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文档序号:1528896 发布日期:2020-02-14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充气轮胎 (Pneumatic tire ) 是由 高野宏和 于 2019-07-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提高雪上行驶时的牵引性。充气轮胎(1)具有包括胎面端(Te)的胎肩陆地部(6)。胎肩陆地部(6)包括:从胎面端(Te)延伸的多个胎肩横沟(8)、被胎肩横沟(8)划分出的胎肩花纹块要素(9)、以及从胎肩陆地部(6)的轮胎轴向的外表面(6s)向轮胎轴向外侧隆起的凸部(10)。凸部(10)包括:多个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凸部(12)、和在胎肩横沟(8)的轮胎径向内侧并且至少将两个第一凸部(12、12)的轮胎径向内侧部相互连结的第二凸部(13)。(The pneumatic ti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mprove traction during snow travel. The pneumatic tire (1) has a tire shoulder land portion (6) including a tread end (Te). The tire shoulder land portion (6)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houlder transverse grooves (8) extending from the tread end (Te), shoulder pattern block elements (9) divided by the shoulder transverse grooves (8), and convex parts (10) protruding from the outer surface (6s) of the shoulder land part (6) in the tire axial direction to the outer side in the tire axial direction. The convex part (10) comprises: the tire has a plurality of first protrusions (12) extending in the tire radial direction, and a second protrusion (13) located on the tire radial direction inner side of the shoulder lateral groove (8) and connecting at least the tire radial direction inner side portions of the two first protrusions (12, 12) to each other.)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雪上行驶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充气轮胎,在从胎面踏面的宽度方向端部至侧壁部的外表面区域,通过沟划分形成有多边形花纹块。这样的设置有多边形花纹块的充气轮胎,能够发挥多个方向的边缘效应,从而提高在雪上路面的雪上转弯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139843号

然而,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在雪上的直行行驶时的牵引性的提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所做出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雪上行驶时的牵引性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其中,所述胎面部包括胎肩陆地部,该胎肩陆地部包括胎面端,所述胎肩陆地部包括:从所述胎面端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多个胎肩横沟、被所述胎肩横沟划分出的多个胎肩花纹块要素、以及从所述胎肩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外表面向轮胎轴向外侧***的凸部,所述凸部包括:第一凸部,其与所述多个胎肩花纹块要素分别对应地设置,并且沿轮胎径向延伸;第二凸部,其在所述胎肩横沟的轮胎径向内侧沿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将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部的轮胎径向内侧部相互连结。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凸部在正面观察时为U字状,构成为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凸部、和将这两个所述第一凸部连接的一个所述第二凸部。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所述胎肩横沟包括:第一胎肩横沟,在其轮胎径向内侧形成有所述第二凸部;和第二胎肩横沟,在其轮胎径向内侧不形成所述第二凸部。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胎肩横沟和所述第二胎肩横沟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凸部的轮胎周向的宽度小于所述胎肩花纹块要素的轮胎周向长度。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凸部的轮胎周向的宽度为所述胎肩花纹块要素的轮胎周向长度的20%~60%。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凸部的***高度为2.5~6.0mm。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在沿着轮胎周向的剖面观察时,所述第一凸部的侧面沿着所述外表面的法线方向***或者相对于法线方向以45°以下的角度呈锥状***。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被所述第二凸部相互连结的所述第一凸部具有在所述胎肩横沟侧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内缘,所述内缘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角度为10°以下。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凸部包括:以恒定的轮胎周向的宽度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等宽第一凸部、和使轮胎周向的宽度变化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非等宽第一凸部。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二凸部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部分别具有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内侧的内向缘,各所述内向缘沿着轮胎周向延伸。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二凸部的所述内向缘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部的所述内向缘形成一条圆弧状的曲线。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从胎肩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外表面向轮胎轴向外侧***的凸部。所述凸部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凸部、和将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部的轮胎径向内侧部相互连结的第二凸部。这样的充气轮胎在雪上行驶时,胎面部陷入雪上路面,因此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进入雪中。该至少两个第一凸部和将它们连结的第二凸部将路面的雪压实。该被压实的雪的块被所述第一凸部剪断,由此轮胎产生较大的牵引力。另外,所述第二凸部在胎肩横沟的轮胎径向内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由此,胎肩横沟形成的雪柱和被所述凸部压实的雪块能够沿轮胎轴向连接而形成一块较大的雪柱,从而能够进一步产生较大的牵引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胎肩陆地部的立体图。

图3是从正面观察凸部的简略图。

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胎肩陆地部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充气轮胎;6…胎肩陆地部;6s…外表面;8…胎肩横沟;9…胎肩花纹块要素;10…凸部;12…第一凸部;13…第二凸部;Te…胎面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只称为“轮胎”)1的正规状态下的包括轮胎旋转轴(省略图示)的右半部分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的方式示出轿车用轮胎。但本发明包括轻型卡车用、载重用轮胎,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轮胎1。

上述“正规状态”是将轮胎1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并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轮胎1的各部的尺寸等是在该正规状态下测定出的值。

“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ATVARIOUS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有:胎面部2、和从胎面部2的两端部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侧壁部3。轮胎1例如由以环状延伸的胎体4和配置于胎体4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的内部的带束层5加强。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面部2包括胎肩陆地部6。本实施方式的胎肩陆地部6包括胎面端Te,并形成于与胎面端Te相邻的胎肩主沟G的轮胎轴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陆地部6设置于胎面部2的两侧。胎肩陆地部6例如包括与路面接触的踏面6a和轮胎轴向的外表面6s。本实施方式的外表面6s从与踏面6a连接并从胎面端Te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

上述“胎面端Te”被设定为对正规状态的轮胎1加载正规负载并以0度外倾角接地为平面时的轮胎轴向两个最外侧的接地位置。

上述“正规负载”是对每个轮胎规定上述规格的负载,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 CAPACITY”。

图2是胎肩陆地部6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胎肩陆地部6包括多个胎肩横沟8、被胎肩横沟8划分的多个胎肩花纹块要素9、以及从胎肩陆地部6的外表面6s向轮胎轴向外侧***的凸部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侧的胎肩陆地部6、6分别设置有多个胎肩横沟8、胎肩花纹块要素9以及凸部10。

本实施方式的凸部10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凸部12、和将至少两个第一凸部12的轮胎径向内侧部相互连结的第二凸部13。轮胎1在雪上行驶时,胎面部2陷入雪上路面。因此,第一凸部12和第二凸部13进入雪中,上述两个第一凸部12和将这两个第一凸部12连结的第二凸部13将路面的雪压实。尤其是第二凸部13如在图中用附图标记F表示的那样,对雪施加垂直方向的负载,因此能够强有力地将雪压实。该被压实的雪块被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凸部12剪断,因此轮胎1产生较大的牵引力。

第一凸部12与多个胎肩花纹块要素9分别对应地设置。具体而言,第一凸部12在各胎肩花纹块要素9至少设置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个。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遍布轮胎整周设置有凸部10,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雪上行驶时的牵引力。

第二凸部13在胎肩横沟8的轮胎径向内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由此,胎肩横沟8形成的雪柱与被凸部10压实的雪块能够沿轮胎轴向连接而形成一块较大的雪柱。因此,能够进一步产生较大的牵引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10在正面观察时为U字状,构成为包括:两个第一凸部12、和将这两个第一凸部12连接的一个第二凸部13。这样的凸部10不依赖于轮胎旋转方向,而是能够通过任意的第一凸部12剪断雪块。另外,这样的凸部10抑制凸部10导致的轮胎1的质量过度的增加,进而能够提高行驶性能。另外,凸部10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由三个第一凸部12和将这三个第一凸部12连接的两个第二凸部13构成的正面观察时的横向E字状(省略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10包括:从外表面6s***的壁面15、和被壁面15包围并朝向轮胎轴向外侧的外向面16。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面15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侧面17、和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面18。

图3是从正面观察凸部10的简略图。图3为了便于说明而用直线状表示沿轮胎周向弯曲的胎面端Te。如图3所示,第一凸部12的侧面17包括:与第二凸部13连结的第一侧面19、和配置于凸部10的轮胎周向最外侧的第二侧面20。第一凸部12的周向面18包括:胎面端Te侧的第一周向面21、和配置于比第一周向面21靠轮胎径向内侧的第二周向面22。第二凸部13的周向面18包括:将第二周向面22、22之间连接的第三周向面23、和将第一侧面19、19之间连接的第四周向面24。

第一周向面21为了顺畅地剪断雪块,例如优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另外,第四周向面24为了有效地压实雪块,例如优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向面21和第四周向面24沿着胎面端Te并沿轮胎周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12形成为其轮胎周向的宽度W1小于胎肩花纹块要素9的轮胎周向长度L1。由此能够较大地确保由第一凸部12和第二凸部13形成的雪块的体积,因此能够产生较大的牵引力。另外,能够抑制凸部10导致的轮胎1的质量过度的增加。

若第一凸部12的宽度W1过度减小,则第一凸部12的刚性减小,从而有可能使对雪的剪断力降低。因此,第一凸部12的宽度W1优选为胎肩花纹块要素9的长度L1的20%~60%。

如图2所示,第一凸部12和第二凸部13分别具有配置于轮胎径向最内侧的内向缘12e、13e。这些各内向缘12e、13e沿着轮胎周向延伸。这样的内向缘12e、13e抑制轮胎1的质量过度的增加。在本说明书中,内向缘12e是外表面6s与第二周向面22之间的边缘,内向缘13e是外表面6s与第三周向面23之间的边缘。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内向缘12e、13e与胎面端Te平行地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凸部10的两条第一凸部12的内向缘12e、12e与第二凸部13的内向缘13e形成一条圆弧状的曲线。由此更有效地发挥上述的作用。另外,各内向缘12e、13e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它们也可以是在轮胎径向上错位的方式(省略图示)。

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A-A线沿着轮胎周向。如图4所示,凸部10优选为其***高度h为2.5~6.0mm。在凸部10的***高度h小于2.5mm的情况下,雪块的体积减小,从而有可能使牵引力减小。在***高度h超过6.0mm的情况下,轮胎1的质量增大,进而有可能使行驶性能变差。

第一侧面19优选为沿着外表面6s的法线方向n***或者相对于法线方向n以45°以下的角度α1呈锥状***。由此,能够顺畅地将被第一凸部12和第二凸部13压实的雪块剪断,从而能够产生较大的牵引力。另外,在雪上行驶时,雪也进入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凸部10、10的在轮胎周向上相向的第二侧面20、20之间而形成雪块。为了顺畅地剪断该雪块,第二侧面20也优选为沿着外表面6s的法线方向n***或者相对于法线方向n以45°以下的角度α2呈锥状***。

如图3所示,被第二凸部13相互连结的第一凸部12在胎肩横沟8侧具有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内缘25。内缘25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角度θ1优选为10°以下。在内缘25的角度θ1超过10°的情况下,对被第一凸部12和第二凸部13压实的雪块的剪断力减小,从而有可能无法产生较大的牵引力。内缘25是第一侧面19与外表面6s连接的边缘。

根据同样的观点,第一凸部12的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外缘26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角度θ2优选为10°以下。外缘26是第二侧面20与外表面6s连接的边缘。

凸部10的轮胎径向长度Lm优选为轮胎剖面高度(省略图示)的28%~35%。另外,上述高度Lm优选为在两侧的胎肩陆地部6的凸部10处相同。由此,作用于两侧的胎肩陆地部6的凸部10的负载均匀,因此能够抑制车辆滑动。上述“轮胎剖面高度”使用在轮胎尺寸表示处表示的“剖面宽度的通称”与“偏平比的通称/100”的积所计算的值。

第一侧面19的轮胎径向长度L2优选为第二凸部13的轮胎径向长度L3的0.5倍以上,更优选为1.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倍以上。另外,第一侧面19的轮胎径向长度L2优选为第二凸部13的轮胎径向长度L3的5.0倍以下,更优选为4.5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倍以下。由此,能够通过第一凸部12与第二凸部13有效地压实雪块,并且通过第一凸部12顺畅地剪断该雪块。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凸部10、10之间的轮胎周向长度(最短长度)L5较小的情况下,例如形成于该凸部10、10之间的雪块的容积减小,从而有可能无法产生较大的牵引力。在上述长度L5较大的情况下,例如第一凸部12的宽度W1减小,从而有可能使对雪块的剪断力减小。因此,上述长度L5优选为第一凸部12的宽度W1的7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另外优选为13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10形成于比胎面端Te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由此例如在沥青路面行驶时,防止凸部10与路面的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凸部10的磨损。凸部10的轮胎径向的外端(第一周向面21)10e与胎面端Te之间的轮胎径向的距离La例如优选为5mm以下左右。另外,凸部10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从胎面端Te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胎肩横沟8从胎面端Te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沟8包括:在其轮胎径向内侧形成有第二凸部13的第一胎肩横沟8A、和在其轮胎径向内侧不形成第二凸部13的第二胎肩横沟8B。这样的轮胎1能够抑制其质量的增加,因此较高地维持行驶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沟8通过第一胎肩横沟8A与第二胎肩横沟8B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而形成。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上述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沟8与胎肩主沟G连接。这样的胎肩横沟8能够在其沟内形成较大的雪柱,因此能够提高雪上行驶时的牵引力。在该情况下,胎肩花纹块要素9形成为胎肩花纹块9A。另外,胎肩横沟8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不与胎肩主沟G连接,而在胎肩陆地部6内形成终端的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沟8包括:配置于轮胎轴向的两侧的一对第一横沟部8a、8a、和被一对第一横沟部8a、8a夹着并且以比第一横沟部8a相对于轮胎轴向更大的角度倾斜的第二横沟部8b。这样的胎肩横沟8例如能够通过第二横沟部8b的沟壁抵消从胎肩主沟G传递的气柱共鸣,因此能够提高噪声性能。另外,胎肩横沟8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以一条直线状延伸的方式。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沟8的沟底8s位于比第一周向面21靠轮胎径向内侧。由此,第一凸部12的剪断力除了作用于被第一凸部12和第二凸部13压实的雪块之外,还作用于与其连接的胎肩横沟8形成的雪柱,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剪断这些雪块。

胎肩横沟8不做特别限定,但其沟宽Wg优选为4.5~9.0mm左右,其沟深Hg优选为7.5~9.5mm左右。

图5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肩陆地部6的展开图。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凸部10的第一凸部12包括:以恒定的轮胎周向的宽度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等宽第一凸部30、和使轮胎周向的宽度变化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非等宽第一凸部31。等宽第一凸部30构成凸部10的轮胎周向的一侧(在图中为右侧)的第一凸部12,非等宽第一凸部31构成与等宽第一凸部30相反侧(在图中为左侧)的第一凸部12。另外,等宽第一凸部30和非等宽第一凸部31不限定于这样的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等宽第一凸部30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向并远离非等宽第一凸部31的方向倾斜。这样的等宽第一凸部30容易使被第一凸部12和第二凸部13压实的雪块向路面侧排出。在该实施方式中,等宽第一凸部30的第一侧面19和第二侧面20朝向轮胎径向外侧以直线状倾斜。

在该实施方式中,非等宽第一凸部31的轮胎周向的宽度W1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增大。这样的非等宽第一凸部31由于接近路面的轮胎径向外侧的部分的刚性增大,能够提高剪断力,因此能够有效地将被第一凸部12和第二凸部13压实的雪块剪断并排出。非等宽第一凸部31的第一侧面19例如沿着轮胎径向以直线状延伸。另外,非等宽第一凸部31的第二侧面20例如朝向轮胎径向外侧而向远离等宽第一凸部30的方向倾斜并以曲柄状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非等宽第一凸部31的第二侧面20的曲柄部31a配置于比第二凸部13的第四周向面24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制造形成图1所示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图2所示的胎肩陆地部的轮胎,评价了它们的雪上性能和轮胎质量。另外,共通规格如下。并且表1的“A”是胎肩横沟形成于在轮胎周向上与第一凸部相同的位置,且不形成第二凸部的方式,“B”是图2所示的方式。此外,除了表1所记载的规格之外,胎面部和凸部的形状相同。

轮胎尺寸:275/55R20

轮辋:20×9.0J

内压:250kPa

测试方法如下所述。

<雪上性能>

将各供试轮胎安装于排气量3600cc的四轮驱动车的全轮。然后,测试驾驶员使上述车辆在雪路面的测试路线行驶,通过测试驾驶员的感官评价了此时的与牵引性相关的行驶特性。结果以比较例1为100的评分来表示。数值越大、牵引力越大、雪上性能越优越。

车辆速度:40~70Km/h

<轮胎质量>

测定了每一条供试轮胎的质量。结果以比较例1的质量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小、质量越小、越良好。

测试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2121750080000101

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与比较例的轮胎相比,实施例的轮胎提高了雪上性能。另外,实施例的轮胎能够抑制轮胎质量的增加。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轮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