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

文档序号:1674847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 (Wiring terminal device of combined jumper and jumper ) 是由 吴智远 陈玮奇 江家宜 于 2018-06-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提供一增加导电效能和组合稳固性等作用。端子装置包括绝缘壳体和配装在壳体内的导电组件;以及,导电组件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壳体在导电组件第一部、第二部之间的位置或区域,设有一斜向导槽,供导引组合跨接器。所述跨接器包括基部和连接基部的导电区和副部。实质上,容许导电区(以斜线方向)沿斜向导槽导引插入壳体后,被压制固定在第一部、第二部之间,并且容许副部封闭壳体之一入线孔的至少局部区域;改善习知跨接器结构复杂、容易因外力而偏移或接触不稳固、影响导电效率和安全等情形。(A terminal device of a combined jumper and the jumper are provided, which provide 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the conductive efficiency and the combination stability. The terminal device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shell and a conductive component assembled in the shell; and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rt and a second part, and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oblique guide groove at the position or the area betwee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for guiding the combined jumper. The jumper includes a base and conductive and secondary portions connecting the base. In essence, the conductive area is allowed to be pressed and fixed betwee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after being guided and inserted into the shell along the oblique guide groove (in the oblique direction), and the sub part is allowed to close at least a partial area of a wire inlet hole of the shell;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easy deviation or unstable contact caused by external force, and influence on the conductiv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 conventional jumper are improved.)

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端子装置和跨接器的组合,提高导电效能和组合稳固性等作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应用跨接器(JUMPER)或短路组件***接线端子装置,电性连接复数个总线(BUSBARS)或导电组件,而建立共同电极或短路电路(SHORT CIRCUITS),来降低接线端子装置组装或锁接多条电性导线的麻烦、费时等情形,已属习知技艺。例如,中国台湾第104106582号「连接器」、US 2005/2295904A1「PLUG-IN JUMPER FOR ELECTRICAL JUNCTIONAND/OR CONNECTING TERMINALS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AND/OR

CONNECTING TERMINAL」、US 2011/0014808A1「JUMPER AND STRUCTURAL UNITCOMPRISING AT LEAST TWO ELECTRICAL MODULAR TERMINALS AND ONE JUMPER」、US 2011/0059658A1「MODULAR TERMINAL AND MODULAR TERMINAL BLOCK」等专利案,系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这类电联接端子通常包括一绝缘壳体;壳体具有入线孔,让导线可***壳体内部,电性连接安装在壳体内部或壳体腔室的总线或导电组件(例如,导电支架、端子脚或金属弹片等)。除非人员操作其他工具伸进壳体内推压导电组件或松释螺丝,才能解除导线和导电组件的电联接或接触状态。

一个有关习知接线端子装置和跨接器(或短路组件)的组合结构在结构和操作应用方面的课题,是习知跨接器包括绝缘基部和直线连接基部的导电插脚;导电插脚从纵向或横向***组合壳体的导电组件的型态,容易产生触接不稳固,或因外力碰触而偏移,影响导电效能和安全性的情形。

为了增加跨接器(或短路组件)和导电组件的触接稳固性,习知跨接器会设置复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的导电插脚,来增加跨接器***导电组件的弹性固定作用;不过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跨接器的导电插脚制成复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不仅结构比较复杂,并且会提高制造成本,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另一个有关习知接线端子装置和跨接器(或短路组件)的组合结构在结构和操作应用方面的课题,习知跨接器的结构不具备有辨识和防止人员误插导线的功能。

详细来说,当跨接器的导电插脚***壳体和导电组件后,壳体的导线入口是成开放型态;因此,操作人员容易在疏忽的情形下,插接其他导线或不同规格的导线,造成接线端子装置的故障及/或形成危险电路等安全性问题。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接线端子装置和跨接器(或短路组件)在结构组合设计和应用方面的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接线端子装置、导电组件和跨接器的结构组合,使其构造不同于习用者,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形态,而有别于旧法;或进一步改善习知技艺容易产生触接不稳固,或因外力碰触而偏移,影响导电效能和习知跨接器设置复层结构/多层结构的导电插脚,造成结构复杂,相对提高制造成本等情形。并且,像习知跨接器的结构不具备有辨识和防止人员误插导线等功能,造成接线端子装置的故障及/或形成危险电路等安全性课题,是特别被考虑的。

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数据中均未被教示或具体揭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提供一增加导电效能和组合稳固性等作用。端子装置包括绝缘壳体和配装在壳体内的导电组件;以及,导电组件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壳体在导电组件第一部、第二部之间的位置或区域,设有一斜向导槽,供导引组合跨接器。所述跨接器包括基部和连接基部的导电区和副部。实质上,容许导电区(以斜线方向)沿斜向导槽导引***壳体后,被压制固定在第一部、第二部之间,并且容许副部封闭壳体一入线孔的至少局部区域;改善习知跨接器结构复杂、容易因外力而偏移或接触不稳固、影响导电效率和安全等情形。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该导电组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形成一体成型或二件式结构的型态。第一部包括基段、弯折连接基段的臂段和连接臂段的压制段。以及,第二部包括基段、连接基段的弯曲段和连接弯曲段的自由段。第二部的基段可连接第一部的基段,并且至少使第二部的弯曲段和第一部的臂段形成分离型态,自由段可压制固定从壳体入线孔***的导线。

因此,当跨接器的导电区沿斜向导槽***壳体时,会被第一部的压制段触压而推向第二部的弯曲段;在导电区通过弯曲段后,形成压制段和弯曲段(二个区域)相对共同压制固定导电区的电性连接型态。以及,导电区容许通过压制段和弯曲段,到达第一部的基段,形成第三个区域的(多区域)电性连接结构;建立一增加导电接触面积和导电效能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该跨接器的导电区和基部成一倾斜角度,使导电区朝远离基部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型态;以基部的延伸线为参考基准,所述倾斜角度是5度~85度的范围。以及,跨接器的基部可提供(规格)编号,以利于人员辨识接线端子装置插接导线的规格。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该跨接器设有一垂直连接副部的凸部,使凸部和基部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角度是10度~85度的范围。在导电区***壳体后,容许凸部组合在壳体入线孔,而至少封闭入线孔局部区域的型态和达到辅助固定跨接器组合壳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描绘了壳体和跨接器组合的结构配合情形。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壳体、导电组件和跨接器的结构情形。

图3为本发明的导电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跨接器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显示了跨接器的副部设有凸部的结构情形。

图6为图5图的跨接器和壳体、导电组件组合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操作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描绘了人员操作工具下压控制件、导电组件第二部的情形。

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壳体;10a、主限制部;11、壁;12、入线孔;13、开口;14、前壁;15、斜向导槽;16、缺口;17、辅助槽;18、槽室;19、副限制部;20、导电组件;21、第一部;21a、22a、基段;21b、臂段;21c、压制段;22、第二部;22b、弯曲段;22c、自由段;23、端子脚;30、跨接器;31、基部;32、导电区;33、副部;34、突部;39、工具槽;40、控制件;41、头部;42、腹部;43、腹部尾端;44、空间;45、辅助部;46、凹沟;47、肩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第1、2及3图,本发明的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概以参考编号10表示。壳体10具有壁11和形成在壁11上的入线孔12,供导线(图未显示)***,和配装在壳体10内部的导电组件20形成电性连接的型态。

下列说明中假设提到上部、下部、前端、后端、外部、内部等,是以图中显示的方向为参考方向。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壁11是一斜向壁的结构,使入线孔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壁11的型态。壳体10(或壁11)的前端设有开口13和共同界定开口13的前壁14;开口13连接一通向壳体10内部的斜向导槽15,供导引组合一跨接器30。

图中描绘了导电组件20具有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该导电组件20的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可形成一体成型或二件式结构的型态。第一部21包括基段21a、弯折连接基段21a的臂段21b和连接臂段21b的压制段21c。以及,第二部22包括基段22a、连接基段22a的弯曲段22b和连接弯曲段22b的自由段22c。

在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部21的基段21a和第二部22的基段22a位在图中或壳体10内部的水平方向;使第一部21的基段21a朝图中或壳体10上方弯折延伸,形成臂段21b,并且臂段21b的末端朝壳体10外部方向弯折,而形成朝壳体10内部方向突出的压制段21c的结构型态。

图中也显示了第二部22的基段22a朝壳体10(或图中)上方弧形弯折,形成弯曲段22b,又从弯曲段22b朝壳体内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自由段22c的型态。以及,第二部22的基段22a可连接第一部21的基段21a,并且至少使第二部22的弯曲段22b和第一部21的臂段21b形成分离型态,使自由段22c可压制固定从壳体入线孔12***的导线。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第二部22的基段22a朝壳体10(或图中)下方垂直弯折出一端子脚23,可供壳体10(或接线端子装置)插接在电路设备上;例如,电路板…或其类似物。

第2图也描绘了跨接器30(或基部31、副部33)设置有一工具槽39;工具槽39两侧具有导引起子或工具(图未显示)的镜射状斜向边,以及工具槽39下端设有抵靠端,使起子或工具藉由斜向边的斜向导引,轻易滑入工具槽39的底端,使起子或工具的前端底靠工具槽39的抵靠端,以利于人员操作起子或工具(图未显示)施力(或反作用力)使跨接器30卸离壳体10。

请参考第3图,描绘了导电组件20一修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部21的基段21a朝壳体10(或图中)下方垂直弯折出端子脚23的结构型态。

请再参阅第2及4图,该斜向导槽15位在导电组件第一部21(或臂段21b)、第二部22(或弯曲段22b)之间的位置或区域。以及,跨接器30包括基部31和连接基部31的导电区32(及/或副部33)。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副部33和基部31一体成型成块状体结构,而位在同一平面上的型态,以容许基部31、副部33可靠合在壳体10的壁11上。以及,基部31设有突部34,可利于人员抓持和操作跨接器30沿斜向导槽15组合壳体10的作用。

在可行的实施例中,跨接器30具有至少二个导电区32,导电区32成片状体结构,朝远离基部31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型态,使导电区32和基部31成一倾斜角度。假设以基部31之一延伸线为参考基准,所述倾斜角度是5度~85度的范围。以及,跨接器30的基部31(表面)可提供(规格)编号,以利于人员辨识接线端子装置插接导线的规格。

第4图也显示了人员操作跨接器30的导电区32经开口13(以斜线方向)沿斜向导槽15导引***壳体10后,导电区32被压制固定在第一部21、第二部22之间,并且容许副部33封闭壳体入线孔12的至少局部区域,以改善旧法的导线入口成开放型态,操作人员容易在疏忽的情形下,插接其他导线或不同规格的导线,造成接线端子装置的故障及/或形成危险电路等安全性问题。

详细来说,假设以导电区32的中央区域为象限中心(点),正交的X轴、Y轴界定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当跨接器30的导电区32(以斜线方向)沿斜向导槽15***壳体10时,会被第一部21的压制段21c触压而推向第二部20的弯曲段22b,使导电区32上部区域位在第一象限,导电区32下部区域位在第三象限。并且,在导电区32通过弯曲段22b后,形成压制段21c和弯曲段22b(二个区域)相对共同压制固定导电区32形成斜向角度(或一倾斜角度)的电性连接型态。

以及,所述导电区32形成斜向角度的电性连接型态,容许导电区32通过压制段21c和弯曲段22b,到达第一部21的基段21a,形成第三个区域的(多区域)电性连接结构,并且使导电区32更接近端子脚23,而建立一增加导电接触面积和导电效能的作用;并且,改善习知技艺的结构复杂、容易因外力而偏移或接触不稳固、影响导电效率和安全等情形。

上述导电区32形成斜向角度而更接近端子脚23的电性连接型态,考虑了下列课题和作用:

1.使导电区32更接近端子脚23的结构型态可缩短彼此距离,相对减少电流行进的距离,降低阻抗和伴随产生的热量。

2.同时,可降低讯号传递的时间。

请参阅第5、6图,描绘了跨接器30一个修正的实施例。图中显示跨接器30设有一垂直连接副部33的凸部35,使凸部35和基部31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角度是10度~85度的范围。在导电区32***壳体10后,容许凸部35组合在壳体入线孔12,而至少封闭入线孔12局部区域的型态和达到辅助固定跨接器30组合壳体10的作用。

在可行的实施例中,副部33从基部31朝壳体10(或图中)上方和远离导电区32的方向倾斜延伸,使副部33和基部31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角度是10度~85度的范围。以及,图中显示跨接器30的基部31(表面)可提供(规格)编号的区域36,以利于人员辨识接线端子装置插接导线的规格;基部31具有头端38,头端38的(断面)宽度大于基部31的(断面)宽度,有助于提供人员更容易抓持施力跨接器30,拔离壳体10的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跨接器30(或基部31、副部33)设置有工具凸部37,以利于人员操作起子或工具(图未显示)的前端抵靠工具凸部37的下端,藉施力(或反作用力)使跨接器30卸离壳体10。

请参阅第2及7图,壳体10设有槽室18和邻接槽室18的主限制部10a、副限制部19,供配装一控制件40。控制件40包括头部41、连接头部41的腹部42和腹部尾端43;腹部尾端43可用来压制导电组件20的第二部22(或自由段22c)朝图中下方运动,以便解除导线被压制固定的状态或撤出导线(所述撤出导线的操作属习知技艺,故未予详述和图示)。在头部41下方、腹部42侧边形成一(让位)空间44,可供导线(图未显示)通过。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头部41设有肩部47,配合槽室18的主限制部10a、副限制部19,来规范控制件40在槽室18内的作动行程。以及,头部41形成有一凹沟46,供稳定人员操作工具50;并且,腹部42设有一块状体的辅助部45。

对应控制件40的凹沟46、辅助部45,壳体10设置有辅助槽17和缺口16的结构型态。

第7图特别显示了人员操作工具50经凹沟46推压头部41,使腹部尾端43下压第二部22的自由段22c时,相对使辅助部45沿壳体10的辅助槽17位移,辅助槽室18稳定控制件40的运动。并且,壳体10的缺口16提供了工具50的运动空间,有助于避免人员操作工具50时破坏了壳体10的情形。

代表性的来说,这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相较于旧法而言,系具有下列的优点:

1.该壳体10、导电组件20、跨接器30、控制件40和相关组件结构,已被重行设计考虑。例如,壳体10设置开口13、斜向导槽15、缺口16;导电组件20包括第一部基段21a、臂段21b、压制段21c、第二部基段22a、弯曲段22b和自由段22c;跨接器30具有基部31、导电区32、副部33或凸部35;控制件40设置头部41、腹部42、腹部尾端43、空间44,组合槽室18等部分,明显不同于习用者,也改变了习知端子装置的导电结构或组合关系,使它的使用、操作型态有别于旧法。

2.特别是,该壳体10、导电组件20和跨接器30的组合结构,以及使导电区32形成斜向角度的电性连接压制段21c、弯曲段22b,而使导电区32更接近端子脚23,进而缩短彼此距离,相对减少电流行进距离,降低阻抗和伴随产生的热量,同时降低讯号传递的时间;改善了习知技艺容易产生触接不稳固,或因外力碰触而偏移,影响导电效能和习知跨接器设置复层结构/多层结构的导电插脚,造成结构复杂,相对提高制造成本等情形。并且,像习知跨接器的结构不具备有辨识和防止人员误插导线等功能,造成接线端子装置的故障及/或形成危险电路等安全性情形,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

故,本发明提供了一有效的组合跨接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及跨接器,其空间型态不同于习知者,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发明专利的要件。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直流充放电的插座和插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