辆顶起,使得驱动轮和从动轮与轨道分离,避免在行驶过程中,驱动轮和从动轮与轨道接触而造成磨损,同时也降低了车辆运行的行驶阻力,降低了能耗,同时,在将车辆顶起的过程中,前钢轮和后钢轮始终与轨道接触,依次不容易出现脱轨的现象,且速度平缓,车体振动小,稳定性好,当后钢轮转轴转动至最低点时驱动轮到达最高点,此时摩擦轮与驱动轮相互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轮旋转是带动摩擦轮一起旋转,从而带动与摩擦轮同步连接的后钢轮一起转动,为车辆在轨道行驶提供动力,无需额外的动力系统即可实现公铁两用的功能,适应性好,通用性强。

3.本发明通过将后钢轮与摩擦轮同轴连接使得后钢轮组件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还可以有效提高动力传输的同步性,保证轨道公铁两种工作模式运行速度的同步性,无需进行速度转换,操作过程简单,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摩擦轮所受的向下的力和后钢轮所受的向上的力均作用在后钢轮转轴上,使得后钢轮转轴的受力达到良好的平衡,后钢轮转轴不易变型,使用寿命更长。

4.本发明通过在摩擦轮的表面设置与驱动轮外胎上纹路相匹配的凹槽或凸起,使得摩擦轮与驱动轮外胎接触时,其表面的凹槽或凸起在与驱动轮外胎上的纹路相互嵌合,从而使得摩擦轮与驱动轮外胎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得摩擦轮与驱动轮外胎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力的传递效果。

5.本发明通过水平调节装置实时监测并控制前钢轮组件中的前钢轮和后钢轮组件中的后刚轮的高度,使得前钢轮和后钢轮始终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车辆在轨道线上行驶时更稳定,安全性能更好,水平调节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前钢轮摆臂和后钢轮摆臂连接,使得水平调节装置随前钢轮组件和后钢轮组件同步运动,并利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实现对前钢轮和后钢轮是否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实时监控,控制器根据压力值信息控制前钢轮摆臂和后钢轮摆臂转动,从而对前钢轮和后钢轮的高度进行实时调整,实现闭环控制,控制稳定性好、精度高,控制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在轨道行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在公路上行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中前钢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在轨道行驶时后钢轮组件中摩擦轮和后钢轮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中水平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桥;2、驱动轮;3、从动轮;4、轨道;5、前钢轮组件;51、前钢轮;52、前钢轮摆臂;53、前钢轮驱动部;54、前钢轮转轴;6、后钢轮组件;61、后钢轮;62、后钢、轮摆臂;63、后钢轮驱动部;64、摩擦轮;65、后钢轮转轴;7、水平调节装置;71、固定板;72、调节杆;73、第一连接杆;74、第二连接杆;75、第一弹簧;76、第二弹簧;77、第三弹簧;78、第一压力传感器;79、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桥1上的驱动轮2和从动轮3,所述车桥1上靠近从动轮3的一侧设有用于在轨道4行驶的前钢轮组件5,所述车桥1上靠近驱动轮2的一侧设有用于在轨道4行驶的后钢轮组件6,所述前钢轮组件5和后钢轮组件6均与车桥1连接,所述后钢轮组件6包括用于驱动车辆沿轨道行驶的摩擦轮64,所述前钢轮组件5和后钢轮组件6之间还设有水平调节装置7,驱动轮2与汽车驱动系统连接,通过汽车驱动系统控制驱动轮2运动来驱动从动轮3一起运动,从而实现车辆在陆地上行驶,通过前钢轮组件5和后钢轮组件6将车桥1顶起,使得驱动轮2和从动轮3与地面分离,同时后钢轮组件6中的摩擦轮64逐渐靠近驱动轮2,并与驱动轮2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轮2的旋转动力转化为后钢轮组件6行驶的动力,从而实现车辆在轨道,上行驶,水平调节装置两种工作模式的动力来源均为汽车驱动系统,且两种工作模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且切换过程简单,无需改变原有的车辆结构,成本低,通用性强,实用性好。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前钢轮组件5包括:用于在轨道行驶的前钢轮51、用于将前钢轮51与车桥1连接的前钢轮摆臂52和用于驱动前钢轮摆臂52转动使前钢轮51与轨道接触或分离的前钢轮驱动部53,所述前钢轮驱动部53一般为液压驱动部,如液压缸等,所述前钢轮51通过前钢轮转轴54与前钢轮摆臂52连接,所述前钢轮摆臂52的一端铰接在车桥1上另一端铰接在前钢轮转轴54上,所述前钢轮驱动部53一端铰接在车桥1上另一端铰接在前钢轮摆臂52上;前钢轮驱动部53驱动前钢轮摆臂52绕其与车桥1铰接的点转动,使得铰接在前钢轮摆臂52的另一端的前钢轮转轴54转动,当前钢轮转轴54转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安装在前钢轮转轴54上的前钢轮51逐渐与轨道接触后慢慢将车桥1顶起,使得安装在车桥1上的从动轮3与地面分离,在顶起的过程中,前钢轮51始终与轨道4接触,不会出现脱轨的现象,且速度平缓,车体振动小,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后钢轮组件6包括:用于在轨道行驶的后钢轮61、用于将后钢轮61与车桥1连接的后钢轮摆臂62和用于驱动后钢轮摆臂62转动使后钢轮61与轨道4接触或分离的后钢轮驱动部63,所述后钢轮驱动部63一般为液压驱动部,如液压缸等,所述后钢轮61与摩擦轮64同步连接,所述摩擦轮64与后钢轮摆臂62连接,所述后钢轮61通过后钢轮转轴65与后钢轮摆臂62连接,所述后钢轮摆臂62的一端铰接在车桥1上另一端铰接在后钢轮转轴65上,所述后钢轮驱动部63一端铰接在车桥1上另一端铰接在后钢轮摆臂62上,后钢轮驱动部63驱动后钢轮摆臂62绕其与车桥1铰接的点转动,使得铰接在后钢轮摆臂62的另一端的后钢轮转轴转动,当后钢轮转轴65转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安装在后钢轮转轴65上的后钢轮61逐渐与轨道接触后慢慢将车桥1顶起,同时,与其同步连接的摩擦轮64逐渐靠近驱动轮2,安装在车桥1上的驱动轮2与地面逐渐分离,在顶起的过程中,后钢轮61始终与轨道4接触,不会出现脱轨的现象,且速度平缓,车体振动小,稳定性好,当后钢轮转轴65转动至最低点时驱动轮2到达最高点,此时摩擦轮64与驱动轮2相互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轮2旋转是带动摩擦轮64一起旋转,从而带动与摩擦轮64同步连接的后钢轮61一起转动,后钢轮61转动带动车辆在轨道4上行驶,无需额外的动力系统即可实现公铁两用的功能,适应性好,通用性强。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后钢轮61与摩擦轮64同轴连接,将后钢轮61与摩擦轮64同轴连接使得后钢轮组件6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还可以有效提高动力传输的同步性,保证轨道公铁两种工作模式运行速度的同步性,无需进行速度转换,操作过程简单,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摩擦轮64所受的向下的力和后钢轮61所受的向上的力均作用在后钢轮转轴65上,使得后钢轮转轴65的受力达到良好的平衡,后钢轮转轴65不易变型,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摩擦轮64的表面设有与驱动轮2外胎上纹路相匹配的凹槽或凸起,所述凹槽或凸起在摩擦轮64与驱动轮2外胎接触时与驱动轮2外胎上的纹路相互嵌合,摩擦轮64与驱动轮2的外胎接触时,其表面的凹槽或凸起在与驱动轮2外胎上的纹路相互嵌合,使得摩擦轮64与驱动轮2外胎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得摩擦轮64与驱动轮2外胎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力的传递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调节装置7包括固定在车桥1上的固定板71,所述固定板71为水平状态,所述固定板71的下方设有调节杆72,所述调节杆72设有沿轴向的内部空腔,所述调节杆7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73和第二连接杆74,所述第一连接杆73的一端与前钢轮摆臂5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3的另一端与调节杆72的内部空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4的一端与后钢轮摆臂62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4的另一端与调节杆72的内部空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3和第二连接杆74位于调节杆72的内部空腔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75连接,所述调节杆7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弹簧76和第三弹簧77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6和第三弹簧77与固定板7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7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9,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7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9分别固定在固定板71上,所述第二弹簧76和第三弹簧77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压力传感器7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9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78、第二压力传感器79、前钢轮驱动部53和后钢轮驱动部6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前钢轮摆臂52和后钢轮摆臂62转动角度相同时,前钢轮组件5中的前钢轮51和后钢轮组件6中的后钢轮61高度相同,此时前钢轮51和后钢轮61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第一连接杆73、第二连接杆74和调节杆72连接后处于水平状态,由于固定板71也为水平状态,因此调节杆72与固定板71相对平行,此时第二弹簧76和第三弹簧77所受的弹簧力相等,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7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9上所测得的压力相等,此时车辆正常行驶,当前钢轮摆臂52和后钢轮摆臂62转动角度不同时,前钢轮组件5中的前钢轮51和后钢轮组件6中的后钢轮61高度不相同,此时前钢轮51和后钢轮61均位于不同水平面上,此时第一连接杆73、第二连接杆74和调节杆72连接后处于倾斜状态,此时第二弹簧76和第三弹簧77所受的弹簧力不相同,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7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9上所测得的压力不相等,此时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78、第二压力传感器79所测得的压力值之差,控制前钢轮驱动部53或者后钢轮驱动部63开始工作,从而驱动前钢轮摆臂52和后钢轮摆臂62转动至相同角度,以保持前钢轮51和后钢轮6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避免车辆因前后钢轮高度不一致而造成车辆在轨道线上行驶时不稳定或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公路行驶时,通过汽车驱动系统控制驱动轮2运动来驱动从动轮3一起运动,从而实现车辆在陆地上行驶,在轨道上行驶时,通过前钢轮组件5和后钢轮组件6将车桥1顶起,使得驱动轮2和从动轮3与地面分离,同时后钢轮组件6中的摩擦轮64逐渐靠近驱动轮2,并与驱动轮2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轮2的旋转动力转化为后钢轮组件6在轨道上行驶的动力,从而驱动车辆在轨道上行驶,两种工作模式的动力来源均为汽车驱动系统,且两种工作模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且切换过程简单,无需改变原有的车辆结构,成本低,通用性强,实用性好,同时,通过前钢轮组件5和后钢轮组件6将车桥1顶起时通过水平调节装置7实时控制前钢轮51和后钢轮61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车辆在轨道行驶时更稳定,安全性更好。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仿生变体机翼的跨介质飞行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