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装置

文档序号:1727993 发布日期:2019-12-20 浏览:3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收容装置 (Containing device ) 是由 福井直行 于 2019-06-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小物品进入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收容装置。收容装置具有:壳体部件,其具有在上方开口的物品收容部;盖部件,其状态在关闭位置、打开位置以及半开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变化;翅片部件,其具有梳齿部,枢轴支撑于盖部件的第2端部,该梳齿部沿与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交叉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凸状齿部;罩部件,其位置相对于壳体部件而固定,具有与凸状齿部啮合的多个凹槽部,配置为比盖部件靠后侧;以及预紧部件,其设置于盖部件,对翅片部件进行预紧,在盖部件的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翅片部件的凸状齿部由于预紧部件的预紧力而与罩部件的凹槽部滑动接触。(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orage device capable of preventing small articles from entering between a cover component and a cover component. The storage device has: a case member having an article storage portion opened upward; a cover member whose state changes in the front-rear direction and the up-down direction among a closed position, an open position, and a half-open position; a fin member having a comb portion pivotally supported at the 2 nd end portion of the cover member, the comb portion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vex teeth arranged at intervals in a width direction intersecting with the front-back direction and the up-down direction; a cover memb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recessed grooves that engage with the protruding teeth and disposed rearward of the cover member, the cover member being fixed in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cover member; and a biasing member provided to the lid member and biasing the fin member, wherein the projecting tooth portion of the fin member is brought into sliding contact with the recessed groove portion of the cover member by biasing force of the biasing member when the state of the lid member is changed between the half-open position and the open position.)

收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作为车辆用的控制台等而使用的收容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收容装置,已知如下结构,即,具有:壳体部件,其具有在上方开口的物品收容部;以及盖部件,其对上述物品收容部的开口进行开闭。通常的收容装置的盖部件进行滑动、转动、摆动等,由此使得状态在将物品收容部的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与将该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变化。近年来,还提出了如下方案,即,为了收容装置的紧凑化而在打开位置将盖部件的一部分配置于物品收容部的后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下面,有时根据需要而将这种收容装置称为内开式的收容装置。

专利文献1中介绍了如下结构,即,作为内开式的收容装置,车门相对于收纳体主体转动而使得状态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变化。另外,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内开式的收容装置具有与收容体主体相邻地配置的罩部件。在收容体主体设置有收纳部,车门在打开位置处配置于该收纳部的后侧。更具体而言,此时,车门配置于收纳部与罩部件之间。此外,专利文献1中的车门、收容体主体以及收纳部分别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盖部件、壳体部件以及物品收容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0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还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记载,在这种内开式的收容装置中,硬币等物品有可能进入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

即,设想在收容装置的物品收容部收容有各种物品,例如,如果该收容装置是车辆用的控制台等,则在物品收容部收容有各种的票券、收据、纸币、硬币等较薄的板状或者片状的物品的可能性较高。

这种较薄的物品(下面,根据需要而称为“小物品”)有可能进入罩部件与盖部件之间的狭窄的间隙,对于一旦进入这种间隙的小物品,非常难以取出。

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方案,即,在盖部件的罩部件侧的端部设置有扫出部件,利用该扫出部件将进入上述间隙的物品扫出。然而,例如专利文献1中的图2所示,如果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扫出部件与罩部件之间存在间隙,则无法否定小物品进入该间隙、且利用扫出部件也无法取出的可能性。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形而提出的,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抑制小物品进入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收容装置。

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收容装置具有:

壳体部件,其具有在上方开口的物品收容部;

盖部件,其状态在关闭位置、打开位置以及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半开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变化,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处,第1端部朝向前侧且第2端部朝向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并将所述物品收容部的开口关闭,在所述打开位置处,所述第1端部朝向上侧且所述第2端部朝向下侧,所述打开位置配置为比所述物品收容部更靠所述后侧;

翅片部件,其具有梳齿部、且枢轴支撑于所述盖部件的所述第2端部,该梳齿部沿与所述前后方向以及所述上下方向相交叉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凸状齿部;

罩部件,其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部件而固定,具有与所述凸状齿部啮合的多个凹槽部,配置为比所述盖部件靠所述后侧;以及

预紧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盖部件,对所述翅片部件进行预紧,

在所述盖部件的状态在所述半开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所述翅片部件的所述凸状齿部由于所述预紧部件的预紧力而与所述罩部件的所述凹槽部滑动接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收容装置,能够抑制小物品进入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搭载于车辆的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斜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的收容装置分解后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3是对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的收容装置中的盖部件、翅片部件、预紧部件以及罩部件的说明图。

图5是对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6是对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7是对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8是对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标号的说明

1收容装置,22物品收容部,3盖部件,32第2端部,45梳齿部,5罩部件,80预紧部件,2壳体部件,22o开口,31第1端部,4翅片部件,46凸状齿部,55凹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收容装置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可以作为车辆用的控制台而使用本发明的收容装置,但本发明的收容装置的用途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收容装置例如可以优选用作在电车、飞机等除了车辆以外的交通工具、电影院等有限的空间使用的收容装置而使用。

本发明的收容装置具有壳体部件、盖部件、翅片部件、罩部件以及预紧部件。

壳体部件具有在上方开口的物品收容部,能够在该物品收容部对物品进行收容。

盖部件使得状态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且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变化,对物品收容部的开口进行开闭。

更具体而言,盖部件具有第1端部以及第2端部,在关闭位置处,使得第1端部朝向前侧、且使得第2端部朝向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由此将物品收容部的开口关闭。这里所说的前侧、后侧是指彼此相对的方向,但并不代表特定的方向。

举出一个例子,如果本发明的收容装置是车辆用的控制台,则可以将前侧视为车辆行进方向的前侧、且将后侧视为车辆行进方向的后侧。相反,也可以将前侧视为车辆行进方向的后侧、且将后侧视为车辆行进方向的前侧。并且,可以将前侧视为车宽方向的一侧、即驾驶席侧和副驾席侧的一者、且将后侧视为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即驾驶席侧和副驾席侧的另一者。

盖部件的第1端部以及第2端部也不特别限定,但盖部件在关闭位置处使得第1端部朝向前侧、且使得第2端部朝向后侧,可以将第1端部以及第2端部视为位于彼此相对侧的2个端部。

在打开位置处,盖部件使得第1端部朝向上侧、且使得第2端部朝向下侧。此时,同时使得盖部件配置为比物品收容部靠后侧。因此,可以将本发明的收容装置称为上述内开式的收容装置。

在打开位置处,盖部件可以收容于壳体部件,盖部件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为盖部件的第1端部侧的部分可以在壳体部件的上方露出。盖部件可以在打开位置处仅配置于壳体部件的后方。

盖部件的状态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且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变化。在该状态变化时,盖部件经过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半开位置。在本发明的收容装置中,该状态变化的方式并不特别限定,但能够举例示出单轴或双轴的转动、滑动、以及滑动和转动的组合等。

翅片部件是如下部件,即,具有梳齿部、且枢轴支撑于盖部件的第2端部,该梳齿部具有多个凸状齿部。翅片部件枢轴支撑于盖部件,因此能够与状态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变化的盖部件一体地使得状态变化,并且能够相对于盖部件转动。

罩部件是配置为比盖部件靠后侧的部件,具有与上述翅片部件的凸状齿部啮合的多个凹槽部。翅片部件以及罩部件是这种构造,因此可以说翅片部件的凸状齿部在盖部件的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在凹槽部内移动。

因此,可以说至少在盖部件的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距离。或者,也可以说至少在盖部件的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翅片部件介于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即,在本发明的收容装置中,翅片部件与要进入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小物品发生干扰。

另外,在本发明的收容装置中,在翅片部件设置有梳齿部,并且在罩部件设置有与梳齿部的凸状齿部啮合的凹槽部,从而形成为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如山谷那样连续的近似锯齿状。因此,即使卡片、硬币等平板状的小物品较薄,也难以进入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

在翅片部件的梳齿部中,多个凸状齿部沿着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本发明中的宽度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即相对于盖部件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

凸状齿部在宽度方向上排列,从而设置为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即上述的近似锯齿状的间隙在与盖部件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宽度。因此,可以说卡片、硬币等平板状的小物品难以进入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

另外,本发明的收容装置具有设置于盖部件并对翅片部件进行预紧的预紧部件。而且,在盖部件的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翅片部件的凸状齿部利用该预紧部件的预紧力而与罩部件的凹槽部滑动接触。因此,实质上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近似锯齿状的间隙消失,可以说能够进一步抑制小物品向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侵入。另外,实质上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消失,从而具有如下优点,即,例如即使是带状等窄幅的小物品,也能够抑制向上述间隙侵入。

但是,例如在盖部件的状态因双轴的转动或者滑动和转动的组合等而复杂地变化的情况下,与盖部件的状态因简单的直线状的滑动、单轴的转动而变化的情况不同,难以精密地控制盖部件的状态发生变化的轨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将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即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距离维持为恒定。

在本发明的收容装置中,翅片部件介于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并且将该翅片部件枢轴支撑于盖部件,由此能够使得翅片部件相对于盖部件、罩部件的角度发生变化。如果翅片部件相对于盖部件、罩部件的角度发生变化,则当然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在本发明的收容装置中,在因这种翅片部件的转动而使得盖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不恒定的情况下,也能够吸收间隙的大小变化,进而,能够以更高的可靠性抑制小物品向翅片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间隙侵入。即,本发明的收容装置所涉及的抑制小物品向上述间隙侵入的功能在盖部件的状态复杂地变化的情况下也较为有效。

本发明的收容装置不仅可以具有上述各种结构要素,也可以具有其他要素。作为该其他要素,能够举例示出对盖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而引导盖部件的状态变化的引导要素、适当地在适当的位置和/或定时将盖部件锁止的锁止要素、用于对盖部件进行打开驱动的打开驱动要素、用于对盖部件进行关闭驱动的关闭驱动要素、用于使打开驱动时和/或关闭驱动时的盖部件的速度、力衰减的阻尼器要素等,但并不局限于此。

下面举出具体例对本发明的收容装置进行说明。

此外,只要未特别声明,则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数值范围“x~y”在其范围中包含下限x以及上限y。而且,还包含上述上限值以及下限值、和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数值在内对它们任意地进行组合而能够构成数值范围。并且,可以将从数值范围内任意地选择的数值设为上限、下限的数值。

(实施例)

实施例的收容装置是作为车辆用的控制台而使得本发明的收容装置实现了具体化的例子。图1中示出了示意性地表示搭载于车辆的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斜视图,图2中示出了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的收容装置分解后的情形的说明图。图3以及图5~图8中示出了对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4中示出了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的收容装置的盖部件、翅片部件、预紧部件以及罩部件的说明图。

下面,在实施例中,上、下、左、右、前、后代表各图中示出的上、下、左、右、前、后。其中,特别是“前”以及“后”分别相当于已述的“先”以及“后”。

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为车辆用的控制台,如图1所示,配设于车辆室内的驾驶席与副驾席之间。

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具有壳体部件2、盖部件3、翅片部件4、罩部件5、后罩81、2个侧罩82、以及后述的预紧部件80、锁止要素以及关闭驱动要素。

壳体部件2形成为由外壳体20和内壳体21构成的双重箱状。内壳体21安装于外壳体2 0的内部,在内壳体21的内部形成有在上部开口的物品收容部22。壳体部件2的上表面的左右侧部分别由侧罩82覆盖。

如图3所示,在壳体部件2的后方部分,在内壳体21与外壳体20之间设置有间隙。罩部件5嵌入于该间隙,固定于外壳体20以及内壳体21。

在罩部件5与内壳体21之间形成盖收容部23。

后罩81配置于壳体部件2的后方部分且配置为比罩部件5靠上方,将内壳体21与外壳体20之间的间隙以及罩部件5覆盖,并且固定于外壳体20以及内壳体21。

如图2所示,罩部件5形成为具有左壁50及右壁51和将它们连结的后壁52的近似“コ”字的竖立状。在罩部件5的左壁50及右壁51分别形成有长槽状的前侧导轨部60以及长槽状的后侧导轨部65。

在罩部件5的后壁52设置有弯曲且沿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3个凹槽部55。各凹槽部55在前方开口,沿着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相邻的凹槽部55由一般壁部56连结。如图4所示,凹槽部55的后槽壁551b位于比一般壁部56靠后侧的位置。此外,前侧导轨部60以及后侧导轨部65和后述的前侧销33以及后侧销34一起构成引导要素。

如图3所示,前侧导轨部60配置为比后侧导轨部65略靠前侧。

前侧导轨部60由如下部件构成:前侧滑动引导部61,其位于壳体部件2的上端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前侧转动引导部62,其相对于前侧滑动引导部61的后端部连续且朝向下方以近似圆弧状而延伸。前侧转动引导部62和前侧滑动引导部61平滑地连续。

在各前侧导轨部60的前端部、后端部、以及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别设置有第1锁止孔60f、第3锁止孔60t、以及第2锁止孔60s。对于第1锁止孔60f、第2锁止孔60s、以及第3锁止孔601t而言,前侧导轨部60的槽深比其他部分深。此外,第1锁止孔60f、第3锁止孔60t、以及第2锁止孔60s和后述的操作把手83、前侧销33以及图略的锁止连杆一起构成锁止要素。

各后侧导轨部65由如下部件构成:后侧滑动引导部66,其在比前侧导轨部60靠后侧的位置位于壳体部件2的上端侧且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后侧转动引导部67,其相对于后侧滑动引导部66的后端部连续且向下方延伸。

后侧滑动引导部66的前端部分构成从上侧且从前侧朝向下侧且朝向后侧倾斜的导入部66i。后侧滑动引导部66的其他部分大致直线状地延伸。

后侧转动引导部67中的位于与后侧滑动引导部66的边界的部分弯曲、且相对于后侧滑动引导部66平滑地连续。后侧转动引导部67的下侧部分的曲率小于后侧转动引导部67的上侧部分、即后侧转动引导部67中的位于与后侧滑动引导部66的边界的部分的曲率。可以说后侧转动引导部67的下侧部分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另外,后侧转动引导部67的下侧部分延伸至比前侧转动引导部62的下端部远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2所示,盖部件3形成为近似板状。在盖部件3设置有2个前侧销33以及2个后侧销34。各前侧销33以能够相对于盖部件3沿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盖部件3的第1端部31侧。各前侧销33被图略的销预紧部件进行预紧。利用该销预紧部件对一个前侧销33在从盖部件3的左面向左侧凸出的方向上进行预紧,对另一个前侧销33在从盖部件3的右面向右侧凸出的方向上进行预紧。

如图3所示,各前侧销33能够***于前侧导轨部60、且在前侧导轨部60内移动。

此外,各前侧销33经由图略的锁止连杆而与操作把手83连接。操作把手83枢轴支撑于盖部件3而能够相对于盖部件3摆动,利用图略的锁止预紧部件朝向规定位置进行预紧。在操作把手83处于该规定位置时,利用上述销预紧部件的预紧力使一个前侧销33从盖部件3的左面向左侧凸出,使另一个前侧销33从盖部件3的右面向右侧凸出。如果操作把手83摆动,则经由图略的锁止连杆而将力传递至各前侧销33,各前侧销33抵抗销预紧部件的预紧力而在朝向盖部件3拉入的方向上滑动。

各后侧销34在盖部件3的第2端部32侧与盖部件3固定为一体。一个后侧销34从盖部件3的左面向左侧凸出,另一个后侧销34从盖部件3的右面向右侧凸出。

各后侧销34***于后侧导轨部65,能够在后侧导轨部65内移动。

如图2及图4所示,在盖部件3的第2端部32设置有2个翅片支撑部35。在盖部件3的第2端部32的左端部以及右端部设置有拉片状的翅片支撑基部36。各翅片支撑部35分别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孔状,且形成于各翅片支撑基部36。

翅片部件4枢轴支撑于盖部件3的翅片支撑部35。

如图4所示,翅片部件4作为整体而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近似刀片状的形状,由2个轴部40、2个输入部41以及梳齿部45构成。

2个轴部40分别位于翅片部件4的左右端部,枢轴支撑于盖部件3的翅片支撑部35。因此,翅片部件4以轴部40为中心而转动。

2个输入部41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排列。梳齿部45具有形成为尖头的扫帚(squeegee)状的3个凸状齿部46。该凸状齿部46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翅片部件4大致使得输入部41朝向前侧、且使得梳齿部45朝向后侧。

如图5所示,从轴部40至输入部41的表面的距离在环绕轴部40的周向上针对输入部41的每个部分都不同。可以说在与轴部40正交的平面中对输入部41进行剖切的剖面以轴部40为中心而直径不同。将输入部41的表面中的相对于轴部40的距离最短的部分称为中立输入部41n。

在各输入部41的前侧分别配置有预紧部件80。预紧部件80固定于盖部件3,具有螺旋弹簧状的预紧部80s、以及相对于预紧部80s实现了一体化的按压部80p。按压部80p具有平面状的按压面80ps。

预紧部80s被压缩而对预紧力进行蓄积,伸长而将该蓄积的预紧力释放。预紧部803在略微压缩的状态下安装于盖部件3,因此预紧部件80利用按压面80ps对输入部41进行按压。

如上所述,从轴部40至输入部41的表面的距离针对输入部41的每个部分都不同,输入部41的表面与轴部40之间的距离在中立输入部41n最短。

因此,如图5中实线所示,对输入部41进行按压的预紧部件80在最稳定的状态、即蓄积于预紧部80s的预紧力最小的状态下与中立输入部41n抵接。将中立输入部41n与预紧部件80抵接的状态的翅片部件4的位置称为中立位置。

翅片部件4以轴部40为中心而转动。如果翅片部件4转动,则与预紧部件80抵接的输入部41的位置发生变化。如果输入部41中的除了中立输入部41n以外的部分与预紧部件80抵接,则预紧部80s进一步压缩而使得蓄积于预紧部件80的预紧力增大。

预紧部件80利用该预紧力对输入部41进行按压,因此翅片部件4要转动至中立输入部41n与预紧部件80抵接的位置、即中立位置。因此,可以说预紧部件80对翅片部件4朝向中立位置进行预紧。

在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中,处于中立位置的翅片部件4相对于盖部件3的角度θ约为85°。更详细而言,该角度θ是盖部件3的表面3fs和翅片部件4的背面4bs所成的角(锐角)。

这里所说的盖部件3的表面3fs代表盖部件3中的、在后述的关闭位置朝向上方、且从半开位置在打开位置处朝向罩部件5侧的面。此外,盖部件3的前端面3ts不属于表面3fs,在盖部件3的表面3fs弯曲的情况下,将与相对于前端面3ts相邻的表面3fs接触的平面视为盖部件3的表面3fs。

另外,这里所说的翅片部件4的背面4bs代表在翅片部件4的凸状齿部46中的、在中立位置背对盖部件3的面。此外,凸状齿部46的前端面4ts不属于背面4bs,在翅片部件4的背面4bs弯曲的情况下,将与相对于前端面4ts相邻的背面4bs相切的平面视为翅片部件4的背面4bs。

在本说明书中,将该盖部件3的表面3fs和翅片部件4的背面4bs所成的角θ称为翅片部件4相对于盖部件3的角度。

如图3所示,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还具有由关闭驱动臂70、关闭预紧部件71以及阻尼器72构成的关闭驱动要素。

关闭驱动臂70具有枢轴支撑于内壳体21的臂轴部73,能够以该臂轴部73为中心而转动。关闭预紧部件71形成为螺旋弹簧状,外装于臂轴部73。关闭预紧部件71的一端安装于内壳体21,另一端安装于关闭驱动臂70。关闭驱动臂70具有与臂轴部73同轴地设置的齿轮部74。阻尼器72安装于内壳体21,与该齿轮部74啮合。

将关闭驱动臂70的臂轴部73的相反侧的端部称为驱动端部75。驱动端部75位于比后侧导轨部65靠上侧和/或靠后侧的位置。因此,驱动端部75与后侧导轨部65的一部分重叠。关闭预紧部件71将关闭驱动臂70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上进行预紧。

下面,对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3、图6以及图7所示,盖部件3的状态在关闭位置(图3所示)、打开位置(图7所示)以及半开位置(图6所示)之间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变化。

具体而言,在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盖部件3使得第1端部31朝向前侧即前侧、且使得第2端部32朝向后侧,并且将物品收容部22的开口22o关闭。另外,在图7所示的打开位置,盖部件3使得第1端部31朝向上侧、且使得第2端部32朝向下侧。此时,盖部件3在比物品收容部22靠后侧的位置、即内壳体21与罩部件5之间收容于在壳体部件2设置的盖收容部23。

如图3所示,在盖部件3处于关闭位置时,前侧销33位于前侧导轨部60的前端部分并进入第1锁止孔60f。在第1锁止孔60f、第2锁止孔60s以及第3锁止孔60t,前侧导轨部60的槽深比其它部分深。另外,前侧销33通过图略的销预紧部件而被向凸出的方向上进行预紧。因此,前侧销33与第1锁止孔60f卡合,盖部件3锁止于关闭位置。

此时,后侧销34位于后侧导轨部65的前端部分,更具体而言,位于后侧滑动引导部66的导入部66i的前端部分。盖部件3位于后罩81的前侧,将盖部件3和后罩81配置为大致共面。

为了使盖部件3的状态从关闭位置开始变化而将物品收容部22的开口22o打开,首先对操作把手83进行操作,将前侧销33朝向盖部件3拉入。这样,前侧销33从第1锁止孔60f脱离而能够在前侧导轨部60内移动。即,此时,将盖部件3的锁止解除。

如果在该状态下将盖部件3向后方按压,则后侧销34在后侧滑动引导部66的导入部66i朝向后侧且朝向下侧前进,盖部件3的第2端部32进入后罩81的下侧。如果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向后方按压盖部件3,则前侧销33在前侧导轨部60的前侧滑动引导部61内朝向后方移动,后侧销34在后侧导轨部65的后侧滑动引导部66朝向后方移动。因此,盖部件3向后方滑动而配置于图6所示的半开位置。

此时,翅片部件4的凸状齿部46进入罩部件5的凹槽部55。利用预紧部件80的预紧力将凸状齿部46按压于该凹槽部55。

如果盖部件3到达图6所示的半开位置,则前侧销33进入第2锁止孔60s。因此,盖部件3锁止于半开位置。对于锁止于半开位置的盖部件3的锁止解除,可以与上述的锁止于关闭位置的盖部件3的锁止解除同样地进行。

盖部件3从图6所示的半开位置朝向图7所示的打开位置以前侧销33和后侧销34为中心而绕两个轴转动,由此使得状态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变化。因此,如图8所示,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变化的盖部件3的轨迹变得紧凑。

如图3所示,关闭驱动要素的驱动端部75与后侧导轨部65的一部分重叠。后侧销34进入后侧导轨部65内,该后侧销34始终位于比驱动端部75靠上方和/或靠前方的位置。

因此,如果盖部件3的状态从半开位置朝向打开位置变化,则后侧销34将驱动端部75向下方且向后方按压,关闭驱动臂70绕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预紧力蓄积于关闭预紧部件71。

如果盖部件3到达打开位置,则前侧销33进入第3锁止孔60t。因此,盖部件3锁止于打开位置。通过将盖部件3锁止于打开位置,从而使得设置于盖部件3的后侧销34维持对驱动端部75进行按压的状态,使得关闭驱动要素的关闭预紧部件71也维持蓄积有预紧力的状态。

对于锁止于打开位置的盖部件3的锁止解除,可以与上述的锁止于关闭位置的盖部件3的锁止解除同样地进行。如果将盖部件3的锁止解除,则盖部件3的状态能够变化,关闭驱动要素的关闭预紧部件71将预紧力释放。因此,关闭驱动臂70绕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关闭驱动臂70的驱动端部75将后侧销34向上方且向前方按压,后侧销34的位置向上方且向前方变化。随着该后侧销34的位置变化,盖部件3的状态从打开位置向半开位置变化。

即,利用关闭驱动要素使得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的盖部件3从打开位置至半开位置自动地进行关闭动作。此外,盖部件3的关闭动作、即关闭驱动臂70的转动因阻尼器72而减速。

而且,在将盖部件3的锁止解除而使得盖部件3的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如图7所示,在盖部件3与后罩81之间产生间隙。通过该间隙,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向外部露出。因此,根据情况的不同,此时小物品有可能进入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

在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中,翅片部件4介于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并且,如图4所示,翅片部件4的凸状齿部46从半开位置至打开位置而进入罩部件5的凹槽部55。因此,此时,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在左右方向上分断。因此,能够进入该间隙的小物品限定为宽度较小的物品。

另外,凸状齿部46按压于凹槽部55,因此如果使得盖部件3的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变化,则凸状齿部46与凹槽部55滑动接触。因此,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在前后方向上变得非常小,小物品更难以向该间隙侵入。

即,根据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以及本发明的收容装置,能够抑制小物品向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侵入。

另外,例如在盖部件3的状态从半开位置向打开位置变化时,假设即使小物品进入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也如图6及图7所示,翅片部件4的凸状齿部46与凹槽部55滑动接触,因此该间隙的下侧的区域被凸状齿部46遮挡,小物品难以进入比凸状齿部46靠下侧的位置。

而且,在盖部件3的状态从打开位置朝向半开位置变化时,进入该间隙的小物品被凸状齿部46向上方扫出。因此,根据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以及本发明的收容装置,还能够对进入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的小物品进行回收。

但是,如上所述,为了抑制小物品向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侵入、以及利用翅片部件4的凸状齿部46将进入该间隙的小物品扫出,在盖部件3的状态在半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只要使得翅片部件4的凸状齿部46与罩部件5的凹槽部55滑动接触即可。

但是,为了高效或以较高的可靠性将进入上述间隙的小物品扫出,需要使翅片部件4强烈地与罩部件5滑动接触。

翅片部件4是与盖部件3一起进行状态变化的部件,为了使翅片部件4强烈地与罩部件5滑动接触,重要的是以使得翅片部件4相对于盖部件3的角度θ达到适当的角度的方式利用预紧部件80对翅片部件4进行预紧。

具体而言,该角度θ小于或等于使得翅片部件4相对于盖部件3平行的角度即180°,更优选小于或等于110°,进一步优选小于或等于90°。如上所述,在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中,在该角度θ为85°的中立位置对翅片部件4进行预紧。

使翅片部件4相对于盖部件3的角度θ处于上述范围,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小物品向盖部件3与罩部件5之间的间隙侵入,并且,能够高效或以较高的可靠性利用翅片部件4的凸状齿部46将进入该间隙的小物品扫出。此外,角度θ的优选的下限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大于或等于10°较为实用。

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的盖部件3绕两个轴而转动,但本发明的收容装置1的盖部件3的动作并不限定于此,可以绕单轴转动,也可以滑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盖部件3的状态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变化即可。

作为在中立位置对翅片部件4进行预紧的预紧机构,在实施例的收容装置1中,使用设置于翅片部件4的直径不同的输入部41、以及对该输入部41进行按压的预紧部件80,但预紧机构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例如,可以由翻转弹簧构成预紧部件80,朝向所述翅片部件4相对于盖部件3的角度θ达到规定角度的中立位置利用该预紧部件80对翅片部件4进行预紧。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未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而实施。另外,可以分别任意地提取并组合使用包含实施方式在内的本说明书中示出的各结构要素。

本发明的收容装置1可以进行如下表述。

(1)一种收容装置1,具有:

壳体部件2,其具有在上方开口的物品收容部22;

盖部件3,其状态在关闭位置、打开位置以及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半开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变化,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处,第1端部31朝向前侧且第2端部32朝向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并将所述物品收容部22的开口22o关闭,在所述打开位置处,所述第1端部31朝向上侧且所述第2端部32朝向下侧,所述打开位置配置为比所述物品收容部22更靠所述后侧;

翅片部件4,其具有梳齿部45、且枢轴支撑于所述盖部件3的所述第2端部32,该梳齿部45沿与所述前后方向以及所述上下方向相交叉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凸状齿部46;

罩部件5,其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部件2而固定,具有与所述凸状齿部46啮合的多个凹槽部55,配置为比所述盖部件3靠所述后侧;以及

预紧部件80,其设置于所述盖部件3,对所述翅片部件4进行预紧,

在所述盖部件3的状态在所述半开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变化时,所述翅片部件4的所述凸状齿部46由于所述预紧部件80的预紧力而与所述罩部件5的所述凹槽部55滑动接触。

(2)在(1)记载的收容装置1的基础上,

所述预紧部件80朝向使得所述翅片部件4相对于所述盖部件3的角度θ变为小于或等于110°的规定角度的中立位置对所述翅片部件4进行预紧。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车顶行李架及机动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